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计划
2021-10-20 08:58:04 3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考地理复习计划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具体工作
培优
抓中间
辅差
早读
晚自习
课堂管理
作业批改
课前好题分享
每节课前两个人
课时内容安排
一轮(3-9周)
3
地球(概况+经纬网)
地球(地球运动)
套卷讲评(2017一模)
4
地图的阅读(地形图)
地图的阅读(地形图)
套卷讲评(2017二模)
5
陆地与海洋
月考
月考卷讲评
6
气候
居民与聚落
套卷讲评(2018青山区二模卷)
7
七下
亚洲、日本、俄罗斯
东南亚、印度、中东、欧洲西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美国、巴西
8
八年级
四大地理区域
一模卷讲评
9
难点强化
地球运动
气候
河流
地理要素
二轮(10-14周)
10
世界区域
中国区域
非教材区域
11
地形
河流
12
气候
农业
13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球和地图
14
等值线图
地理计算
读图、用图
三轮(15-17周)
15
真题
16
真题
17
好模拟卷
一轮
课本
填空背诵
知识要点
地图和地球
地球
地球大小与形状
地球的形状
不透明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日月逻辑推理>环球航行>卫星照片
地球的大小
地球平均半径
6371km
地球周长
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仪
与地球的区别
大小、形状不同
人为符号
颜色
经纬线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 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南北极点
极点
北极点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南极点
与北极点对应的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纬线
赤道
地球仪上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纬线定义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形状
圆形
纬线长度
赤道周长4万千米,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在南北两极缩成一个点
纬度
0°纬线
赤道
纬度变化规律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增大,各分90°,南极和北极各为90°
南北纬划分
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
南北半球划分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低中高纬地区
低纬度地区
0°~30°
中纬度地区
30°~60°
高纬度地区
60°~90°
经线
经线定义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形状
半圆弧
经线圈
任意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经线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经度
0°经线
本初子午线
经度变化规律
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各分180°
东西经划分
本初子午线向东增加为东经,用E表示;向西增加为西经,用W表示
东西半球划分
20°W以西到160°E以东为西半球,20°W以东到160°E以西为东半球
经纬网
看点定坐标
看坐标找点
地球的运动
自转
定义
地球以地轴为中心进行的旋转运动
方向
自西向东
北极点俯视是逆时针转动
在南极点俯视是顺时针转动
周期
24小时
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晨昏线
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上的的大圆圈。
地方时
指按本地测定的时刻统称地方时
公转
定义
地球以太阳为中心,在轨道上进行的运动
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俯视逆时针
从南极俯视顺时针
周期
一年
地理意义
四季变化
二分二至
春分
直射点
赤道
昼夜长短情况
全球昼夜平分
极地地区现象
无
日期
3月21日前后
夏至
直射点
北回归线
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极地地区现象
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
日期
6月22日前后
秋分
直射点
赤道
昼夜情况
全球昼夜平分
极地地区现象
无
日期
9月23日前后
冬至
直射点
南回归线
昼夜长短情况
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
极地地区现象
北极圈极夜,南极圈极昼
日期
12月22日前后
五带划分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温带
南北纬23.5°——66.5°
寒带
南北纬66.5°——90°
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高度角变化
地图
地图阅读
三要素
方向
基本方向
东西南北
方向判断
给出具体经纬度的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有指向标的地图
看指向标方向
无经纬网与指向标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比例尺
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形式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图例
选用合适的地图
大小合适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类型合适
政区图、地形图、交通图、旅行图...
地形图
地面高度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地面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将地图中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线地形图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基本地形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山体部位
山顶
山脊
山谷
陡崖
鞍部
地形陡缓判断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世界地理
概况
陆地和海洋
大洲与大洋
海陆分布
特点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北半球陆地集中,但北极是一片海洋;南极海洋多,南极却是一片陆地
无论怎样将地球划分为两个半球,海洋的面积都大于陆地的面积
陆地被海洋分割成不同的小块,海洋彼此连接
陆地
七大洲
轮廓
位置
各大洲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
主要国家
基本形态
大陆
半岛
岛屿
海洋
基本形态
海
洋
四大洋
轮廓
位置
海陆变迁
类型
大陆漂移说
观点
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大陆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后来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证据
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美洲和非洲在地层构造上遥相呼应
板块构造学说
观点
六大板块
板块运动
张裂
形成裂谷、海洋
碰撞
形成山脉、造成火山、地震
天气与气候
天气
天气和气候
天气
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短时间、变化快
气候
一个地区多年平均天气状况
长时间、稳定
影响
军事
生活
交通
农业
天气预报
卫星云图
绿色
陆地
蓝色
海洋
白色
云层
颜色越白,可能是阴雨区
天气符号
风标
风向
风的来向
风力
一长杠为2级,半杠为1级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空气质量与人健康相关
如,焚烧秸秆
空气质量级别
一级-六级
级别越低空气越清新
空气质量指数
指数越小,空气越清新
空气质量状况
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
气候
气温
单位
摄氏度,℃
测量工具
温度计、百叶箱
观测时间
8时、14时、20时、2时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
月平均气温
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年平均气温
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
一天/年当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
气温的变化
日变化
一天为周期的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
一年为周期的变化
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最高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相反。
气温的时间变化
气温曲线图
绘图
时间、气温
平滑的曲线
读图
读极值
判断温度带
平均气温高于20℃,最低气温不低于0℃——热带
全年平均气温低于0℃,最高气温不高于10℃——寒带
四季分明——温带
判断季节
最热月——夏季
最冷月——冬季
判断南北半球
最热月是7月——北半球
最热月是1月——南半球
析变化
弯曲程度大小
气温年较差大小
描述气温特点
时间+气温特点
例:全年高温/夏季高温
冬季
0℃以下——寒冷
0℃以上——温和
夏季
20℃以上——炎热
20℃以下——凉爽
气温的空间分布
等温线图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同
高温中心与低温中心
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正就是高温中心
等温线延伸方向
若等温线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等温线疏密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反之气温差异小
等温线疏密也能反映地形起伏情况
分布特点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海拔每上升一百米,气温下降0.6℃
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
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地形因素
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
海拔每上升一百米,气温下降0.6℃
海陆因素
距海近,一天或一年中气温变化幅度大
距海远,一天或一年中气温变化幅度小
降水
单位
mm
形式
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
测量工具
量筒、雨量器
降水的时间变化
降水量柱状图
绘图
时间、降水量
读图
描述降水特点
时间(根据气温判断)+特点
例:全年干燥/夏季多雨
100mm以上——多雨
50mm左右——湿润
30mm以下——干燥
降水的空间分布
等降水量线图
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降水相同
雨极
乞拉朋齐
干极
阿塔卡玛沙漠
分布特点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纬度低,降水多
纬度高,降水少
地形因素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海陆因素
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
气候
组成要素
气温
降水
