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下)
2021-07-14 21:21:51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教师资格证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两层含义
无心理疾病
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
智力正常
情绪积极稳定
意志健全
人格完整
自我评价正确
人际关系和谐
适应能力强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焦虑症
概念
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
主要表现
考试焦虑
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
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不能发挥正常水平
考试后持久地不能放松下来
产生原因
学校
考试升学带来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缺乏自尊心和价值感
家庭
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
学生
过分地争强好胜,多次失败引发焦虑
辅导方法
肌肉放松训练
系统脱敏方法
建立焦虑层次
放松肌肉
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焦虑情境,直到从想象情境转移到现实情境
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
恐惧症
概念
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或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主要表现
学校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
辅导方法
系统脱敏法
抑郁症
概念
持久性的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
情绪消极、悲伤,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消极地看事物,喜欢责备自己,对未来不抱希望
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辅导方法
情感支持和鼓励
认知行为疗法
服用抗抑郁药物缓解
强迫症
概念
主要表现
强迫观念
反复想
强迫行为
反复做
辅导方法
森田疗法
行为治疗法
药物治疗
建立支持性环境
网络成瘾
概念
主要表现
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强化干预法
时间减少奖励,时间增加惩罚
厌恶干预法
橡皮圈拉弹法
社会不赞成厌恶干预
内隐致敏干预
转移注意法
替代、延迟满足法
团体辅导法
药物治疗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概念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发展辅导为主要内容
实施途径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课程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
小组辅导
学校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辅导概述
概念
一般目标
基本目标
学会调适,包括调节和适应
高级目标
寻求发展
基本原则(2017上)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
个别化对待原则
整体性发展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学习辅导
人格辅导
生活辅导
职业辅导
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行为疗法
强化法
正激励,夸奖
代币奖励法
象征性的强化物,如小红星,盖章
示范法
榜样
消退法
撤除不良行为因素的强化
处罚法
给厌恶、撤愉快
自我控制法
松弛训练法
系统脱敏法
一步一步减轻焦虑
认知疗法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又称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
A诱发性事件
间接原因
B信念
直接原因
C结果
不合理信念特征
绝对化要求
按意愿一定发生/不发生
过分概括化
某一事件/言行对自己整体评价
糟糕至极
不好的事情发生,结果必然可怕,糟糕
贝克的认知转变疗法
梅肯保姆的认知行为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
罗杰斯提出
咨询师三个条件: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
存在主义疗法
完形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
弗洛伊德
压力与挫折
压力
概念
由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来源(2015下)
躯体性压力源
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
心理性压力源
来自人头脑中紧张性信息
社会性压力源
生活方式上的变化要求调整和适应
文化性压力源
文化性迁移
调节方法
处理困扰
直接改变压力来源
减轻不适感
调节自己的行为,消除不良反应
挫折
概念
个体的动机、愿望、需要和行为受到内外部因素阻碍的情境相应的情感态度
具有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行为三方面的概念
挫折的应对
升华
不可接受方向转向可接受方向
补偿
用另一个目标代替或另一个活动来弥补
退行
不符合年龄的幼稚
幽默
机智、双关、讽喻、诙谐、自嘲等
宣泄
认同
建立与另一个人、一个团体或一个目标的同一性
文饰
也叫合理化,三种形式: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推诿
投射
以己度人
认知重组
中学德育
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
品德的概念
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结构/特征(2013上)
道德认识
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认识的形成
道德概念的掌握
道德评价的发展
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情感
概念
伴随着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直接动因
道德情感的形成
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直觉性道德情感体验
直接感知,迅速发生
形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想象或联想
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高级的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概念
自觉地确定目的,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支撑和调节作用
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
形成
三个阶段
产生道德动机,确立行动目的
选择道德行为方式
执行道德决定
道德行为
概念
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
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
形成
不稳定的,有条件的
尚未成为个人道德品质的一部分
稳定的,无条件的
道德习惯
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培养道德行为的关键
道德行为和道德认识的关系
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的先导
道德认识的发展往往先于道德行为的发展
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为,但有了正确的认识不一定有正确的行为
道德主体对认识的内化程度
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对偶故事法
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四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
2~5岁,接受外界的准则的开始,以“自我中心”考虑问题
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5~8岁,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
可逆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8~10岁,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公正阶段(公正道德阶段)
10~12岁,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平等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017上)
道德两难故事法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犯罪青少年)
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根据结果判断好坏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是否符合自身利益
习俗水平(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人际关系的和谐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服从权威为导向
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少数人能达到)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法律可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
公正、平等、尊严
不是所有人都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许多人无法达到最高水平
中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自律性,自我意识明显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自我意识增强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动荡
高中成熟
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三个阶段(2017下)
依从
从众
依据及必要性缺乏认识,跟随他人行动
服从
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迫于权威和现实压力仍然遵守
接受规范,但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
盲目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
认同
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
实质:对榜样的模仿,出发点:试图与榜样一致
主动性、稳定性、自觉性
内化
将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观点、信念融为一体,完整的价值体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影响态度和品德发展的因素
外部因素
家庭教育
家庭结构、心理氛围、教养方式、各种素质
社会风气
社会舆论、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榜样的作用等
学校教育
学生品德形成的主导因素
同伴群体
内部因素
认知失调
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态度定势
形成对教师、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道德认知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态度和品德的方法
有效的说服
灵活的呈现正反论据
利用情感因素
以原有态度为基础
树立良好的榜样
重要途径
利用群体约定
约束力承担责任,压力改变行为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
确定奖励行为,给予奖励物,强调内部奖励
惩罚
给予厌恶刺激
撤销喜爱刺激
价值辨析
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
中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德育的概念
广义
