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与社会主义理论
2021-06-21 14:46:02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的历史成就,形成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方案”的大众化、普及化和世界化是解决国际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近代来最伟大的梦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提出: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是
中国梦的三大内涵(国家梦和个人梦关系)
1、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
2、是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主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3、是国家富强、民主振兴的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安定
中国梦的特点
把国家、民主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每一个人的梦
战略安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两步走“
1、2020年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2035-2050,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建设新代化经济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创新:是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降成本、补短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纪念马克思诞生二百周年谈话)
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爱国主义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就业、创业)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内涵
1、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2、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3、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目标要求
1、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3、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4、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5、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6、生态环境总体质量提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三大攻坚战”
1、防患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2、精准脱贫
3、污染防治
全面深化改革
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总目标:完善和发函中国特色射虎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根本方向
实现路径
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1、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2、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坚持边实践边总结)
3、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
4、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全面依法治国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子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1、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2、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全面从严治党
关键
要害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根本方针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习近平强军思想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
1、强国必须强军
2、新时代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3、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
5、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建军
6、推荐强军事业必须尖刺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7、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
8、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9、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
10、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障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1、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标准
2、
政治监军使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
改革强军是发展壮大、致胜未来的关键一招
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们党间距治军的基本方略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坚持富国和强军想统一
重要途径: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2、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中国国特设大国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2、世界多极化
3、经济全球化
4、社会信息化
5、文化多样化
6、科技革命和产品革命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习近平外交思想
2、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走和平发展道路
原因:来源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核心: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措施: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主要内容
1、核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政治: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3、安全: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
4、经济:要同舟共济,处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5、文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6、生态:要坚持环境友好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形成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底线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1.十月革命的时代影响: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2.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子主题
子主题
3.客观需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设国情
4.实践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张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大革命时期(1924-1927)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的运动考擦报告》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2.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5)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后,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35-1945)
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
1945年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七大
毛泽东继续发展(解放战争、建国以后)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提出“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2、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和经验总结
3、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4、政治和策略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精髓、核心
群总路线——根本路线
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
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依据
近代国情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两大矛盾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主要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
两大任务
1、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主要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时代特征
世界: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转换。
中国:以五四运动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实践基础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
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第一次提出:1939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
完整表述: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
内容:无产阶级(受压最深)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的革命
第一个和最凶恶的人
核心:根本标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1、无产阶级、工人阶级——革命领导者,基本动力
2、农民阶级——革命主力军,最可靠的同盟者
3、城市资产小阶级——基本依靠力量
4、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性、软弱性、动摇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
时代: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领导: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前途:社会主义
核心:无产阶级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
1、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纲领(两收一保护)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官僚资产阶级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
1、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科大
2、居于指导地位:共产主义(或马克思主义)
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3、土地革命:革命主要内容
4、武装斗争:革命主要形式
5、战略阵地:农村革命根据地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
1、党的建设
1、思想建设——19大后始终放在首位,核心
2、组织建设
3、作风建设
1、理论联系实际
2、密切联系群众
3、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战士
2、统一战线
1、劳动者联盟(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基本的、主要的
2、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
3、武装斗争
1、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基本武器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意义
1、揭示了近代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2、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3、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城市的道路
4、中国新民主主义胜利,产生了重大世界影响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1925——1956)
经济
在新民主主义中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
1、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
领导地位
2、合作社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
3、个体经济——农业、手工业
4、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初级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主要矛盾:工人阶级VS资产阶级
前途: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体两翼,一化三改)
1、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心、主体
体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农业
2、手工业
翼
3、资产主义工商业
翼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道路:互助合作
2、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3、步骤
1、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
2、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3、高级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手工业锋社会主义改造
1、方针: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2、步骤
1、手工业供销小组(社会主义萌芽)
2、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3、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3、结果:集体经济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方法:和平赎买
2、形式:国家资本主义
1、初级: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2、高级:公私合营
3、利润分配:四马分肥(国家、企业、工人、资方)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编织者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
1、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出尽生产力发展
2、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3、对世界格局产生积极影响
4、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必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必修正确认识的社会主义发展阶级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
社会主义分两阶段:1、不发达的社会主义2、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1957年《如何除了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1、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2、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先进的工业国需要VS落后的农业国现实
2、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VS当前不能满足人民
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
1、敌我毛盾(对抗性)——专政
2、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民族(主题)
主导地位: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政治思想领域:团结-批评-团结
2、科学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4、民族之间: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方针:“两条腿走路”
1、工业(主导)
重工业(重点)
轻工业(兼顾)
2、农业(基础)
必需正确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
1、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战略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四个现代化”(现代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的强国
战略步骤:两步走
1、建成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
2、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方针
3、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
4、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
5、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陈云
国家经济、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主)
个体经济、自由生产、自由市场
6、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两参一改三结合“——毛泽东
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工人群众、领导干部个急速人员三结合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初步探索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的形成
形成条件
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的时代主题
2、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3、显示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形成过程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
2、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特
3、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标志着初步形成
4、1992年党的十四大南方谈话:完全形成
5、1997年党大十五大:写入党章,正式命名和确立
邓小平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首要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极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
主要内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精髓/活的灵魂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1987年4月提出
1、1981-1990,总值比必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2、1991-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3、-21世纪中叶,总值比翻两番,实现现代化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民主法制
改革开放,惩治腐败
改革开放,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9、”一国两制“
从台湾问题开始提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1、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的变化
2、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3、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1、2000年2月首次对“三代代表”提出——江泽民
2、2001年建党80周年——全面阐述
3、2002年你1月8日十六大写入党章
核心观点
1、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主要内容
1、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a、党十五大提出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多幼稚经济共同发展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党十四大提出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党的十五大——江泽民
5、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a、十六大提出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6、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卢纶体系的接续发展
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 b、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科学发展观
形成
形成条件
a、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形成过程
1、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首次提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党的十七大——写入党章
科学内涵
第一要义:发展——总钥匙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
核心立场:以人文本——根本利益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科持续——总体布局
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主要内容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全面深化经济制改革
主攻方向: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根本出路:自主创新
解决“三农”: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2、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做主
3、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国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
4、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
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求: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国策: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方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6、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根本建设:执政能力建设
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历史性成就: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念文化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强军兴军、港澳台工作、外交布局、全面从严治党
2、历史性变革
1、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
2、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3、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4、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5、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6、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7、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8、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9、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发生改变
10、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1、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地位
没有变
主要矛盾变化
物质文化需要VS生产之间 转变美好生活需要VS发展之间
主要依据
1、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2、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3、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
4、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5、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1、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飞跃
2、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换发强大生机活力
3、人类文明进程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问题共享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主要内容
1、改革开放以来的鲜明主题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八”个明确
1、明确坚持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任务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5、明确全面退浆依法国总目标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质
十四个基本方略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荐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对人类文敏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