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读书笔记
2021-07-19 10:26:18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本书介绍了认知心理学有关方面的知识。内容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知觉与注意;模式识别;意识状态;记忆过程;知识的表征;心理表象;认知发展等。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八)表象
概述
(一)表象:当事物不在自己眼前时,对该事物的物理表征。心理表象是对事物形成的一种不能即时被感觉器官所感知的心理表征
心理旋转
一)心理旋转的经典实验谢帕德和梅茨勒(Shepard & Metzler,1971)研究方法:反应时法
研究结果:反应时随方位数的增加而增加
研究结论:被试对两个图形作比较时,是在头脑里将一个图形转到另一个图形的方位上来,然后依据匹配的情况再做判断。
心理旋转的连续性
心里旋转的过程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梅茨勒(1973)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无论图形是平面还是立体对,被试的判别反应时基本恒定,并随两个刺激材料方位差的增长而有所增长
结论:心里旋转是连续进行的
心理扫描
实验研究
距离效应
1结论:表象也是可以扫描的,并且扫描所需的时间随扫描的距离而增加,这些都类似对实际图画的扫描
Kosslyn, Ball & Reiser(1978)做的更为复杂的心理扫描实验。材料:识记一个小岛的地图(图中精确位置以×表示),7个地点配成21对。每对之间的距离与长度次之的另一对的距离至少相差0.5cm。足够的练习,使被试能构成精确的相应表象
这说明表象扫描中存在距离效应,表象操作具有特异性的空间特征。
大小效应
理论与模型
空间框架理论
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某些空间方向上的加工(如上下)特别突出。上下维度与地心引力相关,地心引力对人们所知觉的世界有不对称的影响,而前后、左右两个维度都不具备这种性质;上和下非常容易区分;
双重编码理论
言语系统负责处理言语信息,并将其以适当的言语形式储存起来,是关于事物和事件的抽象概念的加工操作,是基于词语联想的表征
非言语系统负责处理基于表象的信息加工和表征,主要是关于客体或外在事物的视觉性、听觉性或触觉性的操作;
功能等价理论
客观事物之间即使不是结构上的相同,至少在功能上是等价的。
二阶同构:记忆中的事物关系和现实中的这些事物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就是二阶同构
概念命题假说
不论是视觉方式还是言语方式,人们存储的都是对事件的解释而非其表象成分
人们并非以表象的形式存储心理表征,而是通过以意义为基础的命题来进行编码和操作加工的
(九)思维
概念
概念的含义和作用
一个概念就是共同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物体、事件、关系或性质。
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它对一类事物进行概括的表征。
使人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类别世界
使人在新事物出现时通过归类进行推理和预测
使人进一步拓展知识
概念的形成→布鲁纳:假设考验说
同时性扫描(记忆和信息加工负担大)
继时性扫描(记忆压力小,用时较长,不经济)
保守性聚焦(最有效)
大大减轻记忆负担
每次只改变焦点的一个属性,被试可以从主试的反馈中获得非常明确的信息
可以减少概念形成作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
博弈性聚集(冒险,时间紧迫,实例呈现较少时采用)
概念的组织
原型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原型对概念进行组织,由此对一个概念形成更清晰的理解。
基本水平类别
概念的组织具有一个层级结构,同一个概念可以属于从低到高的三种相关的类别水平
概念的内隐学习→雷柏的人工语法研究
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
内隐学习上稳定的
理解是缄默和抽象的,无法表述
推理
含义与类型
演绎推理
命题推理
三段论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假设检验过程
证实倾向
只关注那些能证实规则正确性的证据,而非寻找反例来检验这个规则。证实倾向阻碍了人们对客观世界中信息的全面关注和理解。
内容效应如果推理的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那么就不会出现明显的证实倾向(Bracewell & Hidi, 1974; Wason & Shapiro, 1971)。支持实验:格瑞格斯和考克斯(Griggs & Cox, 1982)饮酒实验(73%)。说明在推理过程中涉及生活中具体内容时人们分析问题更全面,能够合理地使用证伪策略,消除证实倾向。
错误解释
气氛效应
气氛效应:在三段论中,前提的形式所产生的气氛影响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换位理论
三段论推理包含逆转或换位分析,它常使人不能正确地把握前提的意义或不能把握前提的多重意义,往往将一个全称肯定前提或特称否定前提解释为逆转亦真,即认为:“所有A是B”意指“所有B是A”“一些A不是B”意指“一些B不是A”
心理模型理论
约翰逊-莱尔德等人(Johnson-Laird et al., 1983, 1991)认为,人们推理的过程就是创建并检验心理模型的过程。首先根据前提条件,创建一个心理模型;然后检查结论是否符合这个模型的要求,并以此来判断一个结论是否使可能的。
信仰偏见效应
当使用有意义的材料时,人们往往会不顾结论的逻辑状况而易于接受那些符合他们的信仰的结论。
决策
期望效用理论与标准化决策
决策在理想状态下,如果决策者了解了每个备选方案的结果及其概率,那么决策者可以全面权衡信息并作出最优决策,即用最大的期望效用值的方案将成为人们的选择。
前景理论与自然决策
卡尼曼和特弗斯基(Kahneman & Tversky, 1979)提出。自然决策之所以背离期望效用理论,其原因在于人们的“规避损失”(loss aversion)倾向。
规避损失倾向是指人们对损失比对收益赋予更大的权重,表现出对损失的厌恶与回避,使人们在决策时具有一个关于损失和收益的心理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
自然决策中的规避损失现象
