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读书笔记
2023-11-03 17:38:5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成甲《好好学习》读书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理解的深度
王兴的美团能够在千团大战中胜出,不仅仅是因为他第一时间看准了团购这个方向;更重要的是,他在众多竞争者中是看得最深刻的。
产品和策略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能越来越取决于知识的深度。
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
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临界知识
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技术效率
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
掉进了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我们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越多。而这,让我们陷入了学习的“老鼠赛道”。在老鼠赛道中,我们看起来一直在努力,可是其实是在原地打转。
认知效率
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发现,很多看似全新的问题,其实只不过是狡猾的旧问题换了一身装扮再次出现而已,就像自嗨型文案只是换了一个说法的基本道理而已。
案例
哪些知识值得学?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大多数人的认知现状:我们被标签框定了自己的可能性。因而,学习就学习标签内的东西。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做到极致,恰恰要学习“无用之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研究深度达到底层规律的层面,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都会在底层盘根错节地联系起来。而将这些“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的,正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
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
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
专业方向。正如前面说的,这个专业不是指学校划分的专业,而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领域里,你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而这种系统解决问题的知识往往是内隐的
我们的思想认知更像是一个指挥官:精准恰当地调动步兵、炮兵、空军、坦克、侦察兵和狙击手,让他们在正确的时机,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胜利完成任务。
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
我们经营的领域是如何产生的?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规律会普遍地影响这些事物?这就像在深刻理解一场战役为什么爆发,会以什么样的脉络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一样。
咨询师思维,遇到问题先问为什么?
执行能力、专业能力和结构能力都应该学。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投入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投入20%的时间不完全地学习专业能力,而几乎没有投入时间提升结构能力。然而,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第二章 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摘记更多的知识
但是很快忘记
读书的目的,就成了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立的知识点。而理解和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可不是我们大脑擅长的高效行为。
听过了无数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作者在读书时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
我的做法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大脑和记忆
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与旧经验联系起来。
我们记住新知识更好的办法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将这一原理应用到极致的是记忆宫殿法。
形成知识网络
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通过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网,我们便能够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同一个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识。
花时间记录读书笔记——不是仅仅摘记名言,而是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这些启发和我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在记录和寻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惊喜地发现一些过去不曾注意的规律,也发现很多能够直接改进工作方法的办法。我的读书成效进入了一种产生复利效应的状态。也就是说,我读过的所有书都将为我未来获取新的知识提供帮助。
首先改变心态
打破习惯性防卫心态
基本归因偏差
《第五项修炼》
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暴露出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
如何打破
绿灯思维
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避免红灯思维
就是一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消极处理,找理由反驳,准备防卫
必须建立一个更基础的认识,那就是: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
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激发起自己的习惯性防卫。换句话说,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我”和“我的观点/行为”绑定在一起。
我是好的
“我的观点/行为“是用来改进和提升的
我的成长来自“我的观点/行为”的改进和提升,而别人对“我的观点/行为”提出意见,正是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
以慢为快心态(执行中的心态)
快是结果,不是原因。
想要能力提升得更快,不是说学习过程就要很快。相反,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反而越需要下慢功夫。
快速学习的前提是要能够做到:结硬寨,打呆仗。
消灭知识阻塞
普通人希望走捷径(X)
读书的目的
现在不追求读完书了。为什么要读完?
我读书的目的是: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
读书无用?
现在,能够好好读书并吃透理论本质的人越来越少。所以那些能做到的人就有机会赚钱。比如李叫兽的活动一天售罄,掘金200万。别说读书无用,是你不认真,没读好。
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面。如果把我们的时间平均地、慢慢地花在每一页上,那才是真的效率很低,
总结
掌握临界知识,首先要在学习新知识时有绿灯思维,而在具体学习时,又要有以慢为快的心态,把慢功夫用在真问题上,比如学习掌握临界知识。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学习的本质
向内求
三个方法
反思 reflection
大多数人常常把总结当成了反思。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但由于我们的教育经历中缺少“反思”这一重要能力的训练,我们大多数人常常把总结当成了反思。
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
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即: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案例-高铁新城建设为什么会失败?
现在对高铁新城失败的原因,有了两个不同的假设:
假设1:相关规划不合理(具体原因)
假设2:城市人口净流出(供求关系)
从“供需规律”这个根本因素出发
作用
发现知识误区
跳跃性假设
心理学著作《影响力》中,作者西奥迪尼提过一个观点:“人就像录音机一样,一按按钮就播放。——人总是在相似的情境下,做出相似的行动。
作者大学时遇到比自己能力更优秀、职级更高或影响力更大的人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往回退,而不愿意靠近和接触这样的人
人类文化学老师曾说过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是我们认为的真实世界”。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一种假设,而我们的假设是大脑对事实进行解读之后形成的。
放慢思考速度,自我提问、找到更合理的方案
放慢思考的速度来审视“自己做出决策的过程合理吗?”,“要实现的目标还有其他方法吗?”“考虑的因素全面吗?”等问题
写日记,回顾思考过程
习惯性防卫
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案例
“损失规避效应”是指我们面对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时的快感。
比如你今天丢了1000元钱,会觉得很痛苦。即使晚上又捡到1000元钱,你捡到1000元的快乐也不能抵消你丢失1000元的不愉快。
通过联想和联结,将生活中其他经历和经验串联起来,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过往经历的办法,能够将自己分散的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组织,从而产生新的知识。
其实就是多问问自己:我过去还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我还听说过有其他人犯过类似的错或者有做得更好的吗?有什么相关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这件事情中吗?
