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2021-05-09 22:30:50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心理学的目标:描述发生的事情、解释发生的事情、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控制发生的事情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8.认知过程
研究认知
揭示心理过程
额外的心理步骤将花费更多的时间
心理过程和心理资源
心理过程
序列过程
平行过程
控制过程:需要注意力
自动过程:一般不需要注意力
语言的使用
语言生成
听众设计
你会根据听众是谁来组织你的语言
言语执行和口误
语言理解
歧义消解
使用语境来消解歧义
理解的产物
听者经常使用推论来填充空隙
语言和进化
语言、思维和文化
语言相对论:每个人的语言结构对其思考世界的方式有影响
视觉认知
使用视觉表征
言语和视觉表征的结合
空间心理模型
问题解决和推理
问题解决
问题空间和过程
问题空间
初始状态
目标状态
操作
算法:按照特定的步骤,为特定类型的问题提供正确的答案
启发式:一些策略或经验法则
改进你的问题解决
功能固着:一种心理上的阻塞,它抑制了某些事物的新用途
演绎推理
正确使用逻辑规则
信念偏见效应
人们倾向于把那些他们发现可信的结论判断为正确,而把那些他们发现不可信的结论判断为错误
归纳推理
利用可获得的证据,产生可能却并不确定的结论
心理定势:先前存在的心理状态、习惯或态度,在某些条件下,它能够加强感知和问题解决的质量和速度;但是也可能局限你的思维
判断和决策
启发式和判断
可得性启发式
提取信息时是否相对容易或流畅
某些记忆是否很容易提取
代表性启发式
做判断时,你认为,如果有一个东西具有某范畴成员的典型特点,那么它事实上就属于那个范畴
峰-尾规则:峰值时刻的感受比平均了峰值尾值的感受来的强烈
锚定法
你的判断过分稳固地“锚定”在最初的猜测上
决策心理学
“喜欢”问题让人们注意集中在一些正面特征上,而“取消”问题让人们注意集中在一些负面特征上
决策框架
对收益和损失的知觉
决策的后果
后悔的可能性使得一些决策很难做出
知足者
利益最大化者
9.智力与智力测验
什么是测量
测量的历史
正式测量的基本特点
信度
指某一测量工具给出一致性分数的可信程度
平行测验:采用变化了的平行测验来取代两次使用同一测验
内部一致性测验:对单个测验进行内部一致性测验,比如对奇数项目和偶数项目的成绩比较,若两者成绩相当,即内部一致性较好,具有分半信度
效度
指测验能够测得它所要测量东西的程度
内容效度:能够测量预测领域所有方面
效标效度:将一个人的测验成绩,与其在和测验相关的其他标准上的成绩比较
结构效度:充分测量潜在结构的程度
常模和标准化
常模:标准水平,大多数人的测验成绩
标准化:同一条件下对所有人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测验
智力测量
智力测量的起源
比奈智力测验
IQ测验
斯坦福-比奈量表
IQ=心理年龄/生理年龄*100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特殊智力
智力缺陷和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个体的学业成绩与所测得的IQ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天才
能力、创造力、任务执著
智力理论
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
一般智力因素(g因素)
晶体智力:包括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
液体智力:发现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斯滕博格的智力三因素理论
分析智力:提供了人们可以应用于生活中许多熟悉任务的基础信息加工技能
创造智力:指人们处理新异向问题的能力
实践智力:反映在对日常事物的处理上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
智力的政治学
种群比较的历史
高达德对IQ的测验,种族歧视
遗传与IQ
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与IQ的相关系数增大,可能的解释是基因的规划使得环境促进了我们的基因特质,因而使得生命全程中的遗传性增加
环境与IQ
文化与IQ测验的效度
刻板印象威胁
创造力
创造力评价及其与智力的关系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极端的创造力
高创造力的人,存在一种准备模式,他们通常在他们希望有所成就的领域中花费很多年来获得专业知识;存在一种内在动机模式,他们能从所创造的事物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如何更富于创造力
接触不同的文化、观点
对远期有很好的打算、计划
回忆事实时,“如果我当时...,结果可能更好”比“如果我当时不...,结果可能比现在要好”更有创造性
测量与社会
10.人的毕生发展
研究发展
纵向研究
横断研究
毕生的生理发展
孕期和童年期的发展
青少年期的生理发育
成年期的生理变化
毕生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
发展变化的基本单元
同化:对新的环境信息加以修改,使之更适合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
顺应:儿童对已有的图式进行修改或重新构建,以使新的信息得到更全面的理解
认知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不能直接接触的运动客体,认识到客体可以独立于他们的行为和直觉而独立存在或运动
前运算阶段(2~7岁)
自我中心,提高符号思维的能力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理解了守恒,可以对具体的物体进行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抽象推理和假设思维的能力
关于早期认知发展的当代观点
婴儿的认知
儿童的基础理论
社会和文化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维果斯基(LevVygotsky)提出内化:儿童吸收来自环境文化的知识
成年期的认知发展
智力
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保证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依旧有较高水平的认知能力
记忆
语言获得
理解言语和词汇
学习词的意义
获得语法
毕生的社会性发展
诶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
信任vs不信任(0~1.5岁)
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不安全感、焦虑
自主vs自我怀疑(1.5~3岁)
过分的约束和批评儿童可能导致自我怀疑
主动vs内疚(3~6岁)
对待儿童主动发起活动的反应方式影响,相信自己的是发起者、创造者/缺少自我价值感
勤奋vs自卑(6~青春期)
丰富的社交技能和认知技能/缺乏自信心,有失败感
同一性vs角色混乱(青少年期)
作为一个人,有舒适的自我感,明白自己是谁,接受并欣赏他/碎片化的,变化不定的自我,不清楚自己是谁
亲密vs孤独(成年早期)
有能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需要承诺的关系/感到孤独、隔绝,否认需要亲密感
繁殖vs停滞(成年中期)
个体对自己和伴侣的承诺拓展到整个家庭、工作、社会/沉湎于自我放纵,不顾安危的追求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自我整合vs绝望(成年晚期)
圆满感,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意/无用、无价值、沮丧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气质
婴儿的气质奠定了以后社会发展的基础,拘谨/无拘束
依恋
安全依赖型/不安全依赖型
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控制性和反应性两个维度,保持要求、控制的同时以接受性的反应以儿童为中心
接触性安慰和社会经验
和绒布母猴比金属母猴待一起的幼猴发展更好(都隔绝了幼猴与其他幼猴的交往),但是成年后难以形成正常的社会和性关系
人类剥夺
被剥夺接触性安慰后会影响到正常身体发育尽管有足够的营养,儿童被送往疗养院的情况?
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青少年期的经验
不稳定性的情绪、行为,与父母争论,为了独立
同伴关系
相互影响
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亲密感
亲密感是一种对他人做出性、情感、道德郑重承诺的能力
到了老年,你将选择那些能够直接供给自己情感支持的个体,以保障自己对亲密感的需要
离婚的两大原因,一是婚姻关系质量很低,二是婚姻质量处于平均水平,离婚的障碍少,婚外其他选择的诱惑超过了这些障碍
繁殖
繁殖是一种超越自我,对家庭、工作、社会或后代的一种承诺
良好的适应依赖于一名“关注他人”的人——一名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并拥有良好社会关系的人
性与性别差异
两性差异
性别认同与性别刻板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渐低
儿童的“隔离主义”:总是和同性别的孩子凑在一起
道德发展
柯尔伯格的道德推力阶段
1、愉快/痛苦定向
避免痛苦或避免被抓住
2、代价—收益定向;互惠性—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获取奖赏
3、好孩子定向
获取赞同,避免遭反对
4、法律和秩序定向
服从规则,避免来自权威方面的责备
5、社会契约定向
促进社会福利
6、道德原则定向
到达公正,避免自责
7、普遍原则定向
坚持普遍性原则,感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超越社会规范的指导
关于道德推理的性别和文化观点
卡罗尔·吉利根认为女性的道德标准是”关爱他人“,男性的道德标准是”公正“
跨文化研究者认为
自主性:关注有需要、愿望或偏好的人,道德目标是认识到人们有权利满足自身需要和愿望
共同体:关注作为某一社会群体成员的人,道德目标是承担对他人的责任,发挥社会群体的保护作用和积极作用
神德:关注作为精神或宗教实体的,道德目标是使自身.....越来越纯洁和神圣
学会成功老化
保持你的技能
11.动机
理解动机
动机概念的功能
把生物学和行为联系起来
解释行为的多样性
从公开的行动推断内心的状态
将责任感赋予行动
解释逆境中的意志
动机的来源
驱力和诱因
行为不仅仅是内驱力(身体内部状态)所激发的,还受诱因(外部的刺激和奖赏)所驱使
本能行为与学习
动机的期望与认知取向
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客观实体,而是对这些实体的主观解释(你意识到你的某个行为会获得奖赏,那么奖赏强化就存在)
需要层次
生理需要
食物、水、氧气、休息的需要,性欲表达的需要,消除紧张的需要
安全需要
安全、舒适、宁静、不害怕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融入他认中间的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信的需要,价值和能力的需要,自尊和受别人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发挥潜力的需要,拥有深远的目标的需要
饮食
饮食生理学
外周反应
中枢反应
饮食心理学
文化影响饮食
肥胖与节食
饮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厌食
神经性贪食症:先暴饮暴食再吃泻药、绝食、呕吐来消除过多热量
暴食症:无节制的狂吃,在疯狂进食过程中觉得不受控制,暴饮暴食让他们很痛苦
性行为
动物的性行为
人类性行为的唤起与反应
性行为的进化
性规范
同性恋
同性恋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社会与同性恋
个人成就动机
成就需要
反映了在实现个体目标的计划和工作重要性方面的个体差异
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内因、外因
不同的归因会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反应
工作和组织心理学
公平理论
投入与产出平等就会满意
期望理论
期望(努力工作会有好的业绩)、有效性(好业绩会带来好结果)、效价(好结果对自我的吸引力)
三者相乘组合起来,值较高有较高的水平的动机
12.情绪、压力和健康
情绪
基本情绪与文化
是否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情绪反应?
