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社交焦虑》埃伦·亨德里克森
2021-07-07 14:21:44 22 举报
作者将其前沿的研究成果与真实案例结合在一起,以幽默的笔触,带领读者发掘社交焦虑障碍产生的根源以及焦虑持续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有关社交焦虑障碍的6大陷阱,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技巧与方法来锻炼大脑,让大脑产生新的连接,从而帮助我们平息内心的自我评判,轻松地战胜社交焦虑障碍,重拾自信,拥有正常、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前 言:测测你的社交焦虑程度
所谓的“社交焦虑”,一种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有社交焦虑的人先是会感觉自己很突兀、很惹眼,之后会有想要躲藏的冲动。
我们有时会彻底躲开,有时虽然在场但始终保持沉默,或是专注地盯着地板。他们担心自己说错话或做错事,因为肯定会被严厉地批评
幸福地独处或者和亲密的朋友、信任的家人在一起时,你真实的自我就会浮现出来。面对所有焦虑情绪时,你具备自己需要的一切——你不需要假装或营造任何形象,做你自己就已足够
幸福地独处或者和亲密的朋友、信任的家人在一起时,你真实的自我就会浮现出来。面对所有焦虑情绪时,你具备自己需要的一切——你不需要假装或营造任何形象,做你自己就已足够
如果说社交焦虑以前是“慢燃”模式,那么科技发展对它而言就是“火上浇油”。为什么呢?因为焦虑源于不确定,还有什么比现代交流更不确定的呢?比如,“为什么他只回了一个省略号?”“为什么老板回我邮件只用了一个字?”“她为什么发短信说‘我可以打电话给你吗?’”“他为什么发短信说自己是蝙蝠侠?”
社交媒体让这一切变得更糟。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项研究调查了近2000名年龄在19~32岁的年轻人,发现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越多,焦虑感就越强
社交媒体让这一切变得更糟。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项研究调查了近2000名年龄在19~32岁的年轻人,发现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越多,焦虑感就越强
虽然逃避能让我们马上解脱,但随之而来的几乎总是内疚、羞愧、失望或沮丧的苦涩滋味。
对于3/4有社交焦虑的人而言,这种漫长而尴尬的经历始于8~15岁的某个阶段,并让我们在未来几十年里宁愿选择翻看手机,也不愿与人交谈。
对于3/4有社交焦虑的人而言,这种漫长而尴尬的经历始于8~15岁的某个阶段,并让我们在未来几十年里宁愿选择翻看手机,也不愿与人交谈。
第一个层级,也是最常见的,即“社交尴尬”
第二个层级是大家说的害羞,我称之为“日常社交焦虑”。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层级,就像莫伊一样,在人生的某个阶段,13%的美国人会认为自己“极度羞怯”,但我认为这属于社交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在社交或工作场合中,害怕被他人审视、评判、被发现缺乏社交能力和个人表现能力,这会妨碍你去做自己想做或要做的事。它是人类第三大常见的心理障碍,仅次于抑郁症和酒精依赖
第二个层级是大家说的害羞,我称之为“日常社交焦虑”。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层级,就像莫伊一样,在人生的某个阶段,13%的美国人会认为自己“极度羞怯”,但我认为这属于社交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在社交或工作场合中,害怕被他人审视、评判、被发现缺乏社交能力和个人表现能力,这会妨碍你去做自己想做或要做的事。它是人类第三大常见的心理障碍,仅次于抑郁症和酒精依赖
这种孤独让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
孤独是有毒的。孤独是一种感知:你独自一人时也能拥有联结感,在人群中时也可能备感孤独。事实上,15%~30%的人认为自己长期感到孤独。
通常孤独被视作和饥饿或口渴一样的基本驱动力,这种感觉是在告诉我们,我们缺少生存必需的某种东西,并促使我们寻找联结
通常孤独被视作和饥饿或口渴一样的基本驱动力,这种感觉是在告诉我们,我们缺少生存必需的某种东西,并促使我们寻找联结
事实上,许多有社交焦虑的人往往拥有以下特质:
·谨慎思考——会考虑自己要说什么;
·有责任心,有强大的内心向导和强烈的职业道德感;
·天生擅长记住他人的面孔;
·极具同理心;
·亲社会,对他人友善、乐于助人、无私利他;
·考虑他人的权利、需求和感受。
·谨慎思考——会考虑自己要说什么;
·有责任心,有强大的内心向导和强烈的职业道德感;
·天生擅长记住他人的面孔;
·极具同理心;
·亲社会,对他人友善、乐于助人、无私利他;
·考虑他人的权利、需求和感受。
有社交焦虑的人经常会:
·省略不必要的话——在一个人人拼命抓人眼球的世界里,跳出了“话越多越好”的讲话方式;
·努力工作,确保他人感到舒适;
