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受欢迎的孩子》育儿笔记
2021-06-28 10:28:3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一个人的受欢迎度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获得的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如何培养受欢迎的孩子》育儿笔记
4. 帮孩子跟同龄人交朋友
4.1 如何培养孩子与同龄人交往
孩子交往比较单纯和直接,如果不感兴趣,就不会一起玩。遇到与同龄人冷场的情况,社交能力不错的孩子会找时机礼貌地退出;受欢迎的孩子,会试着了解对方,寻找共同点、尊重差异点的基础上,主动开启新的话题,懂得欣赏别人,也让别人喜欢自己。两个培养方式:
4.1.1 做爱分享的主人
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画布游戏”。步骤:
提前:准备几张小朋友一样大的纸或画布。
第一步:每个小朋友选一张,轮流躺在纸上,其他小朋友帮忙画出自己的外形。
第二步:小朋友动手在自己的画像上画自己喜欢的东西。嘴巴上画吃的;胸口画喜欢的人和事;手上画喜欢用手玩的东西;腿和脚上,画脚玩的东西。没有足够大的纸,也可以让在A4纸上画自画像。
第三步:展示,让每个孩子对照其他人信息,找出相似、一样的。最重要是,让孩子作为“小主人主导这个游戏,比如宣布游戏规则,把握时间等。
意义,让孩子在游戏中明白两件事:
第一,交朋友要找那些共同点。共同点为基础,更容易建立友谊。
第二,交朋友也要留意那些差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4.1.2 受欢迎的客人
去别人家做“受欢迎的客人”,核心是:要有界限感,尊重别人的独立空间。
如何加入别人的游戏:
首先,旁边观察他人在玩什么、规则以及自己是否感兴趣加入。
然后,给正在玩的孩子叫号,或提供帮助,趁机说,“我可以跟你们一起玩吗?”。
受欢迎的孩子知道两件事:
第一,他是旁观者,得到别人允许后才能加入。作为旁观者,不过分表现自己,不批评玩的孩子。
第二,即使被拒绝加入,他也明白这是很正常的。
4.2 孩子与同龄人冲突,家长该怎么办?
4.2.1 第一个方法:你切我分,处理冲突
想办法让两个人合作,比如吃蛋糕,一个负责切,一个负责分,那么两个孩子会考虑如何平均公正。
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上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很难,只有通过合作、交换,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分玩具,要请一个孩子说出规则,比如“每人玩5分钟”,另一个孩子先玩。
4.2.2 孩子发生肢体冲突,怎么办?
首先立刻停止游戏,把孩子分开。
小区或学校里的孩子冲突,要把孩子拉到一遍,设法让他冷静。
自己家的孩子,作者让孩子手拉手、鼻子碰鼻子坐在沙发上;或者两个人装进一个大T恤,知道阅知争吵。
不建议让孩子通过扔沙袋、打枕头等方式,会培养孩子暴力发泄的习惯。
4.2.3 第二个方法:冷静角+正念瓶,缓解情绪
第一,冷静角
家里选一个特殊的地方,作为孩子处理情绪的地方;
有情绪第一时间到"冷静角”
然后引导孩子深呼吸,大口吸气,大口呼气,把愤怒吐出来;
让孩子使劲攥拳,数到3,在松开,知道最后抖抖手,把愤怒甩掉。
第二,正念瓶
首先做一个正念瓶。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装满热水,在1/3的五色液体胶水导入水中,选一种食物色素加入水中。盖上盖子,摇晃混合,在加入glitters,就是闪粉,再混合。
孩子情绪激动时,让他摇晃这个正念瓶,它会越来越放松、平静。
第三,还可以做其他压力舒缓工具。
5. 教孩子跟成年人打交道
5.1 受成年人欢迎孩子的特点
懂礼貌,守规矩;
不卑不亢,有跟成年人进行深度对话的能力。
5.2 建议一:在家庭内部创造平等交流氛围,在家练习好好说话
你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深刻影响着孩子待人接物的方式。
有效的沟通,一定是双方平等的。成年人掌握着资源和话语权,处于绝对强势的位置。让孩子跟成年人对话时,不示弱、不逞强,家长要在平时,观察并改善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既不要居高临下,用权威压制孩子,也不要百依百顺,让孩子觉得周围人都听自己的。
另一原则,真诚。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需要在跟别人对话时,积极思考,不断提出能激发更多讨论的问题。
5.3 建议二:交给孩子谈话规则和话术。倾听和向大人提问的三个技巧
5.3.1 教会孩子聆听
认真听对方说话,让对方感到你的重视,你能获得重要信息,发现对方感兴趣和得意的地方。围绕对方兴趣点继续提问或讨论。
5.3.2 训练眼神和微笑
和人说话,一定要保持微笑,看着对方的眼睛。
可以看对方双眼和鼻子连成的到三角形区域。
5.3.3 教孩子一些提问的小技巧
第一类问题:针对已知信息,求问未知信息,表现自己的求知欲,如“怎么才能知道问题的答案呢?”
