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读书笔记
2021-10-07 10:11:11 29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货币供求与均衡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
不是单纯的对货币的占有欲望
是有能力拥有并需要通过货币这种形式来表现的需求
是一种有效需求
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是一种派生需求
货币需求量
特定时间、特定空间 + 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货币需求量理论
费雪:现金交易数量说
货币是为了交易
货币量*流通速度 = 物价*交易量
所以:货币需求量=物价*交易量 / 流通速度
流通速度取决于制度,交易量取决于资本、劳动、资源、技术,短期都是稳定的
庇古(剑桥学派):现金余额数量说(货币价值说)
货币是为了持有其价值
货币价值 = 收入* 以货币持有的意愿比重 / 货币量
持有意愿越高,收入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大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说
货币是为了:交易+预防+投机
交易:买卖
预防:失业、疾病等
投机:利率变化,从中获利
流动性陷阱:利率降到一定程度,货币需求无限大,无人持有理财产品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
货币不光为了交换、也是财富的一种形式
恒久性收入是现时收入与过去收入的加权比
人力财富:是获得收入的能力(潜在),非人力财富:物质财富
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会影响持币意愿
货币供给
货币供应量
M0 = 流通货币
M1 = M0 + 单位活期存款
M2 = M0 + 单位定期存款 + 个人存款 + 其他存款
货币供给机制
中央银行信用创造货币机制
【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机制
限制
存款准备金限制
存款转换为现金的限制
缴付税款限制
货币乘数(扩张倍数)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转换为现金或财政存款的比重
货币供应 M = 基础货币 B* 货币乘数 K
货币均衡
货币均衡
供给与需求大体一致而不是完全一致
是一个动态过程
货币均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均衡
货币失衡
总量型失衡
货币供应不足(很少)
货币供应过多(大多数)
结构型失衡
表现为货币短缺与滞留
原因:生产要素或商品有的供过有的供不足
均衡水平
M1增长量 = (GDP增长率+物价自然上涨率)*M0
通货膨胀
特征
有效需求>有效供给
物价持续上涨
定义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不断上涨
分类
需求拉上型
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导致物价上涨
成本推进型
工会推动:工资推动型
垄断企业:利润推动型
输入型
外部原材料涨价
结构型
结构不合理导致
表现方式
公开型
经济活动自发的
抑制型
物价管制下发生
原因:过度的信贷供给
财政原因
财政赤字政策(不断向央行拿钱)
信贷原因
央行发太多钱
其它原因
投资规模过大、经济结构失调、【国际收支顺差】
治理
紧缩的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政府支出(省钱)
增加税收(收钱)
发行公债(收回钱)
紧缩性货币政策
提高准备金率(极强,有乘数)
提高再贴现率(强,但被动)
公开市场操作(灵活、精准)
积极的供给
与货币购买力相比的商品供给不足
提高商品供给
国际金融
汇率
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
金本位下固定、布雷顿下固定
浮动汇率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类
无法定货币
货币局安排
传统钉住
水平区间钉住
爬行钉住
爬行区间
事先不公布汇率目标的管理浮动
独立浮动
影响因素
经济开放程度
经济规模
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进出口贸易商品的结构和地域分布
相对通货膨胀率
人民币汇率制度
我国说法: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钉住汇率安排
国际储备
包含
货币性黄金
外汇
IMF的储备头寸(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可提取的资金)
特别提款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会员国分配的份额)
作用
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国汇率
是对外举债和偿债的保证(防止债务危机)
管理
外汇是非黄金储备的绝对主力(95%以上),管理国际储备主要是管理外汇
国际储备相当于个人持有现金,有很大的机会成本!但又必须得备!
管理手段
总量管理
留太多了不划算,留太少了不安全
结构管理
各种外汇的比例要安排好!
外汇总流动性一定要控制好!