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富兰克林
设定标准并每天反思
真正提出的重要观点是: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
对标管理
是反思,作者我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学会“对标管理”这个新知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日记中的对标标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对标经验
反思能力的培养方法
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反思日志不是记流水账,而是思考过程
作者在坚持记录反思日志后发现,只有把思考过程,甚至心理活动和当时发生的事情结合起来记录,再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启发和触动。
对一件沟通不太顺畅的事情,他能够从表面的冲突看到背后的原因,以及探寻这个过程中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表现的,自己的假设是什么,最后落脚到如何改进和完善。坚持这样的训练,我们就能够见微知著,逐步提升反思能力。
记录和检查承诺
答应别人的事情,尽可能第一时间记录下来,避免遗忘
2.轻易不给出承诺。确信自己有能力做到,再答应
大事小事都要反思
eg
我的错误假设:a.认为“做一个规划方案”就是在“帮助客户系统地解决问题”。
把生活案例化处理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根本定义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经验的解读方式
教育,不是简简单单告诉你多少新知识,而是让你学会如何重新解读旧经历,产生新行为。想一想,我们愿意花钱去上商学院,学习别人的案例来改变自己的管理行为,那么,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生活编辑成案例,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呢?
Randy "最后的演讲"中推荐了一本书——《一分钟经理人》。这本书非常薄,但是里面有一个观点却非常吸引我:“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
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触及了最关键的问题——我们之所以不改变,常常因为我们没有得到正确而及时的反馈。
对待反馈要虚心接受,而不是收到反馈就找理由
生活每天都在生产未经加工的经验素材。我们的判断来源于经验,而有效的经验来源于对判断的反思。反思,让我们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读,成为洞见
芒格 拆生活
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以教为学
把教学这件事想象成知识从高势能向低势能转化的过程,那么老师的角色,只要是站在较高的那个小山坡上的人即可,不一定非要是泰山、衡山才可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就是,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不如别人,总有他略强一点的地方。那么,在这个方面,我们就可能作为老师教别人。
教别人的过程表面上是知识输出,但实际上这个过程还有额外的三个价值:
因为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复述知识其实是强化记忆神经链的过程。我们的短期记忆能够转化成为长期记忆的关键就是不断重复
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
学习的重要目的不就是为了应用吗?如果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提前考虑到怎么教别人应用,那岂不是一种前瞻思维
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个方法:你处于职员位置的时候,就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我的职级比现在高两级,我会怎么做?”我们提前教别人,也是站在比自己高两级的角色立场上思考问题。
备课不是当前知道多少讲多少。而是为讲清楚这个问题大量查阅资料,购买书籍
在备课中,一定要主动查询不同的观点和不支持自己结论的反面案例
我一直把很多重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假设作为我理解和解释事物的工具,我也是一直这么告诉别人的。可是你知道,心理学的知识不是“硬知识”,很多时候会有很多反例。我就必须很谨慎地关注对这些心理学工具的质疑,了解我用的工具什么时候会失灵。
很多心理学家对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观点有很多质疑,但是在情绪处理的方法方面,我还没看到有力的辩驳。所以,至少我从这本书中收获了情绪处理能力,说明书中的观点还是值得信任的。那么,我也就不考虑通知罗辑思维“得到”的团队把这期节目下架了。如果我研究完发现,我确实在传播伪科学,那么,我就要下架节目,向大家致歉了。
刻意练习
核心假设是:尽管专家级水平是逐渐练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关键词:心理表征
元认知
思考我们“思考的过程”
刻意练习,就是提升元认知能力的过程
人们在元认知上的差别表现为认知效率与认知深度上的差别
元认知与临界知识是什么关系?
元认知是思考的过程
元认知就好比我们选择从北京到天津的道路,可以是省道也可以是高速公路。
不用临界知识,就像是我们开车去天津选择走省道,路远,堵车,浪费时间;
临界知识是思考的工具
而在思考的过程应用临界知识,就好比开车上高速,能够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我们快速成长就是把省道升级为高速的过程。
普通人思考方式
省道型元认知的思考过程
看到问题——大脑直接调用直觉、过去经验、情绪反应——决定采取的行动。
应用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处理问题
高速型元认知的思考过程
看到问题——思考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黄金思维圈)——解决这类问题可能用到的规律是什么(比如相关临界知识)——决定采取的行动。
用临界知识来处理问题
刻意练习如何与临界知识结合应用?
