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2024-07-15 11:50:56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是一本实用的电子书,旨在帮助读者提高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本书详细介绍了知识管理的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和成果。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学到如何高效地收集、整理、存储和检索信息,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及如何持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无论你是学生、教师、职场人士还是终身学习者,都能从本书中受益。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这个世界太大,而我们的智慧有限。只有掌握了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的认知水平比别人多往前推进一厘米。
养成写作读书笔记、绘制思维导图、在社交圈中分享好书的习惯。
知道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99.99%的道理都不能通往行动。
1.1 准备好,在临界点爆发
通过反思晨修,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形成战斗力
学到的知识越多,越觉得不对劲。虽然我掌握了很多方法,可是每项知识都是单独解决特定问题的;有时候觉得有些方法之间似乎有些联系又有些冲突,无法融合。
穷查理宝典: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
解释问题
解决问题
预测问题
学习和努力的三个目标
评价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学习之后,你的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
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提高我们改变认知或行动的速度。
下载的文件怎么保存?
学到的知识点怎么归类?
如何快速搜索文件?
如何给文件贴标签?
怎样整理文件夹?
在哪里找到合适的书单?
数据管理的维度
关注点:怎样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获得的各个知识点
如何做读书笔记?
如何用思维导图增强理解?
学习中精读和泛读的区别
行动学习法
刻意练习
方法
目的:能够有效地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问题
信息管理的维度
关心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更关心自己的认知深度:我们必须在大量具体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形成更宏观和抽象的理解,在深层次上掌握普遍规律,从而将之前学到的繁杂的知识用一根线串起来,在具体知识之外找到新的答案,将有形化为无形,又将无形用于有形。
底层规律的维度
知识管理的认识的三个维度
知识整理
深刻理解问题的实质,然后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律去解决问题
知识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彼此联系、相互接触,甚至在一次次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新的启发和认识。
1.2 自序
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否则那些信息只是数据
而当你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
1.3 什么是知识?
1. 概述
第一个阶段: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
第二个阶段: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
王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而管理知识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
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第三个阶段: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
2.1 在海量信息即时获取时代,我们拼什么?
人的认同感来自全力以赴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
其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共同参与的仪式感都很重要
深度思考:如何增加团队的认同感
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
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从形式上看
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
深度的答案往往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从回答的思考方式看
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
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从答案的效果上看
简单回答和深度回答对比
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
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深度的认知能力
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2.2 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问题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不是我们不够聪明,而是我们一直把时间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
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一直无法提升,就是因为我们掉进了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我们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越多。
努力提升认知效率;而要提升认知效率,就要找到撬动效能的杠杆点:临界知识。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
2.3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在有多个兼职的情况下,所谓的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增加的往往只是一个“能力假象”罢了。你更多的只是经历了一下而已,认知深度并没有明显增加。
你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的认识足够深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
盲目追求多元学习,兼职变现,表面上看是在提升能力,其实都是肤浅地拿时间直接变现而已。
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
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
想要做到极致,不是说只学某个专业的知识就够了,也不是简单地这也学学,那也学学,而是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
大多数人的认知现状:我们被标签框定了自己的可能性。因而,学习就学习标签内的东西。
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而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就找到了知识一通百通的突破口。
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
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
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正如前面说的,这个专业不是指学校划分的专业,而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
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
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
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一生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掌握临界知识,深刻理解底层通用规律,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这对每个人都有巨大的价值。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2.4 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2.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问题:今天能从书中看到的价值,过去看不到;过去在书中看到的东西,今天基本记不得。
原始的读书方法似乎就是: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遇到有启发的句子就画线或者摘抄。我们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记录新知识的过程。
阅读+画线/摘抄的读书方法是把一本书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
理解和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可不是我们大脑擅长的高效行为。
原始的读书方法低效的原因
原始的读书方法:花很多时间去阅读一本新书,去记录新的名言警句,却从不花时间去加工这些信息,将其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我们看似节约了很多加工整合的时间和精力,以便能够读更多的新书,但却是把最有价值的工作放弃了。
低水平勤奋陷阱:摘记更多的知识
我们记住新知识更好的办法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
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与旧经验联系起来
记忆宫殿法:构想一个我们熟悉的场景,把需要记忆的事情放到已经熟悉的场景当中。
大脑这种通过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特性,除了能够帮助我们记忆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通过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网,我们便能够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同一个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识。
读书方法的升级: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
读书一定要花时间、耐心和思考力,将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网络状的联系
刻意放慢速度,花时间记录读书笔记:不是仅仅摘记名言,而是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这些启发和我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在记录和寻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惊喜地发现一些过去不曾注意的规律,也发现很多能够直接改进工作方法的办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放慢速度,让读书事半功倍
读书时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
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
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
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
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作者读书的方法
读书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从读书到发现临界知识
3.1 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对于学习临界知识而言,首先是心态、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更高效的学习,来自更合理的学习方法假设。
当我们遇到与过去认知不一致的新观点时,就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
习惯性防卫: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这时候,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
习惯性防卫出现的原因:因为当我们自己遭受挑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向外部找原因。当我们把外部原因当真之后,别人针对我们的意见就显得更不合理了。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
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暴露出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对多数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种威胁,因为我们害怕别人会发现它的错误。
打破习惯性防卫的方法:建立绿灯思维。
总结:想要通过接触新的观点和知识快速成长,就要面对与自己传统认知不一样的地方。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激起自我防卫。要改变这一点,就要培养第一个底层心态——绿灯思维,积极地考虑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更底层的认识: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不再把对自己观点的质疑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这样下次我们再面对挑战时,就可以从容地问自己:我的观点是不是可以在别人的意见里进化得更好?
