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营养计划
2021-07-05 22:35:46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国家公共营养师政策考试重点知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
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创新融合
坚持共建共享
主要目标
2020
降低人群贫血率
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控制在12%以下
孕妇贫血率下降至15%以下
老年人群贫血率下降至10%以下
孕妇叶酸缺乏率控制在5%以下
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
2030
”互联网+营养健康“智能化应用
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
开展重大行动
生命早期 1000 天营养健康行动。
实施妇幼人群营养干预计划。
继续推进农村妇女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积极引导围孕期妇女加强含叶酸、铁在内的多种微量营养素补充,降低孕妇贫血率,预防儿童营养缺乏。
在合理膳食基础上,推动开展孕妇营养包干预项目。
学生营养改善行动
运动+营养
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
出台老年人群的营养膳食供餐规范,指导医院、社区食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营养配餐。
临床营养行动
营养师和床位比例达到 1∶150
制定完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及癌症等慢性病的临床营养干预指南
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
吃动平衡行动
“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重点的专项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及生态环境、生活行为方式变化,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
重大行动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家庭和社会都负有健康责任。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仍比较低。
个人和家庭
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结合、心态平和。
讲究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胳膊或纸巾遮掩口鼻。
没有不良嗜好,不吸烟,吸烟者尽早戒烟,少喝酒,不酗酒,拒绝毒品。
关注并记录自身健康状况,定期健康体检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健康成人每次献血 400ml 不影响健康,还能帮助他人,两次献血间隔不少于 6 个月。
掌握必备的健康技能。
会测量体温、脉搏;能够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学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积极参加逃生与急救培训,学会基本逃生技能与急救技能;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 120 急救电话;发生创伤出血量较多时,立即止血、包扎;对怀疑骨折的伤员不要轻易搬动;遇到呼吸、心脏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触电者时,首先切断电源,不能直接接触触电者;发生火灾时,会拨打火警电话 119,会隔离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
应用适宜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方法,开展自助式中医健康干预
合理膳食行动
高盐、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危险因素
对于一般人群。
学习中国居民膳食科学知识,使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平衡膳食餐盘等支持性工具,根据个人特点合理搭配食物。
每天的膳食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 12种以上食物,每周 25 种以上。
对于贫血、消瘦等营养不良人群。
建议要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瘦肉类、奶蛋类、大豆和豆制品的摄入,保持膳食的多样性,满足身体对蛋白质、钙、铁、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B12、叶酸等营养素的需求
对于孕产妇和家有婴幼儿的人群。
建议学习了解孕期妇女膳食、哺乳期妇女膳食和婴幼儿喂养等相关知识,特别关注生命早期 1000 天(从怀孕开始到婴儿出生后的 2 周岁)的营养
国民营养现状、制定计划原因
好的方面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坏的方面,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
营养相关疾病多发
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
完善实施策略
完善营养法规政策标准体系
加强营养能力建设
加强营养人才培养
强化营养人才的专业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进对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医生、集中供餐单位配餐人员等的营养培训
开展营养师、营养配餐员等人才培养工作,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场所配备或聘请营养师
强化营养和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
强化碘营养监测与碘缺乏病防治
持续开展人群尿碘、水碘、盐碘监测以及重点食物中的碘调查,逐步扩大覆盖地区和人群,建立中国居民碘营养状况数据库
建立中国居民碘营养状况科学评价技术与指标
制定差异化碘干预措施,实施精准补碘
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
加大力度推进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
编制食用农产品营养品质提升指导意见,提升优质农产品的营养水平,将“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同类农产品中总体占比提高至 80%以上。
规范指导满足不同需求的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发展。
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
加强产业指导,规范市场秩序,科学引导消费,促进生产、消费、营养、健康协调发展。
强化营养主食、双蛋白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
加快食品加工营养化转型。
优先研究加工食品中油、盐、糖用量及其与健康的相关性,适时出台加工食品中油、盐、糖的控制措施。
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
开展针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慢性病人群的食养指导,提升居民食养素养。
加强营养健康基础数据共享利用
大力开展信息惠民服务。
发展汇聚营养、运动和健康信息的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APP)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前沿技术与营养健康融合发展,
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营养健康电子化产品,如营养计算器,膳食营养、运动健康指导移动应用等,提供方便可及的健康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
普及营养健康知识。
“5·20”全国学生营养日
“5·15”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加强组织实施
强化组织领导
保障经费投入
广泛宣传动员
加强国际合作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