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最冷月与最热月气温
判断冷热状况
判断温度带、季节
降水量
判断干湿情况
综合该地冷热干湿情况,归纳气候特征
类型、分布与特点
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温带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分配均匀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
中纬度大陆内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洲东北部地区
亚热带季风及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寒带气候
全年寒冷干燥
南北两极
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埃塞俄比亚山地、东西伯利亚山地、落基山脉
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
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海陆因素
距海近,降水多,一天或一年中气温变化幅度大
距海远,降水少,一天或一年中气温变化幅度小
地形因素
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
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气候与人类活动
穿衣多少
农业生产
自然灾害
旱涝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
指数在林改善局地气候
过度砍伐导致气候恶化
居民与聚落
人口与人种
人口的增长
人口增长的特点
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人口增长开始加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自然增长率
表示人口增长的快慢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分布
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自然增长率低的地区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表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
每平方千米内分布的人口数
人口稠密的地区
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的地区
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
亚洲东部、亚洲南部
人口稀疏的地区
高纬度地区
两极地区
气候恶劣
亚马孙平原
撒哈拉沙漠
高海拔地区
青藏高原
人种及其分布
黑种人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印度半岛、
黄种人
亚洲东部、南部、北美洲北部
白种人
欧洲、北非、西亚、中亚、南亚、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上的语言
汉语
东亚和东南亚
英语
欧洲西部、大洋洲、亚洲东部、北美洲
法语
非洲部分国家、欧洲西部
俄语
亚洲中部和亚洲北部
西班牙语
欧洲西部,拉丁美洲除巴西以外的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北非
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
教堂
伊斯兰教
清真寺
佛教
佛塔
聚落
聚落分类
乡村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城市
服务业
形态
条带状
团块状
形成聚落的条件
地形
平坦
土壤
肥沃
水源
充足
气候
适宜
交通
便利
影响民居的因素
气候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发展与合作
发达国家
国家
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西部
分布
欧洲西部、北美洲、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
国家
分布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合作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认识区域
认识大洲
亚洲
位置和范围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方法:南至...北至...,跨....温度带,东至...西至...
北至81°N,11°S,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东至170°W,西至26°E
半球位置
方法:大部分位于...半球和...半球
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
方法:东南西北各临谁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东、南、北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西面与欧洲接壤
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范围
世界第一大洲
面积最大
跨纬度最广
东西距离最长
亚洲地理分区
东亚
中国、日本等
中亚
北亚
居住木屋,穿毛皮服装,狗拉雪橇
西亚
居住帐篷,穿宽大袍子,游牧生活
南亚
孟加拉人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
东南亚
聚居在长屋里
自然环境
地形
描述地形特点方法
数地形种类(数个数)
地形复杂多样/地形单一
哪种地形分布面积最广(看面积)
地形以...为主
方位+地形
亚洲地形特点
地形复杂多样
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中间高四周低
地势
判断地势特点的方法
通过地形图判断
看海拔哪里高低哪里
通过地形剖面图直观判断
直观对比哪里高哪里低
根据河流流向判断
河流源头地势高,下游地势低
亚洲地势特点
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
源头
发源于中部山地
流向
水往低处流
受地形地势影响
亚洲河流分部特点
源远流长
从中间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气候
亚洲气候分布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
季风气候显著
描述气候分布特点方法
数有几种气候类型(数个数)
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单一
哪种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看面积)
例: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
气候特点
地区气候特点
例:季风气候显著/热带气候为主
亚洲气候及特点
九种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参考七年级上册)
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
纬度因素
跨纬度广
海陆因素
东西距离长
地形因素
地势起伏大
认识地区
临近地区
东南亚
位置与范围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
东南亚是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
范围(组成)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
缅甸(首都内比都)、老挝(首都万象)、越南(首都河内)、柬埔寨(首都金边)、泰国(首都曼谷)
自然环境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菲律宾岛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自然灾害
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地形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地势
北高南低
河流
自北向南
河流上游多为山地
河流中下游多为平原
经济
旅游业
旅游景点
缅甸仰光大金塔
泰国曼谷水上市场
柬埔寨吴哥窟
花园城市新加坡
越南下龙湾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语言、宗教、文化
自然资源资源
热带气候
基础设施
交通便利
城市与人口
东南亚城市分布
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城市沿河流分布的利弊
利
地形平坦
土地肥沃
水源地
风景优美
交通便利
弊
河流汛期发生旱灾
污水排入河流导致污染
农业
影响东南亚农业的因素
自然因素
土壤
土地肥沃
地形
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
水源
沿河分布,水源充足
气候
光热条件充足,适合种植热带作物
社会因素
劳动力充足
种植经验丰富
作物
粮食作物
水稻
大米
适合高温潮湿的环境
分布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 稻米出口国
经济作物
橡胶树、油棕、椰子、蕉麻
东南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之一。
分布
橡胶树
天然橡胶
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椰子树
椰子
菲律宾是最大的椰子出口国
油棕
棕榈油
马来西亚是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蕉麻
麻绳
菲律宾是最大的生产国
东半球其他地区和国家
中东
位置与范围
位置
海陆位置
联系亚、非、欧三大洲,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
三洲五海之地
范围
西亚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
经济
石油输出
地位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分布
波斯湾沿岸
输出至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主要航线
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波斯湾-阿拉伯海-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东亚
不可再生资源
经济多元化发展策略
自然环境
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广布
全年炎热干燥
自然资源
石油资源丰富
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世界石油宝库
水资源匮乏
原因
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广布,全年炎热干燥
河流
河流稀少
人口
人口增加,经济发展
对策
海水淡化
实行节水措施
进口水资源
跨流域调水
建立人工蓄水设施
开采地下水
人文
多元的文化
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圣城
中东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当地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战争不断的中东
石油资源
水资源
宗教文化差异巨大
欧洲西部
位置与范围
位置
西邻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至地中海
范围
欧洲西半部分
国家与首都
瑞典(斯德哥尔摩)、芬兰(赫尔辛基)、英国(伦敦)、法国(巴黎)、
瑞士(伯尔尼)、德国(柏林)、西班牙(马德里)、意大利(罗马)
瑞士(伯尔尼)、德国(柏林)、西班牙(马德里)、意大利(罗马)
自然环境
地形
以平原为主
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经济
农业
日常饮食以牛羊肉和乳制品为主
发达的畜牧业
在农业中占主要地位
特点
占用劳动力少
高度机械化、自动化
牧草
绿色金子
影响因素
温带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地形平坦
工业
工业革命发源地(工业发展早)