底层心态之一:绿灯思维
书山有路勤为径,厚积薄发
快是结果,不是原因。想要能力提升得更快,不是说学习过程就要很快。相反,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反而越需要下慢功夫。
快速学习的前提是要能够做到:结硬寨,打呆仗。
真正高效的学习,其实是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有了对重要的、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运用起来游刃有余。
我们想要快速提高,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花大力气打通那些知识阻塞,而不是追求看起来很花哨的新方法、新技巧。底层堵住了,新方法和新技巧学得再多,也都是表面上的花拳绣腿。
读书的目的是: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不需要追求全部读完)
只有在此前花真功夫死磕了很多基本的道理,打通了那些知识阻塞,才能在之后的书籍中读出作者想写而没写的,作者没写而应该写的
我们要以慢为快,其实是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面。如果把我们的时间平均地、慢慢地花在每一页上,那才是真的效率很低,赶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
能够好好读书并吃透理论本质的人越来越少。所以那些能做到的人就有机会赚钱。
底层心态之二:以慢为快
总结:掌握临界知识,首先要在学习新知识时有绿灯思维,而在具体学习时,又要有以慢为快的心态,把慢功夫用在真问题上,比如学习掌握临界知识。
3.2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两个心态
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因为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做出的。
学习临界知识其实也就是用更合理的假设来替代我们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从而让我们的决策质量更高。
学习临界知识最方便的教材,其实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复盘每一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要追问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自己事后解释为什么。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过去的假设是否正确,并考虑应该如何改进,以便在未来以更正确的假设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为。
我们越是想要提升自己,越是订阅各种公众号、看技巧文章、买畅销书籍、参加牛人分享,反而越少关注自己本身:临到自己,生活似乎照旧。
提升学习能力的3个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
要真正快速学习,不是一上来就求快,而是先放慢,练内功。内功的基础,便是反思。
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从应用的角度看
发现知识误区
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作用
跳跃性假设(没有经过思考,凭直接),由于省略了理性思考的过程,往往不是最合理的假设。我们需要放慢思考速度,找到更合理的方案。
损失规避效应:是指我们面对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时的快感。
反思一件事情的时候通过联想和联结,将生活中其他经历和经验串联起来,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过往经历的办法,能够将自己分散的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组织,从而产生新的知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越是在逆境的时候越需要积极
只有了解事实才有真正的积极
1.积极处世:我们有选择的自由
要让自己看到目标实现的样子,要谈论目标最终的样子
2.先有目标后有行动:以终为始
保持思考想要取得的目标才能知道什么重要
学会拒绝才有时间做要事
拖延或者委托不重要的事情
3.要事第一
只有坦诚,才能建立双赢的基础——信任
不被自己的观点和直觉反应控制,才能耐心地理解对方
双赢的前提是信任,信任的前提是沟通事实、描述愿景、共同为目标努力
4.双赢思维
只有自己先有空杯心态,悬挂假设,才能增进理解
5.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
让别人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共同找到解决方案
6.协作增效——第三种选择
刻意练习理论对我的启迪就是要用新的方法训练自己、培养团队
7.不断更新
举一反三就是学习、记录、思考、实践、反思、总结、链接、实践的过程
8.请教达人,知识迁移
每日反思之八个习惯
对标管理
每日反思对标,其实是一个“打卡”的过程。记录每天对标的结果,让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更加积极地坚持反思、提升自我,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因此,坚持对标记录,能够通过正反馈,加速习惯的养成。
每天反思对标同样的内容,是一个自我催眠的过程。就像心理学中讲的,我们可以通过自说自话来与潜意识对话,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认知。
参考现代企业管理中“对标管理”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对标的过程标准化为“对标——对表——对照”三个步骤,让反思日记在对表环节,更加精细和易于比较。
对标的3个经验
高水平的反思能力:能够持续地从日常工作、他人经历和书籍案例中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改进服务客户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有能力通过反思让自己处于持续的改进状态。
决定你在关键时刻表现的,却是一个个小事的积累——临场的发挥、沟通的技巧、心态的调整。
想要在关键时刻有更好的表现,我们就应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个个细节的反思来改进提升自己。这些细节就包括前文提到的习惯性防卫和跳跃性假设,也包括我们其他不好的小习惯。
反思日志不一定要记录大事,从日常的小事、小习惯入手,从思考问题的过程入手,我们就能找到改进的办法。要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记录事情的结果。只有把思考过程,甚至身体反应和当时发生的事情结合起来记录,再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启发和触动。
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我们读书就是读别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而最好的书,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本书,自己就可以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可是,对于自己的生活,我们常常是有经验,没反思。如果我们只有经验,没有反思,我们的经验可能让自己在错误的假设下越走越远。
教育的根本定义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经验的解读方式。
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
你激励一个人(公司),不一定需要给钱,你也可以给他一个名誉,这便能成为激励他的动力。
我们要把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选择出来,然后才能从中发现更有价值的启发。而这个过程,都是在锻炼反思的能力。
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坚持反思和复盘,它就会成为持续产生复利效应的工具;不坚持,就什么都不是。只有坚持,才能有惊人的威力。
过去,我把责任归因于外部——事情是不对的,我是没问题的;而这次,我把问题归因于自己——事情是没错的,是我的方法有问题。
把当时的感受、情绪和思考写下来,而不是单纯地记录事情的结果,或许会好得多。
假设与初步反思
日记中不仅仅要写感受,我还应当把一天遇到的事情进行分类,然后依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思考。
一个简单的形式改变,就会督促自己主动思考看似平淡的生活,挖掘出过去没有注意到的环节。
通过分类让自己思考生活
自定义最适合自己的日记方式
人坚持做一件事情,一定是从中受益的。如果一件事情只是煎熬,只有痛苦的反馈,那很难坚持下去。
当我和其他人花了同样的时间、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时,自己的收获和成长却和他人完全不一样。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人的进步和行为的改变,往往源自反馈。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是不会改进的。反思日记,是一个帮助我们主动对行为影响进行反馈的工具。
们往往是遇到一些挫折,或者遇到很大的困难,把自己逼到一定状况的时候,才会去反思。而反思日记,是把反思这个偶发的行为变成了主动的、持续的行为。
把反思反馈的频率强化到每天都发生,实际是在把成长的经验点一个一个积攒起来。如果能力增长是一条曲线的话,偶尔反思一下的人,其增长曲线斜率低、坡度缓;每天坚持反思、从生活经历中不断改进自己的人,增长曲线就陡得多。
在提升学习认知能力方面,反思是最最重要和基础的技能,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持续反思带来的隐形竞争力
反思日志
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训练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
1.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
以教为学,也就是把教别人的过程作为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