·仔细观察和倾听他人——在今天寻求关注度的文化中,这项特质几近失传;
·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工作表现堪称典范;
·尊重其他文化和背景。
·省略不必要的话——在一个人人拼命抓人眼球的世界里,跳出了“话越多越好”的讲话方式;
·努力工作,确保他人感到舒适;
·仔细观察和倾听他人——在今天寻求关注度的文化中,这项特质几近失传;
·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工作表现堪称典范;
·尊重其他文化和背景。
从根本上说,社交焦虑就是一个人以一种扭曲的方式看待真实的自我,并将这种扭曲视为真实。我们放大(甚至完全是在想象)自己的缺点。
回顾自己的一生,甘地写道:“我得说,除了偶尔会被别人笑话外,我先天的羞怯感也没什么坏处。事实上,我觉得这个缺点反而对我有利。我说话时的迟疑曾经是我的烦恼,现在倒成了一种乐趣。”
保持适度的社交焦虑,关注他人的信念和观点,这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不管你怎么叫这种力量——共情、尊重还是平等,在今天这个时代,它在我们表达对他人的关注和关心时尤为重要。
甘地在自传中这样描述他的社交焦虑:“它让我成长,帮我辨明真相。”我希望这本书也能帮助你辨明真相——真相已经在你内心,你足够优秀。让我们一起来克服社交焦虑,找到做回自己的力量吧。
保持适度的社交焦虑,关注他人的信念和观点,这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不管你怎么叫这种力量——共情、尊重还是平等,在今天这个时代,它在我们表达对他人的关注和关心时尤为重要。
甘地在自传中这样描述他的社交焦虑:“它让我成长,帮我辨明真相。”我希望这本书也能帮助你辨明真相——真相已经在你内心,你足够优秀。让我们一起来克服社交焦虑,找到做回自己的力量吧。
Part 1深度了解社交焦虑
第1章 社交焦虑是如何形成的? 003
第2章 社交焦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023
第3章 社交焦虑的大脑里有什么? 043
第1章 社交焦虑是如何形成的? 003
第2章 社交焦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023
第3章 社交焦虑的大脑里有什么? 043
第1章 社交焦虑是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呢?首先,与镰状细胞贫血不同,焦虑不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基因和经验,它们像咖啡和奶油混成的旋涡般很难分离。除基因外,社交焦虑的种子也会通过习得播下。在某个时间点,我们习得了害怕别人的评判,习得了隐藏潜在的羞辱
为什么呢?首先,与镰状细胞贫血不同,焦虑不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基因和经验,它们像咖啡和奶油混成的旋涡般很难分离。除基因外,社交焦虑的种子也会通过习得播下。在某个时间点,我们习得了害怕别人的评判,习得了隐藏潜在的羞辱
我们觉得与其冒着暴露一切的危险,还不如躲起来,有时是明躲(比如吉姆向灌木丛扑去),有时是暗躲(我们盯着手机,以避免和别人目光接触,或是静静坐着倾听朋友的诉说逃避可以保护你不受威胁,但也让你无法学会说“这不算太糟”或是“等等,没发生什么可怕的事”,它将阻碍你去战胜更大的挑战并由此建立自信心。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要知道,在内心深处,你已经很好了,即使有些时候焦虑可能让你觉得自己不够好。
你可以选择在舞池里跳舞,可以选择在会议上发言,可以选择与任何人交谈。你的内心拥有这股力量,知道即使事情不能如愿,你也能处理好
这里的重点是:你可以在不改变自己的情况下成长和发展。还是同一个你,保持所有使你成为你自己的品质。
尽管知道自己会紧张,我还是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将带着焦虑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方法就是始终带着焦虑。当你这样做时,焦虑才会慢慢消失。
要知道,在内心深处,你已经很好了,即使有些时候焦虑可能让你觉得自己不够好。
你可以选择在舞池里跳舞,可以选择在会议上发言,可以选择与任何人交谈。你的内心拥有这股力量,知道即使事情不能如愿,你也能处理好
这里的重点是:你可以在不改变自己的情况下成长和发展。还是同一个你,保持所有使你成为你自己的品质。
尽管知道自己会紧张,我还是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将带着焦虑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方法就是始终带着焦虑。当你这样做时,焦虑才会慢慢消失。
我们觉得与其冒着暴露一切的危险,还不如躲起来,有时是明躲(比如吉姆向灌木丛扑去),有时是暗躲(我们盯着手机,以避免和别人目光接触,或是静静坐着倾听朋友的诉说
逃避可以保护你不受威胁,但也让你无法学会说“这不算太糟”或是“等等,没发生什么可怕的事”,它将阻碍你去战胜更大的挑战并由此建立自信心。