工业发达地区、密集地带
服务业
特点
体系完善
国民经济支柱
旅游业
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地中海沿岸沙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峡湾、阿尔卑斯雪山
人文旅游资源
英国伦敦白金汉宫、荷兰风车、法国巴黎卢浮宫、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
希腊奥林匹克遗址公园、波兰华沙肖邦雕塑
希腊奥林匹克遗址公园、波兰华沙肖邦雕塑
基础设施
统一货币
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交通发达
政策
《申根协定》促进欧洲旅游业发展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位置
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大部分位于热带
自然环境
地形
以高原为主
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利亚高原
地势
东南高,西北低
河流
刚果河
水量大
原因: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充足
尼罗河
世界第一长河
气候
分布特点
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
刚果盆地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资源
矿产资源的宝库
种类多,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产量居世界首位
石油、铀、铁、铜等储量大
生物资源
咖啡、油棕原产地
经济
经济发展缓慢
原因
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掠夺
特点
出口初级农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解决措施
改变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
例:发展化学、机械工业、花卉业、旅游业
人口、粮食与环境
人口问题
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
粮食问题
生产落后,粮食供应不足
环境问题
原因
人口增长过快→粮食需求增加→扩大耕地面积(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在草原地区过度放牧
→在草原地区过度放牧
后果
土地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解决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引进人才和技术,加强团结合作,建立完整的民族经济体系
人文
人种
黑种人的故乡
文化
节奏强烈的歌舞艺术
民居
茅草屋
极地地区
北极地区
位置与范围
北极圈以南
北冰洋大部分及周边亚、欧、北美部分地区
自然环境
气候
不像南极那么严寒干燥
原因
地形
南极洲是高原大陆,海拔高,气温更低一些
海陆
南极洲是陆地,北极则为北冰洋,且有大西洋暖流
下垫面
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冰雪强烈反射太阳辐射,热量散失更多
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
生物
北极熊
资源
科学考察
丰富的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煤
环境保护
捕杀海豹、海狮、海象等极地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
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加工
石油泄漏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南极地区
位置与范围
南极圈以南
南极洲及周边海域
考察时间
1、2月为南极暖季
自然环境
地形
冰雪高原
平均冰层2000米以上
气候
白色荒漠
严寒干燥
风库
风速大
生物
企鹅
资源
科学考察
建立科考站
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
大仓库
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
丰富的矿产资源
环境保护
捕杀鲸等极地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
臭氧层空洞
冰川融化
《南极条约》
认识国家
临近地区
日本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45°N之间
半球位置
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
西临日本海,东临太平洋
范围
国土组成
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等
首都
东京
海岸线狭长的优势
多优良港湾
渔业发达
造船业发达
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自然环境
地形
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
河流
短小湍急
水能资源丰富
航运价值低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资源
矿产资源稀缺
森林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自然灾害
多火山地震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优势
地热资源丰富——温泉
火山灰——土壤肥沃
应对
轻型建筑材料
地震演习
人文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大和民族为主
经济
农业
地形
平原面积狭小
气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科技
机械化程度高,生物技术发达
对外贸易型经济
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工业
工业特点
进口加工出口
分布地区
太平洋与濑户内海沿岸
分布原因
国内资源匮乏,需要进口原材料
国内市场狭小,需要出口工业产品
海外投资
原因
劳动力价格上涨
国内资源短缺
市场饱和
需求增加
优势
资金丰富
技术先进
印度
位置与范围
地理位置
纬度
大部分位于热带
海陆
北临喜马拉雅山脉,南邻印度洋,西邻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
半球
东半球、北半球
首都
新德里
自然环境
地形
德干高原、恒河平原
地势
南北高中间低
河流
恒河
自西北向东南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自然灾害
旱涝灾害
西南季风不稳定
地震火山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经济
人口
数量
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国家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
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人口政策
控制生育计划
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劳动力资源丰富
市场广阔
劣势
人均资源不足,粮食短缺
农业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小麦
影响印度农业生产的因素
自然条件
地形
地形平坦
德干高原、恒河平原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充足的光热条件,雨热同期
西南季风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造成粮食减产
河流
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
历史
长期发展农业,经验丰富
科技
绿色革命
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环境
劳动力
丰富
服务外包产业
产业特点
信息技术含量高
利润大
资源消耗少
印度优势
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成本低
英语普及
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印度地位
世界办公室
空间分布
发源地
班加罗尔
俄罗斯
地理与范围
地理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
东半球、北半球
西濒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南部与众多国家有边界线
跨亚欧两大洲
首都
莫斯科
自然环境
地形
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河流
伏尔加河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地势
东高西低
南高北低
气候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
森林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丰富
经济
农业
气候寒冷,多山地
工业
特点
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影响俄罗斯工业的因素
自然因素
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社会因素
铁路沿线,交通便利
工业区分布
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附近
世界加油站
最大的能源出口国
交通
交通部门齐全
铁路、公路、航空、内河与海洋航运、管道
客运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货运
铁路运输
管道运输
石油天然气
内河航运
伏尔加河
母亲伏尔加
欧洲最长的河流
五海通航
地形平坦
结冰期较短
水量较大
东欧平原人口集中
乌拉尔山以东河流航运价值不高
结冰期较长
地势起伏大
交通分布
特点
交通运输线路和枢纽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分布不均衡
欧洲部分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亚洲部分稀疏,主要在西伯利亚南部
西伯利亚大铁路
亚欧大陆桥
影响西伯利亚大铁路选线的因素
地形
南部多山地
气候
南部纬度较低
矿产资源和工业区
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
人口与城市
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欧平原与西伯利亚南部
东半球其他
澳大利亚
位置与范围
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
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自然环境
生物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特有生物
袋鼠、鸸鹋、树袋熊(考拉)、琴鸟、桉树、金合欢
是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物种
特有生物多的原因
独占整片大陆,与外界隔绝,少有外来物种;很多动物并没有天敌,进化缓慢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
经济
养羊业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
三大牧羊带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人工草场
牧草质量好,稳定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人工草场
牧草质量较好,较稳定
粗放牧羊带
天然草场
牧草质量差,不稳定
影响因素
地形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东南狭窄的沿海低平原地区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东南和西南沿海平原地区
粗放牧羊带
西部高原和大自流盆地东部,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主
