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2021-05-08 14:26:0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能力–才能–天才:要完成某种活动,往往需要多种能力,这些能力相互结合在一起叫才能;能力的高度发展叫天才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行为控制和调节
动机、需要和意志
动机
含义: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产生的内外因素分别是需要和诱因,动机的产生必定需要外部对象
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种类
生理动机/驱力: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一般具有周期性;饥、渴、性、睡眠、排泄、疼痛、母性等
社会动机: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后天习得;兴趣、权力动机(支配和影响他人与环境)、交往动机、成就动机、认知动机、学习动机等
动机与行为效率关系呈倒U形曲线;复杂困难的任务适宜较低动机,简单容易的任务适宜较高动机,难易适中的任务适宜中等动机
动机理论
本能理论:詹姆斯(社会本能、动物本能);麦独孤(18种本能);洛伦茨(印刻);弗洛伊德(生本能、死本能)
驱力理论:生存有需要,产生驱力,供给力量或能量,需要满足,驱力减少;驱力(原始驱力、获得性驱力)给行为提供能量,习惯决定行为方向;驱力D、习惯强度H、抑制I共同决定个体行为潜能P=D×H–I(不能解释暴饮暴食和通宵达旦工作)
唤醒理论:唤醒指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一般人们喜欢中等程度的刺激;三个原理(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简化原理、个人经验影响偏好)
诱因理论:诱因(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诱因K也能激发人的行为P=D×H×K–I
认知理论
期待价值理论:托尔曼;行为的产生原因不是强化,而是个体对目标的期待,即动机是期待得到某些事物或企图逃避某些讨厌事物;期待为刺激–刺激或反应–刺激的联系;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归因理论:维纳;个体对自己行为及其结果有归因倾向,不同归因方式影响个体今后学习动机;能力(内部稳定不可控)、努力(内部不稳可控)、任务(外部稳定不可控)、运气(外部不稳不可控);内外源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可控性维度影响个体今后努力学习的行为
自我功效理论:班杜拉;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甚至决定性因素;期待强化(强化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中);期待分结果期待(对行为结果的估计)和效果期待(自我效能感,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个体活动的动机水平(影响因素–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起)
成就目标理论:德韦克;以内隐能力理论为基础;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认为能力随学习进行而提高,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任务目标和自我标准;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倾向于确立表现目标和他人标准
自我决定理论:德西;自我在动机过程中起能动作用,自我决定是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组成内在动机;自我决定是人的选择能力和个体需要,人们有基本的内在自我决定倾向;行为的因素是自我决定,而非强化、驱力或其他力量
逆转理论:阿普特尔;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对立的,有4对相反动机状态(目的–超越目的、顺从–逆反、控制–同情、自我中心–他人取向),不同状态派生不同动机模式,当前任务中每对动机只激活一种状态;试图解释动机从一端向另一端的转化
需要
含义: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活动源泉;动机产生基础
种类:按起源–生物/社会;按指向对象–物质/精神;莫里–基本需要(生理满足)和次级需要(精神或情绪)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基本/缺失性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成长需要(认知→审美→自我实现);5层次(基本→自我实现);7层次(基本→成长)
意志
含义: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特征:目的性、坚韧性(核心)、随意性
意志行动
过程:意志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关键)阶段
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意志品质
独立性/自觉性
不从众,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相反: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果断性
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实现
相反: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坚定性/顽强性
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执行决定
相反:动摇性和顽固性
自制力
个体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品质
相反:怯懦和任性
情绪和情感
概述
含义: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包括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3种成分
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积极情绪有协调作用,消极情绪有破坏、瓦解作用);信号功能(社会功能)
情绪和情感关系:曾统称为感情;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具有较大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人类和动物都具有;情感常用来描述具有稳定、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分类
情绪
基本情绪(人与动物先天共有):6种(惊奇/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厌恶)、普拉切克8种(恐惧/惊讶/悲伤/厌恶/愤怒/期待/快乐/信任);复合情绪(基本情绪组合派生)
根据发生强度、持续时间及外部表现:心境(平静、微弱、持久,具有弥漫性);激情(强烈、爆发性、短促、确定指向、明显外部表现);应激(适应性反应;超压、超负荷;3阶段–警觉→阻抗→衰竭)
情感:道德感(一定道德标准);理智感(智力活动过程);美感(一定审美标准)
情绪维度(情绪具有的某些特征):如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
情绪两极性(情绪特征的变化有两极性,即存在对立状态):动力性–增力/减力;激动性–激动/平静;强度–强/弱;紧张度–紧张/松弛
情绪维度理论:冯特(愉快度–愉快/不愉快、激动性、紧张度);普拉切克(强度,相似性,两极性);施洛伯格(愉快度、注意–拒绝/激活);罗素(愉快度、强度);伊扎德(愉快度、激动度、紧张度、确信度)
表情
含义:情绪与情感发生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姿态发生的明显变化
相关研究:吉特–快乐、痛苦表情最易辨认,怀疑、怜悯表情最难辨认;艾克曼–人脸不同部位具有不同表情作用,如眼睛对表达忧伤重要,口部对表达快乐与厌恶最重要;不同文化被试在识别6种基本情绪的表情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一定程度上支持达尔文《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情》中观点,表情是天生的
种类: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身体表情、手势表情);语调表情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下丘脑(快乐中枢);网状结构(情绪唤醒);杏仁核(恐惧反应中枢);前额皮层(左额叶积极、右额叶消极);海马(情绪调节)和前部扣带回(情绪加工);大脑皮层
情绪理论
早期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外周理论):情绪是对身体生理变化的知觉,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
质疑:各种情绪状态下,机体生理变化差异不大;机体生理变化缓慢,情绪变化快;机体某些变化由药物引起,但药物不能引起情绪变化
坎农–巴德学说:情绪中枢在丘脑,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同时发生,都受丘脑控制
情绪认知理论
阿诺德评定–兴奋说:强调认知评价的作用;刺激→评估→情绪;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
沙赫特–辛格情绪理论:情绪唤醒实验;爱情吊桥实验;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认知对人的情绪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
拉扎勒斯认知–评价理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觉环境事件有益或有害的反应;需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分为初评价(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次评价(反应行为调控)、再评价(情绪行为反应有效适应性)
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伊扎德:以情绪为核心,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
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情绪是分化的,存在具有不同体验的情绪,这些独立的情绪具有动机功能
情绪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且在适应上起核心作用
人的心理特性
能力
概述
含义: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才能–天才:要完成某种活动,往往需要多种能力,这些能力相互结合在一起叫才能;能力的高度发展叫天才
能力–知识–技能
分属范畴不同:知识是人们所掌握的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历史经验,即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能力是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性
概括水平不同:知识和技能虽具有概括性,但对某些知识和某种具体技能仍比较具体;能力是对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活动方式和知识获得的概括,相对较为抽象
发展水平不同步:知识获得快;技能需要练习过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比知识获得和技能掌握晚
联系: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依赖知识、技能的获得;能力是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及结果;能力高低影响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知识和能力是掌握技能的前提,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知识的获得和巩固
种类
