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读书笔记
2021-08-17 23:24:26 4 举报
AI智能生成
医学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体温及其调节
体温:深部平均温度;直肠:36.9~37.9 ℃ 、口腔:36.7~37.7 ℃ 、腋窝:36.0~37.4 ℃
体温正常生理变动
昼夜变动:一般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激素分泌水平的周期性变化,下丘脑有“生物钟”
性别差异:成年女性体温高于男性0.3摄氏度,随月经周期变化,排卵前日最低
年龄差异:儿童体温较高,老年人和新生儿体温较低
肌肉活动,精神紧张,略有升高。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不及时
产热和散热的基本过程
产热
主要产热器官: 安静时肝脏为主、 运动时骨骼肌为主
寒战产热:指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代谢产热(非寒战产热):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量最大,约占非寒战产热总量的70%。
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产热活动的最重要体液因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生长激素也可刺激产热。
散热
主要部位:皮肤
方式
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体温调节
温度感受器
外周温度感受器:皮肤、黏膜和内脏上感受温度变化的游离神经末梢,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
中枢温度感受器:脊髓、脑干网状结构以及下丘脑内感受温度的神经元,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
体温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调定点学说(类似恒温器的调节)
尿的生成和排泄
尿的生成
肾小球滤过功能
动力: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45mmHg、胶体渗透压:25mmHg、肾小囊内压:10mmHg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原尿)。(125ml/min)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19%)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近球小管:是大部分物质的主要重吸收部位。原尿中的Na+和Cl-在流经近球小管约重吸收65~70%。葡萄糖、氨基酸全部重吸收。
转运形式: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 和Na+-氨基酸同向转运体与葡萄糖、氨基酸共同转运
肾糖阈(180mg/100ml或8.89-9.11mmol/L):肾糖阈是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值,正常成年人为160~180mg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水的重吸收(被动重吸收)
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后,体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合成释放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ADH)减少或停止,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尿液稀释。
2Na+和K+的重吸收:受醛固酮调节——保钠排钾
主细胞和闰细胞:主细胞重吸收Na+和水,分泌K+;闰细胞则主要分泌H+
渗透性利尿: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增大,将妨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糖尿病多尿的原因,以及甘露醇利尿的原理。
排尿反射:受高级中枢控制的脊髓反射
神经
突触的构成: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
内分泌
内分泌系统的构成:内分泌腺 和内分泌细胞
激素: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在细胞与细胞间传递化学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按化学性质分类
蛋白质和肽类
胺类
类固醇
脂肪酸衍生物
作用方式
远距分泌
旁分泌
神经分泌
自分泌
甲状腺激素:四碘甲腺原氨酸(T4)或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
生理作用: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
产热效应:促进氧化,增加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糖代谢:双向性。
促进小肠吸收,增强糖原分解,血糖升高。
增加胰岛素分泌,促进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血糖降低。
脂肪代谢:能促进脂肪和胆固醇的合成与分解,但总的作用是分解大于合成。
蛋白质代谢:生理剂量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大剂量时则促进蛋白质的分解。
对生长发育的作用:促进组织分化、生长与发育成熟,特别是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和骨骼的生长影响最大。婴幼儿缺乏甲状腺素将患呆小病。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促进CN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其他作用:能使心率加快,心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对甲状腺分泌的调节:负反馈
下丘脑和脑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生长抑素和生长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与催乳素释放因子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与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
细胞的基本功能
膜结构:脂质双分子层
物质转运功能
被动转运
单纯扩散,如:氧气、二氧化碳、乙醇、尿素等
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离子选择性:对一种或几种离子有较高通透性而对其他离子通透性小或不通透
门控特性
电压门控通道:受膜电位调控
机械门控通道:受机械刺激调控
化学(配体)门控通道:受膜内外化学物质调控
无门控特性的通道:神经细胞钾漏通道等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结构特异性:特异的转移某种溶质
