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选
2024-02-07 14:35:26 24 举报
AI智能生成
TEST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840 前
中国
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
政治: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文化:儒家思想
社会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主要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清朝,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盛转衰是乾隆后期
世界
1640
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首先发生英国纺织业
1825
英国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836
义律-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近代史 1840-1919
列强侵略
军事侵略
1840
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南京条约》
香港岛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1856
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
英、美、法、俄:《天津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
黑龙江以北60万
1860
英法:《北京条约》
九龙半岛南端、昂船洲归英属香港境内
英法联军-圆明园
中俄:《北京条约》
乌苏里江以东40万
1864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西北44万
1881
《改定伊犁条约》+5个勘界协议书
7万
1894
日本:中日甲午战争
1895
中日:《马关条约》
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1901
11国:《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控制
控制内政
操纵中国外交
享有领事裁判权
把持中国海关:赫德
镇压反抗
扶植代理人
经济掠夺
控制通商口岸
剥夺关税自主权
倾销商品
资本输出
操纵经济命脉。英国丽如/东方
文化渗透
宗教渗透
广学会-基督教
《万国公报》
宣扬殖民地奴化思想
《万国公报》
宣扬殖民地奴化思想
种族优劣论
社会阶层变动
民族资产阶级双面性
有革命一面
革命不彻底
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
广州、上海近代工商业
两个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中华民族
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子主题
封建主义-人民大众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反抗侵略
1841
三元里抗英
1841年2月
关天培(广东)
战死虎门
1842年6月
陈化成(江南)
吴淞西炮台以身殉国
1884年
刘铭传(台湾)
击退攻击基隆、淡水的法舰
1885年3月
冯子材
镇南关大捷
粉碎瓜分中国图谋
边疆危机
英国
印度侵入西-缅甸侵入云南
法国
越南侵犯广西(西南)
俄国
中亚入侵新疆(西北)
日本
吞并琉球-侵犯台湾(东南)
占有
1898年3月
德国强租胶州湾,山东划入自己范围
1899年11月
法国强租广州湾,滇、桂、粤三省成法国
瓜分政策
19世纪末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瓜分失败
19世纪末失败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和互相制约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侵略斗争
反侵略失败
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
经济技术落后
事件
林则徐
《四州志》
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
《救亡决论》
“救亡”的口号
《天演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孙中山
兴中会
“振兴中华”最强音
国家出路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
1851
洪秀全-广西金田-天平天国
1853年3月
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
1853年冬
《天朝田亩制度》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后期
“干王”洪仁玕
《资政新篇》
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后
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
洋务运动
冯桂芬:洋务运动指导思想完整表述
19世纪60年代
奕䜣
1861年
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军用工业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江南制造总局
官督商办
资本主义性质
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北洋水师
李鸿章
派遣第一批留学生
近代中国海军的建立
翻译学堂
1862年
京师同文管
奕䜣
1863年
广方言管(上海)
李鸿章
北洋军阀全军覆没
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
维护封建统治
戊戌维新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著作
康有为
《新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
梁启超
《变法通义》
谭嗣同
《仁学》
严复
翻译《天演论》
英国人赫胥黎《进化与伦理》
对抗维新著作
1898年
张之洞(洋务官僚)
《全学篇》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派和守旧派
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第一次正面交锋
影响较大
报纸
梁启超
上海《时务报》
严复
天津《国闻报》
湖南《湘报》
学堂
康有为
广州万木草堂
梁启超
长沙时务学堂
戊戌维新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运动
辛亥革命
历史条件
民族危机,社会矛盾激化;1904-1905年日、俄在东北进行战争
清末新政破产;改革学制;1906年废除科举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基础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骨干力量
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984年
- 孙中山美国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20世纪初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
革命军
陈天华
警世钟=猛回头
兴中会后
黄兴
华兴会
蔡元培
光复会
科学补习所
岳王会
1906年8月20日
东京-中国同盟会
孙中山、黄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总理-孙中山
黄兴-执行部庶务
民报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民主义学说
1905年
孙中山
民族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变“次殖民地”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民权
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民生
平均地权
社会革命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意义
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中华民国
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内容
湖北新军共进会、文学社
胜利
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 总都督
1911年4月27日
广州起义
黄兴
“黄花岗”起义
1911
民众保路运动
湖北
湖南
广东
四川
1912年2月12日
清帝退位
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
南京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
南京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共和性质的革命政权
1912年3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北洋军阀的统治
袁世凯
北洋军阀政权
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
1913年6月
通令尊崇孔圣文
1915年5月
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反对北洋军阀斗争
1913年
赣宁之役-二次革命
孙中山领导
九江、南京
1914年7月
中华革命党
东京
孙中山
1915年
护国战争
云南
蔡锷
1917年7月
第一次护法运动
广州
孙中山
1919年10月
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
孙中山
1920年11月
第二次护法运动
广州
孙中山
恢复军政府
现代史 1919-1927
新文化运动
提倡民主和科学
初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1915年,陈独秀上海《青年》杂志
北京大学、《新青年》编辑部
1918年
鲁迅《狂人日记》
李大钊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法俄革命比较观》
《淑敏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五四运动
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1919.6.5上海工人两万余人进行罢工
北京-》上海
学生-》工人
早起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1919.9,11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全面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学说
1919.11,12
杨匏安
《马克思主义》
1920.8
陈望道
翻译《共产党宣言》
1920.3
李大钊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0.5
陈独秀
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920.8
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
上海
陈独秀任书记
1920.1
共产党早起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上海机器工会
李中
1921.7.23
上海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
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
陈独秀、张焘、李达党领导
陈独秀中央局书记
