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阅读》读书笔记
2021-05-21 00:05:1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成长最大的捷径,就是有效阅读一流的内容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五章:有些能力,只有有效阅读才能获得
从今往后的时代中不可或缺的“信息综合能力”
所谓信息处理能力,指的就是在世界观固定的情况下玩游戏的时候,最快得出正确答案的能力
可以比喻成完成拼图的能力,一块拼图只有一个属于它的正确位置,如何快速的找到正确的位置,成长型社会需要的是大脑运转速度
因为信息处理能力可以通过考试而得到明确的评分数,所以他也被叫作“看得见的能力”
用英语表达就是:text book problem solving skills-教科书式问题处理技巧
所谓信息综合能力,就是把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技巧相结合,得出“让自己能够认同的答案”的能力
这并不是指去想什么才是正确答案,关键是要自己创造出能让自己信服的答案
像对乐高积木一样,堆积方法有无限种,靠大脑的灵活度
综合能力很难用分数来评估,也被称为看不见的学习力
图
运用信息综合能力激发想象的能力,在现实社会中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国家和社会的将来走向,想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会与这样的变化走向产生怎么样的联系
考虑类似育儿这样的热议的教育问题是,在商业领域提出一些新商品和新服务形成的点子时,以及在应对客户的不满时,信息综合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信息综合能力以灵活而又具有独创性的想法为基础,在成熟社会中,对想要激发自己的可能性,拥有精彩人生的人来说,它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具备了“信息综合能力”,我拿下了大项目
所有的要素都在20世纪出现完了,21实际不过是那些要素组合在一起的产物罢了
是那些能够从各种要素中选出正确答案,有着优秀信息处理能力的人,带动了20世纪后半段的日本社会的发展
今后的时代就是要考验我们如何把这些已经存在的要素结合在一起并使他产生价值
会变成由那些有着接触的信息综合能力的人才来领导社会的时代
阅读是一种工具:独处最好的方式便是阅读
书的作者都有着一些非同寻常的经历,他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长时间研究一个课题,然后成了那个领域的专家,这些专家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书,是用于接收他们的大脑信号的移动终端。
书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不会没电,看书的速度也自己决定
读者脑中本来存在的信息和刚刚获得的作者的大脑碎片所包含的信息互相混合,脑中的信息会被重新整合一遍
作者的世界观和读者的世界观之间回发生化学反应,进而诞生出全新的世界观,丰富对世界的看法,交到新的伙伴
书籍也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五百年前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一手持书一手翻页的看书方法依旧是最合理的(存疑)
电子书越来越高级但纸质书没有消失,说明作为一个吸收作者大脑碎片的道具,纸质书的规格是足够高的
书的价格、制造成本和信息传达效率相互之间都非常平衡,价格和成本之低都十分出众
日本一本书大概1000-3000日元
书是有实体的,读完会非常有成就感
长篇的书籍能够培养耐心
人从出生到死为止,都没办法和他人完全的互相理解
这是21世纪成熟型社会中共通的基本认识
重要的不是二十四小时都在网上跟人保持联系,而是要断开网络“一人独处”,因为这能锻炼你忍受孤独的能力
书最好是一遍忍受孤独一边看,从中产生的成就感是驱使我们看下一本书的原动力
培养信息综合能力,孩童时代的阅读“游戏”是关键
光读书也是没办法提高信息综合能力的,意想不到的邂逅是很重要的,玩游戏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邂逅
游戏中存在规则、分工、道具,每个游戏参与者都可以进行主客调换,也就是说,我们与他人是可以互相调换位置的
玩游戏的时候一定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捉迷藏和喜欢的女生一组然后孩子王加进来,堆积木被弟弟推翻
发生意外之后我们都会想办法应对
在那个场合、时间点,以我们自己可以操纵的棋子在有限的情况下使出上上次,这就是玩游戏的乐趣所在
如果游戏都照着自己的想法进行的话,那它就不再是游戏了
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考验自我调整能力,这正是游戏的乐趣所在
总是想着要得出唯一正解的人是没法好好玩游戏的
孩子的想象力的基础是由十岁前玩游戏时的尽兴程度决定的
阅读是一种工具:读书给孩子听,可以加深亲子间的羁绊
在孩子幼儿期的时候,读书给孩子听的必要性可以从教育或是脑科学等方面进行阐述,是非常有意义的
父母读的内容肯定不记得,孩子只记得读书的声音,但是没有比读书给他听更好的道德教育方法了
通过书本,母亲和孩子彼此之间加深了交流和羁绊,父亲偶尔代替不会让孩子感到高兴,因为已经习惯平时的声音
把声音铭记在心的过程,也是人格形成的过程之一,爸爸们如果感到不甘心,只好多花一些时间读书给孩子听
成年人要如何磨练信息综合能力
成年人过了玩过家家游戏的年纪,也有锻炼信息综合能力的方法
