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叫会说话:掌握话语权的13种沟通技巧》
2021-05-11 12:23:26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说话有学问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 7 章 发出容易被接受的邀请
擅长社交的高手都积极主动地把周围的人拉进自己的圈子。
其中两种对重要的方法就是主动和你想认识的人攀谈,并对你想进一步了解的人发出邀请。
其中两种对重要的方法就是主动和你想认识的人攀谈,并对你想进一步了解的人发出邀请。
顾及对方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如果你在发出邀请时,不但考虑了你自己的兴趣,还顾及了对方的喜好,那么你的邀请很有可能被对方欣然接受,而且和你在一起也会非常开心。
顾及彼此:直接问对方对什么活动感兴趣。从中挑出一项你也中意的,邀请对方和你一起玩。
直截了当
在第一次见面结束时,最好就得到对方的一个肯定答复。告诉她你有什么计划,日期、时间和地点,以及你为什么认为她也会玩得开心,记得要顾及对方!最后问她是否感兴趣。
千万不要一开始就问:“星期六晚上你有什么安排吗?”大多数人(包括我)回答起来都会很尴尬:“不,没什么安排。”一些人会厌恶被强制去附和你的提议,他们或者去重提议项,又或者干脆直说宁愿一个人待着也不愿和你一起。
循序渐进
你提的要求越少,就越有可能实现。
率性而为
你对无意之举将会塑造他人的回答。如果你让你的邀请听起来像生离死别,那么他们能接受的概率就是小之又小;如果你的邀请听起来轻松愉快,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不幸被拒
对方拒绝了你的邀请,并不意味着他拒绝了你。也许他想和你再见面,但对你提议的活动不感兴趣,或是那个时间段他已经另有安排了。这种情况下,他通常会解释清楚原因,你们俩也可以重新做选择。
如果你不明就里地被拒绝,可再试试别的时间和活动。如果答案仍是否定,对方又不给任何解释安抚,对方应该是对你不感兴趣。不要再问为什么了,你问不出实话的,苦苦追问只会自取其辱。相反,保持尊严,面带微笑地告诉对方:“很遗憾你来不了。” “和你在一起很开心。”你也可以留下电话号码,叫对方合适的时候再打给你。
邀约成功(可能性非常大)
第 8 章 建设性地处理批评意见
一般情况,几种防卫自己方式:(不建议)
1.逃避批评,对它视而不见,或是拒绝讨论它,或是改换话题,或是干脆走开。
批评你的人最想要的就是你能听取并认真对待她的反对意见和感受。当你对她的批评不屑一顾时,问题并不会得到解决,还会由于你的轻视而使问题复杂化。
2.彻底地否认
3.会试图为行为找借口,详细地解释原因,将所犯的错误轻描淡写。
4.顶嘴
建设性的选择
第一步:询问细节
询问细节:询问细节能让你准确地找出对方的异议所在。(询问细节,抛出问题找答案——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方式)
第二步:接受批评
1.对事实表示赞同
第一步,根据你的估算,先思考对你的批评是否准确,是否极有可能发生。如果你常常受到相似的批评,建议你好好反省一下这些批评是否言之有理。
在你接受批评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复其中的关键词。(“你马上要迟到了。”“你说得对,我好像是要迟到了。”“你没打扫房间。”“是呀,我没打扫房间。”)这样做能让批评你的人清楚明白地看到你接受了他的建议,而不是敷衍了事地回答“是的”或“说得对”。
在对方批评你之后,如果你确实愿意改进,先对事实表示赞同,然后说出你将如何改进,这样做一般就能恢复平和。就算你不打算做任何让步,你仍可以先对事实表示赞同,承认自己的言行给他人造成了不便,然后再坚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承认对方的批评至少能让他稍为安抚,或许还能敬重你如此直率坦诚。当然啦,切实有效的改进能让他更喜欢你,而不是满口答应,假装改进,但仍一如既往。(先对事实表示赞同再自我展示)
肯定自身的能力和过去的成就能帮助你建立自信,也能让对方看到你积极的自我形象。
(先对事实表示赞同再自我展示)
2.同意对方有发表意见的权力
情况:对于你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你或许无法苟同对方的预测。
同意对方有发表意见的权力,再自我展示
当你完全无法同意对方的批评时,你应该说出你的否定意见。与此同时,你不但要坚持己见,还要一定程度上表示赞同。
(同意对方有发表意见的权力,再自我展示)
综合你所学技巧
第 9 章 拒绝别人的操纵
实例:
