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二)-万国来朝》作者:当年明月 // 读书笔记
2021-05-29 16:53:16 85 举报
因为价值观念不同,世人对朱棣的褒贬不一。有两位有说服力的人,为他的一生做了评定:1)康熙皇帝曾评价他:“远迈汉唐。” 2)毛主席看《明史》最生气,却赞赏他“搞得比较好”。除了世人熟知的”五征漠北、七下西洋、永乐大典“,朱棣还做了一些大事儿。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特殊的人被称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藩王军队人数都会有上限要求,一般是5万人左右。但有九个王爷例外,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原因是,他们要守护边疆。
朱高炽
郑村坝之战
1408年 (应天)---1421年(北平)
兵败失位
1403年,马三保被朱棣封为内官监太监。
新王的报复
面对济南坚固的防守以及自己后勤的不足,朱棣改变了战略,准备孤注一掷,奇袭京城。朱棣绕过了济南,佯攻徐州。待守军增调后又改道宿州。最后埋伏于灵璧,在灵璧击溃南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明朝那些事儿(二)——万国来朝》读书笔记
1400年 东昌
燕王反扑
北平都城图
朱元璋
战场上的以少胜多,让朱棣一度看到了希望。但燕王朱棣心中的梦魇却无法挥散,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虽打着靖难旗号,但朱棣心中非常清楚,他的行为就是谋逆,他的军队人心其实不稳,碰到逆境时更容易崩溃。而且打了一年,朱棣其实也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这种压力和强烈的恐惧也更坚定了朱棣不能松懈,背水一战的决心。
经过与明朝的战争,北元的皇帝已经逐渐丧失了对蒙古全境的控制权。当时的蒙古分裂为三块,分别是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卫。1409年四月,鞑靼杀害了明朝使节郭骥。1409年七月,邱福领兵十万出发北征,全军覆没。1410年,朱棣亲征鞑靼,大胜。鞑靼向明朝朝贡称臣。1414年,朱棣亲征瓦剌,大胜。1415年,瓦剌向明朝朝贡称臣。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407年同年,解缙由于参与太子之争,被朱棣贬到广西。
朱允炆前期对朱棣的三板斧:1、派张昺和谢贵率领部队包围了燕王府。2、派耿炳文率三十万大军征讨朱棣叛军。3、换李景隆为帅,带领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
远在北平的朱棣也没有束手就擒,他听从谋士姚广孝的建议,决意造反,并开始准备。1、募兵:王府内招募大量士兵,并修建地下室,掩人耳目的操练。2、宣传:北平城内四处派发占术小传单,表达朱允炆得位不正。3、装疯:缓兵之计,迷惑朱允炆的视线。4、收买:积极收买应天宫中的大臣与宦官,以获取信息。
新的开始
战略调整
迁都北平
朱棣
1400年,谢缙为建文二年的榜眼
蒙古军侵犯辽东,基于军事政治形势朱棣开始筹划迁都北平。1409年,中央部门在北平的办公单位修葺完毕。1411年,朱棣命令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以保证河道的畅通,粮食运输问题解决。
因为价值观念不同,世人对朱棣的褒贬不一。有两位有说服力的人,为他的一生做了评定:1)康熙皇帝曾评价他:“远迈汉唐。” 2)毛主席看《明史》最生气,却赞赏他“搞得比较好”。除了世人熟知的”五征漠北、七下西洋、永乐大典“,朱棣还做了一些大事儿,对后世的影响是:进一步开辟汉人生存空间的同时,奠定了今后600年的外交框架,甚至可以延伸到当下的“一带一路”,以及更远的未来。span style=\"font-size: inherit;\
坚守济南
1、面对咄咄逼人的叛军,朱允炆团队调平安和何福合兵到灵璧坚守。2、守军在途中被叛军埋伏。叛军俘虏了平安,击溃了朝廷军的主力。3、扬州不战而降。4、朱允炆派庆成郡主与朱棣谈判,求和被拒。5、负责镇守京城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背叛了朱允炆,主动开城,京城易主。6、朱允炆并未投降,而是烧毁了自己的宫殿。关于朱允炆的生死和去向也成为了个谜。
燕王梦魇
朱棣获得最终的胜利后,开始清除那些反对他坐上皇帝宝座的人。方孝孺:凌迟,灭十族;铁铉:被割耳鼻后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而后凌迟,杀其子。黄子澄:凌迟,灭三族;齐泰:凌迟,灭三族。…………
