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
2022-06-11 16:45:18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序章
大语文
都生活在大语文中
包括
词汇,语文最基本的元素
在词汇之上,是语法、修辞等高级的语言技巧
在语法、修辞之上,是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意义
从个人生活的层面讲,可以说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语文环境,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语言是存在之家
从国家层面,一个国家在时空层面的影响力更多的是语言文化决定的。如希腊语、拉丁语
语文外延扩展到由语言形成的文化以及语文和未来生活的关系上,即“大语文”
如何理解他人、表达自己
三个维度
读和写、听和说、观察和视觉表达
1、阅读的意义:理解他人
合格的阅读
读懂作者的意思,是阅读;完成形象的重构,是理解。
如何做好阅读理解
有意识地进行阅读
when\where\who\what\how\why\which
信息重构,获取隐藏信息(借文章之外)
理解深意
五要素
结构、手法、比喻、用词用语、语气
有限的写作结构其实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读懂内心
从书中内容反推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
从文艺作品了解一段历史
三个层次
作品本身的含义
作者的本意
作者所在时代
高效全面地构建知识体系
进入陌生领域
第一步:阅读正统文献或作品开始
正统不一定正确,但是提供了基准线,后续是在基准线上做修改
第二步:阅读权威的综述文章
第三步:读一些有趣的专著
如何回答好阅读理解题
宏观和细节
宏观
换位思考
微观
七个wh
主观和客观
哪些是事实
考察信息源的可靠程度
哪个是看法
要看讲话人的信誉,注意结论的逻辑
如何突破阅读瓶颈
瓶颈
人脑接收信息的带宽
眼睛和大脑一同识别文字图像的速度
方法
调整书本位置
放远一些
学会用语音辅助阅读
如何兼顾广度与深度
方法
分层阅读
目的:扩展宽度
书的分类
浏览的书
跳读、变速读、做笔记、再细读部分
细读或精读的
逐句读
典藏的
深度阅读
构建知识体系和认识框架
去伪存真
欣赏,体会经典文学的魅力
2、写作的核心:表达自己
写和说的不同
用词用语不同
表达结构不同
说偏顺序,写则倒叙顺序或其他均可
信息方向不同
说,单线索;写,多线索
逻辑复杂程度不同
如何想写
有趣题材、突出主题、具有动感、产生共鸣、形成自己的风格
修辞:让外行理解陌生的东西
第一层:用熟悉的食物形容不熟悉的事物,即“由简喻难”
第二层:用来打比方的事物,相似点要直观
第三层:通过 比喻产生美感
第四层 :上升到思想层面,就是要创造一些感念,浓缩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知
如:围城、玻璃天花板
使用对比、和最高级
如何寓情于景
第一层:采用一些千百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的思维定式
第二层:不同人看同一景,折射心情和性格
第三层:在情和景之间建立一个桥梁
如何写好心理活动
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叙事:如何牵着读者走
顺序、倒叙、叠叙
技巧:如何让文章更有魅力
设置悬念、张弛有度、管中窥豹、点睛之笔、反讽手法
实践:怎么写出畅销书
表达自己,理解读者心理、口气用词要一致、形式和内容相匹配
3、日常实用写作
日记
日记类型
工作日记
读书的心得和收获
特殊经历
方法
要过滤出哪些内容值得写
带着目的写,每周做总结
日记要真实
益处
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邮件
内容
四不写
不想留底的内容
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内容
负面内容
一次讲不清,需反复讨论的
三写
需要留底的话
必须写而大家又懒得写的备忘录一定要写
重要的通知和安排一定要写
技巧
简要清晰的说明发邮件的目的
一封邮件最好只讲一件事情
写邮件也要像写故事那样吸引人
主观感受的表达要视收件人而定
简历
强调效果胜过强调水平
评论
类型
第一类评论
推荐序、对某个人全面的评价
第二类评论
一般性评论、对某个人具体的评论
方法
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要看到被评论对象独特的地方
非凡的结论要有非凡的证据
三七分配原则
平衡轮廓和细节占比
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写负面评论
不得不写时,写的不温不火,或反转手法,先肯定,再写一点不同的看法或者负面评论
论文
要重视研究综述
要重视呈现研究方法
要重视比较工作
要为N+2指明方向
报告
类型
综述报告
要关注不同水平的读者
覆盖面要全
特别强调内容对等性
不重过程,只重结论
研究报告
中立、客观、到位(切忌追求标新立异,增加内容)
横向和纵向对比
证据的充分性和数据的规范化
4、听和说的艺术
高效、高质接收信息
自己有所准备,明白讲的人的方式方法、明确自己要的重点
预判重点和关键节点
适当做笔记
通过提问搞懂没有听懂的地方
找出报告者打马虎眼的地方
口头表达,怎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内容
最重要的主题讲,其余的都不讲
能讲清楚的讲,讲不清楚或太花时间的不讲
自己的独到之处讲,别人都有的不讲
对自己和对方有利的话讲,对自己和对方没好处的话不讲
要求
对象感、吸引力、节奏感
内容呈现
PPT误区
过于复杂或花哨、有太多文字、就是讲稿或内容提纲、数量太多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