情况:时不时地,你都会受到亲戚、朋友,甚至陌生人语重心长的劝告,让你去做一些 你不情愿的事;原因讲得头头是道,如果你仍拒不接受,就会招致批评。他们以为只要足够苦口婆心,足够死缠烂打,你就会缴械投降。可一旦屈从,你很可能对对方心生怒火,觉得自己真没出息。
对策:破唱片(由热夫:旺德拉(Zev Wanderer)博土提出)
作用:它能让你在面对他人极其固执的纠缠时,坚持到最后。
方法:
1.如果你不明白对方所说,先询问细节;
2.如果你明白对方的意图,对事实表示赞同或同意对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3.对事实进行自我展示,表明你不愿按对方说的去做,可以解释你的原因;
4.采取上述措施之后,如果对方还固执己见,此时便适合采用破唱片技巧,继续赞成对方所说,但不断重复相同的回答,声明自己不愿意按照对方的意愿行事。
如何教孩子抵制毒品的诱惑
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果断拒绝,这样做既具有信服力,也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要果断地说“不”,孩子应该起身站直,直视对方双眼,清楚坚定地说出来。
第 10 章 要求改变
情况描述:当你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当你的权利受到了侵犯,被动地指望他人做出改变是不切实际的。
让你的愤怒怨恨不断积累,直至最终爆发,也会让你的人际关心受到损害
让你的愤怒怨恨不断积累,直至最终爆发,也会让你的人际关心受到损害
明确谁有烦恼
需求未得到满足的一方就是烦恼方
学会区别谁有烦恼能避开你卷入不相干的冲突中去。一旦被牵扯进与己无关的烦恼中时,大多数人会尽力推脱。清楚明白地告诉对方:“我有烦恼!” 会大大减轻对方的抵触情绪,也有利于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
描述有问题的行为
描述有问题的行为时,要做到具体、客观。
一次描述一种问题行为即可,且最好是发生在当下或最近的行为,翻出陈年旧账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避免指责对方总是做某事或从不做某事(笼统的描述既不准确也很难回应,还会让人产生抵触心理),应具体列举最近的一个或多个例子。
也不要兀自揣测对方的动机。兀自揣测超出观察的界限,还揭露了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兀自揣测会削弱你的请求。
当在描述问题行为所在,陈述要求对方改变的请求时,你的非言语信息应当补足你的言语信息。面向对方,直视对方双眼,在说话之前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听起来放松且坚定。你的面部表情要匹配你的说话内容。很多人由于紧张,在说自己心烦意乱时竟然还在微笑。既让对方摸不着头脑,又削弱了你话语的影响力。
陈述后果
在你表明自己碰到了烦恼,描述了问题行为之后,要指出该行为已有的或可能导致的后果。另外,指出对方的行为导致了或将会导致什么结果也是很重要的。可能的话,尽量从一个积极的角度陈述事情的后果。
描述你的感受
最后,就对方的行为和后果描述一下你的感受。
表达感受时要简洁。不能说脏话,脏话只会引起对方反感,甚至激怒对方。也不要随意评论对方的性格或品德(“你不负责任。”“你只顾自己。”“你一点儿用都没有。”)。最后,谨记不要把主观推测和切身感受搞混。
公式小结
我觉得很烦,当你……(描述行为),……(陈述后果),我觉得……(描述感受)。
暂停
一旦完成了你的陈述,停下来,安静,给对方一定时间来反思你所说的话,之后提出一种能让你们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如果能让对方参与进来一起寻求解决办法,他或她会更容易接受该方案,而你的立场也会更牢固。
直接要求
运用以上方法未能奏效,需要更详细地解释你的想法——直接要求
你的直接要求应实实在在,要让对方在行为上做出具体的改变(“进我房间之前请先敲门。”),而不是态度或性格方面的笼统的转变(“请考虑得更周全一些。”)。你的直接要求如果以请求的形式,而不是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会得到对方更严肃认真的对待。(最好说:“我想你现在开车送我回家。”而不是说:“你可以走了吗?”最好说:“我们换张桌子吧。”而不是说:“你不觉得这张桌子稍稍小了点吗?”)当你在暗示时,你所需求的以及你需求的强烈程度都不甚明了。要想你的直接要求得到满足,一次一个足矣。如果想要大的改变,最好双方达成一致, 从细微处开始着手,积少成多。