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
在认知能力这样的思维训练中,划小圈的内容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对基本概念、临界知识、知识阻塞等关键地方进行反复的探究和思考,直到把这个问题吃透,弄明白。
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知识能力单元
学习认知也一样。比如对最基本的营销概念、市场概念理解透彻后,就能够建立在这些概念之上的认识,形成市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我自己是做旅游景区规划咨询的,我发现,公司员工的专业能力成长就是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先把市场分析、用户画像、投资政策等基本核心模块吃透,然后再把已有的知识进行组合从而形成更高层面的判断力。学习水平,某种程度上就是拥有正确的底层关键知识的数量及调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用认知框架将它们联系和整合起来。比如,在商业分析中,可以将复利、边际效益、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组合成一个认知框架,来判断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
本书自序中提到的查理·芒格的一个观点: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这里说的“模型”就是临界知识,“框架”就是把临界知识整合起来的认知方式。而一旦掌握了这个思考方式,我们就彻底升级了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换句话说,我们就可以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与认知框架相关的临界知识和其他能力,极大地提升认知效率,进而表现出让人惊讶的认知深度
刻意练习也成为提升学习能力最重要的底层方法之一
正是因为刻意练习的关键是改变我们的思考过程——而这一点正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所在——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记录≠写
如实地记录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
训练自己记录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而不仅仅是事后自以为是地去解释“为什么”,这将改变我们的很多认识。
如实记录过程,主要是侧重对事情的经过、结果进行记录。但是,更有价值的记录,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记录自己当时的情绪、思考过程、外部环境条件等等。
要复盘自己当初的决策,就不能仅仅记录事情的结论,更要记录可能影响判断的所有因素。
记录是主动思考的过程,是挖掘看得见的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Why
在生活中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发生的事情是靠大脑记忆的,并不会记录下来。我们以为我们记得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事实上,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时过境迁后,我们会根据现在的情况,扭曲自己过去的想法和对行为的解读!
认知失调
大脑不靠谱
有时会让我们相信一个并不存在的“事实”。而且事情的时间间隔越久,我们就越容易对自己当初的行为动机和想法按照对现在有利的结果进行解读。所以,当我们重新解读过去的经验时,就很可能面临扭曲事实的风险。
而且事情的时间间隔越久,我们就越容易对自己当初的行为动机和想法按照对现在有利的结果进行解读
当我们重新解读过去的经验时,就很可能面临扭曲事实的风险。
价值
和别人同样在过去了6年的时间后,我却有丰富的材料拿来吸取教训,加速成长
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就越可能让自己看到更深层的规律
吃亏是福
如果看不到事情背后的长期规律,那么我们就只能对发生的事情本身做出反应,而无法顾及更长远的利益
记录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是一个挖掘看得见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的过程。
记录模板
定期回顾与付费购买
Why
回顾,让我们能够在平淡生活中创造惊喜。
回顾是让我们过去的记录和反思价值增倍的过程。换句话说:回顾,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让我们今天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日子在未来的时刻变得动人而有启发。
回顾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时间的朋友和敌人
1
How
周/月度回顾
主要是微观层面审视解决问题的假设和效果
每个月结束的时候,会把本月的新启发、新方法、新认识、新问题集中汇总起来吗?https://mp.weixin.qq.com/s/s1l_9TtalCNSIdBgbCjfLQ
原始记录难以高效管理。
20%的反思记录对我们的成长有80%的作用。我们未来要着重回顾的是这20%的高价值反思。
年度回顾
检视基本思维方式和灵感激发;
帮助我们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下,更容易看清错误的根源,从而更好地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年度回顾会有点像大数据分析。关于这一点,网上有一篇文章介绍林彪在辽沈战役期间的决策案例,给了我很大启发。
五年以上回顾
探寻基本规律如何影响生活
五到十年回顾的方法(时间线 time line回顾法)
回顾,其实是发现很多“短期正确、长期错误”方法的工具,如果我们把回顾这个方法运用好,对我们提升学习能力很有用
付费购买
第三章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问题一:为什么临界知识能四两拨千斤?
实现少即是多效果 ,有两个假设
1.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注意和局限性
简单是有限度的
爱因斯坦:要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分简单。
有一些领域的系统就是十分复杂的,难以简化。换句话说,有些领域没有简单规律或者至少我们还没有找到关键规律,这个假设就不成立。
2.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优点
解决具体问题方面非常有效。
缺点
对问题的基本认知结构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金字塔原理本身就是一个因果结构的思考工具。
问题一答案
临界知识可能是系统内部元素间复杂作用关系相互抵消后呈现出的简单规律
问题二:是不是只要学习临界知识,就能立刻快速进步?