第二类问题:针对谈话者本人的精力,表现出对他个人经历的兴趣。如“您的工作好玩吗?”
注意提醒孩子,不能问个人隐私,或带有负面评价的问题。
可以与孩子做情景练习,相互提问。
5.4 建议三:与陌生人如何相处,对陌生人保持合理的戒心
首先,教会孩子划定自己的“信任圈”
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至亲是信任圈
信任圈以内的人,紧急情况下,孩子无条件的听从他们的安排
与孩子设定一个安全密码,万一有事托付其他人去接孩子,那个人必须告诉孩子这个密码,否则不要跟着走。
其次,提醒孩子注意和成年人交往的尺度
下面五种行为,孩子要提高警惕,向信任圈的成年人寻求帮助
第一,带孩子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或家人的身边;‘
第二,跟孩子单独待在一起,或把孩子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
第三,要孩子展露自己的隐私部分,或者将自己的隐私部位展示给孩子;
第四,请求孩子帮助自己做事,而不去求助于其他成人;
第五,要求孩子保守秘密,甚至使用一些恐吓性的言辞。
孩子见到陌生人,要有基本的礼貌,包括微笑、点头、问好。
6. 培养受欢迎的男孩和女孩
6.1 男孩子
两点:
鼓励男孩参加团体体育活动;
培养男孩的幽默感。
6.1.1 团体体育:男孩力量和纪律的锻炼
团体体育,能够帮助合作、纪律性、抗挫力、沟通能力等,还教会男孩子正确的看待输赢
父亲的参与特别重要
推动孩子运动,不要心急。
6.1.2 学会自嘲:男孩幽默感养成术
自嘲能够化解尴尬和冲突,也能训练孩子遇到问题时,养成从自己找原因的习惯,培养勇气和格局。
方法一:调侃自己的错误,学会举重若轻
方法二:用“筑墙法,不让自己陷入无畏的争执。
拿自己开玩笑,不会伤害自己的感情,也不影响自己的情绪,把嘲笑当笑话一样化解,是对对方最好的嘲笑。
6.2 女孩子
敢于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
私下里不随便说别人的坏话
6.2.1 高能量姿势:女孩自信的身体语言
具体做法
站立时: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挺胸抬头;或者双臂用力向上伸展,好像体育比赛的获胜者一样。
坐在椅子上时:身体后倾,双手交叉抱在脑后,把腿高高翘起,甚至可以翘到桌子上;或者让身体尽量舒展地坐在椅子上,把双臂向外伸展,打在彭边的椅子上。
6.2.2 勿传小话:女孩社交的定海神针
给女孩子定规矩:不要在他人背后说任何坏话;如果想不出说什么赞美或者友善的话,就什么都不要说。
两个游戏:
第一个:一盆水,把石头扔进去,让孩子观察涟漪,告诉孩子,石头就像闲话,能激起很多涟漪;
第二个:空碗,牙膏,没挤出一截牙膏,就说一句负面评价,最后让孩子把牙膏收回去。告诉孩子,任何闲话或负面评价造成的伤害都是无法收回。
个人思考,所谓言传身教
第一,是家长的榜样作用,孩子一直在向家长学习,他们的毛病都能在其他家庭成员身上找到,你不能苛求孩子;
第二,家长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如何去教育孩子,自己没有过出有意义的生活,也不可能给孩子安排出多好的生活,跟风式地上兴趣班、辅导班,这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家长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影响地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学习还是有作用的,让你知道了一些原本你无法知道、无法体验的事情。
0 前言:哈佛喜欢什么样的孩子?