第一,因为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第二,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复述知识其实是强化记忆神经链的过程。短期记忆能够转化成为长期记忆的关键就是不断重复。
第三,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
教别人的三个价值
备课不能知道多少讲多少,而要为讲清楚这个问题大量查阅资料,购买书籍。
在备课中,一定要主动查询不同的观点和不支持自己结论的反面案例。
以教为学注意点
以教为学的过程,一定要坚持思考自己所教的内容能不能真的站得住脚,经得起考验。只有真正知道我们拥有的知识的局限性所在,我们才配真正拥有这个知识。
你把今天文章中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爱人或者同事听。
你在微信里面组建一个学习微信群,定期给大家分享你的心得。
主动要求在一些沙龙里分享或者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写文章。
以教为学的方式
2.以教为学
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尽管专家级水平是逐渐练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心理表征: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认知方式
元认知是对我们的思考过程的思考。
刻意练习,就是提升元认知能力的过程。
元认知能力的提升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既有的思考过程有强大的惯性,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悬挂假设、反思、矫正假设等一系列方法来改变它。而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用刻意练习在改变我们的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与临界知识,一个是思考的过程,一个是思考的工具。
普通型元认知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看到问题——大脑直接调用直觉、过去经验、情绪反应——决定采取的行动。
高速型元认知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看到问题——思考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黄金思维圈)——解决这类问题可能用到的规律是什么(比如相关临界知识)——决定采取的行动。
刻意练习最关键的还不是掌握具体的临界知识,而是要改变我们的思考过程:有意识地应用更高级的心理表征解决问题,提升元认知能力。
划小圈的意思是持续、刻意地进行大量专注训练。
划小圈的内容就是对基本概念、临界知识、知识阻塞等关键地方进行反复的探究和思考,直到把这个问题吃透,弄明白。
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
把掌握的核心知识彻底吃透,就能够和其他相关知识组成一个新的知识能力单元,整体使用。
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能力单元
对核心概念都吃透并组合成知识能力单元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认知框架将它们联系和整合起来。
在商业分析中,可以将复利、边际效益、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组合成一个认知框架,来判断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
查理·芒格: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这里说的“模型”就是临界知识,“框架”就是把临界知识整合起来的认知方式。
我们就可以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与认知框架相关的临界知识和其他能力,极大地提升认知效率,进而表现出让人惊讶的认知深度。
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刻意练习与临界知识结合应用
3.刻意练习
3.3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大多数人的书写,往往是记下会议内容,摘抄读书笔记。然而,这种书写,如果不进行有意识的组织与目的化的话,对学习能力的提升,帮助就很有限。
福尔摩斯:你只是在看,并没有观察。
我们要尝试训练自己记录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
而不仅仅是事后自以为是地去解释“为什么”
从书写升级为记录:如实地记录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
记录是主动思考的过程,是挖掘看得见的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
如实地记录过程的原因:时过境迁后,我们会根据现在的情况,扭曲自己过去的想法和对行为的解读。
认知失调:当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我们往往会扭曲我们的想法,使之符合我们的认知,从而减少“失调”所带来的不舒服。
不靠谱的不仅仅是我们会扭曲自己的想法,甚至我们的记忆本身就很不靠谱。
事情的时间间隔越久,我们就越容易对自己当初的行为动机和想法按照对现在有利的结果进行解读。所以,当我们重新解读过去的经验时,就很可能面临扭曲事实的风险。如果我们想从这个扭曲过去事实的“哈哈镜”里跳出来,就要把事情的过程如实地记录下来。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同样在过去的时间,让自己比别有丰富的材料拿来吸取教训,加速成长。
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就越可能让自己看到更深层的规律。
如实记录的作用
如果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呈现结果之间的间隔时间太长,我们就很难从中学习。
如果我们想要从生活经验中学习到更底层的规律,我们的记录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跨度。这种时间跨度能让我们超越简单的应激直觉反应,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底层真相。
记录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是一个挖掘看得见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的过程。
如实记录过程,主要是侧重对事情的经过、结果进行记录。但是,更有价值的记录,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记录自己当时的情绪、思考过程、外部环境条件等等。
1.当时思考时,我考虑这件事情的目标了吗?如果考虑了,当初的目标是什么?
2.在这个目标下,我当时考虑了哪些因素?现在看,这些因素合理吗?有遗漏吗?
3.我当时为什么会这么考虑?各种因素中,哪个条件发生变化,结果可能不一样?
4.最后的结果和我的预期之间有什么差距?为什么?
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
记录的过程,其实是联想、启发、归纳、演绎的大集合,是调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重新理解过去一天发生的事情。而这种通过书写记录、调用知识来解构和重构问题的过程,才是记录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记录帮助学习快速提升的关键环节!
记录
回顾,让我们能够在平淡生活中创造惊喜。
回顾是让我们过去的记录和反思价值增倍的过程。
回头重新面对过去的做法,让我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自己,也更好地理解现在的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未来的自己以启发。
回顾能够帮助我们超越反思经验的局限,拓展我们的视界,看到更加本质的规律。
当时以为周全、正确的决策,时间过得越久,自己越能看到其实它们还有不足的地方——因为我们的经验往往是对事件本身的得失层面做出“正确反应”,而这个决定很可能在更大的层面上是“错误的决定”。
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用基本、简单的原则思考,比如正直、不撒谎、不贪婪、不给人添乱。
本周或本月的目标与期望是什么?
实际情况如何,比预期好还是不好?
做得好的原因是什么?做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我的假设是什么?)
如果现在重新做,将会如何执行?新的假设有什么不一样?
“跨领域经验”的类比与借鉴:思考自己遇到的问题可能与其他领域的哪些问题相类似,他们用了什么解决思路和方法?他们的假设是什么?这个假设的原理是什么?对我认识问题的方式有什么借鉴?
为什么?
有效的假设,是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有效的?我未来一定要记得避免不考虑条件地乱用这次有效的经验。
哪些假设这次验证是错误的?哪些行为是未来要坚决避免的?
哪些假设是这次想到或者借鉴的,接下来要尝试应用的?
将本月的新启发、新方法、新认识、新问题集中汇总起来。
总结经验
周/月度回顾,主要是微观层面审视解决问题的假设和效果
年度回顾,也常常能从日常记录里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重复犯相同的错误,只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年度回顾,能够帮助我们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下,更容易看清错误的根源,从而更好地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年度回顾,检视基本思维方式和灵感激发
让我们现在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取得的成就是什么?
遇到的困难与障碍是什么?
审视我们现在所处的状况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重要事件
发生在家庭、公司或自己所在机构的重要事件
发生在全局(组织之外,包括国家、世界)的重要事件
用三条线索记录过去5年的关键事件
哪些因素比其他因素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如果我当时采取其他行动,可能有什么不同?
在类似的背景下,其他人采取过什么行动?有什么值得我借鉴的?
