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读书笔记
2021-06-28 10:33:26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地理教材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的变化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雾、霜、露不属于降水
降水的分布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降水的描述
月降水量:100mm以上为多雨,100mm~60mm为湿润,60mm~30mm为少雨,30mm以下为干燥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气候的要素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由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地分布着热带的、亚热带的、温带的和寒带的气候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寒带:南北极圈内
亚热带和温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要记!要背!!
更要记!更要背!!!
高温/炎热为20°C以上;凉爽(夏季)、温和(冬季)为0°C~20°C;寒冷为0°C以下
多雨为100mm以上;湿润为50mm~100mm;少雨为10mm~50mm;干燥为10mm以下
也有说法为:100mm以上为多雨;60mm~100mm为湿润;30mm~60mm为少雨;30mm以下为干燥,仅供参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
纬度低,温度高
纬度高,温度低
海陆
距海近,降水多,温差小
距海远,降水少,温差大
地形
地势高,气温低
地势低,气温高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
沙漠、雨林、高纬度地区、高原山区,人口稀疏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会带来自然资源、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问题
人口过少,会带来国防不足、劳动力短缺、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
有的国家会实行生育控制政策
不同的人种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第一大(教堂)——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穆斯林,第二大(清真寺)——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第三大(佛塔)——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聚落与环境
乡村和城市,统称聚落
乡村:耕作、放牧、捕鱼
城市:工业、服务业
最大差别: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聚落的形成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密集
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地域发展差异
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少数是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欧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半球北部:发达国家;南半球、北半球南部: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南南合作
THE END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麦哲伦环球航行
1519年9月,从西班牙出发
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地球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地轴
纬线
赤道的纬度为0°,往上为北纬(N),往下为南纬(S)
低纬度是0~30°,中纬度是30~60°,高纬度是60~90°,其中30°和60°是分界线
南北纬各90°,两级都是90°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纬度写在经度的前面
经线
连接两级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作经线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往东为东经(E),往西为西经(W)
东西经各180°,180°E和180°W重合,为180°线
20°W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160°E以西为东半球,以东为西半球)
经度写在纬度的后面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极圈
66.5°N是北极圈,66.5°S是南极圈
回归线
23.5°N是北回归线,23.5°S是南回归线
回归线是指阳光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和最南位置
四个节气(均指北半球,南半球相反)
春分——3月21日前后(昼夜等长),阳光直射赤道
夏至——6月22日前后(昼长夜短),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秋分——9月23日前后(昼夜等长),阳光直射赤道
冬至——12月22日前后(昼短夜长),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五带
从北半球道南半球依次指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北寒带:66.5°N~90°N
北温带:23.5°N~66.5°N
热带:23.5°S~23.5°N
南温带:23.5°S~66.5°S
南寒带:66.5°S~90°S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越大,比例尺越小
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越粗略
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越详细
地图的种类
自然地图
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
社会经济地图
人文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
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基本知识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作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作相对高度
定义
在地图上,把两个海拔等高的点连成线,叫作等高线
坡度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坡度陡的地方最容易有河流
识别地形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突出(沿着等高线的顺方向)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突出(沿着等高线的逆方向)
陡崖:等高线重叠(|-)
地形的定义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相对较大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地球上“七分海,三分陆”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水半球和陆半球
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海洋面积占90%
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地面积占48%
大洲大洋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亚洲的面积最大,大洋洲的面积最小
分布
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界限
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
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
欧洲和非洲:直布罗陀运河
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大陆漂移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板块碰撞
在板块的交界处,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天气和气候的不同
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区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一定的特征,变化不大
天气图(图片颜色以教科书为准,注意雾的三根横杠没有断开)
空气质量
一级:优
二级:良
三级:轻度污染
四级:中度污染
五级:重度污染
六级:严重污染
级数越少,质量越好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的变化周期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作气温日变化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作气温年变化
等温线图
等温线呈封闭状态的时候,中心为高温中心或者低温中心
气温降低的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气温的描述
月温度:20℃以上为高温/炎热,20℃~0℃夏季为凉爽、冬季为温和,0℃以下为寒冷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