作者作为哈佛校友,会参加哈佛的录取面试,衡量学生有三个标准:
学习成绩
课外活动
Character:包括人格、品性、价值观、性格等。其中有打分项:这个学生是不是一个容易相处的室友?
性格内向的孩子并不是不喜欢跟周围的人互动,知识更谨慎。也常给人踏实、靠谱的印象。
一个人的受欢迎度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获得的。
受欢迎度是建立在人格独立的基础上,真诚、自信、得体地和人交往,受到周围人的喜爱,得到肯定和赞赏。他们内在具有稳定、正向的自我评价系统,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优势、短板在哪里,不会为了迎合外界,或者讨好他人,而去委屈自己。
培养受欢迎的孩子,总的原则:由内到外,由近及远
由内到外:从内在的独立人格做起,激发孩子内在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完全打开自己,既能和同龄人,也能赢得大人的喜爱;
由近及远:现在家庭内部创造平等沟通、爱和信任的氛围,跟家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后,再逐渐扩大社交半径,和周围人一对一沟通,和陌生人交流,实现从家人到陌生人的融洽沟通。
1. 人格独立是真正受欢迎的根基
1.1 什么是人格独立?
真诚、自信,不是以外界反馈、别人评价为基础,而是骨子里对自己有什么优势、哪里有短板认识得很清楚。
独立人格的三个要素:
第一,自我认知:知道自己是谁,对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边界有清晰的认知
第二,接受反馈的能力:对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都能正确地接受。
第三,抵抗挫折的能力:遇到挫折,能够正视困难,不轻易否定自己。
1.2 三个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方法
1.2.1 优势链和成就箱
家长的认知和孩子的优势之间存在偏差。
第一,优势链:
让孩子把自己的优势写在彩色的纸条上,黏成一个圈,把所有的优势串起来。
优势链越来越长,还可以画画,涂色。
每隔一段时间玩一次,与之前的比较有什么新增的优势。
一边年初孩子的优势,一边讨论、回忆具体细节,就能慢慢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和潜力。
第二,成就箱
找一个纸盒,让孩子把学习、生活中的任何成绩或进步,都写成纸条放进去。
成就箱装满时,和孩子一起,把纸条掏出来,大声读,再回忆,然后分类。这样可以看出哪些比较好,哪些需要加强。
成就纸条推动孩子不断进步和提高,孩子自信会一点点增长,对随时随地发挥优势更加乐此不疲。
1.2.2 学会理性反馈
教孩子怎样面对别人的称赞
鼓励孩子听到夸奖时,除了说“谢谢”,还要说细节。
比如“谢谢!我真的很努力!”或“谢谢!我很重视这次比赛,每天都联系,得到了好结果”
教孩子怎样面对负面、消极反馈
注意引导回忆当时的场景,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评价。然后和孩子讨论,不是盲目维护或教育孩子。
孩子还原出整个过程,得出自己结论,再顺着他的思路告诉孩子,不要因为别人说了自己不好的地方,就否定自己。
用学习心态告诉自己,分析别人的原因,对真正的错误或确定进行改正。如果出于误解、妒忌或情绪不好,就不用放在心上。
个人感想:总之,无论是正面反馈还是负面反馈,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反馈上,要分析反馈的内容,挖出做出这种反馈的原因,让孩子关注原因,而不是反馈本身。这点作为成人也可以用来情绪管理。
