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读书笔记
2021-08-17 22:57:17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医学基础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游离面有微绒毛
胞质内有较为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
高尔基复合体位于核上区
溶酶体散在胞质中
体积较小,电子密度中等
内含甲状腺球蛋白
分泌小泡
体积较大,电子密度较低
内有从滤泡腔重吸收的胶质
胶质小泡
胞质顶部存在两种小泡
结构
合成
碘化
贮存:贮存于滤泡腔中
重吸收
分解:分解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
释放
功能: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生长发育)
由单层立方形的滤泡上皮细胞围成
功能活跃:细胞增高呈矮柱状,滤泡腔内胶质减少
功能不活跃:细胞变矮呈扁平状,滤泡腔内胶质增多
甲状腺的滤泡上皮细胞的形态会随着功能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由大量甲状腺滤泡组成
滤泡之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和少量的疏松结缔组织
一般结构
脑发育障碍,长骨生长停滞
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呆小症)
婴幼儿(甲状腺功能低下)
新陈代谢率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精神呆滞,记忆力减退,毛发稀少,黏液性水肿
甲状腺功能低下
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
易激动,烦躁失眠,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
心血管,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常伴有突眼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成人
甲状腺激素与疾病的关系
甲状腺
腺垂体(由外胚层上皮发育而来)
神经垂体(由神经外胚层发育而来)
组成
腺垂体细胞排列成团索状或围成滤泡,细胞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和少量的结缔组织
数量较多(≈40%)
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内含嗜酸性颗粒
在蛋白质、脂类和糖代谢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促进骨骼肌的发育,刺激骺软骨的生长,使骨增长
生长激素(∈蛋白质)的功能
儿童:侏儒症,巨人症
成人:肢端肥大症
与疾病的关系
生长激素细胞
男、女垂体前叶均有,但在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腺垂体中较多
细胞功能旺盛,体积较大,胞质内分泌颗粒显著增多、增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可分泌催乳激素(∈蛋白质)(可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
催乳激素细胞
分类(根据分泌激素的不同)
嗜酸性细胞
占远侧部腺体细胞总数的10%
细胞呈椭圆形或多边形,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
细胞呈多边形
胞质内颗粒较小,多分布于细胞边缘
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
FSH(卵泡刺激素)细胞
LH(黄体生成素)细胞
FSH/LH细胞
分类
女性:促进卵泡发育
男性:促进生精小管的支持细胞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以促进精子产生
卵泡刺激素
女性:促进排卵和黄体生成
男性: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间质细胞雌激素)
黄体生成素
功能
儿童分泌亢进:性早熟
儿童分泌低下:肥胖性生殖无能症
促性腺激素细胞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分泌促脂素(LPH),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甘油三酯分解产生脂肪酸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ACTH细胞)
嗜碱性细胞
嗜色细胞
占远侧部腺体细胞总数的40%
细胞体积小,着色浅,外形不清楚
电镜下,胞质内含少量的分泌颗粒
嫌色细胞
腺垂体远侧部细胞(根据对HE染色的亲和力不同)
由单层立方/柱状上皮细胞围成
内含胶质,呈嗜酸性或嗜碱性
滤泡
嗜碱性细胞:可分泌黑素细胞刺激素(MSH),作用于皮肤黑素细胞,促进黑色素的生成和扩散
腺垂体中间部
腺细胞呈索状排列在血管之间
细胞较小,主要为嫌色细胞,含少量的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
血管丰富,垂体门微静脉从此部通过
特点
腺垂体结节部:在漏斗柄前方较厚,后方较薄或缺如
垂体门脉系统(重要)
垂体与下丘脑的关系
腺垂体
无髓神经纤维
胶质细胞
神经部内的主要细胞成分
具有支持、营养、吞噬和保护作用
垂体细胞
赫林体:嗜酸性分泌颗粒在轴突中局部聚集膨大形成的结构。
导致小动脉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
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
缩宫素(催产素):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乳腺分泌
视上核和室旁核可分泌的激素
神经内分泌细胞
神经垂体(与下丘脑直接相连,是下丘脑分泌激素的贮存部位)
垂体(位于蝶鞍垂体窝内,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
内分泌系统
胃、小肠、结肠:单层柱状上皮,以消化吸收功能为主
口腔、咽、食管、肛门:复层扁平上皮,以保护功能为主
上皮层:部位不同,被覆上皮不同
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胃肠的固有层富含腺体和淋巴组织
固有层:疏松结缔组织
促进固有层内腺体分泌物排出及血液运行
有利于物质吸收和转运
黏膜肌层:薄层平滑肌
黏膜层(重点)
食管黏膜下层内含有食管腺,十二指肠黏膜下层内含有十二指肠腺
构成:多级神经元、无髓神经纤维
功能:调节黏膜肌收缩和腺体分泌
含黏膜下神经丛
黏膜下层:较为致密的结缔组织
食管上段、肛门处:骨骼肌
其余大部分:平滑肌
肌间神经层:结构与黏膜下神经丛类似,可调节肌层平滑肌的运动
细胞呈多突起状,胞质较少,核为卵圆形
HE染色看不到,需要用特殊染色鉴定
间质卡哈尔细胞:胃肠自主节律的起搏细胞,位于肌间结缔组织中
肌层
外膜层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复层扁平上皮:表面细胞不断脱落,基底层细胞增殖补充
固有层:致密结缔组织,形成乳头凸向上皮
黏膜肌:由纵行平滑肌束组成
黏膜下层:含有食管腺,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淋巴小结
上1/3:骨骼肌
下1/3:平滑肌
中间1/3:骨骼肌&平滑肌
外膜:纤维膜
食管
固有层内有紧密排列的大量管状腺,由胃黏膜的上皮向固有层凹陷形成
细胞核呈椭圆形,位于基底部
顶部胞质充满黏原颗粒
细胞不断脱落,由胃小凹底部的干细胞增殖补充(3~5days)
可分泌含高浓度HCO3-的不可溶性黏液,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上皮:单层柱状上皮,由表面黏液细胞组成
分布于胃体、胃底部
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腺的下半部
细胞呈柱状,核圆形,胞质呈强嗜碱性
功能:分泌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原
主细胞(胃酶细胞,寿命200days)
主要分布于腺的上半部
细胞体积大,呈圆锥形
核圆而染色深,居中,可有双核
胞质呈均质而明显的嗜酸性
胞质中有迂曲分支的内分泌小管,附有微绒毛,小管周围有微管泡,二者膜结构相同
激活胃蛋白酶
杀死胃中细菌
合成盐酸
分泌内因子,以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壁细胞(泌酸细胞,寿命200days)
数量较少,位于胃底腺顶部,呈楔形
细胞核扁平,染色浅
分泌物为可溶性酸性黏液
颈黏液细胞(寿命7days)
位于胃底腺顶部至胃小凹深部一带,胞体较小
向上迁移分化:表面粘液细胞
停留在局部/向下迁移分化:其它胃底腺细胞
增值的子细胞
干细胞
ecl细胞/肠嗜铬样细胞
D细胞/生长抑素细胞
内分泌细胞
胃底腺(泌酸腺):胃黏膜中数量最多、功能最重要的腺体
贲门腺
幽门腺
黏液性腺
分泌量:1.5~2.5L(成人)
PH:0.9~1.5(体内PH最低的液体)
成分:HCl、NaCl、KCl、大量H2O、胃蛋白酶、黏蛋白
胃酸:三种腺体的分泌物的混合物
腺体组成
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生理学)
正常时:胃酸分泌量与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持平衡
胃炎/胃溃疡:摄入乙醇、阿司匹林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下,胃酸分泌量增加,黏液分泌减少,屏障受到破坏,引发胃的自我消化
胃黏膜
胃(重点)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皱襞:十二指肠末段和空肠头段极为发达,可分环形、半环形和螺旋状
由上皮层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形成
十二指肠绒毛——叶状;空肠绒毛——长指状;回肠绒毛——短锥状
肠绒毛:位于黏膜表面
小肠腔面
小肠腺/Lieberkuhn隐窝:由小肠上皮向固有层内折叠形成
细胞呈高柱状,核呈椭圆形,位于基底部
双糖酶
肽酶
胰蛋白酶
胰淀粉酶
微绒毛表面有细胞衣,是消化的重要部位,含有
游离面在光镜下可见纹状缘,电镜下可见由微绒毛构成
含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可将细胞吸收的脂类物质转化成乳糜颗粒并释放
相邻细胞顶部有紧密连接,可防止肠腔内物质从细胞间隙进入组织
吸收细胞(数量最多):可吸收人体每日几乎所有摄入的营养物质
可分泌黏液
有润滑和保护作用
从十二指肠到回肠末段,杯状细胞逐渐增多
杯状细胞
顶端胞质内含有粗大的嗜酸性分泌颗粒
可分泌防御素(隐窝素)和溶菌酶,可直接杀灭肠道微生物
潘氏细胞/帕内特细胞:位于小肠腺的底部
促进胰腺腺泡分泌胰酶
促进胆囊收缩及胆汁排出
I细胞:可分泌 缩胆囊素-促胰酶素
可刺激胰导管上皮细胞分泌水和碳酸氢盐,从而使胰液分泌量增多
S细胞:可分泌 促胰液素
促进了碱性的胆汁和胰液中和胃酸
为胰酶的消化作用提供碱性环境
效果
内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细胞较小呈柱状
可不断增殖分化为以上的四类细胞
干细胞:位于小肠腺的下半部
上皮层
管腔较大,内皮细胞间隙较宽
没有基膜,通透性大
吸收细胞释放的乳糜微粒经中央乳糜管输出
周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肠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和单糖经有孔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内含平滑肌,可使绒毛变短,有利于血液和淋巴的运行
中央乳糜管:绒毛中轴的结缔组织内的纵形毛细淋巴管
十二指肠、空肠:单独淋巴小结
回肠:集合淋巴小结
淋巴小结
小肠固有层: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
小肠黏膜肌层:分为内环和外纵
小肠黏膜层
含有十二指肠腺
可分泌黏稠的碱性黏液,保护十二指肠免受胃酸的侵蚀
小肠黏膜下层(十二指肠下特有十二指肠腺,可作为区分小肠三部分的要点)
小肠液:小肠上皮&腺体的分泌物
外膜:十二指肠部分被覆纤维膜,其余被覆浆膜
小肠
结肠带的横沟处有半月形皱襞;直肠下段有直肠横襞
表面光滑无绒毛
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由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
黏膜肌层:与小肠结构相同
黏膜层
大肠腺:不含有潘氏细胞,可分泌黏液,保护黏膜
杯状细胞:数量特别多(结肠的杯状细胞最多)
固有层
黏膜下层:含有小动脉、小静脉和淋巴管
外膜
阑尾(了解)
大肠: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消化管
小消化腺(分布在消化管壁内):小唾液腺、胃腺、肠腺
大消化腺(分布在消化管壁外,独立形成器官):大唾液腺、胰腺、肝脏
实质:由腺细胞组成的腺泡以及腺的导管
间质:被膜和叶间与小叶间的结缔组织
腺的组成
机体最大的腺体
表面大部分有浆膜覆盖
肝门将肝分割为若干个小叶,称为肝小叶
呈多角棱柱状
细胞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分界不清楚
肝板: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排列成板状的结构。
肝血窦:肝板之间的空隙,互相连通形成管道。
胆小管:相邻肝细胞膜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通过此管。