教育学上的德育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狭义
伦理学上的德育
道德品质教育
按一定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
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德育目标
概念
总体规格要求,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检验德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
中学德育目标
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人心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
德育内容
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
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理想教育和传统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纪律和法制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中学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内涵
概念
按德育目标的要求,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施加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联系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受教育者角度是一致的,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者施加影响的结果
区别
品德形成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的
品德形成过程,学生受到各种影响,德育过程则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从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一致或不一致,德育过程则一致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组织者,领导者,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
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既是德育的客体,也是主体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014上)
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017下,2016上)
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又具有多种开端
或导之以行,或动之以情,或锻炼品德意志,最后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和谐发展
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寓德育与活动、教学、集体之中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青少年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德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
中学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中学德育原则
概念
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一连营(因)长,双导三结合)
导向性原则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要求
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政治目标要现实
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认识入手,调动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要求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手表(表扬)因(因势利导)为很正(正面教育),所以被盗(讲道理)了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要求
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合理遵(尊重)旨(执行)
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要求
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和系统性
因材施教原则
从实际出发,根据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贯彻要求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根据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向结合原则)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
贯彻要求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2016下)
要善于依靠、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贯彻要求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地开展思想斗争,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一分为二创造条件认识自我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坚持正面引导,又要辅之以纪律约束,两者结合起来
贯彻要求
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既要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又要通过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发展
贯彻要求
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加强个别教育,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
中学德育途径
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科学
基本途径
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与时事政策的学习
班主任工作
中学德育方法
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说服教育法(2012上)
摆事实、讲道理
基本方法
基本要求
明确目的性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注意时机
以诚待人
木(目的性)织(知识性)时(时机)代(以诚待人)
榜样示范法
用榜样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基本要求
选好示范的榜样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精神的实质,不要停留在表面模仿的层次上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倾慕之情
激励学生自觉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境界
情感陶冶法
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耳濡目染的感化
基本要求
创设良好的环境
陶冶教育法要与说服教育法相结合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实践锻炼法
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
基本要求
坚持严格要求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注意检查和坚持
要求主动检查和坚持
个人修养法
主动地为自己提出目标,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
基本要求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培养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指导学生掌握品德修养的标准
组织学生参加各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
愿望标准是实践活动和评价能力
品德评价法
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予以激励或抑制
基本要求
有明确的目的和正确的态度
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坚持标准
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把奖惩和教育结合起来,坚持以育人为目的,不为奖惩而奖惩
目的公正民主奖惩教育
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三生教育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
生命教育
安全教育
升学就业指导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班集体与班级管理
班级与班集体
班级
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最早,16世纪,埃拉斯莫斯,17世纪,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系统描述
班集体
概念
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教育作用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群体交往教育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明确的共同目标
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一定的组织结构
不可或缺的形成要素
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组建阶段
雏形期,班主任是核心和动力,工作最繁忙的时期,工作能力经受考验的关键期
核心初步形成阶段
稳定发展的时期,组织和功能比较健全,班级的核心初步形成,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趋向成熟的时期,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工作主要是通过集体教育和实现自我教育,集体成为真正的手段
培养班集体的方法(2017上)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组建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选拔标准
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有一定工作能力,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热衷于参加集体公益活动,愿为大家服务
有某方面特长
团结同学,人际关系良好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
班级群体
群体概念
群体的功能
归属功能
认同功能
支持功能
塑造功能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
按一定章程形成的
非正式群体
自发形成的
四种类型
积极型
娱乐型
消极型
破坏型
积极影响
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有助于学生自己组织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
有助于帮助解决教师或正式群体一时照顾不到的困难等
消极影响
对同伴的不良行为给予无原则支持,与教师、班级对立
散布小道消息,破坏纪律,聚众闹事
容易被坏人利用而误入犯罪歧途等
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关系的协调
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
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积极型:支持和保护
消极型:教育、争取、引导和改造
班级管理
概念
按照学校计划和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和调动班级内外的力量,进行班级教育任务的计划、组织、指导、协调等活动
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关系