答案:不一定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在前期不断训练和掌握基本的心态和学习方法,速度就会很慢。可是一旦掌握了整个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学习能力就会大幅提升,你可以将跨领域的知识相互穿插借鉴应用,学习速度越来越快。
总结一下,从短期看,学习临界知识的进步速度未必是最快的,但是从长期看,用临界知识学习和思考是效率最高的
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部分硬学科
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等
更贴近临界知识的本质特征
是用更加可靠学科的研究方法、思想和结论来处理没那么可靠的领域的问题。
即解决问题最稳妥的办法是拿可信度更高的方法去处理问题。
软科学要谨慎
软科学也能产生有用的临界知识,但是要更加谨慎,多考虑适用条件
比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概念,我们往往需要深刻理解其原理和前置假设才能应用
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又称规模经济,是当企业的产量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各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产生了1+1>2的效应。平均成本呈现下降的趋势.
边际效应
HoW - 如何寻找临界知识
1.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总结隐藏的规律。
如果你以前就了解演讲的方法,那么你在看TED演讲的时候就会提醒自己:“看,他在用‘坡道’技巧。”你发现了一个已知的规律在新场合中被应用的实例。如果你过去并不知道一个好的演讲背后有什么方法,那么你可能会看1000场TED演讲,进行比较、总结,写出了一本书《TED演讲的秘密》,那你就从事情中总结出了新的假设规律。
2.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大多数人在学习研究的时候忽略的一个环节——找到重要的结论是怎么来的。
3.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寻找问题的第一性原理:
能够用更加底层、通用的规律解释,就不用新的假设。而这一点,正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4.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这个过程正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解释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就建立一个假设。一旦这个假设被大量的检验验证为真,那么新的规律就被发现了。
案例分析 不连续性到企业为何存在
李善友在罗辑思维给罗胖(罗振宇)代班,讲了一期关于“不连续性”的话题,大意是:我们这个世界是非连续的,连续性只不过是我们大脑的一个假象罢了。听完这个节目时,我发现这个观点和我所知道的另外两个案例有关联。(从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联想到其他知识点
如果换了我,肯定会选择朝阳产业和未来的希望,怎么会继续守旧?
如果你这么想,那我再告诉你一个事实,你几乎每周都会见到这样的新客户,说自己的需求代表未来的主流。可谁是真正的未来,没人知道。
临界知识——心理学
人有“及时享乐”“厌恶风险”和“只能根据感知到的认识做判断”的心理特点
临界知识2——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企业决策第一原则!
深入思考——为什么要一直变革和改进呢?
之所以变化,恰恰是因为“变化的原因”不变,即企业存在的理由不变——为用户创造价值是企业存在的基础。
其实“用户需求是第一位”的要求一直没有变,只不过我们的企业必须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改变自己,挑战自己,才能满足这个用户需求不变的底层要求
案例总结
把科学研究的严谨方法引入日常的生活思考决策中。如果你坚持这样训练,也能找到自己的临界知识!
发现问题,解释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就建立一个假设,再验证和修正假设
天赋与学习临界知识的关系
努力寻找天赋
天赋,是你自然投入而熟视无睹的事情,是你不由自主,理所当然去做的事情。一件事情,对别人来说是工作,对你来说是乐趣与喜爱。
换句话说:在这个领域,我什么都没有做就超越了80%的人。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从热爱的事情入手发现临界知识(计算机等)
我把这些学习的内容付诸实践,分享给别人之后,在交流中又促进了自己的理解。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此前提到的以教为学的过程。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
你的优势就是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
借助外部资源掌握临界知识
万维钢的物理学家背景,《精英日课》
重新界定问题
表面上是: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我界定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的意见更有效地影响别人?
重新界定了问题后,答案就会更清晰。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西奥迪尼的心理学著作《影响力》探讨的问题。
《影响力》中,作者提到了6个武器:互惠、喜爱、承诺一致、社会认同、权威、稀缺。
《逆转》用更简单的规律解释
1.确保所有人的声音你都能听见。
这么做其实是“互惠”的一种形式。你通过给予别人你的注意力和关心,从而利用互惠效应,让别人更重视你的意见。
2.规则稳定,有可预见性
也是“承诺一致”的一种应用。如果你朝令夕改,就会打破别人承诺一致的理由,你的权威自然受损
3.公平,执法一视同仁
公平是融合了互惠、喜爱和承诺一致的要求。
超越原书作者,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4.让管理者的形象和被管理者喜欢的形象结合起来。
5.让大家看到现在采取的策略在过去或者其他类似的场景中取得的成绩。就好比告诉员工,十个小伙伴,九个都听话
这就是应用社会认同的效应。
6.在给被管理者建议或意见时,展示这一建议的稀缺性。
比如,管理者给员工沟通公司新政策时,展示争取政策的来之不易、为什么其他部门没有这个政策等都是在利用稀缺效应。
刻意练习掌握临界知识
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练习
品牌命名的关键是??