逃避可以保护你不受威胁,但也让你无法学会说“这不算太糟”或是“等等,没发生什么可怕的事”,它将阻碍你去战胜更大的挑战并由此建立自信心。
第2章 社交焦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大自然试图告诉我们,我们当中的壁花(喻指“在聚会上因腼腆待在一旁的人”)和躲在暗处的紫罗兰(喻指“害羞的人”)都是美丽的人类花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行为抑制都会提醒我们要停下来想想。它让我们三思而后行,让我们远离危险。
少量的社交焦虑能带给我们两件必需品。
第一是群体和谐。第二是个人安全感。
即使在今天随时都有饮用水,在线购物也可以送货到家,我们仍需要群体提供我们必需的社会交往和爱。说到爱,少量的社交焦虑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伴侣,让我们更有觉察力、更体贴、意识更强。社交焦虑能作为一种进化优势代代延续,就是因为它成本低、收益高。
内向的人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这一天。过去几年,安静和内向不仅得到了认可,还成了一种潮流,像艾米·舒默、盖伊·川崎和金·卡戴珊这些看着最不内向的人,都自称有内向的一面。
大自然试图告诉我们,我们当中的壁花(喻指“在聚会上因腼腆待在一旁的人”)和躲在暗处的紫罗兰(喻指“害羞的人”)都是美丽的人类花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行为抑制都会提醒我们要停下来想想。它让我们三思而后行,让我们远离危险。
少量的社交焦虑能带给我们两件必需品。
第一是群体和谐。第二是个人安全感。
即使在今天随时都有饮用水,在线购物也可以送货到家,我们仍需要群体提供我们必需的社会交往和爱。说到爱,少量的社交焦虑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伴侣,让我们更有觉察力、更体贴、意识更强。社交焦虑能作为一种进化优势代代延续,就是因为它成本低、收益高。
内向的人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这一天。过去几年,安静和内向不仅得到了认可,还成了一种潮流,像艾米·舒默、盖伊·川崎和金·卡戴珊这些看着最不内向的人,都自称有内向的一面。
你可能是个内向的人,但不焦虑。你可能喜欢独处或者和熟悉的人聚会,但在陌生人或职位更高的人面前你也可以很自在。你也可能是个外向的人,但有社交焦虑。最重要的是,内向的人会觉得独处让人精神振作,而外向的人觉得是纯消耗精力——太多独处的确会让外向的人丧失精力和动力。
第一,内向是天生的,而社交焦虑是后天的
第二,对于内向的人来说,独处会让你感觉很好
第三,社交焦虑因完美主义愈演愈烈
第四,内向是你的处世方式,而社交焦虑会影响你的生活。
第二,对于内向的人来说,独处会让你感觉很好
第三,社交焦虑因完美主义愈演愈烈
第四,内向是你的处世方式,而社交焦虑会影响你的生活。
没有社交焦虑的内向的人很自信,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也感觉良好。必要时他们可以打开“开关”去社交。
打开“开关”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之后他们也需要充电,比如第二天窝在沙发上看书,或者和最好的朋友出去吃早午餐。
但他们不怕暴露,因为没什么好隐藏的。
打开“开关”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之后他们也需要充电,比如第二天窝在沙发上看书,或者和最好的朋友出去吃早午餐。
但他们不怕暴露,因为没什么好隐藏的。
第3章 社交焦虑的大脑里有什么?
锻炼社交自信心同样可以改变你的大脑。
基因不是命运。大脑的确通过基因编程和进化来影响我们的行为,但这种影响是双向的——行为同样会影响大脑。这意味着通过实践和认知行为疗法,你可以克服社交焦虑,做回你自己,做真正、真实的自己。
锻炼社交自信心同样可以改变你的大脑。
基因不是命运。大脑的确通过基因编程和进化来影响我们的行为,但这种影响是双向的——行为同样会影响大脑。这意味着通过实践和认知行为疗法,你可以克服社交焦虑,做回你自己,做真正、真实的自己。
当杏仁核发出警报时,没有焦虑的大脑立刻派了一辆“消防车”赶往现场,而社交焦虑大脑则派了一个人提着一桶水骑着自行车去扑火。 “这几秒钟决定了一个人是进入麻烦还是获得自由。我们的目标不是另一个极端.。
真正能做到完全没有社交焦虑的,只占总人口的约1%,还都是心理变态。社交焦虑有利有弊,心理变态也一样。心理变态的人确实很自信,但同时他们也不负责任、浮夸、冲动、浅薄、无情和虚伪。
真正能做到完全没有社交焦虑的,只占总人口的约1%,还都是心理变态。社交焦虑有利有弊,心理变态也一样。心理变态的人确实很自信,但同时他们也不负责任、浮夸、冲动、浅薄、无情和虚伪。
就像没有运动天赋的人可以通过运动变得更健康一样,有社交焦虑的人也可以通过自我推动变得更自在。
Part 2
深入了解你的内在评判
第4 章 内在评判是如何削弱我们的自信与勇气的? 055
第5 章 反驳内在评判:替代 075
第6 章 与内在评判讲和:拥抱 085
深入了解你的内在评判
第4 章 内在评判是如何削弱我们的自信与勇气的? 055
第5 章 反驳内在评判:替代 075
第6 章 与内在评判讲和:拥抱 085
第4章 内在评判是如何削弱我们的自信与勇气的?