其一——旅行
需要是由自己一手包办的旅行,自己策划,回面临包括遭遇危险情况在内的所有问题
当面对这些非预定调和的问题时,我们要故意将自己逼上绝路
通过自己的能力处理问题,应该可以代替游戏让你获得与其同等级的体验
当人类面对危险的时候,会对脑中的一切只是和经验进行整合,视图想出最妥善的解决办法
人们想要脱胎换骨,就得遭受与之相应的强烈震撼
男人要想变得理智起来,要么就得生一场大病挺过鬼门关,或者待在牢房里进行哲学沉思,要么就得上战场
如果只是工作辛苦一点或是参加了管理者基础养成课程,人们的价值观是不会发生急剧变化的,估计过了半天就会恢复原状
孩子就玩游戏,大人就去旅行,然后要直面极限状况,再加上读书,通过这样的经历就可以让信息综合能力得到强化
阅读是一种工具:迅速和你想认识的人熟络
与写过书的人沟通时,一般会表示读过他的书,但是这样不一定会有进展,应该先把对方的书都读一遍,记住印象深刻的内容,交谈时若无其事的说出来,一般这样可以给对方深刻的印象
面对熟读自己作品的人,作者应该会感觉到对方共享了自己的大脑一部分,愿意和这些人一起做某事的可能性也会变高
初次见面的负面影响是无法通过第二次第三次见面来彻底抹除的,最好想着,只要初次见面没有抓住对方的心,就没有下次机会了
通过书本作为让自己和对方产生联系的道具来使用
让人和人产生联系的道具越是智能,人就会越来越不想,也不擅长与他人产生联系
越是依赖于名片、脸书和推特,人就越不会在意初次见面的时候会留给对方怎么样的真实的印象
第六章:让讨厌阅读的人能养成阅读习惯的方法
首先,要认识到阅读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
要想进一步磨练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就要认识到读书并不只是为了学习道德
好书=给予我们一些人生教训的书的观念是错误的,要抛开这样的观念
先进国家的语文课,是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课程,中心是进行讨论
读书不只是读那些别人让你读的书,得出所谓的正解,而应该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阅读的,阅读时我们会感叹“还能这样想啊”
在这样宽容地接受书本内容的同时一边质问自己“如果是我的话会怎么想呢”,一边继续下去
通过各种意见的激烈碰撞,大脑的神经突触会变得活跃。这样多次重复之后,我们不仅会有自己的独特观点,还能渐渐理解他人的不同观点吧
我到底是怎样选择书的
阅读的方法因人而异多种多样,选什么样的书来独,大致有六种模式
作家模式
决定看这个作家的书之后,有多少看多少
兴趣模式
看到了感兴趣的封面和书名,挑五本左右一起买下来,基本不会买内容相似的书,反而会特地挑选种类不同的五本书
出版社模式
不挑不拣的大致浏览一遍,可能有些看了五十页就不看了,有时还能碰到一些预想不到的好书
媒体推荐模式
先看媒体的书评,然后再挑感兴趣的书来看
榜单模式
亚马逊推荐功能
可能是营销策略,但是推荐功能会让人看到自己平时不会看的书,非常有趣
口碑模式
尝试去阅读在和自己尊敬的人的对话之中出现过的书籍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尽快把书本看完,马上用邮件把看书的感想发给那个人
不仅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这也可以帮助养成读书的习惯
畅销书能畅销自有它的理由
有人不想读畅销书,原因是因为它不是由自己发现的,却已经非常畅销了,另人感到有失颜面;无法原谅追赶潮流,跟风读书的自己。
当年纪大了一些要强和好面子的心理都没有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阅读那些畅销书
看畅销书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它之所以能在畅销书榜单名列前茅是有一定原因的
看书的契机是什么都无所谓,只要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就号
不过,哪怕销量是100万本的畅销书,也未必就会被我们的大脑所接受
根据读书的时期和自身所处的环境的不同,对书本的理解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为我们的意识是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也不会只停留在某一个结点上,第一次读的时候不太能懂的书,也能随着时间流失变得能够理解。
读书的时机因人而异,因此我们应该抛开成见随性阅读各种书籍
畅销书排行榜的书可能一点也不有趣,但是当我们手里拿着顺应时代潮流的畅销书,思考他为什么现在能如此畅销的时候,就能够读取现代潮流中的“意识碎片”
有百分百遇到好书的方法吗
和好书相遇的窍门是不存在的,何谓好书也无法定义,每个人对书的感受各不相同
不管书的种类如何,总是就是多看为好,以看书的数量来决胜负
读了很多书,能改变价值观的也并不多
读到好书的概率是很低的
读书量越大,和好书接触的机会也就越多
想要避开无用的书,高效的选择好书,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承担了调错书的风险,才能获得回报
想要得到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书的人要习惯性的“乱读(广泛阅读)”,这样有可能形成自己从未有过的思考方法,还可能因为读书和陌生的人相遇
有人期待着读书可以立即帮助到自己,但这是不对的
书的成本低让我们能够承受遇到不喜欢书的风险
没选到好书的概率虽然很高,但这样才让与好书的偶遇变得更加有趣,这和陌生人相遇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是绝对无法提前设计人生中奇妙的偶遇的,和书的偶遇也是如此,还是靠数量取胜吧