气候
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全年气温较高,适合放牧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降水1000mm以上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降水500-1000mm
粗放牧羊带
降水500mm以下
河流
为养羊业提供灌溉水源
采矿业与冶金业
机械化、自动化生产,高效开采利用
世界矿产品主要出口国,矿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环境保护
恢复占用土地
回灌水建立湖滨生态基地
保留生态廊道,随毁随植
服务业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西半球国家
美国
位置与范围
位置
西半球,北半球
本土位于北温带,夏威夷位于热带,阿拉斯加小部分位于北寒带
本土美国本土西邻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邻墨西哥湾,南北分别与加拿大、墨西哥相邻。
范围
除本土外,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
主要城市
首都
华盛顿
最大城市
纽约
人文
世界第三人口大国
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民族大熔炉
原住民印第安人
移民
美国华人华侨分布广泛,旧金山、纽约、洛杉矶有唐人街
旧金山是美国华人最多的城市
自然环境
地形
特点
南北纵列分布,西部为高山,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矮山地。平原面积占一半以上
地势
东西高,中间低
科迪勒拉山系
世界最大的山系
水源
密西西比河
世界第四长河
五大湖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流入大西洋
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气候
降水分布规律
东多西少
西海岸狭长区域降水较多
西部高大山脉阻挡水汽进入内陆
经济
农业
农业强国
特点
地区生产专业化
生产机械化、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优势
平原面积占一半以上
主要位于温带,水热条件充足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主要农业带
及影响因素
及影响因素
乳畜带
纬度较高的五大湖及东北地区
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
是美国的主要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小麦区
中央平原的中部、北部
地势平坦,土质好,雨热同期,适合小麦生长,密西西比河灌溉便利
棉花带
美国35°N以南
长期不合理开垦,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棉业已衰落,现在已发展为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玉米带
乳畜带与小麦区之间
地处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畜牧与灌溉农业区
美国西部高山地区和大平原地区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受地形阻挡,降水少,不利于农作物生长,需灌溉才能发展农业
草原面积广,适合发展畜牧业
亚热带作物区
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和佛罗里达半岛地带
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气温较高,降水充沛,适合亚热带作物的生长
工业
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工业体系完整
世界领先地位
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
工业区分布
东北部工业区
五大湖地区
钢铁、汽车、化工
历史悠久,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
底特律是汽车制造中心,后续逐步衰退
西部工业区
太平洋沿岸
微电子、航空航天等
旧金山东南面的“硅谷”是微电子工业中心
南部工业区
墨西哥湾沿岸
航空航天、新兴石油化工等
休斯敦是石油化工、宇航中心
高新技术产业
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引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产业部门
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等
信息技术产业
对美国经济贡献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
硅谷
旧金山东南
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意义
支柱产业
促进就业
广泛应用
推动其他产业发展
巴西
位置与范围
位置
大部分位于热带,小部分位于南温带
位于西半球,跨南北半球
首都
巴西利亚
人文
人种
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人种约占40%
多元文化
狂欢节
桑巴舞
足球文化
自然环境
地形
巴西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亚马孙平原
河流
亚马孙河
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最大的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
经济
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
农业
优势
位于热带,气候湿热
地形平坦
产量居世界前列
咖啡、甘蔗、柑橘、大豆
出口创汇产品
咖啡豆、蔗糖、橘汁、大豆
农矿产品出口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
工业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巴西称为了一个工农业大国
钢铁、汽车、飞机等跻身为世界重要的生产国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矿产资源附近
节省运费
海运便利,方便出口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作用
环境效益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调节全球气候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提供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经济效益
提供木材、药材、食品
开发
原来的印第安人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砍伐树木,开荒种地
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发亚马孙地区
破坏
破坏雨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全球气候
保护措施
设立雨林保护区
控制热带雨林的乱砍乱伐
发达国家筹集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
中国地理
概况
疆域与人口
疆域
优越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半球
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纬度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光热条件好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简答)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光热条件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既能发展路上贸易,又能发展海上贸易,有利于对外交流
范围
四至点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的中心交接线上
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邻国
14个陆上邻国
最大的内陆国
哈萨克斯坦
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南部印度尼不丹,东南还有缅老越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日本
韩国
文莱
印度尼西亚
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朝鲜、越南
领海
自北向南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内海
渤海
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包围
琼州海峡
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范围
领海基线算起向海上延伸12海里
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
省
省
23个
自治区
5个
直辖市
4个
特别行政区
2个
县
县级市、区、自治县
乡
镇、民族乡
34个省级行政区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位置
人口
人口数量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优势
劳动力丰富
市场广阔
劣势
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压力大
人口时间分布
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1949年以前,人口增长较慢
1949-1980年左右,人口增长迅速
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
20世纪70年代后,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人口增长速度大幅降低
近年劳动年龄人口下降,2016年以来,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空间分布
人口分布不均匀(简答)
东多西少
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
东部气候湿润,西部气候干燥
东部交通发达,西部交通落后
东部经济发展早,发展水平高,西部经济发展晚,比较落后
黑河—腾冲线
东南多,西北少
民族
56个民族
汉族人口最多
55个民族人数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超过500万人的少数民族
蒙回藏维苗,土满彝记牢。壮族人最多,珞巴人最少。
民族政策
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文化
蒙古族
那达慕
藏族
雪顿节
苗族
苗年
傣族
泼水节
高山族
丰收节
汉族
元宵节
侗族
大歌
朝鲜族
长鼓舞
民族分布特点
汉族人口分布
遍布全国各地
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
西南、西北和东北
分布特点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地形和地势
地形
地形区、山脉走向的位置与名称
地形特点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方法
数种类
看面积
对生活的影响(简答)
优势
有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林业
牧业
旅游业
采矿业
劣势
地面崎岖
交通不便
不利于发展耕地作业
地势
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判断方法
地形图
西部多为高原、山地,东部多为平原、丘陵
地形剖面图
沿36°N的地形剖面图
沿32°N的地形剖面图
河流流向
我国众多河流滚滚东流
影响(简答)
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气候
秦岭淮河线
冬季0℃等温线
