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2021-06-24 11:59:3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金融的逻辑》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从理论到事实对西方金融的发展正本清源,追溯财富基因,解读资本密码,剖析金融危机。作者创造性地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对儒家文化进行金融学反思,直言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金融的逻辑
金融的核心
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是把交易双方在不同时间的收入进行互换
借贷交易是最纯粹的跨时间价值交换
以货币为例
"货币"的出现首先是为了把今天的价值储存起来
货币解决了价值跨时间的储存、跨空间的移置问题,货币的出现对贸易、对商业化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创新
如:山西"票号",则主要以异地价值交换为目的,让本来需要跨地区运物、运银子才能完成的贸易,只要送过去山西票号出具的"一张纸"即汇票就可以
大大降低异地货物贸易的交易成本,让物资生产公司、商品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特长商品上,把异地支付的挑战留给票号经营商,体现各自的专业分工
金融市场的作用
金融市场的作用之一就是对未来定价、对交易风险定价
怎么定价(价值)
东西或证券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否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或满足感
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
价值由未来的收益而定,不是由过去的成本决定
金融交易的重要性
人际间的金融交易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进行的,只是实现人际金融交易的形式、方式很不一样
现代
原始社会
部落公有制
原始社会里,"部落"公有制是一种实现形式,那种安排下,个人没有自己的空间、没有自己的财产,也没有自己的权利,但好处是,在大家都没有自我的架构下,所有东西和果实都共享,让彼此活下去的能力最大化
如果不是在部落之内人人共享猎摘成果(亦即,部落成员之间隐性地进行跨时间的价值交换),许多个人很快会饿死。
农业社会
以人格化的隐性方式
人情、养儿防老、礼尚往来
亲戚间"礼尚往来"就是我说的跨时间价值交换的代名词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养儿防老的传统
由儿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所谓"多子多福"。"四世同堂"之所以是一种理想境界,也因为这样以来,能进行人际隐性金融交易的范围就可以尽可能的大。
×所以,越传统的农业社会,会在医疗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让人口膨胀
中世纪欧洲
教会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教会是血缘之外、或者说与血缘网络并行的互助结盟组织,其结盟的基础不是血缘,而是对上帝、对耶稣的共同信仰。
现代社会
非人格化
它们是超越血缘、超越社团组织的非人格化的实现形式:在金融市场上,那些金融公司不管你姓什么、是谁的儿子、读过多少书、有什么意识形态、保留什么政治信念、信过什么宗教,只要你具有交易信用、能够有支付能力,他们就会跟你做金融交易。
农业社会里,人际金融交易也以人格化的隐性方式实现,其交易范围缩小到家庭、家族这些血缘体系内。
不是以显性金融合约的形式记录的。
金融发展的基础
信用和交易安全是核心基础
商品交易往往是现货、以现金交易,所以,交易双方即使素不相识,问题也不太大;但是,金融交易一般不是现货交易,而是价值的跨期支付,不能是一锤子买卖,所以,没有互信、没有保证金融契约执行的制度基础,就没有金融交易的发展
儒家文化背后的金融学意义
立足于血缘的文化和社会秩序(农业社会都不例外)