功能
主要功能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基本功能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重要功能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内容
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制度管理
班级教学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
班级活动管理
模式
常规管理
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
平行管理
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集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集体
民主管理
服从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
目标管理
当前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问题
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程度低
应对策略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概述
概念
功能
维持功能
最基本的功能
促进功能
发展功能
原则
系统性、自组织性、内在性、动态性、目标、激励、反馈
基本模式(取向)
行为主义取向
斯金纳模式
行为矫正模式,奖励和强化适宜的行为
坎特模式
有效制定额实施课堂秩序
人本主义取向
不应该百依百顺,关注需要、情感和主动精神
格拉塞模式
现实疗法或控制疗法
两种基本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得到认可的需要
吉诺特模式
明智信息模式
用明智的方式沟通
教师效能取向
戈登模式
教师效能训练模式
强调学生观点的重要作用
库宁模式
防止和应对不良行为的管理策略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教师的领导风格
参与式领导风格
监督式领导风格
班级规模
规模大小影响情感联系
学生越多个别差异越大
规模大小影响交往模式
规模越大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群体
班级的性质
对教师的期望
课堂气氛
课堂管理的核心因素,也是课堂活动中的着眼点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类型
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教师
教师的领导方式
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接受、反馈、输入、输出
教师的情绪状态
此外,教师的移情、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影响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
学生
对集体目标的认同
必要前提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
有利条件
课堂物理环境
由教学时间和空间因素构成的特定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条件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
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民主领导,灵活教学,人际和谐,期望合理
课堂纪律
概念
类型
教师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
自我促成的纪律
最终目的
发展阶段
反抗行为阶段
4~5岁之前
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5~7岁的儿童
人际纪律阶段
大多数中学生
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自我约束阶段
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课堂情境结构
班级规模的控制
班级常规的建立
学生座位的分配
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课程表的编制
教学过程的规划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做好课堂监控
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课堂问题行为
概念
类型
杨心德
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不适
奎伊等
人格型、行为型、情绪型
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生
适应不良、寻求注意、人格因素、生理因素
教师
教学不当、管理不当、威信丧失
环境
家庭因素、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
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2011下)
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
合理运用惩罚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留给学生违纪的时间
进行心理辅导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概述
概念
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地位和作用
建设的设计者
组织的领导者
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
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领导方式
强硬专断型
仁慈专断型
专断在于他的自信,以“我”为标准
放任自流型
民主平等型
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2018上)
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必备的素质
知识素质
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法
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
广博的文化知识
能力素质
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学习能力、思想教育能力、交往和表达能力、自我反思和自我控制能力
身心素质
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意志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2017下)
了解和研究学生
前提和基础,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
了解的内容
学生个人
学生的群体关系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了解的方法
观察法
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行为表现
谈话法
面对面的谈话
调查法
学生本人或知情者调查访问,侧面了解。
分析书面材料法
成绩表、作业等书面材料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中心环节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进行个别教育工作
先进生
中等生
后进生
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树立榜样,增强是非观念
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善于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组织班会活动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
操行评定
要求
评定内容的全面性
评定主体的多元性
评定过程的发展性
评定语言的规范性
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
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
意义
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与组织形式
主要内容
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节假日活动、课外阅读活动、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组织形式
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课外活动的特点
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广泛性
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课外活动要因地、因校制宜
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学校与社会的协调
学校与家庭的协调
教师心理
教师的角色心理
概念
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角色期待
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班集体的管理者
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学生家长的合作者
教学的研究者
角色的形成
三个阶段
认知阶段
认同阶段
信念阶段
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
复杂性: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学任务的综合性
创造性:因材施教
长期性和间接性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间接性: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依靠学生实现劳动价值
主体性和示范性
榜样,效仿对象
连续性和广延性
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和劳动场所限制
教师威信
概念
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分类
权利威信
信服威信
影响因素
客观因素
各种态度
主观因素
思想道德品质,知识和教学艺术等
建立途径(2012下)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维护和发展
教师要胸怀坦荡,实事求是
正确认识与合理运用威信
以“艺”强威,以“情”辅威,以“宽”立威
不断进取,言行一致
教师的心理特征
认知特征
知识结构
本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
文化知识
教学能力
认知能力
知识的概括化程度,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
操作能力
引导思考,使用策略的水平
监控能力
人格特征
职业信念
教学效能感
概念
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分类
包括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
影响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
提高方法
形成科学的教育观
向他人学习
自我教学总结和反思
树立尊师重教的风气
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教学归因
职业性格
基本内核:促进
行为特征
教学行为的明确性、多样性、启发性、参与性、任务取向性
及时的教学效果评估
对学生产生的期望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师的成长心理
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
丰富的和组织化的专门知识
解决教学问题的效率高
对教学问题的洞察力强
福勒提出的成长的历程(2013下)
关注生存
新教师,大量的时间花在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
关注情境
学生成绩的提高
关注学生
个别差异,不同需要
教师成长的途径
基于学习与研究中的专业发展
基于教学实践的专业发展
基于教学反思的专业发展
波斯纳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基于自我发展的专业发展
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
概念
标准
职业压力与应对
应对
直接行动法
缓解方法
职业倦怠与干预
职业倦怠的特征
情绪耗竭
去人性化
个人成就感低
成因
干预
个体的自我干预
组织的有效干预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