一般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核心)、想象力、创造力等;特殊能力(如画家的色彩鉴别能力)
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创造能力:灵活运用经验,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
液体能力/流体智力: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主要取决于先天因素,一般20岁后达到高峰,30岁后逐渐降低;晶体能力/晶体智力:后天习得,经验结晶,一生发展
认知能力: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观察、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操作能力:器械操作、工具制作、身体运动等方面的能力;社交能力:主要包括观察技能、执行技能和认知技能(组织管理策略能力、言语、感染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情绪智力
含义: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包括4个维度: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运用情感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和分析情绪、有效地运用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智力理论
智力因素说
独立因素说:桑代克;能力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彼此无关,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发展
二因素说:斯皮尔曼;因素分析法;能力由G(一般)因素(基本心理潜能决定能力高低)和S(特殊)因素(保证人们完成特定作业或活动)构成
群因素说:塞斯顿;词语理解能力、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推理能力、机械记忆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
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智力三元理论:斯腾伯格;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成分与环境间的关系、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3方面分别构成智力成分亚理论(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取成分→分析能力)、智力情境亚理论(适应环境/调整和塑造环境/选择环境→实践能力)、智力经验亚理论(解决新问题/自动化→创造能力)
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基于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和智力特殊群体的分析;8种智能(人际、语言、音乐、空间、逻辑、运动、自然、内省)
成功智力理论:斯腾伯格;成功智力是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能力;包括分析性智力(问题解决和评定思维成果的质量,比较、判断、评估)、实践性智力(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应用知识,核心是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智力(发现、创造、想象、假设);成功智力是一个有机整体,分析性智力发现好的解决办法,创造性智力找对问题,实践性智力解决实际问题,3方面协调、平衡时最有效
智力测验
一般能力测验/智力测验
含义:由经专门训练的研究人员用标准化测验量表对人的智力水平进行科学测量
个体智力测验:比内量表(1905首个,1908智力年龄);斯坦福–比内量表(1916比率智商IQ=智龄/年龄,1960离差智商,μ=100、σ=16);韦克斯勒量表(6个言语量表、5个操作量表,首次采用离差智商,μ=100、σ=15,4~6.5岁WPPSI、6~16岁WICA–R、16~74岁WAIS–R)
团体智力测验:陆军测验(甲种8个分测验,乙种非文字测验);瑞文推理测验(非文字,文化公平,5岁~老年,不排除生理缺陷者,可个别可团体,结果百分等级呈现,测量一般智力,源于斯皮尔曼二因素理论,瑞文彩图/标准/高级推理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音乐能力测验;美术能力测验;机械能力测验
创造力测验:吉尔福特发散思维测验;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远距离联想能力测验
智力发展
一般趋势:童年和少年期是智力发展最重要时期,三到十二三岁的智力发展几乎和年龄等速,以后逐渐负加速;总体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智力不同成分达到顶峰时间不同;成年期是智力发展最稳定时期,二十五六到四十岁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流体智力在中年后有下降趋势,晶体智力一生都在发展;智力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时间早
差异:发展水平差异(正态分布);表现早晚差异;结构差异;性别差异(数学、言语、空间)
影响因素:遗传(双生子研究);环境与教育(产期环境、早起经验–安全感、学校,弗林效应);实践活动(施用累能,科用累能);主观能动性
人格
概述
含义:个体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包括气质、性格(核心成分)、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特征:独特性(个性);稳定性;统合性(心理健康重要指标);功能性
人格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是测评人格常用基本单位;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最概括最典型)、中心特质(比较重要5~10个)、次要特质(特殊情况)
卡特尔: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从外部行为可直接观察)和根源特质(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的特质,16PF);根源特质分为体质特质(先天生物因素决定,兴奋性/情绪稳定性)和环境特质(后天环境因素决定,焦虑/有恒性);根源特质还可分为动力特质(使人趋向某一目标,生理驱力/态度/情操)、能力特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流体智力/晶体智力)、气质特质(决定个人情绪反应速度和强度)
艾森克:外倾性(内外向)、神经质(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孤独/冷酷/敌视/怪异)
大五人格理论(OCEAN):塔佩斯用词汇学方法对(卡特尔)根源特质进行了再分析;O宜人性、C尽责性、E外倾性、A进取性/开放性、N情绪性/神经质;NEO–PI–R
七因素模型:特里根,因素分析;正情绪性、负情绪性、正效价、负效价、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IPC–7
中国人的人格特质:张建新(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人际关系型);王登峰、崔红(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处世态度)
人格类型理论
单一类型理论(弗兰克•法利):T型人格(好冒险/爱刺激),T+型(健康/积极/建设性/创造性),T–型(破坏性),体格T+型(极限运动员),智力T+型(科学家或思想家)
A–B型人格(弗里德曼、罗斯曼):A型(性情急躁/缺乏耐心/成就欲高/工作投入/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敏捷/说话快/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B型(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工作和生活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生活节奏)
内–外向人格(荣格):人的兴趣和关注指向内还是外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内向型(指向主体,经常自我剖析/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疑虑困惑/交往面窄/有时出现适应困难);外向型(指向外部客体,情感外露/热情/当机立断/独立自主/善于交往/行动敏捷/有时轻率)
多元类型理论(斯普兰格):社会文化生活6种价值观;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性、宗教型;《价值观研究量表》
人格整合理论
特质理论强调个体间人格差异,描述人格量的差异,可通过心理测量评定
类型理论强调全体间人格差异,描述人格质的差异,可通过观察获得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自我(有意识,理性/机智/仲裁/监督,现实原则–实现适当满足)、本我(无意识,本能/欲望/天性/兽性,快乐原则–欲望膨胀)和超我(指导正确意识,良心/道德/责任/社会准则,至善原则–不可逾越)组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自我控制压制本我,超我限制本我,超我指导自我
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人格的发展就是心理性欲的发展;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俄狄浦斯情结)→潜伏期(6~11岁)→生殖期(青少年期)
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面对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一系列的反应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否认、压抑、合理化、转移、投射、反向形成、补偿、升华、幽默、认同、退行
荣格
人格结构论:人格是一个整体称为心灵;心灵包含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有3层次,意识、个体潜意识(情结)、集体潜意识(原型–人类在种族进化中遗留的心灵印象,是人类集体经验的沉积物,是对外在世界作适当反应所需的潜能,属于人类全体,普遍存在,个体始终意识不到)
人格动力论:构成人格结构的心理要素要在一定心理能量作用下建构人格
人格发展理论: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从35~40岁开始,中年危机)→老年期
心理类型说:态度类型(内倾/外倾);功能类型(思维/直觉/感觉/情感);2×4=8种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马斯洛:个体之所以存在,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
强调人的自我存在、自由和自我选择性;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核心,是人格形成、改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能正常发展的主要标志;理想自我象征着个体最喜欢拥有的自我概念,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和谐统一即自我实现
人格动力:先天的自我实现的动机,表现为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潜能的趋向,自我实现的动机与生俱来
气质
含义:与生俱来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
类型:多血质(活泼)、粘液质(安静)、胆汁质(冲动)、抑郁质(抑郁)
气质理论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根据4种体液的优势划分气质类型;盖伦,一般人会有2种以上气质类型;血液–多血质,粘液–粘液质,黄胆汁–胆汁质,黑胆汁–抑郁质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巴甫洛夫根据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4种基本神经活动类型;强度是大脑皮层细胞工作的耐力或能力的标志,平衡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灵活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强/不平衡–兴奋型–胆汁质,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粘液质,弱–抑制型–抑郁质
