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的构成
2021-12-15 13:11:3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认识并了解亲密关系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亲密关系的介绍
构成要素
承传的文化
遭遇的经历
拥有的人格
共同的遗传
人际交往
性质特点
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的差异
了解
关心
相互依赖性
彼此需要的程度和影响对方的程度
频繁的
强烈的
多样的
持久的
影响自己的同时也会影响对方
相互一致性
我——>我们
最有效区分
信任
信任,期望对方会善待和尊重自己
承诺
亲密关系变化的根源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工业化程度越高,越富足就越能接纳单身,包容离婚和支持晚婚
教育和财政资源的充足,足以让人们更加独立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西方的个人主义(支持自我实现,重视个人成就)
期望从亲密关系获取比上一辈更多的快乐和享受,更少的麻烦和付出
东方的集体主义的自我感
人们和家庭和团体的关系更为紧密
新科技
试管婴儿
现代通讯科技
科技创造了全新的交往模式
科技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
特定文化下青年男女的相对数量
高性别比率
老式传统保守的两性性别角色,未婚先孕让人蒙羞,妇女更早结婚
古罗马的骄奢淫逸
低性别比率
颠覆传统,更为宽容,鼓励妇女外出工作以自立
维多利亚时期英格兰的贞洁守礼,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女权运动,性别比率很低
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的构成
人际关系的构成和影响
归属需要
性质和力量
使我们与亲密之人的社会交往变得必不可少
为满足归属需要,我们与他人建立和维持亲密的人际关系
归属需要满足后,我们建立的人际关系内驱力会降低(质量大于数量)
和我们的伴侣是谁无太大关系,只要有持续的关爱与包容我们的归属能得到满足
即使一段亲密关系终结,我们往往能找到替代伴侣
当人们长期处理极度孤单的状态时会表现强烈的紧张应激反应
任何对亲密关系构成威胁的事务,都让人难于接受
归属需要的意义
幸福感取决于归属需要的满足程度
生理益处的研究
原因
进化论的解释
演化为十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激励寻求他人的认同和亲密接触
文化的影响(时代和地区的影响--亲密关系变化的根源)
社会观念的变化
婚姻和养育后代普遍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要性
文化标准是人们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石,它影响着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期望,限定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模式
未婚同居带来的越来越少的人结婚
个人经验和经历的影响
早期的人际经验会影响个体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进程
我们对亲密关系价值性质的总看法是由我们体验道德亲密关系经验决定的;我们幼时对人际交往价值和对他人是否可信的观念,起源于照料者与我们的交往,因此由于运气好坏,我们从此可能走向信任或恐惧的亲密道路;这段不断影响的历程永远不会停止,同行者给予我们的阻碍或者帮助会改变我们亲密关系的方向和进程;视人际交往经验不同,我们习得的依恋类型可能随时间变化,也可能永久稳定
儿童的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
快乐的与他人交往,很容易发展出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
焦虑矛盾型依恋
过分紧张或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度贪求
回避型依恋
怀疑和迁努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成人的依恋类型
不能绝对化的理解和分类。存在忧虑和回避着两个重要因素,他们塑造了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全部适应性行为,表现为区间决定类型,给出人们在忧虑和回避中的相对位置
维度一
安全型
和儿童相同
非常安心,不会担心别人苛刻要求对待自己,积极快乐的寻求亲密
痴迷型
他们若要感觉心安,会过分的依赖他人的赞许,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担心关系破裂
恐惧型
因害怕拒绝而激励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虽然他们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但更担心自己因此离不开别人
疏离型
认为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而得不偿失,拒绝和他人发生相互依赖,相信自己能自力更生,也不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
维度二
回避亲密
忧虑被弃
害怕他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而远离自己
人际关系的适应行为
核心观点
