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呼吸》读书笔记
2021-05-09 21:40:4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禅修最好的训练方法——观呼吸,可坐禅亦可行禅,无时无刻皆可禅修。禅修令你专注与思考的力量更加敏锐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十章 处理问题
如果你真的很痛苦,不要回避;面对生老病死,你可以有所选择;痛苦不等于受苦
问题一:身体的疼痛
步骤(一):尽可能消除痛苦,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步骤(二):如果疼痛仍然不退,就把它当做禅修的对象。
问题二:腿失去知觉
问题三:奇特的感觉
问题四:昏沉
问题五:无法专注
问题六:无聊
问题七:恐惧
问题八:不安
问题九:太勉强
问题十:沮丧
问题十一:抗拒禅修
问题十二:恍惚或呆滞
第十一章 处理分心(上)
方法一:估算时间
方法二:深呼吸
方法三:数息
方法四:进/出
方法五:以另一个念头加以对治
方法六:回想你的目的
第十二章 处理分心(下)
认清事实,如实观察。将注意力暂时移到分心上。
对治分心的三个仙丹妙药:观察回答三个问题——“它是什么,它有多强,以及它持续多久”
禅修的目的是达到不间断的正念。正念,唯有正念,才能产生觉知。
五盖(烦恼):(一)贪(二)嗔 (三)昏沉 (四)掉举(躁动不安)(五)疑
第十三章 正念
正念的特质: (一)是什么就是什么(二)不偏不倚的觉察(三)毫无遮蔽的注意力(四)当下的觉知(五)无我的警觉(六)觉知变化
正念有三种基础活动:(一)正念提醒我们应该做什么;(二)正念如实地观察事物;(三)正念看见一切现象的真实本质。
在这个检视的层面,人们了解到:(1)一切因缘法本质上都是短暂的;(2)所有世间法到头来都是无法令人满足的;(3)其实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只有过程。
第十四章 正念与禅定
“心一境性”——禅定:迫使心稳定地安住在一点上
原则上,正念负责联系,它挑出注意的对象,并警觉注意力是否离题;禅定则负责实际的工作,将注意力稳稳地锁定在选择的对象上
增长正念只有一个方式:借由持续地练习正念,借由单纯地尝试保持正念,换言之,就是要有耐心
第十五章 日常生活中的禅修
练习当个局外人,任何时候都可以修禅——禅修就是觉知
行禅
第十六章 它带给你什么?
正念去除你的五盖,让生命鲜活起来
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人间苦的本质(以喜悦代替悲伤),以及无我的实相(看见内心的自己)
后记 慈心的力量
佛陀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禅修的最高目的——开发四无量心
对自己修慈
对敌人修慈
慈的愿望……
读完此书的个人总结和感想
总结
1. 禅修的两个方面——内观和禅定,内观即正念(觉知,不带评价的观察与感受),禅定即坚持专注,保持专一。两者结合以修身。
2. 禅修最好的训练方法——观呼吸,可坐禅亦可行禅,无时无刻皆可禅修(正念觉察当下),禅修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耐心。
3. 若是禅修的时候分心了怎么办?别担心,分心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分心上,觉察它——它是什么?它有多强?它持续多久?看着它平息,别忘了把注意力回归观呼吸上。
感想
之前只是听过禅修这个词语,尤其在《我心归去是敦煌》这本书中看到,《观呼吸》是第一本真正让我走进和了解禅修世界的一本书,我不信因果论,不信佛教的前世今生,我信的是自己——也就是“人”,我能做的便是活在此时此刻,用心活在当下,而冥想呼吸便是能让我最容易感受当下活在当下的方法。《三重专注力》讲到的第一重专注力便是专注自我,自我觉察力。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正念的感觉就是觉察当下,不管是出现什么负面情绪,不要着急想着处理他,当我们以第三者旁观者视角来观察这种情绪的话,这便是正念的过程,感受他觉察他,慢慢地或许这些情绪就会慢慢离开。
你越是在意可能越难以摆脱,不如客观的观察他,但他们发现自己被忽略的时候可能也就不那么闹腾了...也就是说出现一些不良情绪是正常现象,当我们发现和观察的时候,自然也就在和情绪和解。
书中有一段话说到“我们人是很奇怪的动物,总是喜欢某种毒药的味道,而且还坚持要吃,即使被毒死也无所谓。我们所执著的思维就是毒药。你发现自己对于某些思维会热心地追根究底,而对其他一些想法却异常守护与珍惜,不愿深入探究,那就是人的情况。”
我想,其实有的时候我们还挺固执的,很容易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有一部分原因是好奇心驱使不断去探寻真相,有的时候可能就是上瘾了,还有的时候安于陷入其中,自甘堕落,比如刷抖音哈哈哈哈。
那该怎么办呢?如何跳出思维怪圈?如何走出思维的沼泽地呢?
思考后——我想需要寻找帮忙,或是一个工具,或是一个人。结交一些朋友,多谈谈心,也许你会听到不一样的声音,换个视界看问题;读一本书,挖掘发生的本质,探寻根本,然后逐渐消除内心的障碍~
对于禅修,我想也是一种消除内心的障碍方法,从第三者的视角不带任何评价地去观察内心的想法,关注我们内心的潜意识,关注内在的自我,观察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面对自我,和自我和解。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和自己相处,禅修正念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在慢慢地修炼自我中,不断长大。
其实正念这种方法对抗情绪也很有帮助,对此我有实践经验。一次玩游戏感觉队友在送人头,忍不住想骂他,突然心理冒出一个声音,“你是不是想发怒?你为什么要发火气呢?你要达成什么目的呢?” 觉察自己的怒气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渐渐地反而没有那么大的怒气了~~有的时候,情绪或许只是一种工具,有的时候来了挡也挡不住,但千万不要成为情绪的奴隶,被它牵着走而失去了本来的自我,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如果能及时觉察到,慢慢地驾驭他,接受他的到来但是我不听他的命令,慢慢的,或许他也就是平静下来了!