只有先看到了书本的外观,才会想起这本书
书脊上只写了书名合作者,看书的人难以知道书的外观和主要内容,如果能看到封面,这些东西就会一目了然
当我们知道这是一本怎样的书以及主要内容是什么之后,就会产生读书的念头
在阅读成为习惯之前,强制方法也是必要的
小孩子叛逆期会产生很多反抗,但只有经历了这样的时期,才会慢慢形成自我意识
要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习惯,半强制也是很重要的
教育,就是“传染”和感染,大人应该以身作则
爱读书的人,读书的时候表情是非常丰富的,哪怕是安静的看书,也会向周围释放出一股气场,这个气场可能会影响孩子培养出几个喜欢读书的孩子
专家和作家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喜欢读书的人,不是因为家里有很多书,而是因为他们从小就一直看着父母读书的身影
对小孩而言,最好的教材一直都是大人学习的姿态
养成读书的习惯的办法
每天早上上班读十分钟书,电车上读书
放假去咖啡图书馆
单靠这些,就会被传染爱书癖
单单看书是远远不够的
只是一个劲读书,把书中的知识输入大脑可能还是没办法养成读书的习惯
不以知识的输出为前提的输入,再中途我们就会变得懈怠,最后你自以为自己是在读书,实际上不过是眼睛无意识地盯着文字看而已
没有出口(目的或目标)的阅读行为很容易让人失去读书的意义
为什么知识的输出是重要的?
因为这样才能让你在读书后产生“能够把书本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结合在一起”的成功体验
比如读了一本书产生了一些感想,自己的观点可以在反复地说和写的过程中渐渐进化为更加坚固的东西,当它作为印刷物被反馈给自己的时候,就可以给予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
观点如果不多听几遍,就没办法了解到其中的道理;观点写得越多,其中的逻辑整合性就越是深刻
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说给别人听,然后再写出来,再给别人听,重复多次之后,自己的想法终将结晶成为观点
虽说知识的输出很重要,但对一般人来说,机会没有那么多
只需要把看书时触动心弦的句子记录下来
把看书的感想说给别人听
或是在博客、推特或者脸书上把自己推荐的书介绍给别人就好
在读书中感受更多的乐趣,变得更喜欢读书
后记
大多数公司人事部长应该会淘汰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玩手机游戏的人和一直在意有没有人给自己发消息看起来很焦虑的人,因为他们注意力很难集中在工作上
应该优先录取,活用手机进行调查和自主学习的人,虽然还在打瞌睡但是会呆看车内广告,时不时观察车外发生的事情,发挥自己想象力的人
老是玩手机,长时间盯着小屏幕看的人,总让人感觉焦虑不安,读书的人就不会有那样令人感觉不舒服的表情
人们的表情会根据面对的事物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就是镜像效应
婴儿从母亲那学习表情的变化,对笑容进行模仿
看电视长大的孩子会变得缺乏面部表情的丰富性
常年和狗狗生活的老年人,他们的面部表情非常相似
和哪种媒体接触的久、如何和媒体接触、那个媒体的接口有着怎样的装饰和外表都会确确实实地对表情的变化产生影响
抛开手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并不单纯是生活习惯的排除或增加,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读书会接入他人大脑碎片,扩张自己大脑,丰富自己的世界观,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无论在最先进的IT公司,还是在电视和电影这样的媒体界,想象力丰富的人,都是那些热爱读书的人
《如何有效阅读》读书笔记
图书在版信息
书名:《如何有效阅读》
作者:藤原和博(日)
翻译:钟小源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印刷时间:2019.5(2019.8重印)
ISBN:978-7-5596-3055-1
章首名言汇总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没有每天不阅读的——没有,一个也没有。——查理·芒格
我最喜欢通过阅读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虽然我很幸运能在工作中认识许多有趣的人、走访很多迷人的地方,但我仍然认为阅读是探索自己感兴趣事务的最佳途径。——比尔·盖茨
阅读是最好的学习,追随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阅读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我的工作就是阅读,读一切可读之物。——巴菲特
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林语堂
序章:不阅读,难以在社会中更好地生活
社会中,必须自己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论”
成熟社会
日本的20世纪型的成长社会,以1997年为界正式迎来了终焉
二战后日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日本经济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前的高度成长期,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段的泡沫繁荣期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最高峰,随后泡沫繁荣再20世纪90年代初期破碎