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气温
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1月漠河、北京、武汉、海口气温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1月漠河、海口气温差
冬季南北温差大
纬度因素、冬季风
1月最低、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漠河和海口的因素
纬度因素
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7月漠河、哈尔滨、北京、武汉、海口气温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7月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青藏高原的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
7月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吐鲁番的影响因素
海陆因素
西北内陆气温年较差大
海陆因素
温度带的划分
五带一区
由南向北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
秦岭淮河线
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农业
暖温带
苹果、梨
亚热带
柑橘
热带
椰子、香蕉、菠萝
民居
北方
坐北朝南,密闭程度高,墙体较厚,暖气等设备
南方
高大宽敞,通风透气
降水
降水的空间分布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海陆因素、山脉阻挡
400mm等降水量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降水最多的地方
台湾火烧寮
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降水最少的地方
吐鲁番盆地托克逊
海陆因素
降水的时间分布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干湿区
湿润区
降水800mm以上
半湿润区
降水在400-800mm之间
半干旱区
降水在200-400mm之间
干旱区
降水200mm以下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民居
湿润、半湿润区
斜顶屋
干旱、半干旱区
平顶屋
植被
湿润区
林木茂盛
干旱区
草本植物
农业类型和农作物
湿润、半湿润区
种植业
水稻
干旱、半干旱区
畜牧业
小麦、玉米
气候
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雨量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雨量小
高原山地气候
夏季凉爽,冬季寒冷,降水量少
山脉气候的垂直分带
判断山脉所在温度带看山脉基带(山脚)植被
横断山脉的山南从山顶到山麓,由高山寒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
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
海陆因素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逐渐减少
地形因素
高大山脉阻挡气流,山地两侧差异明显
季风
夏季风
源头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性质
温暖湿润
冬季风
源头
西伯利亚、蒙古
风向
东北风、西北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河流
河流
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额尔齐斯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雅鲁藏布江、怒江
不注入大洋的河流
塔里木河
水文特征
水量
降水
冰雪融水
湖泊与沼泽
水位
流量
长江流量大原因
(简答)
(简答)
雨季长
降水量大
支流多
流速
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
汛期
松花江双汛期原因(简答)
春汛
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
夏汛
夏季多雨
黄河春汛不明显
(简答)
(简答)
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降水少,春旱严重
农业灌溉用水多
枯水期
结冰期
秦岭淮河线以南、冬季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
含沙量
水土流失原因:雨多坡陡树少土松(简答)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多山、坡陡,相对高差大
植被稀少、过渡开发(乱砍乱伐、过度放牧)
土质疏松
秦岭淮河线南北河流水文特征对比
秦淮线以北
水量小
汛期短
含沙量大
有结冰期
秦淮线以南
水量大
汛期长
含沙量小
无结冰期
内流河与外流河
内流河
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区
内流河的流域
外流河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区
外流河的流域
西北多内流河原因(简答)
距海遥远,难以注入海洋
非季风区,干燥少雨,蒸发强烈
山麓溶雪补给,水量较少
土质疏松,植被稀少,下渗严重
内流河与外流河水文特征对比
内流河
流量小
汛期短
含沙量大
外流河
流量大
汛期长
长江
长江流域水系图
概况
源头
唐古拉山脉
注入海洋
东海
长度
6300km,中国第一大河
流经省份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中下游分界点
宜昌、湖口
主要支流
岷江、赤水、沱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雅砻江、湘江、沅江、赣江和清江
水文特征
冬季无结冰期
夏季汛期较长,冬季枯水期
水量大
含沙量较小
中上游流速较快,下游流速较慢
开发
水电站
水能宝库
水量大
上游流速快
航运
黄金水道
无结冰期
中下游流速慢
问题与原因
上游
水土流失
中下游
泥沙淤积
水污染
洪涝灾害
中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
河道弯曲
夏季多暴雨
南北支流汇入多
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
围湖造田,缩小了湖泊面积
治理
洪涝灾害
加强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多植树造林
中游河段“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下游修建水利工程(加固防洪大堤,修建水库)
退田还湖
黄河
黄河流域水系
概况
源头
巴颜喀拉山脉
注入海洋
渤海
长度
5500km,中国第二大河
流经省份
青川甘宁内蒙古,山西陕西豫与鲁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上中下游分界点
河口、桃花峪
主要支流
汾河,渭河,无定河,洛河,洮河,湟水
水文特征
夏季水量较大,冬季水量少
有结冰期
上游
含沙量较小
水量较大
初冬、初春季节宁夏段有凌汛
中游
含沙量最大
下游
含沙量较大
流速较慢
初冬、初春季节山东段有凌汛
开发
水电站
流速快
问题
上游
土地荒漠化
地处半干旱区,降水少,蒸发量大
支流汇入少
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过渡开垦,过度放牧
中游
水土流失
流经黄土高原,地形坡度大,土质疏松
植被稀少
夏季多暴雨
过渡开发
下游
地上河
流速慢
含沙量大
支流少,流域面积小
流经黄土高原时,含沙量大增,进入下游华北平原时由于泥沙淤积,形成了地上河
黄河两岸附近的地表水和其他河流的水不能流入黄河。
治理
上游
合理放牧
中游
水土保持
下游
修建大坝
自然灾害
定义
异常变化
造成损失
分类
气象灾害
台风
寒潮
洪涝灾害
旱灾
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分布
气象灾害的分布与成因
台风
东南沿海
台风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寒潮
青藏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少(简答)
青藏高原地势高,阻挡了北方冷空气侵入,不易受到寒潮的侵袭
洪涝灾害
南方地区多发洪涝灾害(简答)
受夏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大,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雨季长,多暴雨
旱灾
华北地区春旱原因(简答)
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降水少,春旱严重
农业灌溉用水多
水污染
地质灾害的分布与成因
地震
西南地区、台湾地区
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滑坡、泥石流
中西部的山区,西南最集中(简答)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多山、坡陡,相对高差大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
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
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同一灾害如干旱、洪灾等,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
防灾减灾
沙尘暴、水土流失
防护林
地震
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泥石流
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定义
自然界中
对人类活动有价值
分类
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等
特征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土地、阳光、森林、生物、水、水能
可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循环使用
不合理利用
生物资源:一旦种源消失,该资源就不能再生,从而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源
土地资源: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比再生的土壤自然产生更新过程快得多,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也就成为不能再生的资源
可再生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不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煤炭、石油、铁矿
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类型
农业用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交通用地
工矿用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
永久积雪和冰川
戈壁
土地资源特征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少,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农业用地
耕地
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水田
湿润区
平原、丘陵
旱地
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高原、平原、丘陵
草地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
林地
主要分布在山区山区
湿润、半湿润区
山地、丘陵
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
东南林区
难以利用土地
西部内陆
干旱区
高原、山地、盆地
土地利用问题与措施
问题
乱占耕地
过渡放牧,草场退化
乱砍乱伐
土地污染
措施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退耕还林、还草
营造防护林
合理开发,发展旅游业
水资源
定义