肝板孔附近的肝细胞体积较小,肝板相互连接处的细胞体积较大。(不同状况下形态大小会有变化)
血窦面和胆小管面有许多微绒毛
细胞连接面有紧密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
体积较大,呈多面体形,分为3个功能面
细胞核大、圆、居中,常染色质丰富,可有双核或多核
细胞染色浅,核膜清楚,核仁可有1个或多个(细胞合成蛋白质功能活跃的指征)
胞质呈嗜酸性,有较多的糖原颗粒和少量的脂滴
蛋白质合成旺盛时,可出现散在的嗜碱性颗粒
肝细胞:肝小叶的主要成分,肝内数量最多的细胞
细胞扁而薄
细胞核凸向血窦腔
血窦腔面可见少量微绒毛
细胞内细胞器少,吞噬小泡多(说明内皮细胞有很强的摄取能力,有利于肝细胞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内皮细胞
发生
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和微绒毛,有较大的糖衣
细胞核较大
胞质内溶酶体发达,常见吞噬体和残余体
吞噬清除细菌、病毒、异物和衰老破碎的红细胞与血小板
识别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从而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
肝巨噬细胞/库普佛细胞:定居于组织内巨噬细胞中最大的细胞群体
肝特有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位于肝血窦内,附着在内皮细胞或肝巨噬细胞上
细胞表面有伪足样突起,可与肝细胞表面的微绒毛相接触
功能:清除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
肝大颗粒淋巴细胞
肝血窦
细胞形态不规则
HE染色切片中难以辨认
位于窦周隙和肝细胞之间的陷窝内
有突起附着于内皮细胞外表面及肝细胞表面
肝内维生素A的摄取、储存和释放
产生胶原
作用
储脂细胞:一种特殊的成纤维细胞
窦周隙/迪塞间隙: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是肝细胞和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门管区
肝小叶:肝的基本结构单位
肝脏
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至十二指肠,在食物消化中起重要作用
内分泌部:分泌激素至血液或淋巴,参与调节糖代谢
纯浆液性复管泡状腺
腺泡无肌上皮细胞
导管部无分泌管
外分泌部的分泌单位
由一层锥体形的腺泡细胞/浆液细胞组成,核大、圆,位于细胞的基底部,有1~2个核仁
腺泡细胞的底部位于基膜上,顶部接腺泡腔
腺泡
位于腺泡腔内的闰管起始部的上皮细胞
体积<腺泡细胞,呈扁平或立方形
细胞质染色淡,核圆或卵圆
泡心细胞
闰管:与腺泡相连的一段细长导管——单层扁平上皮
小叶内导管:闰管的起始部一端的导管——单层立方上皮
小叶间导管:小叶内导管出小叶后在小叶间结缔组织汇合形成的导管——单层柱状上皮
主导管:由小叶间导管汇合形成,在胰头部与胆总管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导管
外分泌部
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细胞团
细胞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胰岛细胞朝向血管的一侧有基膜,并贴近毛细血管的基膜(有利于激素的通过)
HE染色浅,难以区分每一种胰岛细胞
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
胰体和胰尾的胰岛内居多
分泌胰高血糖素
胰岛A/α细胞/高血糖素细胞
胰岛的主要细胞(75%)
位于胰岛的中央部
分泌胰岛素
胰岛B细胞/胰岛素细胞
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
散在分布于AB细胞之间
分泌生长抑素
通过血液循环,对胰岛及靶细胞起作用
通过旁分泌作用进入细胞间隙内,以弥散作用调节附近的胰岛细胞活动
通过缝隙连接抵达A、B、PP等细胞并抑制其分泌活动
胰岛D/δ细胞
数量少,内含胰多肽
抑制胰液的分泌
抑制碳酸氢盐和胰蛋白酶的分泌
胰岛PP细胞
人的胰岛内较少,主要分布于胰岛周边部
分泌血管活性肠肽
促进胰腺腺泡细胞的分泌
抑制胃酶的分泌
刺激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功能(通过分泌血管活性肠肽)
胰岛D1细胞
分类(特殊染色可区分ABD三种细胞)
内分泌部:胰岛/朗格汉斯岛
胰腺(=腺泡+导管)
消化腺
消化系统
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
温暖、湿润、净化空气
完成气体交换
由16~20个C型软骨环组成
软骨环间以弹性纤维组成的膜状韧带连接
软骨片存在开口,由弹性纤维构成的韧带、平滑肌束等补充
整体结构
数量最多
形态呈柱状
游离面上有密集的纤毛
纤毛细胞:净化空气
数量较多
形态与肠黏膜细胞类似
可分泌黏蛋白,与混合型腺体分泌物构成黏液性屏障
可黏附空气中的异物颗粒,溶解吸入的SO2等有毒气体
细胞呈柱状,含形似刷状的微绒毛
可能有感受刺激的功能
刷细胞
数量较少,呈锥形,单个或成团分布于上皮深处
胞质内有大量的分泌颗粒(含5-羟色胺等)
主要作用:调节呼吸道平滑肌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颗粒细胞
形态呈锥形,体积较小,位于内皮深部
∈干细胞,在其它细胞受损时,可增殖分化为对应的细胞进行补充
基细胞
组成细胞
上皮层: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含较多的弹性纤维和淋巴组织
浆细胞
黏膜层——免疫、防御
含大量的混合型腺体(气管腺)
主要有分泌功能
黏膜下层
构成气管的支架
保持气道的通畅
透明软骨
韧带&平滑肌束:在咳嗽反射时利于清除痰液
管壁结构
气管
实质:肺内支气管各级分支、终末的肺泡
间质:肺内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淋巴管
肺组织的构成
叶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管壁完整,无肺泡开口
管径逐渐↓,管壁逐渐↓
三层的分界逐渐不明显
整体特点
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单层柱状上皮
杯状细胞↓
固有层↓,逐渐变薄
弹性纤维逐渐↑
黏膜下层:混合腺↓甚至消失
软骨片↓
平滑肌↑,逐渐完整成层
变化过程
微观特点:肺内导气部骨性管道→肌性管道
在小支气管即出现,之后逐渐增多
细胞为柱状,由里面呈圆顶状凸向管腔
胞质内含较多的滑面内质网和分泌颗粒
解毒功能:转化吸入的有毒物质
分泌颗粒中含有的蛋白水解酶可以分解管腔中的黏液,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克拉拉细胞
导气部(气体进入肺泡的管道)
存在有少量的肺泡
肺泡外表面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含克拉拉细胞和少量的纤毛细胞
上皮下层存在环形平滑肌
肺泡开口处,单层立方上皮逐渐移形成单层扁平上皮
呼吸性支气管:肺出现换气功能的部位
平滑肌被分割得更小,出现结节性膨大(被分割的平滑肌收缩束)
结节性膨大表面由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构成
肺泡管
开口处无平滑肌
无结节性膨大
存在较多的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肺泡囊:多个肺泡的共同开口
肺泡壁较薄,由单层扁平上皮(单层肺泡上皮)构成
细胞呈扁平状
无增殖能力,损伤后由II型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分化补充
主要参与气血屏障的组成
I型肺泡上皮细胞(占25.3%,覆盖肺泡的75%左右表面积)
细胞呈立方形或圆形
散在分布于I型肺泡上皮细胞之间
(嗜锇性)板层小体:II型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的分泌颗粒内呈同心圆或平行排列的板层状结构。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二棕榈酰卵磷脂+蛋白质+糖的复合物
可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张力,有利于肺泡的扩张和肺泡直径的稳定)
II型肺泡上皮细胞(占74.7%,覆盖肺泡5%的表面积)
上皮细胞
由网状纤维、弹性纤维和毛细血管网组成
肺泡隔: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具有回缩肺泡的作用。
肺泡孔
广泛分布在肺泡隔
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
可清除肺泡内的粉尘和细菌等,净化吸入的空气,发挥局部的防御作用
肺巨噬细胞
气血屏障(厚约0.2~0.5μm,可迅速有效地完成气体交换)
其它细胞: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
肺泡:半球形小囊
肺泡囊&肺泡
呼吸部(血液和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区域):都存在肺泡的开口
肺小叶:肺的结构单位
肺的组成(24级分支)
小叶性肺炎:1个或若干个肺小叶炎症
大叶性肺炎:整个肺叶的炎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I型肺泡上皮细胞发育不全,无法产生表面活性物质,肺泡不能扩张,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肺气肿:肺泡弹性纤维退化,回缩能力降低,残留气体增加,肺泡扩大,影响呼吸功能
肺(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完成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系统
形成原尿,排泄代谢废物
调节机体水盐代谢和离子平衡
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主要功能
皮质
肾柱:相邻髓质间的皮质
肾叶:肾锥体+邻近皮质
肾小叶:肾锥体+1/2邻近皮质
髓质
浅表肾单位
髓旁肾单位
分类(根据肾小体的位置不同)
肾小体
肾小管
髓袢(∈肾单位,∉肾小管)
胞体较大,凸向肾小囊腔
核染色较浅
初级突起:足细胞从胞体伸出的粗大分支
次级突起:初级突起分支形成的指状突起
裂孔:相邻次级突起间的缝隙
足细胞:覆盖在脏层表面的上皮细胞
肾小囊/Bowman囊:杯状双层上皮囊
管径:入球微动脉>出球微动脉
血管球:有孔毛细血管
特点:形状不规则,是一些特化的平滑肌细胞
合成基膜和系膜基质
吞噬、降解系膜上的免疫复合物,维持基膜的通透性
参与基膜的更新与修复
系膜细胞:位于血管球毛细血管之间
可滤过的物质:分子量<70kd,直径<4mm(如:葡萄糖、多肽、尿素、电解质、水等)
不可滤过的物质:大分子蛋白、血细胞
肾小体滤过屏障(Filitration-barrier):由三层构成,最里层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层为基底膜,外层为足细胞(的裂孔)
功能:完成滤过
肾小体/肾小球: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
呈立方形或锥形
胞体较大,胞质呈嗜酸性
核圆,靠近基底部
光镜
刷状缘表面有整齐排列的微绒毛,使细胞游离面表面积增加
细胞侧面和基底部分别有侧突和质膜内褶,使细胞侧面和基底面面积增大
电镜:腔面有刷状缘
功能:再吸收肾小体滤过的滤液
近端小管=曲部+直部
管径较细,管壁为单层扁平上皮
核椭圆,胞质浅,无刷状缘
上皮较薄,有利于水、电解质的通透
细段
远端小管相对短、小
管腔较大、规则
上皮细胞呈立方形
核椭圆,近腔面,胞质染色浅
表面无刷状缘,有丰富质膜内褶
醛固酮:促进重吸收Na+和排出K+
抗利尿激素:促进重吸收水
功能:进一步浓缩尿液(受到激素的调节)
远端小管=曲部+直部
位于皮质迷路内
一端连接远曲小管,一端呈弧形弯入髓放线,与直集合管相通
弓形集合管
直集合管
乳头管:直集合管在髓放线和肾锥体内下行至乳头处的一段(开口于肾小盏)
细胞着色浅,界限清晰明显
超微结构简单,侧突和质膜内褶更少
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同上)
心房钠尿肽:减少水的重吸收,使尿量部分增多
功能:进一步浓缩原尿(受到激素的调节)
集合管
肾单位: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脏:主要的排泄器官
泌尿系统
生殖腺: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
生殖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
附属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
外生殖器:阴囊、阴茎
属性:长30~70cm,直径150~250μm,壁厚60~80μm
特点:基膜明显,基膜外侧有肌原纤维和梭形的肌样细胞
支持细胞
肌样细胞:位于基膜外侧
生精细胞
生精上皮
A型精原细胞
B型精原细胞
紧贴基膜,体积小,呈圆形或椭圆形
胞质内除核糖体外,其它细胞器不发达
核呈椭圆形,核染色质深染
核中央有淡染的小泡
A型精原细胞(生精细胞中的干细胞)
核圆形,核膜上附有染色质颗粒
核仁位于中央
B型精原细胞(由A型精原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精原细胞
染色体核型为46,XY
含粗或细的染色质丝
体积大,核大而圆
初级精母细胞(由B型精母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核圆形,染色较深
更靠近管腔,直径约12μm
次级精母细胞
位于近管腔处,直径约8μm
核圆,染色质致密
细胞不再分裂
精子细胞
核染色质:头部
高尔基复合体:顶体
中心体:鞭毛
线粒体:线粒体鞘
多余胞质:残余体、脱落