其他气质理论:阴阳五行说;体型说;血型说;激素说
性格
含义:与社会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人格特质,表现为个人的品行道德和行为风格,受三观影响,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
特征
性格是由各种特征构成的一个完整而有序的结构
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类型:心理机能优势(培因、李波特)理智/情绪/意志型;心理活动倾向(荣格)内倾/外倾型;个体独立性(威特金)依存/独立型;社会活动方式及价值观(斯普兰格)经济/理论/审美/权力/社会/宗教型;人际关系(矢田部达郎)ABCDE;性格、兴趣与职业关系(霍兰德)实际/调查/艺术/社会/企业/传统型
性格–气质
区别: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性格主要后天形成;气质无好坏善恶,性格有;对儿童,气质起重要作用,对成人,性格特征逐渐起核心意义和作用
联系:气质影响性格动态;性格可一定程度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要求;不同气质的人可形成相同性格特征,相同气质的人可形成不同性格特征
认知风格
含义:个体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场独立–场依存(威特金):内在参照–外在参照;分化水平,无好坏之分;棒框仪和隐蔽图形测验鉴别
冲动–沉思(卡根):反应快、精确性差、整体性策略;反应慢、精确性高、细节性策略;问题思考速度;匹配图形测验鉴别
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达斯):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多种可能性,如数学、空间问题的操作;一步步分析问题,提出的假设有明显顺序性,如言语操作和记忆;脑功能研究
人格测验
含义:通过一定方法,对在人的行为中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心理特质和行为倾向进行定量分析,以便进一步预测个人未来的行为
自陈测验
含义:受测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一回答一些问题,然后根据受测者的答案去衡量受测者在这种人格特质上表现的程度
特点:题量大;常为纸笔测验;计分简单客观;施测手段简便、易解释;信度一般不低于0.6,常用构思效度来衡量
MMPI:哈撒韦、麦金利;经验法;10临床量表、3效度(说谎L/诈病F/校正K,可增加疑问Q)量表;16+、初中文化;[优点]客观,首次用效度量表,医学诊断、人格诊断;[缺点]信度不够,易受被试差异影响,特征描述多用于病理学,题目多
16PF:卡特尔;基于根源特质,因素分析法;团体测验;16+;指导升学、就业及生活问题
EPQ:艾森克;三因素模型人格理论,因素分析法;4量表(精神质P/外倾性F/神经质N/说谎量表L);团体测验;分儿童(7~15)、成人(16+)2种
EPPS:爱德华;基于默瑞需要理论;用迫选法控制社会赞许的影响
加州心理调查表(CPI):更看重正常人格测量;18量表、3效度量表
詹金斯活动调查表(JAS):评价A型行为;因素分析;叛变函数;无时限
梅耶尔斯–布雷格斯类型指标(MBTI):基于荣格的性格理论;4计分量表(内倾–外倾、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判断–直觉)
其他:YG性格测定(团体测验,11~18);NEO–PI–R;IPC–7
投射测验
含义: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的对刺激情境做出反应,通过分析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
特点:测验材料无明确结构和确切意义;测验目的隐蔽;受测者反应取决于当时心理状态和自身人格特征,无限制;结果解释重整体性;测验内容多为无意义非文字材料,不受语言限制;计分困难,测验结果评价主观性大,难以定量分析
罗夏克墨迹测验(RIT):10墨迹图(5黑白、2黑白带红、3淡彩);临床精神病诊断;成人及三或五年级以上儿童
主题统觉测验(TAT):呈现图片让被试自由联想编造故事;主人公的归因代表受测者人格的倾向性,即他的过去和他所预期的未来;受测者所统觉的环境压力也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
情境测验(评价中心技术):主试在某种情境下观察被试的行为反应,进而了解其人格特点;主要分品格教育测验和情境压力测验(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测验);选拔、晋升人员和以发展为目的辨别应试者优缺点
其他投射测验:句子完成测验;绘画测验(画人画树测验、逆境对话测验)
人格形成与发展
影响因素:生理因素(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的自然基础);早期童年经验;家庭环境(权威–互惠/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忽视型);社会文化因素(社会风尚、大众传媒);学校教育环境;自然环境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自我调控因素(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自我调控系统是良好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活动与发展
学习
一般概念
含义: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是有机体获得新的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只有行为改变的持续时间长才是学习,复杂刺激引起的敏感化和刺激化的行为改变持久时也是学习;学习由练习或经验引起
分类
复杂程度:系列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学习结果(加涅)
言语信息学习:名称、事实、事件特性及有组织的观念,即是什么,学习结果多以言语形式表现
运动技能学习:在不断练习基础上形成,由有组织、协调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
智慧技能学习: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知识、怎么做
认知策略学习:个体内部组织起来的调节学习者的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技能
态度学习(个体习得的内部状态,影响个人对某事或人采取的行动
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关系
意义学习: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或建立内在的、必然的关系,而非任意的、人为的关系
机械学习:学习者没有理解学习符号的真实意义,只是在学习的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结构间建立非本质的、人为的联系
学习方式
接受学习:讲授者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发现学习: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
学习内容
认识学习:以认知加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知觉学习、问题解决学习、语言学习
动作技能学习:以动作方式为对象的学习,简单行为和复杂行为
学习理论
联结理论/刺激–反应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无条件反射(自然生理反应,不需学习,无条件刺激引起反应);条件反射(无关刺激/中性刺激多次重复后与无条件刺激结合形成条件刺激,引起反应);习得(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间建立联结,按时间关系分成同时性条件作用/延迟性条件作用/痕迹条件作用);消退(条件反射习得后,若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削弱直至消失);泛化(条件反射形成后初期,类似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分化(对事物差异的反应);二级条件作用(在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基础上,将条件刺激用作无条件刺激,与另一中性刺激建立新的条件刺激)
操作性条件作用
桑代克:迷笼实验;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学习实质是通过尝试在一定情景和特定反应间建立联结);效果律(正强化促进行为,惩罚削弱行为)
斯金纳:斯金纳箱;行为分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区分出应答型条件作用(经典)和反应型条件作用(操作);应答性行为(由刺激情景引发的反应,强调刺激对引起所期望反应的重要性);操作性行为(有机体自发的行为,强调行为反应及其结果控制,强化);正强化(环境中某种刺激增加而行为反应出现概率增加);负强化(环境中某种刺激减少而行为反应出现概率增加,通常是有机体力图回避的厌恶刺激)
认知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
苛勒:取香蕉实验;顿悟学习(学习通过顿悟过程实现);顿悟是对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与途径间关系的理解;学习是通过学习者对情境重新组织实现的完形过程
托尔曼:强调刺激–反应的中介变量;位置学习(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关于某一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包括事件简单顺序、方向、距离、时间关系等);潜伏学习(学习不仅需要知识而且要有目的,学习是期待的获得、非盲目的,若无目标,学习可能表现不出,结果不一定体现在外显行为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事物的感觉刺激(信息)本身并无意义,意义是由人构建起来的;意义不仅决定于事物本身,也决定于已有的知识经验
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知识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会随人类进步而不断得到改造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学习中已形成丰富的经验,教学应把儿童现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相互作用和转换
认知学习
概念:以认知加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通过认知学习可提高个体认知能力;认知学习与学校教育和个人能力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种类:初级认知学习(以初级认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如知觉学习);高级认知学习(以高级认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如语言学习)
特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层次性和逆层次性
注意起调节作用
动作技能学习
概念: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序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由一系列动作组成,后天习得;动作技能形成中社会生活条件具有明显影响
种类:连续和非连续技能;封闭和开放技能;精细动作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
特点: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弱,整个动作系统趋向自动化;动作反馈由外反馈逐步转向内反馈;动作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增强;建立起协调化的运动模式
学习规律
练习