通常把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时间分布
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降水和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大
空间分布
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合理利用
兴建水库、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
跨流域调水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
扬州江都,京杭运河输送,解决华北缺水
中线工程
丹江口,解决华北缺水
西线工程
长江到黄河,解决西北缺水
引滦入津、引黄入晋
保护水资源
问题
水资源浪费
水污染严重
措施: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农业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种植耐旱、耗水少作物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工业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
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家庭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推广节水器具
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经济与文化
交通运输
地位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交通运输方式
航空运输
速度最快
价格最高
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
短途
运量较小
价格较高
铁路运输
中长途
运量较大
价格较低
水路运输
长途
速度最慢
价格最低
运量最大
管道运输
铁路干线的分布
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南北干线
京哈线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广线
东西干线
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农业
地位
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部门
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
渔业
地区分布
地区差异
东西差异
东耕西牧
南北差异(东部区)
土地利用类型
秦岭淮河线以北多为旱地
以南多为水田
气候
秦岭淮河线以北为湿润区
以南多为半湿润区
农作物
粮食作物
北方
小麦、玉米
南方
水稻
油料作物
北方
大豆、花生
南方
油菜
糖料作物
北方
甜菜
南方
甘蔗
纤维作物
棉花
新疆与黄河、长江中下游
西部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
东部半湿润区、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经济林区
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影响农业的因素
自然条件
土地水气光
土壤
黑土地、红土地、黄土地
土壤肥沃
黑土地、红土地、黄土地
地形
山地
林业
牧业
平原
种植业
河湖
灌溉用水
气候
气温
降水
光照
山的阳坡阴坡
降水多少
人文条件
市场
科技
交通
劳动力
环境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宜林则林
山地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宜粮则粮
冲击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
宜牧则牧
坡地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宜渔则渔
河湖多、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
蔬菜、花卉、鱼肉乳禽蛋生产
储存困难,多分布于城郊,交通便利,靠近市场
科技强农
工业
地位
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类型
重工业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等
轻工业
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等
我国工业的分布
沿海沿江沿铁路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中部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
工业基地
辽中南
重工业基地
有利条件
矿产/煤铁资源丰富
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交通条件好(交通便利)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市场广阔
国家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
以重工业为主,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大
环境污染严重
京津唐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有利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
科技力量雄厚
交通便利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市场广阔
国家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
水资源短缺
长江三角洲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有利条件
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沿海沿江的结合部
水陆空交通发达
科技力量雄厚(劳动者素质高)
市场广阔
人口众多、农业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
能源、矿产缺乏
珠江三角洲
轻工业基地
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临近港澳和东南亚
交通便利
具有侨乡优势,便于吸引外资
劳动力丰富
有国家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
能源、矿产缺乏
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
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
地域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自然环境差异
自南往北
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自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
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自西向东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
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
东密西疏
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高,西部低
秦岭—淮河线
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常用交通工具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
水运依然是常用交通运输方式
1月平均气温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0℃以下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0℃以上
年降水量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800mm以下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800mm以上
主要地形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平原高原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平原丘陵
河流冬季结冰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有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无
农田类型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旱地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小麦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水稻
熟制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一年两到三熟
植被类型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大
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认识区域
(位置与分布、
联系与差异、
环境与发展)
(位置与分布、
联系与差异、
环境与发展)
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青藏高原以西,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自然环境
地形
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有广阔的东北和华北平原,西部游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气候
温度带
中温带
暖温带
寒温带
气候类型
大部分是温带季风气候
气温
最冷月气温0℃以下
最热月气温20℃以上
降水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土壤
黑土地
东北平原
黄土地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农业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谷子
甜菜、棉花、大豆
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平原广阔,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雨热同期
土壤肥沃
年降水量偏少,灌溉水源相对短缺
华北平原春旱
成因
春季气温回升很快,3-5月降水量很少
土壤水分蒸发量大
河网密度较小,地表径流量较少
农田需水量大,灌溉水源紧张
措施
跨流域调水
兴修水利
培育抗旱、耐旱作物
发展节水农业
滴灌、喷灌
建塑料大棚
地膜覆盖
东北三省
位置与范围
位置
我国东北部
主要省份
黑吉辽
地形与河流
地形类型
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主要河流
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辽河
气候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气候冷湿,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暖短促
降水特点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多
东北三省传统民居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原因
房顶坡度大,有利于冬季屋顶积雪滑落
墙厚窗小可减少室内热量散失,有助于防寒保暖
土壤
气候
雨热同期,利于植被生长
地形
地形平坦,利于有机质积累
位置
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不易被分解;逐年累积形成黑土厚重的腐殖质层
湿地
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沿海地区。