在保证流动性的基础上,适当追求盈利性
积极管理
在流动性安全性基础上,将多余外汇储备设立专门投资机构,进行盈利性投资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制度)
体系
主要明确:各国主要储备资产是啥、汇率制度是啥、怎么进行国际收支调节
变迁历史
国际金本位制
挂钩黄金,各国固定汇率(少量波动,取决于铸币平价与黄金运费)
布雷顿森林体系
挂钩美元(美元挂钩黄金),美元充当国际储备货币,各国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收支调节名存实亡
牙买加体系(现存)
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各种外汇),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国际收支调节仍较弱(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融通、货币基金组织调节)
金融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资金来源
份额
成员国提供的份子钱
借款
贷款
备用安排(普通贷款)
中期贷款
解决成员方严重的国际收支
减贫与增长贷款
帮助其解决长期国际收支问题
其它:应急信贷、紧急援助
特点:
主要解决国际收支
有政策条件
贷款是临时性的
世界银行集团
资金来源
银行股份
份子钱
借款
向成员国或资本市场发债券
转让债权
业务收益
贷款
项目贷款(绝大数情况)、非项目贷款、部门贷款、联合贷款、第三窗口贷款
特点:
期限长(数年,甚至30年)
实行浮动利率
一般高于国际开发协会,但低于市场利率
硬贷款
只提供项目中需要的外汇部分
程序严密、审批时间长
附属机构
国际开发协会
这个利率较低,这个很优惠
软贷款
国际金融公司
主要帮低收入国家提供帮助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国际清算银行
以股份公司形式成立
持有大量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
各国央行的合作场所
人民币跨境业务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进出口贸易中,用人民币结算
【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境内机构,使用人民币,在境外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境外机构,使用人民币,在境内投资
【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
利用一些信用票据等,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融资
【跨境】人民币【证券投融资】
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
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双边货币合作
货币互换协议
事先约定,未来确定期限内,互换货币。
目的
如果是企业操作
规避汇率风险、价格发现、管理资产负债、降低融资成本、设计金融产品。(本质都是消除汇率波动影响)
如果是央行操作
拯救金融危机,强心、维稳;预防金融危机;促进双方经济与投资往来
本币结算协议
边境贸易 双边本币结算协议
允许两国边境以本币结算
允许两国边境互相开立本地账户,并为边境贸易提供结算服务
允许银行在海关备案后运送现钞
允许在边境设立两国货币兑换点
一般贸易 双边本币结算协议
是【边境贸易】双边本币结算协议的升级版,改【边境地区】为全国范围
央行与货币
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
发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原因
集中发行货币
代理国库、为政府筹措资金
管理金融业
干预经济(货币手段)
特征
不以营利为目的
不经营一般性金融业务
服务对象
YES:政府、银行、非银金融机构
NO:个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独立性
不受其它机构影响
主要业务
货币发行业务
银行业务
集中存款准备金
充当【最后贷款人】
组织银行间清算业务
政府业务
代理国库
代理发行国家债券
对国家提供信贷
保管外汇与黄金
制定金融管理法规
其它
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
参加国际金融活动并签订协议
提供金融情报和建议
资产与负债
资产
外国资产(外汇)、各类【债权】、其它
负债
除上述三项以外都是:储备货币、金融存款(准备金)、债券、【政府存款、自有资金】、各类【负债】
货币政策
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从属于金融政策
目标
稳定物价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平衡国际收支
工具
老三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
公开市场操作
优点