孝道文化
秩序保证
刚性秩序当然能增加"孝道"下的人际隐性金融交易的安全
儒家的"孝道"是一种基于血缘的跨时间、跨空间人际利益交换安排
血缘是这些族内、亲情内部利益交换的信用基础
听从长辈
儒家的这种刚性体系过于偏重父母、兄长作为"投资者"的权利(甚至权力),压制子女、压制年幼者的权利。
弊端
(无原则的顺从)你这一辈子就永远地位低于先于你出生的人
ps:大部分农村的80后的父母,都在在子女就业、恋爱、婚姻上都过多的干涉
(过度干涉个人自由)父母亲戚今日你结婚"照顾“、投资你的,今后你消费什么东西,亲戚自然有权过问、有权管
养子防老
在这样一种隐性金融交易安排下,"养子防老"等于把子女当成了经济工具,家庭的建立、养子等等,都过多受利益驱使,使利益和感情无法分离。
一个人可以因为"不孝"而处死,等于说人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金融交易的载体,就是他的金融工具作用,就是体现"养子防老",不承认超越金融交易载体的人权。
三纲五常
制度保险
"三纲五常"所规范的"名分等级"秩序则是支持这种交易体系的文化制度保障
儒家"三纲五常"名分等级秩序便是信用交易的具体文化制度保障
儒家主张的靠血缘网络内部来互通有无,来实现人际金融交易,最终不能激励每个人奋发向上,培养的是等待"免费午餐"、搭便车精神。比较而言,外部金融市场更能逼着每个人去"自食其力",也为个人空间、个人自由的最大化提供基础。
走出儒家的刚性体系
传统文化环境下,家族就是隐性的内部金融市场
对于家庭来说,一种事先避险的办法是多存钱,就像过去朝廷一样。
依赖血缘关系达到互相保险的效果
这种隐性互保毕竟不是能硬性执行的契约,而且范围小,风险分摊的效果不佳。
金融市场正在把中国家庭从利益交换中解放出来
让家庭的功能重点定义在情感交流、精神世界上,家应该是情感的天地,是精神上的安身立命,而不是利益交换场
从社会的角度理解金融
一旦物质生产能力足够高、金融市场足够发达,继续牺牲个人自由、个人权利就没必要,社会文化必然会做相应调整,这也是中国今天的经历。
中国文化与金融理念的冲突
借钱不好
在中国文化中,借钱总是件很负面的事,透支、负债、欠钱等等是一些贬义词
经济学理解
借贷类金融交易原来是,帮助借方把一次性大的开支平摊到今天和未来许多年月上,让一次性大开支不至于把个人、企业或者国家压垮
买下东西之后,不只是今天享受,未来许多年也会享受其好处
让"享受"和"成本"在时间上更匹配吗?这本应该是一件纯经济的正常事情。
*在今天,张三还可找银行贷款,以此把今天这一次性的开支压力平摊到未来的许多年里,让他一家能度过今天的难关。
存钱光荣
我们中国是这么喜欢存钱,以至于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1842至1848年间朝廷每年的财政盈余还在1500万两银子以上,这种年年财政盈余状况一直持续到1895年
实际上是把本来有资本属性、能进一步生钱的这种金银钱变成了死财富,扼杀了其本来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流通能力,使这些金银变成了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不是资本
劳动万能
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也如此,总觉得只有生产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制造实物,那才是真正在做事,在真正创造价值
我们大致可把一个人的财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流动性资产,比如存款、房地产和股票;另一部分是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就是未来工资和其它收入流的总折现值。
社会现象的解读
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
资本化的结果
先理解:钱、资本和财富
关键词:产权、活性
"钱"主要是一个货币的概念,流动性最好,可直接用于交换,并同时又是市场交换的结果,是具有最普遍接收性的价值载体
从根本上讲,货币是将"财富"卖掉的所得,资本是以产权契约、金融票据、证券契约等形式将"财富"资本化的所得,是资产和未来收入流的"产权证"
*之所以白银被用作"钱",就是因为没有发展出支持票券信用的制度