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2.7
上海
第二次代表大会(共产党)
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解决了分清敌友的首要问题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1922.7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专门机关
1922.1
香港海员罢工
中国工人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有组织的较量
1922.9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
1923.2.4
京汉铁路工人
总同盟罢工
二七惨案
1921.9
第一个农民协会
沈定一
浙江省萧山县衙前村
1923
澎湃
海丰县总工会
组织农民开展减租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3.6
广州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正确指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3.1.26
孙中山、苏俄政府代表越飞
《孙文越飞宣言》
确立联俄政策
1924.1
广州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
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础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线路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第一次国共合作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国民革命
1924
皇甫军校
蒋介石任校长
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旧式军校区别
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1925
上海
中共四大召开
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
五卅运动
大革命风暴(全国范围)
1925.7
广州革命政府改组
国民政府成立
1925.8
国民政府所辖统一改变为国民革命军
1926.5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第七军一部,作为北洋军队陷入湖南
北伐战争的序幕
打到帝国主义北洋军阀
1927.4.12
四一二政变
蒋介石上海反共政变
以“清党”名义捕杀党员和革命群众
1927.4.18
另立国民政府
蒋介石 南京
1927.4/5
武汉
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
批评了陈独秀右倾错误
强调了通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重要性
1927.7.15
汪精卫
正式宣布共产党决裂
中国革命新道路1927-1937
国民党统治与中间派政治主张
1927.12.29
张学良
东北易帜
国民党
一党专制
买版型的大资产阶级利益
地主阶级利益
军事独裁
建立庞大的军队
建立密布全国的特务系统
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国民党官僚资本垄断
金融业
经济基础
国家垄断资本
1928.10
《训政纲领》 国民党
彻底废除议会制度
1930.8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
邓演达
乡村建设派
梁漱溟
中华职业教育社
黄炎培
国民党专制统治和中间派政治主张
两个根本问题
敢不敢坚持革命
怎么坚持革命
1927.8.7
八七会议
汉口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内容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针
选举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意义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1927.8.1
南昌起义
南昌
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
1927.9.9
湘赣边秋收起义
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旗号,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
工农武装参加
三湾改编
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开辟了一条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开辟
1928.10、11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斗争》
阐述内容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
1930.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930.5
《反对本本主义》
阐述内容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通知了解中国情况
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
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1920-1931
中央革命根据地
红一方面军三次反围剿
农民土地问题
新民主注意革命的基本问题
土地革命目的
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村的土地所有制
1928.12
毛泽东
井冈山
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权力
1929.4
毛泽东
兴国
第二个土地法
“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
文化
鲁迅杂文
瞿秋白评论
矛盾《子夜》
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义勇军进行曲》
邹韬奋《生活周刊》
中国革命在革命探索中曲折前进
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1931.11
江西瑞金县叶坪村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主席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各级工农代表大会制度
三次“左倾”错误
1927.11-1928.4
"左"倾盲动错误
盲目“创造暴动的局面”
1930.6-9
“左”倾冒险主义
李立三
盲目全国暴动
1931.1-1935.1
“左”倾教条主义
王明
残酷斗争、无情打压
1931.11
赣南会议
中央苏区党组织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把毛泽东排除在中央根据地红军领导地位之外
1934.10
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
方志敏悲伤靠日先遣队
1935.1.15-17
遵义会议
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决定张闻天代替博古付总的责任
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
三人团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4.10-1936.10
红二、四、一会师
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1931-1949年
日本发动灭亡侵华战争
1931
九一八事变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1938
华北事变
日本扩大对华侵略而发动的事变
1937
七七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938.10
日本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调整侵华策略
以华制华,以战养战
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维护,军事打击为辅
1932.3
日本扶植傀儡政权的伪满洲国
皇帝溥pu仪长春举行“就职典礼”,担任满洲国的执政
1940.3
日本操纵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华者
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的领导下抵抗日军
1933.11
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变
1933.5
原西本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同盟军总司令
1935
一二九运动
日本制造华自治运动
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救亡活动
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5.12
瓦窑堡会议
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936.5
中共中央给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
第一次把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
1936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1937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第一次写上了“抗日”字样
1937年
卢沟桥事变第二天即7.8号
红军主力改变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
朱德任总指挥
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大后方抗日
两个战场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1938.10
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
1928.3
李宗仁领导的第五战区
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国民党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胜利)
北平南苑
第二十九军佟麟阁、赵登禹
淞沪会战
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副谢晋元孤军据守”八百壮士“
1938.11
日本提出”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的对华三原则
对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1939.1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防工、先攻、溶共、反共“
国民党由片面抗战转变为消极抗战
1940.5
枣宜会战
张自忠
1942.2
中国远征军
戴安澜
1938
周恩来政治部副部长
1941.3
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诞生的民主党派”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44.9
林伯渠
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抗战文化目标
抗战、团结、民主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中流砥柱
1937.8.22
陕北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彻底的抗日纲领