情绪表达是否具有普遍性?
快乐、惊奇、愤怒、厌恶、恐惧、悲伤、轻蔑
文化怎样限制情绪的表达?
情绪理论
情绪的生理学
身体反应的詹姆斯-兰格理论
刺激引发自主的唤醒和行为,被知觉到后发生特定的情绪反应(因为我们哭泣所以我们感到难过)
坎农-巴德的中枢神经过程理论
刺激首先作用于大脑的不同中心,直接刺激产生唤醒反应、行为行动和情绪体验(某事令你生气,你的心跳加快的同时你感受到愤怒)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
刺激事件和生理唤醒都同时依据情境线索和环境因素得到认知评价,在唤醒水平和评价性质的交互作用中产生情绪体验
心境和情绪的影响
心境会影响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判断,处于消极心态的人往往会更加详尽、更努力地加工信息
主观幸福感
情绪稳定和社交参与度高的人很可能报告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生活压力
生理应激反应
人们对未来情绪的预测并不很准确
对于强烈威胁的紧急反应
战斗或逃跑反应:应激时刻,使身体做好防御和挣扎或逃跑的准备(男性)
照料和结盟反应:应激时刻,考虑孩子的需求来保证他们的安全,还会与相同团体或有相同目标的成员结盟来保证(女性)
一般适应症候群和慢性应激
持续的应激环境,使身体产生报警反应、抵抗、衰竭三个阶段
心理应激反应
人生重大事件
创伤性事件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个体不断地以某种形式重复体验到创伤性事件,比如闪回或噩梦
慢性应激源
来源于社会和环境条件
日常挫折
应对压力
对压力的评估
应对反应的类型
问题指向的应对方法:通过直接的行动或问题解决行为来改变应激源或个体与它的任何关系(对于可控应激源产生的影响更奏效)
战斗(摧毁、消除或削弱威胁)
逃跑(使自己远离威胁)
寻求战斗或逃跑(磋商、讨价还价、折衷)
避免未来的应激(加强某人的韧性或降低预期压力的强度)
情绪聚焦的应对方法:通过行动来改变自己(对于不可控应激源更奏效)
躯体聚焦的做法(使用抗焦虑药物、放松方法、生物反馈)
认知焦虑的做法(有意的分心、幻想、自我想象)
通过治疗调适那些导致额外焦虑的意识和无意识过程
改变认知策略
改变你对应激源的评价,以及你对于应对它们的方式自我挫败认知
应激思想免疫法
1、人们首先要对他们的实际行为获得更多的认识,是什么引发了它,以及他的结果
2、人们开始认同那些可以抵消非适应性、自我挫败行为的新做法
3、当适应性行为已经建立后,个体要对他们的新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价,避免先前那种令人难堪的自白
举例
准备
我可以制定一个计划应对它
只要想着我可以做什么就好了,那要比感到焦虑好
不做消极的自我陈诉,理智一点
面对
循序渐进,我可以可控制局面
这种焦虑是可以有的,它提醒我去认真应对
放松,我已经在控制中了,慢而深的呼吸
应对
当恐惧来临,就停止
保持对当前的关注,我必须去做什么?
别试着完全消除恐惧,让恐惧可控就好
这还不算最糟糕的事
想点别的吧
自我强化
见效了,我做到了
没我想的那么糟
我对于自己的进步真感到高兴
以社会支持作为应对资源
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告知某人他是被爱、被关心、被尊重的,他生活在一个彼此联系且相互帮助的社会网络中
支持要和期望匹配
应激的积极作用
人在负面事件中的寻找积极方面的能力
创伤后的成长
新的可能性
我有了新的喜欢做的事情
与他人的关系
我觉得在那之后,我与某人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个人力量
我知道我能依靠自己
评价生活
我知道生活是重要的
心灵变化
我能理解更多的宗教观点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在创伤后成长
健康心理学
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传统的健康实践
部落里个人的疾病被视为部落的责任,无形中有了社会支持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健康促进
吸烟
遗传
寻求感官刺激
艾滋病
治疗
遵守医嘱
利用精神治疗身体
放松反应:一种可以使肌肉紧张度、皮层兴奋性、心率和血压都有所降低,呼吸变得缓慢的状态
安静的环境、闭上眼睛、舒服的姿势、不断重复的心理刺激(比如反复重复的一个短语)
生物反馈:通过很清楚的外部信号来意识到本来很虚弱或者内在的反应
心理神经免疫学
涉及心理学、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学科
心理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压抑关于个人创伤、失败、悔恨、或羞耻经历的想法和感受会大大损害精神和生理健康
情绪写作可以减缓不健康的心理
人格和健康
乐观有助于健康,长期的敌意会导致应激反应长期处于唤醒状态,不宜于健康
职业倦怠和医疗保健系统
职业倦态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综合症,通常发生在那些需要不断同病人、来访者和公众进行高强度的接触的职业中
为你的健康干杯
1、永远不要诉说自己不好的事情。寻找那些你将来能采取行动加以改变的不快乐的根源。只给你自己和他人建设性的批评——下次应该采取什么不同的做法来得到你想要的成果?
2、将你的反应、想法和感受同你的朋友、同事、家庭成员以及他人进行比较,从而使你可以估计出自己行为的适宜性以及你的反应同适宜的社会规范的关系
3、结交一些密友,你可以同他们分享感受、快乐和忧虑。致力于发展、保持和拓展你的社会支持网络
4、发展一种平衡时间的观点,从而可以灵活地对待你的工作、环境的要求和自身需求。有工作要做时请面向未来,在目标达到和快乐在握时请享受当下,与你的亲朋好友联系时请珍惜过去
5、永远对你的快乐和成功充满信心(并且和他人分享你的积极感受)。清楚地了解你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品质——那些你可以惠及他人的品质。例如,一个害羞的人可以给一个善谈者提供专注的倾听。了解你的个人优势和可以有效进行应对的资源。
6、当你感觉你就要对情绪失去控制时,请用离开的办法避开使你不快乐的环境,或站在另外一个人的位置上考虑一下,或者设想未来,使你看到问题得以克服的前景,或者向一个同情者倾述。请允许你自己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7、记住失败和失望有时是伪装下的祝福。它们可以告诉你目标可能并不适合你,或者救你于未来更大的失败之前。吃一堑,长一智。遭挫折后说一句“我犯了个错误”,再继续前进。你所经历的每一次事故、不幸和挫折,实际上都是一个潜在的美妙机会,只是它们未以真面目示人。
8、如果你发现无法使自己或他人走出抑郁,那就向学校或社区健康部门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寻求建议。在某些情况下,有些看上去是心理问题其实是生理问题,有些则正好相反。在你需要它们之前,先了解你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内容,而在运用它们时不必有任何会被污名的疑虑。
9、培养健康的愉悦。花时间放松、反省、收集信息、放风筝、享受你的爱好、进行一些你可以独处的活动,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及并得到愉悦享受的活动。
13.理解人类人格
人格的类型和特质理论
类型分类
盖伦认为体液影响(早期)
血液(多血质:欢快、好动)
粘液(粘液质:缺乏情感的、行动迟缓的)
黑胆汁(抑郁质:悲伤、易哀愁)
黄胆汁(胆汁质:易激怒、易兴奋)
弗兰克·沙洛威基于出生顺序的分类(现代)
头生子倾向于保守(顺从父母),后生子更倾向于创新(反叛父母)
对特质的描述
阿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认为人格结构是个体行为的关键因素,而不是环境条件
将特质视为人格的框架和个性的根源
首要特质
决定一个人如何组织生活(为共产主义献身)
核心特质
代表一个人主要特征的特质(诚实、乐观)
次要特质
有助于预测个人行为、特定的个人特征(对衣着事物的偏好)
确定普遍性的特质维度
艾森克人格环的四象限
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
五因素模型
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
关于特质维度的进化观
谁会成为你的好朋友(外倾性)
谁是善良的、支持的(宜人性)
谁会坚持不懈(尽责性)
谁的情绪是不稳定的(神经质)
谁有成功的想法(开放性)
人格特质和遗传性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格特质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特质能否预测行为
一致性矛盾: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评定缺乏一致性
用“如果···那么···”描述人们在倾向性和情境之间的关系
对类型及特质理论的评价
心理动力学理论
驱力和性心理发展
假设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本能或驱动力,这些驱动力一旦被激发就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出来
两种基本驱动力
自我生存相关的本能(饥饿、口渴等)
性本能(性冲动以及物种延续相关的本能)
性欲心理发展阶段
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如果在性欲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是受到挫折就会导致固着,固着导致无法正常进入下一个阶段
精神决定论
精神决定论认为,所有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都是由早期经验决定的
无意识
人格的结构
本我
原始驱动力的储存处
超我
价值观的储存处,包括在社会中习得的道德态度
自我
现实中的我,来调和本我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冲突
压抑和自我防御
第一种妥协
压抑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过程,以免因不被接受的和/或可能引起危险的冲动、愿望或记忆而体验到极度焦虑或罪恶感
第二种调和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在寻求变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的超我要求之间的日常冲突中用来保护自己的心理策略
