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下)
2021-07-11 15:28:50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教师招聘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6.教学
教学概述
教学概念
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意义
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2018上,2014下)
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德智体美等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我国教学任务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发展学生智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发展体力,健康水平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基础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
教育过程的本质
本质是一种认识过程
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间接性与概括性、简捷性与高效性、交往性与实践性、教育性与发展性、领导性
教学过程的规律(2012下)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间接性规律)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2015上)(2018上、2017上、2012上)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具有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两者辩证统一,教学相长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2017下)
知识是思想教育的基础
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两者要有机结合
防止脱离知识进行思想教育
防止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
直接动力,基本条件和心理起点
领悟知识
感知教材
理解教材
中心环节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教学原则
口诀:冯巩找阴凉,寻思理直发
直观性原则
概念: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感知,丰富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表象,得到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要求
重视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和教学方法;
直观教具的使用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启发性原则
概念:承认学生是主体,注意调动主动性,引导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动手,培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巩固性原则
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提取运用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上积极巩固知识
循序渐进原则
概念: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系统掌握,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
按照学科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注重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问题;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因材施教原则
概念: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根据个别差异,有的放矢,使学生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要求
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
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
善于发现学生兴趣爱好,创造条件让其发挥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概念: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要求:书本知识的教学要和实际联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2018下,2013下)
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传授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的教育性因素,自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要求
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道德品质素质
量力性原则
概念: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要求
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了解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
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教学方法
西方教学方法
探究-研讨法;纲要画图法;暗示教学法;范例教学法
我国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
讲授法
优缺点
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运用的基本要求
注意启发诱导学生
认真组织教学内容
讲究语言艺术
组织学生听讲
谈话法
概念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引导获得或巩固知识
运用基本要求
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提的问题要明确、具体,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
善于诱导学生思考
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
演示法,参观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
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以探究为主
发现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选择依据
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课程性质和特点
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教师业务水平、实践经验和个性特点
运用要求:1.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2.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3.做到综合性、灵活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教学组织形式
古代:个别教学法
现代
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概念及发展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我国最早,清政府,京师同文馆
优越性与局限性
优越性
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利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利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局限性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学习独立性的发挥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不利于因材施教
理论与实际脱节
辅助形式:个别辅导和现场教学
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偏远山区、农村
其他组织形式
贝尔-兰卡斯特制(导师制)
分组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
道尔顿制:指定自学参考书自学
特朗普制
灵活的课程表,结合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文纳特卡制
美,华虚朋,分成两大部分:按学科进行和团体活动,培养社会意识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2014上)
备课(2015下)(起始环节,先决条件)
做好三方面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写好三个计划: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上课(中心环节)
课的类型
按教学任务: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一节课完成的任务类型数:单一课和综合课
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上好课的要求(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发挥学生主体性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延续和补充)
形式:阅读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
布置要求
要符合教学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有代表性和典范性,分量适当,难度适中
与教科书有内在联系,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与生活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
课外辅导(必要补充)
在课堂规定时间之外,对学生进行辅导
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价(考察、考试)
教学模式
结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核心地位、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
特点:操作性、简约性、整体性、针对性、发展性
我国:传递·接受式、自学-辅导式、引导-发现式、情境-陶冶式、示范-模仿式
国外
探究式教学,皮亚杰和布鲁纳
掌握学习教学,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布卢姆
暗示教学,保加利亚,洛扎诺夫
范例教学,瓦根舍因,举一反三
非指导性教学,罗杰斯,以学习者为中心
抛锚式教学,建构主义,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新型教学形式
小班教学、翻转课堂、微课、微格教学、慕课
教学评价
概念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和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活动
功能
诊断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鉴定功能等
基本内容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课程的评价
评价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评价类型
评价的功能
诊断性评价:学期开始或单元开始
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经常而及时的
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
总结性评价: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如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