1.2.3 15秒积极转念法
第一步:经历负面情绪时,鼓励他深呼吸,在心里默数15秒,让自己冷静降温;
第二步,用15把负面情绪表达出来。比如“我不喜欢某某,他让我难堪”;
第三步,引导孩子想想他喜欢的画面。这个过程开始有点难,要不断坚持帮助他回忆,才能慢慢适应,顺利从坏情绪中抽离出来。喜欢的画面要在平时有意识多积累。
2. 触发孩子社交主动性的三个方法
2.1 如何触发内向孩子的社交主动性
内向孩子具备独特的社交优势,内向人一般会思考周全才做出决定。
言传身教,向孩子展示自己的社交活动。
也可以把社交活动纳入家庭待办事项清单中,定期邀请朋友全家一起吃饭或郊游,或和好友一起出去玩,把主动社交变成必做事情,赋予规律性和仪式感。
内向孩子参加社交活动,要看让他们有安全感。
你在身边,随时可以求助;
如果他不舒服,可以提前退场,或在安静的角落做自己喜欢的事。
触发内向的孩子,从家庭那不开始,从家长的影响和鼓励,再邀请周围的人参与,帮孩子慢慢打开社交圈。
2.2 怎样设立外向孩子社交边界
外向孩子容易获得家长和社会认同,但会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关注自己表现。
注意两点:
第一,在家立规矩,有基本的礼貌和教养。
第二,出门划界限,与孩子约定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和人的表现。家长有权在孩子热情过度或过激时制止他们,甚至离场。
2.3 三个社交主动性的方法
2.3.1 传球游戏
家长提一个问题,把球传给孩子;孩子接球后,要详细回答问题,再把球传还给家长。如果回答简单,就不能传回来。
游戏的核心在于,一方必须深入、具体的回答问题,才能把球传下去。
游戏的四个要点:
要点一,孩子开始容易卡壳,要注意启发他,让他思考怎么回答问题。
要点二,使用话术,鼓励孩子把对话进行下去。比如“真棒,我喜欢你的回答。”
要点三,进一步鼓励孩子开启新的话题。孩子回答后可以再继续问家长问题,这样可以对过去发生的事、未来的计划发表看法。
要点四,寻找恰当的时机,让孩子明白传球在生活中的意义。可以提示他,在交际交谈过程中,与人对话要能把球传下去,让话题继续下去。
2.3.2 赞美游戏
全家坐在一起,让孩子主动寻找他人的亮点,并加以赞美。
比如,依次说出挨着你的下一位在一周内值得表扬的事情。
还可以让孩子注意观察周围人或同学的有点。
赞美他人训练,除了让孩子学会关注他人优点,还让他们具备社交优势,赢得别人好感。善意地关注他人,就会赢得对方的好感。
2.3.3 邀请其他孩子来自己家玩
主场优势可以让内向孩子更主动积极,外箱孩子不容易失礼。
内向孩子善于一对一交往,可以一周或两周让孩子约一个要好的小朋友家里玩;外向孩子可以要几个。
与孩子提前准备好要玩的游戏,小主人要为客人提供几个不同的选项。家长最好不要干预孩子之间的游戏。
活动结束,送走客人后,再跟孩子做个采访,让他讲一讲今天为什么玩得开心或不太开心,下一次准备邀请什么样的小伙伴。还可以讨论特长,或可以学习的地方。
内向孩子需要独处恢复精力,每次游戏时间不要过长,一小时以内比较好。社交活动不要安排太频繁,最多一周一次。
外向孩子要注意他们是否能够尽到地主之谊,关注和照顾小客人的需要。
个人思考:这三个游戏方法特别好,特别是传球游戏和赞美游戏。全家人应该有时间、有仪式感地、有规律地做一些固定的游戏或节目,意义不仅在于对孩子的教育,还在于全家的感觉。
3. 帮孩子打开自我的三个场景
孩子社交中没有办法被其他人接受,并非孩子天性如此,而是他们在参与社交活动是,有没有打开自我,能不能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让孩子更好融入陌生环境,由近到远的原则,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加以改进。