焦虑是被压抑的冲突出现在意识领域所引发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
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
后弗洛伊德理论
几点改变
更强调自我的功能,包括自我防御、自我的发展、有意识的思维过程和个人控制
社会变量(文化、家庭和同伴)对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
较少强调性冲动或力比多的重要性
人格的发展不仅局限于儿童期,而是一生
阿德勒
抛弃了性欲和快乐原则,提出自卑感
人人都会体验到自卑感,所有生命都会寻求一切办法克服自卑感,人们往往通过补偿获得优越感,更多的情况是过度补偿而获得优越感
霍妮
强调文化影响而不是婴儿性欲
荣格
极大扩大无意识到集体无意识
阿尼姆斯(animus 男性)、阿妮玛(anima女性)、曼荼罗(mandala 自身)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上拥有animus、anima两种原型
无意识本能
人体的创造需要、和谐一致的整体需要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的特点
整体性
从个体的整体人格来看待其分散的行为,个体不是那些以不同方式影响着行为的不同特质的总和
先天倾向性
它关注影响、决定行为的个体内在特征,创造性与成长,逐渐引导个体走向自我实现
现象学性
强调个体的参考框架对现实的主观看法,而不是观察者或治疗家的客观视角,过去的影响因为与个体当前状况有所联系才显得比较重要,而未来代表努力的方向,不认为个体当前的行为受到过去经验的无意识引导
对人本主义理论的评价
心理传记
是系统的运用心理学理论(尤其是人格理论),将人生转换成连贯而具有启发性的故事
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
罗特的期望理论
内控(坚信行为的结果取决于行为)、外控(认为行为的结果取决于环境因素)
米希尔的认知—情感人格理论
他强调务必把行为理解为个体与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人格的社会学习观点强调学习原则和个人在社会环境下的互动相结合
个体因素、行为、环境刺激三者交互影响
自我效能:是一种相信自己在某种情境下能够充分表现的信念
替代性经验:你对其他人的表现所做的观察
说服:别人可能让你确信你能够做一些事情,或者你让自己获得这样的确信
当你考虑或开始某项任务时监控你的情绪唤起:例如,焦虑表明自我效能期望较低,而兴奋则表明自我效能较高
坎特的社会智力理论
社会智力是指人们在不同的人生任务中需要的专门技能
人生目标的选择
社会互动的知识
完成目标的策略
在一定时期内,人们的目标、知识和策略使用是具有一致性的
对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的评价
没有将情绪作为人格中一个重要成分
自我理论
自我概念的动力方面
自我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心理结构,它引发、解释、组织、传递、调节个人的以及人际间的行为和活动
可能自我定义为“我们非常想达到的理想自我,也是我们可能达到的自我以及害怕实现的自我”
自尊
自尊对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有重大影响
低自尊会破坏人们向往积结果和应对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
当人们怀疑自己胜任某项任务的能力时,他们可能会做出自我妨碍行为,故意破坏自己的表现!
女性更重视努力程度,不太会采取自我妨碍行为,她们付出的努力是其自尊的重要来源
自我的文化结构
个人主义文化倡导独立的自我建构——“要达到此文化中的独立,需要把自我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根据其自己内在的全部技能,包括想法、感受和行动,而不是参考他人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组织和赋予意义”
集体主义文化倡导互依的自我建构——“ 相互依赖需要个体把自我看做周围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并且认识到,一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她所感受到的社会关系中的其他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动的影响“
对自我理论的评价
自我理论捕捉到了一部分内容,但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人格的全部内容
人格理论的比较
遗传和环境
特质理论回避了这个问题
弗洛伊德理论强调遗传
人本主义、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和自我理论都强调环境决定人的行为,或者认为环境的交互作用造成了人格的差异,推动了人格的发展
学习过程和行为的先天法则
应该强调学习改变人格,还是强调人格发展的先天时间表?
特质理论没有明确
弗洛伊德理论持内在决定论
而人本主义乐观地假设经验可以改变人
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和自我理论则明确认为行为和人格是学习的结果
过去、现在和将来
特质理论强调“过去”所起的作用,无论是先天还是学习
弗洛伊德理论强调儿童早期的经验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过去”的强化作用和“现在”的偶然性
人本主义强调当前的现实和将来的目标
认知学派和自我理论强调“过去”和“现在”(如果涉及目标也强调“将来”)
意识与无意识
精神分析强调无意识过程
人本主义、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强调意识过程
特质理论不关注
自我理论态度不明确
内在倾向与外在情境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因素
特质理论强调内在倾向
其他的理论强调个人和情境的交互作用
人格测评
客观测验
MMPI
描述具有不同人格障碍的人
NEO-PI
评估正常人的人格特点
投射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
诊断特定类型的心理障碍(比如异常的思维模式)
仍然备受争议
主题统觉测验
看图片编故事
14.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的性质
确定什么是变态
变态的七项标准
痛苦或功能不良
适应不良
非理性
不可预测性
非惯常性和统计的极端性
令观察者不适
对道德或理想标准的违反
正常与异常之间的差别,并不是两个独立行为类别之间的差异,而是一个人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合乎一整套公认的异常标准
客观性问题
一旦一个人被标定为“变态”,人们倾向于用其后来出现的行为来证明先前的这种判断
在一个“疯狂的地方”,人是不可能被认为“正常”的
心理障碍的分类
分类的历史视角
DSM-IV-TR
分类、定义和描述了200余中心理障碍
诊断类别的演变
“神经症性障碍”最初指相对较为普通的心理问题,个体没有脑异常的迹象,没有表现互严重的非理性思维,没有违反基本的规范,但体验到主观的痛苦或自我挫败或无法做出适当的应对策略
“精神症性障碍”被认为在性质和严重程度上有别于神经性障碍,精神症患者的行为非常显著地偏离了社会规范,还伴有在理性思维和一般情感过程上的深度混乱
精神病的概念
心理疾病的病原学
生物学取向
心理学取向
四种主要的心理学模型
心理学动力学模型
心理病理症状的根源在于无意识冲突和观念中
冲突导致个体调用很多精神能量去对抗冲突(压抑或防御机制),以至于剩余能量过少,而无法为个体提供一个充实和满意的生活
行为主义模型
变态的行为与健康的行为都是通过同样的方式即学习和强化获得的,不注重内部的心理现象或早期的童年经历,而是注重现时的行为以及使行为得以维持的现时的条件或强化
心理障碍是由于个体学会了自我挫败或无效的行为方式
认知模型
对行为主义模型的补充,心理障碍不总是存在于客观的刺激情境、强化和外显的反应中,同样重要的还有人们如何感知或思考自己,以及他们与被人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心理障碍是对现实情境的歪曲感知、错误推理,以及不良的问题解决所导致
社会文化模型
强调社会文化观点在变态行为中的影响
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症
当一个人在至少6个月以上的时间中感到焦虑或担心,但是却不是由于受到特定危险的威胁,临床专家们就将其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
至少有三个另外的症状
肌肉紧张、容易疲倦、坐立不安、思想难以集中、易激惹或睡眠障碍
危害
病人注意焦点在焦虑的来源上,不能充分专注于工作或学习,这些困难又被与这种障碍相关的躯体症状所加重,使得情况更加复杂
惊恐障碍
病人体验到一种预料之外的严重的惊恐,可能只持续几分钟;一开始的感觉是强烈的恐惧、害怕或惊慌,伴随着这些感觉的是一些焦虑的躯体症状,包括自主神经系统的高兴奋性、眩晕、头昏或窒息感
广场恐惧症
恐惧症
“恐惧症”病人持续和非理性地害怕某一特定东西、活动或者情境,这种恐惧相对于实际的威胁来说是夸大的和非理性的
社交恐惧症
是指一个人对进入的公众场合,预先感到的一种持久的、非理性的恐惧
特殊恐惧症
对几种特殊的东西或情境做出恐惧反应
强迫症
强迫观念
指的是一些思维、意象或冲动,他们反复的出现或持续作用,尽管个人要努力抑制这些观念
强迫行为
指的是重复的、目的性的动作,根据特定的原则或仪式化方式对于某种强迫观念进行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焦虑障碍的原因
生物学派
经历过PTSD后的个体大脑对情绪事件作出反应的功能受到了显著破坏
通过脑成像技术来研究正常与患者之间的区别
患病的倾向性,先天和环境是交互影响的
心理动力学派
一个假设前提是焦虑障碍的症状源自潜在的精神冲突和恐惧
出现这些症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体不受心理伤害,这样,惊恐发作就是无意识冲突爆发到意识中去的结果
行为主义学派
焦虑障碍症状是强化或条件化的结果
“怕蛇,可能是小时候接触蛇是被妈妈警告那很危险,一直被强化,最后恐惧蛇”
认知学派
认知过程或态度可能歪曲一个人对于自己所面临危险的认识或估计
患有焦虑障碍的人会更加关注生活中可能维持其焦虑的那些事物
心境障碍
主要两类
重度抑郁症
双相障碍
以严重抑郁与躁狂阶段交替出现为特征
当躁狂开始减退时,病人就会开始应付那阶段的狂乱所造成的损害和窘境,这样,躁狂之后几乎总是紧跟着严重的抑郁
心境障碍的原因
生物学派
心理动力学