2.大量地持续练习
作者每天晨思三小时
每天坚持1~3小时的反思晨修,再加上每天高强度的思考和阅读,才一点点地挖掘出自己看问题的能力,让自己越来越容易直指要害,反思问题才能让别人觉得深刻。认知能力提升的背后,偷不得一点懒。
总结
《学习之道》
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
临界知识与预见性认知
《引爆点》作者的外婆外公决策相反,决定了家族的命运
一个问题: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个艰难的处境,饱读诗书的父亲给出的回答是“我们的钱不够”,而母亲的选择是“不惜代价实现它”?
换作你是孩子的母亲/父亲,你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
通常解释
在困难的情境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对此,我们通常的解释是:性格差异
人类的决策是基于我们获得的信息质量。
确实,有的人更加冒险,有的人更加保守。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差别更多来自我们对未来的相信程度。换句话说,如果乔伊丝的父亲事先可以知道送女儿去高中会让家族的命运发生改变的话,你觉得他会不会更勇敢些?如果你知道明天比赛的胜者是谁,你投注时就会比其他人看起来更敢于冒险;如果你知道明年房价走势如何,在处理房产的事情上你就比别人看起来更果敢
关键问题
我们能够培养预见性认知的能力吗?如果可以,要怎么做呢?
两个认知习惯阻碍着我们获得预见性认知
应激性反应
在需要抉择时,思考与决策受情绪和感受简单左右的过程
单因果思考方式
这种对单个事件本身做出反应的方式,进一步影响到我们生活中的其他决策,逐步促使我们形成了单因果的思考方式。
换句话说,我们在考虑得失时,很容易陷入细节的问题或表象的问题里。
穷人的思维带宽被眼前的危机占满了,他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考虑长远。
其实,大多数人也都有这种窄带宽的穷人思维、单因果的思考方式,只不过在物质资源更紧缺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进一步强化这种现象。
两个理想的思考方式
结构性反应
在做选择时,不仅要根据接触到的现象做出反应,还要思考导致这个现象的系统结构是什么
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结构
示例
系统化思考方式
单因果思考,是对问题本身做出反应;而系统化思考,是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思考。
《第五项修炼》中的基模和结构
所谓“基模”,就是各种事物发展中常见的基础模式,比如增长极限、舍本逐末、公地悲剧等。这些模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生态系统,到公司管理,再到个人成长。这些模式本身就是一个结构
解释问题的三个层次
对问题的预见性认知=影响问题发展的结构(基础规律)+获得具体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基础规律就是本书中提到的核心概念:临界知识。
而预见性认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问题的界定:我们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得到app 案例
总结
“看得见的设计”与“看不见的设计”案例
得到2款课程-更新频率不同
看得见的设计
是指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
看不见的设计
产品实现后运营的设计和赢利点的设计(即商业模式)
总结
难点分析
“有根据地进行推测”本身就比归纳法难以应用。
比如,你想要了解用户的需求,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进行用户访谈调研,收集不同用户的意见,然后总结归纳出用户需求。这就是通过归纳法了解用户需求。
其他原因
过去我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更多的是在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提升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行动的效率这些层面,却几乎没有关注将知识的底层结构打通。
而对临界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帮助我们构建底层认知,进而提升实现预见性认知的能力。
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
由你真正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的,而且在这些领域里,你要比90%的人都做得好。
秋叶大叔转型开始讲PPT
大学老师,出一本关于销售的书
转型PPT
发现学生做PPT最缺的不是软件技巧,而是逻辑不清。
淘宝皇冠转行
L到了皇冠;然后又不干了,在淘宝自创了一个全新的品类:给苹果电脑装Windows系统。
为什么我们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有实战级的预见性认知能力?
因为我们的实战级预见性认知,必须处于我们的能力圈范围之中。
但是要把这种预见能力应用到商业实战中,你只有做得比90%的人都好,你的洞见才能真正让你获得商业利益
一旦做得比90%的人要好,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能力圈要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不跳出舒适圈,怎么扩大能力圈呢?是的,你应该跳出舒适圈。但是,你仍然要在能力圈中做出重要决策。记住:重要决策!
当年,红军离开的自己能力圈,去攻打大城市,结果差点覆灭。
如何利用优势?
做狙击手,而非敢死队。
作者案例
分析能力和边界
瞄准!扣动扳机!
我曾有过很多其他合作的好机会。但是,我总发现这些机会虽然很好,但总有部分超出我的能力圈。
你要记得:重大决策要在能力圈内做出——即使那是一个看起来很好的机会。
总结
总结一下:世界是如此复杂,我们用临界知识做基本趋势的预测是没问题的。但是仅凭此,要做实战级的应用是不够的。
由于每个专业领域已经够复杂了,而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范围又有限制,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多地掌握临界知识,综合地实践应用,才能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内做出正确的、重要的决策。
第四章、案例: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
复利效应
复利的本质
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利滚利”)
两个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复利的效果——利率和执行次数。
why 数学很少用于生活?
