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
2021-07-06 10:25:04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植物地理学知识点思维拆解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章
一、植物分类原则
物种
概念
种(species):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包含若干起源于共同祖先、形态和生物学特征极相似的个体
- 基本特征:
物种是可育的自然群体,与其他自然群体是生殖隔离的——使各物种成为独立的进化单位
- 与环境的关系:
种可在一定环境中自然选择而分化形成,也可能在环境变得对它不利时消亡
种群(population):
种内个体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分布在某个地段内,称为种群
变种(variety):
种内某些个体积累了一定的形态变异,且比较稳定,又分布在一定的空间地域,据此可划分出变种
- 变型(form):
虽有形态变异,但零星分布
植物的命名
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林奈创立。即给植物种的命名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的方法——每种植物只有一种合法名称:学名(scientific name) ,见《国际植物命名规则》
分支主题
植物命名的补充规则
植物的拉丁名命名人有两个,将两人姓氏用et(意“和”)或用“&”连接
如: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 W. C. Cheng
(胡先骕和郑万钧)
分支主题
植物由一位作者命名,但由另一位作者代为发表,两人姓氏需用拉丁文的前置词ex(意“自,从”)连接,代为发表者姓氏放在后面
如:雀稗——Paspalum thunbergii Kunth. ex Steud.
分支主题
某分类学家将属名定错,后经别人改正者,则保留原来种的命名,只更换属名,并将原命名人加括号附于种加词之后
如:油杉——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Sweet
Taxus macrophylla Thunb.
分支主题
对植物的亚种或变种命名,为属名+种加词+变种加词(书写时,要求在变种加词前写上变种Variety的缩写var.)
如:白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 var. alba Rehd.
植物界的大类群
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
特点
单细胞生物
无细胞核结构
有细胞壁,由非纤维素多糖和氨基酸结合物构成
无性生殖:细胞分裂
包括 细菌 和 蓝藻
细菌
最古老、最微小
适应力极强
无所不在,无孔不入
已记载的约1600种
形状
球
杆
弧
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
能量来源
自养型细菌、异养型细菌
需氧与否
厌氧菌、好氧菌
蓝藻
含叶绿素a、胡萝卜素、藻蓝素等色素
真核藻类和真菌、地衣
真核藻类
单细胞或多细胞,后者无根、茎、叶分化
有细胞核结构
叶绿体中含叶绿素a和其他类型的色素,自养生活
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含绿藻、红藻、褐藻、硅藻等9门,约2.7-4万种
主要分布在水中(淡水或海水)
真菌、
除典型的单细胞真菌外,绝大多数由菌丝体构成多核单细胞菌
≡≡ 菌丝:无隔,有隔
有细胞核结构
细胞壁主成分为几丁质
典型的异养生物(寄生、腐生、共生)
繁殖方式多样——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2850属约7万多种
地衣门
多年生,是自养型蓝藻或绿藻与异养型真菌共生体
提供光合产物 吸收养分和水分
根据形态分为——叶状、壳状、枝状
先锋植物——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很强
约1700种
苔藓和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门
呈叶状或有茎叶分化
无完善的输导组织,无根的分化——植株矮小
自养型,可进行光合作用
世代交替——有性繁殖世代+无性繁殖世代
形成配子 形成孢子
多生于潮湿的环境,在苔原、泥炭沼泽或高山可能
成优势种
分为苔纲、藓纲
蕨类植物门
有根、茎、叶分化
维管植物——更高大——获取能量、物质能力更强
自养型,可进行光合作用
世代交替——有性繁殖世代+无性繁殖世代
形成配子 形成孢子
多生于阴湿和湿热的环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类和数量较多
种子植物
特点
种子产生,利于种族繁衍
维管束更加发达,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更完善
孢子体发达,配子体简化,仅在有性生殖时形成,
且始终依赖孢子体生长
花粉管出现,受精作用可以不再借水为媒介
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门
木本。叶呈针形、鳞形、线性,稀为扇形、椭圆形或退化成鞘状
孢子叶聚生成球花
具有裸露的胚珠
形成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
孢子体发达,枝茎木质部发达,但一般只有管胞而稀具导管,配子体退化
被子植物门
具有真正的花
具有雌蕊,形成果实
具有双受精现象
孢子体进一步发达和分化
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特点:种子繁殖、大小孢子发育为雌雄配子、配子体世代的整个过程在孢子体的孢子囊中完成,不易受外界伤害,胚在大包子囊壁的保护下散步出去,长大后独立生活
二、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