精子的发生
头部正面呈卵圆形,侧面呈梨形,长4~5μm
顶体素
透明质酸酶
磷酸酯酶
顶体酶系
顶体(特殊的溶酶体)
头内有一个高度浓缩的细胞核,核的前2/3有顶体覆盖
颈段:由中心粒发出9+2排列的微管,构成鞭毛中心的轴丝
中段:轴丝外侧有9根纵行外周致密纤维和1圈线粒体鞘
主段:最长,轴丝外周无线粒体鞘,代之以纤维鞘
末段:最短,仅有轴丝
精子
作用:有利于细胞间信息传递,保证同源生精细胞同步发育
胞质桥:在生精过程中从精原细胞到精子形成要经过数次细胞分裂,这些分裂中除早期几次精原细胞分裂是完全分裂外,其余的分裂都是不完全的,即在分裂末期两个子细胞之间仍留有2-3μm的胞质。精原细胞与其后胞质桥连接的细胞为同源细胞群。
细胞呈不规则长锥形,光镜下细胞轮廓不清
核常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
染色浅,核仁明显
侧面有许多不规则凹陷,镶嵌着各级生精细胞
各种细胞器丰富(高尔基复合体较发达),胞质内有大量的糖原颗粒、微丝和微管
细胞侧面靠近基底部的胞膜由紧密连接连接,将生精细胞分为两个腔室
支持和营养生精细胞,促使精子释放入管腔
吞噬和消化精子形成过程中脱落下来的残余胞质
分泌抑制素,调节腺垂体远侧部合成和分泌FSH(卵泡刺激素)
在FSH和雄激素的作用下,合成和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
分泌睾丸液,利于精子运送
支持细胞(塞托利细胞)
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
结缔组织
生精上皮基膜
支持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主要结构)
组织某些物质进出生精上皮
形成并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
防止精子抗原物质发生自体免疫反应
血睾屏障:生精小管与血液之间的屏障
生精小管(生精上皮构成)
男性生殖系统
卵巢:发育和贮存卵子,分泌性激素
输卵管:生殖细胞的输送管道,受精的部位
子宫:孕育胎儿的器官
阴道
外生殖器
表面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
白膜:薄层的致密结缔组织
皮质:含大量卵泡
髓质:含较多弹性纤维和血管
卵巢门:结缔组织,含少量平滑肌束和门细胞,血管神经由此出入
卵泡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卵巢在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调节下,每隔28天有15~20个卵泡生长发育,但通常只有1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卵母细胞
卵泡细胞
体积小、数量多
位于卵巢皮质浅层
处于静止状态
细胞呈圆形,核大而圆
核染色质稀疏,核仁大而明显
胞质嗜酸性
初级卵母细胞:停滞于MI分裂前期
细胞呈扁平形,胞体小
核扁圆,着色深
与卵母细胞存在缝隙连接,与周围结缔组织之间有薄层基膜
卵泡细胞:支持和营养卵母细胞
中央为初级卵母细胞,周围为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
原始卵泡:卵泡发育最初阶段
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核变大,核仁深染
胞质浅层内出现皮质颗粒,是一种特殊的溶酶体,受精时可发挥重要作用
卵泡细胞增大(单层扁平→复层柱状)
出现透明带
主要变化
透明带上有糖蛋白精子受体,利于精卵相互识别和特异性结合
透明带:初级卵泡发育的过程中,卵泡细胞和卵母细胞共同分泌的一层嗜酸性、折光性强的膜,是一种特异性的糖蛋白。
初级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以桥粒和缝隙连接
初级卵泡
出现卵泡腔
卵泡细胞分裂增殖至6~12层
初级卵母细胞达到最大体积,周围包裹一层很厚的透明带
卵泡膜分化为内、外两层
颗粒层:紧密排列的卵泡细胞
内膜层:含较多血管和多边形的膜细胞
膜细胞: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结构特点
外膜层:纤维多,血管少,含少量平滑肌
卵泡膜
卵泡壁
形成:卵泡细胞分泌+血浆渗入
内含物: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卵丘:由于卵泡腔的扩大,使卵母细胞和周围的卵泡细胞位于卵泡腔的一侧,形成的一个圆形隆起,突入卵泡腔。
卵泡腔:由卵泡细胞间的液腔融合形成
放射冠:紧靠透明带的一层呈放射状排列的高柱状卵泡细胞
次级卵泡/囊状卵泡(具有内分泌功能)
生长卵泡(初+次)
卵泡腔进一步增大,卵泡壁变薄
颗粒层细胞停止增殖
卵丘根部的卵泡细胞之间出现裂隙
成熟卵泡(具有内分泌功能)
优势卵泡:在卵泡发育过程中,最终能在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调节下形成成熟卵泡的卵泡。
卵母细胞→不规则
染色质→固缩成块
卵泡细胞→变小、分散
被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
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的退化
卵母细胞膜皱缩
核偏位&固缩解体,内质网、线粒体肿大,胞质溶解消失
透明带皱缩
颗粒细胞松散
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的退化(MI期)
膜细胞体积增大→多边形细胞
胞质中充满脂滴
被结缔组织和血管分割成分散的细胞团索
可分泌雌激素
最终退化,被结缔组织代替
晚期次级卵泡的退化——间质腺
闭锁卵泡:大多数不能发育为成熟卵泡的退化卵泡。
发育过程中的选择作用
发育(90天左右)
合成过程
雌激素
卵泡(不是1个或1种细胞,而是1种结构)
成熟卵泡的卵泡液剧增
卵泡壁、白膜、表面上皮变薄
卵巢表面局部缺血形成透明的卵泡小斑
小斑处的胶原被胶原酶、透明质酸酶等消化解聚,再加上卵泡膜外层的平滑肌收缩等因素,导致成熟卵泡破裂
从卵泡壁脱落的次级卵母细胞连同透明带、放射冠与卵泡液一起从卵巢排出(双侧卵巢交替排卵)
过程
周期:28days/次
数量:排出1个/次,偶见2个/次
次级卵母细胞受精:继续完成MII,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24小时内未受精:退化被吸收
结果
排卵:成熟卵泡破裂而从卵巢排出次级卵母细胞,连同透明带、放射冠、卵泡液的过程,此过程受神经内分泌的调节。
生成:成熟卵泡排卵后,残留的卵泡壁连同卵泡膜及其血管一同向卵泡腔内塌陷,在黄体生成素(LH)的作用下逐渐发育成一个体积较大、富含血管的内分泌团,新鲜时呈黄色
位于黄体中央,数量多,呈多边形
胞体大,胞质含较多脂滴,着色浅
分泌孕激素
颗粒黄体细胞(由颗粒细胞分化而来)
体积小,数量少
染色深
位于黄体周边
膜黄体细胞(由膜细胞分化而来)
细胞组成:均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结构特征(二者协同作用产生雌激素)
未受精——2周——月经黄体
受精——≥6个月——妊娠黄体
存活时间
退化:两种黄体最终都会退化消失,逐渐被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变为白色瘢痕——白体——可维持数月或数年
发育与退化
黄体
卵巢
底部
体部
颈部
单层柱状上皮:由分泌细胞和纤毛细胞组成
网状纤维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血管、淋巴管、神经
梭形(星形)基质细胞:可随着月经周期和妊娠的变化而增生分化
为单管状腺体
分泌细胞多,纤毛细胞少
子宫腺:子宫内膜上皮内陷形成
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
月经期发生块状脱落
分娩时发生整体剥离
功能层:受精卵植入的层次
厚度稳定
月经和分娩时不脱落
增生修复能力强,可产生新的功能层
基底层
底部、体部的内膜分层
营养内膜基底层
不受性激素影响
基底动脉
营养内膜功能层
对卵巢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敏感,反应迅速
螺旋动脉
血管组成
子宫内膜
有大量平滑肌束和少量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中含有较多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可分化为平滑肌细胞
黏膜下层和浆膜下层主要由纵行平滑肌束组成
中间层主要由环形、斜形肌束构成,含有较多的血管
平滑肌增生肥大,平滑肌纤维数量增加(来自于间充质细胞和平滑肌纤维自身分裂)
雌激素:使平滑肌纤维数量增加
孕激素:使平滑肌纤维体积增大,抑制平滑肌的收缩
妊娠时
分娩后:平滑肌纤维逐渐变小恢复原状,部分自溶分解而被吸收
分娩主要力量来源
有助于精子输送
分娩后的子宫止血
经期的经血排出
子宫肌层的收缩
与人体的关系
子宫肌膜
子宫外膜(大部分的浆膜+颈部的纤维膜)
卵未受精,月经黄体退化,导致雌、孕激素含量下降,引起螺旋动脉持续收缩
内膜功能层缺血,子宫腺分泌停止,组织液减少,功能层进一步坏死
组织液酸性逐渐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刺激螺旋动脉突然短暂扩张,功能层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出积聚在内膜浅层,同坏死的内膜一同排出
月经期末,子宫腺上皮增生,内膜表面上皮修复,进入增生期
月经期(1st~4th days)
卵巢内若干原始卵泡开始发育
子宫内膜修复增厚
固有层内的基质细胞分裂增殖,产生大量纤维和基质
生长卵泡分泌雌激素,使
增生早期:子宫腺短,细而直,比较稀疏
增生中期:腺细胞胞质内核糖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增多,线粒体增大,出现糖原
增生晚期(排卵):子宫腺继续增长,更加弯曲,腺腔扩大;腺细胞顶部积聚糖原(HE染色切片下,糖原被溶解,显示核下空泡的特点)
增生期末:子宫腺开始分泌,腺腔变宽,螺旋动脉生长弯曲,约14th day排卵
各时期特点
增生期/卵泡期(5th~14th days)
子宫内膜继续增生变厚,子宫腺继续增长,更加弯曲,腺腔扩大
糖原由腺细胞核下区转移到细胞顶部核上区,以顶浆分泌方式排入腺腔,使腺腔内含有糖原等营养物质的黏稠液体
固有层内组织液增多,呈水肿状态
螺旋动脉生长弯曲,伸入内膜浅层
前蜕膜细胞:基质细胞继续增殖分裂,到分泌晚期部分细胞增大变圆,胞质内充满糖原和脂滴。
妊娠时:前蜕膜细胞发育增大,成为蜕膜细胞
未妊娠:月经黄体退化,雌、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内膜功能层脱落,进入下一个月经周期
分泌期/黄体期(15th~28th day)
月经周期:每隔28天左右发生1次内膜出血、增生、恢复的过程
卵泡刺激素可使月经周期从月经期转入到增生期
雌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抑制卵泡刺激素的分泌,促进黄体生成素的分泌
当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含量达到一定关系时,卵巢排卵,形成黄体,黄体产生的孕激素、雌激素使月经周期转向分泌期
孕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抑制黄体生成素的分泌,使黄体退化→孕激素和雌激素减少,月经周期进入月经期→此减少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使卵泡刺激素增加
周期性变化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重点掌握内膜的变化)
子宫壁
子宫(空腔性肌性器官)
女性生殖系统
研究范围:生殖细胞形成、受精、胚胎发育与母体的关系、先天性畸形
胚前期:从受精到第2周末二胚层二胚盘出现
胚期:第3周到第8周末
胎期:第9周到出生
胚胎发育时期(38周)
研究时间:第1至第8周(胚前期+胚期)
研究内容:生殖细胞、受精、卵裂、胚泡的形成和植入、胚层的形成
人体发生及早期发育
原因:表面有一层阻止顶体酶释放的糖蛋白,使得精子无法进入放射冠和透明带
从男性生殖管排出的精子尚无受精能力
进入女性生殖管道后,糖蛋白被生殖管道分泌物降解,获得受精能力
精子获能:获得受精、进入卵子的能力
精子获能
获能的精子接触到卵子周围的放射冠时,释放顶体酶,解离放射冠的卵泡细胞,接触透明带
顶体反应: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蚀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过程。
精子与透明带上的精子配体蛋白ZP3结合,进一步介导顶体反应,使顶体继续释放顶体酶,在透明带中溶蚀出一条孔道,使精子头部接触到卵子表面
精子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融合,精子细胞核和细胞质进入卵子,两膜融为一体
透明带反应:卵子皮质颗粒释放水解酶,使透明带结构发生变化,避免多精子受精的过程。
卵子迅速完成MII,并产生第二极体。精子和卵子的细胞核膨大,形成雌原核和雄原核。两原核在细胞中部靠拢,核膜消失,染色体混合,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合子
决定性别
意义
体内人工授精
体外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方法使精卵结合
卵子受精: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
生殖细胞
卵裂速度快,子细胞数量多,但体积逐渐减小(子细胞被透明带包裹)
桑椹胚:卵裂第3天时,12~16个卵裂球形成一个实心胚,外形似桑椹,不断向子宫部移动。
卵裂: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产生的子细胞称卵裂球
桑椹胚中细胞达到100个左右时,细胞间逐渐形成小腔隙,最后汇合成大腔,桑椹胚变为中空的胚泡
透明带逐渐变薄消失
胚泡腔:位于胚泡中心
内细胞群:位于胚泡腔内一侧的一群细胞
滋养层:胚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与吸收营养有关