在某些场合,你会发现,如果你能灵活变通,不拘泥于行为、后果,以及你的情感和直按要求的出场顺序,你的请求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有时忽略其中一两个环节也许更为合适。
总结公式
(承认烦恼,描述感情,陈述后果,描述行为,最后直接要求)
(直接肯定,陈述后果,再描述行为)
(承认烦恼,描述行为,陈述后果,描述情感,最后直接要求)
重复要求
情况:即使你提出了直接要求,对方仍有可能弄不明白你想要什么,继而忽视你,或改变话题。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很有必要去重申你的观点,直到你确定对方已经记住了,这一技巧叫作重复要求。与此同时,你会发现之前讲过的对事实表示赞同和同意对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这两项技巧同样能派上用场。
当你在重复要求时,如果其他人企图对你进行人身攻击,或顾左右而言他,你完全可以将他忽略或否定,也可以先赞成,然后再将话题转移到你的立场上来。不然的话,你就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当对方对你的意见充满戒备或表示怀疑时,积极倾听能够化解他们的紧张情绪,也更易于接受你的信息。
在此,你可以运用的策略非常简单: 1. 表达你的要求;2.沉默;3. 积极倾听对方戒备性的回应;4.必要时重复前述步骤1、2、3。
达成一致
谨记初衷——满足某种需求或被尊重某项权益。
一旦双方达成一致,还要进行积极倾听以确保双方对此理解无误。最后,指定一个具体的时间,双方再来检查该解决方案是否有效,是否还需要进行调整。
第 11 章 以行传意
扩展阅读:《放松感觉》(Sense Relaxation) by Bernard Gunther
个人空间
人们通常将家庭住所视为个人领土,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希望他人闯入。同时,人们还有一种移动的个人空间,只欢迎那些足够“亲近”的人。一般情况下, 这种个人空间呈人形大小,主要向前延伸:与陌生人是3到5英尺(约0.9米至1.5米)的距离,朋友之间是1或1.5英尺到3英尺(约0.3米或0.45米到0.9米)的距离;背后和侧面则少得多。一旦你靠近,你就是发出或友好或亲密的信号;一旦你与其拉开距离,你就是在“说”你注意到了他们的存在,但没有兴趣和他们打交道。
对空间大小的需求随心情变化而调整。当人们生气或倍感压力时,对个人领土的需求就会扩大,之前觉得舒适自在的距离如今也会变得焦躁不安。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个人空间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意大利人、法国人、西班牙人、俄罗斯人和拉丁美洲人,他们的个人空间和北美人相比要小,互相之间靠得更近些。阿拉伯人则完全没有个人空间的概念。他们脸凑脸的距离让人觉得太过亲密,甚至“沐浴”在彼此温润潮湿的呼吸中也是交流的一种方式。
只考虑与对方保持了多远的距离还不够,要想有效利用个人空间,你们的相对位置也很重要。和小孩子说话,或和坐着的成年人说话,想要实现平等、诚恳的交流,你最好放下身段,保持同等的高度,而不是高高在上。
同坐一桌的情况下,面对面入座不如相邻而坐或并排而坐,然后稍为侧身倾谈,这样更能拉近情感上的亲密度。
姿态
你的姿态能“告诉”对方你是否愿意与其打交道,你是否对对方所说的内容感兴趣。
双手抱胸,背对对方跷起二郎腿,或双腿紧紧闭拢,这些都是封闭的姿态,是向对方表明你很紧张或无意交谈。但是,如果你双腿闭拢,或紧紧地交叉双腿,对方会认为这是性暗示。
放开双臂,面向对方跷起郎腿,或双腿微微分开,这些都是开放的姿态,会被当作你很放松,想做进一步交流的信号。
另外两个重要的方法,直面他人(而不是爱搭不理)和身体前倾,能向对方表明你对他的重视,并且很积极地参与了你们俩的互动。(如果你的交谈对象有两个,你可以上半身朝向其中一个人,下半身朝向另一个人。)
观察他人的这些体态能让你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感受。比如,当你准备结束一笔交易或发出一项邀请时,你最好等到他人处于开放性的姿态时。此时的他感觉相对放松,能更好地接受你的建议。
当然,肢体语言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一名男土双手抱胸可能是觉得冷,一名女士背对你跷起一郎腿也许仅仅是出于习惯。因此,值得注意的不仅仅是这些无声的信号,同样还要记住表象兴许是骗人的。著名的语义学家早川(S.I.Hayakawa)常说道:“地图不是领土。”