植物的生活史
某种植物从其生命的某个阶段(如孢子、合子、种子等)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分化、发育、成熟和生殖等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的发展变化,再出现和开始那个发育阶段相同的第二代的全过程。即为植物的生活史(life history)或生活周期(life cycle)。
系统发育
一种生物或一个生物类群,在地球上的发生、发展演化和衰亡的历史过程。
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
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就会停止
个体发育受系统发育的影响和制约
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是推动生物进化的两种不可分割的过程
植物进化与地球环境
生物界发展的地质年代
分支主题
藻菌植物时代
约太古代晚期至古生代志留纪
改变大气组成
-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CO2,释出O2
- 开始形成臭氧层
累积有机质
改变地球气候条件,全球性降温造成丰富多样的小生境
为动、植物的分化奠定的基石。绿藻可能就是30万种现有高等植物的远祖
蕨类植物时代
约志留纪末期至二叠纪
植物离开大海,产生了以裸蕨为代表的第一批陆生植物
蕨类植物向着发展孢子体的方向进化,苔藓植物却是朝着发展配子体的方向演进
全球第一个成煤期
裸子植物时代
在石炭纪和二叠纪之交,地球自然环境发生变化,裸子植物在生存竞争中获得优势:
- 根系和维管束发达
- 叶片角质层发达
- 受精作用不再依赖水的存在
中生代是裸子植物最繁盛的时期,为全球第二个成煤期
被子植物时代
被子植物的发展与地球环境
- 晚白垩纪始,被子植物爆发
- 最发达,种类最多
- 被子植物形态的多样性是对自然环境广泛适应而产生多种变异的结果
- 与动物界,特别是昆虫动物的协同进化也是被子植物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章
第一节 植物区系基本概念
植物区系(flora)
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第二节 分布区与分布区的形成
种的分布区
一个物种由若干植物个体组成,它们所占有的全部地域构成该种的分布区
属的分布区
所包含的各个种分布区的集合
属分布中心
属的分布区内如果出现若干种的分布区的集中现象,则可以绘制等值线,其中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为该属的分布中心
物种的形成与分布
异地(域)物种形成
发生的条件:
地理环境
一个物种的种群因为地理环境改变(例如造山运动)或种群本身发生改变(例如种群的迁出)而被隔离;
隔离的种群会在基因型及/或表形上发生趋异,
原因为:隔离的种群与原本的种群面临不同的选择压力,或各自发生遗传漂变,又或各自的基因池发生突变。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种群会进化出不同的特征。即使地理阻隔后来消失,两个种群之间会变得不能成功交配。这时,这两个拥有不同基因的群落便成为了不同的物种。
同地(域)物种形成
在非地理隔离状态下,多倍体的出现可以导致新种就形成;
干旱处、高寒山地、北极地区和海岸盐环境,有多倍体的物种比例要更高。
平行物种形成
某种植物分布很广,其中一部分进入新生境发生变化,这些个体与当地其他种群个体之间虽无物理阻障,亦可产生基因流中断,逐渐形成新种
中国植物区系概述
中国植物区系的特点:
丰富的植物种类
起源古老,具有演化系统中的各种类群
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
地理分布的区域分异明显又相互渗透
特有性程度高
分支主题
岛屿植物区系分析
岛屿隔离的影响(距离)
离大陆越远,物种数量越少,水播植物占的比例越大
岛屿面积差异的影响
岛屿面积越大,物种数量越多
岛屿年龄的影响
岛屿形成时间越早,隔离时间越长,出现特有科、属、种的比例越高
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
1 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灭绝不断被新迁入的种所代替;
2 大岛屿比小岛屿能维持更多的物种数;
3 随岛屿离大陆距离由近到远,平衡点的种数逐渐降低。
人为活动与植物分布
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
东亚中心(中国-日本中心):
桑果树起源(桃、李、梨、苹果、桑等),粮食蔬菜(黍、荞麦、大麦、白菜、黄瓜、葱等), 其他植物(枣、黄连、桂花、山茶等);
东南亚中心(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中心):
香蕉、橙、槟榔、木菠萝、竹类的原产地;
印度中心:
稻、茄、柠檬、芒果、柚等原产地;
中亚中心:
小麦、豌豆、蚕豆、扁豆,印度大麻、胡桃、胡萝卜、洋葱、葱、甜菜等的原产地;
澳大利亚中心:
桉树的原产地,某些棉花、香蕉的原产地;
近东中心:
黑麦、燕麦、大麦、单粒小麦,苜蓿、甜瓜、萝卜,苹果、梨、李、胡桃、杏、葡萄等果树的原产地;
地中海(沿岸)中心:
甜菜、卷心菜、茴香、葡萄等的原产地;大籽亚麻、鹰嘴豆、燕麦、四倍体小麦、石榴、无花果、油橄榄等的原产地;
非洲中心:
某些稻、高梁、咖啡、油棕、枣椰、葫芦、大麦的原产地;
欧洲-西伯利亚中心:
大麦、啤酒花、甘蓝、草莓、野薄荷等的原产地;
南美中心:
马铃薯、花生、番茄、凤梨、可可、烟草、巴西橡胶、金鸡纳等的原产地;
中美中心:
玉米、甘薯、木薯、菜豆、剑麻、陆地棉等的原产地;
北美中心:
向日葵、菊芋,糖槭、栗、柿及山核桃的原产地。
生物入侵
生物由原生地通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 新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和生态灾难的过程
外来物种
