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读书笔记
2021-08-19 22:48:24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医学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应答
(掌握)组织屏障及其主要作用
皮肤黏膜屏障
物理屏障 由致密上皮细胞组成的皮肤和黏膜组织具有机械屏障作用,可有效阻挡病原体侵入体内
化学屏障 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含多种杀/抑菌物质,可形成抗御病原体感染的化学屏障
微生物屏障 寄居在皮肤和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可通过竞争结合上皮细胞、竞争吸收营养物质和分泌杀/抑菌物质等方式抗御病原体的感染
体内屏障
血脑屏障 位于血液和脑组织间的内部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毛细血管壁和毛细血管壁外覆盖的星形胶质细胞所组成
血胎屏障 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血胎屏障不影响母子间营养物质交换,但可防止母体内病原体等有害物质进入胎儿体内
(掌握)细胞种类(存在于血液和组织中)
来源于骨髓共同髓样前体的经典固有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经典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来源于骨髓共同淋巴样前体的固有淋巴样细胞(ILCs),如NK细胞(属ILC1亚群)、ILC2、ILC3和固有淋巴细胞(ILLs),如NKT细胞、γδT细胞、B1细胞
(熟悉)固有免疫细胞表达的模式识别受体及其识别结合的相关配体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是指广泛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胞内器室膜上、胞浆和血液中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外来病原体及其产物或宿主畸变和衰老凋亡细胞某些共有特定模式分子结构的受体
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是指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所共有的高度保守,且对病原体生存和致病性不可或缺的特定分子结构
(了解)固有免疫分子及其作用
补体系统:重要免疫效应分子,形成攻膜复合体(MAC)
细胞因子:重要效应和调节分子
其他抗菌物质:抗菌肽(α-防御素)、溶菌酶、乙型溶素
(熟悉)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经典固有免疫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表面受体/分子
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样受体
调理性受体:主要包括IgG Fc受体(FcγR)和补体C3b/C4b受体(C3bR/C4bR)
趋化和活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受体:如MIP-1α/βR、MIP-3βR、IFN-γR、GM-CSFR、TNF-α/βR等
抗原加工提呈和诱导产生共刺激信号的分子:如MHC-Ⅱ/Ⅰ类分子、CD80/CD86(B7-1/B7-2)和CD40等共刺激分子
特征性表面标志CD14分子
主要生物学功能
吞噬杀伤病原体
杀伤胞内寄生菌和肿瘤等靶细胞
参与炎症反应
加工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作用
树突状细胞
粒细胞:参与炎症反应、抗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
肥大细胞:参与过敏性炎症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
固有淋巴样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s)
NK细胞
分支主题
固有淋巴细胞(innate-like lymphocytes,ILLs)
自然杀伤T细胞(NKT)
识别特点:TCR缺乏多样性,抗原识别不受MHC限制。可识别靶细胞CD1分子提呈的磷脂和糖脂类抗原
功能:通过分泌穿孔素和表达FasL发挥杀伤肿瘤、病毒和胞内寄生菌感染的靶细胞
γδT细胞
识别特点:TCRγδ缺乏多样性,抗原识别不受MHC限制,直接识别结合。
功能: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和表达FasL等方式杀伤病毒感染和肿瘤靶细胞;分泌IL-17、IFN-γ和TNF-α等细胞因子介导炎症反应或参与免疫调节
B1细胞
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表面BCR缺乏多样性,产生以IgM为主的抗菌抗体
B1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一般无Ig类别转换
无免疫记忆,初次与再次应答抗体效价无明显差别
(了解)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即刻固有免疫应答(immediate innate immunity response)阶段:感染0~4小时内