最后一点,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像一面镜子一样模仿谈话对象的动作通常能有助于双方迅速地建立起良好关系。比如,当对方把左腿叠放在右腿上,你可以把右腿叠放在左腿上;当对方前倾向右靠,你就前倾向左靠。你模仿的动作越是协调致,你们彼此间的好感就越是强烈。当然,不要做得太明显一切忌邯郸学步;当对方变换姿态时,不要跟得太紧,稍微等一下。要引导某人从封闭的姿态转变为开放的姿态,首先要耐心地模仿封闭的姿态,直到建立良好的关系,再逐步过渡到开放的姿态。
身体接触
身体的接触是在默默诉说“我在乎你”和“我喜欢你”。通常情况下,身体按触表达的情绪是言难尽的。两类最能表达感情的方式是握手和拥抱。
握手能告诉对方你对彼此的看法。一般来说,轻轻握会被理解为身体虚弱或是对对方不感兴趣,而强有力的握手则代表强壮的体格和热情与喜欢。如果你想向对方展示更多的热情,握手时把你的左手搭在她的右手之上。
另一种更强烈的表达喜欢的方式是拥抱。许多人不敢去拥抱是因为他们担心如果对方并无此意,自己张开双臂呆立那里会尴尬丢人。我的朋友,同时也是“谈话技巧”这门课的一位老师,罗伯特·巴达尔支了一招,能让你免除后顾之忧,这招本是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的:当你走向你打算拥抱的那个人时,伸出你的右手与其握手,同时将你的左手搭在她的右肩上,靠近。十有八九,当你碰到她的肩膀时,她会伸出左臂环抱你腰间,并松开右手抱住你。如果不行,你可以继续与她握手,拍肩。不管怎样,你都会感到轻松愉快。
眼神交流
在社会交往中,眼神交流是成功互动的先决条件。请记住: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回避直视对方,他会认为你焦虑、不诚实,或对你眼神所到之处的别的东西感兴趣。而且,躲避眼神交流,你就无法看到你的信息会对别人产生何种作用,也无法做出相应调整。
眼神交流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注。它会告诉你的谈话对象,“我现在最感兴趣的就是你”。在交流过程中,你每次注视对方的时间应在1到10秒,倾听时注视对方的时间应比说话时要长。如果轮到你说话,当你在思考又不想放弃此话轮时,那就避免眼神交流。结束之后,注视对方,等待对方回答。
此外,有一种非常重要的非言语信号,你无法自控,但能观察到对方在不时地流露,那就是对方的瞳孔——眼球正中的那个小黑点。在三种情况下,人们的瞳孔会放大:1. 吸食毒品之后;2.处在光线逐渐黯淡的环境下;3. 看到心仪的东西。
点头
在辅助交流的过程中,点头的作用常常被忽视。如果你从头到尾都不点头附和一下(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相反,比你认为的要常见得多),别人可能会认为你持不同意见,或很迷惑,或不感兴趣。只需一个点头就能表达你的赞同。重复、轻微、缓慢地点头表明你已大致领会,而且鼓励对方就此话题不断展开。重复、快速地点头表明你理解对方所说,同意他的观点,或想要插话。
微笑
微笑或许是你表达兴趣和赢得别人好感的最重要的方法。皱一下眉要用到面部的72块肌肉,而微笑只需要23块肌肉——并且微笑能收到更令人愉悦的成效。微笑能发出积极的信号,如“我喜欢你”,“和你在一起很开心”,“和我在一起你可以随便一点儿”。对方无法洞悉你心中所想,所以如果你不笑的话,他们可能会认为你对他们不感兴趣,或者你本身就是一个高冷傲慢的人。
表达喜欢之情:SOFTEN
亚瑟·瓦斯默(Arthur Wassmer)在他著名的《交住》(Making Contact) 一书中谈道、当你在暗示他人你此刻很放松、很舒适,只到他们很高兴,想和他们成为朋友时,你要记住些该做的事。他提出用"SOFTEN" 词来代表这些重要的非言语信号:徵笑(smile)、开放的姿态(open posture)、身体向前倾(forward lean)、身体接触(touch)、眼神交流(eye contact)、点头(nod)。
扩展阅读:《交住》(Making Contact) by Arthur Wassmer亚瑟·瓦斯默
第 12 章 减少社交中的焦虑
参考阅读:理性情绪疗法(RET)创立者艾伯特•斯利斯 & 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学教授阿伦•贝克 的研究
逃避放弃
改变你的逃避意识
自问“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是这些事件让我感到焦虑呢?”
在遇到小题大做、以偏概全、吹毛求疵的场合时,请先自查,并努力摆脱这些负面消极的看法
小题大做
改变小题大做的观念
自身一下:“我想象中那些可怕的后果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呢?”
如果意识到它们根本不可能发生,那就以坚定的口吻告诉自己。
如果你估算到事情可能会进展得不顺利,那就设想“如果我失败了,最糟糕的后果可能会是什么?”