看看这些事件有什么关系,它们如何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时间线(time line)回顾法
当我们有热情和勇气坚持做超越自身利益的事情时,世界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给你回报。
回顾,其实是发现很多“短期正确、长期错误”方法的工具
五年以上回顾,探寻基本规律如何影响生活
回顾工作具体要怎么做
最好的学习,是从对生活经验的反思中学习。
比起word能快速搜索到信息
把短信备份在印象笔记中
录音,更重要的意义是帮助我们记录沟通的过程,从而让我们未来回顾的时候能够更准确地还原当时的情景。
后期便于查找外
录音文件超级小
为每一次对话录音
提醒定期回顾
人犯的错误分两种,一种是无知之错,一种是无能之错。无知之错是超出你能力之外的错误,错了就认了。无能之错是本来能够解决的,但是由于忘记做一些事情,结果搞砸了。核查清单,就是让我们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建立核查清单
科学研究证明,唯一可以从外部获得持续幸福感的因素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注和朋友的联系
回顾重要人脉
知识管理工具(有道云笔记)的使用技巧
定期回顾
买书不是为了看完书,而是为了更快速地寻找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探索如何消除知识阻塞。
买回来也不着急第一时间把它看完,而是只花几分钟时间阅读目录、前言和结论,目的是了解作者这本书究竟解决什么问题,思路是什么,我关心的话题他是怎么解决的。这样,我不用读完这本书就知道以后遇到何种问题可以向它咨询。这时候,书就好比我的一个私人顾问一样。如果我们身边随时都有合适的顾问,对于我们提高认知效率就是极大的帮助。
没有哪个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提升自我认知更高。越早让自己的认知升级,就越能享受其带来的复利效应。所以,付费购买足够高质量的知识产品,是提升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花钱购买能够帮你省时间的生产力提升工具,是最划算的投资。
付费购买
3.4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3. 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对大多数人而言,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往往是“用复杂对付复杂”,人们想出更复杂的方法来处理复杂问题。
世界最底层的规律应该与化学、物理、数学密切相关。
人是所有事情的主体,因此人类心理学或认知学的基本规律也非常重要。
稻盛和夫认为:面对复杂的问题,要从简单的、基本的原则入手。
查理·芒格则提出: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个世界,就必须理解并掌握重要学科的基本规律,并把它们当作基本的思维模型来处理问题。
临界知识也是遵循了相似的道理:用简单的基础规律来解释复杂的世界现象。
1.简单是有限度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要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分简单。
2.有一些领域的系统就是十分复杂的,难以简化。换句话说,有些领域没有简单规律或者至少我们还没有找到关键规律,这个假设就不成立。
简单的价值有两点要注意
第一个假设:很多时候,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对于复杂的问题,多数人最常见的方法是将其分解成简单的小问题。
麦肯锡的工作方法:一个复杂的问题就像一个大饼,你可以把它切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
这个方法也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它对问题的基本认知结构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麦肯锡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又会按照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遵循金字塔原理,把复杂问题A层层拆解成子问题,通过解决这些小问题,最终解决复杂的问题A。
用因果关系思考问题不一定是错的。但是从复杂系统的角度看,因果关系是片面的,因为在一个系统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和其他因素之间有紧密的互动关系。原因本身就是结果,结果也是原因,因即是果,果即是因。
按照《第五项修炼》中系统思考的观点看,我们所处的世界更像是网络的环状结构,而不是线性的因果结构。在环状结构里,所有节点的变化,都会通过影响其他节点最终影响到自身。因此,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动态复杂性的特点。
掌握的临界知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它可能是系统内部元素间复杂作用关系相互抵消后呈现出的简单规律——反而是那些具体领域的技术和技巧,很难用于解决动态不确定性的问题。
第二个假设: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对学习临界知识能够实现“少即是多”效果的判断的两个假设
答案是:不一定。快速进步这个概念是相对的。
问题:能力提升的后劲会越来越不足。
大多数人日常认识和解决问题是依靠直觉、个人经验、简单线性思维、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偏好。
我们无法发现事物之间深层次的联系——大部分事物似乎是孤立的
在面对超出自己日常工作生活经验范围的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更无法准确地把握关键环节并合理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
在工作了几年之后,慢慢感觉学不到什么新东西了,能力增长碰到了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就是你只能相对孤立地、割裂地看问题,而缺乏关于系统底层规律的认识,无法打通知识体系。
从长期看,这种学习方式的效率是比较低的。
这种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
有的人可以通过勤奋的思考和大量的练习来掌握某个行业或领域的技术和工作技巧,从而在这个领域中快速成长。
事物之间有更广泛而深刻的联系,简单的规律在影响着几乎所有事物的发展。而你,可以利用这种联系和规律,更好地预测和控制未来。
查理·芒格: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在前期不断训练和掌握基本的心态和学习方法,速度就会很慢。可是一旦掌握了整个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学习能力就会大幅提升,你可以将跨领域的知识相互穿插借鉴应用,学习速度越来越快。
是不是只要学习临界知识,就能立刻快速进步?
4.1 为什么临界知识能四两拨千斤?
