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
2021-05-07 14:31:56 48 举报
AI智能生成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结构化思考和沟通的方法,它通过将信息按照重要性和逻辑关系分层组织,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结构。在金字塔的顶端是核心观点或结论,下面是支持该观点的论据和细节,再往下是更具体的例证和数据。这种结构使得读者或听众能够快速理解主要观点,并逐步深入到相关细节。金字塔原理强调清晰、简洁和有条理的表达,有助于提高沟通效果和思维能力。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1篇 表达的逻辑
第1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如何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
第2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
序言的结构
第3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1.画出主题方框
2.设想主要疑问
3.写出对该疑问的回答
4.说明“背景”
5.指出“冲突”
6.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
自下而上法
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得出结论
初学者注意事项
1.一定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2.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3.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4.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5.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6.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第4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基本结构
背景(S)= 业务多元化研究服务在过去5年中增长了40%。冲突(C)= 无法证明我们的工作对客户有明显益处。疑问(Q)= 如何确保多元化研究确实对客户有明显益处?回答(A) = 实施“公司发展项目”,以研究该问题。
标准式:背景—冲突—答案
开门见山式:答案—背景—冲突
突出忧虑式:冲突—背景—答案
突出信心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
想写出好的序言,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
2.序言必须包含讲故事的3个要素,即“背景”、“冲突”和“答案”
3.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
序言的常见模式
发出指示式
背景(S)= 你做X。
冲突(C)= 必须按Y方式进行。
疑问(Q)= 什么是Y方式?
请求支持式
背景(S)= 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
冲突(C)= 我们的解决方案需要___美元经费。
疑问(Q)= 我应该批准吗?
比较选择式
背景(S)= 我们希望做X。
冲突(C)= 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做X的方案。
疑问(Q)= 哪一种方案最合理?
序言应当介绍4要素
介绍背景(S, Situation)
指出冲突(C, Complication)
引发疑问(Q, Question)
给出答案(A, Answer)
第5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步骤
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如果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的主语或谓语的,则说明这两个表述相关。 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隐含的意义。
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案。
归纳推理
在用归纳法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我们必须具备以下两项主要技能
正确定义该组思想
准确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思想
归纳推理的步骤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演绎推理,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
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