前景理论还揭示了一个奇特现象,即人类具有强调小概率事件的倾向。小概率事件:就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描述内容的框架效应对于同一件事或情境,当用损失或收益这两种不同的前景方式来描述时,可以引导人们采用不同的参照框架,使得人们在自然决策中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
捐赠效应 :人们通常对于他人捐赠给自己的物品会给予更高的评价
启发式策略与概率问题
基础比率忽略倾向
忽视统计回归现象
高估稀有事件概率
(十)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
含义和类型
包含三种基本成分
初始状态
目标状态
障碍
类型
定义模糊的问题
定义清晰的问题
策略
算法式策略
是循环使用一种确定的解决程序从而在有限步骤内循环渐近解决问题的过程。(高效能,低效率)
启发式策略
人们使用由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归纳而成的经验规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低效能、高效率)
问题空间理论
基本观点:从信息加工观点出发,认为问题解决过程是从建立问题的表征开始的。问题解决是在一系列知识状态之间所搜解决路径从而通过问题空间的一种行为。
作业环境
对问题的心理表征
心理选择
计算机模拟问题解决
模拟人类各种符号行为的第一个计算机模拟程序是纽厄尔和西蒙(1972)提出的通用问题解决者(General Problem Solver, 简称GPS)。GPS的目标并不是以最高效率的方式来解决一些问题,而是模仿人类解决这些问题时所采用的一般性过程。GPS中的基本策略是手段-目的分析。
影响因素
问题的陈述或呈现方式
问题的表征
功能固着
反应定势
也称定势,它是指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
酝酿效应
有人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个小时、几天或几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这种现象称之为酝酿效应。
问题解决的技巧
真正理解问题-正确表征问题
记住问题
识别可选假设(启发式)
获取应对策略(思维定式)
评价最后阶段(验证)
暂时放下问题(酝酿效应)
专长
专家的一般表现
1专家的类型
常规专家
对于熟悉的问题能快速而准确地处理,表现出突出的成绩;面对新颖问题,并未表现出相同的能力。
适应性专家
适应新的问题情境,利用专家知识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2专长与问题解决的速度与稳定性
专家的特征之一是在问题解决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具有超越常人的表现,专家的水平远远高于新手(novice)。
3专长的限制
专长的领域限制
专家对新问题的反应会受到技能自动化模式的约束,初始阶段干扰作用;良好的自我监控技能,最终赶上并超过新手。
4专长和智力
智力水平并不是专家问题解决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专家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其智力并不直接相关。
5专长与经验
经验也不是获得专长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专家的问题解决能力建立在多年的经验基础之上。
专家的知识结构
知识的层次组织
专家的突出的问题解决能力在于他们对材料的组织方式使其能迅速把握问题的实质
知识的图式组织
图式的这种抽象表征使得专家能把不同的生活情境看作是物理上相同的问题,它也是专家在解决问题时向前推理时的根据。
中等抽象水平的概念表征
专家的其他优势
知识的组织方式
知觉优势
策略优势
监控优势
认知努力优势
专家的成长
德雷福斯五阶段模型
新手阶段
高级新手阶段
胜任者阶段
精通者阶段
专家阶段
记忆表征系统模型
理论前阶段
人们是根据问题情境的表面特征提取问题解决的实例
经验阶段
人们可以理解因果关系,并开始对实例经验加以抽象
专家阶段
人们能够对不同的系统表征进一步抽象,使得专家知识可以迁移
创造性
创造性的含义
1创造性指制造某种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过程。2独特性和有价值是创造性产品必备的两个要素
创造性的类型
小概率创造性
非可能创造性
向前推进的
超前推进的
创造性的人格和环境因素
一些学者认为,历史和文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创造性是进化过程的结果
坎贝尔(Campbell, 1960)提出了创造力的盲目变异和选择性保留(blind-variation and selective-retention)理论,认为创造性的出现是盲目变异和选择性保留的结果
个性因素
冒险特征
知识准备特征
内在动机驱动
创造性的群体因素
头脑风暴
(十一)元认知
元认知概述
元认知是指“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 ——弗拉维尔(1976) “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
元认知与认知的联系
①认知是元认知的基础,没有认知,元认知便没有对象;
②元认知通过对认知的调控,促进认知的发展
③元认知和认知共同作用,促进和保证认知主体完成认知任务,实现认知目标。
元认知和认知的区别
认知 : 对认知对象进行某种操作元认知 : 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
对象 认知活动:外在的、具体的事物;元认知:内在的、抽象的认程或认知结果等
目的认知活动:使认知主体取得认知活动的进展;元认知:检测认知活动的进展,并间接促进这种进展;
元认知的实质
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元认知结构
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就是个体在经历不同的多次的认知活动后,将影响自己认知活动的因素、经验、教训和技巧及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等不断累积沉淀而形成的知识。
存储于长时记忆中,在进行认知活动时,个体会适时地、适当地提取符合情境和任务的元认知知识,以便自己的认知活动能顺利进行
元认知体验
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贯穿整个认知活动过程;
元认知体验是认知过程必不可少的成分,联系着元认知知识和调节,是二者的中介和桥梁。
元认知监控
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预测
计划
策略选择
监测
修正
评价
元认知发展
从他控到自控
从不随意到自动化
从单维到多维
