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书笔记
2021-06-11 13:13:58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最终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 核;继而在诸多世纪以来催生帝国与城邦,激发征服与十字军东侵,造就出许多性格截然分明的人物——如仁慈的皇帝、好斗的教皇、侠义的骑士,乃至世上第一批享受繁荣和启蒙果实的公民。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五章·有国王的民主,没国王的极权
中世纪
在西罗马帝国覆灭后,日耳曼部落建立起了封建制(feudal)(在中国相当于周的分封制)的原始的国家结构。
封建君主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军队,所以要听取三种不同地位(estate)的重要人士的意见,才能拍板决定政策
封建社会认为主要有三种地位
1. 神职人员
2. 贵族
3. 平民
这里的“地位”(estate)是职能上的分类,不同于经济上的阶级(class)
议会
议会不是常设的,而是在君主有特殊需要(比如战争加税)时才会召开。
法兰克,国会分成三个院,称为三级会议
二院是贵族代表
三院是平民代表
子主题
英国,国会分成两个院
上议院/贵族院:神职人员和贵族
下议院:平民
中世纪,由于君主太弱,所以城镇是自治的,但必须服从君命并捐税。
1400年之后,中世纪结束,君主开始占据上风,封建君主慢慢变为绝对的君主专制。
近代
国王权力的增加
国王提倡“君权神授”,比之前的君主更加尊贵、更加遥不可及,但还是要受到“上帝”这一约束。
国王装备了自己的军队,并且出现了长弓、长矛这种针对骑兵的武器。
国王用军队来对付国内忤逆自己的臣民
但同时,中世纪君主弱势的影响依然存在,比如英国议会就被保留了下来甚至权势更增。
天主教和新教的斗争搅起的风云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和议会的斗争
背景
斯图亚特王朝的皇帝是英格兰和苏格兰两个国家的统治者。
英国国王想加税,国会便借机要求更多对国家权力的控制权。
国王理所当然的拒绝国会的要求,便只得另图财源。
欧洲其他国家的国会此时大多已被架空。
查理一世:宗教问题导致国王和国会的矛盾爆发
背景:国王查理一世变得更偏天主教,而不偏新教了。
问题:一方面,英国的国会连续十一年没有召开;另一方面,苏格兰在新较上信仰更虔诚、民族性更烈,组织了军队进入英格兰,逼迫查理打消他的年头。于是,查理不得不召开英国国会以加税筹措军费抵抗苏格兰,英国国会借此机会限制国王的权力。
保王派和国会派展开了斗争,最终国会派胜利。1649年处死了查理一世。国会派首领克伦威尔接替国王的地位。
克伦威尔最终也与国会闹翻。在其死后,其手下的一个将领迎回了查理二世接续王业。
查理二世:吸收了查理一世的教训,不敢明目张胆改变信仰,但死前还是归信了天主教。并任命其公开信仰天主教的弟弟,詹姆斯二世继承其王位。
国会希望通过立法阻止詹姆斯即位,但查理二世解散了国会。至于无法加税的问题,查理二世则以接受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的资助(其时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带领下,彻底成为了天主教国家,取缔了过去所有对新教徒的宽容政策)为解决办法。
詹姆斯二世:坚信天主教,连唯一的儿子也是坚信天主教的妻子所生
光荣革命:为了防止英国产生一系相传的天主教国王,国会领袖请来了荷兰人威廉三世(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女方是詹姆斯二世和一个新教妻子所生的女儿——玛丽)侵略英国,并取得了王位。
国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来确定了立法单位(国会)在政府里强势、常设、独立的地位,并可让法国的独立性有了保障。
新教在一开始便是保障个人自由的,它反对教皇和主教的权威
法国
路易十四
他是坚定的天主教徒
取缔了一切对信教的宽容政策,将法国彻底天主教化
路易十六
1780年,国王濒临破产,所以路易十六计划进行税务改革,让贵族也和百姓一样纳税。
此时,虽然国家的权威不像中世纪那样弱小,但并没有完全废绝规则,贵族依然拥有极大特权。
路易十六为了改革税务,召开了一百余年未召开的三级会议
第三级会议要求三个会议同堂议事(以免平民通过的决议被贵族和神职人员否决),还要求按人数多给第三级会议一倍的席位数(来让自己占据票数的优势)。
路易十六答应扩增一倍第三级会议,但仍然分开议事。
1789年,三级会议召开。平民的国民议会以正统自居,邀请贵族和教会人员加入。斌仔凡尔赛宫的网球场(会议室正在粉刷,但平民代表以为这是不让他们开会的节奏,所以就占了网球场)创造了一套《人类与人民权利宣言》。
雅各宾派
背景
1. 网球场宣言让国王没有保障,并且将没有资本的庶民排除在外。
2. 路易十六表示如果自己重新掌权,就一定要让所有变化化为乌有,恢复旧规。
3. 路易十六的表态让激进分子借“稳固变革”之名,激起了渴望变革人士的回应。
这些激进分子在名为雅各宾的修道院集会,奉罗伯斯庇尔为首领,变成了独裁的革命党。
他们在处决路易十六、议会中铲除异己、关闭意见不同的报社、设非法法庭处决革命叛徒……
他们奉第一个布鲁图斯为圣人
雅各宾派建立的共和国变得和罗马共和国一样:为了国家什么都可以牺牲,肝脑涂地在所不惜。成为了一个极权国家。
第六章·皇帝和教皇到底谁大?