早期诱导固有免疫应答(early induced innate immune response)阶段:感染4~96小时内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启动阶段 :感染96小时后
(了解)作用特点
第十五章 黏膜免疫
重要性:是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是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还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掌握)组成结构
黏膜组织屏障(上皮组织分泌大量黏液,其中含黏蛋白、抗菌肽,阻止微生物附于上皮)
肠上皮:防御素(阳离子小分子肽,穿透细菌薄膜使其裂解,阻断病毒吸附与感染)、溶菌酶类+紧密连接
肺组织:防御素、表面活性物质
胃内的酸性环境是有效的化学屏障
肠蠕动+呼吸道上皮纤毛运动可清除病原微生物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重要组成部分
肠道的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体内最大的淋巴结群:包括小肠壁的派尔集合淋巴结PP、散在分布的独立淋巴滤泡、阑尾、韦氏环—均为诱导部位
鼻腔的鼻炎相关淋巴组织(NALT)
呼吸道相关淋巴组织(BALT)
肠道共生菌群:健康肠道情况下的非致病菌。辅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形成屏障作用 、与致病菌竞争空间及养料 、保证肠道微环境稳定 、调控免疫细胞的分化
(掌握)细胞及功能
黏膜上皮组织及其固有免疫功能
肠细胞
转吞作用
多聚Ig受体(poly-Ig receptor,pIgR ):从基底面向黏膜面单向运送聚合体形式的IgA(pIgA)和IgM(pIgM)
FcRn(neonatal FcR ):FcRn与IgG类抗体结合,可双向转运IgG
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具有抗原处理和提呈功能
微褶皱细胞(microfold cells,M细胞):是滤泡相关上皮(FAE)中特化的、对抗原具有“胞吞转运”作用的上皮细胞
黏膜淋巴细胞及适应性免疫
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IEL)
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
黏膜效应T细胞( CD4+和CD8+)
黏膜调节性T细胞:利于CD4+ Treg的分化,可抑制Th1、Th17及IEL的活化及功能,调节肠道炎症反应
固有淋巴细胞3
黏膜B细胞
黏膜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黏膜组织特有的DC
DC捕获肠道抗原的途径
(熟悉)黏膜免疫耐受的形成(口服耐受)
(了解)黏膜相关炎症性疾病(炎性肠病(IBD))
第十六章 免疫耐受
(掌握)概念: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刺激所呈现的一种无反应状态。这种抗原特异性是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本质上的区别,对自身抗原的耐受避免了对自体组织的攻击
耐受原:诱导耐受形成的抗原
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免疫缺陷比较
(掌握)分类
先天性免疫耐受:胚胎发育过程中,未成熟淋巴细胞接触抗原,出生后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机体呈现无反应状态—异卵双胎小牛皮肤一直不排斥
后天性免疫耐受:某些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在输出到外周后,通过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失能、调节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等多种机制,丧失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
抗原因素
抗原剂量
低带耐受:抗原(TD)剂量过低,不足以激活T及B细胞,从而产生免疫耐受(T细胞)
高带耐受:抗原剂量太高,可能诱导细胞凋亡或向Treg分化,从而呈现耐受状态(T、B细胞)
诱导T细胞耐受所需抗原量小,发生快(24小时内达高峰)、持续久(数月~数年)—小快久
诱导B细胞形成耐受不但需要抗原量大,且发生缓慢(1~2周)、持续时间短(数周)—大慢短
抗原类型及剂型:可溶性抗原不易被APC摄取,不易引起有效免疫应答,但若与佐剂联合使用,则能被有效摄取和提呈,从而诱导正常免疫应答;颗粒型抗原本身易被APC摄取和提呈
抗原免疫途径:口服易致全身耐受,其次依次为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及皮下或皮内注射最难诱导免疫耐受
抗原持续存在:持续存在的抗原反复刺激的T细胞,导致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诱导耐受
抗原表位特点:某些抗原表位在特定宿主可能更倾向于诱导Treg细胞分化,导致耐受
机体因素
年龄及发育阶段:受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度的影响,免疫耐受的诱导一般在胚胎期最易,新生期次之,而成年动物产生免疫耐受比较困难,产生的免疫耐受也不持久
生理状态:免疫抑制条件下,易于诱导免疫耐受。器官移植时,给予免疫抑制剂有助于建立对同种异体抗原的耐受