通常是指一个物种出现在他正常分布之外的相对概念
第三章 植物生活与环境
第一节
1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的概念
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所有的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3 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
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s):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速率取决于供给量最少的营养元素。
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或者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幅(耐受力、耐受幅、生态价)
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 每一个种 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亦称生态价(ecological valance).
生境(habitat):
具体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生态因子的分类
气候因子:
温度、湿度、光、降水、风、气压、雷电等
土壤因子:
土壤结构、土壤有机/无机质、理化性质和土壤生物
地形因子:
地面起伏,山的阴/阳坡等
生物因子:
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
人为因子 :
人类活动对生物发生巨大影响,表现多方面,如污染等。
第二节 光照条件
c4c3
子主题 1
植物光周期
(1)光周期现象: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光照长短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自然选择和进化,形成了各类植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短变化的反应方式
分类:
长日照植物:
起源和分布于温带和寒温带,日照超过一定临界值才能开花
短日照植物:
起源和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日照少于一定临界值才能开花
中等日照植物:
仅少数热带植物属于此类,昼夜长度接近相等时才开花 (甘蔗
日中性植物:
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黄瓜、番茄)
第三节 温度条件
分布
温度在地球表面的分布
随维度增加而降低(年均温约0.5℃/度),将地球表面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
- 随海拔降低(约0.5-0.6℃/100m)
生长
一定温度范围内,生长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温度与植物的水分代谢
-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限制植物根系吸水
- 温度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温度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需要适宜温度范围
- 光合作用的三基点温度:光合最适温,热补偿点(CO2收支平衡的温度)
温度与植物的呼吸作用
- 植物呼吸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10—50 ℃ )
- 不同地理起源的植物呼吸温度三基点差异大
(最低温、最高温、最适温)
温度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 植物各器官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
- 植物自身体温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过程
日温周期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显著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形态构成以及干物质积累等。植物对昼夜温差的反应称为日温周期。
植物的物候节律(年温周期)
植物长期适应温度的节律性变化而形成相应的生长发育规律
物候:
随着温度变化,植物依次出现的种子萌发、叶展、现花蕾、花开、结果叶落、停止生长等现象。
积温
日平均温度 天数
有效积温:
高于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日平均温度的累加
有效积温法则
植物各个发育期需要满足一定的有效积温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第四节 水分条件
(1)植物细胞吸水
Ψc=Ψп+Ψm+Ψp
Ψc——植物细胞水势
Ψп——渗透势(-)
Ψm——基质势(-)
Ψp——压力势(+)
根据水分条件划分生态类
陆生
变水
-维管束不发达,受外界水分影响大
-可以适应干旱生境
-生产力低
恒水
旱生
生境:干旱环境,耐旱力强
(1)少浆液植物
生境: -干热的草原和荒漠地区
代表植物: -骆驼刺,刺石竹等
适应特点:
-1.体内含水量极少
2.尽量缩小叶面积
3.细胞中有大量亲水胶体物质
4.根系发达
(2)多浆液植物
- 仙人掌,芦荟等干热的草原和荒漠地区
- 1.根、茎、叶薄壁组织转
变为储水组织
2.面积对体积比减小
中生
生境:水湿条件适中的陆地环境
- 大多数植物属中生植物
湿生
生境:潮湿环境,抗旱力最弱的陆生植物
(1)阴生湿生植物
-生境:阴湿的森林下层或阴湿环境
-代表植物:热带雨林中的附生蕨类和附生兰科植物