从局部监控到整体监控
敏感性增强,迁移性提高
各成分的发展
元记忆的发展
指主体关于自己的记忆能力和记忆过程的认识,对简单的记忆情景和记忆策略的有效性的认知,是元记忆能力发展的最初表现;
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只能认识到某些单个学习项目的性质,高年级学生却能认识到多个学习项目间的联系,并能利用这些联系帮助记忆。
元记忆的评价指标
知道感研究
回忆阶段
知道感判断
知道感是指个体虽然一时无法回忆出某个信
再认判断
判断阶段
模糊再认判断
学习判断
元理解的发展
元理解(meta-comprehension)指学习者对自身的阅读理解活动及其主客观影响因素进行的认知、监控和调节。
它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己阅读过程的评价和调整,是一种内部的元认知活动,一般人很难意识到它的进行。
元模仿的发展
元注意的发展
元学习的发展
元认知神经机制
理论基础
神经
前额叶皮质
(十二)语言
语言的习得
语言的结构
语音单位
由单个符号表示,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是口语中最基本的单元。
构词单位
具有意义的最小单元。
语句单位
句法(syntactic)是语句单位,是控制词素组合成短语或句子的规则
习得的理论
行为主义-斯金纳-强化主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 1975)在巴普洛夫和华生的相关概念基础上,提出了语言习得的强化理论。
基本观点
婴儿刚出生时如同一张白纸,心灵及智慧均一片空白,所有知识和心理能力都要从后天学习中获得,语言习得就是一个强化和模仿的过程。
儿童自主或无意发音受到父母或家人的强化
儿童模仿成人的发音及对词汇和语法的应用;
乔姆斯基-LAD-语言习得装置
乔姆斯基任务强化论无法解释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的语言发展却有着相似的阶段性,即儿童大多都经历了牙牙学语、单字词句、电报句和语法句几个阶段;
在成人对儿童发音、语法等强化不到位的情况下,儿童是如何获得语言的
儿童语言学习中的创造现象;
基本观点
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宜于学习语言的人类所特有的知识,这种知识体现在语言获得装置上。
只要儿童处于适当的环境中,语言获得装置便会自动运作,促使儿童对其广泛接触的语言材料进行处理,并逐步转换成一套语言系统。
两种理论的局限性
强化论把语言习得的学习过程看成纯粹的刺激-反应,解释过于简单、机械。对于生下来就不会讲话但听力正常的儿童来说,显然仅仅靠模仿是不能掌握语言的;即使儿童通过强化和模仿获得了语言的外部形式,但也无法培养其语言的交际能力;
乔姆斯基的先天语言获得装置只是一个假设。该理论过分强调遗传性,低估了环境的作用。
双语
共同存储模型
认为两种语言信息共享一个语义表征系统,即记忆。
两种说的语音、词汇和句法是不同的,语言的理解和发生方式也可以不同,两者彼此联系,可以相互转换。
单独存储模型
认为通过两种语言通道获得的信息,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以及语言的理解和发生的方式上是不同的。
两种语言的语义信息分别存储于不同的语义表征系统中。
两种语言的语义表征系统是彼此独立的,语言形式的转换在两种语言形式直接联结的基础上实现的。
语言的理解和产出
语言理解
词汇理解
段落理解
句子理解
词汇识别中的现象
词频效应
人们对于高频词的识别要快于低词频
语义启动效应
先前的语义加工使随后的语义性任务操作的反应时减少、准确率提高。
词汇判断任务
是词汇识别研究中使用最多的试验任务之一。要求被试尽可能快而准确地判断呈现的是真词还是非词,并按键反应。
词汇歧义
心理词典假设
在人的头脑中存在一个类似于词典的记忆仓库,并把该记忆仓库称为心理词典。
它是字词的意义在人心理中的表征,且每个字词的表征都储存了丰富的资料,包括词义、形态、语音以及词与词之间的联系。
人们根据词形或者语音在心理词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条并理解它的意义,该词就被识别了
语言的产出
语言产出的过程
建构阶段
说话者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受动机、情绪、当前任务和情境等因素的制约,还受到其他非言语认知过程的影响。
转换阶段
运用句法规则将要表达的思想转换成言语结构。即从思想转换成句法、词汇和语音等不同层次的语言结构。
执行阶段
将转换得到的语言结构表达出来,可采用口语或书面的形式进行。
语言错误
加莱特(Garrett, 1988)发现言语错误有时是由于单词替换引起的,表现为两种类型
显现了意义上的联系
显现了字型上的联系
回话准则
量的原则
谈话中,按要求尽可能地提供所需信息,但无需提供过多的不必要的信息
质的原则
在谈话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不要讲自认为错误的内容以及没有事实依据的言论。
关系原则
所说的话与交谈目的要有联系。
风格原则
讲话要清晰明确,避免晦涩、歧义;要简明扼要
失语症
布洛卡失语症
运动性失语症,表达性失语症。明显的口语表达障碍、找词困难,理解能力相对保留。患者语速缓慢且口齿不清,谈话为电报式,有手写和手势语障碍。
威尔尼克失语症
感觉性失语症:严重的语言理解障碍。患者说话清晰且流畅,语调正常,常不能命名,有时会编造名称,甚至自创新词,对他人的对话答非所问。
传导性失语症
皮层下白质的顶下小叶损伤,以及左顶叶弓状束的损伤。
语言表达流畅,但不能重复他人的语言,即重复上存在障碍。
弓状束是联系Broca和Wernicke语言区的重要结构,其轴突传递词汇声音信息而非意义信息,因此,它的断裂只破坏听觉信息的传递,不损害意义信息的传递。
命名性失语症
大脑左半球颞叶皮层
主要特征是不能命名,即不能正确叫出物体的名称。患者语言流利、合乎语法且有很好的理解力,但在找到合适的词方面存在困难,往往采用婉转曲折的话来弥补说不出的词。
完全性失语症
大脑中动脉的病变损伤及Broca和Wernicke损伤。
主要特征是语言理解障碍、语言运动障碍。患者既不能说话,也不能理解语言,更不能读书和写字,但可以理解人们做出的表情和手势。
(二)注意
注意的概述
为什么需要注意
Change blindness & inattentional blindness表明:从外界环境输入进来的信息远远超过大脑的处理能力,大脑只能处理一小部分信息。因此需要一种机制,从外界海量信息中有选择性地筛选出最相关的信息,大脑有限的处理资源用于处理这些被选择的信息。
注意的基本含义
注意的本质
个体意识对特定信息的选择与集中;个体意识对无关信息的排除与抑制。注意是个体对内部信息加工的激活与对无关刺激加工进行抑制的双重加工活动的结果。