含义:在反馈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学习,包括重复和反馈;练习可促进学习成绩的改善,包括加快任务完成时间、改善成绩准确度等
练习曲线:在连续多次练习过程中所发生的动作效率的图解;练习次数与时间、练习次数与错误率、练习次数与单位时间完成工作量
练习进程特点:练习成绩随练习进程而逐步提高;高原现象(练习成绩进步并非直线式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不同于生理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定点,不是所有学习都有);不均匀;存在个别差异
提高练习效率条件:确定练习目标;灵活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恰当安排练习时间;反馈在练习中的作用;其他影响因素(态度、信心、情绪、意志品质)
迁移
含义:人们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或技能可影响随后学习的另一种知识或技能
分类:效果(正/负迁移);学习情景(远/近迁移);学习者意识程度(有意/无意迁移)
脑可塑性
含义:脑的功能和结构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经验的相互作用下发生改变的能力;包括消除和增加新的连接、增加或减少脑皮层厚度和体积、增加或减少脑皮层沟回的数撮和分布范围、增强或减弱脑活动强度和面积等
主要发生情形:生命早期,脑尚未成熟,需要进行自我组织;脑损伤后,对丧失的功能进行代偿或增强剩余功能;成年期,学习新知识或新技能并保存下来
特点:脑可塑性进程与学习进程一致,表现为功能转移和功能代偿;心理练习一定程度上对脑可塑性可以起到跟实际练习一样的效果
人生全程发展
个体发展
阶段性
个体发展到一定年龄阶段,应表现出与个体年龄相符的行为特征,称为发展任务
产前期(受精~出生)生理发展
婴幼儿期(出生~3)身体成长和动作发展,社会性依附(亲子关系),初步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
儿童早期(3~6)力量增加、粗大和精细动作发展,认知(创造力、想象力),社会化(自我意识)
儿童后期(6~12)力量和运动技能发展,认知(有逻辑的具体思维、书面语言、记忆),社会化(同伴关系、自我概念、自尊)
青年期(12~20)生理(身体的迅速改变、生殖成熟),认知(抽象思维),社会化(人格独立、两性关系建立)
成年期(20~40)职业与家庭,认知能力处于巅峰后逐渐下降,社会化(父母角色、社会职业角色)
中年期(40~65)生理机能出现某些衰退、活力下降,认知技能复杂化(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习新知识能力下降),社会化(性格有一定改变,对时间取向改变)
老年期(65岁以上)生理机能衰退,智力与记忆能力有些许衰退、反应变缓慢,需调试多方面损失,找出生命的意义,面对死亡
关键期:人脑发育存在关键期;关键期内适宜的刺激和经验是运动、感觉、语言及其他脑功能正常发展的重要前提;语言习得0~5岁;关键期与脑的可塑性密切相关,关键期内脑结构和功能特别容易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适应和重组能力很强;有些关键期更准确来说是敏感期
遗传
遗传物质:细胞是最小结构单位,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物质载体;染色体功能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染色体由DNA组成;DNA由基因序列组成,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了遗传信息;耳垂形状、发色等完全由基因决定,人格、能力等通常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行为遗传学:在遗传学、心理学、行为学和医学等学科的基础上研究个体差异,探讨遗传和环境在个体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因素:个体生存空间中所有可能影响个体的外在因素;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个体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相互作用论;萨米诺相互影响论
研究方法
纵向研究:在一段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或特点,也叫追踪设计;[优点]能系统详尽地了解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有助于探明个体的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系,有益于了解发展的原因与机制;[缺点]被试随时间逐渐流失,反复测量降低数据可靠性,较长的周期使变量增多,费时费力
横向研究: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或特点;[优点]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省钱省时省力,不存在重复测量;[缺点]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取样程序较复杂,可能存在同辈效应(群体效应,即群体中一些年龄差异是由群体成长时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和历史事件造成,而非发展原因)
群体–连续研究:将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起来,首先在同一时间内选定不同的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各个群体进行纵向研究,也叫时序设计;[优点]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点,又保留了横向研究的长处,因而科学性、适用性很强,既可在短期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认识儿童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和发展,还可探究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缺点]花费多耗时长,结论推广到别的群体中时仍有一定问题
身体–动作–感知觉发展
出生前
个体生命始于母亲受孕(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从受孕到出生约266天,分为胚芽期(2周)、胚胎期(3个月)、胎儿期
胚芽期:受精卵有丝分裂成球形细胞团(胚胞),植入子宫在子宫壁着床,8~14天
胚胎期:胚胞内层分化形成主要身体系统,心脏开始搏动,脑、肝、肾和消化道结构初步具备;第1个月内头颅形成,分化出鼻、眼、耳、嘴及四肢肢芽,胎儿与母体连接的生命线——脐带发挥作用,可呼吸;第49天具有初步触觉反应;7~8周性别开始分化,3个月可区分性别;最易受环境中不利因素伤害,几乎所有生理发展的缺陷都发生于该时期,严重时会流产
胎儿期:约8周出现骨骼细胞,胚胎成为胎儿;第12周进入胎儿期,出现反射,皮肤表面形成,具有外形特征,完成身体各部分发展,身长和体重大增;4~5个月具有视觉反应能力;6~7个月大脑皮层6层细胞已经分化,表面沟回出现;第30周具备离开母体生存的可能性;9个月脑拥有大多数神经元;在母体中生存满28周而不足37周的新生儿为早产儿
影响胎儿发展的不利因素:母亲年龄、营养状况、使用药物、疾病及父亲身体状况等对胎儿有重要影响,在头三个月影响尤其明显;德国麻疹;X射线;性病;香烟;酗酒;吸毒与药物
婴幼儿
身体:外在主要表现为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牙齿与骨骼发育等方面;内在主要表现为大脑发育和突触生长等;新生儿脑的大小约为成人1/4,出生后脑继续生长,主要表现为脑皮层生长,6个月达到最终体积的一半;出生后几个月大脑皮层突触迅速增加,4岁大脑皮层各区突触密度达到顶峰约为成人的150%,整个儿童期突触密度高于成人水平,青春期突触数目减少,青少年大脑皮层的突触密度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出生时脑的神经元数量与成人近似,已建立的神经回路不稳固,突触大量增加使神经回路得到新的建立,出生后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迅速被蜡质的髓磷脂覆盖而髓鞘化
动作: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由上到下原则(头部→躯干→脚);由中心到四周原则(头部和躯干→双臂和腿部→手的精细动作);由简单无意识动作到复杂有意识动作原则(意识参与少的简单大动作→有意识参与的精细和复杂动作)
触觉:最早发展的感觉,在婴儿的认知活动和依恋关系形成的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出生后婴儿探索外界主要靠口腔触觉和手的触觉活动;早期婴儿用嘴接触并探索物体;0~3个月存在前够物行为,4~5个月较成熟的够物行为,有意识完成手眼协调动作
视觉:新生儿眼睛小,网膜结构不完整,视神经未发育完全;出生后视觉能力发展主要表现为视觉调节(2个月视觉范围15~25 cm,4个月接近成人视适应能力)、视觉辐合(出生3天视线可将集中于某物体,3个月内初步完成双眼辐合能力发展,视线可从一物体移至另一物体)、视觉分辨(4~6岁趋于稳定)及颜色知觉能力(2个月可在白背景分辨红绿色,约3个月对蓝色敏感,4个月偏好红蓝色,4岁开始区别色调细微差别–明度或饱和度,6~7岁儿童对颜色细微差异的区分正确率约98%);2~3个月有立体视觉(深度知觉)
儿童期
脑部发育:0~2岁脑部发育迅速,头部占身体比例很大;2岁脑部约成人3/4;4岁脑部接近成人大小;10岁基本发育完成
动作技能:1岁左右独立行走;随着身体协调性提高,逐渐掌握跑、跳、攀爬等;3~4岁能完成穿衣服、系鞋带
青春期
激素变化加速身体成长和性成熟;大脑皮层开始有选择地清除很少用到的神经元间的连接;边缘系统(情绪)发育早于前额叶(执行控制)
语言发展
含义:语言能力是儿童发展其他高级认知活动(如抽象思维)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一旦儿童知道了代表事物的字词,就可用一种符号系统代表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传达自己的需要、感情和想法,进而控制自己的生活;儿童开始说话前就具备一定理解话语的能力;大脑发育与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相辅相成
言语获得理论
学习理论或经验论:强调后天学习和经验是语言获得的基础;行为主义学派主张语言同其他技能一样是联结的获得,是在刺激和反应间建立联结,人类语言的获得是学习和强化的结果;模仿论认为婴儿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但婴儿对成人的模仿不必是即时的或一一对应的,婴儿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强化论或模仿论难以解释婴儿在两三年内就能掌握结构严密而复杂的语言,处在不同语言环境的儿童能在同一时期以基本相同的程序获得语言,错过某些年龄阶段后语言的习得会异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先天论: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乔姆斯基认为人类不同的语言间存在基本的语言形式,即普遍语法,且人类习得语言的时间和方式也存在普遍性;假设人脑具有先天的对语言加工的装置,语言获得装置(LAD);外界提供给儿童原始的语言材料,经过LAD进行加工,获得语言中的句法规则,并转换生成他们的内在语法体系;难以解释儿童在语言获得中存在的显著的个别差异
共识:在儿童与成人的相互作用中婴儿有许多模仿和得到强化的机会;儿童与成人间的互动是影响儿童语言获得的重要基础,社会环境在儿童的语言习得中有重要作用;虽然LAD的存在目前还是假设,没有得到神经生理学研究的证实,但语言作为人类与动物区别的最重要标志,存在其独特的脑机制是完全可能的
口语习得阶段:刚出生后能分辨语言刺激和其他声音刺激;9~12个月说出第1个指示词;18~24个月出现双词话语;3~4岁出现完全符合语法的完整句子;7岁前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
语言获得影响因素:父母智力;正常语言环境;父母与子女的社会性联结(亲子依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反应敏感性、反应性及对儿童语言行为的鼓励性等);儿童对父母话语的模仿能力
认知发展