功能
涵养水源
蓄洪防旱
调节气候
维持生物多样性
蓄洪防旱
调节气候
维持生物多样性
东北沼泽地广布的原因
东北三省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地势低平,河流较多,排水不畅
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森林多,空气湿度大
地势低平,河流较多,排水不畅
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森林多,空气湿度大
破坏湿地的危害
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
调节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
生物多样性锐减
调节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
保护湿地的措施
停止开荒
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农业
影响东北三省农业生产的因素
位置
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一年一熟;紧邻冬季风源地,春秋季节易发生冻害
地形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气候
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水源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土地
耕地面积大;黑土地肥力高
劳动力
上世纪劳动力大量涌入
政策
国家开垦号召,政策支持
科技
大规模机械化经营
中华大粮仓、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东北三省耕地广,人口少,余粮多
条件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生长期日照时间长;冬季寒冷,有效减少病虫害
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黑土地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交通便利,便于商品粮及农产品外运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工业
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形成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工业发展的优势
矿产资源丰富
海陆交通便利
工业基础较好
国家政策扶持
发展工业的限制
环境污染
结构单一
资源枯竭
设备老化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进行经济转型、结构调整
减少落后产能、老旧设备
增加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解决环境污染、体制障碍
黄土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范围
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南抵秦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雨多坡陡树少土松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单位时间内坡面径流量大
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沟谷两侧多出现直立的陡崖,地表坡度大
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天然植被退化,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极低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极易被流水侵蚀,并形成泥浆进入河流
治理措施
生物措施
子主题
主要省份
内蒙古青甘宁陕晋豫
传统民居窑洞
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
黄土高原成因
风成说
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中亚、蒙古高原、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
证据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基岩成分不一样
黄土地貌景观
塬
墚
峁
川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危害
带走大量肥沃表层土→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破坏农田和村庄→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在下游淤积抬升河床,形成“地上悬河”→洪涝灾害
自然原因
雨多坡陡树少土松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单位时间内坡面径流量大
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沟谷两侧多出现直立的陡崖,地表坡度大
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天然植被退化,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极低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极易被流水侵蚀,并形成泥浆进入河流
治理措施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
工程措施
修建梯田、打坝淤地
农业技术措施
轮作套种
精心选育良种
发展覆地膜
喷灌和滴灌技术
科学施肥
精心选育良种
发展覆地膜
喷灌和滴灌技术
科学施肥
小流域综合治理
沟谷打坝淤地
缓坡修筑梯田
塬面平整土地
缓坡修筑梯田
塬面平整土地
北京
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
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自然特征
范围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南海
地形
类型复杂多样,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高东低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以上
河流
河湖众多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
红土地
农业
主要农产品
粮食作物
水稻、小麦
经济作物
油菜、甘蔗、柑橘、香蕉、橡胶、
菠萝、茶、竹笋
菠萝、茶、竹笋
莲藕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湖塘密布
适宜莲藕生长的水域广阔
椰子
海南岛
属于热带海岛,海滨地带气候湿润、多风
适宜椰树生长
竹笋
东南丘陵
冬季均温在0℃以上,地势稍高,排水良好
适宜竹林生长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发展水田的条件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低平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
河湖众多,灌溉条件好
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造成农业减产
丘陵地区农业发展
鱼塘 种莲藕
丘陵
种毛竹等
种茶树
筑梯田,种水稻
长江三角洲地区
位置优势
江海交汇之地
长江
黄海、东海
既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水,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范围
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地形
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水文
河湖众多
对长江三角洲有什么影响
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提供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水产品等
农业
鱼米之乡
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我国重要稻米产区
土地肥沃
地势低平
河湖密布,利于灌溉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水热条件充足
季风气候不稳定,容易造成旱涝灾害
城市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核心城市上海
同城效应
著名旅游景点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
水乡风貌
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乌镇、西塘等
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
香港和澳门
特别行政区
一国两制,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位置
香港
珠江口东侧,毗邻深圳市
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澳门
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
区旗
香港
红色底白色洋紫荆花
澳门
绿色底,五角星、莲花、大桥、海水
土地利用
土地资源稀缺
上天
建设高层建筑
下海
填海造地
保有大片绿地
经济高速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高密度人口、发达的经济与高质量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东方明珠
香港
自由贸易港
国际金融中心
贸易中心
信息服务中心
航运中心
澳门
支柱产业
博彩旅游业
经济联系
前店后厂
珠江三角洲地区(厂)
提供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优惠政策
港澳地区(店)
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贸易港口
粤港合作模式
香港服务业+广东制造业→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基地
台湾省
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位置与范围
纬度因素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地跨热带和北温带
海陆位置
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自然环境
地形
地形特点
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占总面积的2/3,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地势东高西低
山脉
台湾山脉纵贯南北为东北—西南走向
最高的山峰——中国东部最高峰
玉山
地形成因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气候
气温
分布特点
年平均气温整体较高(山地除外)
年平均气温南部高,北部低
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降水
分布特点
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东部降水量多,西部降水量少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二者分界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
台湾中东部为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低
水文
台湾最长河流
浊水溪
河流特征
短小湍急
台湾最大湖泊
日月潭
特有植物
红桧木、樟树等
人口
人口分布
人口西密东疏,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
交通线分布
绕台湾岛呈环形分布