饱和现象:
底物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转运速度不再随底物浓度变化而变化
米氏常数(Km):最大扩散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米氏常数越大(小),载体蛋白与底物亲和力越小(大)。
竞争抑制性:两种物质都能被转运时,Km大的或者浓度低的物质转运收到抑制
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
钠泵(本质ATP酶,分解1分子ATP,3个Na+转运出胞,2个K+入胞),生理意义
维持细胞内高浓度K+;维持Na+和K+膜内外浓度差
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量
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相对平稳
继发性主动转运
能量来源于原发性主动转运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
细胞跨膜信号转导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如:骨骼肌终板膜Ach
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原因:钠泵,K+外流;骨骼肌细胞为-90mV,神经细胞为-70mV,RBC为-10 mV。
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原因:Na+内流
峰电位、去极化(上升支)、复极化(下降支)
特征:全或无、可传播性
肌细胞收缩;结构:三联体
神经-骨骼肌街头的兴奋传递:原因Ca+内流,Ach释放,终板膜受体激活,产生动作电位
骨骼肌的收缩:Ca+升高,与细肌丝钙蛋白结合。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基本过程:神经冲动—Ca+内流—突触释放Ach—递质与受体结合—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终池释放Ca+—肌丝滑行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
数量:男性:4.5~5.5×10∧12/L 女性:3.5~5.0×10∧12/L
功能:①运输O2、CO2②缓冲血液pH值
生理特性:
①渗透脆性:RBC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指标:常以RBC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作为脆性指标。0.42%NaCl,开始溶血;0.35%NaCl,完全溶血。影响因素:衰老RBC>刚成熟RB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正常RBC。
②悬浮稳定性:RBC能比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 以第1小时末RBC在沉降管中沉降距离来表示RBC沉降速度。正常值:男:0~15mm/h, 女:0~20mm/h。影响因素:血浆成分影响悬浮稳定性,与红细胞无关。
可塑变形性:RBC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的特性。 影响因素:与表面积/体积呈正相关;与RBC膜弹性呈正相关;与RBC内粘度呈负相关。
白细胞:吞噬、免疫、防御和保护作用
数量:(4~10)x10∧9/L
组成
中性粒细胞:吞噬外来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坏死组织、衰老的红细胞及抗原-抗体复合物。
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肝素、组织胺,参与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淋巴细胞:T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B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
单核细胞:吞噬作用、参与机体防御功能。
血小板
数量:100~300×10∧9/L
生理特性: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修复
生理性止血:正常时小血管损伤出血,经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止的现象。
过程:小血管收缩 → 血小板血栓 → 血液凝固
抗凝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过程:凝血酶原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①抗凝血酶Ⅲ:灭抗凝血酶Ⅲ:通过与凝血酶和凝血因子FⅨa、FⅩa、FⅪa、FⅫa等分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而抑制其活性②肝素:加强抗凝血酶Ⅲ的作用(2000倍)。③蛋白质C:灭活因子Ⅴ、Ⅷ;限制因子Ⅹa与血小板结合;增强纤溶。④0
循环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普通的心肌细胞:工作细胞
如: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0期:Na+内流
1期:复极化;K+外流
2期:平台期;K+外流,Ca+内流。生理意义:主要区别于骨骼肌的地方,防止心肌发生强直收缩
3期:K+快速外流
4期:静息期。
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自律细胞
如:.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浦肯野细胞
特点:4期自动除极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
0期:Ca2+缓慢内流
3期:K+快速外流
4期:自动去极 ;原因:Na+内流的逐渐增强;K+外流的逐渐减弱
浦肯野细胞
与心室肌细胞比较:相同点:都有0期(Na+内流)、1期、2期、3期、4期;不同点:4期会自动除极
心脏泵血功能
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0.8s)。心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75次)。
特点
心房和心室机械活动周期的时间是相等的。
心房和心室的舒张期均长于收缩期。
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其中舒张期缩短的比例大于收缩期。
心房和心室同时处于舒张状态,称为全心舒张期。无全心收缩。
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依靠全心舒张期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70%),而不是心房的收缩(30%)。
泵血过程
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
快速射血期
减慢射血期
舒张期
等容舒张期
快速充盈期
减速充盈期
心房收缩期
解题技巧:知道各期血流方向,来推房事瓣、动脉瓣的开闭,然后再推压力关系
心脏泵血功能评价指标
每搏出输出量:一次心跳一侧心室收缩射出的血量。60~80ml
每分心输出量(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心率X每搏出输出量;约5L/min.