推动了泡沫经济的股价、地价、房价等资产价值下落,日本进入了“失去的十年”
收到了其余波影响的金融公司因承受不住不良债权的负担逐渐走向破产
1997年,进入泡沫经济的象征——股票买卖的证券公司破产了;凭借不动产提供资金的银行也开始破产
第二年,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和日本摘选信用银行也相继倒闭
在泡沫经济刚崩坏的一段时间内,GDP还是在持续上涨的,1997年到达最高点后开始下降,20世纪型的成长社会在此迎来了尾声
时代由20世纪型的成长社会所象征的“千篇一律”的时代变成了21世纪型的成熟社会所象征的“各不相同”的时代
在20世纪型的成长社会,日本人的幸福论是模式化的,那就是日本人都认为正确的“千篇一律”的幸福论
早期家里千篇一律的固定电话到后来的移动电话
以前结婚典礼上赠予出席者的赠品是根据预算来选择的,赠品也是一样的;后来有个公司根据预算以统一价格提供了数百种商品的目录让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喜欢选择
听话——>得到正确答案——>好孩子——>好学生——>好高中好大学——>上市公司、好公司、公务员——>退休——>退休金也足够还完高级公寓的贷款——>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宠物——>寿终正寝
这是20世纪型成长社会典型日本人的幸福论,是大家一起追求的“共同幻想”,70%的人不需要太注重自己的人生规划就可以变得幸福,而20世纪80年代就是最幸福的时期
人生是国家和企业自动创造出来的,只要被卷进了名为公司的“旋窝”,公司就会赐予我们幸福
成熟社会只是没头没脑的努力,是没办法抓住“共同”的幸福的
“从出于兴趣的阅读”到“为了开拓人生的阅读”
在成熟社会中,每个“各不相同”的人必须自行以社会动向和自己的人生为鉴,确立属于自己的幸福论
每个人必须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公,能够理解其中本质的人少之又少,太多人认为只有自己能幸免于难
构筑属于自己的幸福论需要具备相应的修养,这种修养学校不会教给我们,必须靠自己,读书时必不可少的
成熟社会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父母和老师都不能给我们足够的启发,只能自己开拓道路
如何构筑“只属于自己”的幸福论
构筑自己的幸福论的重要之处在于如何把握社会,从而把握自己的人生,把握人生的方式换句话就是为了实现幸福的人生,我们应该以什么为中心并朝着哪个方向前进
自己给幸福下定义,从现在自身所处的地方、前进的方向,到想要实现怎么样的成就,这一切必须由自己来决定,没有人会帮助我们,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以欧洲为中心的进入成熟社会的老一辈国家在全国性的发动宗教力量,把分散的个人再度联系在一起,由宗教创造故事,告诉我们何为幸福。
宗教功能不完善的国家,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宗教或是其替代品——幸福论
普通人不读书,靠自己构筑世界观,是无法构筑起幸福论的;但也并不是只要读了书马上就有自己的世界观
被“有阅读习惯的人”和“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一分为二的社会
由“有读书习惯的人”和“没有读书习惯的人”一分为二的“阶层社会”即将到来
当前的情况——比起读书网上更容易查资料,基本上很少有读书的时间,手机也能搜索到很多信息
一个实验比较了读书和不读书大学生写的报告
网络检索写的报告摄涉题广泛,但是缺少于其对应的逻辑展开内容,只是把信息收集凑在一起,基本没有自己的建议,像建议的一点内容其实是感想
在图书馆借书的学生的报告是集中一个主题的,通过读书籍资料,进行逻辑思考,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论点
如果不能通过读书积累知识,是没有办法拥有自己的观点的
并不是说互联网是不好的,互联网上也有书中没有的信息,但是单凭互联网信息只能进行浅显的思考
在进行深层次的逻辑思考方面,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第一章:成长最大的捷径,就是有效阅读一流的内容
唯有阅读,才能成为“十中挑一”的人才
要成为能挣到钱的人,就要以成为百里挑一的人为目标
第一,看你玩不玩柏青哥(变相赌博游戏)
成长型社会,市场会自动扩大,哪怕浪费时间,也能从社会全体中得到好处
无法管理自己时间的人,在固定时间内创造的附加价值会变得很低
第二,玩手机游戏还是不玩
和第一一样,只是放松才玩是没有问题的,不间断的玩就是时间管理有问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没注意到减少了重要的工作、学习和睡眠的时间
单靠以上两点就能成为四中挑一的人才,所以有太多人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了
第三,读书,还是不读书
读书就能成为八中之一,约等于十中之一了
能否通过读书提高修养,是决定你能否跻身于那百分之十的上位人才之中的重要因素
有效阅读量,决定了薪酬高低
日本每小时最低工资800~1000日元,1000日元约等于63.25RMB
职业并无贵贱之分,人格更是;但是单纯从工作和报酬这一点来看的话,看不看书决定了报酬的高低
每小时挣钱效率最高的职业是演讲,演讲者拥有让听众满足的只是,而他们为了获得知识必然要读书
CY:演讲是观点输出,观点则需要读书学习思考
听众期待期待的其实是演讲者亲身经历的种种事情,而不是书中所获得的知识
但是人类是无法体验所有事情的,所以需要看资料,读一些可以新来的书,或者通过网络获得权威的信息,再加上个人体验
为了提高每小时所产生的附加价值,读书是不可或缺的