临界知识其实是对事物更底层规律的总结。
比较容易产生临界知识的地方:那便是可信度比较高、适用面比较广的重要硬学科里,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等等。
解决问题最稳妥的办法是拿可信度更高的方法去处理问题。
找到可靠的知识学科就容易找到临界知识。
找临界知识的过程,就是寻找对我们有用的、适用范围广的可靠知识的过程。
感兴趣的领域,无论是营销、策划、咨询、金融、法律、贸易等等都可以。
所有现象层面的知识研究到底层之后,都会联系起来。
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去阅读经典的书籍,从中寻找最重要的原理和知识。
要多留心,看似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是否应用了我们已有的规律。
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
不忽略找到重要的结论是怎么来的。
对这个结论的可能适用范围和可能的局限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寻找和建立临界知识的关键步骤。这一步骤,其实是寻找问题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思考:能够用更加底层、通用的规律解释,就不用新的假设。
生理学上的结论:学习知识和行为之间的密切性与对应的神经链强弱有关,神经链越强,学习掌握得越牢靠。而要强化神经链,就要反复训练。
持续高强度练习是提升能力的必由之路。
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方案一:我们想办法查询相关领域的书籍,看看有没有别人的研究结论可供参考
方案二:自己给出一个可能的合理化假设,然后想办法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合理
科学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解释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就建立一个假设。一旦这个假设被大量的检验验证为真,那么新的规律就被发现了。
把科学研究的严谨方法引入日常的生活思考决策中。
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发现临界知识的方法
4.2 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在任何一个领域要做到杰出都不容易,学习临界知识也不例外,而坚持努力这件事情,除了要有意志力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对这个成长过程从心底热爱和喜欢。
在做你喜欢的事情的过程中,寻找事物背后的规律。
天赋,是你自然投入而熟视无睹的事情,是你不由自主,理所当然去做的事情。一件事情,对别人来说是工作,对你来说是乐趣与喜爱。
方法和技巧永远只是工具;内心的热情和天赋,才是让生活创造精彩奇迹的剑刃。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自己的热情和独立思考。
4.3 天赋与学习临界知识的关系
第一,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第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刻意练习我们学到的临界知识,是我们真正掌握它的关键。
遇到问题时,先找这个场景下的专业技术解释,然后再对专业技术解释进一步深入分析,联系到临界知识。这样,我们就能积累不同场景下临界知识的应用,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刻理解这个临界知识。在未来新的类似场景下,我们就更容易第一时间联系到这个临界知识,产生预见性认知。
逼自己在每天反思的时候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尽可能把当天遇到的场景问题和我们掌握的临界知识进行联系分析。
你管理的每一个下属,他的声音都必须被你听到(互惠)
你制定的规则必须稳定,有预测性,不能朝令夕改(承诺一致)
执法必须公平,一视同仁(互惠、喜爱和承诺一致)
让管理者的形象和被管理者喜欢的形象结合起来(喜爱)
让大家看到现在采取的策略在过去或者其他类似的场景中取得的成绩(社会认同)
在给被管理者建议或意见时,展示这一建议的稀缺性(稀缺)
如何建立权威性
影响力建立的底层规律:互惠、喜爱、承诺一致、社会认同、权威、稀缺
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训练
大量地持续练习
刻意练习掌握临界知识
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在考虑得失时,很容易陷入细节的问题或表象的问题里(没有考虑的更长远)
穷人的思维带宽被眼前的危机占满了,他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考虑长远。
结构性反应:是指我们在做选择时,不仅要根据接触到的现象做出反应,还要思考导致这个现象的系统结构是什么。
结构决定走向,走向决定未来。所谓结构,是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而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多个元素组成,这些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结构。
单因果思考,是对问题本身做出反应;而系统化思考,是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思考。
熟练地掌握事物发展的基础规律,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我们就能逐步培养“预见性认知”的能力。
对问题的预见性认知=影响问题发展的结构(基础规律)+获得具体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基础规律就是本书中提到的核心概念:临界知识。
现象解释:主要是应激性反应,直接对表面的现象做解释
技术规律解释:要更深刻,能够找到这个专业领域的重要规律
通用规律解释:跨越了专业限制,用更加基本的知识来解释现象用户价值第一、品牌效应、规模效应、从众效应、边际成本等知识
对问题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过去我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更多的是在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提升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行动的效率这些层面,却几乎没有关注将知识的底层结构打通。而对临界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帮助我们构建底层认知,进而提升实现预见性认知的能力。
4.4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能力圈是由你真正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的,而且在这些领域里,你要比90%的人都做得好。
我们的重大决策都应该在我们的能力圈中进行。
查理·芒格:不能界定边界的能力,称不上真正的能力。
你必须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跳出舒适圈,是拓展我们能力的过程。但是要让自己的能力比90%的人都好,才能纳入自己的能力圈中。因此,能力圈的拓展非常难,有时候甚至不可能。
在进行重大决策的过程中轻易脱离自己的能力圈行动,那么很有可能会被非常擅长此领域的人打得一败涂地。而当你的行动还是一个重大决策时,你可能会付出极大代价,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我在什么领域比身边90%的同龄人要强?
世界是如此复杂,我们用临界知识做基本趋势的预测是没问题的。但是仅凭此,要做实战级的应用是不够的。我们只能尽可能多地掌握临界知识,综合地实践应用,才能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内做出正确的、重要的决策。
4.5 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4.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框架系统来安排自己的临界知识,不过,确实有一些重要的临界知识是通用的。
在刚开始的时候复利效应是很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但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非常惊人的效果。
F代表终值(future value),或叫未来值,即期末本利和的价值
P代表现值(present value),或叫期初金额
i代表利率
n代表计息期数
复利效应用数学公式:F=P(1+i) ^n
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这种分布符合二八法则就可以。如果你听说过长尾理论的话,所谓的长尾,就是幂律分布中那后面的80%。
复利效应可以导致幂律分布
所谓“利率”,就是做A导致B后,B对A能有多大的强化作用
只有执行的次数足够多时,复利的效应才能发挥出来
两个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复利的效果:利率和执行次数。
我们想要向前20%靠近的话,就要充分利用复利效应,而这就需要我们做到:首先,我们要在生活中发现“A导致B,B加强A”这样的事情;其次,我们要尽可能地提高这件事情的利率;最后,我们要加强这件事情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只要坚持提高利率(写高质量文章)和执行次数(发布数量),那么一定会有达到临界点(大V推荐)的时候。
六度分隔理论:一个人想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肯定可以通过6个人认识到他。
拓展人脉的关键利率不是发更多名片,而是让自己变得有价值,让人们愿意把你推荐给别人。所以拓展人脉的关键,首先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变得对他人有帮助;其次,才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价值。