减少使用情绪化的词汇,能显著地降低焦虑。
以偏概全
对自己以偏概全
失败是成功的代价:没有人能获得一致称赞;成功的人也失败过,你过去的失败对你的未来不起任何作用;失败是生命的一部分;失败是成功的代价。
标签之困
对他人以偏概全
改变以偏概全的观念
吹毛求疵
遵循一些对自身不利的规定——人们对于“做”或“不做”、“必须”或“禁止”这些条条框框不应盲从
苛求他人完全
要求他人遵循你的规定
改变吹毛求疵的观念
1.苛求完美和遵循一些对自身不利的规定
因为些规约条款的约束,让你不得不拒绝某些机会时,试问自己:
是谁定的这些规矩?
为什么每件事情都应该完美?
为什么我必须得这么做?哪里规定了?
别人都不遵守这个规定,为什么我就应该遵守?
为什么我还应该继续以前的做法呢?我什么好处都没有啊。
这样的问题有助于你坚定自己的信念: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你,或别人,或这个世界,在总体上有什么不同,这些于己不利的规定丝毫不值得你去盲目地遵守。更进一步地说, 这些问题还帮你看清这样一个事实:你过去做事的方法并不意味着你以后也必须这么做。真正的启蒙是让自己放松。
2.要求他人遵守你的规定
一旦你发现自己在强求对方按你的方式方法做事时,自问一下:
有什么证据能表明他们应该有所不同吗?
是否因为我的喜好,他们就必须那么做呢?
回答完这两个问题你就会发现,你没有任何理由去要求他人改变做事的方式方法,自己掏尽心思紧张不安也是白费力气。对你既不喜欢也无力改变的场合只能表示遗憾,但你如果选择继续,说明你能包容忍受。这样做就算会有点儿紧张不安,但至少不会让你特别地慌乱沮丧。
第 13 章 梳理你的做法
参考阅读:《困境中的人》People in Quandaries. by Wendell Johnson
温德尔·约翰逊(Wendell Johnson)在《困境中的人》(People in Quandaries),创造一词“IFD症”——I(idealization)代表理想化,F(frustration)代表挫折,D(demoralization)代表一致低沉。
指定具体的目标
具体目标的特点:具体化、可验证的、积极肯定的、可计量的、你的行动决定一切
①具体化:被描述的这一行为不会轻易与其他行为混淆。比如:你想对你的朋友更热情一些,那你的目标就可以是送他一份意外之礼。
②可验证的:如果有人留意到你的行为,那就能证明你已经达成你的目标了。因此,跟家人更融洽并不是你的目标,邀请家人出去野餐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③积极肯定的:你喜欢的事可以多做,但不意味着你不喜欢的事就可以不做。比如,你最好不要说,“我不想见到杰西”,你可以说,“今天我想请杰西一起吃午饭”。
④可计量的:你可以计算一下在规定时间之内,你把想做的事做了多少遍。比如,不要只是想结识更多的人,而是应该做到每天至少对五个陌生人微笑,还要和其中一人至少交谈两分钟。
⑤你的行动决定一切:你只能控制你自己的行为,把你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他人的反应是不公平的。如果你的目标就是邀请邻居们来烧烤,并且已经发出了邀请,那你就已经达成了目标,不用再管人家是接受还是拒绝。
最好设定目标具体的完成时间,为了表明严肃认真的态度,你可以把你的目标标注在日历上。
Ⅰ. 按难易程度排列
尝试按照目标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序,接下来的几周从易到难依次完成,等到计划的那一周才去决定具体该怎么做。
Ⅱ.增加步骤
当你设定的目标太有难度,引起你极大的焦虑后,可以将这个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
Ⅲ.暗自演练
缓解焦虑的两个小技巧:
1.找出并消除你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不理性观念。
2.暗自演练,在付诸实践前,先把每一步在大脑里彩排一遍。
如果可能的话,在你开始暗自演练之前,观察一下别人在相同情况下是怎么做的。以他人为榜样可以给你提供日后模仿的标准,你也能借此机会思考一下如何改进。
褒奖自己
成功达到目标之后,犒劳自己/奖赏自己,对塑造更自信、更开朗的你非常关键
表扬自己的时候,注意不要掺进自我批评
制定具体目标的实际例子
为你的交流技巧制定具体目标
①非言语技巧:多多地使用“SOFTEN”肢体语言
②言语技巧:包括开放式问题、表达赞扬、自我展示、积极倾听、以及充分利用自我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美)艾伦·加纳著;王娅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
《Conversationally Speaking: Tested New Ways to Increase Yours Personal and Social Effectiveness》Alan Garner
第 1 章 通过提问促进交谈
封闭式问题
一般是判断正误或多项选择的,通常只需要简短的回答。
封闭式问题有助于他人向你展示许多你想了解的细节。
角色分工很明确时,只是封闭式问题将会使对话变得枯燥,并产生令人尴尬的沉默。
开放式问题
如同论述题,需要解释阐述,需要向你的交谈对象表明你对他们所说的非常感兴趣,想了解更多。
想让交谈有深度,需要交替使用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分支主题
提问能增加你的控制力
1.只问你真正想听到对方回答的问题。
不管你有多么的老练,如果你仅仅是装装样子,对方终究会察觉,会发现你是在耍小把戏吸引别人的喜欢。
2.尽量保持双重的视角。