很喜欢《一个数学家的叹息》里作者一针见血的论断:数学的本质是表达的艺术。数学是在我们并不完美的生活基础上,一种抽象的完美的表达方式。而我们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想要应用数学公式时发现对不上号,便不会去用了。我们不需要记住复利的公式,只需要回到数学公式想要表达的含义: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幂律分布 ——少数人“牛到不行”
生活中更多的事件符合幂律分布,比如收入、股市波动、网站访问量、照片点击量、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
正态分布(高斯分布)——大多数人在均值附近
比如身高的分布、智商的分布等等。
在幂律分布的世界里,我们怎样才能成为那靠前的20%呢?
利率和执行次数。
做A导致B后,B对A能有多大的强化作用。利率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产生很大影响,这一点有房贷的人应该都能感同身受
执行次数
象棋格子里面放麦粒一样,前面几次的差别是不明显的,越在前期,其差别越不容易察觉;只有执行的次数足够多时,复利的效应才能发挥出来。
这些前期看不到的积累,反而是遇到黑天鹅的关键。运气只能左右黑天鹅事件的迟早,却不能左右它是否发生。
How
1.在生活中发现“A导致B,B加强A”这样的事情;
2.尽可能地提高这件事情的利率;
3.加强这件事情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公众号案例(坚持写高质量文章)、投资、人脉等
概率论
Why
应对不确定性思考方式
过去的每一件事情的结果,是众多可能的结果之一。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也将有无数种可能的结果。
如何描述和应对这么多不确定的可能性呢?
概率论,便是重要的工具之一。
查理·芒格提到的“费马帕斯卡系统”
其实是用排列组合来研究事情发生概率的方法
频次概率
计算一件事情发生的频次占结果总数中的百分比。
主观概率
猜
如果对一个结果我们猜得更准确,我们赢的概率就大。
怎样提高主观概率的准确性呢?
信息质量
决策树理论与外部视角
决策树可以画成树枝状的结构图,所以叫决策树
画出决策树
决策
把一个方案下每个结果的收入和它的发生概率相乘,然后求和。这就是这个选择的收入期望。
外部视角
WHY
上面这么随意的判断概率方式,我们计算出来的结果还有意义吗?随意判断,当然意义不大,因此我们要尽量减少主观判断的偏差。如何减少主观判断的偏差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用外部视角。
HOW
就是说应该把我们自己的问题看作这个世界中一系列类似问题中的一个,
所以如果我们在判断问题的时候能够退一步,做外部的观察,从整体分布概率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判断就能更加准确。
为大概率坚持,为小概率备份
如果我们在大概率事件上持续投入,大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极大增加。更确切地说,我们在高期望的事件上持续投入(结果发生的概率虽然小,但是回报足够大),坚持下去会获得高期望收入。
我们要有冗余备份、安全备份,防止小概率事件给我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小概率下总有“幸运儿”,但你学不来
概率不是固定值,而是动态值
贝叶斯定理
对于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先估计一个概率,然后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根据新的信息和反馈来调整原先的估计,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概率判断。
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快速迭代、不断试错,来增加对未来的掌控和把握。所以,你不应当盲目地依赖老司机的静态经验——这可能把你带进沟里。
黄金思维圈
迅速看透问题本质的利器
分析问题的三个层面
What
现象、表象、成功
How
方法、措施
Why
目的、理念
案例-戴尔和苹果
戴尔 What
例子:大多数电脑生产厂商思考和表达问题,都是站在what的层面。
苹果 Why
苹果公司是完全不一样的。苹果公司做营销时,传达的理念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想买一台吗?
同样是在销售电脑,同样是在讲自己很棒:
一个是从what出发,“我们做了什么,我们的电脑是什么样的”;
一个是从why出发,“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什么生产不一样的东西”。
营销的最高境界
营销你的价值观,也就是营销你的why——你为什么存在。
奢侈品行业案例
价值观 / 情怀
思维方式成就一个人
5层 Why
伪需求看到的是需求的what层面,而真实的需求是要在what的表象之后挖掘到真正的why -动机、目标。
招聘时优先选why层面
描述出为啥要做某项工作、如何产生的、关键在哪
接替了王亚伟“公募一哥”位置的任泽松
“你认为自己的投资风格更像彼得·林奇还是更像巴菲特?
顶尖人才思考问题都不会被问题展示出的what所迷惑,而会思考问题背后的本质。
这也是黄金思维圈最大的价值:透过问题的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
抓住why的本质,激发how的创意
黄金思维圈却能够有效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去思考:我们的问题真的是头疼吗?
当你停留在what的层面找答案的时候,答案永远不会有创新。
而当你从why的层面去思考问题的时候,你在how的层面就会产生很多创新想法。
实习生贴海报的日报
案例采集
云计算为什么会火?