对于没有太多钱的年轻人而言,真正有复利效应的不是年化10%的收益,因为在起步期,你的投资利率其实可以非常高。你把1万元钱投入个人的学习、自我成长、能力提升等方面,带来的年化收益可能是5000%;而买年化10%的理财产品,一年也不过1000元。
当你的收入扣除生活成本和自我成长之外,还有闲置资金的时候。这些钱,才是应该拿去理财投资的。
5.1 复利效应
想要成功,于是去咨询那些成功的人,以求得更多经验和规律——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面对问题时的处理方式。这样的方式,很可能是错误的。我们不能仅仅凭借结果来判断之前的决策是好的。
生活是一个各项条件随机发生的概率分布。
过去的每一件事情的结果,是众多可能的结果之一。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也将有无数种可能的结果。
物理概率,或者叫频次概率,也就是计算一件事情发生的频次占结果总数中的百分比。这也是我们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一直接触的概率。
主观概率,简单说就是:猜
频次概率与主观概率
提高主观概率的准确性方法:信息质量。我们掌握的事实与细节越多,主观概率的推测就越准确。
主观概率会受到个人的认知偏见和心理误判的影响。因此,了解自己的偏见和误区就很重要。
决策树理论
第一步,列出你想要实现的目标或者解决的问题(一般用正方形表示);
第二步,在它的右侧画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所有方案(一般用圆形表示);
第三步,在所有的方案下面再列出这种方案可能的各个结果及其实现的概率(结果一般用三角形表示)。
画出决策树的方法
如何做决策:计算每个方案的可能收益,比较高低。方法是:把一个方案下每个结果的收入和它的发生概率相乘,然后求和。
减少主观判断的偏差的方法就是用外部视角。所谓“外部视角”,就是说应该把我们自己的问题看作这个世界中一系列类似问题中的一个,以此为基础计算概率。
风投的工作,本质上就是找高概率、高期望值的投资机会。
利用决策树分析,并不是让我们每一件事情都做对,而是让我们每次的行动处在最高赔率上。
我们要有冗余备份、安全备份,防止小概率事件给我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第一,你要比的是和你相似的群体的成功概率。创业的人大都努力、勤奋、会思考问题。宏观来看,个体在群体中的智力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别。这个概率判断,能够让自己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位置。
第二,你的极致努力可以改变你获胜的概率。换句话说,概率不是固定值,而是动态值。
努力在成功概率中的价值
贝叶斯定理:对于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先估计一个概率,然后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根据新的信息和反馈来调整原先的估计,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概率判断。
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快速迭代、不断试错,来增加对未来的掌控和把握。所以,你不应当盲目地依赖老司机的静态经验——这可能把你带进沟里。
概率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工具,也因此成为临界知识的重要基础。概率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是: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选择不断地投入成功概率最大的事情当中,并且避免小概率事件给我们带来的致命打击。
5.2 概率论
黄金思维圈:迅速看透问题本质的利器
黄金思维圈的最基本应用便是:你遇到每一件事情,首先问“为什么”,也就是,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
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绝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what的角度出发,很少有人能够从how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站在why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当我们能够从why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我们显然能够和别人更好地建立信任和共识。
奢侈品品牌能够获得高额情感溢价的关键之一,是他们通过故事所传递的价值观。用今天的流行语说——他们卖的是情怀。
如果你想要和别人不一样,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那么你一定要比别人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换句话说,如果你想要更好地看透问题的本质,你应该培养问“为什么”的习惯。
查理·芒格:询问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你就能更好地思考问题。通过问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你开始获得普世的智慧,有更深刻的洞察力。
互联网产品设计中,常常会提到用户需求有真需求和伪需求之分。在我看来,伪需求看到的是需求的what层面,而真实的需求是要在what的表象之后挖掘到真正的why。从why入手,这一简单的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拨开迷雾,直指重点。
任何一个领域中的顶尖人才思考问题都不会被问题展示出的what所迷惑,而会思考问题背后的本质。这也是黄金思维圈最大的价值:透过问题的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
当你停留在what的层面找答案的时候,答案永远不会有创新。而当你从why的层面去思考问题的时候,你在how的层面就会产生很多创新想法。
5.3 黄金思维圈
与鬼共舞”是进化论中的一个概念。其大意是说一个物种在适应过去的环境时,会形成一种行为A;当环境发生变化不需要行为A了,可物种仍然会延续过去的做法,就像与鬼魂共舞一样。
如果你在那些规则已经不适用的地方遵守规则的话,你就死定了。
坐以待毙,是最危险的。想要在变化的世界里生存得更好,你得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快速响应。
索罗斯:你是否能够存活下来,取决于你是否意识到常规根本不适用。想要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首先你要意识到环境发生了变化。单从这一点而言,人类比物种进化历史上的其他生物要有一些优势;如果我们可以应用自己的心智提前发现变化,就有可能更主动地应对变化。
让自己更快地发现变化,甚至预见变化的方法:你在哪儿比你干什么更重要。换句话说:位置比努力重要。
北上广这样的城市,人才、信息高度密集,新的方法、新的理念在信息交流中快速演化,对各种可能性的试错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找到人脉中心:是那些处于信息中心的点。如果你想让自己有更多的信息优势,要么自己成为人脉中心,要么结识更多的人脉中心。
让自己站在具备信息优势的位置至关重要
当成熟公司所在行业遇到颠覆性的新技术或市场时,这些公司几乎总是失败。问题不在于公司没有意识到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是他们没有及时地、充分地改变行为。
都看到了风口,可是真的愿意放弃目前安稳的生活,投入不一定靠谱的风口,并不是人人都做得到。很多机会,不是死在你不知道,而是死在你知道得太多,却没有行动。
科学研究发现,敢于拥抱变革的人,体内是有一种冒险基因的。
第一,祈祷自己拥有冒险的基因
面对环境变化的时候,如果不敢确定,你可以先小成本测试,找到相对靠谱的方案后,再加大投入,直至全力以赴。
“策略尝试、观察结果、保留策略”恰好对应着进化论三大要素:变异、后果、遗传。只不过,精益思想极大地压缩了变异的时间和遗传的速度,能更高效地推动进化。
第二,精益创业,最小成本试错
看到在环境变化中取得优势的行为后,你可以选择跟进。事实上,多数情况下,抓住一个趋势并不需要你是第一个看见的;你只要是第一批跟进的,就能够享受到变革的红利。
模仿也是管理学上说的对标。当然模仿也是有层次的,真正的模仿是理解“为什么”,看到模仿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表象,这才是后期超越的关键。
成功案例:QQ当年模仿了ICQ,人人网到团购再到微博
第三,模仿领先者的行动
如何抓住机会快速行动
重要的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能采取行动,改变多少。
我们应该构建信息优势,让自己及时看到环境的变化。
正确的方法论(精益创业)和模仿同级别最优秀人的做法,能够让你在没有冒险基因的情况下,更好地把知道变为行动。
5.4 进化论
每天,电视屏幕、网站首页、手机微信都会告诉我们最新事件,然而,了解这些事情再多,也很难让我们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这种理解世界的方式,既不能增强预见性,也看不到其内在的原因。唯一能起到的作用,是帮我们打发碎片化的时间,增加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站在道德高地彰显我们的正义感。
一是系统结构决定“部分”的行为。系统中的事情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系统的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是说:因为百度、莆田系坏,所以导致严重后果,进而我们要抵制、消灭它们。
系统的回路网络关系是指,每一件事情都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相反,系统中的每件事情都相互影响,因就是果,果就是因。如果要跳出简单的因果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系统思考,关键突破口是:从事物的互动“关系”入手,而非从“事物”本身入手!