你想问什么的问题,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回答,不仅要从这样的角度进行思考,还要从对方的兴趣出发。
最糟糕无聊的交谈是对他人的需求视而不见。
提问时的常见错误
1.提的问题太过宽泛。
2.扎一开始问题太难。
在交谈初始,最好选择一些对方感兴趣的、熟悉的、简单的问题。
3.(No)提诱导性问题。
诱导性问题是典型的封闭式问题,对它们的回答通常都是赞成。 法庭上不允许律师在庭上提诱导性问题。
4.否定在前。【先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之后说出你们的分歧之初。】
当某人的意见与你向左而你想表达彼此的不同时,请先问他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并在之后——不是之前——说出你们的分歧之初。
5.不知道提什么问题。事先准备好问题,记住一些备选问题。
一开始可能需要特别的尝试来练习如何提出开放式问题,但是就像走路和写字等其他技能一样,要不了多久你就会习以为常。
第 2 章 诚实地表达赞扬
重复强化反应(reinforced response recur)
“3R”:重复强化反应(reinforced response recur)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言行→被鼓励→增加
言行→被忽视→减少
3R理论:当他人的言行跟你的想法一致且得到你的鼓励时,他们很可能会继续该行为;跟你想法不一致而被你惩罚时,这样的行为有可能逐渐减少。
真实积极地赞扬他人不但能鼓励他们继续如你所愿地出言行事,而且还更有可能让他们对你持有好感。
积极赞扬他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营造一种开放互助的氛围,能让你周围的人从中成长并实现自己的潜能。鼓励他人的方式变成“永无止境”的态度。
大量的心理学证据表明:负面策略不但起不了作用,而且还祸患无穷。只接受负面反馈的人,不但会停止对赞赏的追求,还会逐渐变得过度小心翼翼、局促不安,甚至开始怀疑自身的价值。
怎样有效地表达直接的赞扬
表达欣赏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直接的赞扬。
提高这种赞扬的方法:
1.具体化。
如果你详细地告诉对方那些是你喜欢的,这会让你的赞扬更加有力且更加可信,而且要让对方明白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只针对他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2.说出对方的名字。
如何让他人接受我们的直接赞扬
在你的表演之后提出问题,(最好是开放式问题,有总比没有好。)那样的话,当别人听到你的表扬后,不会是想办法回答,而是表达感谢并回答你的问题。
变否定为直接肯定
将破坏性的批评变成建设性的表扬。
你不赞同对方的所作所为,可以通过鼓励你喜欢的言行和忽视你不喜欢的言行来让他们做个卓有成效的改变。
如果有人老是跟你对着干,你可以通过表扬你所称道的其他人的言行来提醒他。或是,干脆直接告诉他你想要什么,甚至还可提前表扬他。
⭐⭐你的言语信息要和非言语信息保持一致。
如何你的直接赞扬更加可信
真诚的态度——提及对方的名字,并保持微笑。
几种方法:
1.一开始,隔几天才表扬一次你身边的朋友,然后逐渐增加频率。如果你是一个朴讷诚笃之人,间或一句表扬会受到额外的留意。
2.表扬之初应略有保留。 对于新结交的朋友,偶尔提及对方名字即可。
3.表扬对方是不求回报的。
4.不要总是赞扬个不停,请忽略微不足道的小事。
5.不要用对方给你的表扬来回敬对方。
6.善意地对比对方与他人的行为、外貌和衣着。
你能运用的其他一些赞扬
1.旨在第三人称的赞扬:表扬的目标并不是你正在谈话的对象,而是另有所指。你可以在你的目标能听到的范围之内,向另一个人表达你对他的称赞。
2.转发的赞扬:就是说某个人提到他欣赏另一个人的行为、外貌或衣着,你来传达这则消息。根据直接赞扬的原则,最好在这之后加上一个问题。
3.间接的赞扬:你的话语或行动表露了你的钦慕之情,却是一种含蓄的钦慕。
如何有效地接受赞扬
1.你需要让对方在大声赞扬之后感觉良好。如果你转而否决他们的表扬,或者转换话题,那么讲无法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2.另一方面,如果你看着对方的双眼,积极地回应,他很可能会感到满足。如果他在表扬之后熟练地提出问题,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微笑、致谢、回答。如果他未能进一步提出问题,你仍然可以微笑、致谢,甚至可以告诉他你受到表扬后的感想。
第 3 章 倾听他人的话语
积极倾听
积极倾听是告诉说话者你是如何理解他的信息。它能让说话者知道你在倾听,也能让你证明和澄清你的感受。
萨斯雷、奥尔森、惠特尼《交谈》Let's Talk: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积极倾听的时间和方式
在两大类情况下,积极倾听会特别高效:
1.当你不确定你明白对方的意思时。
说话者通常会提示你他们所说的内容是格外重要的:
a.直接指出这件事值得注意(“首先你需要做的.....“你必须得明白这一点....”。)
b.将该信息重复好几次。
c.给它们排上序号。
d.在开口之前暂停,等待眼神交流。
e.在说话之前先说“啊”。
f.比平常更大声或更温柔。
g.比平常语速慢。
2.当信息非常重要或充满感情色彩时。
当你在积极倾听的时候,注意观察对方流露的情感,或表达的内容,或两者皆有;具体怎样取决于你认为你有可能会误解哪一方面,以及你认为哪一方面更重要。为得出你的结论,你可以默问自己:
“他现在感觉如何?”