含义:认知发展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发展;皮亚杰强调儿童的思考并不是成人思考的初级形式,而是和成人不同类型的思考,随着成熟,儿童的思考会依照一定序列发展和变化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认知发展的机制);婴儿通过抓取、摆弄等动作获得关于物体的知识,从而认识物体;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图式);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两种不同类型,即同化(将新信息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与顺应(改变已有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和信息)
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认知能力初步发展,靠感觉与动作认识周围世界,逐渐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物体的不同;客体永存性(某人或某物现在看不见但仍存在)
前运算阶段(2~7岁):语言飞速发展,开始学习并逐渐熟练运用符号表示事物,并用符号从事简单的思考活动(符号功能);片面性(思维有集中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倾向);我向思维/自我中心性(认为别人的思考和运作方式应与自己完全一致,未意识到别人可有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活动;在分类、数字处理、时间和空间概念上有很大进步;自我中心程度下降,开始克服片面性,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思维出现可逆性,能逆转思维方向;去中心化发展和可逆性出现,儿童就有了守恒概念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抽象思维的发展和完善;青少年不再将思维局限在具体事物上,开始运用抽象概念,提出合理可行的假设并进行验证,知道事物的发生有多种可能性,思维具有更大的弹性和复杂性
社会性发展
含义: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又称社会化
依恋
含义: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
始于婴儿期,主要表现在婴儿与其看护者间;婴儿会通过吸吮、拥抱、抚摸、对视、微笑甚至哭叫等行为逐渐与看护者建立依恋关系,对之后社会性发展很重要
碗柜理论:母亲在孩子饿时给予食物、在孩子冷时给予温暖、在孩子不舒服时给予帮助,通过这种条件性的强化,孩子学会依恋母亲并表现出其他依恋行为;最早解释依恋行为;哈罗的研究反对这种观点
艾斯沃斯利用婴儿受到中等程度压力后接近依恋目标的程度及由于依恋目标而安静下来的程度,设计了陌生情境测验;影响因素(母亲对待婴儿方式、婴儿自身人格);依恋关系形成关键期6个月~1岁
类型:安全型(母亲为安全基地,母亲对孩子反应很敏感)、回避型(无所谓,母亲易怒,不会表达感情,羞于与孩子亲密接触,紧张、不安、缺乏自信)、矛盾型(矛盾、焦虑,父母情绪化);安全型易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不安全型以后会出现情绪和社会性问题(人际交往、情绪、自尊等)
道德发展
含义: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习得道德原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行为的过程
阶段
3岁前:萌芽、产生阶段,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在成人要求下逐渐形成;道德动机以好、坏两分法为标准
3~6岁:从他性(判断是非的标准来自成人和外在权威,认为道德原则和规范是绝对的,必须服从,只注重行为的外在结果,不考虑内在动机)和情境性(道德认识和情感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表面性,受情境制约)
6~11/12岁:开始自觉运用道德规范,道德认识有很大依附性,缺乏原则性;随年龄增长,道德评价能力逐步提升,逐步形成自身的道德准则
青少年期:能够独立自觉地按照道德准则调节自己的行为,即自律;道德行为习惯逐步稳固;道德发展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致
道德发展两阶段理论
皮亚杰:4~12岁;两难故事
他律阶段(5~8岁)道德判断僵硬简化,只看行为结果,很少考虑行为动机;将行为简化为对错二元,认为别人同样,难以设身处地的从别人角度看待事物;相信规则由权威制定,不能改变,服从规则,认为违反规则应受到惩罚
自律阶段(8~12岁)开始能设想他人立场,以行为动机进行道德判断;认识到行为原因和结果不唯一,道德判断多样化;重视同伴和自己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认识到规则并非绝对不变,规则是人定的、也可由人修改
道德推理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10~16岁;两难故事;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所有发展时期
前习俗道德
4~10岁;处于外在控制时期,服从于得到奖赏、逃避惩罚的道德准则
避免惩罚的服从阶段:专注于行为结果或刺激的物理属性,遵从他人的规则以得到奖赏、逃避惩罚
相对功利阶段: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以被满足的需要来评价行为
习俗道德
10~13岁;内化权威标准,服从法则以取悦他人或维持秩序
寻求认可阶段:希望取悦他人,帮助他人,提出自己的好孩子标准;根据行为动机、行为者特点及当前情景评估行为
顺从权威阶段:考虑社会体系、良心、自己的责任,显示出对较高权威的尊重,力图维持社会秩序;违反法规并伤害了他人的行为是错误的
后习俗道德
13岁以后;道德观完全内化,认识到道德原则间的冲突以及如何进行选择
法制观念阶段:以理性方式思考,重视多数人的意愿和福利,认为依法行事是最好的行为方式
价值观念阶段:依据自己认为对的方式行事,不理会法律或他人意见;行为依据内在标准,受自我良心约束
人格发展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每一阶段都有与某种重要冲突有关的危机,既有正面特质也有负面特质;成功解决危机需在正面特质和负面特质间取得平衡,既让正面特质占优势,同时存在一些负面特质;若冲突得到满意的解决,个体将形成健康人格
信任对不信任(0~1岁)婴儿发展与看护者间的依恋与信任关系
自主对羞愧、怀疑(1~3岁)幼儿习得对身体的自主控制并知道对自己的选择感到羞愧或怀疑
主动对内疚(3~6岁)儿童尝试完成新事物、激发新想法,并不被失败击倒
勤勉对自卑(6~12岁)儿童必须学习文化技能,克服自卑情绪
同一性对角色混淆(12~19岁)青少年确定自我意识,学习社会角色规范
亲密对孤立(19~25岁)成人寻求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为事业定向
亲代性对停滞(25~50岁)通过创造性的生产活动造福下一代
自我统合对绝望(50岁后)回顾一生,若能愉快接受自己,便可面对和接受死亡,否则陷于绝望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人通过观察和模仿榜样的方式学习,学习者是主动的个体;观察学习,榜样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个体的任何人格特质都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耳濡目染地向他人学习获得的,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和模仿;对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使儿童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本身得到的奖励或惩罚(内在与外在)又塑造儿童未来的行为
中老年时期发展
生理和心理
中年期
20~40岁成年期,身体持续缓慢变化,不明显;40~65岁中年期,45岁以后开始感觉明显;力量、协调性、体能逐渐下降,动作变慢;感知觉机能下降(视力、听力、味觉、反应速度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变强
更年期:女性停经,动情激素分泌减少,出现月经不规则;男性更年期比女性晚10年左右,会感到沮丧、疲劳、抑郁、性欲降低、莫名其妙抱怨身体;有研究认为更年期心理不适来自生活问题和困扰,而非激素
老年期
身体机能进一步衰退,衰老开始时间因人而异
感觉:对亮光特别敏感,颜色和深度知觉出现问题,会患白内障;听觉丧失;味觉与嗅觉(80岁后迅速)下降
身体机能:对冷适应慢,常会觉得冷;耐力和负重能力急剧下降
认知与智力:信息处理时间长,行动缓慢;混沌、健忘及人格改变,智力可能出现明显损伤(老年痴呆)
健康:由于身体机能衰老,易受疾病困扰
生活适应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和工作压力最艰巨
退休后老年人无所事事和不安,忍受疾病折磨,必须思考和面对死亡
面临问题
健康
终身学习:动机偏重实际需要;老年大学
社会人际关系:空巢期;婚姻满意度呈倒U形曲线;将配偶视为朋友、喜欢对方,将婚姻视为长期承诺、神圣的、共同目标等,可使婚姻幸福长久
面对死亡:库布勒–罗斯;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纳;觉得生活有意义的人最不畏惧死亡
绪论
心理学概述
对心理学的误会
学心理学的人都有病
心理学就是搞心理治疗、搞童年分析
学心理学的能看透人心
学心理学的人情商都很高
学心理学的会解梦、催眠
心理学就是性格色彩学
心理学主要内容
主要分支:普通/生理/发展/教育/医学/健康/管理/工程/消费/人事/劳动/军事/社会/人格/法律/临床/运动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中间学科
研究内容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心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
含义: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研究对象无法控制;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因社会道德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优点:适用范围大;简便易行;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缺点:难重复、难精确分析;难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受观察者主观影响;观察者效应、观察者偏差
实验法
含义: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优点:可揭示因果关系;可重复、可检验;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实验室实验情境具有人为性质,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自然实验条件控制不够严谨,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
测验法
含义:用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直接测验、间接测验(投射测验)
基本条件:信度、效度、标准化
优点:简便省力,易于实行;种类多,灵活方便;标准化测量严谨可靠;结果量化程度高;有常模比较,便于对照
缺点:受经验文化影响;间接测量,结果很难准确;对施测者要求较高;成绩不反应过程
六大类(31个):能力/个性特质/专业技能/管理行为类/职业适应性/经典智力测验
调查法
含义:受调查者自由表达态度或意见;问卷调查、(结构化/半结构化)晤谈法
注意:取样的代表性;社会赞许性
优点:运用容易;收集数据快
缺点:不够严谨;不能揭示因果关系;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
个案法
含义:收集个体过去和现在的资料,经过分析推知其行为原因
优点:能解释个体某些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获得某种假设
缺点:结论不具有推广性
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学派
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研究意识;感觉、意向和激情三种元素
方法:内省法
积极意义:使心理学走上实验研究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消极意义:研究脱离实际
机能主义学派
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观点:研究意识功能、意识流,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方法:对意识进行真实的描述,更重视客观的观察和实验
评价: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的发展