3.1 家庭内部:定期举行家庭会议
在家庭内部给孩子安全感,帮他们放下戒备心,保持好奇和自信。
家庭会议每次要有一个主题,比如礼貌、尊重、感恩、家庭预算等。话题由包括孩子在内的全家人轮流负责。讨论时,分享上一周每个人遇到的有趣或糟糕的事情。
分享是注意两点:
第一,平等的姿态。可以告诉孩子工作上的事情、家庭的收支,可以主动分享自己的糗事,并发起讨论。
第二,自然的预期。神态越自然,语气越轻松,孩子越能感受到,主动提出并讨论问题不是批评打击,而是一种祝福和鼓励。以后遇到类似的困境,会自然地和你分享、商量。
3.2 学会互动:做故事人物的心理分析
培养对周围人的同理心。懂得换位思考的孩子,更容易根据周围人的反应,及时矫正自己的言行。
分析故事人物的心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经典绘本或故事,蕴含着人际关系和价值取向的道理。
比如《绿野仙踪》是一个成长和友谊的故事,可以和孩子分析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引导孩子说出任何人之间的差异,沟通的重要性,提出克服困难、战胜恐惧的方法。
注意两个细节:
细节一:挑故事要有针对性,针对孩子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用故事的任务、场景,启发孩子换位思考。
细节二:讲故事的时候不能过多点评,也不要每次都把话题拉回到当下的场景,会让孩子扫兴。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拉拉队长,而不是裁判。对孩子多一点耐心,让他们赞成从股市中发现问题,主动跟你讨论,这样他们才能由内到外地持久转变。
3.3 陌生环境:帮孩子准备有亮点的自我介绍
在陌生的环境下,教会孩子在社交活动中主动介绍自己,以寻找和陌生人的共同点。
准备一个30秒钟的自我介绍:你是谁、有什么爱好、特长,积极展示自己,寻找和别人的交际。
四个方面来帮孩子准备精彩的自我介绍
第一,内容。除了说出自己的名字,还要强调两个自己的亮点和至少一个可能和别人建立链接的共同点。
亮点怎么找:比如名字的意义、最喜欢的科目、感兴趣的活动等。在家训练孩子发觉自己的优势,从里头找到亮点,孩子会更自信
怎么说出来:要详细。比如只说“我对滑冰感兴趣”就不吸引人,要说“我特别喜欢滑冰,每周会花几个小时练习,一划上冰,时间过得飞快,每次都舍不得走。”
怎么找共同链接点:刻意提示孩子从自我介绍的场合和听众入手,主要说出一个跟场合或听众的共同点就可以。
第二,语气。没必要过分谦虚,要使用强烈的、正面的、肯定的词语。比如“我很擅长……”。一个情绪饱满、意志坚定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第三,眼神。告诉孩子,在自我介绍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其他人。很多人时,可以从左看到右,或找到几个点,轮流看那几个人。这些目标应该是面带笑意、温暖正面回应。
第四,身体语言。尽量让身体舒服、书展,让自己的身体和四肢,占用更大的空间,可以增加信心和气场,让听的人感受到你是开放的和邀请性的。
孩子在家可以站在镜子前联系,也可以帮他录像,一起回放,纠正表情和手势。反复练习,直到能够流利自信地介绍自己,把自我介绍变成和别人连接时随时可用的工具。
孩子自我介绍不能只有一个版本,要针对今天出门特定的场景或人,讨论修改,排练一下。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