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及脉络梳理
2021-07-02 12:55:58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围绕着考研政治考点梳理的重点知识及脉络,帮助学习者将各知识点融会贯通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a、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b、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c、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d、是指引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3个基本组成部分
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经济社会根源(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现实需求)
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
自然科学前提
19世界3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思想渊源
批判地继承、吸收,在其合理成分基础上创立和发展的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国外
一战中,列宁深刻分析了19世界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
列宁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变为现实
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实践性
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发展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其开放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而丰富和发展自己。
当代价值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当今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从资产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时代,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真理。
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1个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研究世界的本原)
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意识,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研究世界如何存在)
根据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5个观
物质观(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概念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从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说明世界,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和把握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
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虽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的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恩格斯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认为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物质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
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0世纪初,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所做的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确立物质概念的理论意义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运动观(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2个关键词+2个错误)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固有属性),它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和静止(2个关键词+1个关系)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也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运动和静止的对立统一(矛盾)关系
运动是变动、无条件,绝对的;静止是稳定、有条件、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时空观(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连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时空的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
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而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实践观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是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被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两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实践的存在方式,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有着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抽去社会性这一环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意识观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形成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
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这种反作用也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体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个基本原理
第1个: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特别提示
常考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指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第2个: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分析题)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第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
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2)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了解)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内涵都是以此为依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我们处理任何问题,都要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与发展
2个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第1个总特征:联系
内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
第一,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第二,普遍性(3个内涵+1个中介)
内涵1:任何事物的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
内涵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内涵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个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和桥梁。
第三,多样性
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第四,条件性
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2个条件)
有利条件,支持和促进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
不利条件,制约和阻碍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在条件面前并不是消极无为的。经过努力,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前提是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1个前提)
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第2个总特征:发展
发展及其实质
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定义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第二,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并添加了就是无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发展的过程性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意义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是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他们的过去,观察他们的现在,又要预见他们的未来。
5个环节(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辩证法学说的基本范畴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对于这些环节的逻辑反应,就是辩证法学说的基本范畴。
这些基本范畴从不同方面反映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他们是各种事件的世界性的相互依存、联系和相互连接的环节,只是物质发展这一链条上的环节。
原因与结果(1个内涵+4点关系)
内涵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
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第三,两者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现象与本质
内涵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表现相互关系的范畴。
对立统一关系
两者的区别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假象不等于错觉)
真象:正面反应和表现本质。
假象:歪曲的反应和表现本质。
本质是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的。
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而现象是表面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两者的统一
现象和本质相互依存,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内容与形式
内涵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必然和偶然
内涵
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就是规律性。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对立统一关系
必然和偶然的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则是不确定的,暂时的,不稳定的是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个别表现。
两者的区别还表现在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的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属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两者的统一表现为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受内部必然性的支配。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可能与现实
内涵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关系
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事物的发展总是在现实性中产生出可能性,而可能性又不断变化为现实性的转化过程。
在实践中正确把握现实和可能的辩证关系,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概念区分
可能和不可能
有无条件实现
抽象的可能和现实的可能
条件是否充分
3大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分别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1个: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地位和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特别提示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对立即斗争性,统一即同一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内涵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前提)。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和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求同存异)。
注意!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内涵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空间),无时不有(时间)。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前提,矛盾分析法是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所以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注意!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3个附加
附加1:矛盾特殊性中蕴含着矛盾的不平衡性(主次)
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
在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2)、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3)。
(1)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到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中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附加2: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
同一性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第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第二,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他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附加3:矛盾的解决方式
矛盾具有特殊性,所以矛盾的解决方式多种多样(多选题)
可以一方克服一方
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势
也可以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我们要具体分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第2个:质量互变规律(量变质变规律)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统一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非连续性)。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作用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说明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第3个: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的否定观)
肯定和否定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意义
(1)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
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作用)。这一原理对于人们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向新阶段,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前进的。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辩证法的3个运用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的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则采用观念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
第一个运用
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在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是属于核心地位。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本)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主次)
批判与继承相统一(扬弃,否定之否定)
第二个运用
四对辩证思维方法
(1)归纳与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既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既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
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与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
归纳和演绎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法,但两者又是相互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
(2)分析与综合
是更深刻的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分析和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系统以要素之间的关系。
分析是由整体到部分的方法,综合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方法。
分析和综合是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但他们又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3)抽象与具体
属于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感性的具体是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
抽象(部分本质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