可以称之为“不安全感”或是“自我批评”。我在这本书里称它为“内在评判”,我们每个人都有。
内在评判期望我们做到最好。就像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特别的,注定要统治世界一样,你的内在评判也期待你做大事,只能有最佳表现。它希望你做得更好,希望你完美。但它一边要求你要表现得更好,一边在削弱你的自信心。
换句话说,社交焦虑与隐藏有关。与其说是恐惧,不如说是羞耻(shame)。
内在评判拿出扩音器,赶走了焦虑人群内在最好的自我。
不管你恐惧什么,都可以归结为一件事:我不够好。而且,每个人都会看到。
你可以把这叫作过虑、困扰、反刍,或是“来自地狱的表现自评”。研究人员称之为“事件后加工。这种对不完美的关注使得社交焦虑可以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尽管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尽管有时候一切都挺好。这是个恶性循环。我们已知内在评判是不确定的。让我们来证明下它还是错的,它低估了你,你要比它认为的更强大、更有能力,也更讨人喜欢。
内在评判期望我们做到最好。就像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特别的,注定要统治世界一样,你的内在评判也期待你做大事,只能有最佳表现。它希望你做得更好,希望你完美。但它一边要求你要表现得更好,一边在削弱你的自信心。
换句话说,社交焦虑与隐藏有关。与其说是恐惧,不如说是羞耻(shame)。
内在评判拿出扩音器,赶走了焦虑人群内在最好的自我。
不管你恐惧什么,都可以归结为一件事:我不够好。而且,每个人都会看到。
你可以把这叫作过虑、困扰、反刍,或是“来自地狱的表现自评”。研究人员称之为“事件后加工。这种对不完美的关注使得社交焦虑可以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尽管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尽管有时候一切都挺好。这是个恶性循环。我们已知内在评判是不确定的。让我们来证明下它还是错的,它低估了你,你要比它认为的更强大、更有能力,也更讨人喜欢。
第5章 反驳内在评判:替换
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所说:“事物本无好坏之分,事物的好坏来自思想。
为了挑战内在评判,改变它给你警告时你的回应吧。当它讨厌地大声嚷嚷时,去改变你的想法。20世纪90年代末,苹果公司标志性但不合语法的广告语提醒我们: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我们要与内在评判讲和,而不是争辩,我们要给自己一些从不吝惜给予别人的同情。
最糟糕的结果究竟会是什么?我预计自己会做的傻事具体是什么?我预计具体是谁会来评判我?一旦能确定具体的焦虑,我们就能认清它的本质。
但想想你拥有的资源:朋友,家人,你的内在力量,你的信仰,你的运气,你办公桌抽屉里那张免费瑜伽课程券,这些都可以帮助你面对恐惧。明确说说吧,你将如何应对?你将采取何种行动?即使有巨大的担忧,你也能应对生活抛给你的几乎所有事。
综上所述,当你的内在评判将焦虑推向高潮时,你首先要问:“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尽可能准确地回答,记住要“指明,指明,指明”。
然后问:“事实上有多糟?”“发生最坏情况的概率有多大?”“我该怎么应对?”
但想想你拥有的资源:朋友,家人,你的内在力量,你的信仰,你的运气,你办公桌抽屉里那张免费瑜伽课程券,这些都可以帮助你面对恐惧。明确说说吧,你将如何应对?你将采取何种行动?即使有巨大的担忧,你也能应对生活抛给你的几乎所有事。
综上所述,当你的内在评判将焦虑推向高潮时,你首先要问:“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尽可能准确地回答,记住要“指明,指明,指明”。
然后问:“事实上有多糟?”“发生最坏情况的概率有多大?”“我该怎么应对?”