云计算概念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当时为什么没有火起来
虚拟化 VMware 老早就出现,到云计算时代,虚拟化才大发光彩。。why ?
就算没有亚马逊,但趋势在,总有企业做出云计算产品。aws 之前有个saleforce
因为亚马逊开启了云计算?
aws 是果,不是因
为啥要做aws ?
因为资源在大促之后富余-->
为什么搞抢购活动-->
吸引大量用户-->
互联网、家庭宽带普及带来用户数海量增加
背后隐藏着万物互联的趋势
阿里云为什么要做云
导火索是再不做飞天,hadoop 无法满足增长的业务压力了
IEC 61499 冷饭十几年
IEC61499 分布式工业控制标准已经颁布了十几年了 。只是条件不成熟,现在4.0的推进,增加了其普及的机会
国产化替代国外工业设备, 需要有个行业标准,就想61850 让国内电气自动化设备厂商做了起来
分布式控制,类似马斯克的火箭控制系统,用3颗赛扬CPU
趋势:信息技术 (IT)系统和运营技术(OT)系统之间的融合
可增加软件应用的投资回报率(可独立于任何硬件平台运
行),
行),
以及可提升工程设计效率,进而从根本上缩短新
产品上市时间。
产品上市时间。
趋势 人口减少。工人变少,老师傅退休,
把老师傅的(控制 运行 维护)知识传承到IT系统中,形成知识库和决策树
进化论
拥抱变化
才能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
坐以待毙,是最危险的。
《创新者的窘境》
当成熟公司所在行业遇到颠覆性的新技术或市场时,这些公司几乎总是失败。问题不在于公司没有意识到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是他们没有及时地、充分地改变行为。
想要在变化的世界里生存得更好,你得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快速响应
至少有三个方法可以尝试
祈祷自己拥有冒险的基因
精益创业,最小成本试错。
在我看来,精益创业的思想让人类应对环境变化的方法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什么是精益创业呢?简单地说,就是最小成本,快速试错,快速改进。
“策略尝试、观察结果、保留策略”恰好对应着进化论三大要素:变异、后果、遗传。只不过,精益思想极大地压缩了变异的时间和遗传的速度,能更高效地推动进化。
模仿同层次领先者的行动
模仿也是管理学上说的对标。
当然模仿也是有层次的,真正的模仿是理解“为什么”,看到模仿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表象,这才是后期超越的关键。
不过我发现,你能模仿的成功,往往是和你一个能力层级的人的成功,因为你们影响资源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基本相似。你去模仿马云的策略,那基本上是天方夜谭。可是你模仿你朋友圈里的“尖子生”,却能给你很多启发。
总结
案例采集
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科学家群体创造出人类社会的重大基因突变。工程师在各个应用场景进行演进和遍历,是个小型基因突变。
经过无数次演进和迭代之后, 即便是当初的科学家也无法预测未来技术的发展。
好的技术、产品是演进出来,不是设计出来的。
经过无数次演进和迭代之后, 即便是当初的科学家也无法预测未来技术的发展。
好的技术、产品是演进出来,不是设计出来的。
系统思考
为什么最高效的方法总是反直觉?
事实上,这些事情都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巨大复杂系统中呈现出来的可见部分;而真正起作用的,往往不是这些能够看到的表象。
思考“关系”,而非“人和事物”
一件事情是否发生,到底是什么决定的呢?两个假设:
一是系统结构决定“部分”的行为。
二是系统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回路网络关系。
系统反馈的秘密
反馈机制
系统思考:找到关键解
减肥的关键解
美国铝业案例
why 人们觉得不可思议
分析
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
多数人只能看到事件本身,在what层面做出反应;少部分人能够总结出事件的规律、模式(how),从而预见未来;
上图对应 守破离
而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探求到系统运作背后的结构——理解了系统运作的why,就有可能设计整个系统。
如何训练
应用
训练系统思考能力时有几个线索值得注意
1.关注“关系”而非“事物”。我们在思考事情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以个体身份来思考和行动。但是,系统背后有超越个人的力量在影响着世界的运作。养成从分析关系和事物彼此间的影响入手,是培养系统思考习惯非常重要的一步。
2.分析系统结构,也可以从历史情况入手。除了分析现状的关系外,从历史资料中找到系统行为和时间之间的变化趋势,也是帮助我们理解系统运作的重要线索。重要的是研究历史的“过程”,而不是历史的“快照”。比如,雾霾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有无数个假设的答案和方法,但是从历史的数据入手,研究雾霾和时间的关系,是一个可能的尝试方向。
3.独立思考,快速(测试和)试错,观察系统的结果。我们的思考方式很容易被我们看到的微信文章、新闻报道无声无息地左右。如果你希望构建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要区分观点(假设)和事实,要观察真实发生的状况,而不是听别人的解释。当你分析了事物间的关系,研究了历史的演变情况,往往会得出一些假设的结论。这时如果你能用这些结论做一些测试,观察系统的结果究竟如何,你对系统的理解可能会更加深刻。
4.系统关键解有时在信息制高点。让一个小区家庭节约用电,除了让居委会大妈贴出“珍惜能源,节约用电”的标语外,还有没有更有效的方式?荷兰的一个住宅开发商在给小区房屋安装电表的时候,因为工程原因,一部分房屋的电表安装在了地下室,一部分房屋的电表安装在了门口前厅。在没有其他区别的情况下,电表在门口的家庭用电量比电表在地下室的家庭低了30%。差别仅仅在于电表是否容易被人看到!