思维的具体(理性具体)(整体本质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全面深刻的认识,它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个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统一认识。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同客观事物的历史过程和认识的历史过程应当符合,也就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含义
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他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历史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
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应,要求思维的逻辑和历史的进程相一致。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
第三个运用
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
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
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
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底线思维能力
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严守原则,坚守底线,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3个基本(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实践的基本结构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3项基本要素
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主体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
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实践客体也有不同类型。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相互作用。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间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实践能够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的能动性
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做为目的在实践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这个目的决定实践者的行为。
这一特征表明,实践同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实践又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
这一特征,把实践同人之外的物质运动、动物活动区别开来
实践的基本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
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决定了生产和再生产的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社会政治实践
它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例如人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社会改革活动,社会管理等。
科学文化实践
它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科学文化实践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最重要的形式有科学,艺术,教育等。
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实践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
1个决定作用(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的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的知识不外呼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就知识的来源来说,直接和间接经验都很重要。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既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3个论(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必须弄清各个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回答。
唯心主义先验论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第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第二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意识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先于物质先于经验的东西,坚持先验论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两者本质上都反对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先验论。即认为认识来源于天赋,不承认客观世界和实践,但承认辩证法。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
有两个严重缺陷
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做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即承认客观世界,但不承认实践和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地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他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承认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也承认实践和辩证法。
1个过程(认识的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具体性)。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这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合伙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机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
一方面,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另一方面,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验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实验方法等。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理论才能发挥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注意
注意1
在认识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理性因素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一、指导作用;二、解释作用;三、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激活作用;二、驱动作用;三、控制作用。
注意2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经历两次飞跃实践和认识的运动,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说他完成了是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的,说他没有完成是针对实践和认识。运动过程的向前推移,向前发展而言的。习近平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注意3
如果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3个特征(真理的3个特征)
真理的客观性
定义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客观性的内涵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内容客观,并且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两个错误观点
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马赫主义认为,大多数人承认对的就是真理,也属于主观真理观。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有两层含义:
一是任何真理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也有两层含义
一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二是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是范围上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有限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其一,相互依存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
但是在这一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其二,相互包含
一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二是说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所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向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
在两者的辩证关系中,还要明确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注意
注意1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这种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注意2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或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者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
真理与谬误
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超过一定范围,真理和谬误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的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失败是成功之母,化不利为有利。
1个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他不仅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2)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3)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做出裁决。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
(1)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2)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3)已被实验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
1个关系(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在这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求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
价值的定义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
价值的特性
价值具有客观性
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独立于人们对他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具有主体性
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其一,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
其二,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使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因此,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关系的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的具体的人。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
价值具有多维性
是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价值评价的特点
定义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特点
(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1)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尺度体现了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2)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基于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二者的统一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到更高级的程度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否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出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就是通过实践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探索和掌握真理。
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就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即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的意识和观念世界。
(三)认识和改造世界是一个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1)必然和自由的内涵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哲学上的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的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一个历史过程
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贯穿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始终,并成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因此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
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由是有条件的,包括认识条件和实践条件。
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的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内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条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出发。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变。
坚持实事求是,不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是坚持实施就求事的内在要求。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1)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来源。
(2)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3)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3对关系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在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的正确性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指人们为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1)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的不同,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2)按照不同层次,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表现为人们的感知,情绪,情感,心态,习俗等,它以感性认识为主。
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系统的、定型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科学等,它以理性认识为主。
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会心理起指导和影响作用。
(3)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非意识形态是指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包括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换的产物,交往活动是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人类活动的重要方式。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生活和交往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也同时改变。
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的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表现在
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第一,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
第二,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2)对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正确而充分的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先进文化的建设。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其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其二,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其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其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内涵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水平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况或发展态势。
基本要素
(1)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2)劳动对象。
(3)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内涵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组成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方面。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历史上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的尤为出突出。
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含义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