注意的功能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面对大量信息,人要正常地生活与工作,就必须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注意对信息的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人的需要、兴趣、情感过去的知识经验
注意的种类
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选择性注意分配性注意持续性注意
集中注意分散注意内源性注意外源性注意
注意研究的基本历程
注意研究的基本取向
从信息加工的内部机制方面研究注意
行为角度考查注意
解释为什么在面对多种信息时,个体能对一些信息进行加工而忽略另外一些信息;这些研究希望揭示个体到底是如何处理那些没有被加工的信息的;较有影响的理论:注意过滤器理论、注意的资源理论与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等;
从注意的神经机制方面研究注意
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注意缺陷与大脑损伤之间的关系
20世纪60-70年代
过滤范式作用
双耳分听
局部报告法
20世纪80年代后
选择性定势范式
stroop作业
启动作业
视觉搜索作业
选择性注意
含义
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常用的研究方法
双耳分听实验
听觉选择性注意的理论模型
过滤器模型-布罗德本特
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为了避免系统超载/紊乱,在外部感官与内部中枢之间会出现过滤器的装置对信息进行选择,选择部分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过滤器一般是根据信息的物理特征进行选择,通常采用“全或无(all or none)”的方式进行工作。信息到达高级中枢的通道是单一的通道。
衰减模型-特雷斯曼
过滤器并非全或无而是衰减的方式
并非只允许一个通道的信息通过,非追随耳的信号只是衰减了,部分信息仍能得到高级加工。
反应选择模型-多伊奇-诺曼
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选择表现在反应阶段,存储的信息不同,作出的反应也不同。
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理论模型
可变焦距理论
该理论认为,注意像聚光灯一样,并且具有可以调节焦距的功能,从而对一个很小范围内的刺激或很大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当刺激落在视野(聚光灯光圈)之外时,一般很难得到加工,只有在光圈内才能被注意、得到加工。
特征整合模型-特雷斯曼-1898
前注意阶段
前注意阶段:个体对呈现在视觉环境中的所有刺激特征进行快速的平行加工,这个过程基本上不需要注意的参与;自动加工
特征整合阶段
特征整合阶段:个体以缓慢的速度、采取系列加工方式,通过集中注意将各种特征有效地组织起来,完成对客体的知觉。完全系列加工
分配性注意
含义
个体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称为注意的分配性,也叫分配性注意(divided attention)。
研究方法
双操作作业
双作业操作(dual-task performance):被试在同一时间完成两种作业,其中一种作业是主作业,另一种是附作业,然后考察完成两种作业的情况。
理论模型
单一资源论模型
卡尼曼认为,人们完成注意这种认知活动时需要一定的认知资源,这些资源是有限的,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个体必须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不同的活动或同一活动的不同方面去。简单的活动需要的认知资源少,复杂的活动需要的认知资源较多。
多重资源论模型
在信息的加工系统中,存在多种不同的感觉通道或加工机制,在同一感觉通道内的信息加工之间会产生干扰,但不同通道内的信息加工之间各自独立,影响较小;每个通道都有自己的容量,在单位时间内通道存储、转换与加工信息的数量是有限的。
注意的神经机制
半侧空间忽略障碍
完全忽视受损的脑部位对位的空间
注意的执行功能
额叶的一些区域包括扣带回参与注意的执行
注意的定向功能
顶叶
中脑的上丘
丘脑
注意的警觉功能
纹状体
边缘系统
网状结构
(四)记忆结构
记忆(memory):个体对信息进行接收和组织、存储、改变和恢复的心理过程。
记忆的工作模型
遗忘曲线
遗忘的原因
干扰
消退
两种记忆说
短时记忆
小白鼠跳台实验
高等动物在被摘除海马以后,原已习得的反应保持无损,但新的反应却难以形成和保持。一些电休克实验也支持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区分开来。Jarvik和Exman(1960)利用小白鼠做过跳台实验:在铁丝笼内设一个小台子,将白鼠放在台上,笼的底部通电,当白鼠跳到笼底,其足部就受到中等强度的难受的电击。经过电击,白鼠很快学会呆在台上,很少再跳到笼底。但是,若在白鼠跳到笼底并从足部受到电击之后,立刻从鼠的头部施加电休克刺激,则白鼠以后还会往笼底跳,显出没有学会呆在台上,忘掉足部曾受电击。如果将电休克刺激与足部电击之间的相隔时间增多,则电休克的作用就会降低。这个实验表明电休克破坏了当前事件记忆的生理过程,未能使之转为永久贮存。
自由回忆实验范式 系列位置效应的解释
抑制说
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回忆
即时回忆
延缓回忆
感觉记忆:感觉滞留表明感觉信息的瞬间贮存,这种记忆就是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
全部报告法
部分报告法
两种记忆说的内容和核心
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存在着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不同的记忆,它们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
长时记忆是一个信息库,可以长期储存大量信息,因而又称永久记忆
外部信息经过感觉通道先进入短时记忆。它是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容量以内的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可短暂地保持,利用复述可避免迅速遗忘。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可短暂保持(约15~30s)。
典型代表
维尔福和诺曼Waugh & Norman, 1965)主要观点:刺激信息经过注意和模式识别后,首先会储存在一个加工容量有限的初级记忆存储器中,随后有的信息被遗忘了,有的信息则通过复述保持下来,并把加工处理后的信息转送到次级记忆存储器中长久保留.