极端滋养层:内细胞群一侧的滋养层
胚泡受精后,第4天到达子宫腔,开始植入子宫
卵泡形成过程
卵裂、胚泡形成
开始植入:受精后第5~6天
完成植入:受精后第11~12天
内细胞群一侧的滋养层先与子宫内膜接触,释放蛋白水解酶,溶解子宫内膜功能层表层。胚泡沿着被消化的子宫内膜缺口进入功能层
内层——细胞滋养层:单层立方细胞
外层——合体滋养层:无细胞界限的细胞
植入过程中,滋养层细胞逐渐变为内外两层
上皮细胞增殖修复子宫内膜缺口,植入完成。此时,合体滋养层内存有腔隙,内含母体血液
植入时,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基质细胞变肥大(富含糖原、脂滴),内膜逐渐增厚
植入后,血液供应更丰富,腺体分泌更旺盛
基蜕膜:胚泡植入处的深部蜕膜
包蜕膜:覆盖在胚胎子宫腔面的蜕膜
壁蜕膜:与胚胎没有直接接触
蜕膜分类
蜕膜反应
母体性激素水平正常
子宫内膜保持分泌期
透明带及时消失
胚泡适时进入宫腔
胚泡植入条件
植入部位在子宫体部——正常胎盘
植入部位靠近子宫颈管口——前置胎盘(可导致大出血或难产)
植入部位在子宫以外——宫外孕(常见输卵管妊娠,偶见子宫阔韧带、肠系膜和卵巢表面)
植入位置
胚泡植入/着床: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胚泡植入时,内细胞群朝向胚泡腔一侧的细胞逐渐增殖分化为下胚层(低立方形细胞),其余内细胞群细胞增殖分化为上胚层(高柱状细胞)
胚盘:上下两个胚层相互黏连,形成的圆盘状结构。
羊膜腔:上胚层近滋养层侧出现羊膜腔,腔顶壁为扁平的羊膜细胞,由上胚层细胞增殖分化而来,构成羊膜。上胚层为羊膜腔的底。
卵黄囊:下胚层周缘的细胞向腹侧生长延伸,形成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围成的卵黄囊。下胚层为卵黄囊的顶。
胚外中胚层:胚泡腔内出现松散分布的星状细胞和胞外基质,充填于滋养层、卵黄囊和羊膜囊之间,形成胚外中胚层,附着于卵黄囊、羊膜腔的外表面和滋养层的内表面。
胚外体腔:细胞间还出现一些小腔隙,腔隙逐渐汇合成大腔,称为胚外体腔。
体蒂:胚外体腔逐渐扩大,二胚层胚盘和羊膜囊、卵黄囊仅由少部分胚外中胚层与滋养层直接相连,这部分胚外中胚层称体蒂
两胚层胚盘的形成
第3周时,上胚层细胞迅速增殖,向胚盘尾端中线迁移,形成一条增厚区,称为原条,它的出现决定了胚盘的头端、尾端和胚体的中轴。
原结:前端细胞增殖快形成的结节状隆起。
原凹:原结内的小凹。
原条的细胞继续增殖,迁移到上、下胚层之间,向左右两侧扩展,形成胚内中胚层,与胚外中胚层相连。
中胚层的部分细胞进入下胚层,并替换下胚层的细胞,形成内胚层,原来的上胚层改称为外胚层。(三个胚层均来自于上胚层)
脊索:原结或原凹细胞增殖迁移,向头端生长,形成一条细胞索,称为脊索,和原条构成胚盘的中轴。
口咽膜与泄殖腔膜:在脊索的头端和原条的尾端,各有一个没有中胚层的圆形小区,此处内、外胚层直接相贴,呈薄膜状,分别为口咽膜和泄殖腔膜。
脊索向头部继续生长,原条缩短最终消失
三胚层胚盘的形成(重点)
胚胎学绪论&发生总论
第5对鳃弓出现后很快消失,第6对鳃弓很小不明显
肉眼可见的鳃弓只有4对
鳃弓:人胚在4th~5th Week,胚头部两侧的间充质增生,形成两侧对称、背腹走向的6对弓形隆起。
鳃沟:相邻鳃弓之间的凹沟。
咽囊:原始的咽 侧壁 内胚层向外膨出,形成左右5对囊状突起,与鳃沟相对应。
鳃膜:咽囊与鳃沟之间的薄膜。
鳃器(颜面发生的原基)
鳃器的发生
4th Week,胚盘向腹侧卷折成柱状,神经管头端膨大,形成脑的原基——脑泡。
脑泡腹侧的间充质局部增生,使胚体头部外观呈较大的圆形突起,为额鼻突。
口咽膜尾侧的原始心脏发育增大并突起,称心隆起。
其它部位
第1鳃弓出现后,其腹侧份迅速分为上下两支——上颌突、下颌突。左右下颌突迅速在胚腹侧中线融合,将口咽膜与心隆起隔开。
额鼻突、左右上颌突、左右已融合的下颌突围成的宽大凹陷称口凹,其底部为口咽膜。
口
额鼻突的下部两侧,局部表面外胚层增生,形成左右一对鼻板,其中央凹陷为鼻窝,鼻板下缘以一条细沟与口凹相通。
鼻窝周缘的间充质增生突起,其内侧和外侧的突起分别称内侧鼻突和外侧鼻突。
额鼻突:发育为前额、鼻梁和鼻尖。
下颌突:左、右下颌突在中线愈合,发育为下颌和下唇
上颌突:左、右上颌突向中线生长,发育为上唇外侧部分和上颌
内侧鼻突:左、右内侧鼻突愈合,并向下方迁移,与上颌突愈合,发育为上唇正中部分(包括人中)
外侧鼻突:发育为鼻外侧壁和鼻翼
鼻窝&鼻腔:原来向前方开口的鼻窝逐渐转向下方,成为外鼻孔,鼻窝向深部扩大,形成原始鼻腔(起初,鼻腔与口腔间有一层菲薄的口鼻膜,该膜破裂后,两腔相通)
各部分的发育
眼、耳逐渐发生,第8周末,胚胎颜面初具人貌。
鼻
正中腭突:左右两侧鼻突愈合后向原始口腔内长出小突出
外侧腭突:左右上颌突向原始口腔内长出的一对扁平突起
起源
腭的发生
起初,外侧腭突在舌的两侧斜向下生长。随着口腔扩大和舌的下降,左右外侧腭突逐渐在舌的上方呈水平方向生长,并在中线融合,形成大部分的腭。其前缘与正中腭突融合,形成切齿孔。
腭将原始口腔和原始鼻腔分隔为永久口腔和鼻腔。额鼻突向鼻腔内长出的板状结构称为鼻中隔。
口腔和鼻腔
4th Week 末,左、右下颌突内侧面的间充质增生,向口腔内形成3个突起——前方的一对侧舌突与后方正中的奇结节
侧舌突左右融合形成舌体的大部分,奇结节仅形成舌盲孔前方舌体的一小部分
联合突→舌根
会厌突→会厌
第2、3、4鳃弓腹侧端之间的间充质增生,凸向咽腔,形成联合突和会厌突
舌体与舌根融合处为V形的界沟,尖端处为舌盲孔
舌
颜面的发生
消化管:口腔底、舌、咽至十二指肠乳头之间的部分
消化腺:肝、胆囊、胆管、下颌下腺、舌下腺、胰腺
呼吸系统器官:喉及其以下的呼吸道、肺
其他器官:胸腺、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前肠
中肠:分化为自十二指肠乳头至横结肠右2/3之间的消化管
后肠:分化为自横结肠左1/3至肛管上段的消化管以及膀胱和尿道的大部
消化管与呼吸道的上皮及腺上皮来自原始消化管的内胚层,结缔组织和肌组织来自脏壁中胚层
分段(起自口咽膜,终于泄殖腔膜,消化管的形成是胚盘周边向腹侧卷折所致)
内侧份:演化为咽鼓管
外侧份:演化为中耳鼓室
鳃膜:演化为鼓膜
鳃沟:演化为外耳道
第1对咽囊
内侧份:演化为腭扁桃体
外侧份最终退化
第2对咽囊
背侧份:演化为下甲状旁腺
腹侧份:演化为胸腺原基
第3对咽囊
背侧份:演化为上甲状旁腺
腹侧份最终退化
第4对咽囊
第5对咽囊:演化为后鳃体
咽、咽囊:原始的咽为消化管头端的膨大部,原始咽侧壁有5对咽囊
甲状盲管:第4周初,原始咽底壁的正中线处(≈第1对咽囊平面),内胚层细胞增生下陷形成一盲管。
甲状舌管沿着颈部正中不断向尾部延伸,末端向两侧膨大,形成甲状腺的两个侧叶
甲状舌管最终退化消失,11周时,甲状腺滤泡出现,不久即分泌甲状腺素
由喉气管起始至胃之间的一段前肠分化而来
第5周时,食管较短,随着颈的出现和心、肺的下降,食管逐渐增长
第4~5周时,位于食管尾侧的前肠形成一梭形膨大,为胃的原基
胃的背侧缘生长较快,形成胃大弯;腹侧缘生长较慢,形成胃小弯;胃大弯头端膨起形成胃底
胃沿着头尾轴顺时针旋转90°,随着肝脏的增大,胃又旋转了一定角度,最终形成左上至右下走行的方位
胃
肝憩室:第4周初,前肠末端 腹侧壁 内胚层 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一突起。
肝憩室迅速生长,伸入原始横膈内
头支:分化为肝原基/肝板
尾支:分化为胆囊和胆道的原基
根部:分化为胆总管
末端膨大,分为头尾两支
肝、胆
第4周末,前肠尾部内胚层细胞增生,形成腹胰芽和背胰芽两个突起,最终分化为腹胰和背胰,两者接着融合,形成单一的胰腺
胰芽接着形成各级的导管和末端的腺泡,部分细胞分化为胰岛
胰
前肠的发生
中肠的生长速度大于胚体,使得十二指肠以下的一段中肠向腹侧卷曲,形成矢状位的U型中肠袢
中肠袢顶部与卵黄蒂相连,以此为界分为头、尾两支
第6周,中肠袢突入脐带内的脐腔,形成生理性脐疝,中肠袢在脐腔内,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逆时针旋转90°,使中肠袢从矢状位变为水平位。
尾支近卵黄蒂处形成一突起,称为盲肠突
第10周,中肠袢开始从脐腔向腹腔缩回,此过程中,头支在前,尾支在后,沿逆时针方向又旋转了180°,使头支在左,尾支在右
头支形成空肠和回肠的大部,尾支形成回肠的末端、升结肠、横结肠右2/3,盲肠突形成盲肠和阑尾
中肠的发生
后肠末端膨大为泄殖腔,腹侧与尿囊相连,末端以泄殖腔膜封闭
第6周末,尿囊与后肠之间的间充质增生,形成尿直肠隔,将泄殖腔分为背、腹两侧
泄殖腔腹侧称为尿生殖窦,参与泌尿生殖管道的形成;背侧份为原始的直肠,最终发育为直肠和肛管的上段
泄殖腔膜一分为二,分为腹侧的尿生殖膜和背侧的肛膜。第8周时,肛膜破裂,肛凹加深,演化为肛管下段
后肠的发生
消化系统的发生
均起源于:间介中胚层
生肾节:颈部的间介中胚层呈节段性生长
生肾索:尾部间介中胚层增生形成两条纵行的细胞索
尿生殖嵴(泌尿和生殖系统发生的原基):生肾索继续增生,与体节分离,从胚体后壁凸向胚内体腔,成为分列于中轴两侧的一对纵行隆起
中肾嵴:尿生殖嵴上出现一纵沟,将其分为外侧粗而长的中肾嵴和内侧细而短的生殖腺嵴
生殖腺嵴
特征性结构
概述
前肾小管:第4周初,人胚颈部两侧的生肾节内,先后出现7~10对横行的细胞索,之后成为小管。(第4周末全部退化)
前肾管:前肾小管外侧向尾部延伸,互相连接成头尾走向的管道。(大部分保留并)
前肾(没有泌尿功能)
中肾小管:生肾索及其后形成的中肾嵴内,相继出现约80对横行的小管,小管迅速延长,演变为S形小管。(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
中肾小管内侧端膨大并凹陷成为双层囊,包绕来自背主动脉的毛细血管球,构成肾小体;外侧段通入向尾侧延伸的前肾管,此时的前肾管改称为中肾管
中肾管向尾部延伸,开口于泄殖腔
中肾(有短暂的泌尿功能)
输尿管芽:第5周初,中肾管近泄殖腔处向胚体的背外侧头端发出一盲管
输尿管芽伸长,主干分化成输尿管,末端反复分支,形成肾盂、肾盏和集合管
外周部分:演变为肾的被膜
一端与集合小管盲端相接通,另一端膨大凹陷为肾小囊,包绕毛细血管球形成肾小体
后肾小管继续增长,发育成各段的肾小管,与肾小体共同组成肾单位
随着集合小管的不断分支,新的肾单位不断生成
内侧部分:形成许多细胞团,附着在许多集合小管的盲端,并逐渐延伸、弯曲形成S形的后肾小管
人胚12周左右,后肾开始产生尿液,构成羊水的主要来源
后肾的原始位置较低,位于盆腔,后因胎儿生长、输尿管伸展及胚体的直立,肾移至腰部,上升的同时沿纵轴旋转,肾门从腹侧转向内侧
生后肾原基/生后肾组织:输尿管芽长入中肾嵴尾端,诱导周围的中胚层细胞向其末端聚集、包绕。
后肾(人体永久肾)
肾
肾和输尿管的发生
起源于:泄殖腔腹侧的尿生殖窦
上段:较大,发育为膀胱,起初顶部与脐尿管相连,脐尿管于出生前闭锁,为脐中韧带
男性:形成尿道前列腺部和膜部
女性:形成尿道的大部分
中段:狭窄管状
男性:形成尿道海绵体部
女性:扩大为阴道前庭
下段
尿生殖窦分为3段
膀胱
最初,输尿管开口于中肾管,中肾管开口于泄殖腔
随着膀胱的扩大,输尿管开口以下的一段中肾管并入膀胱
中肾管和输尿管分别开口于膀胱
输尿管
膀胱和尿道的发生
泌尿系统的发生
胚胎第7周,依据生殖腺才能辨别胚胎的性别,外生殖器的性别到第12周时才可分辨
性未分化阶段
性分化阶段
生殖系统的发生阶段
体腔上皮
间充质组织
原始生殖细胞
起源于
第5周时,左、右中肾嵴内侧表面上皮下方的间充质细胞增殖,形成生殖腺嵴
初级性索:生殖腺嵴表面的上皮细胞增生,伸入下方的间充质,形成许多不规则的细胞索条。
原始生殖细胞:第4周初,靠近尿囊根部的卵黄囊壁内胚层出现的大而圆的一类细胞。第4周,细胞沿后肠背系膜向生殖腺嵴迁移,第6周迁入初级性索。
未分化性腺的发生
Y染色体短臂上有性别决定区,可编码性别决定因子(TDF)
人胚第7周,在TDF影响下,初级性索与表面上皮分离,向深部增生,形成许多界限清楚、互相吻合、细长弯曲的睾丸索(青春期发育为生精小管)
睾丸索的末端吻合, 形成睾丸网
第8周,表面上皮下方的间充质形成白膜,睾丸索之间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睾丸间质细胞,可分泌雄激素
睾丸索内,初级性索上皮细胞演变成支持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则增殖分化为精原细胞
睾丸的发生
女性胚胎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X,没有Y,故未分化性腺自然发育为卵巢
人胚第10周后,初级性索向深部生长,形成不完善的卵巢网,随后,初级性索与卵巢网均退化,被血管和基质替代,形成卵巢髓质
生殖腺表面上皮增生,再次向间充质伸入,形成次级性索/皮质索
人胚第16周左右,皮质索断裂,形成许多细胞团,即原始卵泡,其中央为原始生殖细胞分化而来的卵原细胞,周围为皮质索上皮细胞分化成的扁平的卵泡细胞(卵原细胞分裂增生为初级卵母细胞)
卵巢的发生
生殖腺最初位于后腹壁的上方,其尾侧有一条由中胚层形成的索状结构,称为引带
引带末端与阴唇阴囊隆起相连,随着胚体的长大,引带缩短,导致生殖腺的下降
第3个月,卵巢停留在盆腔,睾丸继续下降,停留在腹股沟管内口
第7~8个月,睾丸与包绕它的双层腹膜经腹股沟管降入阴囊。双层腹膜形成鞘突,覆盖在睾丸前面及侧面,成为鞘膜。出生前后,鞘膜腔与腹膜腔之间的通路闭合。
卵巢和睾丸的下降
生殖腺的发生
第6周时,胚体内出现左右两对生殖管道——中肾管和中肾旁管(米勒管)。中肾旁管由体腔上皮内陷卷褶而成
两管上段互相平行,中段米勒管弯向内侧,下段左、右米勒管末端为盲端,在中线合并,突入尿生殖窦背侧壁,在窦腔内形成一隆起,为窦结节。中肾管开口于窦结节两侧。
未分化期
支持细胞产生抗中肾旁管激素抑制中肾旁管的发育,使其逐渐退化
中肾小管:发育为输出小管
头端弯曲发育为附睾管
中段发育为输精管
尾端发育为射精管的精囊
中肾管
间质细胞分泌的雄激素促进中肾管的发育
男性生殖管道
缺乏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中肾管退化
上段和中段:发育为输卵管,起始端以漏斗形开口于体腔,形成输卵管漏斗部
左、右合并后,发育为子宫和阴道穹隆部
窦结节增生延长,形成阴道板
第5个月时,阴道板演化成中空的阴道,上端与子宫相通,下端以处女膜与阴道前庭相隔
缺乏抗中肾旁管激素的抑制作用,中肾旁管充分发育
女性生殖管道
生殖管道的发生
生殖系统的发生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发生时间:第2周末~第3周初,第3周末开始血液循环
起源于:中胚层
变化:由左右对称的心血管逐渐演变成非对称的心血管布局
Later,血岛内出现间隙,周边的细胞分化为扁平的内皮细胞,围成内皮管,中央的细胞分化为游离的造血干细胞