评价的标准
相对性评价:排名
绝对性评价:试题测量
个体内差异评价:过去和现在,侧面对比
评价方法
观察法
测验法
信度: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效度:有效性,是一个测验能测量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难度:试题难易程度
区分度: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调查法
自我评价法
7.德育
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
按一定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
广义: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
狭义:学校德育
德育性质: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继承性
德育类型:私德教育、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功能: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享用性功能是最高境界)和教育性功能
德育目标
概念
特点:社会性、层次性
制定依据
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小学低年级: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
小学中高年级: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
初中学段: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
高中学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育内容
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内涵
概念
按德育目标的要求,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施加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联系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受教育者角度是一致的,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者施加影响的结果
区别
品德形成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的
品德形成过程,学生受到各种影响,德育过程则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从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一致或不一致,德育过程则一致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组织者,领导者,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
客体,也是主体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矛盾:社会通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014上)
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017下,2016上)
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又具有多种开端
或导之以行,或动之以情,或锻炼品德意志,最后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和谐发展
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寓德育与活动、教学、集体之中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青少年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德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
德育原则
概念
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一连营(因)长,双导三结合)
导向性原则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要求
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政治目标要现实
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认识入手,调动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要求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手表(表扬)因(因势利导)为很正(正面教育),所以被盗(讲道理)了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要求
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合理遵(尊重)旨(执行)
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要求
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和系统性
因材施教原则
从实际出发,根据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贯彻要求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根据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向结合原则)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
贯彻要求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2016下)
要善于依靠、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贯彻要求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地开展思想斗争,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一分为二创造条件认识自我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坚持正面引导,又要辅之以纪律约束,两者结合起来
贯彻要求
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既要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又要通过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发展
贯彻要求
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加强个别教育,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
中学德育途径
一教: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科学
基本途径
二班
班主任工作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与时事政策的学习
三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德育方法
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说服教育法(2012上)
摆事实、讲道理
基本方法
基本要求
明确目的性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注意时机
以诚待人
木(目的性)织(知识性)时(时机)代(以诚待人)
榜样示范法
用榜样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基本要求
选好示范的榜样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精神的实质,不要停留在表面模仿的层次上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倾慕之情
激励学生自觉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境界
情感陶冶法
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耳濡目染的感化
基本要求
创设良好的环境
陶冶教育法要与说服教育法相结合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实践锻炼法
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
基本要求
坚持严格要求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注意检查和坚持
要求主动检查和坚持
自我修养法
主动地为自己提出目标,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
基本要求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培养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指导学生掌握品德修养的标准
组织学生参加各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
愿望标准是实践活动和评价能力
品德评价法
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予以激励或抑制
基本要求
有明确的目的和正确的态度
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坚持标准
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把奖惩和教育结合起来,坚持以育人为目的,不为奖惩而奖惩
目的公正民主奖惩教育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注重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对偶故事法
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四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
2~5岁,接受外界的准则的开始,以“自我中心”考虑问题
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5~8岁,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
可逆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8~10岁,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公正阶段(公正道德阶段)
10~12岁,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平等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017上)
道德两难故事法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犯罪青少年)
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根据结果判断好坏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是否符合自身利益
习俗水平(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人际关系的和谐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服从权威为导向
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少数人能达到)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法律可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
公正、平等、尊严
不是所有人都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许多人无法达到最高水平
体谅模式
代表人物:英,麦克菲尔,《生命线》《学会关心》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价值澄清模式
代表人物:路易斯·拉斯、梅丽尔·哈明,美
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做出明智选择
社会模仿模式(社会学习模式)
代表人物:美,班杜拉,观察学习
欣赏型德育模式