第6章 与内在评判讲和:拥抱
这就是下一个工具的关键所在:在支持性的环境中,而不是在惩罚性的环境中,我们更有可能实现目标。这就是自我同情。从本质上讲,拥抱就是给予自己支持、温暖和善意,在你最需要时给一点儿小帮助。
自我同情由三个组成部分:正念、自我友善,以及意识到人性是共通的。
正念不是你实际的想法或经历,而是观察你的想法或经历的方法
三种正念练习,每一种练习方法都只需要几分钟。
“5—4—3—2—”法。这种方法随处可练,可以帮你摆脱烦恼、立足现实。方法如下:利用你的5种感官。首先,环顾四周,说出你能看到的5样东西。比如,我看到的是笔记本电脑、一杯格雷伯爵茶、一台不好使的打印机、一叠蓝色便利贴和一本阿尔伯特·艾利斯的传记。然后,说出你能听到的4种声音:外面的汽车声、鸟鸣声、邻居家的空调声和某处的流水声。接下来,说出你可以触碰到的3样东西:穿着鞋的脚,椅子后背,键盘上的按键。之后说出你可以闻到的两样东西:茶的香气和传记书的霉味。最后,说出你可以尝的一样东西:我会啜一口格雷伯爵茶。但如果你手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感受一下嘴里的味道(通常很恶心),或者,说一件关于你自己的好事(这个绝不会恶心)
“5—4—3—2—”法。这种方法随处可练,可以帮你摆脱烦恼、立足现实。方法如下:利用你的5种感官。首先,环顾四周,说出你能看到的5样东西。比如,我看到的是笔记本电脑、一杯格雷伯爵茶、一台不好使的打印机、一叠蓝色便利贴和一本阿尔伯特·艾利斯的传记。然后,说出你能听到的4种声音:外面的汽车声、鸟鸣声、邻居家的空调声和某处的流水声。接下来,说出你可以触碰到的3样东西:穿着鞋的脚,椅子后背,键盘上的按键。之后说出你可以闻到的两样东西:茶的香气和传记书的霉味。最后,说出你可以尝的一样东西:我会啜一口格雷伯爵茶。但如果你手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感受一下嘴里的味道(通常很恶心),或者,说一件关于你自己的好事(这个绝不会恶心)
记住,感觉不是事实。想法是短暂的,不是事实真相。
充满同情地和自己对话
由于习惯了对自己苛刻,我们很难友善地和自己对话,但这就是正念要发挥作用的地方。
将替换法和拥抱法付诸行动
用这样的方式,普拉纳夫把自己的焦虑从大号缩到了小号。焦虑并没有消失,但他已经能提醒自己,这并不像他最初想的那么糟,而且他可以应对。
在回答“我会如何应对”时,她想自己会在告别后回到家,换上运动裤看喜剧频道。奈莉意识到,这听上去也不差。
由于习惯了对自己苛刻,我们很难友善地和自己对话,但这就是正念要发挥作用的地方。
将替换法和拥抱法付诸行动
用这样的方式,普拉纳夫把自己的焦虑从大号缩到了小号。焦虑并没有消失,但他已经能提醒自己,这并不像他最初想的那么糟,而且他可以应对。
在回答“我会如何应对”时,她想自己会在告别后回到家,换上运动裤看喜剧频道。奈莉意识到,这听上去也不差。
Part 3
用行动战胜焦虑
第7 章 行动比信心更重要 105
第8 章 进行角色扮演,塑造真实自我 113
第9 章 重复去做、直面恐惧 127
第10 章 集中列出你的挑战清单 133
用行动战胜焦虑
第7 章 行动比信心更重要 105
第8 章 进行角色扮演,塑造真实自我 113
第9 章 重复去做、直面恐惧 127
第10 章 集中列出你的挑战清单 133
第7章 行动比信心更重要
我们没有经验去缓和本意很好但保护过度的大脑的警告。
听上去很熟悉,它就是“先假装能做到,直到真的能做到”。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看到自己在行动时,你就会开始相信自己能做到。
当感觉自己不想去上瑜伽课、穿上跑鞋训练、坐下来写作,或者不再看抖音而去专心工作时,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小魔法:有动机前先行动。你可以先行动起来,之后感觉就会跟上来。
勇敢不代表不害怕,事实上恐惧才是勇敢的前提。真正的勇敢是感到恐惧但还是去做。
听上去很熟悉,它就是“先假装能做到,直到真的能做到”。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看到自己在行动时,你就会开始相信自己能做到。
当感觉自己不想去上瑜伽课、穿上跑鞋训练、坐下来写作,或者不再看抖音而去专心工作时,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小魔法:有动机前先行动。你可以先行动起来,之后感觉就会跟上来。
勇敢不代表不害怕,事实上恐惧才是勇敢的前提。真正的勇敢是感到恐惧但还是去做。
第8章 进行角色扮演,塑造真实自我
假装你是碧昂丝。
我家附近小学一个五年级的小女生,她在春季演奏会前用这句话鼓励一位紧张的朋友
把角色和规则不明确的非结构化环境,改为角色和目标明确的结构化环境,对那些容易产生社交焦虑的人的表现会产生巨大影响。
能带你走向最终角色——你自己——的结构,和那些阻碍你成为自己的结构的区别在于:角色是否源自你的内心,而不是别人。
扮演一个角色,就要看着像这个角色。给你自己设立一个强大自信的姿势,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想象一下开放、强大、自信、坚定的人会如何展现自我。
“高能量姿势”就是基于这一原则。事实上,你并不是在假装强大,你是在呈现强者的姿态