西罗马帝国
教皇需要查理保护
8世纪,伦巴底人侵略意大利,对教皇构成巨大威胁。但东罗马帝国忙于应付穆斯林,无暇保护教皇,所以教皇求助于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最终平定了伦巴底人。
800年,丕平的儿子——查理来到罗马,教皇将冠冕戴到查理头上,宣布他是罗马帝国的皇帝(原来的东罗马帝国皇帝是个女皇,于802年被废)。
查理大帝
对文化:查理是蛮族出身,但很重视对文化的学习
对地方治理:他派公爵、伯爵坐镇地方,让地方领主不敢造次,同时让他们服从查理大帝。这个帝国没有宪法基础,统治全凭领袖个人的权力。
对身后事:查理计划将土地分给几个儿子,可惜他只有一个儿子活下来了。孙子们倒是分了地,可却内讧严重,帝国一分为三:西部成了今天的法国,东部是今天德国的地盘
查理大帝之后,罗马教皇是哪个地方王侯支持他,他就给谁加冕为王。直到德意志的地区出现了奥托一世,这个保护者才算定下来,德王便也从此开始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德意志的国王选举与教皇的分分合合
日尔曼部落的传统
继承制和选举制的混合。以保障国王流着优良战士的血液为目标。
法国
法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王都能正好生出能干的儿子,所以,世袭就渐渐成了唯一途径。
德意志
选举制
德意志国王不仅没有养出好儿子,更因为德王兼任罗马帝国皇帝,所以在国王人选上就更慎之又慎。
德意志的国王会巴结地方强人
1. 国王一方面要压制地方强人,另一方面又要巴结这些选举人
2. 11世纪后,教皇不再允许国王和王侯贵族插手教会事务。教皇和国王这对搭档反目成仇。
把皇帝赶出教会
1073年,格列高利七世成为教皇
他宣布:主教由他亲自指派
亨利四世的故事
亨利四世再格列高利七世宣布后仍然坚称主教的人选由自己安排,结果被教皇开除了教籍(这等于教会昭告全国人民,你们不必再对这个皇帝言听计从)
之后,亨利四世一身平民装扮来到教皇所在的地方,在城堡外等了两三天,最后跪在教皇面前,才得以解除了“绝罚”。
教皇的军队
教皇有自己的税收,可以雇佣军队
同时,教皇还会鼓动地方上的王侯
总结:教皇和皇帝的斗争始终是僵持,双方都承认对方存在的必要性,争得只是彼此的相对权力
他们的争斗主要集中在中欧,也就是德意志至意大利北部的地区,使得在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完成统一的时候,这个区域却是众多小国、诸侯国、城市林立。
直到19世纪下半叶,德意志和意大利才统一。
东罗马帝国
皇帝是世俗和教会的统治者
有一个最高主教,但由皇帝指派,归皇帝管辖
1799年,拿破仑成为法国的执政者
背景:罗伯斯庇尔被处死后,法国试着武力祛除民主势力和复辟党,结果不是很好。拿破仑趁此崛起
拿破仑其人
深信启蒙运动,但不认为人民有权统治自己。
他反对任何团体特权,主张国民一律平等,国家提供给孩子教育机会,公开选人才,不计较保王派和共和派、罗伯斯庇尔的反对者和支持者在过去的作为……只要求他们创立一个有理性、有秩序的政府体制
制定了《拿破仑法典》
1806年,拿破仑废掉了神圣罗马帝国(800年查理一世---1806年),将其改组为莱茵联邦。
第七章·语言:从两种变为十几种
罗马帝国境内西边说拉丁语,东边说希腊语,以当今的塞尔维亚为界
罗马帝国分裂后,拉丁语演变为多种不同语言,统称为罗曼语系(Romance Languages)
罗曼语系
最主要的就是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
第八章·平民百姓的生活面貌