人生有效时长“17年”中应归接触的四个领域
每天出去睡觉吃饭娱乐等时间剩下有效时间8h,每年365天,健康生活50年
人类所有的信息输入类型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个人性的体验和组织性的体验,一个是通过媒体进行的体验和实际的体验,分成了四个象限
无论是谁都会进行这四个象限中的某种体验,每个象限分配的时间多少,决定知识获取的好坏
实际的组织性体验会含有很强的被动要素,无论个人是否愿意都会收到影响
通过媒体的组织性体验会让我们服从体系内的尝试和范例,难以对营造的氛围进行多面性思考,会让人无条件接受社会上所传播的信息,坚信它仿佛就是唯一正解
想要在21世纪这样成熟社会生存下去,必须要拥有怀疑的技巧,要增加个人性的体验,最好还是实际体验
但是人一生时间有限,想要体验所有希望做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读书就是一种通过作者体会“个人性的实际体验”的工具
通过和作者大脑的碎片链接,我们的大脑将得到扩张
拼图型思考到乐高型思考
拼图的碎片位置是固定的,只有唯一正解
积木的答案各不相同,看每个人是否能得出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这两个游戏表明了成长型社会和成熟型社会在规则上的不同
通过阅读所习得的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两种能力
注意力和平衡感
无论哪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无一例外都是注意力集中之人
刻意的锻炼注意力有很多种办法,只要专注于某事即可,读书就是其中一只
这里说的平衡感指的是能够把握自己和世间万物之间的合适的距离感的能力
小孩子通过玩游戏学会辨别安全和危险,10岁以前通过户外游戏在脑中形成平衡感的认知是很重要的
通过读书可以扩大世界观,世界观扩大了就可以从各种各样的角度观察事物和他人
通过阅读所获得的在社会中“幸福生活”的能力
读书可以锻炼学生“社会科”的能力,让孩子进行尝试和质疑,获得“复眼”思考的能力,对社会中的一些主题有自己的辩证的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点
不读书的人总是会被相关的报道或者其他信息弄得团团转,视野变得狭隘,看问题无法从多角度入手,进而就可能做出草率的判断
看问题只看到表面可能会让人变得付钱
有效阅读,实现人生跃迁
如果学生被欺负了要如何对抗?——如果是我,会推荐学生读书
通过读书让被欺负的孩子登上欺负者无法登上的擂台
一本书能帮助一个被欺负的孩子
第二三四章:二十一天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一:如何阅读,获得想象力
读书这一行为,绝非是为了获得信息所进行的,而是为了知道能从自己脑子里提取出多少知识而进行的
因为大脑的运作方式,如果是看视频,大脑由于不断的在接受新来的信息,对信息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层
读书能够在脑内创造出场景,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
读书不仅仅是读书中的话,还包括比如让脑袋回忆起视觉的影像,或是与自己过去的体验对比进行思考,并且因为能够靠着自己所获得的信息进而渐渐对自己的思考系统进行构筑,人类所拥有的创造性地脑力才能被充分利用
电视和视频的制作方渐渐不要求观众对影像进行思考了,所以成为冷媒介(加拿大的媒体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
日常获取信息的总量70%以上是由视觉获得的
广播和读书信息量有限,是凭借语言激发想象力的媒体;并且读书需要人主动获取信息
磨练想象力,读书必不可少,因为节目编导和制片人无一例外都是读书家
阅读训练二:如何阅读,修炼“吸引力法则”
当意识集中的时候,就会发生“吸引”现象
人所有储蓄的所有知识、技术、经验都沉淀在大脑内的某个部位,深层意识变强之后,这些信息就会搅拌混合,渐渐浮现在脑海里,并且会在大脑里连接在一起形成回路,这就是人所抱有的想法和思考
大脑中的粒子需要三种触媒才能连接起来:读书、玩耍和艺术
阅读训练三:如何阅读,将自己的大脑与作者的大脑连接起来
人的一生能亲自体验的事务是有限的,如果把他人的大脑片段和自己的拼在一起,大脑就能得到扩张
但是因为不同人的大脑是不一样的,需要在大脑中制造出钩子一样的东西,才能勾住其他人的大脑碎片,这个类似钩子的东西是通过读书被创造出来的
对于同样的体验,有人能学到知识,有人不能,因为所拥有的钩子的数量和构造不同
有人明明遇到了很优秀的人却毫无察觉,明明有很棒的经历却无法从中获益
钩子——感受器,感受器的构造越负载,越是能勾住各种各样的大脑碎片
读各种各样的书,就能让大脑的感受器的构造复杂起来,更容易接纳其他的大脑碎片
阅读训练四:如何阅读,让大脑感受器活性化
感受器的复杂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还需要锻炼发达的大脑突触,大脑的功能可以得到强化
相对于读自己有兴趣的书,更应该着眼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令人能够茅塞顿开的内容或是以前从未感兴趣过的东西
简单点说,我们要进行广泛的阅读
读书最开始没必要完全把内容搞懂,只看懂表面也没关系,通过和越来越多的大脑碎片结合,之后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超体:
人的大脑只发挥了它10%的功能
不,我只是突然会讲中文了
猜测:人类的大脑是不是装着所有的记忆
积累以读书为首的众多经验之后,大脑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发达