二是系统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回路网络关系。
百度缺少系统反馈机制,导致用户不能及时获取其他人搜索信息的质量,而如京东等有商品反馈机制,让用户及时反馈,让商家尽快改造,打乱良好的循环
系统思考的角度讨论<百度魏则西>事件
在一个系统中,当信息的反馈有时滞时,很容易让系统中的其他部分产生“没什么问题”的假象,进而让系统产生错误的扭曲。
系统的时滞让我们无法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估。过去行为的结果一直在那里,它会在未来连本带利地反馈回来。时滞,是系统思考中非常关键的概念。系统的关键常常被时滞带来的假象隐藏起来。
系统思考的一个迷人之处在于:我们可以通过系统模型分析,找到系统关键解,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所谓系统关键解,是指一个系统中的特定位置——对其施加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能导致系统行为发生显著的变化
推动系统的关键解运作,刚开始,系统的情况往往会更糟糕。我们会习惯性地按照采取的行动和之后的结果来评价事情的好坏。
能从关系入手思考问题、了解系统背后结构的人知道一个秘密——最有效的解决方案里,行动的原因和结果在时空上并非紧密联系。
用简单的因果关系理解世界。当因和果在系统中有延迟之时,我们就很难看到背后的运作规律。
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这个世界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理解事物最重要的方式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
系统思考是一种与我们直觉思考不同的思考方式。它是整体地、动态地、连续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是在复杂动态系统中以简驭繁的智慧。
重要书籍: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德内拉·梅多斯 的《系统之美》和丹尼斯·舍伍德的《系统思考》
注“关系”而非“事物”。我们在思考事情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以个体身份来思考和行动。但是,系统背后有超越个人的力量在影响着世界的运作。养成从分析关系和事物彼此间的影响入手,是培养系统思考习惯非常重要的一步。
分析系统结构,也可以从历史情况入手。除了分析现状的关系外,从历史资料中找到系统行为和时间之间的变化趋势,也是帮助我们理解系统运作的重要线索。重要的是研究历史的“过程”,而不是历史的“快照”。
独立思考,快速试错,观察系统的结果。我们的思考方式很容易被我们看到的微信文章、新闻报道无声无息地左右。如果你希望构建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要区分观点(假设)和事实,要观察真实发生的状况,而不是听别人的解释。当你分析了事物间的关系,研究了历史的演变情况,往往会得出一些假设的结论。这时如果你能用这些结论做一些测试,观察系统的结果究竟如何,你对系统的理解可能会更加深刻。
系统关键解有时在信息制高点。及时反馈,对系统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有时候你成功,不是因为你努力,只是你幸运地处在正确的位置。
在训练系统思考能力时几个注意点
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
5.5 系统思考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成为我们成就事业的助推剂,这一点却是普遍的经验共识。
20%的人脉给你带来80%的价值。
第一,情感,提供情感慰藉
第二,信息,提供信息情报
第三,能力,分享资源能力
人脉的三个价值
人脉管理,主要是针对后两点而言的——也就是管理信息获取的效率和能力分享的概率。
结构洞是指两个关系人之间的非重复关系。结构洞是一个缓冲器,相当于电线线路中的绝缘器。彼此之间存在结构洞的两个关系人向网络贡献的利益是可累加的,而非重叠的。
第一种,就像你的大学同学、亲戚朋友。你们聊的东西差不多,认识的人也差不多,他的朋友也有很多是你的朋友。这种朋友关系称为重复关系。
第二种,你和这个人活在不同的圈子里,彼此的朋友也不一样,你通过他能够认识另一个陌生圈子的各种新朋友。这种朋友关系称为非重复关系。
朋友可以分为两种
在重复关系的朋友关系网络里,大家的信息获取和交换渠道比较类似。那么从系统的角度看,你接收到的信息就会存在大量的冗余。因而,你在这个人脉网络中获取信息的效率就会降低。
在非重复关系的朋友关系网络里,你可以通过管理和你存在着结构洞的非重复关系人(人脉中心),拥有不同渠道的信息来源。从信息效率的角度看,你人脉关系中20%的非重复关系人在获取信息方面发挥着80%的作用。
所谓强关系,是你的亲朋好友、熟识的人,这些人往往会和我们拥有相似的生活经历,相似的背景,相似的人脉圈
弱关系是那些可能只有一面之缘、很久都没有联系的人,他们带来差异化信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人们通过弱关系找到工作的次数,远远大于通过强关系找到工作的次数。
用结构洞的视角看,我们和弱关系之间更容易拥有结构洞。如果你能不断打造和拥有结构洞,就能极大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从而让自己占据信息获取的优势。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信息和财富一样,从来不会均匀地传播。
人际关系的“结构洞”
打造结构洞、关注弱关系,是增加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和可能性;而蜂窝理论,是把你的非重复关系人、你的重要弱关系,主动地建立成强关系。
你和朋友之间是单线关系,你的人际网络就像一个串联网络:一旦中间一个环节断开,这条线路就走不通了。
你认识五个人,分别是ABCDE,但是ABCDE是彼此不认识的,你就是这个网络的中心。
在蜂窝模式下,你的朋友们彼此间认识、互相交流,你的人际网络就像一个并联网络:即使有一些环节出了问题,整个系统仍然有很多渠道可以正常运作。而且,ABCDE之间碰撞出来的新想法和新联系,也会因为你们彼此熟悉,能够很快传到你这里来,增加你的新信息。
而同样是这五个人,如果你介绍ABCDE彼此认识,就形成了像蜂窝一样互相联系的网络关系。这个关系结构就是人脉蜂窝结构。
保持与维护不同圈子的关系的必要联系的方法:打造人脉蜂窝
强关系之所以不能提供新的机会,是因为我们的强关系是通过血缘、同学、同事形成的,后来没有再进行主动的更新与拓展;而将不同朋友圈的人脉中心发展为密切联系的强关系,就能既发挥信息优势,又发挥情感支持的作用了。
很多人会把人脉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有一些资源关系不愿意分享给别人,生怕告诉了别人,就会影响自己。其实,朋友就是要相互成就、互相支持。真正的人脉,应该是促成连接、促成信息交流的。
不要把所谓的渠道当作最重要的信息;而是要学会利用这个渠道,提升整个网络的信息质量和新信息敏感度。
刻意地融入和自己本性、价值观不符的圈子是无意义的。你要做的不是去各种圈子毫无头绪地认识各种人,而是从认可你、志趣相投的人里面,发现和整合各自圈子的资源。
人脉蜂窝:从串联到并联
把一面之缘的弱关系,转变成能够分享能力的强关系:和弱关系进行1对1的深入交流。要想把网友转变成生产力,你就必须花专门的时间和他们沟通。
可以找对你重要的、不同圈子的人脉中心,和他们交流沟通,在彼此间建立信任、进行深入了解。信任,是构建能力交换的基础。
我们和别人建立信任关系,当然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但是彼此深入了解,显然是重要的基础。
能够成为好朋友,最核心的是价值观的认同。人品好,才是真的好,最后才是沟通的技巧。
所谓“自我暴露”,是指和别人分享你的一些小秘密,或者去分享一些不会在公开场合谈论的话题。