无意识冲突和童年早期形成的敌意情绪在抑郁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责备的根源是愤怒,该愤怒本来是指向他人的,后来指向内部,转向自己。这种愤怒被认为与一种童年期特别强烈的依赖性关系相联系,成人期这种真实或符号化的损失会使敌意情绪重新活跃起来,开始指向个体自己,引发抑郁中的典型表现——自责
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集中探讨一个人得到的正强化和惩罚带来的效果
抑郁病人倾向于低估正反馈而高估负反馈
认知学派
两种理论
一是负性认知定势,它“规定”了个体感知世界的模式,使得人们消极地认为自己对生命中的负性事件有责任
亚伦·贝克,抑郁病人倾向于把自己看做没有能力或有缺陷,对当前的体验作负面的解释,并且相信将来会继续带来痛苦和困难
二是解释风格理论,提出抑郁是因为个人抱有一种信念,认为自己没有或只有极少的能力来控制有意义的生活事件
马丁·塞利格曼,习得性无助,标志是三种缺陷“动机缺陷、情绪缺陷、认知缺陷”
抑郁的性别差异
女性比男性经历更多的负性事件和生活压力
女性经历悲伤时会想到可能的原因以及其感受的含义
男性则试图通过专注于其他事情或投入体育运动来积极地分散自己的抑郁情绪
自杀
“生存和成功的意志已经被压垮和击败......现在,所有的东西都失去了光彩,看不到任何希望”
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
人际关系紧张而不稳定
对遗弃强烈恐惧
原因:基因风险、创伤性事件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持久的缺乏责任感,不遵守法律
躯体形式障碍和分离性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疑病症:患者深信自己有身体疾病
躯体化障碍:个体表现出多年的身体病痛史,医学无法解释的病痛
转换性障碍:表现为自主神经或感觉功能的缺失(个体可能在没有任何医学原因的情况下就瘫痪或失明)“癔症”
原因:认知偏见,对自己健康高度焦虑的个体
分离性障碍
分离性失忆:仅仅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一个人遗忘了自己的某些重要经历
分离性神游:回忆过去的能力的丧失通常是由某一家庭或工作事件引起的;人们可能持续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月都处于神游状态,他们可能是以一种新的身份生活在一个新的地方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多重人格障碍、解离性人格疾患;指两个或多个显著不同的人格存在于一个个体之中;分裂人格不同于精神分裂
原因:创伤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
在精神分裂的世界里,思维变得毫无逻辑,概念之间的联系相差很远,没有明显的模式,幻觉,幻听,妄想
知觉、思维、情绪、行为和语言的极端扭曲
主要类型
瓦解型:不适宜的行为或情感,不连贯的言语
紧张型:木僵、刻板动作,或兴奋性动作过多
偏执型:被害或夸大的妄想
未分化型:混合思维障碍以及其他类型的症状
残留型:缺乏主要的症状,但是有疾病持续性存在的次要症状
原因:遗传、脑结构、环境压力
儿童的心理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A)
注意力难集中、多动冲动
遗传、父母的教养
孤独症
明显的迟滞、口头表达能力有限、对外部世界缺乏兴趣
原因:大脑发育更迅速,不能发展出理解其他孩子心理状态的能力,仅仅从自己的视角理解世界
精神疾病的污名
15.心理治疗
治疗的背景
目标和主要的治疗学派
生物医学治疗
心理治疗
心理学动力学治疗
神经症是由人内部未能解决的创伤和冲突造成的
谈话治疗,帮助个体把外显症状和内部未能解决的冲突联系起来,并引导患者产生领悟
行为治疗
治疗的对象是行为,对行为进行矫正
对适宜的或不适宜的行为进行强化,对条件作用引起的反应进行消退以及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认知治疗
通过改变个体对问题的自我陈诉,重建其思维方式
这种认知的重建可以改变个体对于困难的理解和认识,使个体有能力应对问题和困难
存在主义-人本主义治疗
治疗的方向指向个体的自我实现、心理成长,指向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体选择的自由
关注改善健康人的心理功能,而不是纠正处于严重失调的个体的症状
治疗师和治疗场所
临床社会工作者
宗教咨询师
临床心理学家
咨询心理学家
精神病学家
精神分析师
心理治疗中的多元化问题
机构化治疗的历史
心理治疗的发展史
去机构化和无家可归
心理动力学治疗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自由联想和宣泄
探测无意识内容、释放被压抑的内心冲突的这种方法称为自由联想
分析师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这种情感的释放称为宣泄
阻抗
病人不愿意讨论的一些主题,常常涉及个体的性生活、对父母的敌意、憎恶感
病人往往声明这些都是荒谬的、不值得讨论的,但是分析师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这些阻抗,使病人敢于面对那些使他们感到痛苦的观念、意愿或经历
梦的解析
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治疗过程中,病人对治疗师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
反移情: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对病人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
后继的心理动力学治疗
新弗洛伊德理论的修正
更强调病人现在的社会环境(较少关注过去的情况)
更强调个体生活经历的持续影响(而不仅仅是儿童时期的冲突)
更强调社会动机和人际关系的作用(而不是生物本能和对自我的关注)
更强调自我的功能和自我概念的重要性(较少强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
沙利文认为弗洛伊德没有考虑到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没有考虑到病人有被他人接受、被尊重和被爱的需要。他坚持认为,心理障碍并非仅仅涉及创伤性的内部心理过程,而且包括了人际之间的纠葛,甚至强大的社会压力。
克莱恩提出攻击和爱是心理组织的两种基本力量,攻击产生分裂,爱将心理组织联合起来。有意识的爱是与我们所爱之人的破坏性的仇恨和潜在暴力倾向的悔恨联系在一起。她认为死本能先于性意识而存在,并导致内部攻击性冲突
行为治疗
反条件作用
暴露疗法
让个体直接面对引发焦虑的个体或情境
系统脱敏法
本质是神经系统无法同时处于放松和兴奋状态
步骤:
确认引发焦虑的程度由弱至强等级排列
来访者系统地接受渐进式深度放松肌肉的训练
处于放松状态的来访者从恐惧程度最弱的刺激开始进行生动的想象
厌恶疗法
运用反条件作用的程序,将这些诱发性刺激与一种强烈、令人厌恶的刺激,反复匹配
权变管理
正强化策略
当出现某种反应后马上给予奖赏,这个反应就会倾向于重复出现,而且反应的频率也会增加
消退策略
在不确定什么情境造成了不良行为的强化时,首先仔细分析情境以确定强化物,然后在不良行为出现时通过某种方法撤销这些强化物,可以消退不良反应
社会学习疗法
榜样模仿
个体是通过观察他人获得某种反应的
参与性模仿
社交技能训练
行为演练法
泛化技术
认知治疗
潜在假设条件是人们所想的内容(认知内容)和他们如何去想(认知过程)是造成异常行为模式和情绪困扰的原因
改变错误信念
错误想法来源
非理性的态度(作为一个学生就应该在各方面尽善尽美)
错误的前提假设(如果我做到了被人要求我的事,我就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以僵化的规则指导自己行动(我必须服从权威)
对抑郁的认知治疗
一些改变抑郁者认知的策略
挑战来访者关于自己的基本假设
评估来访者给出的、支持或否定其自动化思维的证据是否准确
对事件进行再次归因,将事件归因于环境因素而非病人的无能
对于可能失败的复杂任务,与来访者一起讨论其他可行的解决办法
理性-情绪疗法(RET,埃利斯)
教会来访者辨认自己的那些“应该”和“必须”,使他们明白这些过高的要求一直在控制他们的行动,阻碍了他们选择自己所希望的生活
某些事件所伴随的情绪是由于他们自己对事件的信念所导致的
认知行为疗法
基本假设:告诉自己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那样的人;你认为自己应该做什么,你就会那样去做
治疗师教会来访者学会不在沉溺于那些过去的消极想法之中,而是去注意那些关于未来的积极想法
人本主义治疗
来访者中心疗法(罗杰斯)
基本假设:所有人都有基本的自我实现的倾向,即实现自我潜能
基本策略就是承认、接受并澄清来访者的感受,即接受和尊重来访者而不对其进行任何价值判断,治疗师也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毫无保留地向来访者开放,治疗师尽可能体验来访者的感受,这种完全的同理心要求治疗师把来访者看做一个有价值、有能力的人,而不是被判断和评估的对象
罗杰斯相信,一旦人们能够自由而开放地与他人相处并接受自己,个体就有潜力引导自己恢复心理健康
格式塔治疗(波尔斯)
帮助来访者表达被压抑的感受,并认识到过去冲突中的那些未解决的事件被带入到了现实的新关系中,个体只有解决这些事情才能成长
波尔斯要求来访者把有关冲突和感受强烈的幻想表演出来,并且让他们重新创造梦,因为他把梦看做人格被压抑了的那一部分
治疗师鼓励参与者与他们“内心中真实的声音”重新建立联系
团体治疗
配偶及家庭治疗
社会性支持团体
生物学治疗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
通过降低大脑中枢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活性,使妄想、幻觉、社会退缩以及偶尔的心烦意乱等精神症状有所缓解,但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
抗抑郁药物
通过增加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活性来产生疗效,副作用很明显
三环类抗抑郁药(丙米嗪、阿米替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佐洛复、百忧解)
抗焦虑药物
苯二氮卓(安定、阿普唑仑)
精神外科手术
前额叶切断手术
切断大脑额叶与间脑的神经纤维
扣带回切开术
通过手术损伤被称为扣带回的边缘系统结构
电痉挛疗法(ECT)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TMS)
ECT