婴儿和成人的行为都会反过来影响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双向过程
依恋类型受到个体与生俱来的特质影响,基因塑造了我们的依恋类型
事实:婴儿获得的养护水平部分取决于儿童自身的个性和行为
我们的经验在塑造之后的依恋关系上甚至起了更大的作用
从小到大即使成为少年,父母给予的关爱支持,冷漠疏远都会影响我们的依恋类型
年轻人把从家中(各种场合)学到的经验运用到了以后的人际关系上
然而,我们并不会被动的受童年经验的束缚,因为依恋类型不断受我们成人后经历的影响
如胶似漆的恋情,悲痛欲绝的分手
尽管依恋能改变,但他们一旦确立后,既稳定又持久,并影响人们新建立的人际关系
例子,恐惧者的持续恐惧
个体差异的影响
个体差异的不同导致我们与某些人相处融洽,与某些人则格格不入
性别差异(生物性)
现象:一般人对两性的认识都存在刻板印象,把两性在兴趣,风格和能力上的差别过度夸大
实际:两性之间的兴趣和才能重合程度很大
存在的前提
性别差异是以两性更多的相似性为前提而存在的
研究结论
两性差异的确存在,但非常小
两性性别内行为和观点的差异远大于两性之间的平均差异
两性的相似性远大于差异性
个体差异才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
性认同差异(后天性)
概念
由文化和教育引起的两性在社会性和心理性上的差异(例如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有爱心)
并非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大部分在成长过程中形成
最好的例子——性别角色
即社会文化所期望的男女两性应有性别角色
文化的持续影响和社会化榜样的学习促使我们期望例如男生都具有阳刚之气,女性温柔细腻
实际情况
双性化
相当多的人具有男子气(工具性)和女人味(表达性),自信而热情,敏感而独立
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并不如双性化的人那样欣赏和喜欢对方
屈从于传统型角色的男性或者女性对自身都是一种伤害
一切都表面,工具性和表达性都是有价值的特质
性别角色期望
男性的性别角色期望大于女性
是使亲密关系变得错综复杂的重要因素
人格差异
人格特质会影响人们一生的人际交往行为,人格特质较稳定,长期也只会缓慢的变化
大五人格特质,按照重要性高低排序
开放性
想象力
外倾性
开朗合群
尽责性
勤劳可依赖
宜人性
同情心,对人信任
神经质
善变,容易担忧焦虑
人格影响人际关系的程度远大于人际关系影响人格的程度
自尊差异
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来自于和他人的人际关系,并影响着人际关系后续的发展
自我对自我的评价构成了自尊
延申
社会关系测量仪——测量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
自尊水平的高低某方面在于我们能否吸引他人的关注,得到别人重视
自尊提醒个体警惕他人拒绝接纳自己,他人的厌恶和冷漠会逐渐使个体讨厌自己
关于自尊
我们从他人那里感受到的自尊会影响我们随后的自我评价
人际拒绝会损害人们的自尊,而其他沮丧事件不会
在许多领域自我评价极大的受到他人看法的影响
关于低自尊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不能从他人那里得到足够的接纳和欣赏,长期低自尊的人会形成负面评价
低自尊的人会低估伴侣对他们的爱,以至损害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受挫,高低自尊人的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我们都需要在与他人的联系和自我的保护间保持平衡,但低自尊的人总把他们脆弱的自尊心置于亲密关系之上
低自尊者充满自我怀疑和敏感脆弱
人类本性的影响
演化历经无数代塑造着我们的人际关系,潜移默化的使每个人都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
演化的关键是为了繁殖后代
演化学的原理:任何普遍的心理机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一直有利于人类解决过去生存或繁殖的问题
演化的三个假设
性选择使人类成为今天的物种
性选择意味着更成功的繁殖后代的优势
性选择使归属需要越来越普遍
两性之所以存在差异,只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过去面临着不同的繁殖困境
男性女性繁殖能力演化
选择配偶的差异,女性的苛刻和男性的随意
女性总能确定某个孩子是否为亲生
导致男人对红杏出墙的威胁分外警惕
演化学的观点还可以用来解释人们在短期和长期性行为策略上的不同
文化的影响决定了演化形成的行为模式是否具有适应性
远古的行为模式有一些不再适应当今文化
某些规律和性别差异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是心理机制长期演化的结果,在很久以前都是有适应意义的
人类的某些共同反应则是人了本性自身演化的产物
人际互动的影响
人际关系由每一个参与者的经历和才能组合而成,这些综合也许比构成他们的个体简单相加大得多
例如氢和氧组成水,但是这个化合物与它的任何部分都不一样
两个人的人际关系也许与这两个人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不太相似
信任是一种流动的而非静止不变的事物
个体双方的互动产生的相互影响可能会产生千变万化的结果
情绪波动的影响
健康精力的变化
任何时候,人际关系都是一种不稳定的存在,他是人类复杂互动活动变化的结果
演化学的视角带来了许多有意思的新发现,同时也具有猜测性,无论人类本性是演化而来还是文化创造(或兼而有之),他的确存在,并且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
收藏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