内皮管伸长分支,与相邻的血岛内皮管相互连通,形成胚外毛细血管网
血岛:人胚第3周,卵黄囊壁的胚外中胚层细胞密集成索状或团状。
胚外血管的发生
胚体内的间充质出现裂隙,裂隙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围成内皮管
内皮管延伸,以出芽的方式形成许多分支,与邻近的内皮管相互连通,形成胚内内皮管网
第3周,胚内外的毛细血管网经过体蒂相通,造血干细胞进入胚体内,形成人胚早期的原始血管通路
此时,血管尚不能区分为动、静脉,此后,内皮管周围的间充质细胞聚集,分化为平滑肌组织和结缔组织,形成中膜和外膜,演化出动、静脉的组织结构
胚内血管的发生:体蒂、绒毛膜等处的中胚层也通过相同的机制完成发生。
1对心管+1对腹主动脉:连于心管头端
1对弓动脉(连于腹主动脉和背主动脉之间)
1对背主动脉(连于第1对弓动脉)
卵黄动脉+卵黄静脉(分布于卵黄囊)
尿囊动脉/脐动脉+尿囊静脉/脐静脉(分布于绒毛膜)
心管合二为一,两条腹主动脉融合为主动脉囊
两条背主动脉合并,沿途的分支将血液输送至胚体各部
胚体前部形成一对前主静脉,后部形成了一对后主静脉,汇集成总主静脉,汇入心脏尾端的静脉窦
胚体循环
卵黄囊循环
尿囊循环
胚内外形成三条血液循环
演变
心血管系统的演变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起源于:口咽膜头侧的生心区(中胚层)
人胚第18~19天,生心区出现腔隙,称围心腔,其腹侧的间充质细胞聚集成一对长条细胞索,称生心索
生心索中央逐渐出现腔隙,形成并列的左、右两条纵管,称心管
随着头褶的发生,胚体头侧向腹侧弯曲,生心索也随之弯曲,围心腔弯到生心索的腹侧,并逐渐扩大,向背侧包绕生心索,即心管
随着侧褶的发生,左、右心管逐渐向中线靠拢,成为一条心管。心管的头、尾两端分别与动、静脉相连
心管同周围的间充质陷入围心腔,心管的背侧出现心背系膜
随后,心背系膜的中部退化,头、尾端存留,形成左右相通的孔道——心包横窦
心内膜下层
心肌膜
心外膜
心管内皮周围间充质增厚,形成
心脏的发生
静脉窦末端分左、右两角,左右总主静脉、脐静脉和卵黄静脉分别通入
心管各段生长速度不同,由头向尾形成膨大
起初,心管位于横膈内。在心管的发生过程中,由于心球和心室的生长速度远大于心包腔的生长速度,因而心球和心室朝右、腹、尾侧弯曲,形成U形的球室袢。
心房脱离横膈,移至心室头端背侧,静脉窦同样脱离横膈,位于心房的尾侧,此时的心脏呈S形弯曲
由于心房的腹侧有心球和动脉干,背侧有食管,因而其生长腹背受限,逐渐上移并膨出于心球和动脉干的两端
随着心房的扩大,其与心室之间的房室沟逐渐加深,形成房室管。心球尾端膨大,形成原始右心室,原来的心室成为原始左心室,左右心室之间的表面出现室间沟
心脏外形的建立
4th week 末,房室管背侧壁和腹侧壁正中的心内膜组织增厚,分别形成背、腹心内膜垫
两垫相对生长、向中央靠拢,逐渐愈合,将房室管分为左、右房室管(孔)
围绕房室孔的间充质局部增生并向腔内隆起,演变成二尖瓣和三尖瓣
房室管的分隔
第一房间隔/原发隔:在心内膜垫发生的同时,心房头端背侧壁的正中线处发生一个薄的半月形薄膜。
第一房间孔/原发孔:第一房间隔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在游离垫和心内膜垫之间暂时留一孔。(使左、右心房相通)
第二房间孔/继发孔:第一房间隔继续增长,隔的上部中央变薄出现若干个小孔,逐渐融合成一孔(使左、右心房相通)
心内膜垫组织向上凸起并与第一房间隔游离缘融合,第一房间孔封闭
第二房间隔/继发隔:第一房间隔右侧,心房的头方腹侧壁再长出一较厚的新月形隔
卵圆孔:第二房间隔逐渐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覆盖了第二房间孔,当其前、后缘与心内膜垫接触时,下方留有一孔
卵圆孔的位置比继发孔稍低,原发隔在左侧下方覆盖卵圆孔,相当于瓣膜的作用,称卵圆孔瓣,同理,继发隔称为第二房间孔瓣
出生前后的变化
心房的分隔
静脉窦分为左、右两角,分别与总主静脉、脐静脉和卵黄静脉相连
起初,两角对称,后因血液多流经右角,右角逐渐扩大。
左角萎缩,近侧端成为冠状窦,远侧端成为左心房斜静脉的根部
静脉窦的演变
原始左心房最初只有一条原始肺静脉通入,分为左右属支,再各分为2支。此后,左心房扩大,把原始肺静脉根部及左、右属支吸收并入左心房,使4条肺静脉全部开口于左心房
原始右心房扩展很快,静脉窦右角被吸收并入右心房,形成永久性右心房光滑部,原始右心房变为右心耳
肺静脉及其属支参与形成永久性左心房光滑部,原始的左心房则成为左心耳
永久性左、右心房的形成
5th week,心球和动脉干的内膜组织局部增生,形成一对心球嵴和动脉干嵴。
相应的嵴对向生长,在中线融合,形成螺旋状走行的主动脉肺动脉隔,将心球和动脉干分隔成相互缠绕的主动脉和肺动脉,二者相互盘旋
两动脉起始处的内膜组织向腔内增生,各形成三个薄片状隆起,演变成半月瓣
心球与动脉干的分隔
4th week末,心尖处心室底壁组织向上凸起,形成一个较厚的半月形肌性隔膜,称室间隔肌部
此隔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游离缘凹陷与心内膜垫之间有一半月状孔——室间孔
心球嵴和动脉干嵴对向生长,融合,向下延伸,分别与室间隔肌部的前、后缘融合,关闭了室间孔上部的大部分
心内膜垫的间充质增生,室间隔肌部上缘向上生长,与心球嵴愈合形成室间隔膜部。至此,室间孔封闭,左、右心室完全分隔
原始心室的分隔
心脏内部的分隔
心脏的发生、外形建立与分隔
胎儿血液循环
肺开始呼吸,胚盘循环停止
脐静脉 → 肝圆韧带
膀胱上动脉
脐外侧韧带
脐动脉 →
肝静脉导管 → 静脉韧带
卵圆孔闭锁 → 卵圆窝
动脉导管 → 动脉韧带
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卵圆孔瓣出现许多穿孔
原发隔吸收过度 → 卵圆孔瓣过短,无法完全遮盖卵圆孔
继发隔发育不全 → 卵圆孔过大
继发孔过大或吸收位置异常
心内膜垫发育不全,原发隔不能与其融合
房间隔缺损(常见卵圆孔未关闭)
膜部缺损:心内膜垫下组织增生,伸延不良,无法与心球嵴和室间隔肌部愈合
肌部缺损:室间隔肌部形成时被吸收过多(缺如:三腔心)
室间隔缺损(常见室间隔膜部缺损)
主肺动脉错位 → 肺循环和体循环直接交通
主肺动脉狭窄 → 室间隔膜部缺损
动脉干永存 → 室间隔膜部缺损
法洛四联症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干和心动脉球分隔异常
相关畸形
胎儿血液循环过程及特点
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概念: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的科学。
细胞:机体结构、功能及其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组成机体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结缔、肌、神经)
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有规律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定生理功能
组织学研究内容
放大倍数可达1500左右
分辨率最高为0.2μm
固定(固定细胞的形态)
脱水(组织内的水与石蜡不溶)
包埋(使组织变硬,易于切成薄片)
切片(6~7μm厚)
HE染色(苏木素:碱性染料,呈蓝色;伊红:酸性染料,呈红色)
染色(使组织细胞内各细微结构染上不同颜色,以便观察)
封片
石蜡切片术
光镜技术
分辨率最高可达0.2nm
透射电镜术(50~100nm厚超薄切片)
扫描电镜术(无需超薄切片)
电镜技术
概念:通过化学或物理学反应原理,显示组织、细胞内某些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定位、定量及与其功能相关的研究。
碘酸-雪夫反应/PAS反应(检测糖原、多糖)
免疫组织化学术(检测多肽、蛋白质、抗原、受体)
原位杂交术(一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组织化学术
细胞培养术和组织工程(适合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
研究技术
组织学绪论
被覆上皮
腺上皮
感觉上皮
肌上皮
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多、细胞外基质少
有极性,分游离面、基底面和细胞侧面
大多无血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有基膜
具有保护、分泌、吸收、排泄等功能
结构特点
排列成膜状
广泛被覆于身体的表面,附于体内各腔、管、囊的内表面和某些脏器的外表面
侧面:细胞呈扁平形,胞质薄,胞核处稍厚
游离面:细胞呈多边形,核扁圆,位细胞中央
特点:细胞表面光滑
内皮:心脏、血管、淋巴管内表面
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统称浆膜)、肠系膜及包裹于器官外表面
其他:肺泡壁、肾小囊壁层、肾小管细段等处
分布
单层扁平上皮
侧面:细胞呈立方或多角形,核圆居中
表面:细胞呈多角形
分布:肾小管、甲状腺等处
功能:吸收、分泌
单层立方上皮
侧面:细胞呈柱状,核呈椭圆形,近基底部
在小肠上皮细胞有纹状缘
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处的管腔面
单层柱状上皮
各种细胞的基底部均附着在基膜上
细胞核位置参差不齐
表面有纤毛
基膜厚,分布于呼吸道的内表面
具有保护、分泌功能
柱状细胞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表层细胞:呈扁平鳞状
中层细胞:呈梭形、多边形
基底层细胞:呈立方形、矮柱状,具有增殖能力和干细胞特性
先产生的细胞不断往表层细胞推移,以补充表层脱落的细胞
具有耐摩擦、阻止异物侵入等保护功能
复层扁平上皮
表面:细胞呈柱状
中层:细胞呈多边形状
基底层:细胞呈矮柱状
分布于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等处
具有润滑、保护等功能
复层柱状上皮
表层细胞(盖细胞):呈长方形、扁平状
中间层细胞:呈多边形,有的呈倒置梨形
基底层细胞:呈矮柱状、立方形
细胞的形状和层数随器官空虚或充盈而变化
变移上皮
化学成分:粘多糖蛋白、糖链
作用:粘着、保护和物质交换
细胞衣(细胞表面的绒状物质)
一般长度:0.5~1.5μm 直径:0.1~0.3μm
含有微丝成分,顶部可伸到细胞衣,底部延伸至胞质顶部的终末网
作用: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物质吸收
微绒毛
微管纵向排列,由周围9个二联微管、中间2个单微管和动力蛋白臂组成
分解ATP后附着相邻微管
产生位移或滑动
动力蛋白臂
作用:纤毛的摆动可清除尘粒、细菌,净化吸入的气体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较长的突起,光镜下可见,比微绒毛粗、长)
游离面
紧密连接(紧密连接处有极窄的间隙)
位于紧密连接的下方,相邻细胞膜不融合
间隙内有中等电子密度丝状物
胞质侧有薄层致密物和微丝附着,微丝交织,组成终末网
作用:有黏附作用,保持细胞形状,传递细胞收缩力功能
中间连接
位于中间连接的深部相邻细胞膜间
间隙中含丝状物
中央有致密中间线
桥粒
位于桥粒的深面
细胞膜高度平行
作用:使相邻细胞的代谢、增殖和分化功能同步化
连接复合体:4种细胞连接中,只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连接紧邻存在,便称为连接复合体
缝隙连接/通讯连接
侧面(详细知识点可见《细胞生物学》第11章)
化学成分:IV型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蛋白多糖(渗滤素)、纤维粘连蛋白(巢蛋白)
基板:上皮细胞分泌
网板:成纤维细胞产生、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
作用:支持、连接和半透膜
基膜/基底膜
细胞膜折向细胞质内组成,附近分布有大量的线粒体
扩大细胞基底部表面积
参与离子和水分的快速转运
质膜内褶
半桥粒(将上皮基部固定在基膜上)
基底面
特殊结构
上皮组织
细胞数量少,种类多
散在分布,无极性
细胞外基质多,大多有血管
分布广,形式多
分布于细胞、组织、器官之间
作用:连接、支持、营养、防御、修复
中胚层间充质(形成于胚胎时期)
固有结缔组织
软骨
骨组织
血液
广义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狭义(固有结缔组织)
胞体大,呈星状,有突起
核大而圆,核仁明显
胞质呈弱嗜碱性
有很强的增殖分化潜能,可分化为多种结缔组织细胞
间充质细胞
发生: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不含纤维)演变而来,由间充质细胞和无定形基质构成。
光镜:胞体扁平,多突起;胞质嗜碱性,核椭圆,紧挨胶原纤维
电镜:胞质内富含粗面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有活跃的合成蛋白质功能
功能怠惰时,成纤维细胞可转变为纤维细胞;功能活跃时,纤维细胞可转变为成纤维细胞
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生成三种纤维
合成和分泌基质的蛋白多糖和糖蛋白
参与机体损伤后的修复、再生
成纤维细胞
光镜:形态多样不规则;胞质丰富,嗜酸性,有空泡和异物颗粒;核小、偏位、着色深
电镜:细胞表面有微绒毛;含有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吞噬体和残余体等
趋化性:巨噬细胞向趋化因子游走并进行吞噬处理的特性
吞噬作用:衰老损伤的细胞、外来病原体等
抗原提呈作用:将抗原进行处理后递呈给B淋巴细胞,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
合成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巨噬细胞
分布:呼吸道、消化道结缔组织内和淋巴组织内,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来
光镜:胞体卵圆形,胞质强嗜碱性;核圆形、偏位;异染色质呈块状沿核膜内放射排列