行为主义学派
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观点:研究行为,S–R,强调环境
方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
积极意义:推动心理学客观研究,扩大研究领域,促进心理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消极意义:否定意识研究,限制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格式塔学派
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方法:实验法
评价:主观唯心,基本观点正确;对知觉、学习及思维等的研究成果至今具有积极意义
精神分析学派
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观点:研究潜意识,性本能,一切行为都会受潜意识影响
方法:自由联想,个案法,释梦
评价:开拓潜意识研究新领域,深化了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研究,促进了心理治疗等诸多领域的发展,但具有泛性论的特点
人本主义学派
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强调自我实现
方法: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可用,强调现象学方法
评价:冲谈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被誉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但理论体系不完备
认知主义学派
人物:奈瑟、西蒙
观点:人脑能对信息进行积极加工(认知过程);人可类比为计算机
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
评价:使科学家相信,了解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才能真正揭开脑的秘密
新兴学派
积极心理学:研究幸福、乐观等
进化心理学:强调自然选择
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
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神经系统基本结构
神经元
定义:神经细胞,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接受和传送信息
结构:由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
作用: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刺激
分类:内导/外导/中间神经元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同一细胞内,正常外正内负
方向:外,负→正;内,正→负
全或无法则,临界值70 mV
神经胶质细胞:为神经元生长提供支撑;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髓鞘),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播;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突触
含义:神经元与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
接触方式:轴突与胞体、轴突与树突、轴突与轴突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借助神经递质在突触间传导
神经回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反射弧是一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可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脑
大脑皮层:参与复杂心理过程
边缘系统(下丘脑/海马/杏仁核/扣带回等):调节情绪与动机行为
间脑
下丘脑:管理身体内部状态
丘脑:传递感觉信息(除嗅觉)
脑干:设定脑的警觉水平和警报系统
脑桥: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信息传输;调控睡眠
延髓:生命中枢
中脑:视觉和听觉反射中枢
网状系统
上行系统:控制机体觉醒或意识状态
下行系统:控制肌肉活动状态
小脑:调节协调运动
周围神经系统(脊/脑/植物性神经)
植物性/自主性(体内系统,非随意)
交感(应对环境)
副交感(维护身体内环境)
躯体(感觉运动神经)
大脑皮层及其技能
感觉区(顶叶中央后回)
投射面积取决于机能重要程度
头部正置投射
颈部以下投射左右交叉、上下倒置
运动区(额叶中央前回)
投射与感觉区相似
言语区
言语运动区(布洛卡区):左额叶(与运动区和颞叶相邻)
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区):左颞叶上回(与顶叶和枕叶相邻)
言语视觉中枢:顶–枕裂角回处
大脑半球单侧化优势
通常情况大脑两半球协调,通过胼胝体传递信息
功能不平衡
左脑理性(学术脑/抽象脑):逻辑/语言/文字/数学/推理/分析
右脑感性(艺术脑/创造脑):画图/音乐/韵律/情感/想象/创意
脑机能学说
定位说:大脑不同区域负责不同心理机能
整体说: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
机能系统说: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结构
机能模块说: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
※神经网络说:各种心理活动,特别是一些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由不同脑区协同活动构成的神经网络实现
人的信息加工
注意和意识
意识
含义: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种类:无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功能:觉知、计划、选择、监控
睡眠
阶段
清醒:高频β波
阶段一/轻度睡眠:低频α波
阶段二:小幅不规律波
阶段三:睡眠纺锤波
阶段四/深度睡眠:低频大幅δ波,梦呓、梦游、尿床
快速眼动睡眠REM:接近清醒脑波
功能解释理论:功能恢复理论;生态学理论;睡眠中某个成分可能对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睡眠体现了大脑节律性自我抑制调节
特征:普遍性;必需性
梦
精神分析:无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得到满足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理学观点:对脑神经随机活动的主观体验
认知观点:梦担负一定的认知功能
注意概述
含义: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特点
功能:选择;维持;调节和监督
种类
不随意注意
含义:无目的,不需意志努力
影响因素:刺激特点(相对强度/新异性/对比性/运动变化)、人本身的状态
随意注意
含义: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影响因素:目的与任务、间接兴趣、活动组织、过去经验、人格
随意后注意
含义:有目的,不需意志努力
影响因素:直接兴趣
生理机制
朝向反射:最初级
网状结构:调节
边缘系统:存在注意神经元
大脑皮层:额叶
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注意品质
广度/范围
含义: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7±2个单元或组块
影响因素:对象特点;知识经验;活动任务
稳定性
含义: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
警戒作业测量,以工作绩效的变化作为指标;相反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的起伏(动摇)主要由生理节律引起,平均8~12 s
影响因素:对象本身特点;活动目的和任务;人的主观状态
分配
含义:将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动中
通过双作业操作研究
影响因素: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同时进行的活动间的关系;分配注意的技巧
转移
含义:根据新需要,及时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影响因素:原活动吸引注意程度;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特点;神经过程灵活性
注意的认知理论
注意选择
过滤器理论(瓶颈理论/单通道模型):加工信息容量有限,需要过滤器进行选择,工作方式全或无
衰减理论:不同刺激激活阈限不同,有重要意义的刺激激活阈限低,易激活
后期选择理论(反应选择模型):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对刺激的反应
注意分配
认知资源理论: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刺激信息的加工越复杂占用认知资源越多;人可根据情境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新异刺激上
双加工理论
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限制
意志控制加工:受认知资源限制,随环境变化而调整,经练习可转为自动化加工
感觉
概述
含义: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功能:提供内外环境信息;保证机体与环境信息平衡;高级、复杂心理现象基础
分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测量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韦伯定律:K=ΔI/I(中等强度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成正比)
费希纳对数定律:P=KlgI(P感觉,I刺激)
斯蒂文斯幂定律:P=KIⁿ
现象: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正后像、负后像);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感觉相互作用;感觉补偿;联觉
视觉
含义:人眼对可见光(波长380~780 nm)的感觉,90%感觉来自视觉
现象
色觉
属性:色调(占优势波长);明度(照明强度和物体表面反射系数);饱和度(颜色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普肯耶现象(光强椎体细胞对长波敏感,光弱棒体细胞对短波敏感);颜色混合(色光三原色红绿蓝加法混合、颜料三原色品红黄青减法混合);视觉对比;马赫带;视觉适应(明适应、暗适应,椎体细胞适应比棒体细胞快)
视敏度(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后像;闪光融合;视觉掩蔽;视觉缺陷(色盲、色弱)
生理基础
眼球:折光机制
视网膜:换能机制(中央凹仅有椎体细胞,椎体细胞有三种色素对颜色敏感,棒体细胞有视紫红质受光易反解对光敏感,视神经结存在盲点)
视觉传导通路
视觉中枢机制(枕叶):视觉感受野;特征觉察器
视觉理论
三色说:三种感受器分别对红绿蓝色光敏感,不能解释红绿色盲、负后像
拮抗说(对立过程理论):存在黑白、红绿、黄蓝三对色素
※研究发现:色觉按三色理论产生,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存在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过程
听觉
含义:人耳对声波(16~20000 Hz)的感觉,1000~4000 Hz最敏感
属性:音调(频率);音响(声音强度或声压水平);音色(波形)
现象:声音的掩蔽(对所听声音的听阈提高,掩蔽效应);听觉疲劳(声音刺激强度超过生理反应限度或长时间作用引起听阈提高,暂时阈移);听觉适应(持续声音刺激引起听阈暂时提高)
生理基础
人耳
耳蜗:换能(基底膜上的听觉感受器)
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颞叶)
听觉理论
频率理论(电话理论):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频率振动
共鸣理论:基底膜横纤维,频率高使蜗底短纤维共鸣,频率低使蜗顶长纤维共鸣
行波理论:声波引起基底膜从蜗底到蜗顶的振动,振幅增强,最大时停止传播
神经齐射理论:频率低于400 Hz个别纤维作用,频率提高时多个纤维共同作用