1938.5-6
毛泽东《论持久战》
阐述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前台、发展规律,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预测抗日战争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共三个阶段
战略防御,国民党正面战场主要,游击战辅助
战略相持,敌后游击战争主要
1937.9
平型关大捷
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0.8-12
百团大战
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了异常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
八路军、新四军采用”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
策略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进步势力,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顽固势力,大地主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抗日根据地建设
加强政权建设
采取民主集中制
政治
”三三制“
经济
李鼎铭”精兵简政“
文化
1940.8延安自然科学院
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1938.9-11
延安
六届六中全会(共产党)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战胜敌人法宝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阐述,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
1942
延安整风运动
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
任务
反对主观主义
反对宗派主义
反对党八股
1945.4.20
六届七中全会(共产党)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对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做出结论
抗日战争胜利
1945.8.9
毛泽东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9.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收回台湾及澎湖列岛
1945.4
董必武
联合国制宪会议
原因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全民族抗战
特色社会主义 1949-1956年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全国范围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
1951年10月
西藏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初期
建立军事管制委员会
1950年6月,《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发》
掀起了解放区土改
195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妇女解放是这个社会解放的标志
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国营经济建立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上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1949年7月
中央财务委员会-成云
金融工作由分散状态走向集中统一
1950年6月
七届三中全会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
1951年11月
印有少数民族文字的人民币发行范围扩大到所有解放区
1951年底-1952年春
“三反运动”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1952年
“五反”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1950年2月
苏联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2年10月
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北京
抗美援朝
1950年6月
朝鲜战争
彭德怀志愿军总司令
1953年7月
停战协议
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
中国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社会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过渡性质社会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
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
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
合作社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
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矛盾
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952年酝酿,1953年提出
过渡时期总路线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
农业
互助式
社会主义萌芽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半社会主义
高级农业合作社
社会主义
手工业
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
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
统购包销
经销代销
计划订货
统购包销
经销代销
四马分肥
国家所得税
企业公积金
工人福利费
股金红利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公司双方共营企业
公方居领导地位
公方居领导地位
四马分肥
全行业的公司合营
生产资料国有
国家派人管理企业
国家派人管理企业
定股定息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基础经济制度的建立
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
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新民主主义社会
公有制经济还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经济基础
公有经济已经成为主体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主要矛盾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子主题
发展生产力
抓阶级斗争
解决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
抓阶级斗争
解决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
根本任务
发展生产力
1955年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1956-1976年
良好的开局(1956-1966)
论十大关系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建设内容
发展中、轻、国防工业以及农业,发挥中央地方、沿海与内地两方面的建设积极性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报告中提出“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意义
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中共八大
基本任务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主要矛盾
建立先进工业国与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陈云
三个主体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
国家市场
计划生产
三个补充
个体经营
自有生产
自由市场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两类矛盾
敌我矛盾
强制的、专制的方法解决
人民内部矛盾
“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解决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整风运动
1956年11月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
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
反对宗派主义
反对官僚主义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重要因素
采取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错误斗争方式
影响
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1957年
八届三中全会
开始改变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探索汇总的严重曲折(1966-1976)
“大跃进”及其纠正
1957年
,受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鼓舞
提出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奋斗
提出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奋斗
1958年5月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结果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严重破坏综合平衡
1961年1月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2年
明确工作方向召开“七千人大会”
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今后工作方向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文化大革命”十年
1956年11月10日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的发表
1967年
“二月逆流”
1976年10月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建设成就,探索
建设成就
1964年10月
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
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0年4月
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1年10月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世纪70年代
打开中美关系正常化大门
1972年
同英、荷、希、联邦德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6年
建交国家增加到111个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