电镜:胞质内含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合成和分泌抗体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
分布:血管周围
胞体大,核小
胞质中充满粗大的嗜碱性异染颗粒
含组胺、白三烯、肝素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颗粒内容物易溶于水
组织水肿、荨麻疹:微静脉、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哮喘: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休克:全身小动脉扩张,血压急剧下降
症状与原理
过程(由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参与)
与疾病的关系(肥大细胞释放出的组胺和白三烯):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
细胞大,圆球形,胞质含大小不等的脂滴
融合成大的脂滴,胞质和核挤到一侧
合成和存储脂肪,参与脂质代谢、分泌瘦素
脂肪细胞
与成纤维细胞形态相似,不易区分
分化程度低,分化潜能大
可增殖分化为其它细胞修复损伤
间充质细胞(未分化)
可通过变形运动,穿透毛细血管或微静脉,抵达疏松结缔组织,行使防御功能
白细胞
细胞
数量多,粗细不等;有分支并相互交织成网;新鲜时呈白色波浪状;由成纤维细胞分泌
由I型胶原蛋白组成;韧性大,抗拉力强,弹性差;分布于肌腱、韧带及关节囊等处
胶原纤维
新鲜时呈黄色;HE染色呈浅红色、醛复红染色呈紫色
折光性强,比胶原纤维少、细
断端常回缩卷曲,有分支并交织成网
由弹性蛋白和微原纤维组成,分布于动脉、肺、弹性软骨等处,弹性大、韧性差
弹性纤维
常规染色不易着色,银染呈黑色,又称嗜银纤维
细而短、有分支、交织成网
由III型胶原蛋白组成的胶原原纤维组成,表面含酸性糖蛋白
分布于网状组织(造血组织、肌膜、内分泌腺、淋巴组织),构成器官的微支架
纤维
蛋白质:结蛋白、核心蛋白
硫酸化: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硫酸肝素
非硫酸化:透明质酸
多糖分子:糖胺多糖
允许通过:水、激素、营养物、代谢物、气体
不能通过:大于微孔隙的物质(如细菌),起屏障作用
分子微孔(分子筛)
溶血性链球菌和癌细胞可分泌透明质酸酶,降解透明质酸,破坏分子筛结构,破坏基质防御屏障
可聚合成含有多孔隙的大分子化合物
蛋白多糖
纤维粘连蛋白
层粘连蛋白
软骨粘连蛋白
糖蛋白
组织液
基质
细胞外基质
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弹性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纤维成分多,排列紧密,细胞、基质成分少,以粗大的胶原纤维束为主(含少量纤维细胞)
周围较小、扁圆形、单个分布、其长轴与软骨表面平行。
越往软骨中部,细胞越成熟,呈圆形,聚集分布(每群2~8个细胞,位于同一个软骨囊的多个细胞称为同源细胞群)。
成熟软骨细胞的HE染色切片:细胞核着色浅、核仁清楚、胞质嗜碱性
软骨细胞:充满于软骨囊内
骨祖细胞:软骨组织中的干细胞。在即将形成软骨的部位,骨祖细胞受到刺激分化为成软骨细胞。
成软骨细胞(骨祖细胞 → 成软骨细胞):合成、分泌软骨基质,包含其中,成为软骨细胞。
水:含量多,通透性强,使得软骨膜血管渗出的营养物质可供给软骨细胞
蛋白聚糖(起分子筛的作用):含量高,使得基质呈半固体凝胶状
软骨陷窝(内含软骨细胞):周围的基质含硫酸软骨素较多,嗜碱性强,染色深,称为软骨囊
无定形基质
细胞外基质(软骨基质)
外层:较致密的胶原纤维,主要起保护作用
内层:较为疏松,细胞较多
软骨膜:由薄层致密结缔组织形成,含有骨祖细胞、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附加性生长:软骨膜下生长——骨祖细胞增殖分化为软骨细胞,向外分泌基质、纤维
间质性生长:软骨内生长——软骨细胞分裂增殖成同源细胞群,向内分泌基质、纤维
生长方式
新鲜时呈乳白色;半透明状
有一定的弹性、韧性和较强的抗压性
胶原原纤维(由II型胶原蛋白组成):呈三维网格状,维持机械稳定性,在光镜下难以分辨(原因:与基质的折光率相同)
透明软骨(胶原原纤维,如:关节软骨、呼吸道管壁)
软骨基质中含有大量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能被醛复红染成紫色)
胶原原纤维含量少,具有较强的弹性
弹性软骨(弹性纤维&胶原原纤维,如:会厌、耳廓、咽喉等处)
有大量平行或交织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软骨细胞较小,成行排列于纤维束之间
具有很强的韧性
纤维软骨(胶原纤维,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耻骨等处)
分类(依据纤维成分的不同)
软骨组织(无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起源于胚胎间充质
骨组织形成
骨组织吸收(溶骨)
生长过程中有两种现象同时发生(结构改型与外形重塑,以适应机体生长)
骨胶纤维粗大
呈无规则交织排列
骨盐含量较低,骨细胞较多
编织骨:初级骨组织
以骨板形式存在的骨组织
骨胶纤维较细,有规律成层排列
与骨盐晶体和基质紧密结合,构成骨板
板层骨:次级骨组织
成骨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无定形基质)
骨板的形成
骨质的发育
起源与发生
骨胶纤维:I型胶原蛋白
蛋白聚糖及其复合物:中性或弱酸性糖胺聚糖,起黏合纤维的作用
多种蛋白(如:骨干蛋白【骨形成的标志】、骨黏连蛋白、骨桥蛋白等)
有机成分(类骨质):约占干骨重量35%
以钙、磷离子为主
骨盐主要以羟基磷灰石结晶的形式存在
呈细针状,长10~20nm,沿胶原原纤维长轴规则排列并与之紧密结合
无机成分(骨盐):约占干骨重量65%
细胞间质——骨基质:骨组织中钙化的细胞外基质
骨祖细胞:骨组织中的干细胞。当骨生长、改建和骨折修复时,骨祖细胞受到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刺激下增殖分化成成骨细胞。呈梭形,胞体小,胞质少,核小色深。
单层排列,呈矮柱状或不规则形
表面有许多细小突起,与相邻细胞形成缝隙连接
细胞核偏位,大而圆,染色浅淡,核仁明显,胞质呈嗜碱性(核偏位,大而圆,染色浅,核仁显,胞质碱)
小泡内含有细小的钙盐结晶
小泡膜上有钙结合蛋白和碱性磷酸酶
骨盐结晶沉积于类骨质后,钙化成骨质
可释放基质小泡形成类骨质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骨组织的形成和吸收,促进骨组织的钙化
成骨细胞:位于成骨活跃的骨组织表面
位于骨组织表面的骨膜内(骨陷窝和骨小管内),骨板内或骨板间
胞体小,呈梭形,位于骨陷窝内;细胞核成卵圆形;胞质呈弱嗜碱性
突起位于骨小管内,相邻骨细胞的突起间形成缝隙连接
骨陷窝和骨小管内含有组织液,可营养骨细胞和带走代谢废物
具有成骨和溶骨作用
对骨基质的更新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骨细胞的死亡会引起骨基质的溶解吸收
骨细胞
位于骨质表面凹陷处(吸收凹)
是一种多核(2~50个)细胞,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胞质呈泡沫状、嗜酸性
贴近骨基质一侧具有皱褶缘:在光镜下呈浅色带,在电镜下为不规则并分支的指状突起
皱褶缘周围基质称为亮区:含有微丝成分,无细胞器,电子密度低
具有极性
作用:溶解和吸收骨基质
破骨细胞
细胞(骨细胞最多,位于骨组织内;其它三类位于骨组织边缘)
骨组织(含有大量的Ca、P等矿物质,参与机体的钙磷代谢)
分布于长骨的骨骺和骨干的内侧面
由大量针状或片状的骨小梁组成
骨松质(松质骨)
分布于长骨的骨干和骨骺的外侧面
骨板排列致密而规则
环骨板:中央管(哈弗管)和穿通管均为小血管和神经的通道,内含组织液
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最多,呈圆筒状,与骨干长轴平行
是骨密质的主要结构单位
直径:30~70μm 长度:0.6~2.5mm
由4~20层同心圆状排列的骨板(哈弗板)组成,胶原纤维围绕中央管呈螺旋状走行
同一层骨板内的纤维平行排列,相邻骨板内的纤维相互垂直
表面含有粘合质(含骨盐较多,胶原纤维较少的骨基质),在横断面上呈折光性较强的粘合线
骨单位(哈弗斯系统)
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是大小不规则的骨板聚集体
是骨单位或内外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
没有中央管和血管通道,但外层的骨小管可穿过粘合线与间骨板内的骨小管相通,形成一条骨单位中央管与间骨板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
间骨板
分类(按照骨板的排列方式)
骨密质(密质骨)
外层:胶原纤维束(穿通纤维)
内层:较疏松,纤维少;含有小血管、神经和骨祖细胞
骨外膜: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
骨内膜:薄层结缔组织,纤维稀少,由一层扁平的骨祖细胞组成,有分隔骨细胞周液和骨髓腔内组织液的作用
骨膜:有保护和营养骨组织,为骨的生长和修复提供干细胞的作用(主要功能:营养和成骨)
关节软骨
骨髓
血管神经
长骨
骨组织与软骨组织
血象:血液中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的测定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通常使用Wright染色和Giemsa染色两种方法。
血浆(细胞外基质):由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脂蛋白和代谢产物组成
可增大其表面积,缩小细胞内与细胞表面的距离
有利于细胞内外气体的迅速交换
呈双凹状结构,中间染色浅,周边染色深。(直径约7.5~8.5μm,中间厚约1.0μm,周边厚约2.0μm)
红细胞缗线:多个红细胞常叠连在一起呈串钱状
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与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
细胞膜骨架系统: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形成网状支架,维持红细胞的双凹状结构或随环境改变而改变。若血影蛋白异常,血细胞则变形呈棘球状,造成溶血性贫血。
ATP供能:若功能不足,血细胞则变形呈棘球状,造成溶血性贫血。
具有弹性和可塑性,以便通过比自身直径小的毛细血管。(依靠细胞膜骨架系统和ATP供能)
损害红细胞的因素:脂溶剂、蛇毒、溶血性细菌等
网织红细胞:未成熟的红细胞,具有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煌焦油兰染色)
红细胞(单个细胞呈黄绿色,大量的细胞使血液呈鲜红色)
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
能做变形运动
有防御和免疫功能
核染色质呈团块状,核呈杆状或分叶状
核左移和核右移
数量较少,呈淡紫色,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
含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等
嗜天青颗粒
数量较多,呈淡红色,形状呈哑铃形或椭圆形
含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吞噬素(杀菌作用)等
特殊颗粒
内含两种颗粒
中性粒细胞(最多,有很强的趋化作用)
核常为两叶
内含嗜酸性颗粒,是一种特殊的溶酶体,内含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组胺酶等
能做变形运动,具有趋化性
能吞噬异物、寄生虫或抗原抗体复合物
能灭活组胺,从而减轻过敏反应
功能特点
嗜酸性粒细胞
细胞核分叶,呈S形或不规则性,着色较浅
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染成蓝紫色,覆盖细胞核
颗粒内含有肝素和组胺,胞质中含有白三烯
嗜碱性粒细胞(最少)
有粒白细胞
胞核呈卵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
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着色较浅
胞质较多,呈弱嗜碱性
胞质内含有嗜天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溶菌酶等
具有明显的趋化性
可做活跃的变形运动,有一定的吞噬功能
可分化为巨噬细胞,消灭侵入体内的细菌,吞噬异物颗粒;清除体内衰老的细胞,参与免疫
单核细胞(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
小淋巴细胞(直径:6~8μm)
中淋巴细胞(直径:9~12μm)
大淋巴细胞(直径:13~20μm)
分类(直径)
T细胞
B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可直接攻击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分类(发生部位及功能)
核圆形,一侧常有小凹陷
染色质致密呈块状,着色深,核占细胞的大部分
胞质少,呈嗜碱性,染成蔚蓝色,含少量嗜天青颗粒
淋巴细胞
无粒白细胞
无细胞核,表面有完整的细胞膜
细胞呈双凸扁盘状,受机械、化学刺激后,可伸出突起,呈不规则形
功能:参与凝血和止血
血小板(血栓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细胞
感染——白细胞数目增多
数据特征:红细胞数<300万/μL,血红蛋白<10g/100mL
大红细胞贫血:红细胞直径>9μm
小红细胞贫血:红细胞直径<6μm
缺铁性贫血:中央淡染色区域明显扩大
类型
贫血——血红蛋白数目减少
白血病(淋巴细胞型)——淋巴细胞数目增多
低于10万/μL——血小板减少
低于5万/μL——失血危险
血小板
肌细胞(肌纤维):呈细长纤维形
肌膜:肌细胞膜
肌浆:肌细胞间质