“她想传达的信息是什么?”
在检测你试探着做出的结论时,你可以提以“你”开头的问题,为了让对方能当即回答,你可在结尾加上“对吗”这样的话,如果你的结论是对的,你马上就能知道;如果不对,说话者会立即对你的误解做出解释。
积极倾听表明你的接受
积极倾听式的回答—— 当对方受到鼓励去充分地、自由地表达感情时,他们会感到更放松、更冷静。
你要理解他们的问题,反思他们的问题——但请把问题留给他们自己——这样做表示你相信他们有能力自己找出解决办法。同样,你的倾听、你的理解,以及你的毫无保留的接受,一定会让对方对自身更确定,跟你更亲近,也会对你所提出的建议更有兴趣。
积极倾听能让你的交谈进行下去
积极倾听要求你抛开恼人的自言自语,分享对方所指,感受对方所想
积极倾听易犯的常见错误
1.鹦鹉学舌
2.忽视贬低对方感情
真正的积极倾听包括对说话人背后隐藏的意思进行总结;理解对方的感情强度
积极倾听非言语信息
三个步骤来检测你的理解:
1.告诉对方你之所以得出该结论的所见所闻
2.告诉他针对他的行为你所猜测的意思
3.询问他你的结论是否正确
让别人来解释你的回答
在极富感情色彩的争论中,很容易误解彼此的信息,也就特别凸显了积极倾听的价值。请告诉对方:“既然我们都确定了解彼此,那让我们来做点有创意的事吧。每次你说完话,在回答你之前,我先告诉你我所听见的内容。如果我没有说对,你就再说一遍直到我理解正确。同样的,你也这么做,好吗?”然后就开始吧,询问对方他听见你说了什么,或是集中精力,积极倾听,然后询问对方你是否理解准确。
第 4 章 利用自有信息
如何利用自有信息
利用自有信息的原则:自有信息能够启发你,能够为你所用,那就抓住机会。
充分利用自有信息,你需要做的就是做评论和提问题。在引发有深度的回答这方面,开放式问题看发挥好作用。
自由信息同样也包括下列要点,如对方的服饰、身体特征、言行和位置。这些都可以成为交谈的起始点。(“我注意到你穿的费城人队的T恤,你来自费城吗?”)有些时候,你的自由信息可能仅是某一笼统印象。(“你对乔叟的诗信手拈来,你怎么对他了解得这么多呢?”“你今天看起来比我们上次见面轻松多了,发生了些什么?”“你看起来真的很喜欢跳舞呢!”)