~500 Hz频率理论;500~5000 Hz共鸣/行波/神经齐射理论;5000 Hz~位置理论
其他感觉
嗅觉:唯一不通过丘脑直接传入大脑;锁和钥匙理论
味觉:感受器在味蕾;甜、咸、酸、苦四种基本味觉
触觉:压力在皮肤上引起
痛觉
动觉:感受器在肌肉组织、肌腱、韧带、关节中;随意运动重要基础
平衡觉:内耳前庭器官
内脏感觉:机体觉(饥饿/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
温度觉:皮肤表面温度为生理零度
知觉
概述
含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组织原则:接近/相似/对称/连续/共同命运/封闭性/线条朝向/简单/同域/良好图形
特性
理解性
含义:以过去知识经验为依据,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意义
影响因素:个体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动机与期望、情绪与兴趣;定势
作用: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能产生知觉的期待和预测
选择性
含义: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背景
影响因素:客观刺激物(强度大、对比明显、颜色鲜艳;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相似;符合良好图形原则;轮廓封闭或趋于封闭);主观因素(需要与动机、兴趣与爱好、目的与任务、已有知识经验、刺激物意义等)
整体性
含义: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部分综合为整体
影响因素:刺激物的结构;个体的知识经验
作用:大大提高人知觉事物的能力;整体知觉会抑制个别成分(部分或细节)知觉,视觉系统对刺激的整体性质(拓扑性质)更敏感
恒常性
含义: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稳定
种类:形状/大小/明度/颜色/方向恒常性
影响因素:知识经验
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
含义: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过程:特征觉察(分析原始特征)→轮廓(图形及背景分界)→图形识别
大小知觉
含义:物体大小的知觉
影响因素:大小–距离不变假设;物体熟悉性;临近物体大小对比;体态变化
深度知觉
含义:关于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
线索:生理线索(调节/辅合);单眼线索(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运动视差/运动透视);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方位知觉
含义:对物体空间关系、位置和有机体空间位置的知觉,主要靠视觉和听觉定向
定向线索:时间差、强度差、位相差
定向规律:人体左右两侧声源易分辨;头部中切面的声音易混淆;两耳连线中点为顶点的圆锥面上声音易混淆
时间知觉
含义:知觉到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与顺序性
依据:自然界周期现象、有机体节律性活动、计时工具
影响因素:感觉通道;一定时间内事件的数量和性质;兴趣与情绪
运动知觉
真动:对物体本身真正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似动
含义:一定时空条件下人在静止物体间看到运动或在无连续位移处看到连续运动
主要形式: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知觉的信息加工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数据驱动加工):知觉系统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征
自上而下加工(概念驱动加工):强调知觉者对事物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尤其是一般知识经验对知觉加工过程的影响
模式识别理论
模板说:记忆中储存着过去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模板,与外部模式一一对应
原型说:记忆中储存的不是一对一模板,而是原型(一类客体基本特征的概括表征)
特征说:模式可以分解为特征,模式识别就是特征匹配的过程
结构优势描述理论:模式识别与所处环境信息有密切联系,整体结构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可以起到有利作用(结构优势效应)
错觉
含义: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有某种固定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歪曲的知觉
种类:大小错觉、形状错觉、方向错觉
产生原因
眼动理论:周围轮廓影响,改变眼动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误差
神经作用抑制理论:两个轮廓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使神经兴奋分布中心变化
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错误运用了深度线索和知觉恒常性
移情说:观察者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图形上面
完形倾向说:知觉系统完形的倾向夸大了各特征间的距离
透视说:图形通过透视暗示着深度导致图形大小的变化
记忆
概述
含义:脑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过程:编码→存储→提取
种类:感觉/短时/长时[程序性/陈述性(情境/语义)];外显/内隐;形象/情绪/动作/逻辑记忆
神经生理机制
脑学说:整合论;定位说;图灵SPI理论:程序记忆、知觉表征、语义记忆、初级记忆、情境记忆5系统串行编码、并行存储、独立提取
记忆相关脑区
颞叶中部及皮层下结构(海马、杏仁核);前额叶
小脑:后天重复、经典条件化反应获得程序性记忆
纹状体:前脑复杂结构,习惯形成和刺激–反应联系的基础
大脑皮层:感觉记忆及感觉间的关联记忆
海马:事件、日期、名字的陈述性记忆,巩固空间记忆
杏仁核:情绪记忆
脑细胞机制:反响回路、突触结构、长时程增强作用
生物化学机制:核糖核酸、激素
感觉记忆
含义:瞬时记忆;客观刺激停止后,感觉信息在极短时间内保存下来
信息加工:图像记忆(主要编码形式,容量约9个);声像记忆(容量约5个)
特征:形象鲜明;容量较大;保持时间极短(0.25~2 s);转为短时记忆取决于注意
短时记忆
含义:人对信息的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环节
信息加工
编码形式:听觉和视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语义编码
编码影响因素:个体觉醒状态;组块水平;加工深度
信息存储:组块化和复述
信息提取:完全系列扫描过程
特征:信息保持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 min;容量有限,7±2个组块;信息是有意识、可操作的;干扰是遗忘主因;复述是进入长时记忆途径
工作记忆
含义: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同时,将信息暂时存储的记忆系统
成分:语音环路;视觉空间模板;情景缓冲器;中央执行系统
长时记忆
含义:储存1 min以上的记忆
信息加工
信息编码:把新信息纳入已有知识框架
编码形式:主要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其他编码形式有主观组织、表象编码
编码影响因素:意识状态、加工深度
信息存储
动态变化:消退、概括化、完整化、具体化
条件与方法:组织有效的复习(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利用外部记忆手段;注意用脑健康与用脑卫生
信息提取
形式
再认–影响因素:间隔时间;材料性质和数量;原有经验巩固程度;原有事物与重新出现时相似程度;思维活动积极性;个性特征
回忆–影响因素:联想(回忆基础);定势和兴趣;表象和词语的双重搜索可提高完整性与准确性;暗示和再认有助于提取;干扰
再认比回忆简单、容易;个体发展上再认更早出现;两者无本质区别
线索:情境、生理或心理状态;遵循编码特异性原则
特征:保持时间长可终身;容量无限;内容会发生重构;语义代码是主编码方式
遗忘
含义:记忆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的现象;不完全遗忘、完全遗忘、临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节省法
遗忘理论:衰退说;干扰说(系列位置效应;前摄/倒摄抑制、首因/近因效应);压抑说(弗洛伊德);提取失败说
影响因素:时间;识记材料性质和数量;学习材料意义;学习程度(150%过度学习效果最好,超过会因学习疲劳发生报酬递减);识记材料系列位置;识记者态度
内隐记忆
含义: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无意识影响
经典测量:词干补笔、残词补笔
内隐/外显记忆区别:内隐相对外显记忆保持时间较持久;加工深度和干扰因素对内隐无影响,对外显有影响;记忆负荷量对内隐记忆遗忘几乎无影响,对外显记忆遗忘影响很大;呈现方式对内隐影响很大,对外显几乎无影响,感觉通道效应
思维
概述
含义: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认识;认识高级形式
特征:概括性(抽取共同特征和规律);间接性(借助媒介和知识经验);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种类:直观动作/形象/逻辑;经验/理论;直觉/分析;辐合/发散;常规(再造)/创造思维
过程: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比较(分析是前提)与分类→抽象(抽取共同、本质的特征)与概括(以抽象为基础)→具体化与系统化(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
概念
含义: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思维最基本形式;有内涵和外延两方面
种类:具体/抽象;合取/析取/关系;自然/人工;前科学(日常)/科学(明确)概念
概念形成
含义:个体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从许多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和获得客观事物的共同特征的过程
形成的理论:假设检验说(布鲁纳–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内隐学习说(里伯–抽象概念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样例学习说(茹什–自然概念的形成以样例学习为主);社会实践说(奥苏贝尔–社会实践活动是概念形成的条件和基础);共同要素说(赫尔–将一类概念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并对它们作出反应,即把某种概念反应与一组具有一种或多种要素的刺激联结在一起)
形成策略(布鲁纳):保守性聚焦(每次只改变一个属性–记忆负担最轻,更有效);冒险性聚焦(同时改变几个属性);同时性扫描(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验证);继时性扫描(每次只检验一种假设)
形成阶段:抽象化(要了解客观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必须对具体事物各种属性和特征进行抽象);类化(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和特征进行归类);辨别(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的发觉、认同、差异认识都需要辨别)
概念掌握
含义:个体掌握同类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或属性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
学习模式
类属学习
派生类属学习:学习的新概念是上位概念的一个特征(属性)或一个例证
相关类属学习:学习的新概念或接收的信息是对上位概念的深化/扩充/修饰/限定
总括学习:在若干已有的从属概念基础上再学习一个上位概念
并列结合学习: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概括层次相同
影响因素:学习材料;学习者自身因素;下定义;科学概念的理解
结构理论