(2)阳生湿生植物
-生境:阳光充沛,土壤水分经常饱和的环境
-代表植物:水稻等
水生
沉水
全株沉入水中
浮水
整个植株漂浮于水面或仅叶片浮于水面
挺水
仅植株下部沉生于水中或全株沉没于水中
. 仅植株下部沉生于水中,上部挺出水面
第五节 营养条件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第六节 生物条件
营养关系
植物的适应类群
- 生长方式:改变生长点位置;再生能力强
- 形态特征:刺;毛;坚硬皮层
- 化学手段:产生保护性的化学物质
- 食虫植物:以动物为食
寄生关系:
一种植物寄居于另外一种植物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以维持生命的现象。
共生关系:
植物异种间营养的相互交流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机械性相互关系
化学性相互关系
他感作用:
植物间常通过分泌化学物质互相影响
化学促进作用:
化学抑制作用:
化学致杀作用
竞争性关系
传粉关系
植物和传粉动物间的协同共生关系,导致两者分布密切联系,常常一致
种子散播关系
附着传播、被食传播、偶然传播三种传播种子的方式,植物因此也进化出了相应的特征
第九节 植物生活型与适应策略
生活型
概念:
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综合适应特征来划分植物类群,称为“生活型”
- 反应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 不同种类的植物在相同或相似环境中趋同适应,成为相同生活型
生活型—— 生态适应的特征为划分依据
更新芽的适应特点
高位芽植物(P):巨型(>30m)、大型(16-30m)、中型(8-16m)、小型(2-8m)、矮(25cm-2m)
- 地上芽植物(Ch):( < 25cm)
- 地面芽植物(H): 浅地下芽或半隐芽植物
- 隐芽植物(Cr):更新芽藏在地下或水中
- 一年生植物(T):环境恶劣时植株死去,只留下种子延续生命
生活型谱:
生活型谱:(生活型组成)
分支主题
划分依据
叶型系统——叶的形态特征
- 叶片大小:鳞叶、微叶、小叶、中叶、大叶、巨叶
- 叶质:膜质、草质、革质、厚革质
- 叶生长期:常绿叶、夏绿叶、半常绿叶、冬绿叶
Whittaker系统:——茎的形态生长特征
- 乔木:高于3m的木本植物
- 藤本:木本攀援植物或藤本植物
- 灌木:低于3m的木本植物
- 亚灌木或矮灌木:低于25cm的低灌木
- 附生植物:全株在地表以上,并生长于其他植物体上
- 草本植物:多年生地上木质茎植物
综合生活型系统—— 两种以上分类系统相结合的分类系统
Ellenberg, Mueller-Dombois生活型系统:
- 第一级:营养特点(自养、异养、半自养)
- 第二级:结构特征(维管植物、叶状植物等)
- 第三级:生长状态(自立生长或依靠支撑物生长)
- 第四级:芽特征及植物的生活习性
《中国植被》生活型系统
- 第一级:茎的形态生长特征
- 第二级:叶和枝特征
生活史
概念
种植物从其生命的某个阶段(如孢子、合子、种子等)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分化、发育、成熟和生殖等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的发展变化,再出现和开始那个发育阶段相同的第二代的全过程。即为植物的生活史(life history)或生活周期(life cycle)。
类型
一年生
一年一次繁殖,采用大爆炸策略
生殖期早,产籽量大,以休眠种子适应恶劣环境
在高度上竞争力弱,适合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小环境常不稳定,因而成活率低
多年生草本植物
多采用多次繁殖策略
长期占据生长空间
每年必须重新生长新枝,并重新争取光照条件
乔木和乔木状植物
几乎都采用多次繁殖策略
对营养空间竞争力强,生命持续时间长
生殖生长的资源和能量分配相对少,生殖较晚
生殖策略
r选择植物
生命短促,发育迅速,个体不大,生殖早,种子多,用于生殖消耗的能源高
适应于不稳定的多变环境,以高生殖率取胜
如一年生杂草
K选择植物
寿命长于一年,发育慢,个体大,竞争力强,生殖较晚,多次生殖,用于生殖消耗的能源低
适应稳定生境,以高效率和稳定性取胜
如多年生树木
植物的资源分配策略
竞争型:C型,适应 低胁迫+低干扰生境
把主要资源和能量用于生长
相当于K选择种
胁迫型:S型,适应 高胁迫+低干扰生境
把主要资源和能量用于维持生存
介于r选择种和K选择种之间
杂草型:R型,适应 低胁迫+强干扰生境
把主要资源和能量用于繁殖
相当于r选择种
第四章 植物群落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植物群落的定义
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各种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集合体。
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植物环境
垂直结构
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群落层次主要是由植物的生长型和生活型所决定。
随着光强渐减,依次发展为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
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
与阳光、温度、溶氧等因素有关
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强密切相关,一个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水平结构
指群落的配
置状况或水平
格局,
叶面积指数 =
总叶面积
地面投影面积
层片
时间格局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群落面积