主要观点:初级记忆:一种直接的记忆,涉及直接的意识经验,提供感知到的事物的真实图像,具有暂时性质;
次级记忆:间接记忆,对当前意识意外的过去经验的储存,具有长期性质。
三级加工模型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从记忆的结构角度看待记忆,认为记忆有三种存储结构:感觉、短时和长时存储。强调三种记忆结构及结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将记忆和存储的概念分开。记忆指要识记的信息,而存储指的是存储信息的结构,如感觉存储,短时存储和长时存储。
记忆的结构是固定的,而控制过程是可变的。刺激从记忆的一个存储器到另一个存储器的加工处理过程受到人的主动调节与控制。
记忆的加工水平说
不随意学习实验(让被试完成一定任务,不要求识记;待任务完成后,出乎意料地对他们进行再认或回忆的测验)
有关复述的实验
感觉记忆
感觉滞留表明感觉信息的瞬间贮存,这种记忆就是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
感觉记忆主要涉及视觉和听觉的
听觉的感觉记忆称作声像记忆(Echoic Memory)
视觉的感觉记忆称作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
(五)短时记忆
容量 7±2
增加容量的方法:经验→组块
知识经验和组块组块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人利用贮存于长时记忆的知识对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成人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组块的作用:减少短时记忆中的刺激单位,增加每一个单位所包含的信息。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
组块对知识经验的依赖
对容量有限的解释
Waugh & Norman等从贮存上来解释这种有限容量,将它看作有限的贮存空间,而且此存贮空间分为少数几个槽道,信息就储存在这些槽道里。在一个槽道里只能贮存一个组块。如果,组块数超出槽道数,超出的那部分信息就不被短时记忆所容纳,或者新进入的信息将会挤掉槽道里原有的信息。
Baddeley(1975)认为,短时记忆痕迹的衰退极为迅速,一般只能维持约2s,如不及时在此期间加以再现或复述,则将消退;短时记忆容量实际上反映着人在2s内能够加以复述的项目数量。因此短时记忆容量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它取决于一个项目复述所需时间的长短,需要复述时间多的项目的容量就小,需要复述时间少的项目容量就大。
Klatzky(1975)认为,可以将短时记忆看作一个空间,在贮存的项目与加工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即贮存空间与工作空间有权衡关系。如果贮存的项目多,即占据较多的贮存空间,那么留下来供操作的空间(即工作空间)就会少了。情况也可以反过来。这种看法将短时记忆容量与加工联系起来,也把短时记忆容量看成是可变的。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用加工来说明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短时记忆的编码
听觉编码
康拉德记忆广度实验
视觉编码
Posner(1967,1969)的实验证实,短时记忆可以有视觉编码。
语义编码
Wickens(1970,1972)就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他主要采用所谓的前摄抑制释放范式。
Shulman的实验也为短时记忆的语义代码提供了证据。
同一匹配
同义匹配
短时记忆的保持和遗忘
Waugh & Norman(1956)的实验(探测法)
根据消退说,保持信息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根据干扰说,保持的信息将随着间隔数字的增加而减少
无论是快速还是慢速呈现数字,正确回忆率都随着间隔数字或干扰项目的增多而减少。说明短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干扰而不是痕迹消退。
短时记忆的提取
1 、斯坦伯格经典研究→加因素法
平行扫描
系列扫描→被证明正确
中止扫描
终结扫描→被证明正确(斯坦伯格)
2、直通模型→直通模型可以解释系列位置效应。即认为最初和最后呈现的项目比中间呈现的项目熟悉值或痕迹强度都要高。
直通模型认为信息不是通过比较来提取的,人可直接通往所要提取的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位置,进行直接提取,故称为直通(Wickelgren,1973)。
短时记忆中的各个项目都有一定的熟悉值或痕迹强度,可以据此作出某种判定。
人有一个内部的判断标准,当熟悉值高于这一标准,则作出“是”反应,低于这一标准则作出“否”反应;熟悉值越是偏离这个标准,即熟悉值越高或越低,作出“是”或“否”的反应也越快。
直通模型可以解释系列位置效应。
不能解释反应时为什么会随着识记项目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Atkinson和Juola(1973)将两者结合起来,提出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双重模型
每个字词可按其知觉维量来编码,称为知觉编码
字词还有意义,即有概念编码
工作记忆
巴德莱和辛奇(Baddeley & Hitch, 1974)提出用工作记忆来替代短时储存的概念
强调信息的操作
工作记忆的结构
中央执行系统
控制和监督
联系各子系统之间和与长时记忆
协调注意资源
可以参加认知活动
语音环路
储存部
复述部
视觉空间图形处理器
视觉缓存器
形状、颜色被动储存
内部抄写器
空间、运动信息内部操作
情景缓冲器
受中央执行系统控制
多重编码信息暂时存储的系统
工作记忆的机制
资源共享模型
加工和存储是两个矛盾的过程
控制性注意观
和短时记忆不同
获得和维持激活的过程
抑制观
哈尔希→抑制无关信息
对短时记忆的发展
是短时记忆的进化形式但不能代替
短时记忆是被动的、暂时的、容量有限的
(六)长时记忆
概述
概念→一分钟以上,没有容量的限制
它是指信息在人脑中存储一分种以上,几天、几月、几年,乃至终身的记忆。容量:长时记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信息库,没有容量的限制;信息来源:长时记忆中所存储的刺激信息绝大部分来自短时记忆信息内容的精致性复述加工,也有一小部分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性存储的信息;长时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而由一些分离的系统构成。如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体系
陈述性记忆
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
程序性记忆
认知技能(内隐)
运动技能(内隐)
类型
表象系统和语言系统
佩奥的双重编码理论
表象编码系统
语义编码系统
佩奥(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长时记忆中存在着两种独立的编码系统,分别是语义编码系统和表象编码系统;语义系统专门处理语言信息,表象系统专门处理非言语的客体和事件的知觉信息;两个系统相互独立,但又有密切联系;具体词和抽象词的信息加工:两者都可由语义编码系统来进行处理,但是具体词还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由表象编码系统来进行加工。
图尔文→情景、语义
情景记忆
意识觉知
闪光灯记忆
图尔文(Tulving,1972)提出;1、情景记忆关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特定事件及情节的记忆;是一个人能够回忆起他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往事,即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事件。情景记忆最突出的特点是意识觉知。图尔文把这种觉知称之为自主意识(automatic consciousness);闪光灯记忆(flashbulb memory):常被认为是情景记忆的极端情况。一些非同寻常、骇人听闻的事件发生后,往往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在人们的记忆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语义记忆
语义记忆涉及人们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的记忆,它一般是按照客观事物的类别或属性、总括的抽象规则对刺激信息进行组织的。
图尔文认为语义记忆是一个心理库,它是对语词的意义、语法规则、物理定律、数学公式以及各种科学概念等抽象事物的记忆;