层次网络模型(柯林斯):概念以结点形式存储在概念网络中;各类属概念按逻辑上下位关系组织在一起;彼此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一个概念网络;每层概念结点上只存储该概念的独有特征,同层各概念共有的特征存储在上一层概念结点上
特征表理论(波纳):定义性特征(本质)和特异性特征(描述);概念结构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概念规则–肯定/否定/析取/条件等)构成
原型模型(茹什):概念主要以原型表征;原型是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
激活扩散模型(柯林斯):概念网络中连线长短表示概念联系的紧密程度;加工概念会使其意义激活,自动传递并激活相关概念,激活强度随传递距离增加而降低;可解释语义启动效应
推理
含义:从具体现象或事物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
种类
归纳推理(概念形成)
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中考察该类事物全部对象
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中考察该类事物部分对象
演绎推理(问题解决)
三段论推理
含义: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结论
错误解释:前提气氛效应(推理前提中使用的逻辑术语产生了一种前提气氛,促使被试容易接受含有统一术语的结论);换位理论(错误解释前提);心理模型理论(前提加工不充分,只创建一个心理模型理论)
条件推理
含义:利用条件进行推断
四卡片选择任务:个体倾向证实,而非证伪;材料过于抽象
线性推理
含义:给予两个前提说明三个逻辑项间的可传递关系;关系推理
前提:以表象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并按照一定的空间序列进行操作
问题解决
含义: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运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关键和核心部分)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思维过程:发现问题→分析(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认知心理学家用问题空间的概念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
种类:界定清晰/界定模糊;对抗性/非对抗性;语义丰富/语义贫乏问题
策略
算法式: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算子或途径,直到解决问题
启发式
含义: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中采取较少认知操作来解决问题
方法:手段目的分析(可暂时扩大);爬山法;逆向搜索(目标递归策略);选择性搜索;类比迁移策略
影响因素:知识(数量、组织方式、表征方式);定势(陆钦斯量水实验);固着(邓克尔盒子问题);动机;情绪(积极乐观平静);人际关系(从众现象、互不信任);原型启发;人格特征(意志坚定、自信等)
决策
含义:在几种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的过程;决策好坏直接影响行动效果,分为确定性决策和风险决策
理性观
古典决策理论:经济人假设;决策者完全理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行为决策理论(西蒙):决策是对行动目标与手段的探索、判断、评价、选择过程
决策过程研究
期望效用理论:冯诺依曼、摩根斯坦;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说明决策者对效用的偏好,假设决策者追求最大效用的期望E(U)=∑P·U(X)
前景理论(卡尼曼)
框架效应:同一个问题在两种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导致不同的决策判断;面临收益倾向风险规避,面临损失倾向风险偏好,对损失比收益敏感
采用策略
代表性启发法:估计事件发生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基本特征的相似度影响;判断时易忽略基础比率导致基础比率谬误
易得性启发法: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来评估其概率,即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是否容易提取来做判断或决策;自利归因
锚定和调整启发法:根据给定信息做出最初估计(锚定)后,以后根据当前问题对最初估计只作小幅度调整
决策规避
通过推迟或者试图寻找一种不采取行动或不加以改变的简单方式来避免作出选择
倾向原因:人们不喜欢做出使某些人得到较多好处,另一些人得到较少好处的决策;若人们选择的选项,结果不如未选择的选项,就会感到后悔,人们能够预见这种后悔;人们不喜欢对导致不良结果的决策负责任;人们不喜欢替他人做决策
创造性思维
含义:运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认知过程
特征:新颖性;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机结合;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灵感状态
发散思维特征:变通性(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流畅性(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独特性(超乎寻常、独特新颖的见解)
基本过程:定向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验证阶段
影响因素:迁移、启发、定势、表征、酝酿、社会因素
表象
含义:脑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
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心理旋转实验)
作用:为概念的形成提供感性基础;促进问题的解决
种类:记忆/想象;视觉/听觉/动觉/嗅觉/味觉/触觉;个别/一般;遗觉表象
表象理论:双重编码理论(表象、言语符号);表象存在论和计算模型(表象与现实客体的知觉类似)
想象
含义: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特征:形象性、新颖性
过程:黏合、夸张、典型化和联想等综合过程
种类:无意/不随意想象(梦);有意/随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理想)
功能:预见作用;补充知识经验;代替作用;有助于创造性活动(想象的特征是创造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调节作用(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语言
概述
含义: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言语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交流思想的行为
特点:创造性、结构性(规则)、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个体性
结构
句子:表达的基本形式;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言语结构单位;乔姆斯基转换生产语法理论(表层结构/深层结构、短语结构和转换规则)
词:可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音位:音标;能区别语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功能:符号功能(言语是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手段);交流功能(言语是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概括功能(言语是人类进行思维的武器)
种类:语言活动
内部语言
含义: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需内部器官参与
特点:隐蔽性;简略性(最简略)
外部语言
书面语言
含义:借助文字来表达思想或阅读来接受别人言语的影响;比口语出现晚
特点:随意性(最强);开展性(最高);计划性
口头语言
独白语言
含义:个人独自进行,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较长而连贯的言语
特点:独立性;开展性;计划性
对话语言
含义:两个人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时的言语活动;最基本的语言形式
特点:情境性;简略性;直接性和交际性;反应性
语言活动中枢机制
运动中枢:布洛卡区;左额叶;病变引起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发音器官正常,发音困难、说话费力、理解能力受损,阅读和书写能力不受影响)
听觉中枢:威尔尼克区;左颞叶上回;主要作用是分辨语音,形成语义;病变引起接收性失语症(说话时语音语法好像正常,但说出的话没有意义,还会对词义做出错误估计);切断弓形束(联系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的神经纤维束)会产生相同现象,病变较轻的形式叫词盲(可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语言)
视觉中枢:顶–枕裂角回处;负责书面语言和口语间的相互转化;病变引起语义性失语症/听–视失语症(能说话、理解口语,不理解书面语言)
语言理解
含义:人们借助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积极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
言语理解
含义:借助于听觉输入的语言材料(语音)建构意义的过程;开始于语音知觉
语音物理性质:音调(语音高低);音强(强弱);音长(长短);音色(感觉特性)
影响因素:言语的感知效果一般采用言语清晰度和可懂度来测量,研究仪器一般运用语图仪;语音类似性(两个音节包含的共同特征);语音强度(达到70 dB清晰度100%,超过130 dB产生压痛感觉);噪音掩蔽(信噪比);语境(场合、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前言后语、音位恢复效应)
阅读理解
含义:在视觉输入的文字材料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
词汇理解
种类:词汇识别或词汇通达
影响因素:单词部位信息和字形结构(独体结构的字难再认);正字法规则;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词长效应);字词使用频率与词汇习得年龄(频率效应、年龄效应);语境;语义特征(抽象词再认时间长)
句子理解
影响因素:句子类型(反应时间–真肯定<假肯定<假否定<真否定);词序;语境;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
理解策略:标准句策略(依据次序理解);最小依附策略(用最简单的结构理解);晚终止策略(如何划分从句)
篇章理解/文本理解
含义:在理解字、词、句子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揭示话语意义的过程;语言理解的最高水平
影响因素:推理;语境;图式(有组织的知识单元–事件图式、故事图式)和策略;文章标记(标题、主题句等)
语言产生
含义:语言表达;人们通过发音器官或手的活动,用言语把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的心理过程;包括言语产生、书写产生和手势语
语言相对论:语言差异造成思维差异,每个人的语言结构影响其思考世界的方式
言语产生
研究方法:语误分析(分析语误,了解语言产生规律–位置对应/类比一致/重音位置相同/假词也遵循规律);反应时实验(研究语言产生的阶段和时间进程;勒韦,图–词干扰范式)
阶段:词汇选择阶段(把想要表达的转变成具体概念)→语音形式编码阶段(词条激活对应语音代码)→发音运动阶段(将发音动作发送给运动系统执行)
书写产生
书面语音内容更加完整,语法更复杂;主要是书写者独自进行
阶段:计划阶段(确定主题,提取信息,组织计划)→转换阶段(转换成书写动作)→回顾阶段(重读,编辑修改)
手势语
手势和手势语区别:手势没有固定含义,更多因人而异,没有语法规则;成熟的手势语含义固定,有特定规则;手势与手势语有特定联系
单位:相互独立的语言产生单位
手势语的产生存在编码阶段;手势语存在类似口语舌尖现象的手边现象;手语者容易提取手形和动作;手语者会造出符合手语规则,但不存在的假词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