用微弱的电流(75~100伏特)电击病人的太阳穴,时间持续1/10~1秒,直到病人开始抽搐来治疗精神障碍,例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应用最广的还是对抑郁症的治疗
rTMS
对脑部进行重复的磁刺激
治疗评估和预防策略
评估疗效
预防策略
16.社会心理学
建构社会现实
归因理论的起源
做出归因判断需要评估三方面的信息
区别性
该行为是否是在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为
一惯性
该行为是否反复出现以回应这一情境
一致性
其他人在同样的情境是否也做出同样的行为
基本归因错误
高估特质因素(谴责或赞誉人)并且低估情境因素(谴责或赞誉环境)
自我服务偏差
人们将他们的成功归结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环境
期望与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实现预言是指对于未来行为或事件的预测会改变人们的互动行为,以至于得到预期的结果
情境的力量
角色与规则
斯坦福监狱实验
角色创造了在监狱情境中行之有效的地位和权力差别
社会规范
要归属一个群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现其中的一套规范,这套规范调节着群体情境下人们所渴望的行为。
这种调节表现为两种方式
你会注意到所有或多数成员的某种行为整齐划一
同时你会看到某人违背社会规范的负面后果
从众
当你接受一个社会角色或者屈服于一种社会规范时,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遵从社会期望。
从众的因素
信息性影响
希望准确无误,想了解既定情境下正确的反应方式
谢里夫的主动运动效应
群体中的规范一旦形成,它们自身就倾向于永久存在下去。
规范性影响
希望被别人喜欢、接受、支持
阿施效应
一方面,我们发现人们不完全随着规范性影响而摇摆,他们面对大多数人能坚持自己的独立性(有些人一贯如此)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人们即使在极其明确的情境有时也会从众于他人
从众的潜在可能性是人性的一个重要成分
日常生活中的从众
少数人影响与不从众
群体中的决策
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倾向使得一个群体更加谨慎或者更加冒险,这取决于群体初始的倾向
两种内在过程
信息影响模型
群体成员提供不同的信息,假设都是否定的信息,那集体化累积起来就加重否定
社会比较模型
群体成员极力将群体的观念表达得比群体真实的基准还要极端一点以显得自己特别机敏(如果群体成员都以同样的方式来获得群体的敬重,那么群体极化不可避免)
群体思维
决策群体具有过滤掉不中意的观点使其保持一致,尤其使之与领导的见解一致的倾向
当群体有一种群体愿望,想保持一种共同的正面群体观的时候,特别容易陷入群体思维
群体成员必须清楚,有异议往往能改善群体决策的质量,尽管它从表面上看可能会贬低群体的正面感受
服从权威
服从的实验范式
实验情境
人们为什么会服从权威
规范性影响和信息性影响,人们希望别人喜欢自己(规范性影响),并且希望自己的主张是对的(信息性影响)
其次,如果在一个模糊的情境下——例如实验情境下——人们会相信其他人关于适当和正确行为方式的暗示,更会可能按照专家或者可靠信息传达者告诉他们的方法行事
态度、态度改变与行动
态度和行为
态度的一个属性
定义态度的三个成分
认知
情感
行为
可获得性
态度客体与个体对该客体评价的联系强度
当态度很容易获得时,行为很可能与态度保持一致
当态度是来源于直接经验时,就比较容易获得
提高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一种方法是改进态度的测量
窥测人们自动或内隐的态度——通常停留在意识觉知之外的对人、客体或观念的态度
虽然没有意识的偏好,但是可以显示出无意识偏好
说服过程
精细可能性模型
高度精细化(中心路径)
人们仔细思考说服性的沟通意见,因此态度改变与否取决于论点的强弱(比如,电子产品广告用各种硬参数指标来说服你)
低度精细化(外周路径)
人们不怎么集中精力关注信息,而是对情境中的表面线索做出反应(比如,衣服鞋类用明星来说服你)
人们采用中心路径还是外周路径主要取决于他们对信息的动机:他们是否愿意并且能够仔细思考说服性内容?他们是被卷入高度精细化还是低度精细化?
要避免被他人说服,你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如果你知道自己将面临一场说服战,就应该尽力保证你投入所有的心理努力
被自己的行为说服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指某人在做决定、采取行动或者接触到一些有违原先信念、情感或价值的信息之后所体验到的冲突状态
失调具有激励作用——它推动你采取行动减弱不愉快的感受,失调程度越大,减少失调的动机就越强
在高度失调的条件下,个体会在事后竭力证明自己的行为合理,并且会进行自我说服
自我知觉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通过感知你现在在做什么和回忆过去在给定情境你是如何做的来推测你现在的内在状态
顺从
互惠
当某人为你做了某些事情,你也应该为他做些事情
“以退为进”:当人们对于一个较大的请求说“不行”之后,他们往往会对一个比较适度的请求说”行“
承诺
一旦让你致力于一些小的让步,他们就还可能让你承诺一些较大的事情
你起初的行为让你对自己形成了特定的看法,你希望随后的行为能与这种自我形象保持一致:你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何种人,并变得忠于这种自我感
偏见
偏见产生的根源
内群体、外群体
人们对“我们”“他们”这种分类能很快导致偏见
刻板印象的影响
人们往往会贬低与他们以前刻板印象相矛盾的信息
偏见很容易产生却很难消除
克服偏见
友谊、个体间的互动
社会关系
喜欢
曝光效应
你会越来越喜欢邻近你的人
一般性倾向
因曝光效应而喜欢某人或某物,你对某件事情或人了解越多,你就会喜欢它
外表吸引力
相似性
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相似性能促进友谊
人们往往会认为,他们喜欢的人与自己很相似,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互惠
你倾向于喜欢那些你认为喜欢你的人
爱
爱的体验
激情:性激情和欲望
亲密:真诚和理解
承诺:投入和奉献
哪些因素能让关系持久?
那些把其他人视为包括在自我之内的人——最有可能长期对他们的伴侣承担责任
攻击、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攻击行为
给其他个体造成了心理或生理伤害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
人们旨在帮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
人们在没有考虑自身安全或利益的条件下的亲社会行为
攻击的个体差异
遗传、大脑、激素差异
冲动性攻击
个体对情境的反应,由情感驱动的
在最激烈的那一刻,人们以攻击性行为做出反应
工具性攻击
有目标指导和认识基础的攻击
人们做出攻击,是为了有预谋的达到特定的目标
情境对攻击的影响
挫折-攻击假设
人们在获取目标时受到妨碍,这种获取目标过程中的挫折会增加人们的攻击行为
挫折引起的攻击行为也有一定的限制水平;在很多情境中,你可能会感到非常沮丧,你想表现出攻击行为,但是你也知道,攻击行为的表现将会对你的长期利益产生不良影响
直接的挑衅也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出现
当人们把模糊的情境解释为挑衅,就更可能以攻击回应
一般性攻击模型
通过接触暴力媒体(电视、电影等)来影响产生攻击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根源
四种力量的促使
利他主义
一种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互惠性利他主义
同理心
利己主义
一种绝对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行为,帮助他人是为了回报(顺从、金钱或赞美)
集体主义
一种有利于某一集体的行为
原则主义
一种支持道德原则的亲社会行为
情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旁观者介入
责任分散
当有不止一个人能够在紧急事件中帮忙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假设其他人愿意或应该帮忙——于是他们自己就会退缩或不介入
旁观者必须注意到紧急事件
旁观者帮助他人的行为取决于花费一定的时间对情境做出准确的评价
旁观者一定要感觉到责任
一个小小的请求——“你愿意帮忙...”几乎能使每一个旁观者耐心地提供帮助
使用说明
点击右侧+可查看内容
1.生活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
心理学定义
关于个体的行为及心智过程的科学研究
心理学的目标
描述发生的事情
行为数据
不论观察的焦点宽窄如何,心理学家都在努力客观地描述行为
解释发生的事情
需要有意地超越可观察到的现象,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规律
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一个特定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
对造成特定行为方式潜在原因的精确解释常常能让研究者对未来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
控制发生的事情
支配行为的发生或不发生
大多数心理学家相信,任何不合意的行为模式几乎都能通过适当的干预而得到矫正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的历史根基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心理的内容
内省法:由个体系统地检查自己有关特定感官经验的思维和感受
爱德华-铁钦纳(Edward Titchener)强调:什么是心理内容,而非”为什么“和“怎么”思考
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上:人类的所有心理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组合来理解
马克斯-惠特海默(MaxWertheimer)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是格式塔(有组织的整体)的方式理解许多经验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有目的的心理
极为重视那些使机体适应环境和有效运作的习得的习惯
强调“行为的技能或目的是什么?”