过去,我们只把银子、金子、铜钱看作钱,是因为在没有保障证券、票据的价值信用的现代制度架构下,只有硬型有价物才有可能成为通货或者说"钱",社会只认实物"钱
只要它代表着信用,那么任何物或票据都具有"钱"的本性,也可看作"钱",其流动性越高,"钱"性就越强。
从契约理论的角度讲,财富往往是物、是"东西",货币是把"东西"卖掉之后的价值载体,而资本更多是"东西" 的"产权证",它是广义的货币,是与具体的"东西"相对应的产权
如果没有金融工具把未来收入做票据化、证券化变现,那也顶多是可以感觉到但不能花的财富,也不是资本
活性
在"东西"产出相同的情况下,市场化程度越高,货币相对于GDP的比例必然会升高
资本也是活的价值,尽管其"活"性较钱低,但它是能够生产价值的价值
产权
财富首先必须被产权化,产权的范围和归属要清晰,而且这些产权必须可以通过票据化形式自由交易、流通起来才变成资本。
能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这些资本源的产权被明确界定、能被买卖,最好是能以产权契约的形式自由买卖。
只有在产权保护制度和契约权益保护相对可靠的情况下,土地即使不卖掉,也可以被抵押转换成资本。
范围与距离
一个国家对"东西"、对未来收入流进行资本化的能力,也就是市场、契约与产权制度,决定了这三者间的距离
财富的范围比资本大,资本比钱的范围大。
*金融化在增加价值载体的流通性的同时,本身并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或经济危机。
从"钱化"和"资本化"的角度来理解中国这些年的经历
改革开放
那是从计划到市场的"市场化"或说"钱化"阶段
其核心是给老百姓买卖东西的自由
1990年中后期
199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1998年之后的阶段,可以概括为"资本化"时期,就是让企业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未来收入流)、土地和各类自然资源、劳动者未来收入流,都可通过产权化、证券化或者金融票据化转变成流通的金融资本
第二阶段改革的直接效果是将以下四大类"财富"转换成"资本",使中国的金融资本大增。第一是土地和自然资源,第二是企业财产和未来收入流,第三是社会个人和家庭的未来劳动收入,第四是政府未来财政收入。-- 这四类财富是任何国家的核心资本源。
三个方面的钱化
商品交换的日益市场化
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钱化
货币化发展对人口流动、异地贸易是一种根本性的催化剂
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有人还选择带粮菜出差,那说明中国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加深。
一方面,货币化的上升催化人口流动、催化跨区域贸易
人口流动的增加、异地贸易的上升也反过来增加对"钱"的需求,又刺激中国经济货币化水平的提升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社会"钱化"的另一个催化剂
对货币的需求因非农的发展、因城市化而自然地猛增
中国社会结构与文化转型也在给中国带来很多钱
财富和未来收入的快速资本化
只有进一步的资本化才会给内需增长提供动力,才会有个人创业、创新所需要的资本支持。
原来许多通过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所实现的隐性经济交易、隐性保险信贷投资交易,都逐步被显性的市场交易取而代之,被直接钱化、金融证券化
住房按揭贷款体现的主要是买主未来劳动收入的资本价值
企业的短期银行贷款和商业票据也是对企业未来收入的资本化,只是期限往往较短,资本属性相对较低
中国银行近四分之三的市值是未来收入资本化的结果
为什么中国人钱多了反而不安
虽然钱多了
各种经济活动被市场取代了,同样的经济交易被显性化了
在原来由亲情和友情实现的隐性养老、隐性经济互助、隐性意外事件互保以及其它人际利益交换被市场取代、被"钱化"之后,人们的收入是增加了,钱也多了
正是由于这些保险功能已逐步走出血缘、走出友情,由保险行业取代,中国的金融资产多了2.5万亿元,中国的货币收入也因此增加了许多。
原先的信用体系正在瓦解
靠亲情实现的隐性交易逐渐由市场取代
市场越不发达的社会,隐性利益交换会越普遍,靠亲情、友情来进行跨时空的利益交易是传统社会的普遍特征
"在外靠朋友"原来是市场不发达的结果!