感到害怕时,你可以先花点儿时间让自己摆出一个自信的姿势。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去协调姿势、面部表情、声调和情绪,就像在精心搭配一套衣服,这种现象叫作一致性。
我家附近小学一个五年级的小女生,她在春季演奏会前用这句话鼓励一位紧张的朋友
把角色和规则不明确的非结构化环境,改为角色和目标明确的结构化环境,对那些容易产生社交焦虑的人的表现会产生巨大影响。
能带你走向最终角色——你自己——的结构,和那些阻碍你成为自己的结构的区别在于:角色是否源自你的内心,而不是别人。
扮演一个角色,就要看着像这个角色。给你自己设立一个强大自信的姿势,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想象一下开放、强大、自信、坚定的人会如何展现自我。
“高能量姿势”就是基于这一原则。事实上,你并不是在假装强大,你是在呈现强者的姿态
感到害怕时,你可以先花点儿时间让自己摆出一个自信的姿势。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去协调姿势、面部表情、声调和情绪,就像在精心搭配一套衣服,这种现象叫作一致性。
第9章 重复去做,直面恐惧
起初的接触是最难的:第一次谈话,第一次读书会,第一次垒球训练。但不要试过一次就止步,下次有机会可以再试一次。每一次,你的焦虑程度和持续时间都会降低,你的焦虑之山将被削成鼹鼠丘,而你的信心将会长成一座高山。
第10章 集中列出你的挑战清单
我的生活充满了可怕的不幸,其中大部分不幸从未发生过。
蒙田,法国作家
蒋甲意识到焦虑在阻碍他去实现创业梦,于是他决定战胜焦虑,启动一个训练营风格的项目,他称之为“被拒100天”。
蒙田,法国作家
蒋甲意识到焦虑在阻碍他去实现创业梦,于是他决定战胜焦虑,启动一个训练营风格的项目,他称之为“被拒100天”。
没想到这个项目最终让他写成了一本书《被拒绝的勇气》(Rejection Proof)
他是怎样努力不让保安觉得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的呢?是速度。他迅速走进去,飞快说完,赶紧走出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像是在躲避捕食者的某种小动物。
蒋甲就发现了一个大秘密:是你自己在定基调。表现得好像不焦虑,放弃安全行为,这样你不仅会感觉更好,别人也会更好地回应你。你猜怎么着?没人知道你在努力表现得不焦虑。你猜还会怎样?最终你就不会再焦虑了。
我会允许自己畏缩一分钟(或一小时),然后对自己说:“在感到自信之前就去做,这样自信就会赶上来。在挑战过程中,你可以用替换法和拥抱法与自己对话。
给自己设置一些结构,扮演一个你选择的角色。勇敢面对登上峰顶前的征途,迎接挑战。把安全行为——救生圈——留在家里。过了峰顶之后,都是下坡路,滑下山坡,进入你的生活。你练习得越多,挑战起来就越容易。最后,别忘了那个信心迷思。你不可能在真空中获得自信后再出去征服世界。相反,你要通过去做有挑战的事来增强自信心,用勇气克服焦虑,真实地生活。真实的生活包括一些拒绝、窘迫和尴尬的情景,也有对自己做到的事的深深满足,即使这些事可能不像你想的那样。
他是怎样努力不让保安觉得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的呢?是速度。他迅速走进去,飞快说完,赶紧走出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像是在躲避捕食者的某种小动物。
蒋甲就发现了一个大秘密:是你自己在定基调。表现得好像不焦虑,放弃安全行为,这样你不仅会感觉更好,别人也会更好地回应你。你猜怎么着?没人知道你在努力表现得不焦虑。你猜还会怎样?最终你就不会再焦虑了。
我会允许自己畏缩一分钟(或一小时),然后对自己说:“在感到自信之前就去做,这样自信就会赶上来。在挑战过程中,你可以用替换法和拥抱法与自己对话。
给自己设置一些结构,扮演一个你选择的角色。勇敢面对登上峰顶前的征途,迎接挑战。把安全行为——救生圈——留在家里。过了峰顶之后,都是下坡路,滑下山坡,进入你的生活。你练习得越多,挑战起来就越容易。最后,别忘了那个信心迷思。你不可能在真空中获得自信后再出去征服世界。相反,你要通过去做有挑战的事来增强自信心,用勇气克服焦虑,真实地生活。真实的生活包括一些拒绝、窘迫和尴尬的情景,也有对自己做到的事的深深满足,即使这些事可能不像你想的那样。
是你自己在定基调
Part 4
逃离社交焦虑的陷阱
第11 章 陷阱1:我必须时刻监控自己和自己的焦虑 163
第12 章 陷阱2+3:我的感觉就是我的模样 175
第13 章 陷阱4:我必须表现得很完美 193
第14 章 陷阱5:我的社交能力很差 213
第15 章 陷阱6:喝酒能让我放松 227
逃离社交焦虑的陷阱
第11 章 陷阱1:我必须时刻监控自己和自己的焦虑 163
第12 章 陷阱2+3:我的感觉就是我的模样 175
第13 章 陷阱4:我必须表现得很完美 193
第14 章 陷阱5:我的社交能力很差 213
第15 章 陷阱6:喝酒能让我放松 227
第11章 陷阱1:我必须时刻监控自己和自己的焦虑<br>
社交焦虑根本上说是一种认知歪曲,是一种错误的信念,认为自己有问题,别人也都会注意到自己的问题。
我们可以先聚焦在一些安静、不费力的事情上,比如在林间散步、从洗碗机里拿出碗碟或抚摸你的猫,这样可以练习把你的注意力向外转移。这听起来很容易,但就像正念练习一样,你的注意力经常不按你希望的那样去做,它总想四处游走。没什么,我们大脑就这样,轻轻把注意力拉回来就好。