心理学的观点
心理动力学观点(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
行为的原因:人的行为是从先天的本能和生物驱动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行为的目的:降低紧张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人是由内部和外部力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所推动的,承认了人的本性并不总是理性的,行为有可能是被意识知觉之外的动机所驱使的
行为主义观点(behaviorist peispective)
寻求理解特定的环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反应
约翰-华生(JohnWatson):寻找不同物种的可观察行为的规律
B.F.斯金纳(B.F.Skinner):通过扩展行为结果的分析从而扩大了行为主义的影响
人本主义观点(hunmanistic perspective)
人是具有能动性的生物,本性善良而且具有选择能力;在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寻找行为模式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强调个体拥有朝向心理成长和健康的自然倾向——这个过程受到周围人积极关注而促进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创造“自我实现”,代指每个个体追求最充分地开发自身潜能的驱动力
认知观点(cognitive perspective)
重心是人的思维以及所有的认识过程——注意、思考、记忆和理解,人们行动是因为思考,而人们思考是因为他们是人类——处于大脑的精细构造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反驳斯金纳的观点,创造了认知观点
让-皮亚杰(Jean Piaget):使用一系列的心理任务来证明认知发展过程中质的改变
认知心理学家在多个水平上研究高级心理过程,比如知觉、记忆、语言使用、问题解决和决策,将思维同时视为外在行为的原因和结果
生物学观点(biological perspective)
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原因,经验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在神经细胞内部及之间发生的化学和电活动
行为神经科学(behavioralneuroscience):试图考察行为背后的脑机制,比如感觉、学习、情绪
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neuroscience):关注高级认知功能的脑机制,比如记忆和语言
进化论观点(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心理能力和身体能力一样,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以达成特定的适应性目标
社会文化观点(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跨文化差异,试图确定发展的理论是否适用于所有人,还是只适用于一个较小的特定人群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
步骤
1、初始的观察或问题
2、形成假设
3、设计研究
4、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5、报告研究发现
6、考虑开放的问题
7、对开放问题再研究
观察者偏见和操作性定义
对客观性的挑战
观察者偏见(observerbias)是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错误。
人们所看见的和听见的只是他们所预期的,而不是事实的本来面目
补救措施
为了使观察者偏见降到最小,研究者依赖标准化和操作性定义
标准化:意味着在数据的收集阶段使用统一的、一致的程序;意味着以同样的方式来提出问题,以事先建立的规则来量化反应
操作性定义:是以测量该概念或决定它是否存在的特定操作或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从而在实验内使含义标准化
实验法:备选解释和控制的必要
对客观性的挑战
期望效应
当研究者或观察者以微妙的方式向参与者传达他所预期发现的行为,并因此引发期望的反应时,无意的期望效应发生了
安慰剂效应
由于个体对治疗有效的信念所导致的健康或幸福感的改善
补救措施:控制程序
试图使所有变量和条件(除了自变量)保持恒定
补救措施:研究设计
被试间设计
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
被试内设计
利用每一个参与者作为他自己的控制组,比如接受实验处理前与接受处理后的行为进行比较
相关法
确定两个变量、特质或者属性之间的关联程度
相关不意味着因果!
阀下影响?
行为能够受到意识知觉之外的信心影响
结论是错误的,阀下影响起到的不过是安慰剂效应
心理测量
获得信度和效度
信度:指心理测验或实验研究得到的行为数据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
效度:是指研究或测验得到的信息准确地测量了研究者想要测量的心理变量或品质
自我报告法
访谈或问卷的形式,不一定可信
行为测量和观察
行为测量:是研究外显行为和可观察、可记录的反应的方法
自然观察:研究者不改变或不干预自然环境,观察一些自然环境下发生的行为
人类和动物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知情同意
风险/收益的评估
故意欺骗
事后解释
动物研究中的问题
成为批判性的研究消费者
避免把相关推论为因果
要求关键术语有操作性定义,并对其含义达成一致意见
在寻找确定的证据之前,你首先要考虑如何反驳一个理论、假设或信念,因为找一个支持的理由是容易的
不要轻信他人提出看似明显的解释,要不断寻找其他可能的解释,尤其是在已有的解释会给其提出者带来利益时
警惕个人偏见如何歪曲对现实的认知
要对复杂问题的简单答案以及复杂效应和问题的单一原因和方案保持怀疑
对许多宣称有效的治疗、干预或产品保持质疑,找出其效应的对照基础:与什么相比?
心智开放,还要保持怀疑的态度:必须意识到,大多数结论是尝试性的、非确定的;寻找新的证据以减少你的不确定感,同时对变化和修正保持开放态度
挑战那些在做出结论时使用个人观点取代证据且不接受建设性批评的权威
分析数据
描述统计
在客观、统一的基础上使用数学程序描述数值数据的不同方面
频次分布、集中趋势的度量、离散性、相关
推论统计
利用概率论来确定一组数据完全由随机变化所得出的可能性
正态曲线、统计显著性
成为一个明智的统计学消费者
3.行为的生物学和进化基础
遗传和行为
进化与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基因型和表型
人类的进化
人类基因型的变异
基础遗传学
基因和行为
神经系统的活动
神经元(neuron)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突触传递(synaptic transmission)
神经递质及其功能
乙酰胆碱(兴奋,引起肌肉收缩)、GABA(抑制,脑内最普遍)、谷氨酸(兴奋,有助于脑中传递信息)、多巴胺和去甲状腺素(儿茶酚胺,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5-羟色胺(抑制性,致幻药LSD抑制该神经递质,从而产生奇特的幻觉)、内啡肽(吗啡,控制情绪、疼痛,“通往天堂的钥匙”)
生物学和行为
对脑的窃听
对脑的干预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使用磁刺激脉冲来对人类参与者造成暂时的可逆“损伤”
电刺激:沃尔特-黑斯(WalterHess)
大脑活动的记录和成像
脑电图(EEG):用于研究心理活动和大脑反应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X射线扫描来确定脑损伤或脑异常的位置和程度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事先非参与者服用不同种类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被活动的脑细胞所吸收,仪器检测出活动细胞的放射能,构造大脑的动图图像,显示出参与不同心理活动的脑结构
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场和射频在脑内产生脉冲能量,可以得到不同原子在大脑各部位中的位置图像,通过图形可以建立起大脑结构和心理过程之间的联系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结合MRI和PET,检测血液在脑细胞之间流动的磁场变化,提供更为精确的关于结构与功能的各个脑区的分布情况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外周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组织)
躯体神经系统(感觉和运动神经,随意过程)
自主神经系统(体内系统,非随意过程)
交感神经系统(应付麻烦)
副交感神经系统(麻烦过后,维护身体内环境)
脑结构及其功能
脑干、丘脑和小脑
脑干(brain stem)
综合调节机体内部自主过程状态,比如心率、呼吸、吞咽和消化
丘脑(thalamus)
传入的感觉信息可通过丘脑到达大脑皮层的适当区域
小脑(cerebellum)
协调身体运动,控制姿势平衡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组成
海马(hippocampus):记忆相关
杏仁核(amygdala):情绪控制和情绪记忆形成中起作用
下丘脑(hypothalamus):调节动机行为,包括摄食、饮水、体温调节和性唤醒;维持体内的内稳态(homeostasis);调节内分泌的活动
大脑(cerebrum)
半球功能偏侧化
左半球
倾向于分析式风格,一点一点处理信息
绝大多数个体的言语功能位于左半球
右半球
倾向于整体式风格,从整体模式上处理信息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
激素、脑垂体
可塑性和神经发生:变化的大脑
可塑性(plasticity):对大脑进行新的塑造,比如新的突触的形成
神经发生(neurogenesis):在成年动物现有的干细胞可以发育成新的脑细胞
4.感觉和知觉
关于世界的感觉知识
近距和远距刺激