地区市和县城的人们对未来最没有安全感,在传统家族和现代金融市场中间,他们哪边都不靠,
人口流动起来后,由血缘、家族提供的经济保障和养老互助功能越来越不可靠
多年来所执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也使单纯的家庭、家族养老互助体系无法胜任,特别是人均寿命的上升,使年轻的夫妻很容易要负责上两代12位老人的生活,因此,以血缘为基础的保障体系的效果越来越低
原来大家都把注意力和经济收入投放在家庭、家族和朋友网络上,今天不记经济成本的互相帮助和相互援助,是对自己未来经济安全的投资,是在买人格化的保险,或是在放贷,这些为个人提供安全感。
北京人的家庭已越来越定位在感情交流上,未来生活的保障功能正在进一步从血缘体系中淡出。
农村的家族结构虽然远没有过去那么牢靠,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也必然会在未来进一步解体
替代的金融没跟上
现在只能依赖金融市场,而不是只依赖家庭、家族达到保障未来生活的目的
但是替代性的显性金融保险、信贷、养老、投资产品又无法跟上
投资和理财的选择空间很小,只有少数有限的投资渠道。这两方面挤在一起,特别是在政府高度管制金融和国有金融垄断的情况下,各种资产价格扭曲和畸形资产泡沫层出不穷,就不奇怪了
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把更多的未来收入作证券化变成今天的钱,谁就能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之所以美国更有钱,"关键在于美国有着让人们能放心进行证券、票据交易的制度架构和金融中介体系。
中世纪的欧洲战争不断,慢慢地大家都要靠借国债发展军力,谁能借到更多、更便宜的钱,谁就能拥有更强的军队,特别是海军。
为什么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自由、民主、法治跟财富在国家与民间之间的配置结构有着很微妙的相互关系。
各国政府又在将企业国有化、强化政府对资源的控制
从美国、西欧与政府富有的其他国家的不同经历中我们看到,自由、民主、法治跟财富在国家与民间之间的配置结构有着很微妙的相互关系。也因此使得自由、民主、法治对金融市场有明显的依赖。
美国立国之初就是靠负债幸存下来,这应该跟中国各朝代的经历正好相反(中国历朝之初国库满满,但之后每况愈下,到最后财政危机终结朝代;而美国立国之初就负债累累,之后不断利用债券市场透支未来,而且还透支越来越多,可是其国力却越来越强)
国库钱越多,专制越强
国库钱越多、朝廷银库越满,国王、皇帝肯定能专制,而且也会更专制,因为他们不需要靠老百姓的钱养着
民间富有是自由、民主、法治的基础。但政府太富有,会挑战民间的空间,挑战民主宪政与法治。
就是说,国富民穷必然迫使老百姓为了生存而求着政府,当饭碗都控制在政府手里,民权与法治会只好让位给权力。
任何强化国富民穷局面的举措,显然是在民主法治的道路上开倒车
不需要征税也能自己富有的君主或者政府,其制度必会走向专制。
国债金融与民主
国债为外部金融市场的发展了载体,并提供了公民监督、评估国家的渠道
国债的存在与交易给市场提供了评估政府政策与制度优劣的具体工具,通过国债价格的上涨下跌,立即反映市场对国家未来的定价、对具体政策与制度的评估
金融不仅能帮助国家平摊一时的支付压力,还能促进制度的良性发展
负债与成熟的金融体系的结合,更利于国家的进步
为什么国有银行上市不能培植创新文化
必须依靠消费者金融,带动消费
金融可以优化一辈子的消费
人一辈子的收入轨道所决定的,年轻力壮时最没钱,到年老退休时钱最多,而花钱消费的年龄轨道又正好与此相悖,所以,信贷市场的发展就是为了帮助人们纠正这两种轨道的矛盾。
因工业革命改变了个人收入跟时间季节的关系。以前,农业社会时期,"青黄不接"是常事,秋收时期粮食多、收入多,但在春夏时期则没有,而且往往吃不饱,所以,农业社会的借贷,往往是春夏季节借入,秋收时节还出,是两点式的支付安排。
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各类基金等金融品种,其目的也在于安排好未来各种可能的需求,以减轻青年、壮年时期的存钱压力,从而促进消费。
金融市场发展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教育贷款等,来缓解人们因为在不同年龄时收入不均匀而导致的消费力不平衡问题。
刺激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瓶颈
20世纪之前的经济都是生产驱动型的。
满足基本生存为主
你家乡的人,好像没有什么基本生存和简单精神空间之外的世界,他们早晨清早起来去为生存而生产,忙碌一天下来,吃过饭,到晚上很早又睡觉。
在基本的生存需要还没满足的时候,当然还顾不上去通过发展金融刺激新的消费需求的出现、刺激非基本生存的消费增长。
最终制约人类经济增长的不是生产能力不足,也不是投资不足,而是消费需求跟不上
生产已不再是经济增长的瓶颈,消费需求才是瓶颈,就完全像今天的中国经济所处的状况一样!