它所存储的事物不依赖于个人所处的某个特定时间或特定地点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可能在大脑皮层上有不同的机能定位。情景记忆,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部分的活动水平更高;语义记忆则大脑皮层的额叶部分,活动水平更高;
内隐、外显
内隐记忆→不需要有意识提取
指人们没有觉察到自己拥有,也不需要有意识地提取,却在特定的任务操作中表现出来的记忆,是一种无意识获得的经验对当前任务产生的易化影响
外显记忆
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
加工分离程序
提取
回忆
过去经历的事物或者概念在头脑中重新显现的过程,包括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两种形式。
再认
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景、加工过的知识等再度出现时仍能把其认出来的过程。
记忆的遗忘及其理论
艾宾浩斯→痕迹消退理论
消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信息加工心理学观点:记忆痕迹是指编码;
条件反射理论:记忆痕迹是指因感知、情绪和动作等而在大脑皮质有关部位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
干扰理论→遗忘不是记忆痕迹的消退,而是被过去已学的或将来要学的东西的干扰所致,是新旧经验之间彼此干扰的结果
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
前后学习内容的相似程度
压抑理论
佛洛依德催眠治疗
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所致,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线索依存理论
图尔文(Tulving, 1972)认为记忆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对某一事件的初步知觉结果,个体记忆中会留下记忆痕迹,如果痕迹不存在,便发生了痕迹依存性遗忘(trace-dependent forgetting);
个体在回忆时认知环境中出现的提取信息的线索。有时该信息可能是在记忆存储中,但因为缺少有关提取的线索,便发生了线索依存性遗忘(cue-dependent forgetting);
模型
层次网络模型
语义记忆→基本单元是概念
指向连接使各节点构成网络
分层储存、即网络具有层次
通过搜索完成对语义的加工
对该模型的批评
熟悉效应
典型性效应
否定判断
激活扩散模型
结构→
语义记忆行同巨大网络、通过连接联系概念
连线长短表示疏密关系
有限的时间激活量有限
概念的激活依赖于搜索的策略与决策
模型的加工过程
当一个概念被受刺激或被加工,该概念所在的网络节点便被激活,然后激活便沿连线向四周扩散。
这种激活的数量是有限的,一个概念愈是长时间受到加工,释放激活的时间也愈长,从而有可能形成熟悉效应;另一方面,激活也遵循能量递减的规律。
概念间的连线按语义联系的紧密程度有长短之分,连线的不同强度依赖于其使用频率的高低。当连线的强度高时,激活扩散的快。
特征比较模型
定义性特征
一个概念所必须的特征
特异性特征
对定义一个概念并不必要,但也有一定的描述功能。
概念之间共同的语义特征特别是定义性特征越多,则其联系越紧密。
处于不同级别概念的定义性特征的关系是上下级概念,如“鸟” 和“知更鸟”。
一、绪论
认知心理学历史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
西方文明中,对人类认知的兴趣可追溯至古希腊。-记忆和思维。
17-19世纪(哲学思辨)经验主义先验主义
虽然这些争论的核心是哲学方面的,但是双方却屡屡触及关于人类认知的心理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心理学背景
背景理论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心理基本单元与过程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认知过程的目的
行为主义(Behaviorism):可考验的假设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部分与整体
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认知如何发展
理论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撰写了大量心理学著作
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
研究方法采用内省法
经验可以被分为各种基本元素
感觉
意向
激情
状态
评价
意义和贡献:使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束缚,走上了实验的道路。
局限:还原主义,内省法
威廉.詹姆斯 美国心理学家,对理解注意、记忆和其他问题作出了许多贡献,并在北美帮助建立了科学心理学
主要观点
主张研究意识,但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
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评价:意义贡献: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和程。
约翰.华生→美国行为主义创立者,在说服美国和其他国家心理学家集中力量研究条件反射原理上非常具有影响力。
观点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反对研究意识
主张用实验方法,反对内省
刺激-反应(S--R)
评价
意义和贡献:强调客观行为表现,主张客观研究方法
局限:人与动物等同起来,是有机的机器;不研究心理的内部过程与结构,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内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行为主义的失败
认知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既要注意行为的研究,更要重点研究内部心理过程,它吸取了以往各种心理学思想中的有益成分,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跨学科因素
二战中人类功效的研究(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政府急需关于如何训练士兵使用复杂先进的装备和解决在压力下注意力溃散这类问题的实用知识。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Computer) 人工智能它提供了一个能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的大脑互相比较的实际模型,这就从根本上推动了信息加工和信息处理理论的发展,使心理学家受到启发,提出人与计算机一样,也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应该用客观方法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进行研究计算机科学的影响是认知心理学赖以产生的重要的外部原因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跨学科影响
语言学(Linguistics) 20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语言分析对认知心理学摆脱流行的行为主义观点起了关键性作用。
20世纪50年代起,认知心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67年,乌尔里克∙奈赛尔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一个里程碑,该本书赋予了该领域一种新的合法性。1970年《认知心理学》期刊的创办,这一期刊为界定认知心理学的领域做出了贡献。
认知心理学的认知假设
计算机隐喻将大脑的认知过程与计算机工作模式进行类比,认为人的大脑就像计算机一样工作。
序列加工认知可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反应是这一些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
认知模型不能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实体观察,建立理论假设,实证研究,验证假设。
信息加工、互通讯息的神经元
大脑是行为的基础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单位