(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存在着多种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关系。
(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上层建筑的含义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组成部分
(1)意识形态
又称观念上层建筑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2)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
又称政治上层建筑
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的形态和设施。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段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他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这种反作用后果有两种可能
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反之,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对特征(社会形态更替)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经济基础被称为骨骼系统,上层建筑被称为血肉系统。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对特征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的向前发展。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认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
(1)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3)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顺序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
社会形态更替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
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观念。
观念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是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其他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判断形势和确立工作重心的客观依据,对于主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产生和本质
(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
(2)阶级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3)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以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体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的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你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变化的
阶级分析方法
利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和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实质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根源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社会革命是在一定的形势和条件下发生的
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1)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重要动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的性质
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因此,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形式。
(2)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社会改革是走向社会革命的一个步骤,是革命的前提和准备,而在革命后,他又往往是巩固革命成果,完善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3)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特殊动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
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成产技术。
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
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科技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又一个重要的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2)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
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
(3)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引起思维变化的最根本的基础是实践。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心史观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而这种观点又称为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
(1)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2)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一定的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
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是社会领域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些纵横交错的力量中,既存在符合经济运动的必然性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也存在违反经济运动的必然性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
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历史的创造者。
(3)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
当把历史主体看当做类来看待,从最抽象的形式上考察历史主体的活动时,应该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以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
(4)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虽然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但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的历史的简单堆砌,历史是无数个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
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演进过程,是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个人的作用(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个人是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
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较小
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较大
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
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历史人物,称之为反动人物。
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从其发挥作用的性质来看,历史人物有些起着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其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对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情况应作具体分析。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
(2)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但这些作用仅仅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现象,只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
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阶级分析方法
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无产阶级领袖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评价无产阶级领袖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一方面,要高度肯定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
另一方面,又应指出他们在认识和行动上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包括不回避他们的失误和错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以自然分工为分工形式。
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这就决定了自然经济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在人类社会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很低。社会分工极不发达,因此自然经济是这些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形势。
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
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是商品经济的高级或发达形态。
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
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特点
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效用或有用性,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自然属性决定的。使用价值是一个永恒范畴。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生产者用来交换的物质手段,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商品的价值及其特点
不同商品相交换进行量上比较的共同基础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其本质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交换的实质是生产两个相交换的商品的劳动的比较与交换。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处在一种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关系中。
统一性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存于一个统一体(商品),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商品。
对立和矛盾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买卖双方都不能同时既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获得商品的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在各种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矛盾统一的关系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要是有差别的,有矛盾的。具体劳动是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某种特定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来考察的,而抽象劳动是抽掉了劳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单纯从劳动是人类的脑力和体力来考察的。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价值不仅有其质的规定性,即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即价值量的大小和多少的问题。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个别劳动时间是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
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要求,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一致。
表现形式是
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有
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的分配。
第二,价值规律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其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其二,阻碍技术的进步。
其三,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对矛盾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1)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石器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剥削社会。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和奴隶是两个基本阶级。奴隶社会普遍使用金属工具,大量使用奴隶进行协作劳动。
奴隶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这种分离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是以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农民(奴隶)为基本特征。地租是封建剥削的基本形式。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途径有两个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3)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最为典型。
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
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像其他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包含3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所有制和所有权
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分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以实际占有为基础。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势形态的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
所有制与所有权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
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或者法的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价值形成过程)
如果工人的劳动形成的新价值恰好等于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资本家得不到剩余价值,那就仅仅是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
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只要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价值形成过程就成为价值增值过程,就生产出剩余价值。
价值增值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剩余价值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用m表示。
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可变资本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使用,不仅创造出自身价值,而且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这部分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区分标准
马克思根据资本家预付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不同作用,把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区分的内容
不变资本是指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用c表示;可变资本是指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用v表示。
区分的意义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表明雇佣劳动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表示:M=m/v。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个别企业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为条件的。
超额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其源泉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资本家企业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整个行业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
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是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垫付资本的大小
资本有机构成
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主义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
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的价值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
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家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可变资本(人力投入)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即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
潜伏的过剩人口
停滞的过剩人口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产业资本循环
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运动。产业资本顺次的经过三个阶段,采用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值,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做产业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资本家用货币资本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发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的职能。