用美国的信贷历史做论证
美国经济增长由生产驱动到由消费驱动的模式转型,发生在1880至1920年代间。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原因是经过100年的工业革命
缝纫机是第一个进入美国家庭的工业革命产品,或说是第一个家庭"大件",那发生在1850年代,这一大件开启了消费信贷的历史
之所以缝纫机是美国借贷消费模式的起点,是因为一台缝纫机的价格相当于普通家庭年收入的七分之一有余
到1920年代末,借贷消费、"先买后付"已普及到美国各种耐用品、甚至非耐用品市场。
尽管借贷消费到1926年时在美国已经很普遍,但社会舆论对这种做法继续很负面。
后来发现,消费也是种投资
人的消费开支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因为如果个人住房舒适、开的车好、穿的正装潇洒,那么他工作得会更卖力、更勤奋,能做成的生意、能创造的价值也会多。亦即,个人消费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那些分期付款消费的人反而因为定期要交的月供,使自己变得更有财务纪律,自律能力强。
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成熟
未彻底工业化
而1978年前的80、90年恰恰是世界工业技术,特别是汽车和电子类技术突飞猛进的年代,但中国却在忙着那些战争和运动。
遗憾的是,这些代价不能自然消失,而是要今天的中国社会来一一付出。为还清这些代价,其付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说,由于中国自己的资本市场不发达,所以国企改制时基本只能靠出售股权给外资,因为外资能找到大量资本;为了赶上现代技术,中国企业不得不靠进口核心部件、进口核心生产设备,等等;或者,干脆以市场换技术。这些都是在具体为过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的代价埋单,也是为过去几十年的国有企业制度、为国家垄断金融埋单。过去的代价自身是不会凭空消失的。
国家垄断
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资源还继续被低效配置,钱还是重点用来帮助不断产生亏损的国有企业和制造呆坏账的国有银行,而不是被投放到产生更多就业机会、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股市畸形
看到他们的故事,我们每个年轻人甚至长者都可以有一种"我也可以像他那样创业!"的反应,创业文化和创新精神在美国就是这样来的
背后没有一个活生生的创业故事,不会带动未来中国的任何精神,不管是创业精神,还是创新精神。
只要股市还不对民营企业真正开放,培植中国的创新文化要么是一句空话,要么就只能继续依赖香港和美国的资本市场。
藏富于民,治国的金融之道
决定经济国策的两个关键要素是国债利率和国家投资回报率,前者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后者取决于国家制度是否有利于市场交易
如果国债利率低于国家开支项目的回报率,那么往国库存钱只会阻碍国力的增长,使国家衰退。
由于国家不能发行股票,最理想的缓解财政危机、支持发展的办法是发行长期债券,其期限越长越好,因为如果期限很长(比如100年),就可把一次性的大开支平摊到未来很多年上,大大减轻任何单年的支付压力。
历史论证
日本
在1870至1880年期间,日本政府发行的内外公债总额即达2.4亿日元,这些公债用来赎回大名和武士的封建权利、替大名偿还新旧债务,但更重要的是用于修筑铁路、开发矿山和建筑港口及道路所用
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
朝廷因战争开支或财政危机向民间借债,最早可以追回到2600年前的齐国
在传统中国财富观念的主导下,清朝的国策是以最大限度存银子,"节流
但正是因为中国历来没有对权力的可靠制约与监督机制,随着专制体系的年龄越来越高,贪污腐败也会越加猖狂,到最后国库空空,迫使朝廷在财政税负上狗急跳墙,然后便是官逼民反,朝廷最终灭亡
因此,现代科学技术已使昔日的改朝换代周期无法重演,游戏规则已被重新定义
美国靠赤字、靠国债、靠减税做强
答案的关键还在于政府的融资成本和民间的投资回报率,只要纳税人的投资回报率高于政府公债利息,最优的国策是:少征税,把钱留给老百姓去投资创业,藏富于民,政府尽量用公债来补充财政赤字。
跟美国联邦财政收入也占GDP的20%不相上下,但在开支上,美国的财政一多半用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福利.