功能:接收、加工或传递信息的功能
数量:人脑中约有1000亿到一亿亿个神经元。
处理能力:每个神经元都具有差不多相当于一台小型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神经元
结构
树突
轴突
胞体
神经末梢
种类
感觉神经元:把环境外部刺激(光/声音/温度等)转换为神经电信号,传输到中央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
运动神经元:将从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号传递到肌肉和内分泌腺的神经细胞
中间神经元:接受感觉信息,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其他中间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细胞。
神经冲动在细胞内的传导
不衰减性
双向性
绝缘性
相对不疲劳性
突触和神经递质
突触(synapse):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接触的特异性连接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突触前神经元分泌的可激活突触后神经元受体的化学分子。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和协调全身功能,加工传入的神经信息,向身体不同部分发出命令
脊髓:将脑与外周神经系统相连接的神经元干线,脊神经从脊髓发出,连接分布于全身的各种感受器、肌肉、腺体。参与快速的简单动作反射,如疼痛反射。
大脑:神经系统的中央计算机,众多神经元形成功能强大的神经网络,是所有感觉信息的处理中心,也是产生自由意志的中心。
外周神经系统:把脑和脊髓与身体其他部分相连接,向大脑传送各种感觉信息,也向躯体传送大脑发送的命令。
躯体神经系统:传递感觉、肌肉、躯体等信息的系统,可以随意控制。
自主神经系统:连接内脏,控制基本生命过程的系统。自主管理,不可随意控制。
交感神经系统:在危险性或情绪性情景出现时使躯体兴奋起来,以便“斗”或“逃”。应急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危险过后,复杂使躯体保持平静,使躯体返回到较低的唤醒水平。
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三个主要部分
脑干
延髓:生命基本维持,呼吸、血压、心跳
桥脑:传入纤维到达脑干其他结构和小脑
网状结构:警觉、注意
丘脑:传入感觉信息通过丘脑到达大脑皮层
小脑:身体平衡、运动、学习
2.边缘系统:与动机、情绪、记忆过程相关
海马:短时记忆
杏仁核:情绪
下丘脑:身体内部平衡,摄食饮水、体温
3.大脑:全部心理活动
大脑皮层结构功能
枕叶:负责对视觉信息进行初步加工
颞叶:听觉中枢,处理听觉信息;语言
顶叶:处理躯体感觉信息(温度、触觉、压力觉等) ;
额叶:控制运动,初级运动皮层;与高级心理功能有关,如决策、冲动的控制等;
语言分工
Broca区受损:说话缓慢,断断续续,而且只能将单个的字词,说不出整句
Wernick区受损:患者似乎无法理解语言的意义,虽然很流利地说出长串字句,但大多是没有意义的话。患者常编造字词
探索脑的方法
一般研究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描述和记录被试地外部表现,从而总结出认知活动规律地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保持一些变量恒定地情况下,通过对自变量地控制,来探索因变量地变化情况。
测验法通过问卷或者一些仪器设备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测试,来了解认知活动的情况。
常用研究方法
反应时法
通过测量从刺激呈现到最终反应完成之间的时间来了解认知加工的过程。S-R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天文学中“人差方程式”的发现,反映了个体之间的反应时间存在差异,从而为反应时法奠定了前提。1796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解雇助手。1823年天文学家Bessel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差方程式。
减法反应时→:1868年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为了测量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而发明的。基本假设:人的认知过程是由一系列加工步骤组成的,每个认知过程都是独立的。由于每个认知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通过对各段反应时间的计算,就可以了解不同认知过程的反应时间。
简单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
辨别反应时
加因素法
Sternberg(1966,1967,1969)发展出来的。基本逻辑:一项认知作业所花费的时间是每个认知加工阶段所需时间之和。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能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
开窗实验
汉密诺顿哈克和里吉曼(1977)发展的。基本假设:除了将认知过程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以便更直观地了解每个认知过程的具体情况,其他与加法反应时基本相同
口语记录法
20世纪60年代,纽厄尔和西蒙开始运用口语报告法研究问题解决
要求:被试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大声将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报告出来,从而让主试能记录和了解被试的内部心理活动。
需注意的问题:最好在认知任务进行的同时进行,保证准确性。要求被试将注意力集中于描述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而不是对认知活动进行解释和评价。对某些认知过程是不适用的,如神经生理反应、再认等一些自动化的认知活动。
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模拟法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编写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认知过程,使计算机以类似于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达到类似的结果,以此来验证心理学理论,并揭示认知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计算机模拟法不适用的情景:对一些包含情感、动机过程的认知活动无能为力。
认知神经科学技术
脑组织切除和电刺激
脑组织切除: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大脑某些部分,观察行为的改变。
电刺激:电刺激大脑某些区域,观察行为的改变,或询问被试的感受。
虚拟损伤法—经颅磁刺激(TMS)
利用交变强磁场,刺激大脑某个区域,让该区域的神经元发生去极化或者超极化,从而短暂干扰该脑区的功能
大脑电活动记录
脑电图和脑磁图
脑成像
脑结构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
将X光照相和计算机处理方法结合起来观察活脑的组织病变局限:空间分辨率稍不足,病变结构需足够大优势:脑结构成像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
利用人体组织中氢原子核(质子)对强磁场的反应构建出大脑的三维图像
脑功能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通过测量放射性元素发射的伽马射线测量大脑各区域的代谢水平。(5-10毫米)将无害的放射性原子(如O15)注射至人体静脉,让仪器扫瞄脑部血流量。如果某脑区活动增加,则该区域血流量会增加。所以可以通过测量在某些认知任务下大脑血流量的变化确定大脑某些脑区激活程度。
功能核磁共振技术(fMRI)
通过测量大脑对氧气的消耗来确定各脑区的认知功能。
(三)知觉
脑的视知觉
脑的视知觉
早期阶段:将图形和物体从信息中提取出来
晚期阶段:对图形和物体进行识别
视觉失认症
统觉失认症
统觉失认症:能认识复杂事物的个别属性,但不能同时认知事物的全部属性。又称同时性视觉失认症。
联想失认症
联想失认症:患者可对复杂物体的各种属性分别得到感觉信息,也可将这些信息综合认知,很好完成复杂物体间的匹配任务,也能将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正确地描述在纸上,但患者却不知道物体的意义/用途,无法称呼物体的名称。
早期视觉信息加工