遗传背景:某些个体可能对特定外来抗原呈现先天耐受,这可能与其MHC遗传背景有关
(掌握)免疫耐受机制
中枢免疫耐受:在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骨髓)发育过程中,T和B细胞经历阴性选择,以清除自身抗原反应性克隆
T细胞中枢耐受的建立
克隆清除:T细胞发育后期,新产生的单阳性细胞迁入胸腺髓质区,如果其表达的TCR能与胸腺上皮细胞或胸腺DC表面表达的自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呈高亲和力结合,将导致细胞凋亡,致使相应的克隆被清除
自然发生的Treg或胸腺Treg:部分自身反应性T细胞与对应的自身抗原结合后可能发育成为具有免疫抑制特性的Treg
AIRE缺陷:AIRE驱使很多原本仅在外周组织表达的自身抗原,在胸腺髓质区上皮细胞异位表达。这些异位表达的自身抗原可直接由上皮细胞呈递给胸腺T细胞,或者在上皮细胞凋亡后由胸腺DC摄取并交叉提呈给胸腺T细胞,进而诱导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凋亡和克隆清除,导致一种称作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病-白色念珠菌病-外胚层营养不良症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细胞中枢耐受的建立
免疫清除:在未成熟B细胞阶段,发育中的B细胞遭遇自身抗原时,若所表达的BCR能与自身抗原呈高亲和力结合,则可能导致细胞凋亡和克隆清除
受体编辑:另有部分自身反应性B细胞,在受到自身抗原刺激后还可能重新启动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重排另外一个轻链基因,产生具有新BCR的B细胞克隆,不再对自身抗原产生应答
外周免疫耐受:部分自身抗原反应性克隆未经充分选择输出到外周,机体另有多种机制抑制其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应答
克隆清除
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在外周遭遇自身抗原后,高水平、持续的抗原刺激导致T细胞被反复活化,后者随后上调Fas及其配体FasL的表达,而Fas结合自身或临近细胞表达的FasL后将激活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
如果高水平的自身抗原导致B细胞受体广泛交联,同时却缺失T细胞提供的辅助信号,B细胞也将被诱导发生凋亡
免疫忽视:自身抗原表达水平很低,或与TCR或BCR亲和性较低,它将不能有效活化对应的T或B细胞(如果自身抗原水平或者是共刺激信号强度发生显著改变,这类潜伏的自身反应性细胞有可能从免疫忽视状态转变为免疫应答状态)
克隆失能或失活
在缺少共刺激信号时,单独TCR刺激不能使T细胞充分活化,反而会诱导其进入一种克隆失能状态,以至于后来即使在有第二信号存在条件下对抗原刺激也没有反应性,如果自身抗原特异性T细胞处于失能状态,对应的B细胞即使受到适宜的抗原刺激也不能被有效活化,从而呈现免疫无反应状态
B细胞长期暴露于可溶性抗原时,后者常以单体形式存在,虽能与B细胞表面BCR结合,但不能使BCR交联,因而导致B细胞失能
免疫调节细胞的作用
多种免疫调节细胞参与外周免疫耐受的维持,起最主要作用的是Treg,包括胸腺细胞发育中自然产生的nTreg(通过细胞-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和在外周诱导产生的iTreg(主要通过分泌IL-10及TGF-β等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抑制功能)
免疫豁免
生理屏障(如血脑屏障、胎盘)令隔离部位的细胞不能进入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而免疫效应细胞亦不能进入这些隔离部位
局部微环境易于诱导免疫偏离,促进Th2型反应,而抑制Th1型反应
通过表达Fas配体,诱导Fas+淋巴细胞凋亡
产生TGF-β为主的抑制性细胞因子,或通过表达PD-1配体抑制T细胞应答
(针对免疫豁免部位自身抗原的淋巴细胞依然存在,一旦这类抗原因外伤、感染等原因释放出来,仍能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使之成为自身攻击的靶点。交感性眼炎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熟悉)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
诱导免疫耐受(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
口服或静脉注射抗原
使用变构肽配体:对T细胞表位肽中与TCR直接接触部位的氨基酸进行替换,如此获得的变构肽能模拟表位肽与MHC分子形成复合物,并被TCR识别,但却不能有效启动TCR下游的信号转导和激活特异性T细胞
阻断共刺激信号
诱导免疫偏离:一些细胞因子能抑制Th1和Th17细胞分化和功能,避免其造成的病理损伤;同时诱导免疫反应向Th2型偏离,发挥保护作用
骨髓和胸腺移植:减轻或缓解自身免疫病
减轻或缓解自身免疫病:在体外扩增调节性T细胞,然后再输入到受者体内
打破免疫耐受(感染、肿瘤)
检查点阻断:CTLA-4、PD-1等免疫负调控分子不适当的活化
激活共刺激信号
抑制Treg功能
增强DC功能
细胞因子及其抗体的合理使用
第十七章 免疫调节
定义:指免疫应答中免疫分子间、免疫细胞间、,免疫系统与机体其他系统间互相作用,构成一个相互协调与制约的调节网络,是机体免疫应答处于合适的强度与质量水平,从而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