通常采用逐步扩大样地面积的方法,根据所得数据可绘制种类-面积曲线图。在曲线转折处所示的面积,称为群落的最小面积,即包含了群落大多数种类的最小空间
物种多样测度—多样性指数
辛普生多样性指数
D=1-∑Pi2
属于种i 的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种的概率
香农-威纳指数
H′=-∑Pilog2Pi
属于种i 的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
种数越多,各种个体分配越均匀,指数越高,指示群落多样性越好
种群动态变化
环境条件好时呈“J”型,不利时呈“S” 型。
“J”型增长可以视为一种不完全的“S”型,即环境限制作用是突然发生的,在此之前,种群增长不受限制。
群落成员型
优势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
制作用的植物。他们通常是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
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
较大的种。
伴生种:
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它依赖于优势种所提供的条件,如果优势种被排除,则导致它们在生境中丧失,如附生性植物、寄生生物、专性阴地植物等。
第三节 植物群落功能
植物群落生物量及生产力
初级生产量(primary production):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由无机物合成、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的数量称为初级生产量,也称第一性生产。
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 :
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产量。
分布特点
陆地比水域的初级生产量大。
陆地上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加而逐渐降低
海洋中初级生产量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
第四节 植物群落的动态
植物群落的波动
波动:
限于群落内部的短期可逆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
特点:
群落区系成分的相对稳定性,群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定性以及变化的可逆性
原因:
环境条件的波动变化;生物本身的活动周期;人为的活动干扰
植物群落演替
演替
是某一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种植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它是群落动态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进展演替
群落的演替显示着群落是从先锋群落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到达中生性顶极群落。这种沿着顺序阶段向着顶极群落的演替过程称之为进展演替。
逆行演替
发生在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干扰因素之后,原来稳定性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群落消失,代以结构简单、稳定性小的群落,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能力相对减弱,甚至倒退到裸地。
具体例子
湖泊演替为森林
裸底阶段
沉水植物阶段
浮叶根生阶段
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
森林群落阶段
演替与波动的区别
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是朝着一个方向连续变化的过程;而波动是短期的可逆的变化,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
演替顶极
单元顶极学说
在同一个气候区内,只能有一个顶极群落,而这个顶极群落的特征完全是由当地的气候决定的,因此又叫气候顶极。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气候区内,所有的演替系列最终都将趋向一个顶极群落(只要给它们足够的时间),而这个区域最终也将被一种单一的植物群落所覆盖。
多元顶极学说
任何一个区域的顶极群落都是多个的,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所控制和决定的,如土壤的湿度、土壤的营养特性、地形和动物活动等。有人则分别将这些群落称为地形顶极、土壤顶极和动物顶极。
顶极格局学说
自然群落是由许多环境因素决定的,除气候外,还包括土壤、生物、火、风等因素。在逐渐变化的环境梯度中,顶极群落类型也是连续地逐渐地变化的,它们彼此之间是难以彻底划分开。
植被地图
以反映植物群落为主要对象的专题地图
第六章 世界植被分布规律及植被区划
地带群落交错区
在地带性植被之间通常气候逐渐变化,相邻的两类植被各自占据有利生境,形成空间上镶嵌分布,但优势(面积)相互转化的过渡带,特称之为地带群落交错区。
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规律
1.湿润型
湿润寒温带山地垂直带
湿润温带山地垂直带
湿润暖温带山地植被垂直带
湿润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
湿润北热带山地处置带
2.干旱型:
森林草原和草原山地垂直带
荒漠草原带(半干旱)山地植被垂直带
温带荒漠(干旱)山地植被垂直带
暖温带荒漠(极端荒漠)山地植被垂直带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