经济发展不是罗马人关注的重点,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法典和军事组织。
地区的自给自足:罗马一开始没有围墙,后来,日耳曼的入侵使得各个城市都开始修建围墙,之后,因为城镇萎缩,围墙内的面积越来越小。476年,西罗马覆灭时,95%的人住在乡村。
11、12世纪后,和平到来,城市、贸易才逐渐复苏。
谷物
谷物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远途运输
谷物只能生长在接近消费地点的地方。
谷物的远途运输问题直到18世纪运河开通后才解决。
谷物短缺时,可能会有人囤积谷物、哄抬价格
买不到谷物的人民可能会逼迫囤积者、甚至袭击运送谷物的马匹车辆,引发社会不稳定
1400年之后,国家政府逐渐强势,明令禁止囤积。
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纳税
农民要交税给国家
但另一方面,农民得不到任何国家的服务
1. 政府不兴办学校、没有保健制度、连马路都不管(除非有军事重要性)
2. 政府会照顾城市的公共卫生,但不管乡村
3. 税收8-9成都用在了军事上。可战争对农民来说只是意味着自己的土地烽火不断,自己的食物和动物都会拿去喂养战争双方的军队。
4. 地位高农民的人也说农民低人一等,只能乖乖纳税
当时的农民是真的可以做到自给自足,政府对他们来说没有用处
在现代,是不可能有自给自足的,所以,我们还是乖乖纳税来换取政府服务吧
法国农民的反抗
农民拥有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后迁往他处。
但却依旧要对领主缴费
所以,这些农民既是地主,又是佃农。
1788年,三级会议召开。
农民以为盼来了曙光,可他们的处境却没有任何改变。
乡间有传言说贵族和恶霸正在阻挠乡村改革,于是农民就先收拾了这些恶霸,然后进军领主的城堡,让领主烧掉了账册。
农民之乱让巴黎的革命党有点蒙,而且革命党中间也有不少人在向农民收钱。
1793年,宪法出炉,农民的一切规费和义务都被取消了
英国农民
英国在农奴制度结束之后,取消了所有封建形式的规费和义务。
原来的农奴按现代方法变成了有合同期的佃农,只需要付租金给地主就可以。
这个改变被称为农业革命
英国农业革命的两大元素
1. 农作方法的进步
原来的耕作方法
1. 日耳曼民族:在旧地地力枯竭后找块新地耕种
2. 罗马帝国:土地分为两半。一般种作物,一半放牧。一年一换
3. 中世纪的北欧:三田轮耕。一块在秋天翻土播种,一块在春天翻土播种,一块休耕。
英国农业革命的耕作方法
将土地分为四块,每块都种作物。
两块种谷物,两块种牲畜饲料,一年后两边轮换
因为这两种作物对土地的养分消耗成分不同,所以地力既没有耗竭,畜牧业也得以发展,甚至牲畜饲料还能积攒谷物所需的养分。
2. 土地所有权的重新规划
传统的划分方法
村庄土地分为三块公地、领主土地、荒地(荒地、沼泽、林地)
公地被细分为长条状,成为条田。
每个农民只耕种一个条田
牛只一律放在休耕的公地里。
农场属于整个村落,所有权归领主
种什么、什么时候种等问题也由村落决定
荒地
荒地开放给所有人的牲畜,还让人进入割茅草、捡柴火
新的耕作方法(圈地运动)
取消公地和荒地,然后将这些土地划分为大大小小的块状农场,最后分给个人
每人能分得多少地,按照之前拥有的权益、在哪块条田工作、在公有地放牧的权力等进行换算
最惨的是那些以前只能在公地上放牧的村民,他们在圈地运动后分到的土地最少,这些人也最有可能进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力。
工业革命
18世纪中期后,在英国,工业革命紧随着农业革命而来
结语:欧洲为什么可以抢第一?