以美国股市为例,从1926年至今,平均年回报率为10%;在二战以后,平均年回报12%。相比之下,这期间的政府公债利息平均在6%左右。也就是说,1926年至今,民间投资回报率与政府公债成本间的差平均在4%,二战后为6%。
近代军政府
由于军政府权力不受实质性制约,腐败盛行,债券市场帮助民国政府平摊支付压力的能力再大,也无法对冲掉制度缺陷所注定的命运。
中国现代
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方面来自外资支持的制造业,另一方面来自政府财政和公债支持的基础建设项目
据《福布斯》杂志的计算,今天中国人的税负排世界第二,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20%有余。
金融市场的发展最终打到"孔家店"
儒家文化的限制
家文化其实重利,轻感情
家文化是各种文化的核心,也是儒家跟其它文化的核心差别的体现
"家"作为基本生存单元是动物的共性。
家庭有两个主要功能,一个是经济互助,一个是社会功能即精神互助。
家族、宗族就成为主要的经济互助体和社会共同体,亲情与血缘成为保证互保、互助交易能顺利进行的自然基础,家族像是一个非正式的内部金融市场
从人类历史而言
在农业社会,外部化的法治没有建立,与陌生人交易的成本还太高,商业特别是金融保险、借贷、证券业都不发达,还没有市场提供的互保互助交易
原始部落就成为规避生产风险、规避天灾人祸、提供原始精神消费的基本组织。尽管部落公有制淹没了个人的空间、也没有独立的家,但在当时生产能力的约束下,原始部落可能是最理想的经济互助体和社会共同体。
中国文化的核心重点在于维护"家"的经济功能,轻视其社交与情感功能,这必然抑制中国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
传统中国的"家"侧重强制性的经济交易功能,西方社会的"家"侧重基于自愿的感情交往功能。在处于温饱与饥饿之间的农业社会里,生存是一个永恒的挑战,所以"家"的功能很难超出利益交易和保险互助,温情脉脉会过于奢侈,这种社会可能必须要有"刚性"的家庭结构,要阉割个性,否则"家"之内的经济交易就很难有确定性,这就是儒家以及任何传统农业文化的共性。
连温饱问题都没完全解决的农业社会里,"家"的第一功能当然应该是实现家庭成员间的经济利益交换
家是一个隐形的金融市场
第一,在家庭内部存在各种隐性金融契约关系,父母在后代身上有投资,所以后代有隐性"回报"责任。
生儿女既是父母对未来的投资,又是为未来买的保险,儿女是人格化了的金融品种。父母也许爱子女,也许不爱,这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儿女长大后要"孝",这是保证父母投资有所回报的关键。
"养子防老"是保险和投资的概念,而"孝"则是儿女履行隐形"契约"的概念。
以"孝"和"义务"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孔孟为了降低这些隐形利益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加交易安全而设计的。
第二,因血缘关系,"家"能大大减少各成员间利益交换的执行风险,减少交易成本。
扼杀个人自由
"中庸之道"扼杀的不只是物质文明上的创新能力,而且也激发人们不要在精神资源上有"出众"的创新突破。
儒家文化让中国人往往缺乏个性,习惯于听话,但不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利益。"顺从"、"听话"的习惯当然让我们只适合打工。
这种文化也阉割了中国人的个性,阉割了我们的创造力。
养成大多奴颜婢膝之国民。子弟受大家族之庇荫,依赖父母,久成习惯。
关系和送礼文化
因为"礼尚往来"不只是为了"情",更多的是一种借贷利益交换
送礼往往是象征性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大礼"反而是有目的的。
村里人遇到婚嫁、乔迁等大事时,都会大摆宴席,然后收受礼金,相当于帮助缓和大开支给主人带来的困难;此后,等到对方也有类似大事时,再送去相应数量的礼金。
普通百姓信仰缺失
我们关心的不是像"川菜""湘菜"这样的非制度性文化,而是规范言行的制度性文化以及影响人们作价值判断的处世文化。
*儒家高级哲学与文学发展基本限于士大夫的小社会内,对绝大多数人为文盲的社会的精神生活影响有限。
在这种缺乏正式的理性与非理性生命观的社会里,大众的精神世界只好由"牛鬼蛇神"迷信来支配,看不出这种精神文明高级在哪里。
重伦理等级