心血管活动调节
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心交感N及其作用:递质:NE;受体β1;作用:正性(心率加快,房室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
心迷走N及其作用:递质:Ach;受体M;作用:负性(以上减弱)
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感受器: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传入神经:窦神经、降压神经
中枢:延髓孤束核
传出神经:心交感N(升血压)、心迷走N(降血压)、交感缩血管N
效应器:心、血管
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药理学部分有详解)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过程: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运输和内呼吸(组织换气)
肺通气
定义: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动力:呼吸运动(原动力)、肺内压、胸膜腔内压
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均等于大气压
呼吸运功形式
腹式呼吸:膈肌收缩和舒张,腹壁起伏。
胸式呼吸:肋间外肌收缩和舒张,胸壁起伏。
混合式呼吸:腹式和胸式混合,正常情况都是。
平静呼吸和运动呼吸
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平稳均匀,吸气主动而呼气被动。
运动呼吸:即用力呼吸,运动时、吸入气氧减少时、或吸入二氧化碳增多时,加深加快,吸气呼气均主动。
反映指标
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年人的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为400~600ml,平均约500ml。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约3500ml,女性约2500ml。(肺常用指标)肺活量=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
肺通气量: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肺通气量=潮气量 × 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 - 无效腔气量)× 呼吸频率;是反映肺通气效率的重要指标。
用力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
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VC)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时间肺活量(即用力呼气量):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呼气,第1、2、3秒末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意义:反映肺活量及呼吸阻力。
肺换气:静脉血变动脉血
定义: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动力:气体分压(张力)差
影响因素
气体分压差
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
气体分子量和溶解度
通气/血流比值
消化
组成:消化管+消化腺。
方式:机械+化学。
消化:大分子、不被吸收物质经消化道加工成小分子、易被吸收物质的过程。
吸收:食物中经过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维生素、水、无机盐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胃内消化
胃液成分:水、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HC03-、内因子
胃液作用
盐酸:胃腺的壁细胞分泌;生理作用:①杀菌。②激活胃蛋白酶原、为之提供适宜环境。③蛋白质变性。④促进胰液、肠液和胆汁分泌。⑤促进小肠吸收铁和钙。
胃蛋白酶原:胃腺主细胞分泌;生理作用:在盐酸作用下,转为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为胨和少量多肽。
黏液:胃黏膜细胞分泌;①溶解型(粘蛋白):润滑胃内食糜;②不溶解型(黏蛋白凝胶),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黏膜。
内因子:与VB12形成复合物,促进回肠主动吸收
胃的运动
容受性舒张:容纳食物。
胃的蠕动:3次/分,搅拌,研磨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促进胃排空。
小肠内消化
胰液
水
无机物(Na+、K+、HCO3-、Cl-),碳酸氢盐中和胃HCl
胰淀粉酶: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蛋白水解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基肽酶。胰蛋白酶原在肠液中被激活为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又激活糜蛋白酶原。
胰脂肪酶、辅脂酶
胆汁
成分(不含消化酶)
水(97%)
①胆盐(50%)→唯一与消化相关的酶
②磷脂(30%)→乳化脂肪。
③胆固醇↑或胆盐↓→形成胆石。
④胆色素:Hb分解产物。
作用
弱碱性的胆汁能中和部分进入十二指肠内的胃酸;
胆盐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中起重要作用:
乳化脂肪,增加脂肪与脂肪酶作用的面积,加速脂肪分解;
胆盐形成的混合微胶粒,使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产生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脂溶性维生素等处于溶解状态,有利于肠黏膜的吸收;
通过胆盐的肝肠循环,刺激胆汁分泌,发挥利胆作用。
小肠运动
分节运动→小肠特有;消化液与食物充分混合
蠕动和蠕动冲;向前推动食物。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