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生产资本的职能形式,发挥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
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即销售产品,实现价值与剩余价值。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商品资本的职能形式,发挥实力现剩余价值的职能。
产品资本循环要保持连续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第二,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的并列存在和相继运行,是产业资本保证正常、连续、循环运动的必要条件。
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资本的周转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
一是资本周转时间
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社会再生产
社会生产是连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替换)问题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
又叫社会总价值,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
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也可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就会停顿,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利润和剩余价值是同一个区东西;二者的区别是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概念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刮分剩余价值。
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本质特征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呈现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资产阶级专政)为根本内容,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职能一样,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
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即运用各种权利和资源,对包括邮政,铁路,水利等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国家公共管理职能与政治统治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资本主义民主制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
资本主义法治也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有由一定的基本原则所规定,它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进步作用
第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的小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第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因而历史性的促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第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第四,(附加)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矛盾。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发展历程
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
主要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所以又叫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垄断的本质及垄断组织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蒙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垄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且不断发展变化,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和竞争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原因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生产竞争的经济条件。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以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在竞争的目的上
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积累,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目的是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在竞争的手段上
自由竞争主要通过经济手段,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
在竞争的范围上
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在国内市场。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在经济上: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
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
在社会民生上: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和社会生活。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组织操纵价格带来的结果是抑制了市场上价格的自由波动,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四种主要形式
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合营企业
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四是宏观调节和微观控制
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
微观控制最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
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金融资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给全世界经济带来了灾难。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
一是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在别国谋取高额利润。
二是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
三是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四是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交织一起。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
基本形式有三种
一是借贷资本输出。
二是生产资本输出。
三是商品资本输出。
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有两类
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
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
国际垄断同盟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如西方七国集团和欧盟等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一是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
四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
第一,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第三,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
第四,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负面影响表现在
第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第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
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风险。
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基本特点是
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投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法人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法人所有制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
另一种是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法人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主要制度包括
职工参与决策
终身雇佣
职工持股
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一是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
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政治危机形态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
二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
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
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
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频发,周期性危机和结构性危机交织,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政治制度的变化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重视并加强法治建设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冲突
在经济、政治、社会民生上的各种问题
第一,经济发展“失调”。
第二,政治体制“失灵”。
第三,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深层次原因和根源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其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其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其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
其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
其三,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从人类社,从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第二,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本身。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第四,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
产生和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厂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1)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
通过文字描绘的方法描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
他们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治和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局限性
(1)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2)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3)他们向往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从此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变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下,各国工人政党于1864年建立了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国际”,奠定了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基础。
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认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亲自领导的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历史影响
首先,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再次,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最后,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
(一)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1)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2)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3)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二)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论述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6)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
列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苏联模式的形成、特征及作用
苏联模式的确立
1928年10月,苏联开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年底完成。
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在这个过程中,苏联模式也得以形成并最终确立。
基本特征
从经济方面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
从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从政治方面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评价
苏联模式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社会主义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此处先略过。详情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部分。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一般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第二,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四,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五,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第六,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的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七,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八,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九,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一方面,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规定,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
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和一般特征,但它是一种科学预测,是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在实践中不能僵化的、教条式地对待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也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进程。会受到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和困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尚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收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将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进程中,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相当程度上在于人们没有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原因
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其次,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再次,实践探索中出现的某种曲折,并不改变社会主义的前进趋势。
最后,推进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必须有开拓奋进的精神状态。
以自信担当,开拓创新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形式。
其次,充分估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
最后,坚定信心,以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第一节 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展望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
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一项有重大的意义,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国家也将消亡,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战争也将不复存在。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的差别,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
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阶级消灭,国家消灭和“三大差别”消除,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自由的发展,那时,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和交替的过程。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从时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
从层次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从范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