我们可以先聚焦在一些安静、不费力的事情上,比如在林间散步、从洗碗机里拿出碗碟或抚摸你的猫,这样可以练习把你的注意力向外转移。这听起来很容易,但就像正念练习一样,你的注意力经常不按你希望的那样去做,它总想四处游走。没什么,我们大脑就这样,轻轻把注意力拉回来就好。
第12章 陷阱2+3:我的感觉就是我的模样,人们都会评判我
陷阱2:我的感觉就是我的模样
这些反应不会让人愉快。相反,长期焦虑会让我们疲惫不堪,肩颈、背部和胃部都会长出结节。如何打破呢?用你手里的电话就可以。为替代你想象中的影像,一个可靠的方法是制作真实的影像。现在鼓起勇气,点击“播放”键。最初几秒钟,你会有种本能反应:“我看上去是那样吗?”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很正常。接下来,像看陌生人一样看你自己。
同样,如果你看到自己不喜欢的,比如你语速太快、没有眼神交流、不停地摆弄手等,不要惊慌。所有这些都是安全行为,是你试图拯救自己、让自己不那么焦虑的行为
陷阱3:人们都会评判我
聚光灯效应指的是高估自己的行为和表现会被别人注意的程度。
重点是:你的目标是要习惯自己身体这种“狂欢”式的反应,不管是流汗、颤抖、声音抖、脸红,还是其他反应。还记得第10章中提到的暴露吗?这个也一样。“暴露”是说要去经历你的恐惧,而不是躲开,认识到这些感觉不仅没那么糟,而且经过练习后,你会觉得它们很无聊
这些反应不会让人愉快。相反,长期焦虑会让我们疲惫不堪,肩颈、背部和胃部都会长出结节。如何打破呢?用你手里的电话就可以。为替代你想象中的影像,一个可靠的方法是制作真实的影像。现在鼓起勇气,点击“播放”键。最初几秒钟,你会有种本能反应:“我看上去是那样吗?”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很正常。接下来,像看陌生人一样看你自己。
同样,如果你看到自己不喜欢的,比如你语速太快、没有眼神交流、不停地摆弄手等,不要惊慌。所有这些都是安全行为,是你试图拯救自己、让自己不那么焦虑的行为
陷阱3:人们都会评判我
聚光灯效应指的是高估自己的行为和表现会被别人注意的程度。
重点是:你的目标是要习惯自己身体这种“狂欢”式的反应,不管是流汗、颤抖、声音抖、脸红,还是其他反应。还记得第10章中提到的暴露吗?这个也一样。“暴露”是说要去经历你的恐惧,而不是躲开,认识到这些感觉不仅没那么糟,而且经过练习后,你会觉得它们很无聊
第13章 陷阱4:我必须表现得很完美
完美主义意味着永远不够好。
高标准组被告知:“说实话,大多数人的表现比视频中的人要好得多。”低标准组听到的是:“说实话,大多数人的表现都没有视频中的那个人好。”
“二分法思维”,即全有或全无思维。不管它的名字叫什么,意思是我们认为如果某件事做得不完美,那我们就失败了。而且我们把失败个人化了:如果不能轻松机智地和他人交谈,我们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但事实上只有我们自己这么想。
完美主义也造成了另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交媒体现象。2013年,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它是指“一种普遍存在的恐惧,认为别人可能正在享受某种有趣的经历,而你不在场”。
现在她的目标是“平庸”:谈话中可以有些停顿,她会主动做一些(而不是全部的)互动,她可能会说些机智的话,但也可以不说。她不仅实现了这个目标,而且愿意再去尝试,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不仅更有成效,她还可以进行更多的练习,而且心情也愉快得多。
让我们总结一下:只有当高标准阻碍了你的前行道路时,完美主义才是问题。如果高标准在其他方面很有成效,比如乔希为他的餐馆制定了很高的标准,那完全没问题,这叫“积极奋斗”,是“无毒版”完美主义。不同于那种注定实现不了的完美主义标准带来的失败感,积极奋斗的目标是很高,但并非不可达到的标准,达到这些标准时,奋斗者就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高标准组被告知:“说实话,大多数人的表现比视频中的人要好得多。”低标准组听到的是:“说实话,大多数人的表现都没有视频中的那个人好。”
“二分法思维”,即全有或全无思维。不管它的名字叫什么,意思是我们认为如果某件事做得不完美,那我们就失败了。而且我们把失败个人化了:如果不能轻松机智地和他人交谈,我们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但事实上只有我们自己这么想。
完美主义也造成了另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交媒体现象。2013年,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它是指“一种普遍存在的恐惧,认为别人可能正在享受某种有趣的经历,而你不在场”。
现在她的目标是“平庸”:谈话中可以有些停顿,她会主动做一些(而不是全部的)互动,她可能会说些机智的话,但也可以不说。她不仅实现了这个目标,而且愿意再去尝试,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不仅更有成效,她还可以进行更多的练习,而且心情也愉快得多。