最后想谈谈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坚持做冥想地一些小收获——我一般都是睡前做的,6分钟左右,渐渐的感觉到睡眠质量比以前好多了~内心也慢慢地能够平静下来,幸福感要好很多。最大地感触就是自己意志力增强了不少,能够坚持一些好习惯。或许这就是修炼内心的一个渐变过程吧~~~
最后,正如这本书谈到的慈心,希望看完这篇幕布笔记的你一生平安幸福,愿你快乐常伴,愿你远离痛楚、苦恼、沮丧、失望、焦虑与恐惧。愿伤害不会加诸于你,愿困难不会加诸于你,愿问题不会加诸于你。愿你经常能成功,愿你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愿你一切安好!
版权
作者:[斯里兰卡] 德宝法师
译者:赖隆彦
出版时间:海南出版社 2020-06
第一章 为什么要禅修?
禅修能从内在彻底转化一个人
禅修的目的就是净化内心,清除困扰你的贪心、嗔恨与嫉妒等烦恼
禅修令你专注与思考的力量更加敏锐
第二章 禅修不是什么?
误解一:禅修只是一种放松的技巧
误解二:禅修是指进入出神状态
误解三:禅修是无法被理解的神秘修行
误解四:禅修的目的是神通
误解五:禅修很危险,一个谨慎的人应该避开
误解六:禅修是圣贤所为,不适合一般人
在佛教的禅修中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戒、定、慧
道德的三个层次
最低一层是遵守一组由某人订定的规则
另一个层次的戒律,是在没有任何人督促的情况下,遵守相同的规则。
第三个层次的戒律,更有资格被称为“道德”。在这个层面,一个人无需遵循权威人士所制定的那些困难而武断的规则。他选择遵守一条由正念、智慧与悲心构成的道路。
误解七:禅修是逃避现实
误解八:禅修是狂喜至乐的好法子
误解九:禅修是自私的
误解十:禅修,是坐下来思考高深的思想
误解十一:禅修几周之后,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第三章 禅修是什么?
禅宗
第一种是以坚强的意志力全神贯注在觉知上,也就是只管打坐,抛开心中一切杂念,只是保持觉知地坐着。
第二种是临济宗所使用的方法,把心从意识思维导入纯然的觉知,给学生一个难解的公案,让他去想办法解决,这令学生陷入一个可怕的处境。
密宗
意识思维,或者至少我们平时的做法,皆是自我(ego)的显现,密宗试图借由破坏这个自我形象而获得清净的觉性,它是透过观想的过程达成。
他彻底投入,达到与本尊合一的程度。他放下自己的个人认同,换上一个新的。他可以选择一个自我,不论是以原来的或者他所希望的其他认同,更或者他也可以选择都不要。
内观(禅修)
内观禅修的目标,在于洞见现象是无常、苦与无我的实相。
内观是一种修心的形式,它能教导你以全新的观点去体会这个世界。
内观禅修教导我们如何清晰地审视自己的觉知过程。
内观禅修立足于经验,而非理论。
第四章 态度
(一)不要有所期待
(二)不要绷得太紧
(三)不要匆忙
(四)不要执著任何东西,也不要排斥任何现象
(五)放下
(六)出现任何事都要接受
(七)善待自己
(八)质问你自己
(九)视一切问题为挑战
(十)不要用想的
(十一)不要停留在分别念中
第五章 练习
七种普遍的心理因素:感受、接触、认知、注意、专注、生命力、意志。
五蕴:色、受、想、行、识
观呼吸
禅修目标的五个要素:净化内心、摆脱忧愁、解脱痛苦、实践究竟寂灭的正道、由遵守正道而达到快乐
一旦坐下,就不要任意改变姿势
当心跑开时怎么办?
(一)数息
(二)连接
(三)固定
(四)像木匠一样集中你的心
(五)让你的心像个看门人
心与当下时刻结合——“剎那定”
呼→吸→呼→吸,深入体会呼吸中的无常
第六章 如何调身?
调整姿势的三个目的
坐的时候背要挺直。让脊柱直立起来,头则要与脊柱保持一直线。
穿着宽松的衣服
选择让自己最舒适的姿势
盘腿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将按照难易程度,依序列出四种:
(一)美国土著式
(二)缅甸式
(三)半莲花(单盘)
(四)全莲花(双盘)
第七章 如何调心?
选择呼吸作为禅修的主要对象。
集中注意力
别思考,也别睡着
觉察正在发生的事
第八章 规划你的禅修
建立一个正式的练习时间表。在一段特定时间内,排除其他一切事情,只做内观禅修。
打坐地点——找一个安静、隐蔽与可以独处的地方,噪音不适合禅修。参加团体共修也不错。
打坐时间——早晨起床是禅修的好时机,晚上睡觉前是另一个好时机。
每天固定禅修,但别修到体力透支。尽可能去坐,只要不过度即可。
习惯禅修后,每次可多坐五分钟。专心禅修,别偷看时间!
第九章 修习慈心
禅修是一种硬功夫,本质上就是一种孤独的活动。一个人所对抗顽强的力量,其实正是禅修之心的一部分。
修习慈悲之心——愿我的敌人幸福快乐、愿一切众生都喜悦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