远距刺激(distal stimulus):环境中的物理客体
近距刺激(proximal stimulus):它们在视网膜上的光学成像
知觉(perception)的任务定义为从近距刺激辨认远距刺激
心理物理学
绝对阀限和感觉适应
绝对阀限(absolutethreshold):产生感觉体验所需要的最小物理刺激量
感觉适应(sensoryadaptation):指感觉系统对持续的刺激输入反应逐渐减小的现象
比如,走进一个房间闻到恶臭的气味,一段时间后,随着嗅觉系统的适应,你就意识不到这种气味了
反应偏差和信号检测论
反应偏差(responsebias):由一些与刺激的感觉特性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系统性趋势,观察者倾向于以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
信号检测论(signaldetection theory):是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
差别阀限(difference threshold):你能够识别出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物理差异
韦伯定律:标准刺激越大,达到最小可觉差所需的刺激增量越大;韦伯常数K越小说明能够察觉到的刺激之间的差异越小K=△I/I ;△I是达到最小可觉差所需的刺激增量,I是标准刺激强度
从物理事件到心理事件
视觉系统
人眼
瞳孔(pupil)和晶状体(lens)
视网膜(retina)
光感受器
杆体细胞(rod)
1.2亿个,在几乎黑暗时拥有最佳功能
锥体细胞(cone)
700万个,特别应对明亮而充满色彩的白天
暗适应
中央凹(fovea):视网膜中心一个很小的区域,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杆体细胞
视觉最敏锐的区域——对颜色和空间细节的探测都十分准确
双极细胞(bipolar cell):整合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递到神经节细胞
盲点(blind spot):每一只眼睛的视网膜上都存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区域
大脑加工
颜色视觉
波长和色调
颜色视觉的理论
三原色理论:红绿蓝
拮抗加工理论
红对绿、蓝对黄、黑对白;长时间看一种颜色,视觉疲劳,增加了它的拮抗成分的相对作用
听觉
声音的物理特性
频率和振幅
声音的心理维度
音高(pitch):由频率决定,频率与音高不是线性关系,满足韦伯定律,最小可觉差一个实例,低频时,只要稍微增加一点频率就能感受到音高的变化,高频时,需要增加很大的频率才能感受到音高的变化
响度(loudness):由振幅决定
音色(timbre):反映了复杂声波的成分
听觉的生理基础
听觉系统
音高知觉理论
地点说(placetheory):音高的知觉取决于基底膜上发生最大刺激的特定位置
很好解释了高频率声波的编码
频率说(frequencytheory):以基底膜振动的频率来解释音高
很好解释了低频声波的编码
声音定位
通过评估到达每只耳朵的声音的相对时间和相对强度
其他感觉
嗅觉(olfaction)
味觉(gustation)
甜、酸、苦、咸、鲜
触觉和肤觉(cutaneous senses)
前庭觉(vestibular sense)和动觉(kinestheticsense)
前庭觉:身体如何根据重力定位
视觉系统和前庭系统的信息冲突时,就会发生晕动现象。(行驶的汽车上看书觉得恶心,因为视觉提供的是一个静止的信息,前庭系统感知的却是运动的)
动觉:运动过程中反馈身体状态信息
痛觉(pain)
门控理论(gate-control theory)
纳德-梅尔扎克(Melzack)提出,认为脊髓中的细胞像神经闸门一样切断和阻止痛觉信号进入大脑,大脑和皮肤中的感受器向脊髓发送开门还是闭门的信息
知觉的组织过程
注意过程
目标指向选择:你对将要注意的客体做出选择,你有意识地选择客体
刺激驱动捕获:刺激的特征——环境中的客体——自动抓住你的注意,不依赖你当时的目标
知觉组织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主张心理现象只有被视为有组织和结构的整体时才可以得到理解,而不是分解成原始知觉元素
接近律:人们将最接近的元素组织在一起
相似律:人们会将最相似的元素组织在一起
连续律:即便线条被截断,人们也会将其知觉为连续的
闭合律:人们倾向于填补小的空隙而将客体知觉为一个整体
共同命运律:人们倾向于将看起来朝相同方向运动的客体组织起来
空间和时间上的整合
为了获得关于周围环境的完整信息,你必须从不同空间位置(空间上的整合)以及在不同时刻(时间上的整合)所获得的信息
变化盲视:人们在很多情况下无法注意到从一个场景到下一个场景的变化(为了注意到变化,你需要同时注意到世界的原始特征和变化后的特征)
运动知觉
深度知觉
双眼线索和运动线索
视网膜像差、视轴辐合、运动视差
单眼线索
相对大小:近大远小
线条透视:庞佐错觉(Ponzo illusion)
质地梯度:表面向深处延伸,质地的密度会变大
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perception constancy):尽管你的感受器接受的刺激在改变,但是你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变恒常的、稳定的
大小和形状恒常性:视网膜成像大小变化的情况下感知客体真实大小的能力、客体处于倾斜位置时,视网膜成像的形状实质上不同于客体本身的形状,但是你仍然可以正确感知客体的形状
亮度恒常性:人们在不同的照明条件下,将物体的白度、灰度和黑度知觉为恒定的倾向
错觉(illusion)
辨认与识别过程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它处理片段的信息,并将外界刺激的具体物理特征转换为抽象表征
自上而下的加工:牵连着过去知觉环境的经验、知识、动机和文化背景
情境和期望的影响
模糊性(ambiguity)
研究者经常通过研究定势来证明情境和期望对知觉(和反应)的影响
定势:一种暂时的准备状态,使你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某刺激进行知觉或反应
运动定势:个体做出预设的快速反应的准备状态
心理定势:是个体根据习得的规则、说明、期望或习惯倾向来应对情境的准备状态
知觉定势:在既定情境中知觉到特定刺激的准备状态
最后的复习
5.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意识的内容
觉知和意识
意识
清醒时的意识通常包括那个时刻的知觉、思维、情感、意象和欲望,即你正集中注意力的所有的心理活动
非意识过程(nonconscious):一些躯体活动,例如血压调节,呼吸,很少进入意识
前意识记忆(preconscious memories):只有在你注意到之后才能到达意识的记忆
未被注意到的信息
无意识
当你无法用你的意识来解释你的某些行为时,你才会认识到无意识信息的存在
弗洛伊德认为某些意识经验——创伤性记忆和禁忌的欲望被排除在意识之外,但是仍然影响着行为
研究意识的内容
出声思维报告:参与者进行各种复杂任务时大声说出解决过程
经验抽样法:参与者提供关于他们在日常生活正常进程中的想法和感受的信息
意识的功能
意识的作用
帮助生存
限制机制:意识限制你察觉和注意的范围,从而减少刺激的输入(比如专心看书时,你会会忽略掉周围的其它刺激)
选择性储存:意识允许你选择性地储存你想要分析、解释并对将来起作用的刺激
判断选择:基于过去的知识,可以让你选择新的方案和想象各种可能的结果
对现实的个人和文化建构
对现实的个人建构:是你基于你的一般知识、过去经验的记忆、当前的需要、价值、信念和未来目标,从而对当前情境做出的独特解释
现实的文化建构:是一组特定人群多数成员所共有的思考世界的方式
研究意识的功能
睡眠与梦
生理节律
褪黑激素有助于缓解中途短暂停留的时差,也有可能帮助夜班工作者调整他们的睡眠和觉醒周期
睡眠周期
快速眼动睡眠REM、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
为什么需要睡眠
NREM睡眠两个最普遍的功能是保存和恢复
REM睡眠对婴儿的感觉、运动系统的正常发育有影响;对成人的学习和记忆发挥重要作用
睡眠剥夺会对认知表现产生广泛的负面效应,包括注意和工作记忆方面的困难,也会损伤人们的运动技能
睡眠障碍
失眠症(insomnia)
发作性睡眠症(narcolepsy)
通常伴有猝倒症,即由于情绪激动(如大笑、愤怒、恐惧、惊奇或饥饿)引起的肌肉无力或失去肌肉控制而使人突然跌倒
睡眠窒息(sleep apnea)
梦游症(somnambulism)
与NREM睡眠有关
梦魇和夜惊
梦魇(nightmare):当一个梦让你感到无助或失去控制而受到惊吓(3~6岁的儿童发生高峰期、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
夜惊(sleep terrors):睡眠者突然醒来并进入极度唤醒状态,常常以惊恐的尖叫为标志
梦:心理的剧场
大多数的梦发生在REM阶段,NREM阶段也有梦,NREM阶段的梦包含的故事内容不太可能涉及到情绪,而类似日间的思维,较少伴随感觉表象
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解释是回顾过去,朝向儿童时期的经历和压抑的愿望
释梦的非西方途径:解释是指向未来
梦的内容和当代理论
梦境反映了大脑试图把在REM睡眠阶段最突显的生活片段组织起来
意识的其他形态
清醒梦境(lucid dreaming)
有意识地觉知自己正在做梦是一种习得的技能
催眠(hypnosis)
催眠诱导和可催眠性
催眠的效果
冥想(meditation)
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认识和幸福感
在有规律地进行练习时,一些冥想形式能够增强你的意识,并且让你以不同的方式看待熟悉的事物,从而帮助你获得开悟
专注冥想: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和调节呼吸上,采取某些身体姿势,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产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么都不想
专念冥想:个体要学会如何让思想和回忆自由地穿行,而心理不对其做出反应
改变心理的药物
依赖和成瘾
精神促动药物:是一种化学物质,它通过暂时改变对现实的意识知觉来影响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耐受性:持续服用某药物获得某种效果,多次服用后,需要更大剂量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生理依赖:身体逐渐适应与依赖某种物质的过程