按照梁漱溟先生的说法,"就是把社会中的人各就其关系,排定其彼此名分地位,而指明相互间应有之情与义,要他们时时顾名思义。
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关系,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乃仿佛互为他人而存在者"。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等级组织中,然后,根据出生位置给他课以一辈子不变的责任与义务
经济发展的促进意义
最初在生产能力低下时,人是迫不得已接受部落公有制,牺牲个人与家庭;一旦农业使人的独立生存能力稍微提高,人们的基本生活单元就从部落归缩到宗族、家族,然后再归缩到离个人更近的"家";到了工业社会,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人的温饱需要,金融市场的发展又将经济互助交易功能从家庭剥离出来,使个人从家庭的经济制约中得以解放,给他以最大自由追求自己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是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解放了个人
任何人自出生即面对两种基本需要,一种是吃穿住行这些物质消费,即所谓的物质生活,"民以食为天";另一种是心理或说精神需求,即所谓精神生活。从生存需要看,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应该排第一,精神生活居其次。人的这两种基本需要既是文化的起因,也是文化的目的。
金融能提高未来风险抵抗能力
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一个人面对的更重要的挑战是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包括未来物质生活所需的收入的不确定性、身体健康的不确定性,还有未来精神生活、心理状态的不确定性。
这些因自然、社会以及个人自己带来的难以避免的风险事件让人充满忧虑,这就逼着人们去寻找规避未来物质风险和精神风险的手段,否则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生存下去的概率就会远小于100%,社会也不能安宁。
人类规避未来风险的方式
其一是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通过提高物质生产力和精神供给量来提升人类整体生活水平
这当然能加强个人度过风险事件的能力。
物资供应有结余时,即使一时发生天灾人祸或生产歉收,也不至于给人造成致命的危机。
"硬"技术创新的贡献即在此。
其二是通过个人之间的经济交换、精神交换达到互保、互助、资源共享的效果,以此提升社会共同的避险能力,使个人能更好地度过经济紧张、精神压抑时期。
*马的自生能力极强,小马出生一、两天内即可站立走路,也能很快自己吃草。
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金融滞后下人格化的金融契约的反思
只有推崇集体主义文化让每个人都忘了自我,才能让那些人格化了的隐形金融合约有得以实现的基础。
宗族是一个无形的金融交易市场,交易的内容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许诺。
孝敬应该是一种自愿的选择,是一种美德,但不应该是老年人的唯一养老途径
父母和孩子往往是一个平等交流的关系,是一种以感情为主线的关系。
养子防老就是一个投资的概念,而且不仅仅是一个投资的概念,还是一个保险、信贷的概念。
这些隐形的金融合约都是靠内疚来执行的,靠后代的内疚感来保证对上一代人的经济利益回报,而后代能不能有内疚感又恰恰是文化的东西。
只有以全社会为基础的外部金融市场才能实现最大化的金融配置效果,而外部金融交易又要求有可靠的、独立的外部法治架构,以内疚为契约执行方式的文化是已经不够用了。
*文化是一个因经济需要而内生的隐形合约执行机制
市场滞后导致资源得不到最优化配置
个人
有没有金融市场的发展,最后就会决定是不是在你最能花钱、最想花钱的时候反而是你最没钱的时候,而你通过花钱得到的效用最小的时候又恰恰是你钱最多的时候。
社会
中国的银行已经有太多的呆坏账,银行拿着这些存款不愿意去做新的投资了。
买政府公债成了银行存款的主要去向,这样银行把老百姓的存款很容易就变成了财政部、发改委可以控制的钱.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