肌浆网:肌细胞中特化的内质网,是钙的储存器
肌丝:肌浆中许多与细胞平行排列的细丝,是肌纤维收缩的结构基础
概念
横纹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分布于躯干、四肢
骨骼肌(随意肌)
无横纹,受自主神经支配,分布于内脏、血管壁
平滑肌(不随意肌)
横纹肌,受自主神经支配,分布于心脏
心肌(不随意肌)
长柱形多核细胞,1条肌纤维含几十个或几百个细胞核
核呈扁椭圆形,异染色质较少,染色较浅
位于肌浆周边(肌膜下方)
肌节:2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是骨骼肌结构和纤维的基本单位。肌节=1/2 I带+A带+1/2 I带
显微结构
肌原纤维
骨骼肌纤维
位于肌节中部,两端游离
中央借M线固定
肌球蛋白:呈豆芽状,分为头部和杆部,两者交接点处可以屈动
杆部朝向粗肌丝中段
头部朝向粗肌丝两端并露出表面,称为横桥(ATP酶):当肌球蛋白头部与肌动蛋白结合时,ATP被水解释放出能量使横桥屈动
M线两边肌球蛋白对称分布
分子结构
粗肌丝
位于肌节两侧,一端附着于Z线,另一端伸至粗肌丝间,与之平行
末端游离,止于H带外侧
肌动蛋白:球形肌动蛋白单体连成串珠状,形成双股螺旋链
原肌球蛋白:两条多肽链相互缠绕而成的双股螺旋状分子
肌钙蛋白:可与Ca2+相结合
细肌丝
1条粗肌丝周围有6条细肌丝
1条细肌丝周围有3条粗肌丝
横切面
肌丝
三联体: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可将兴奋从肌膜传导到肌浆网膜。
横小管:肌膜向内凹陷的小管,垂直于肌纤维,位于明带和暗带的交界处。
肌浆网(纵小管)
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骨骼肌
分布:心壁、邻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上
特点:收缩具有自动节律性
成分:基本成分是心肌纤维
细胞核呈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部分细胞含有双核
无再生能力,损伤的心肌纤维由瘢痕组织代替。
心肌细胞
呈短圆柱状,多数有分支,连接成网状
呈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
闰盘:相邻纤维连接处的结构。着色深,呈横形或阶梯状粗线
肌原纤维粗细不等,界限不分明
闰盘位于Z线水平
有中间连接和桥粒连接,使细胞连接牢固;有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化学信息和电冲动传导
横小管较粗,纵小管稀疏、不发达
终池小而少,横小管两侧终池不同时存在
超微结构
心肌纤维
心肌
分布:消化道、呼吸道、血管等
呈长梭形,无横纹;单核,呈椭圆形或杆状,位于中央
胞质嗜酸性,核两端肌浆较丰富
可单独存在,绝大部分成束或成层分布
相邻纤维有发达的缝隙连接,能传递信息分子和电冲动,引起相邻纤维的同步功能活动
平滑肌纤维
密斑(横小管):位于肌膜,是平滑肌细肌丝附着点
密体(Z线):位于肌浆,梭形小体,排成长链,是细肌丝和中间丝的共同附着点
主要由肌动蛋白组成
一端附于密斑或密体,另一端游离,环绕在粗肌丝周围
主要由肌球蛋白组成,呈圆柱状
表面有成行排列的横桥,相邻两行横桥摆动方向相反
中间丝
平滑肌组成
平滑肌
肌组织
是细胞的营养中心
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核仁大而明显
核异染色质少,着色浅
尼氏体:胞质中由规则、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其间的游离核糖体组成的嗜碱性颗粒。(分布在树突和胞体内)
大神经元的尼氏体丰富粗大,呈斑块状;小神经元的尼氏体小而少。
神经丝:中间丝的一种,常集合成束
微管:与神经丝交叉排列成网,伸入树突、轴突,构成神经元的基本骨架,并参与物质运输
胞体细胞质(核周质):含有较为发达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微丝、微管、神经丝等结构
树突膜
胞体膜
接收刺激或信息
传导神经冲动——轴突膜
细胞膜
胞体
树突内结构与核周质相似
树突分支多见树突棘,是神经元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
树突和树突棘可扩大神经元的刺激面
树突
轴突通常从胞体发出,也有从主树突干基部发出
轴丘无尼氏体,着色浅
长短不一,短则数微米,长则1米以上;一般比树突细,直径较均一
有侧支呈直角分出
无尼氏体和高尔基复合体,不能合成蛋白质
传导神经冲动(在轴膜上进行)
慢速运输(0.1~0.4mm/day)
顺向(胞体—>轴突终末):轴突更新所需的蛋白质、含神经递质的小泡、合成递质所需的酶等
逆向(轴突终末—>胞体):代谢产物、蛋白质、小分子物质、神经营养分子等(一些毒素、病毒也可)
快速双向运输(100~400mm/day)——起重要作用结构:微管
物质运输(轴突运输)
轴突
突起
神经细胞
电突触(传递信息最简单的形式)
轴突终末呈球状或环状膨大,附着在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表面
根据位置的不同可分为
微管、微丝
线粒体、滑面内质网等细胞器
内含神经递质,由胞体合成并通过快速顺向运输运输到轴突终末
突触素(突触小泡上的Ca2+结合蛋白)
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的特征性结构)
突触前膜胞浆成分
突触前部:突触前部神经元轴突终末膨大,轴膜增厚而形成
位于前、后膜之间的细胞外间隙
含糖胺多糖、糖蛋白等
突触间隙
比突触前膜厚
膜上有大量的受体和离子通道
突触后部:后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树突膜
突触的传递过程
化学突触
兴奋性突触活动总和>抑制性突触活动总和
达到能使 该神经元 轴突起始段 发生 动作电位,出现神经冲动
兴奋的形成条件(反之则为抑制)
突触:两个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
有突起,但无轴突,不产生动作电位
具有分裂能力,可吞噬因损伤而破碎的神经元,可进行修补填充,形成瘢痕
能支持、滋养神经元
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
核呈圆球形,常位于中央,染色淡
突起末端膨大,称为血管足突,可附着于邻近的毛细血管
多见于灰质,突起粗,分支多
呈薄板状抱在神经元胞体及树突表面未被突触覆盖的部分
原浆性胶质细胞
突起长而光滑,分支不多
胞体和突起的胞浆中含大量原纤维样的物质
纤维性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最大,构成血脑屏障)
比星形胶质细胞小,突起比其它胶质细胞少而短
突起可形成髓鞘,功能与外周神经的施万细胞相同
核圆而小,染色质浓密
细胞质电子密度大,含线粒体、核糖体、微管等
少突胶质细胞
胞体小,致密,呈长形
核中染色质很浓,核呈长形
突起短,密布大量小枝
数量少,但在灰、白质均有
小胶质细胞(由血细胞中的单核细胞产生,具有吞噬功能)
衬在脑室和脊髓中央管腔面,形成单层上皮样的室管膜
细胞呈立方状或柱状
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和少量的纤毛,其摆动有助于脑脊液流动
室管膜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施万细胞(形成髓鞘)
卫星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有突起,不分轴突和树突,终身具有分裂能力
神经胶质细胞(星胶构血脑,少突中间鞘,小胶吞噬好,施万周围鞘)
中枢神经系统:白质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
主要可以构成
轴突侧支由郎飞氏结发出,两个郎飞氏结之间的片段称为结间体
形成
施万细胞胞质:见于细胞外、内边缘和两端,和髓鞘板层内的施-兰切迹
施-兰切迹:构成螺旋形的细胞通道,与细胞内、外的胞质相通,构成神经膜
髓鞘:由一个施万细胞的胞膜呈同心圆状包裹形成,属于施万细胞的一部分,富含鞘磷脂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的区别
郎飞氏结处轴膜暴露于细胞外环境,其它部位均被髓鞘包裹
髓鞘的电阻远大于轴膜的电阻,而髓鞘的电容远小于轴膜的电容,导致通过轴突的电流只能使郎飞氏结处的轴膜去极化而产生兴奋
神经冲动在郎飞氏结处呈跳跃性传导。结间体越长,跳跃距离越大,传导速度越快。
神经冲动传导速度与髓鞘密切相关,髓鞘有绝缘作用
有髓神经纤维
施万细胞沿轴突连接成连续的鞘,不形成髓鞘,无郎飞氏结
1个施万细胞可包裹多条轴突
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
轴突外面无鞘膜,轴突裸露,与有髓神经纤维混杂在一起
可被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分隔成束
中枢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
分类(依据:有无形成髓鞘)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成为神经
1条神经可以只含有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神经纤维,但多数神经同时含有感觉、运动和植物纤维
结构上,多数神经都含有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
神经的结构
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长轴突外包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组织
轴突自胞体发出,长短不一,长可离开皮质进入髓质(白质)
轴突可组成投射纤维(下行至脑干或脊髓)或联合纤维(到另一皮质区)
锥体细胞(大脑皮质的主要传出神经元)
胞体小,呈颗粒状
轴突多数很短,终止于附近的锥体细胞、梭形细胞
部分细胞轴突较长,与锥体细胞的顶树突或水平细胞相联系
星形细胞(数目最多)
水平细胞:树突和轴突与皮质表面平行,与锥体细胞的顶树突相联系
篮状细胞
颗粒细胞(数目最多,是大脑皮质区的中间神经元)
数量少,大小不一,胞体呈梭形
大的梭形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质深层
树突:自细胞的上、下两端发出,上端树突多达皮质表面
轴突:自下端树突主干发出,进入髓质,组成投射纤维或联合纤维
梭形细胞
神经元类型
神经元小而少
主要有水平细胞和星形细胞
含许多与皮质表面平行的神经纤维
分子层
外颗粒层:主要由许多星形细胞和少量小型锥体细胞构成
外锥体细胞层:此层较厚,由许多中、小型锥体细胞和星形细胞组成
内颗粒层:细胞密集,多数是星形细胞
内锥体细胞层:主要由中型和大型锥体细胞组成
多形细胞层:以梭形细胞为主,还含有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
分层(从浅至深)
星形细胞的轴突与其它细胞建立广泛联系,对传入皮质的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反应
从丘脑而来的传入纤维主要进入第4层,与星形细胞形成突触。
联合传入纤维主要进入第2、3层,与锥体细胞形成突触
1~4层:主要接收传入冲动
传入纤维
主要起源自第5层的锥体细胞和第6层的大梭形细胞
下行至脑干及脊髓
投射纤维
起自第3、5、6层的锥体细胞和梭形细胞
分布于皮质的同侧和对侧脑区
联合纤维
传出纤维
皮质的第2、3、4层细胞与各层细胞相互联系,构成复杂的神经微环路,能够分析、整合、贮存信息(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可能与其密切相关)
大小不等,包括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除垂直方向的反复回路,还可通过星形细胞/锥体细胞的基底树突,使兴奋横向分布,影响更多垂直柱的神经元活动
传入神经元(直接或间接)通过柱内各层细胞构成复杂反复回路,作用于传出神经元
垂直柱(皮质细胞呈纵向柱状排列的结构)
大脑皮质的分层
大脑皮质
唯一的传出神经元:浦肯野细胞
兴奋性神经元:颗粒细胞
抑制性神经元:星形细胞、篮状细胞、高尔基细胞
神经元组成
星形细胞(小型多突):轴突较短,分布于浅层
胞体较大,分布于深层
分子层:分子层较厚,神经元较少
小脑皮质中最大的神经元
胞体呈梨形,从顶端发出1~3条主树突伸向分子层
树突分支多,呈树状,铺展在小脑叶片垂直的平面
轴突起自胞体,离开皮质进入髓质,止于小脑内部核群
细胞特点
浦肯野细胞层
细胞很小,有4~5个短树突
平行纤维:穿过浦肯野细胞的树突,与其树突棘形成突触
轴突末端上行至分子层呈T形,与叶片长轴平行,称平行纤维
胞体较大,树突分支较多,大部分伸入分子层与平行纤维接触
轴突在颗粒层呈丛状分支,与颗粒细胞的树突形成突触
高尔基细胞
颗粒层
小脑皮质分层
抑制性:去甲肾腺素能纤维
纤维较细,进入小脑皮层后与浦肯野细胞的树突形成突触
1个攀缘纤维可与1个浦肯野细胞形成300多个突触,故可引起其强烈兴奋
攀缘纤维(起源于延髓)
膨大的末端可与颗粒细胞的树突和高尔基细胞的轴突(或近端树突)形成突触群,呈球状,称为小脑小球
苔藓纤维(起源于脊髓、脑干)
兴奋性
小脑传入纤维
小脑皮质
α神经元:轴突较粗,分布到骨骼肌
γ神经元:轴突较细,支配肌梭的梭内肌纤维
Ranshaw细胞(中间神经元):其轴突通过与α神经元的胞体形成突触,可释放甘氨酸抑制α神经元的活动
前角(多为躯体运动神经元)
侧角(交感神经系统的节前神经元):胞体中等大小,轴突(节前纤维)止于交感神经节,与节细胞建立突触
后角(主要接受后跟纤维传入的神经冲动):轴突在脊髓白质内形成上行纤维束,通向脑干、小脑、丘脑,因而被称为束细胞
脊髓灰质内还存在许多中间神经元,它们的轴突长短不一,但都不离开脊髓。
脊髓神经元(多极型神经元)
脊髓灰质
神经系统
心脏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心血管系统
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
淋巴导管
淋巴系统
内皮:单层扁平上皮,表面光滑
内皮下层: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不含有营养血管