阅读训练五:如何阅读,以获得更多“mikata”(想法或伙伴)
两层意思:
其一,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想法”
通过和别人的大脑碎片连接,可以扩张自己的大脑,丰富对世界的看法,就不会被鱼龙混杂的消息所欺骗,做决定时可选项目也会变多,风险也会降低
读越多书就越能保护自己
其二,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伙伴”
当通过阅读和他人共享了世界观之后,就会发现和不同的人有共通点,建立和对方的共同领域。
共同领域回发展成与他人之间的共鸣和新来,最终增加你从周围所能获得的信任总量。
信任=信赖*共鸣
那么就会在实现梦想时获得他人的共鸣(支持)和信赖的人
一个人的信任值越高,自由度就越高,一切的梦想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实现
阅读训练六:如何阅读,预测未来趋势
因为和其他人的大脑碎片结合,脑内吸收的大脑碎片会增殖并且互相连接在一起,回产生全新的思考和一件
预测未来是其副产服
一兆日元=一万亿日元
杰夫·贝佐斯把顾客的体验视为绝对的重要,这甚至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判断过程
世界上所有人都通过网络互相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准确的预言个人、社会、国家、战争和恐怖主义的未来姿态。
数字时代的孩子成为大人,因为青春期所有不负责任的言行被记录在案,一定会有政治家高举“封印虚拟世界中有关未成年人的记录”的旗帜出现在世人面前
现代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GUI)之父,阿伦·凯: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动手把它创造出来
阅读训练七:如何阅读纯文学书籍
如果不读纯文学,作为一个人你就无法成长
可以选用选择同一个作家的作品来读,感觉自己能和那个作家共享一个大脑,即使是小说,也能够看到主人公独有的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方式
通过读书可以感受到现代社会的气氛,无论哪一本书,都将每个现代人所抱有的烦恼和不合理的东西展现了出来
阅读训练八:如何阅读经典名著
因为学校指定了看的课外读物,虽然有教育意义或者世界有名,但是十分无趣,孩子们就会抛弃
孩子们判断书籍有趣的标准在于他们能不能将自身投射于书籍的世界中
第一印象决定了之后的人生道路,很多人就这样被拌倒在前往读书的第一扇门哪里
阅读训练九:创造开始阅读的契机
作者因为对学长的向往驱使着去读书
如果你沉醉于晋升,你会越来越无能,随着职位变高工作能力就会越差
CY:线下书店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阅读训练十:生命赐予我与书面对面的时间
人类有自动矫正看东西的姿势的习性,如果图像旋转就会摔倒
作者因为患病而降低了应酬和工作强度,创造出读书的时间
否则每天就会以繁重的事务为代价在出人头地的道路上突飞猛进
读书的乐趣在工作中是找不到的
阅读训练十一:如何阅读,创造出自己的意见
读书是为了创造出自己的意见
作为一个xx人员是有才能的,和,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是不同次元的事情
如果不能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会有很强的自卑感,原因是觉得自己没有教养
我这个人啊,根本不想和那些不读书的人交往
见识不是看一本书就能生效,是需要积累的,如果见识的积累量没有超过一定的刻度,是没有办法创造出自己的意见的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就必须通过读书来增长自己的见识
阅读训练十二:如何阅读,轻松进入别人的话题
作者作为一个出版社的经营者因为无法和作家与编辑商量策划的时候说到一块去,下定决心养成一年看一百本书的习惯
看到动人心弦的句子,会直接在书上标记,然后再让秘书记录在蚊子处理机上
阅读训练十三:如何阅读,建立未来规划
作者在刚开始经营出版社的时候对未来的自己感到有些焦急: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哪怕到了四十多岁我还是没有自己的见解,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当读书渐渐变成作者生活的一部分,作者的内心发生了某种变化——变得能够看到人身鸟瞰图
每个人都在某个地方有所欠缺,但是许多人不知道那个自己所欠缺的部分到底是什么,在现实社会中得过且过的或者,很难注意到自己的缺陷
如何才能注意到自己所欠缺的部分,答案就在读书当中
人生的大山可不止一座,要不断的翻山越岭上山下山,知道生命结束为止,要在脑内给自己创造各种各样的山
要想在人生的后半段创造出连绵不绝的山峦,就必须从人生的前半段或中间开始,提前在靠视野攀登上的主峰创造下一片原野
要在职场外的团体组织中,创造自己的立足之处,各种不同兴趣爱好的团体或者社会团体都可以
无论是谁,只要花上10000小时埋头苦干,山也会有对应的形状,为了在团体组织中由确保自己的落脚点,10000个小时也差不多就是5-10年时间
一边以工作为主轴,一边积累与工作之外的团体交流是很重要的,在后半生如果想让自己的人生大山变得更大的话,就必须要增加与外界的交流,要想让大山的环境变得更好的话,还需要提高交流的质量
要想让团体内的交流变得充实起来,读书也是非常有效的
我们不能单单在公司或是政府机关之中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而是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团体拓宽自己的人生轨道