心理依赖:个体渴望使用药物,或使用药物如此令人欣快以致出现渴求
各种精神促动药物
迷幻剂(hallucinogens)
LSD、PCP
鸦片
海洛因、吗啡,可以抑制身体对刺激的感觉和反应
镇静剂
巴比妥酸盐、苯二氮卓、酒精,通过抑制或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冲动的传导,来压抑个人心理和生理活动
氟硝安定(Rohypnol,迷奸药,并且会引起遗忘)、GHB(r-羟基丁酸,“约会强奸药”)
兴奋剂(stimulants)
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冰毒)、可卡因、MDMA(摇头丸),唤起或引起欣快状态
咖啡因、尼古丁
6. 学习与行为分析
学习的研究
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基于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基于经验的过程
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相对一致的变化
习惯化和敏感化
学习的基本形式
习惯化:当刺激重复呈现时,你会减少行为的回应,习惯化使你把注意的焦点放在环境中的新异事件上
敏感化:重复呈现的刺激会使得你的反应更加强烈(一般来说,刺激很强或令人不适时更可能发生敏感化)
行为主义与行为分析
约翰-华生(John Watson)定义心理学的首要目标是“预测和控制行为”
斯金纳(B.F.Skinner)的兴趣在于探索行为原因的合理性上,认为心理活动,如思维和想象,并不能产生行为,相反,它们都是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样本
强调寻找学习和行为的环境决定因子(行为分析)
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可预期的信号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
巴甫洛夫(Ivan Pavlov)的意外发现
无条件刺激(UCS):任何能够直接诱发反射性行为的刺激。由UCS诱发的行为称为无条件反应(UCR)
条件刺激(CS):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的中性刺激。经过多次匹配后,由CS诱发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CR)
条件作用的过程
习得与消退
CS-UCS时间安排的四种形式
延迟条件作用:CS先于UCS出现
痕迹条件作用:CS先于UCS出现,但在UCS出现之前取消CS
同时性条件作用:CS和UCS同时出现
倒摄条件作用:UCS先于CS出现
延迟条件作用最有效
消退(extinction)
自发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
刺激泛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反应自动扩展到从未与最初的UCS匹配过得刺激的现象
刺激辨别(stimulus discrimination):生物体学会在某些维度上(比如,色调或音高)对与CS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
习得
罗伯特-雷斯科拉(Rescorla):只有中性刺激既有相倚性又有信息性是,它才能成为有效的CS
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
情绪和偏好
条件性恐惧
了解药物成瘾的原因
情境对耐药性的影响
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结果的学习
效果律
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L.Thorndike):刺激-反应联结(S-R)
效果律:带来满意结果的反应出现的概率越来越大,带来不满意结果的概率越来越小
行为的实验分析
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操纵有机体行为的结果,以观察它们对有机体随后行为有何影响
强化相倚(reinforcement contingency)
阳性和阴性强化物
正强化:某一行为后伴随着喜爱的刺激
负强化:某一行为后伴随着厌恶刺激被消除
阳性和阴性惩罚
阳性惩罚:某一行为后伴随着厌恶刺激
阴性惩罚:某一行为后伴随着喜爱的刺激被消除
辨别性刺激与泛化
你可能只想改变特定情境中的行为概率
三相相倚:刺激-行为-结果
运用强化相倚
强化物的特性
条件性强化物
初级强化物:比如食物和水,其强化特性是由生物学因素所决定的
条件性强化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中性刺激与初级强化物联合在一起,这些中性刺激物形成条件性强化物
反应剥夺和阳性强化物
确认某物是否可以作为强化物之前,确保此物已被剥夺(例如,让食物作为猴子的强化物,你要确认在此之前猴子是否被禁食)
强化程序表
固定比率(FR)程序表:强化物在有机体做出一定次数的反应后才出现(FR-3,表示没3次反应给予一次强化物)
FR每次强化后都有一个停顿,比率越高,停顿越长,事先没有长时间大量训练,却把周期拉长容易导致反应消退
可变比率(VR)程序表:强化物之间的平均反应次数是预先确定了的(VR-3,表示平均3次反应给予一次强化物)
VR产生的反应速率最高,抗消退能力最强,尤其是当VR较大的时候
固定间隔(FI)程序表:强化物在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后有机体第一次做出反应才出现(FI-10,表示参与者得到强化后,需要等待10s,再有反应才给与强化)
每次强化反应一结束,动物几乎不再做出反应,随着回报时间的临近,动物的反应越来越多
可变间隔(VI)程序表:平均时间间隔是预先确定了的(VI-10,平均10s呈现一次强化物)
VI产生一种中等的但却很稳定的反应速率,消退是渐进的,但是比FI慢很多
行为塑造
连续接近塑造法:对任何连续接近并最终与预期反应相匹配的行为进行强化
生物学与学习
本能漂移(instinctual drift)
即使动物学会了进行完美的操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习得的行为也会向着本能行为漂移
味觉-厌恶学习
假设我们提供给老鼠的事物有一种新的味道,而老鼠吃了生病了,那么老鼠再也不会食用有这种味道的食物了
认知对学习的影响
比较认知
认知地图
概念性行为
人类并不是唯一能够灵活地划分世界的物种
观察学习
榜样的学习
注意
记忆
再现
动机
7.记忆
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功能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内隐:信息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就可以获得
外显:你做了有意识的努力去恢复信息
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涉及事件和事实的回忆
程序性记忆:怎样去做某事的记忆
记忆过程概述
编码
信息的最初加工,从而在记忆中形成一种表征
储存
被编码的材料随时间的保持
提取
被储存的信息在随后一段时间的恢复
记忆的短时功用
映像记忆
一种视觉领域的记忆系统,能使大量信息被储存非常短暂的时间
短时记忆(STM)
短时记忆的容量限制
复述
组块
工作记忆
用于完成诸如推理和言语理解这样的任务所需的记忆资源
四个成分
语音回路:脑海里回荡“听”某个信息
视觉空间画板:脑海里呈现空间信息
中央执行系统:控制协调来自语音回路和视觉空间画板的信息
情境缓冲区:由中央执行系统控制有一定容量的储存系统,帮助你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并将它与当前情境的信息结合起来
长时记忆(LTM):编码和提取
提取线索
回忆和再认
回忆:再现先前呈现给你的信息
再认:认识到一个特定的刺激是你以前看到过或听到过的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陈述性记忆
情景记忆:特定的个人经验的回忆
语义记忆:一般知识
背景和编码
编码特异性:当提取的背景和编码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为有效
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对刚开始记忆的和最后记忆的信息,记忆效果更好)
编码和提取的过程
加工水平:信息的加工水平越深,它转入记忆的可能性就越大;加工涉及的分析、理解、比较和精细处理越多越深,那么记忆效果就好
过程和内隐记忆
传输适宜性加工的思想:如果你使用了一个特定类别的加工来编码信息,例如,物理的或语义的分析——那么,当提取时能够使用相同类别的分析过程,你将会更有效地提取那一信息
我们为什么会遗忘
艾宾浩斯定义的遗忘
干扰
如何改善无结构信息的记忆
精细复述
创造一种联系使得一个配对看起来不那么随意,丰富对信息的编码
记忆术
用一些与以往熟悉的、编码过的信息想联系的方法,来编码一系列事实的技术
地点法:通过与你熟悉的某种地点序列相联系来记忆一系列名字或客体
元记忆
你确信你拥有这些信息,但是不能让那些信息呈现。涉及到“知道感”——你确实把信息储存在记忆中的这种主观感觉
长时记忆的结构
记忆结构
归类和概念
当记忆过程把各类客体或想法的分类与共同属性聚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概念
等级和基础水平
概念通常是分等级组织的从总体到基础水平再到具体
图式:是关于物体、人和情境的概念框架或知识群
使用记忆结构
作为重构过程的回忆
重构性记忆的准确性
三种重构过程
趋平——简化故事
精锐化——突出和过分强调某些细节
同化——将细节变得更符合参与者自己的背景或知识
个体有时候会相信他们做了某些行为,而实际上这只是他们的想象
闪光灯记忆
记忆与原始的情形是完全一样的
可能并不比日常记忆更准确
目击证人的记忆
目击证人对于所看到的信息的记忆很容易因事信息而歪曲
记忆的生物学
寻找记忆的痕迹
记忆障碍
顺行性遗忘症:大脑损伤后,无法形成任何的外显记忆
逆行性遗忘症:大脑损伤后,记不起损伤前的记忆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人记忆衰退,是一个持续恶化的过程,还会导致人格变化,如冷漠、缺乏自发性、逃避社交,后期,个体完全沉默,不关心甚至忘记配偶和孩子的名字
脑成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