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
8.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班级组织和班级管理
班级
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有固定人数,基本教育单位
最早,16世纪,埃拉斯莫斯,17世纪,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系统描述
班级组织的功能
社会化功能
个体化功能(促进发展,满足需求,诊断,矫正)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
按一定章程形成的
非正式组织
自发形成的
四种类型
积极型
娱乐型
消极型
破坏型
积极影响
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有助于学生自己组织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
有助于帮助解决教师或正式群体一时照顾不到的困难等
消极影响
对同伴的不良行为给予无原则支持,与教师、班级对立
散布小道消息,破坏纪律,聚众闹事
容易被坏人利用而误入犯罪歧途等
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关系的协调
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
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积极型:支持和保护
消极型:教育、争取、引导和改造
形成阶段
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阶段
班级管理
概念
按照学校计划和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和调动班级内外的力量,进行班级教育任务的计划、组织、指导、协调等活动
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关系
功能
主要功能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基本功能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重要功能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原则:全员激励、自主参与、教管结合、情通理达、平行管理、协调一致
内容
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制度管理
班级教学管理
核心:教学质量管理
班级活动管理
模式
常规管理
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
平行管理
马卡连柯
集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集体
民主管理
服从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
目标管理(德鲁克)
当前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问题
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程度低
班级组织的规模过大,师生关系疏远,教育效果大幅“缩水”
应对策略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教育作用:形成群体意识、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训练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明确的共同目标
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一定的组织结构
不可或缺的形成要素
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组建阶段
雏形期,班主任是核心和动力,依赖于班主任直接的组织和指挥
核心形成阶段
一定凝聚力,核心人物
发展阶段
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班风,能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
成熟阶段
有明确、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形成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
培养班集体的方法(2017上)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近期、中期、远期,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组建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选拔标准
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有一定工作能力,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热衷于参加集体公益活动,愿为大家服务
有某方面特长
团结同学,人际关系良好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概述
概念
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地位和作用
建设的设计者
建设目标、实现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
组织的领导者
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领导方式
专断型
放任型
民主型
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2018上)
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必备的素质
知识素质
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法
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
广博的文化知识
能力素质
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学习能力、思想教育能力、交往和表达能力、自我反思和自我控制能力
身心素质
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意志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2017下)
了解和研究学生
前提和基础,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
了解的内容
学生个人
学生的群体关系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了解的方法
观察法
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行为表现
谈话法
面对面的谈话
调查法
学生本人或知情者调查访问,侧面了解。
分析书面材料法
成绩表、作业等书面材料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中心环节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进行个别教育工作
先进生
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中等生
重视;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教育;创造机会,增强自信心
后进生(首要地位)
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树立榜样,增强是非观念
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善于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校外活动
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主要形式)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
操行评定要求
评定内容的全面性
评定主体的多元性
评定过程的发展性
评定语言的规范性
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按性质: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按时间:学年、学期、季度、月份、阶段
9.课外、校外活动与三结合教育
课外、校外活动
概念: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主要内容:学科活动(主体部分)、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课外阅读活动、主题活动
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基本组织形式)、个别活动
特点: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广泛性
要求
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课外活动要因地、因校制宜
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
家庭教育: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
学校教育
地位
教育发展的高级形态
教育的主体形式
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
是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导向和枢纽
特点
职能的专门性
组织的严密性
作用的全面性
内容的系统性
手段的有效性
形式的稳定性
社会教育
途径:社区、校外教育机构、大众传播媒介等
教育合力
学校占主导地位
家庭、学校、社会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10.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概述
意义
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优势
最了解教学的困难、问题与需求
能准确了解自己教学的成效
针对具体的、真实的问题所采取的变革尝试,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能从教育教学现场获得第一手资料
特点: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可验证性
原则:伦理性(首先必须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等
基本过程
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文献检索
零次文献(未经发表和有意识修饰的最原始资料)
一次文献(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
二次文献(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三次文献(二次文献基础上,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提出研究假设
制定研究计划
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阅读有关著作-浏览专业期刊-利用工具书-使用检索工具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撰写研究报告)
教育研究方法
观察法
描述记录法:实况详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
取样记录法:时间、事件、个人、场所
核对清单法:行为核检法和等级量表评定法
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
实验法
个案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文献法
教育行动研究法
特征
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目的
研究与行动相结合
以“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扬长避短
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螺旋过程
(2018·惠州惠城)实施步骤
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
拟定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与策略
实践尝试行动策略
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
归纳总结
教育叙事研究法
教育随笔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