这个例子两个启发:及时反馈,对系统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有时候你成功,不是因为你努力,只是你幸运地处在正确的位置。
二八法则
案例——人脉
人脉的三个价值
第一,情感,提供情感慰藉;第二,信息,提供信息情报;第三,能力,分享资源能力。
人脉管理,主要是针对后两点而言的——也就是管理信息获取的效率和能力分享的概率。
人际关系的“结构洞”
两种朋友
我们的朋友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就像你的大学同学、亲戚朋友。你们聊的东西差不多,认识的人也差不多,他的朋友也有很多是你的朋友。这种朋友关系称为重复关系。
另一种关系是,你和这个人活在不同的圈子里,彼此的朋友也不一样,你通过他能够认识另一个陌生圈子的各种新朋友。这种朋友关系称为非重复关系。
从信息效率的角度看,你人脉关系中20%的非重复关系人在获取信息方面发挥着80%的作用。
人脉蜂窝:从串联到并联
什么是人脉蜂窝?举个例子:你认识五个人,分别是ABCDE,但是ABCDE是彼此不认识的,你就是这个网络的中心。 而同样是这五个人,如果你介绍ABCDE彼此认识,就形成了像蜂窝一样互相联系的网络关系。这个关系结构就是人脉蜂窝结构。
案例和实践
人脉价值:分享资源与能力
深入交流,将弱关系升级为强关系
方法1:自我暴露
方法2:做一个给予者
人脉管理与二八法则
我们人脉圈中那20%的关键人脉是谁?
和我们拥有差异资源的人脉。
为什么是二八定律?而不是五五分?
创新的扩散、创新的鸿沟书中定义的是17% ,和20%很接近
指导意义
在人脉管理中,我们拥有更多跨领域的重要人脉,就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解决问题;有了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你合作,从而形成正反馈。
安全空间
99个成功抵不过一个失败
什么是安全空间?
防御小概率事件——黑天鹅或者灰犀牛
案例
安全带
备用轮胎
创造安全空间的两大途径
增加系统的冗余和
提升决策的质量
构建反脆弱的安全空间。
HOW -如何建立安全空间1——冗余备份
完整备份
考虑安全和成本、效率的平衡
关键节点备份——Plan Z
不备份整个系统,而是备份最关键的部分。
解决方案备份——Plan B
B计划。我们不一定需要对原来的系统进行备份;只要我们在极端情况发生时,有一个能够实现同一个目标的解决方案就可以
霍夫曼AVZ Plan
HOW -如何建立安全空间2——冗余的反面:精简
通过减少做决策的次数提高决策胜率,也能够创建安全空间。
只在有胜算的情况下出手
简单的法则最难坚持
永远不要仅仅通过别人是否赚了大钱,来判断这件事情是否值得做。而这,却往往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
抵抗诱惑——坚持只在有胜算的时候做决策
靠等待赚钱
HOW 3——构建反脆弱的安全空间。
不是对系统的结果进行应对,而是直接改变系统的性质。
借助非线性对称——小的成本改变系统性质
总结
临界知识的综合应用
查理·芒格就曾经专门对这个话题发表过一次演讲,题目叫作“关于现实思维的现实思考”
eg:如何把《成甲说书》节目打造成一个成功的品牌?
临界知识一 黄金思维圈
作者做节目的底层动力是:喜欢激励和帮助别人带来的成就感。《成甲说书》不是音频说书节目,而是借助这么一个载体去享受我热爱分享和帮助别人的乐趣。
临界知识二 系统思考
目标
这张图帮助我在众多复杂的事情中,找到了整个系统的瓶颈和推动因素,即关键解:提升内容生产能力。这是我要核心突破的重点。在这张系统图中,其他因素我能够影响的很少,只有这个因素是我可以掌控的。
为什么细分在这个品牌?
临界知识三 二八法则
如何提高节目制作效率
临界知识四 复利模型
临界知识五 冗余备份
认知优势的未来
预见性策略不能预见所有事情,但是能在重要而可预见的事情上给你帮助,你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优势。
学习本身而言,却呈现出了两个极端
享受学习之易
获取高质量的学习环境越来越便捷
忍受学习之难
和人生、成功的关系
重要性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