称号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东方甜岛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盛产甘蔗
海上米仓
水热资源充沛,土壤肥沃,适宜水稻生长,水稻产量高
水果之乡
气候多样,水果种类多,产量大
兰花之乡、兰花之岛
气候湿热,广泛种植兰花,种类多,产量大
植物王国
气候终年湿热,山地垂直分异明显,使台湾拥有自热带到寒带的多种植物;植物种类多,数量巨大
温泉之岛、东方盐库、茶叶之乡、樟脑王国
外向型经济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发展
20世纪50年代
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初级产品: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
原料密集型
20世纪60~90年代
出口加工工业
普通工业产品: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
劳动密集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高新技术产业
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
技术密集型
西北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自然特征
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地形
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气候
暖温带、中温带
干旱区、半干旱区
干旱
温带大陆性气候
自东向西地貌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沙漠的变化
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河流
河流稀少,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区
农业
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内蒙古牧区
温带草原牧场
三河马、三河牛
宁夏滩羊
新疆牧区
高山草场
细毛羊
灌溉农业
西北地区天然降水少,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灌溉农业区。
人们在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
人们在河西走廊(祁连山)、新疆高山(天山)山麓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发展农业。
在西北地区,水分蒸发强烈,人们为保护珍贵的水资源,建造了“坎儿井”。
西北地区农产品品质好的原因
由于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因此品质优良。
发展农业的条件
夏季高温,热量丰富,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山麓地带与河流沿岸水源较充足,灌溉便利
地广人稀,土地面积较大,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
洪积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
冬长夏短,离冬季风源地近,易受寒潮影响,春季沙尘暴频发
降水少,蒸发强,水资源不足
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耕作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
塔里木盆地
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新疆的地形特征
三山夹两盆
为什么干旱
远离海洋
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
农业
新疆瓜果为什么那么甜?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水源来源
高山积雪融水
天气越晴朗,雪山融水越多
塔里木河
绿洲分布特点
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
主要分布在绿洲上,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油气资源
我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
西气东输
一线:轮南—上海
二线:霍尔果斯口岸—广州
二线:霍尔果斯口岸—广州
对西部的作用
能使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得到大规模的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对东部的作用
能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青藏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自然特征
位置与范围
中纬度,北温带
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南部
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至国界
地形
平均海拔4000m以上,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
“世界屋脊”
特征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地势高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空气稀薄,大气中氧气含量少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河流
冰川融水是大江大河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怒江
气候
高寒气候,冬寒夏凉,降水稀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光照
光照充足
日光城——拉萨
人文
民族
藏族
传统服饰
藏袍
民居
碉房
农村城镇中多平顶碉房,青藏高原土层薄,林木稀少,人们就地取材,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厚实
毡房
牧民住在牛毛毡搭的帐篷中
饮食
主食
糌粑
牛羊肉
饮品
青稞酒、酥油茶
农业
高寒牧业
主要牧区
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高原环境
高寒缺氧低气压
植被
高山草甸
优良畜种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河谷农业
分布地区
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的湟水谷地
作物
小麦、青稞
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发展条件
相比于青藏高原的其他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相对充足
地势平坦,土质较肥沃
中游夏季有降水,紧靠河流,方便引水灌溉,水资源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
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质量优的条件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
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麦类作物穗大,粒重。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三江源地区
位置
位于青海省南部,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雪山冰川广布,地势起伏大
中华水塔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
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雨季和冰雪融水丰盈之时,湖泊储蓄河水,消减洪峰;
冬春湖泊将储存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流量稳定
冬春湖泊将储存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流量稳定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地位
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生态环境
表现
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
水土流失加剧
草地沙化严重
虫鼠猖獗
野生动物锐减
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湖泊和湿地水源补给减少
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治理
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退耕还林还草
全面禁猎
禁采砂金
休牧育草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中国在世界中
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957年
完成“一五”计划
完成“一五”计划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
1956年,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53年,鞍山钢铁厂恢复扩建
1956年,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1978年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了经济特区。
21世纪
经济腾飞
经济腾飞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1-2013年,神州八、九、十号升空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生态环境恶化
雾霾、水土流失
环境污染
水污染、大气污染
能源紧缺
人地关系不和谐
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
内陆与沿海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大
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做负责任的大国
一大贡献--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
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乡土地理
包头
地理位置
地处中国华北地区、蒙古高原南端、内蒙古中部、南濒黄河,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
自然环境
地形
中部山岳地带、山北高原草地和山南平原
中间高,南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
气候
半干旱
中温带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河流
黄河
凌汛
自然资源
白云鄂博铁矿——1966年被确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
自然灾害
人文
经济
农业
作物
小麦、玉米、马铃薯
工业
重工业
交通
京包铁路,包兰铁路
“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地图
技巧方法练习
课堂练习
小卷
全品
一模、二模真题
作业
一模、二模真题
全品
二轮(专题)
区域认知
世界区域认知
中国区域认知
非教材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地形
气候
河流
农业
环境
人地协调观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地球和地图
等值线图
地理计算
读图、用图
三轮(考前冲刺)
中考真题讲解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