眼睛的构造及功能
杆细胞
椎体细胞
体验盲点
视觉传导机制
光线→角膜→瞳孔→水晶体→视网膜→视杆细胞、视锥细胞→视神经
感受野
接受刺激的视觉区域
马赫带
1865年奥地利物理学家Mach发现,明暗交界处靠近暗处的一侧显得更暗,靠近亮处的一侧显得更亮。
知觉信息与知觉过程
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
音素恢复效应
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间接知觉论
1,间接知觉论认为刺激本身的信息是模糊和不完整的,个体必须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刺激信息进行推断和解释,才能实现对刺激的真正知觉。过去的知识经验主要以假设/期望/或图式的形式在知觉中起作用的。
刺激物说
刺激物说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著名代表Gibson(1950)认为自然界的刺激信息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
知觉加工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加工
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模式识别
概念 定义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需要将感知到的刺激信息与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的相应模式加以对比、匹配,从而辨认和确定该刺激信息意义的过程。
模板匹配理论
1.核心思想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这些袖珍复本即称作模板,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这样,模式就得到识别了。 模式的识别需要刺激与模板相匹配,而这种匹配要求两者有最大程度的重叠。
简单直观不灵活不经济目前,心理学家一致认为,模板说没有完全解释人的模式识别过程,它只是模式识别过程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
原型匹配理论
1. 基本思想:它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原型:是对事物形象的一种概括的心理表征,反映了一类客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匹配时需要把复杂对象的结构拆分为简单的部件形状,通过对部件原型进行匹配,以达到识别对象的目的。
证据: 九点图面部简图实验
特征分析理论
模式是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构成的,这些元素或成分可称为特征(feature),特征间的关系有时也称为特征。该理论认为,所有复杂的刺激都是由一些可以区分的,相互分离的特征组成的,各种模式是以分解后的一系列特征的形式来表征和存储的。
3. 实验证据:(1)Neisser的英文字母实验(2)Mayzner的实验(3)Pritchard的固定网像实验
鬼蜮理论
结构优势效应
字词优势效应
一、字词优势效应(词优效应)识别单词中的一个字母,就要比识别一个单独字母或非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Reicher(1969)的实验。
客体优势效应
识别一个结构严谨的三维图形线段的成绩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谨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呈现的同一线段的现象。威斯坦和哈里斯(Weisstein & Harris,1974)的实验。
完形优势效应
构形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某一个部分的现象。
(七)认知表征
陈述性知识表征
概念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容易被意识到,能够明确用词汇或者其他符号系统表述出来。
知识表征是指“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观念等的一种为头脑所知的形式”,即“知识在人脑中的记载、存储以及呈现方式”
表征方式
概念
concept:是人对一个类别(category)的心理表征,是分类过程的产物,分类是指将实质相同的事物归于相同的类别。一个概念就是共同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物体、事件、关系或性质。
命题
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
表象
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与现实世界的情境相类似的心理图像。
图式
组合概念、命题和表象,表征了人类对某个主题的知识具有综合性质
符合-网络模型
语义网络模型以概念为单位的表征
知识是按照层次语义网络来表征的。
该网络是由各要素(称为节点)链接而成的网,节点间的链接称为标记关联(R)。
对于任何一个单词,单词的意义都是通过与其他词的联系来表征的。
柯林斯和奎琳(Collins & Quillian,1969)提出的语义网络模型(semantic 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 SHNM)。
主要观点
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每一个概念在网络中的位置称做节点(node)。
指向连结使各个节点构成网络。
分级储存,即网络具有层次。
通过搜索完成对语句的加工。
难以解释的现象
熟悉效应(Familiarity Effect)对较熟悉的句子判断较快。RT狗是动物 < RT狗是哺乳动物
典型性效应(Typicality Effect)指对一个范畴或概念的典型成员的判断要快于非典型成员的判断。RT鸽子是鸟< RT企鹅是鸟
评价
强调认知经济型原则
概念之间联系的种类涉及太少,除了上下级关系外还有横向联系,其数量远大于层级关系;
层次语义网络模型对概念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分类存储,这节省了存储空间,但却增加了检索与提取信息的时间;
对某些实验结果和现象难以解释。
联想记忆模型-以命题为单位的表征→安德森和鲍文(Anderson & Bower, 1973)提出的以命题为基本单元的网络模型。
命题由一系列的联想构成,每个联想将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
若干个联想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命题表征(命题模型图表示);
命题模型图由节点和连线构成,节点代表各个概念,连线代表联想;
知识是按照命题的结构组织来表征的,具有网络性质。
图式和脚本
图式
基本特征
大图式包含小图式
即有典型普遍事实也可以
可以按照层级组织也可以嵌入
图式的抽象性和抽象程度可以不同
图式:是用以组织知识、创建相关概念的意义结构的一种心理框架,是一种包含了环境和事件的一般信息的知识结构,是人们对事物典型特征及复杂关系的抽象表征。
脚本
是一种关于常规性事件或人类行为的某些相对固定程序的图式。
塞克和爱贝尔森(Schank & Abelsom, 1997)用这一概念来解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典型事件的顺序以及人类行为的某些相对固定的模式。
脚本是知识表征的高级心理单位之一,人可以通过分析脚本的结构和修正脚本从而让脚本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程序性知识表征
表征及其系统
(一)程序性知识的概念是关于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做的知识,通常不能单纯用语言来描述,更不是靠语言描述就能把握的,往往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获得。
在人脑中是以产生式规则来表征和存储的;每个产生式规则均表述为 “如果-那么”(if-then)的形式,可称之为产生式的“条件-行动”公式。如果产生式规则条件得到满足,那么,个体就做出某种相应的行为。
冲突解决系统
产生式系统如何决定产生式规则的适应顺序?即系统如何知道下一步运用哪个规则?
产生式系统的形成
认知阶段
学习相关的知识和动作要领
连结阶段
通过反复练习熟悉产生式系统。个体联结执行各个产生式规则,使之成为一个问题解决的程序系统,并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
自动化阶段
对各个产生式规则进行协调和精细化。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