不是所有东西都属于国王:欧洲的政府自古以来对人民的掌控能力就不够强,所以他们必须殚精竭虑、提供良好的政府才能争取人民的支持。
第一章·从希腊说起,讲到日耳曼——从古典时期到中世纪
欧洲文明发端之初的三个元素
1. 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古希腊的文明先于古罗马
古希腊的认为在多元的现实样貌背后,一定有一种简单、规律、有逻辑的原理在支撑,几何学便是这样一种东西。
罗马的法律和战斗力要远远发达于希腊,但其依然崇拜希腊文明
2. 基督教——犹太教的一个分支
犹太教和基督教都信奉一神教。
有人认为犹太教是摩西创立的,摩西还带来了上帝所规定的“十诫”。
犹太教中,道德和宗教密不可分,其他宗教则未必如此。
基督教怎么诞生的
耶稣熟悉所有的犹太教内容,从中延伸出自己的教义。
这些教义中有一条相当重要:不应当仅仅爱自己的近人,还应当爱自己的仇人。因为不爱仇人的话,你怎么证明自己和那些非信徒的人的区别呢?
耶稣把犹太人的道德教训转化成了宇宙大爱。
耶稣死后,有一个决定着耶稣这一派将去往何处的问题:耶稣的教义是只对犹太人有效,还是对所有人有效?
一派认为:我们应当先变成犹太人,遵守《旧约》中对犹太人的所有严格规定。
这一派如果成功了,基督教现在就只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
另一派认为,我们不必先变成犹太人,耶稣已经把我们从那些戒律中解放了出来,耶稣关于爱的教诲凌驾于一切律法之上。
这是个邪恶的世界,唯有耶稣才能拯救它
3. 日耳曼的战士文化
好战,认为流血(打仗)比流汗(种地)高贵
首领为胜利而战,战士为首领而战
打仗时间好玩的事。
三个元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罗马帝国很包容,允许多民族和宗教的存在。但,所有人必须对皇帝表示崇拜
对于犹太人,罗马人会网开一面,因为犹太人很容易辨识,而且不会影响到其他的人对皇帝的崇拜。
但对于基督教,罗马人则赶尽杀绝,因为基督教会让任何人都可能是基督徒,会动摇罗马皇帝的威信。
直到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公开支持基督教会(米兰敕令)。
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并禁止其他宗教。
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基督教将希腊罗马的知识保存了下来。
这些知识被用来支持基督教教义
公元4世纪,日耳曼部落(蛮族)进攻罗马帝国。
最终,476年,内部混乱不堪的罗马帝国等于被日耳曼接管,欧洲的古典时期结束,开始进入中世纪。
但,日耳曼部落也面临着治理一个国家的困境
1. 他们不懂治理。
2. 国王无法有效命令下面的各个贵族(原蛮族首领们)
日耳曼的统治者接受了基督教
日耳曼蛮族变成了讨伐异教徒、保护女性的骑士。
第二章·从神性到理性,科学到浪漫——近代欧洲
1400年,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
认为宗教是个好东西,但不是人们生活的全部(基督教会一直想用宗教控制一切)。
文艺复兴使欧洲开始了世俗化的进程。
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对基督教的第二个冲击
矛头直指基督教,要求基督教会到罗马化之前的状态(也就是放弃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期间获得的各种权威和权力)。
耶稣本就反对拥有财富。那么基督教会后来是如何做到的让世人不拿这一条攻击自己的呢?
因为《圣经》是拉丁文书写,很少有人会读。
因为教会将《圣经》的解释权收到了自己手中,不允许其他人去解读。
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只要信仰基督,人人都能得到救赎,而不必假手于教皇、主教。
马丁·路德为何能逃脱教会的追杀呢?