让我们总结一下:只有当高标准阻碍了你的前行道路时,完美主义才是问题。如果高标准在其他方面很有成效,比如乔希为他的餐馆制定了很高的标准,那完全没问题,这叫“积极奋斗”,是“无毒版”完美主义。不同于那种注定实现不了的完美主义标准带来的失败感,积极奋斗的目标是很高,但并非不可达到的标准,达到这些标准时,奋斗者就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第14章 陷阱5:我的社交能力很差
我们认为自己缺乏社交技能是焦虑的结果,而不是焦虑的原因。下次你觉得自己很想喷墨汁逃走时,试试下面这些做法。
·眼神交流。我们的目标是在和别人说话时,有1/3到2/3的时间保持眼神交流。·音量。说话太轻往往和眼神交流有关。如果你看着对方的眼睛,他们就可以听到你的声音。·身体。与你的注意力方向一致。·接近一个人或加入一群人。书呆子恋爱博士哈里斯建议大家遵循“3秒钟原则”:看到聊天对象时,用3秒钟的时间走过去问好。·插入谈话中。在先快速吸一口气,让行为先活跃起来。
你不必做到完美,敢于做个普通人。
就像自信的研究参与者一样,扮演一个角色;给自己一个任务;敢于做普通人;假装某个样子,直到你真正成为那样。放弃你的安全行为,摆脱身体喷雾。
就像自信的研究参与者一样,扮演一个角色;给自己一个任务;敢于做普通人;假装某个样子,直到你真正成为那样。放弃你的安全行为,摆脱身体喷雾。
“积极奋斗”,是“无毒版”完美主义
你不必做到完美,敢于做个普通人。
第15章 陷阱6:喝酒能让我放松
Part 5 与人为善,敞开心扉
第16章 做一个温暖的人
第16章 做一个温暖的人
第16章 做一个温暖的人
交朋友
常见面
信息披露
表达喜欢
即使没有社交焦虑,人们成年后再交朋友也很难。
著名期刊《心理学通报》对17.7万人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人的社交圈在成年早期前会一直扩大,之后开始缩小。“认识人”不同于“交朋友”。一个是事件,另一个是过程。
著名期刊《心理学通报》对17.7万人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人的社交圈在成年早期前会一直扩大,之后开始缩小。“认识人”不同于“交朋友”。一个是事件,另一个是过程。
做一个温暖友善的人
奇妙的是,要交朋友,你并不需要找“对的人”。相反,随着时间推移,这个人会成为“对的人”。
重复性第1件事,常见面。友谊是培养出来的,不是一下子从天而降的。
答案还是“要降低标准”。我们认为自己必须有趣、好玩或不费力。这压力太大了。
第2件事,信息披露。
第3件事是向别人表达你喜欢他。人们喜欢那些喜欢他们的人,也喜欢能够采取主动的人。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这就是亲社会行为,简单地说,就是向别人表示你很乐意和他们在一起。 总而言之,交朋友主要是克服别人和自己的惰性。假如有人很友好,那么接下来你就去重复、披露,主动去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坚实友谊吧。
重复性第1件事,常见面。友谊是培养出来的,不是一下子从天而降的。
答案还是“要降低标准”。我们认为自己必须有趣、好玩或不费力。这压力太大了。
第2件事,信息披露。
第3件事是向别人表达你喜欢他。人们喜欢那些喜欢他们的人,也喜欢能够采取主动的人。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这就是亲社会行为,简单地说,就是向别人表示你很乐意和他们在一起。 总而言之,交朋友主要是克服别人和自己的惰性。假如有人很友好,那么接下来你就去重复、披露,主动去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坚实友谊吧。
被理解是种奢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做一个温暖友善的人
做一个温暖友善的人
一项常被引用的研究发现,在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中,我们优先考虑的是“温暖”,而不是其他要素。正像你所想的那样,“温暖”意味着善良和值得信任。
一项常被引用的研究发现,在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中,我们优先考虑的是“温暖”,而不是其他要素。正像你所想的那样,“温暖”意味着善良和值得信任。
这项研究也让我猛然意识到,内在评判对我们大呼小叫,但它只关注能力和自信。
我们担心自己会做蠢事,被认为古怪或无能,于是我们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自信,但其实完全找错了方向——能力和自信不是人们希望从朋友身上得到的,温暖才是。
我们担心自己会做蠢事,被认为古怪或无能,于是我们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自信,但其实完全找错了方向——能力和自信不是人们希望从朋友身上得到的,温暖才是。
后记 使用你的焦虑工具箱怎样能成就美好的生活?良好的关系让我们更快乐、更健康。那些社会联结更丰富,即与家人、朋友、群体联结更紧密的人,更快乐、更健康、更长寿。”你不一定要开朗、外向、自信或受欢迎。你要做的就是保持善良,这你本来就有。
能力和自信不是人们希望从朋友身上得到的,温暖才是。
你要做的就是保持善良,这你本来就有。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