阅读训练十四:量变带来质变,突破300本书籍
一年读100本,三年就是300本,读完300本书,脑中的语言多的要溢出来似的
接触了世间的各种事情和现象之后,自己也总想说点什么
教育学者齐藤孝老师:读书就如沐浴在文字之中一样,当读书超过了一定量之后,它就会变成我们写文章的契机。
阅读训练十五:如何阅读,实现“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综合能力”的转换
信息综合能力指的是把要素组合在一起使它们产生价值的能力
工作在一线有70%以上的业务员和公务员在做信息处理方面的工作,哪怕最先进的IT企业,除去最开始的策划阶段,编程本身就可以说是一种信息处理型的工作,甚至有人是90%
税务师、会计和律师的工作内容也是这样
教师的工作也是向学生们灌输正确答案和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在快速且准确地把正确答案交给别人这一信息处理型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
如果养成了这种习惯,在策划、灵活管理、考虑人生的那一步棋怎么走、育儿等之类的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时候,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以正解至上主义的思维模式处理问题,导致不尽人意
重要的是大脑中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综合能力的转换
当面对正解不止一个的问题时,我们有必要从寻求正确答案的大脑,转换到,推导出自我认同的答案的大脑
虽然信息综合能力会越来越重要,但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综合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孩子发育阶段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综合能力时必须调整比例平衡发展
小学,信息处理90%,信息综合10%,首先让孩子们获得基础学习能力
初中,把信息处理降低到70%,剩下30%用在诸如辩论、课题研究、实验和实证等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上,让孩子们培养信息综合能力
高中五五开
大学,90%用于培养信息的综合能力
先进企业人才招募之际,在鉴定应聘者的资质时,也渐渐开始重视信息综合能力了
如谷歌:如果把高尔夫球装进校车,大概能装多少个
能通过复杂公式进行证明的可以合格
能答出孩子会把球丢掉一个都装不下的也会被录用
提高信息综合能力需要磨练以下的五种能力和一种技能
阅读训练十六:如何阅读,提高沟通能力
五种能力的第一种就是——交流能力
通过与和自己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交流让自身成长的能力
虽然交流说的是把意见传达给对方,但倾听也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倾听别人,可以让自己的观点得到升华,与对方产生共鸣
如果没有高超的倾听技巧,我们就不会和他人的大脑相结合,就不能把自己的意见传达给对方
因此首先要乖乖听别人说话
看着对方的研究,时不时点头应和
只要对方说话时感觉很轻松,那么他们对我们的信任感也会增强
无论是谁,都会想要把新的信息或是珍藏在自己大脑里的话题告诉自己信任的人,这样就能够更轻易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培养倾听能力
无论是哪种书都要老老实实地试着接触,抛开成见进行“滥读”很重要,和他人“闲聊”中所必需的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都可以通过读书来增加
阅读训练十七:如何阅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种必需的能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
在对常识和前提进行怀疑的同时还要灵活地进行复眼思考的能力
成熟型社会中,我们需要和有着各种各样价值观的人共存,为了共存,不仅要理解对方得出的答案,还要让对方理解我们得出的答案,所以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
在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共存的社会中,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轨道,我们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法则,想办法让自己被社会所接纳,为此,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应从时刻在意自己的行动和思考是否合乎逻辑开始做起,对某一主题抱有自己的想法,通过和他人进行辩论,阐述道理并说明自己的想法,渐渐就能拥有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试着以对方的逻辑思考问题也是十分有效的,不是一味地主张自己的意见,而是接受对方所说的,并且理解它,从而是自己的意见得到“进化”,这是一种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练习
读书也有助于此类训练,因为读书就是连续不断地去理解作者逻辑的行为,只要学习作者的逻辑思维,且不断努力编织属于自己的观点,就能提高罗辑思维能力
阅读训练十八:如何阅读,提高模拟演练能力
第三种必备的能力是——模拟演练能力