1. 印刷术使得马丁·路德对教会的批评迅速传遍欧洲
2. 教皇的打压计划还没出台,路德就以声名赫赫。
3. 路德有一大批国内国外的追随者。
4. 路德攻击罗马教会,符合德意志王侯的利益。因为教会对德意志的压迫太大了。
17世纪,科学革命
如果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回顾”,一个回顾古希腊罗马的知识,一个回顾罗马化之前的基督教会。那么科学革命则是“前瞻”。
进化论的提出和地心说的覆灭都让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权威性破灭。
科学革命导致了一个困境:人们发现,我们很聪明,可我们不断在发现我们的无足轻重。
18世纪,启蒙运动
起源于法国
启蒙思想家们看到了理性在科学革命中的作用,他们希望发挥理性,将其运用在政府、道德观念、神学和社会改造上。
他们将理性运用于一切事物,让知识再没有高下层级之分(比如写书时不从神学和上帝开始写起)
他们不反对“开明专制”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
起源于德国
德国人认为法国人鼓吹的理性太过抽象,而且认为法国人相信的那种“普遍的理性”并不存在。
德国人喜欢祖先日耳曼部落的那种活力、生命和朴拙。
崇尚感受、情绪以及所有强烈的情感
浪漫主义的信息是:文明是人为的,它们束缚了我们、局限了我们,唯有活在传统中,你才算是活得完整。
现在的人们,既希望自己的孩子要懂得科学的理性,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再有传统信仰的浪漫。
以上五个运动都削弱了基督教会的权威。
间接章·古典情怀今犹在
苏格拉底
主张质疑一切,任何事物都不能只看表面。
柏拉图
柏拉图是一个哲学核心问题的起点
我们的感官经验是不是真能引导我们走向真实?
柏拉图认为我们在世间的所见所感都是存在于另一个崇高灵魂界中的完美物体的影子。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三段论:即从两个前提出发,推出结论。
但这种推理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推理错误
希波克拉提斯
活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辉煌时期
主张用理性去解释疾病,和魔法、巫术、天谴无关
希波克拉提斯的缺点:他认为人体含有四种液体: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健康就取决于这四种液体是否平衡。
查士丁尼法典
6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大帝下令汇编
第三章·争战一千年
罗马帝国遭遇了三次大规模侵略
1. 日耳曼蛮族
2. 穆斯林
3. 北欧人/维京人
我们常说罗马帝国的覆灭是说的西罗马帝国的覆灭,也就是476年。
但事实上,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在那之后还继续存在了一千年。
1. 日耳曼蛮族
日耳曼颠覆西罗马
背景
日耳曼蛮族于3世纪多次侵略罗马帝国
罗马政权风雨飘摇,皇帝更换频繁,直到君士坦丁大帝
罗马帝国将日耳曼人收纳尽自己的军队,后来这些人站到了军队人数的一半以上,有的还是将领
日耳曼稀薄的统治欲望
日耳曼人只想从罗马这里拿土地和好处,不想统治
所以他们一直找罗马人来当皇帝
476年,奥多亚克Odoacer
奥多亚克是罗马的一个日耳曼将领,他终结了日耳曼人找罗马人当皇帝的闹剧。
他自称意大利国王,并把西罗马帝国的皇冠和王袍送到了东罗马帝国
从此之后,西方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帝国,而是一个个由不同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小王国
日耳曼人的法律跟罗马法没得比……
法兰克王国是西方唯一一个日耳曼民族建立的维系长久的国家
法兰克王国在查理大帝死后便分裂
今天的法国不是法兰克王国的直系后裔。
英格兰
罗马人1世纪来到英格兰,410年,又为了抵抗日耳曼人将驻军撤了回去
盎格鲁、萨克森、朱特几只日耳曼民族在5、6世纪入侵英格兰,只有威尔士、苏格兰英格兰西南部等地逃过一劫
英格兰自此变成了日耳曼社会
基督教在爱尔兰没有罗马化,在西罗马受到侵略时,这些传教士重返欧洲,可以说基督教世界的命是爱尔兰救回来的
2. 穆斯林
7世纪到8世纪,穆斯林来犯
穆斯林对基督教的态度并不是很抵触