DATE:2021.5.29 WEATHER:
1405年,郑和在福建五虎门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
造反准备
撤藩集权
段子:
1424年(北平)
朱允炆在当皇太孙时,太祖朱元璋曾出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他和燕王朱棣以对。朱允炆对曰:“雨打羊毛一片膻。“朱棣则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
亲征蒙古
朱棣对永乐大典的要求是涵盖古今,包容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
七下西洋
永乐大典
1403年 永乐
战幕拉开(三板斧均以失败告终)
五征蒙古
朱允炆朱元璋之孙
朱棣带援军回北平后,李景隆退回至郑村坝。此时朱棣军中有位叫马三保的人指出了南军要害:在李景隆中军立足未稳之机以奇兵左右夹击。朱棣采纳了马三保的建议。在冲击李景隆左右成功后,李景隆由于心理压力,在兵力大优的情况下,主动溃退。马三保也被朱棣重用,被赐郑姓,后改名郑和。
战况胶着
1403年,当朱棣破城时,解缙毫不犹豫的跟随了朱棣。并被朱棣器重,委以永乐大典主编。
面对朱允炆的三板斧,朱棣给与反击。1、设计斩杀张昺和谢贵并占领北平城。2、快速击败耿炳文,使其退守至真定城内。3、拉拢宁王,带援军解北京之围,并一举击溃李景隆大军。
1399年 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
1421年,朱棣下令正式迁都。原先的京师改名为南京,作为陪都。
郑和出海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五月的端午节,各国各地使节聚集,朱棣在北京东苑观击球射柳,时为皇太孙的朱瞻基射柳,连发皆中,朱棣大喜,对他十分嘉许,慰劳有加,说到:“今天华夷毕集,朕有一言,你想想如何对下句。”出上联道:“万方玉帛风云会”,朱瞻基立即叩头对道:“一统山河日月明。”朱棣欣喜,赐予朱瞻基名马、锦绮、罗纱及番国布。
1411年,解缙回京述职,被告发私自拜见太子,图谋不轨,被下令逮捕。
1424年 朱高炽即位,年号洪熙
1430年,郑和最后一次出航,航行到印度西南时,因病去世。郑和的出海目的一部分是基于寻找建文帝,一部分是代表当政者对外宣威。也让明朝了解了世界,促进了贸易和外交的联系。
1415年,解缙被处死在狱中。
九王护卫
1404年,马三保 被刺“郑”姓。之后,改名为郑和。
此后,郑和分别于1407、1409、、1413、1417、1421,五次率领船队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
1402年 应天
1407年,大典完成
传奇落幕
时任山东参政的铁铉,在看到李景隆丢盔弃甲后,并未选择逃跑,而是和盛庸一起,挑起了坚守济南的重担。1、诈降:诱朱棣进城诛杀,但差一点。2、心理战:面对恼羞成怒的朱棣布置的攻城大炮,铁弦命人造了上书“大明太祖高皇帝神牌”的大木牌挂在了城墙上。最终,朱棣还是没敢开炮。3、主动出击:铁弦趁朱棣犹豫撤兵之计,与盛庸一起出动出击,击败朱棣并收复德州。
1403 年,朱棣定年号为永乐,开始了新的篇章。1、修书:命解缙编纂永乐大典。2、出海:命郑和率舰队出海西洋。3、接班人: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5、平叛:平定安南(越南)叛乱,并在1407年改安南为交趾,并设置了布政使司。6、政改:设置新的机构——内阁,用于分担自己的政务。
朱允炆登基后,召方孝孺任翰林侍讲,提齐泰为兵部尚书,命黄子澄为翰林学士。此时朱允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以燕王朱棣为代表的藩王军权过大,给中央造成了威胁。朱允炆团队上任后,开始执行撤藩集权。1、贬周王朱橚为庶民并迁至云南。(朱橚与朱棣是同母兄弟)2、迁代王朱桂至蜀地。3、贬岷王朱楩为庶民。4、抓捕湘王朱柏,但朱柏提前自焚而死。
1、朱允炆按照黄子澄的建议,再次任命李景隆为主帅,领六十万大军。2、平安率领先锋军于白家沟击败了朱棣的部队。3、郭英利用火器再次击败朱棣的部队。4、由于天气原因,李景隆被朱棣抓到机会击溃,放弃德州,逃回应天。5、铁弦和盛庸收拾了李景隆的烂摊子,并在济南成功击败朱棣,收复了德州。6、朱允炆任命铁铉为兵部尚书,任命盛庸取代李景隆为主帅。7、盛庸取得东昌大捷,几乎全歼叛军。朱棣逃走,朱棣手下大将张玉被斩杀。
朱棣结束了他传奇性的一生。以太子身份监国20年的朱高炽登上皇位,定年号洪熙。
1407年
朱允炆
朱棣(1360生--1403年登基(44岁)--1424年去世(65岁),在位22年
朱棣朱元璋之子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