在脑内制作模型,在反复试验的同时进行类比推理的能力
模拟演练就是在脑内制作模型,反复试验和类比推理
想要体验并获得模拟演练能力,就要养成时刻对外来的事情进行预测之后再行动的习惯
那些对日常的小事预测得特别准的人,模拟演练的能力很高,因为模拟演练进行的越充分,预测准确的可能性就越高
如果也想成为这样的人,就要时刻想着,“如果发生了这件事,接下来会怎么样呢”,“如果他可能会让我那样做,我是不是把这件事提前做了更好呢”之类的事情,养成一边预想未来一边采取行动的习惯
读书也能排上用场,自然科学类的书,为我们提供了对多种事务和现象的判断依据,喜欢科幻或推理小说的人会把“预测”当成兴趣爱好
阅读训练十九:如何阅读,提高角色扮演能力
第四种必备能力是——角色扮演能力
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象他人的思维或想法的能力
过家家和扮演英雄游戏一样,通过从别人的角度对社会进行观察,可以提高角色扮演能力
过家家是很有意义的嘘唏活动,通过扮演家人的角色可以了解到各个成员的职责,有助于确认自己在家中处于何种位置
角色扮演有助于我们把名为“社会”的复杂世界在脑中进行整理思考,有次我们就可以高效地学习社会中他人的职责或能力,因为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和他人的大脑连接在一起
走上社会开始工作之后,我们应该会再次注意到角色扮演能力的重要性
对于服务行业,如果不能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就会忽视很多重要的事情
如果能从别人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话,世界观也会扩大,思考习惯的幅度也会变大,思维也会变得灵活起来
读书对于提高角色扮演能力再合适不过了,优质的非小说类文学作品或传记可以让我们体验他人的人生,通过读书获得某些事件或是历史重要人物的想法和观点的体验,是最合适磨练角色扮演能力的教科书
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来虚拟体验各种各样的人生
阅读训练二十:如何阅读,提高演讲能力
最后一种必备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把想法分享给对方的表达技巧
单凭逻辑说明可能无法让对方理解我们,无论想法有多么宝贵,只要对方无法理解,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不仅要依靠逻辑,还要绘声绘色,才能影响对方打动对方
在各种各样的意见能够共存的成熟型社会中,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得简单移动是一项必须具备的技能
表达能力也指把自己的大脑碎片连接到对方的脑上,让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尽可能坦率、简单而又正确的传达给对方的技能很重要
首先要对他人进行想象,然后要理解那个他人是以异于自己的世界观而生活在世上的,表达意见时先假想对方的大脑中有一个和自己不一样的放映室,想要表达清楚就必须要放映出对方看得懂的影像
在表达某种意见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把多种印象整合在一起表达出来的能力,即使不能给予对方直接理解的影像,至少提供两者都相关联的要素,提高对方理解的概率
所以重点在于自己接触的大脑碎片的数量,我们接触的他人的大脑碎片越多,相应的就能够更加丰富的展示出自己脑内的影像组合的产物
这种必备的表达能力也能够通过读书来养成,因为提高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变得丰富是同一个道理
众所周知,拥有最多自我表达机会的电视届和游戏届的精英们大多都是“乱读”(不加选择地广泛阅读)家
阅读训练二十一:如何阅读,提高复眼思考能力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技能——批判性思维
但并不是把所有东西都批判一遍,如果净挑骨头的话,只能算是个“天邪鬼”
日本传说中的恶神之名,形容爱故意和别人唱反调,违逆他人言行或想法,性格扭曲的人
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一种“运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持有自己的主观认知”的态度,换言之就是洞察本质的能力
所以也可以翻译为“复眼思考”,指的是不以简单的识别模式来分析事物,而是从多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的思考方法
难道背后还另有原因
如果从相反角度观察的话,不就能看到截然不同的事实了吗
报社会通过支持特定的球队让那个队伍的粉丝变成自己的忠实读者,所以即使同一场比赛不同的新闻标题也会截然不同
只要立场变了,同一个事实的表述方法竟然还能相差这么大,从这一点来看还是挺有趣的
不管各种新闻协会如何规定新闻的伦理纲领,所有媒体上的信息都是经过“某人的想法”的过滤后被发出的
问题是有些受众回坚信报道的内容全部都是公正且正确的事实,所以必须认识到我们看到的东西都可能是某人处于某种目的编纂出来的信息
尽可能接触到更多的思考方式,拥有属于自己的观点是很重要的,因为一个意见一定会有与之相对的反论出现,所以应该对其进行反复咀嚼并在此过程中让自己的想法更加完善(进化)
无法进行复眼思考的人的观点无论怎么样修饰都显得肤浅
通过和拥有多种多样的想法的人交流(倾诉或争论),以及通过读书获得他人的大脑碎片,我们可以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完善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