内弹性膜:由弹性蛋白组成的均质薄膜,中动脉明显
内膜
中膜:由平滑肌、弹性膜或心肌与结缔组织构成
外膜:由结缔组织构成,含血管、淋巴管、神经
管壁的一般组织结构
内皮: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表面光滑
内层:致密结缔组织
外层(心内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内含小血管、神经,还有束细胞(浦肯野纤维)
内皮下层
心内膜
心房的心肌较薄,心室的心肌较厚
呈短圆柱状
多数有分支
连接成网状
相邻纤维间由闰盘连接
心肌纤维特点
心肌纤维呈螺旋状分布,可分为:内纵、中环、外斜
心肌膜:主要由心肌纤维组成
外表面是间皮
间皮深面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血管、神经,常含脂肪组织
心外膜(心包膜脏层,属于浆膜)
心骨骼: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支架结构,两肌附着于心骨骼,但不相邻。
心包腔:位于心包脏壁两层间,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摩擦,有利于心脏的搏动。
表面为被覆内皮,内部为致密结缔组织。
功能:阻止心房和心室收缩时血液倒流。
心瓣膜:位于房室孔和动脉孔处,是心内膜向内层突起形成的薄片结构。
其它特殊结构
心脏壁的组织结构
功能:发生冲动,并将冲动传导到心脏的各个部分,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有节律舒缩
位于窦房结和房室结之间,细胞较小,呈多边形或梭形
细胞器较少,有分支连接成网
HE染色浅,胞质内细胞器和肌原纤维较少,糖原较多
起搏细胞(心脏兴奋起搏点)
位于房室束,介于起搏细胞与普通心肌纤维之间,比普通心肌纤维短而细
胞质内肌原纤维略多于起搏细胞
肌浆网较发达
移行细胞(传导冲动)
组成房室束及其各级分支,位于心内膜下层和心肌层
浦肯野纤维短而粗,形状不规则,HE染色浅
有1~2个细胞核,胞质中线粒体、糖原丰富,肌原纤维较少,胞质间有发达闰盘
浦肯野纤维(通过缝隙连接,将冲动快速传递到心室肌细胞,从而使所有心室肌纤维同步舒缩)
组成心脏传导系统的心肌细胞
心脏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的心肌细胞构成
血管(动脉、静脉)的一般组成
特点:管壁各层厚度、结构、组织成分发生渐变,中膜变化最明显。平滑肌细胞可产生纤维和基质。
特点:直径60~70nm,可形成内皮通道
功能:向血管传输物质(主要),作为膜储备用于细胞扩张和延伸
质膜小泡
特点:外包单位膜,内含6~26根直径15nm的平行细管
功能:可合成和储存与凝血相关的第VIII因子相关抗原vWF,可同时与胶原纤维和血小板结合,参与止血和凝血。
W-P小体
内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细胞含质膜小泡和W-P小体。
内皮下层:薄层结缔组织,含少量的平滑肌纤维,由血液渗透供给营养。
内弹性膜(不明显)
厚度较大,含40~70层弹性膜
弹性膜上有窗孔,由弹性纤维相连
弹性膜、弹性纤维:使扩张血管回缩(作为辅助泵的结构特点)
胶原纤维:维持张力
中膜
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含营养血管、神经纤维
大动脉管壁
大动脉(弹性动脉,含大量弹性膜、弹性纤维):主动脉、肺动脉、颈总动脉
内皮
内弹性膜
中膜:含有10~40层平滑肌纤维和丰富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
外膜:含有神经纤维和营养血管。
中动脉管壁
功能:中膜平滑肌受神经支配,得以收缩或舒张,使血管管径缩小或扩大,进而调节分配血流量
中动脉(肌性动脉,含有丰富的平滑肌纤维,内外膜较为明显):除大动脉外,其它在解剖学上有名称的动脉
小动脉(管径介于0.3mm~1mm的动脉,结构与中动脉相似,各层较薄):小动脉为外周阻力血管,可调节血流和血压。
各层较薄,无内、外弹性膜
中膜含1~2层平滑肌纤维
微动脉(管径小于0.3mm的动脉)
小动脉和微动脉受神经支配,得以收缩或舒张,进而调节局部组织血流量和血压
动脉的分类及特点
管径最细,分布最广并互相吻合成网
总面积巨大,各器官内疏密程度差别大
具有收缩功能,可调节毛细血管血流
毛细血管受损时,周细胞可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周细胞
分布:结缔组织、肌组织、外分泌腺、神经系统、胸腺、肺等
功能:参与各种屏障性结构的构成
连续毛细血管
分布:肝、脾、骨髓和某些分泌腺
功能: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甚至细胞出入血管
血窦
分布:胃肠黏膜、某些内分泌腺、肾血管球等
有孔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重要部位)
由细到粗逐级汇合,管径逐渐增粗,管壁逐渐增厚
中、小静脉与相应动脉伴行
三层膜界限不清楚
大静脉
中静脉
小静脉
微静脉
管径粗,管壁薄,管腔扁或不规则、弹性小
三层膜之间无明显界限
中膜薄(平滑肌、弹性组织少),外膜厚(结缔组织成分较多)
功能:将血液导回心脏,回流动力来自血流的压力差。
有静脉瓣(防止血液逆流)
静脉管壁
血管
循环系统
中枢淋巴器官:胸腺和骨髓
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结、脾脏、扁桃体等
免疫器官
由左叶和右叶组成,表面有被膜
被膜结缔组织呈片状,深入胸腺内,将胸腺隔成小叶
皮质上皮细胞
阳性选择:不能识别MHC分子的细胞被清除
阴性选择:与自身抗原发生反应的细胞被清除
细胞发育中的选择(由骨髓来源的淋巴性造血干细胞进入胸腺,再到皮质深处的过程)
皮质:由胸腺上皮细胞(构成支架)和胸腺细胞组成
细胞呈多边形,胞体较大
细胞间以桥粒连接
分泌胸腺激素
胸腺上皮细胞
由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而成
外周的上皮细胞核较为明显
细胞可分裂
中心的上皮细胞完全角质化
呈强嗜酸性染色
胸腺小体
髓质:含有特殊的胸腺小体
功能:形成初始T细胞的场所
胸腺
表面有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
数条输入淋巴管穿过被膜与被膜下的淋巴窦相连
淋巴结一侧的凹陷为门部,由血管和输出淋巴管组成
门部与被膜深入淋巴结实质,形成相互连接的小梁
皮质淋巴窦:淋巴窦壁由扁平的内皮细胞和星形的内皮细胞(支撑窦腔)组成
有较明显的界限
含大量的B细胞、Th细胞(辅助T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受抗原刺激增大,产生生发中心(如下图)
浅层皮质:含淋巴小结和小结之间的弥散淋巴组织(淋巴细胞的主要分布区域)
细胞呈立方形,细胞核较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仁明显
细胞排列不整齐(经常有淋巴细胞穿过)
高内皮细胞
高内皮微静脉(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副皮质区:位于皮质的深层,具有大片弥散的淋巴组织,其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抗原递呈细胞主要是交错突细胞,发生免疫应答时明显增大
相互连接的索条状淋巴组织
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含有浆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
髓索
与淋巴窦结构类似,但较宽大
腔内的巨噬细胞较多,具有较强的滤过功能
髓窦
滤过淋巴
参与免疫应答
淋巴结实质
淋巴结
被膜:富含弹性纤维、平滑肌纤维,表面有一层间皮
小梁:由被膜和脾门的结缔组织深入脾内形成支架
是中央动脉外的一层弥散淋巴组织
含大量的T细胞、少量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发生细胞免疫应答时,其中的T细胞增殖分裂
动脉周围淋巴鞘
含有大量的B细胞
经抗原刺激后,生成生发中心,其中的幼浆细胞进入红髓的脾索
含T细胞、B细胞和较多的巨噬细胞
主要功能为捕获和识别抗原
边缘窦:血液内抗原及淋巴细胞进入白髓的通道
边缘区
白髓
呈不规则的索条状
含B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中央动脉分支成笔毛微动脉,开口于脾索
脾索(富含血细胞的淋巴组织)
脾血窦
红髓
滤血功能(脾索和边缘区内)
免疫应答
造血功能:脾内有少量造血干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或某些病理状态下,脾可以恢复造血功能
脾脏
免疫系统
由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组成
上皮基底细胞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内含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感觉敏锐
角膜上皮
是一层透明均质膜
层内无细胞,有胶原原纤维和基质
前界层
原因1:角膜基质结构有序
原因2:角膜基质不含血管。(营养由房水和角膜缘的血管供应)
角膜基质:呈透明状
后界层:与前界层类似,但比前界层薄
角膜内皮:单层扁平上皮,上皮细胞可合成和分泌蛋白质
角膜
呈瓷白色,由大量胶原纤维交织而成
内部含少量血管、神经、成纤维细胞和色素细胞
巩膜
管壁由内皮、不连续基膜和薄层结缔组织构成
腔内充满房水
巩膜静脉窦(环形管道)
覆盖于巩膜静脉窦内侧,表面覆以内皮
轴心为胶原纤维
小梁网
角膜缘(巩膜和角膜的交界处)
外层(纤维膜):可维持眼球形状,保护眼内组织
虹膜基质:含色素细胞、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
虹膜上皮(∈视网膜盲部)
虹膜
睫状肌(平滑肌):密集分布在睫状体外侧
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结缔组织
主要分布于睫状体内侧和睫状突
睫状基质
外层:立方形的色素细胞
内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的非色素细胞(可分泌房水)
睫状体上皮(∈视网膜盲部)
睫状突(主动调节晶状体曲度:睫状肌)
睫状体
脉络膜: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
中层(血管膜)
为单层矮柱状上皮
细胞基底部紧附于玻璃膜
细胞顶部与视细胞相连,且有大量胞突深入视细胞间,二者无牢固连接结构
细胞内含有黑色素颗粒(防止强光对视细胞的损害)和吞噬体(可吞入视细胞脱落的膜盘)
细胞可以储存维生素A,参与视紫红质的形成
色素上皮层(视网膜脱落常发生的部位)
外节:含有膜盘(与胞膜不相连续),其上嵌有视紫红质,可感受弱光
内节:合成蛋白质
视杆细胞
外节:膜盘不与细胞膜分离(与胞膜相连续),其上嵌有视色素,可感受强光和色觉
内节:合成和补充视色素
视锥细胞
黄斑中央凹
视细胞层
外侧树突与视细胞内侧突形成突触
内侧轴突与节细胞树突形成突触
树突只与1个视锥细胞形成突触
轴突只与1个节细胞树突形成突触
侏儒双极细胞(位于中央凹边缘)
弥散双极细胞:树突可与多个视锥细胞或视杆细胞形成突触
其它细胞(参与局部环路的组成)
双极细胞层(含有连接节细胞和视细胞的双极细胞)
树突与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网间细胞的内侧突形成突触
轴突构成视神经的纤维层,形成视神经穿出眼球
侏儒节细胞:接受单一的视锥细胞和双极细胞的信息
胞体较大的节细胞:与多个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其它细胞
节细胞层(节细胞:长轴突多级神经元)
神经部
位于视网膜后部,含有中央凹,是视觉最敏感的区域
中央凹的视网膜最薄,双极细胞、节细胞斜向外周排列
光线落在中央凹的视锥细胞上
黄斑
视神经乳头:缺乏视细胞,又被称为“盲点”
特殊区域
内层(视网膜<视部,能感光的部分>)
眼球壁
眼
骨迷路
膜迷路
耳蜗呈蜗牛壳状,膜蜗管绕蜗轴旋转两周半
前庭阶和鼓室阶内含外淋巴,膜蜗管内含内淋巴(内外淋巴互不相通)
由松质骨构成,内有耳蜗神经节
蜗轴两侧为骨蜗管的管腔和膜蜗管
蜗轴
上壁(前庭膜):由2层单层扁平上皮和一层基板构成
血管纹:含有毛细血管的复层柱状上皮,可产生内淋巴
螺旋韧带:增厚的骨膜
外侧壁
骨性螺旋板:蜗轴的骨组织延伸形成的薄层骨板
膜性螺旋板(基底膜):两层上皮(上:单层柱状上皮;下:单层扁平上皮)加一层基膜的薄层膜性结构
下壁
膜蜗管
纵切面
耳蜗
内柱细胞:内侧有一列内指细胞
外柱细胞:外侧有3~5列外指细胞
柱细胞
指细胞:呈杯状,顶部凹陷,底面托一毛细胞
支持细胞(对螺旋器和毛细胞起支持作用)
游离面含有静纤毛(∈微绒毛)
底部与来自耳蜗神经节的双极细胞的树突末端形成突触
从蜗底到蜗顶,基底膜由窄变宽,听弦由短变长
蜗底基底膜与高频振动产生共振,感受高音;蜗顶基底膜与低频振动产生共振,感受低音
听觉的产生
基底膜(听弦):膜中含有大量的胶原样细丝束
毛细胞
螺旋器(柯蒂氏器/Corti器):基底膜上高度分化的螺旋状走行的听觉感受器
椭圆囊斑(位于前庭)
球囊斑(位于前庭)
壶腹嵴(位于半规管内)
位沙膜:支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在位觉斑表面形成的胶质膜。
位沙:位沙膜表面的CaCO3结晶。
位于支持细胞之间
顶部有众多静纤毛插入位沙膜。静纤毛一侧有一根动纤毛。
基底部与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突触
两斑的结构
两斑的功能:感受身体的匀速运动与变速运动。
壶腹嵴的结构
壶腹嵴的功能:感受头部和身体的旋转变速运动。(晕车/晕船:内耳前庭兴奋)
位觉感受器(位觉斑):均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
耳(内耳)
眼和耳
《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基础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