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2021-08-17 13:57:53 14 举报
AI智能生成
“⼗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向国际社会 做出的⼀项庄严承诺,也是⼀场⼴泛⽽深刻的经济社会变⾰。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概念
碳达峰
碳达峰(carbon dioxide emission to peak)是指每个地区或行业的与化石能源相关的GHG排放量(以年为单位),在某个年份达到历史最高值,随后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GHG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碳中和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GHG排放总量,通过碳清除、碳存储等人为增加的吸收会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分类
气候灾性碳(92%)
人为燃烧化石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或者具备温室效应的非二氧化碳例如氮氧化合物、甲烷、含氟气体)
气候中性碳(8%)
生物循环(含自然循环产生的甲烷、氮氧化合物)
背景
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谈判对手方:欧盟、伞形国家集团、小岛国集团、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
博弈焦点:谁减排
第一个里程碑文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确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第一个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性制度安排:《京都协定书》(1997年)首次以国际性法规的形式对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做出明确;引入市场机制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路径,催生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20之后全球气候治理安排:《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5年)
巴黎协定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全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中长期行动指明了方向。
2℃/1.5℃
同意将本世纪内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工业化前的2度以内,并为控温1.5度而努力
净零排放
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继而于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每五年盘点
从2023年开始,每五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承诺、将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
“30·60”
目标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为什么提出碳中和愿景
1、《巴黎协定》要求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2、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日渐深重。
3、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排放国。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2021年3月15日)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措施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总体思路
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分析
影响国家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城市化水平等)
能源资源禀赋
技术因素
消费模式
人口变化、环境政策等
实现“30·60”目标对我国的影响
不利
低收入人群
原材料行业(如钢铁、水泥、建材)
能源生产地区(如山西40%+、陕西20%+、内蒙30%+)
有利
零碳能源的布局,投资和生产
能源需求行业发展(如汽车油改电、锅炉煤改电)
推进技术突破(如储能)
实现“30·60”目标需要直面的三大难题
解决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GHG减排的三角关系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同时保障能源供应
环境治理与减排不能给大众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碳交易机制原理及中国碳市场发展实践
碳交易机制原理
减排政策手段
1、命令型
绝对排放量限制
设定行业标准
2、财税型
碳税
补贴
3、市场型
碳排放交易
抵消机制
碳定价
碳税
通过税收手段,将因二氧化碳排放带来的环境成本转化为生产经营成本
优势:见效快、实施成本低、税率稳定易形成稳定碳价格指引、可实现收入再分配
劣势:对碳排放总量控制力度不足
碳排放权交易
总量控制与交易
优势:减排效果确定、具有较为完善的价格发现机制、可以促进跨区域减排协调
劣势:体系设计复杂、运行陈本高
全球碳交易市场
29个国家和地区已采用碳市场管理体系
9个国家正在建设碳市场(含中国)
15个国家正在考虑将碳市场体系与自身气候变化政策相结合
碳排放权交易原理
碳交易是一种碳定价方式,允许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权交换以平衡各自的排放量,从而达到低成本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的。
碳交易机制的特点
减排效果明显
实施总量控制,只要碳交易的市场有效运行,总量控制的目标就能实现,减排效果明显
参与灵活性强
企业可根据自身减排成本和碳配额价格的高低做出灵活性决策
减排成本<配额价格,做出减排并出售节余的配额
减排成本>配额价格,不做减排、购买配额
实施成本较高
需要建设全新的基础设施,包括交易平台、清算结算制度以及相关的市场监管体系
关于谈价格
过低的碳价格:无法形成有效激励
过高的碳价格:增加企业成本,增加碳市场发展阻力
合适的碳价格:短期较低,长期随着碳容量空间稀缺,价格会趋于升高
碳交易要素
覆盖范围
纳入行业
重点是电力、石化、钢铁等排放密集型行业
纳入气体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
纳入标准
排放门槛...
配额总量与分配
什么是配额
1、是政府发放给重点排放单位或设施的二氧化碳初始排放权
2、是排放单位或设施在特定时间内可以造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配额
3、配额以吨为计量单位,精确到个位数,一个单位一个二氧化碳配额
配额总量的设定
1、碳交易的初衷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通过设定配额总量确保碳排放权的“稀缺性”是碳交易的实践前提
2、配额总量的多少决定了碳市场上配额的供给,进而影响配额的价格。“物以稀为贵”,通常情况下,配额总量越多则碳价格越低,总量越少则碳价格越高。
配额分配方式
免费分配
历史法
根据排放单位自身历史排放情况计算分配配额
历史强度下降法
根据排放单位的产品产量、历史排放强度值、减排系数计算分配配额
基准值法
以确定的行业排放标杆值作为基准来计算分配配额
有偿分配
拍卖
有购买者竞标决定配额价格
固定价格出售
由出售这确定配额价格
MRV
检测报告与核查
检测报告与核查
MRV内容
01检测Monitoring
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周期
检测的技术与标准决定了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报告Reporting
基本信息、排放量、数据来源
企业提交的排放报告是第三方机构核查工作的基础
03核查Verfication
核查标准、核查流程、核查机构
保证数据准确性,帮助企业完善检测计划和排放报告
MRV的目的
保证检测、报告的实际排放量的准确性
保证排放交易体系市场可信可靠
MRV涉及的机构
主管机构
颁布相关规定
确定履约企业
确定核查机构
审批排放/核查报告
企业
提交年度监测计划
监测排放情况
提交排放报告
核查机构
开展核查
提交核查报告
履约机制
履约(又称企业合规)包括两个层面内容
一是控排企业需按时提交合规的检测计划和排放报告
二是控排企业必须在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按实际年度排放指标完成碳配额清缴
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执法体系保障履约的强有力支撑
实践中常用的惩罚措施
罚款
记入征信系统
媒体曝光
配额扣减
……
抵消机制
交易机制
支撑系统
排放报告系统
企业报告数据
第三方核查数据
注册登记系统
配额发放
配额流转
配额清缴
配额注销
交易系统
交易撮合
交易清算
调控机制
价格控制方式
政府公开市场操作:拍卖、回购……
调整遵约方式:减排量使用比例、配额借贷……
碳排放体系运转基本流程
碳排放交易体系评价标准
总量控制目标是否合理
配额分配机制是否科学
碳排放数据的统计、监测和核查体系是否完善
法律保障和执法能力是否健全
碳市场奖优淘劣创新发展路径
中国碳市场建设实践
中国为什么要减排
外部压力
中国的温室气体全球排放第一
内生需求
面临温室气体减排与大气污染防治双重压力
举措
大力推动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升级
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调整
大力促进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减碳
积极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消费方式
着力加大植树造林种草治沙力度
积极推进绿色低碳领域改革创新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