因为分享之后,大家就对彼此知根知底:了解你的童年经历,了解你的痛苦和喜悦,那么,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现在的你,为什么是现在的你。当我们对别人的行为有可预期的感受时,我们自然会产生信任感。
方法一:自我暴露
要想同别人分享能力,首先我们必须愿意分享自己的能力。如果只想索取,最终将会被整个网络所排斥。
第一个是:我怎样才能帮到你?主动地去询问别人,我怎么做可以帮助你,这就是一个给予者的心态与行动。
第二个是:你能给我什么建议吗?我们主动向别人寻求建议和帮助,既认可了别人的价值,也为自己带来创造新机会的可能。
第三个是:你觉得这件事情还应当再去咨询谁?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获取新的人脉线索。有朋友帮你介绍朋友,沟通起来信任成本更低。
作为一个给予者,在和朋友沟通的过程中,有三个黄金问题要问
方法二:做一个给予者
更快地建立信任的方法
人脉价值:分享资源与能力
我们人脉圈中那20%的关键人脉:和我们拥有差异资源的人脉。
在我们这个世界系统中,初始条件都很相似,但一些因素的效果会不断叠加,产生累积的正反馈效应(复利效应);最终,整个系统就会出现不平等的分布结果。
在人脉管理中,我们拥有更多跨领域的重要人脉,就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解决问题;有了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你合作,从而形成正反馈。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别都会带来结果的巨大差异。
我们能够通过提前分析系统中哪些因素可能持续累积正反馈,最终影响资源分布的结果,从而未雨绸缪,提前进行准备工作。
人脉管理与二八法则
5.6 二八法则
安全空间:就是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或在极端情况下,为了不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所做的准备。
再稳固的系统,如果没有预留足够的安全空间,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即使我们做对了99%的事情,只要1%的事情搞砸,造成的损失就会放大10000倍,因为在一个系统中,不同的事情对结果的影响是不均衡的。这种影响力的分布是符合幂律分布的:那些偶然的、意外的小概率事件的结果,往往造成致命的后果。而安全空间,就是人类在无数次犯错之后总结出来的对小概率事件的应对之道。
安全和成本、效率之间往往不可兼得。不是所有的场合都有条件复制一个完整的方案,因为越安全就意味着越浪费。有时候为了安全,进行完整备份的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完整备份
不备份整个系统,而是备份最关键的部分。
创造优先保证系统核心功能的安全空间,是人们在安全和成本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的通常做法。
关键节点备份
所谓解决方案备份,就是我们常说的B计划。我们不一定需要对原来的系统进行备份;只要我们在极端情况发生时,有一个能够实现同一个目标的解决方案就可以。
A计划,是你目前能够长期从事,并且值得持续投入的工作,例如你现在的工作。
B计划,是在A计划之外,你应该给自己创造的新职业机会。万一A计划有问题,你可以有应对的方案。
Z计划,是用来应对最糟糕状况的备用计划,即假如有一天,你倒霉透顶,你的A计划和B计划都失败或失效了,你应该有一个可以保证自己生存的计划。
霍夫曼的ABZ理论:你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三个计划~ABZ计划
我们往往不愿意面对或承认最糟糕的情况会发生;但是,只有为最糟糕的情况提前做打算和准备,才能真正减少和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
解决方案备份:Plan B
设计冗余备份,保证系统正常运作。
我们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往往是听“所有人”的意见,而不是自己独立思考和分析。而当你思考的结果是导致自己错过巨大机会的时候,你的懊恼、沮丧会让自己更加怀疑先前的决定。
永远不要仅仅通过别人是否赚了大钱,来判断这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能够坚持只在有胜算的时候做决策,就要有能力在受到高风险、高回报的诱惑时保持冷静。
靠等待赚钱,并不意味着你在等待期间无所事事。你要做的是避免犯错,这是很重要的工作。
一、要花很多时间思考:你考虑得越周全,犯错的机会就越小
二、要避免让自己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大多数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认为自己还不够忙,可是越忙越容易出错。而出错会打断投资的复利效应,这样的代价非常不划算。
做到避免犯错的方法
我们在多数情况下,做决定的时候不果敢,投入的时候不坚决;做判断的时候不独立,看到别人赚钱的时候不甘心。
提高决策质量,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
反脆弱是指,遇到极端情况之后反而能够获得更大的益处。
不是对系统的结果进行应对,而是直接改变系统的性质。
我们可以把一个要承担极端严重后果的系统,变为一个持续承受小冲击的系统。
提升系统的反脆弱性,增强系统对极端事件的应对能力。
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空间:冗余备份
5.7 安全空间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能只靠单独的一种临界知识解决问题,而是要把各种知识综合起来,协同应用,发挥共振效应。
预见性策略不能预见所有事情,但是能在重要而可预见的事情上给你帮助,你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优势。
临界知识一:黄金思维圈
临界知识二:系统思考
临界知识三:二八法则
临界知识四:复利模型
临界知识五:冗余备份
示例:如何把《成甲说书》节目打造成一个成功的品牌?
5.8 临界知识的综合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可以说,获取学习的资讯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简单。
用顶级的人才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服务用户
免费的产品也有TED、云课堂、慕课等,资源取之不尽。
一方面是享受学习之易:获取高质量的学习环境越来越便捷
深度的认知和学习,永远要耐得住寂寞,下得去苦功夫。
没有刻意学习的痛苦,就没有一针见血的清楚。
一方面要忍受学习之难
从学习本身而言,却呈现出了两个极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交易成本不断下降,顶级人才的溢价越来越高,而普通人才的生存条件却在恶化。
如果安于做那长尾的80%,或许生存的绝对条件在提高,但是相对生存差距在加大。好在这股力量才刚刚开始,认知优势形成的竞争优势也刚刚拉开序幕。事实上,继学历优势、关系优势之后,认知优势将成为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普及之后的新的机遇红利。
5.9 认知优势的未来
5. 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
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德内拉·梅多斯,《系统之美》
丹尼斯·舍伍德,《系统思考》
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
乔西·维茨金,《学习之道》
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书中提及的重要书籍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