第 5 章 让别人了解你是谁
自我展示
询问开放式问题、适时表达赞扬、充分利用自由信息让对方回答,以及“SOFTEN" 行为(即友好的肢体行为),都有助于让对方喜欢你,鼓励他们敞开胸怀接纳你,但无助于让他们洞悉你的世界。
一般情况下,你交谈的对象也想了解你:你的态度、兴趣、价值观,你住在哪里,你干什么工作,你如何休闲娱乐,你去过哪里和你想去哪里,将来怎么联系你等。你跟他们分享的这些信息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参考来决定应当和你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展示的过程
先主动展示自己,表明这是一种信息的交流,而不是采访式的问话,同时也让对方清楚你想要什么样的答案。
自我展示是对称进行的,展示的内容会逐步加深。交流过程种逐级神话的层次:套话、事实、意见和感受。
套话:当两人相遇,首先是一些寒暄式的套话。这一礼节有时是承认对方的存在,有时是向对方表明己放已做好准备讲谈话引向实质性的交流。
事实:在套话之后,人们通常会交流一些实质性的信息。新朋友的话,一般是谈谈各自的基本情况;老朋友的话,可以聊聊彼此的近况。(找共同之处)
意见:意见更能让他人对你产生个性化的看法。真正想了解你的人会进一步探索你对政治、金钱和爱情的观点。以开放的姿态来呈现这些意见。 (每个人对现实的看法都带着些许个人色彩,探索这些不同才是启发人心并令人激动的)
感受:感受不仅仅是描述你发生了什么,你对所发生事情的看法,而是传达你对所发生事情的情绪反应。
自我展示如何吸引他人
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展现自我不但需要列举事实,还要讲事实与自身联系起来。
自我展示时的常见问题
投影出错误印象 (诚实地表现自我,让喜欢你的人跟你成为朋友)
无法获取信任
自我展示通常会助你建立起有益的、亲密的人际关系,条件是对方相信你是真实的。
增加成功的概率方法:
1.具体化——加上名字、日期和地点
2.不要总是用一些宽泛之词来描述你的情感,而应该用词去渲染一幅画
3.展示一些不如人意之处: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一个各方面都平衡的你,而不是一个满身优点的“完人”
不承认自己的立场
许多人隐藏了自己的观点。有一次,我的一个字生在课后向我诉苦:“你日复一日地工作, 感觉糟透了,忍不住问自己,“你这么累死累活地忙,到头来一无所获, 究竟是为了什么?’要不了多久,你就发现自己放弃了。然后他们就把你解雇了。”
要回答他的问题真的很难。表面看起来他是在谈论他自己,但他用了一个“你”,矛头似乎又指向了我。如果他承认自己的立场,每句话都以“我”开头,事情就会简单很多:“我日复一日地工作,感觉糟透了,忍不住问自己,‘我这么累死累活地忙,到头来一无所获,究竟是为了什么?’要不了多久,我就发现自己放弃了。然后他们就把我解雇了。”
另一种情况在女性之间比较常见,她们承认立场的方式是通过提问来表达观点或情感。如果你将你的观点或情感隐藏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中,如:“你不认为有点晚了吗?” “那是不是太贵了呀?”对方很容易地就回答成了:“不,我们的晚会还没开始呢!” “我们有钱付得起。”如果你想对方认真对待,那你应直截了当地承认你的立场,并以代词“我"来进行表述,如“我很累,想回家了”,还有“我认为我们买不起”。
害怕他人生厌而退缩
本着一种诚恳的态度去尝试建立起一对一的个人关系,去真正地关心对方。
第 6 章 开始交谈
策略:
首先,找出那些有可能和你敞开交谈的人。能有机会结交新朋友,大多数人都会很高兴。那些独自一人、手头无事的正是你的选择对象。
最佳人选会冲着你微笑,时不时地看着你,伸展他们的手臂或腿,或朝你跷起二郎腿, 这都是他们在展示对你的兴趣。
对你感兴趣的异性还会有些额外的暗示行为,比如,挠挠头发,整理衣服,抚摸身体的某个部位或杯子、椅子之类的物品,或故意让你看到他在注视你,并在挪开视线之前多停留几秒钟。
一旦你做出决定和谁攀谈,下一步就是微笑,眼神交流,然后开口说话。
开场白:目的就是表现兴趣,进而邀约对方。最好的开场白就是提问题,发表意见也不错。
话题——场景、对方、自己
三种开场方式——提问题、发表意见、陈诉事实
谈论场景
三选一的话,谈论场景无疑是展开对话的最佳选择。它不会像谈论他人那样引起反感,但又比谈论自身更容易引出话题。要开始一次谈论场景的对话,先环顾四周,找到让你感兴趣或让你迷惑不解的东西。要兼顾彼此:你找的话题要让对方也有兴趣来谈论。
在你提问之后,或陈述了事实之后,仔细倾听对方的回答,特别关注一些你能拓展开来的自由信息。请记住,如果你能自己想出话题来,那更好,说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说要强。
谈论对方
很多人愿意谈论自己,而且还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和评论。在你开口之前,先观察对方在做什么,穿的什么,说了什么,看什么书,然后提出一些你向继续探索的问题。
一些心理学专家推荐在开场白中直按表达对对方的兴趣。比如:“嗨,你看起来很不错,我想跟你认识一下!”或“嗨,我注意到你来过好几次了,我想我应该过来打个招呼,自我介绍一下。”他们声称这样的方法比那些隐晦的开场白更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再加上周围的人和物,它的作用更无须置疑了。
谈论自己
跟孤身独处的人谈论自己很难引发对话。陌生人对他们自身的兴趣远胜于你。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