伊斯兰教承认耶稣和耶稣之前的先知们,但认为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个先知。
在伊斯兰教统治区域,允许基督教存在,但非穆斯林都要交税
这一做法让东罗马帝国被穆斯林占领地区的人们迅速改信伊斯兰教,因为他们早就对君士坦丁堡的规定怨声载道
穆斯林的侵略
穆斯林由东向西,首先赢得了大片阿拉伯江山,后来又在波斯帝国、东罗马帝国中东、北非、西班牙占领了大片地区。
穆斯林的侵略在法兰克被“铁钟”查理阻止
3. 维京人
9世纪到10世纪,维京人横行整个欧洲。
维京人的侵略
特点
从水路侵略
手段残忍
早期
夏天出征,掠夺之后就返家过冬。
后期
将妻小都带了过来,建立了永久家园
维京人与英法
诺曼底因诺曼人(维京人)定居而得名,这里是法国的地盘,法国让他们在此居住的条件是“停止掠夺”
诺曼人定居诺曼底百年之后,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国,成为了英国的新统治者。
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反击
在经历了三次侵略后,欧洲社会稳定、强盛下来。
两个主要目的
1. 收复西班牙
始于11世纪,1492年,最后一批穆斯林被赶出西班牙南部
2. 夺回圣地耶路撒冷
1095年,十字军开始东征,战争持续了两个世纪
几次战役只有第一次获得了成功
地理大发现时代
15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等新兴民族国家跨海朝着美洲和亚洲发展
原来亚洲的奢侈品是通过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传入欧洲,后来这条路落在穆斯林手中,所以才推动了航海时代。
东罗马帝国的覆灭
7、8世纪,穆斯林夺走一大块土地
9世纪,土耳其人从亚洲大草原接踵而至,夺走了今天的土耳其地区
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建立了奥斯曼帝国
第四章·民主意识,这样开始
雅典的民主制
古希腊实行的是所有公民(生于本地的成年男性)的直接民主
直接民主需要人人民的高度投入,也需要政府对人民深具信心。
雅典的直接民主是建立在其奴隶制制度之上的。
古希腊三哲反对直接民主
他们认为人是善变无常、优柔寡断、浅薄无知、容易被操弄的
但他们不会称现代的代议制为“民主”
现代社会实行的是代议制,也就是间接民主
在21世纪,借助网络,我们复制古雅典的直接民主未必不可能
但现在如果实行直接民主,会让很多诸如移民、海外援助之类的政策绝无可能实现。
由此可见,代议制民主似乎也不错(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表示:+1)。
罗马共和国
罗马最初是君王统治,公元前500年左右,推翻了“骄傲者塔克文”,进入了共和政体。
塔克文的儿子强奸了他一个兄弟的妻子(鲁克丽丝),布鲁图斯(被骄傲者塔克文搞的家破人亡)发誓要为鲁克丽丝报仇:“追捕骄傲者塔克文、邪恶的王后及其所有的子女,绝不让他们任何人再登上罗马的王位”
布鲁图斯成功后,当选为两个执政官之一。后来坚决处决了自己两个参与复辟的儿子。
基本每个男人都有参政权,但有钱的人声音最大。
罗马和希腊一样都有公民大会,也都起源于军人的集会。
有钱人武器装备精良,在军队中地位也就越高
庶民的叛变
低等士兵(穷人)拒绝打仗,提出要求,希望拥有更多的权力。
成立的平民大会,选举出护民官
结果是:平民大会掌控了更多权利而对元老院构成不少限制,但却没有压制元老院的力量。
罗马帝国
建立的过程
罗马共和国混乱之前,几个大将拥兵自重,其中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征服了其他人。
又一个布鲁图斯为了避免国家进入独裁,暗杀了凯撒,之后被凯撒的养子屋大维击败。
公元前27年,屋大维以奥古斯都的称号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
奥古斯都
保留了共和体制,公民大会和执政官的选举照旧。
自称为“第一公民”,将自己视为推动者——推动国家做适当的运转。
平易近人,会在元老院听立法诸公的辩论。
试图重建罗马美德,但他的军队却不再是以前那种军民两兼得公民,而是领薪的常备部队。
皇帝的选举
不是世袭制,而是由上任皇帝遴选,然后由元老院同意即可。
罗马帝国对人民的压迫越来越大
3世纪,日耳曼蛮族入侵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把国内的日耳曼人编入军队,增加税负,实行更加严格精确的人口控制以保障税收……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