(因为能影响准备金)能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可随时操作,经常性、连续性
主动出击、灵活安排、能微调
缺点
金融市场必须有全国性、独立性,并达到一定规模
必须配合其它货币政策工具(如准备金制度)
选择性货币工具
消费者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
优惠利率
预缴进口保证金
直接信用控制
行政命令: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直接干预
强制
间接信用指导
道义【劝告】
非强制
窗口【指导】
半强制
中介目标(中间指标)
利率
货币供应量
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
通货膨胀率
传导机制
央行》货币市场》金融市场》企业或居民
商业银行
区别
与一般企业:同:依法设立、经营、纳税,自负盈亏;不同:承担金融职能
与央行和政策性银行:以营利为目标
与非银金融机构:业务种类全面,是唯一能吸收公众活期存款的机构,还能证券投资但不能股票、国际结算、进出口信贷,不仅仅局限于单个业务(如保险)
职能
信用中介(吸收存款)
支付中介(结算)
信用创造(扩张信用)
分类
按机构
单一银行制
总分行制
按经营范围
专业化银行制
传统存贷款、票据贴现
综合化银行制
+长期信用业务、证券投资、保险、信托
业务
吸收存款
借款业务
同行拆借
再贴现
发行金融债券
国际借款
结算过程中短期资金占用
向央行借款
票据贴现
把未到期的票据收回,给现金客户
贷款业务
分为短期(<1年)、中期(1-5年)、长期(>5年)
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抵押、保证(第三人)、质押)
分为资本贷款(用于生产中设备等投资)、商业贷款(用于周转商业如原料等)、消费贷款
结算
现金、转账:手续费
信托
代为管理【资金】或【财产】
租赁
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
代理
(代理政府)代发代兑国债等
咨询
专业咨询服务费
经营原则
盈利性
盈利为目的
流动性
要保证流动性比例,防止挤兑
安全性
保护资产,避免本金受损(抵押等)
存款保险制度
分类
政府建立
政府与银行合作
银行同业联合
范围
NO:外国银行在国内或中资银行在国外的存款
偿付限额
最高50万(事前有协议的除外)
基金机构资金来源
保费、清算中分配的财产、基金收益、其他收入
运用原则
安全、流动、保值(除了盈利与银行一致)
存在央行
投资债券票据等低风险产品
国务院批准其它运用
偿付情形
基金机构接管
基金机构实施清算
法院裁定破产
其它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效率
以最低交易成本为需求者提供融资
需求者利用金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效产能
资本逐利的本质,才使得资本的运动有能力使金融配置不断优化
金融市场效率等级
(完全效率)
证券价格=投资价值
强效率
证券的所有信息(包括内幕消息)都不再对证券价格有影响
半强效率
证券的公开官方资料不再对证券价格有影响
弱效率
证券的历史资料不再对证券价格有影响
结构
同业拆借市场
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市场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短期及融资性票据市场
债券市场
短期债券
中长期债券
股票市场
一级市场(发行市场)
二级市场(流通市场)
场内交易市场
场外交易市场
投资基金市场
金融期货市场
外汇市场
金融风险
特征
不确定性
相关性
高杠杆性
传染性(连锁性)
原因
市场因素(利率、汇率、股价等)
交易违约导致信用风险(次贷危机)
流动性风险
管理或系统不完善导致的操作失误
【金融危机】
大部分金融指标:急剧、短暂、超周期的恶化
特征:频繁、传染、严重、广泛性
类型
债务危机
一国无法按期偿还债务导致(储备耗尽、信心丧失、资金逃离)
货币危机
非债务问题导致大量货币逃离本国
流动性危机
国内
借短放长,挤兑、连锁反应
央行发挥最后贷款人
国际
国际流动性不足
无最后贷款人(不要指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综合性金融危机
以上几种相关联发生
*外资涌入增加了实际资金,刺激信贷扩张,形成资金与经济结构不匹配,一旦资金撤走,留下一地鸡毛,风险极大
【次贷危机】
阶段一:债务危机!大量抛售、地产大幅降价
阶段二:流动性危机!金融机构无法短期变现挤兑
阶段三:信用危机!对金融体系产生怀疑,金融恐慌
金融监管体制
分类
按主体
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监管体制
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管理体制
按客体
综合监管体制
瑞士、日本、韩国
将金融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监管
分业监管体制
中国(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分设监管机构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