组成
多种免疫分子(抗原、抗体、补体、细胞因子以及细胞膜表面受体分子等)
多种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DC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机体多个系统(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
失调结果
功能失调或异常,对“非己”抗原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就会丧失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机体将会受到有害损伤
对自身成分产生强烈的免疫共计,就会发生自身免疫病
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
(掌握)抗体或免疫复合物
免疫复合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免疫复合物( IC) 激活补体系统,通过Fc受体和补体受体相互作用,持续提供抗原供B细胞识别,诱发免疫应答
抗体负反馈调节体液免疫应答
机制:抗原被清除、占据抗原表位( IgG与BCR竞争性结合抗原)、不同受体同一抗原产生不同的信号(IC与BCR结合后又与同一B细胞上的FcγRⅡb结合产生抑制信号,终止B细胞增值分化和产生抗体)
独特型的免疫调节作用:新产生的抗体Ab1本质上为“抗原”,机体会产生抗抗体Ab2来削弱/增强其功能(位于超变区),高浓度抗BCR独特型抗体可封闭BCR
炎症因子分泌
PRR中Toll样受体(TLR)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结合后,通过MAP激酶等相关途径,诱导多种促炎症因子基因的激活,引起炎症反应,清除病原体
免疫系统启动相应机制可调节TLR介导的信号,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终止炎症反应
(掌握)补体
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促进B细胞的活化、提高APC的抗原提呈效率
补体系统自身存在抑制补体过度活化的负反馈调剂机制
(掌握)免疫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
免疫细胞激活信号转导的调控
信号转导中两类功能相反的分子—PTK激活 PTP抑制
免疫细胞活化中两类功能相反的免疫受体—ITAM激活 ITIM抑制
分支主题
各种免疫细胞的抑制性受体及其反馈调节
共抑制分子对T细胞增殖的反馈调节
CTLA-4:T细胞激活后24小时被诱导表达,优先结合CD80/86,负反馈调节T细胞活化,其融合蛋白用于治疗移植物排斥,抗CTLA-4抗体用于治疗肿瘤
PD-1导致活化T细胞的失活
B细胞通过FcγRⅡb受体实施对特异性体液应答的反馈调节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调节NK细胞活性(NK细胞抑制受体为CD94/NKG2A)
肥大细胞(FcγRⅡb)、γδT细胞(CD94/NKG2A可负反馈调节)等
(掌握)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
调节性T细胞(Treg)
免疫调节机制
1.干扰抑制T细胞的代谢
2.表达高亲和力IL-2受体,竞争性消耗IL-2,从而使T细胞凋亡
3.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
4.以颗粒酶B或穿孔素依赖的方式发挥溶细胞作用,抑制免疫应答
5.减弱共刺激信号,抑制抗原提呈作用
Th1、Th2(互相制约:Th0>IL-12>Th1>INF-γ>抑制Th2>IL-4>抑制Th1)、Th17(诱导中性粒细胞局部浸润和炎症效应)
M2型巨噬细胞(M1型主要参与抗原提呈、M2主要下调免疫应答)在肿瘤抑制性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大多数为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IFN-γ可活化巨噬细胞)
其他形式的调节作用
(熟悉)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对效应细胞的调节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的定义:免疫细胞活化并发挥免疫效应后,诱导的一种自发性细胞凋亡(仅针对被抗原活化并发生克隆扩增的免疫细胞)
AICD的机制:免疫细胞(Tcell)活化后表达Fas增加、活化的细胞(效应Tcell、NK细胞)量表达和分泌FasL、与免疫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细胞凋亡
AICD的失效引发临床疾病: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Fas或FasL基因发生突变、AICD反馈调节无效、病理性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增殖失控、全身性免疫损伤)
(了解)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和调节
调节网络是通过神经递质、神经肽、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及其它们各自的受体相互作用实现的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
雄激素-免疫抑制
甲状腺素-增强
α-内啡肽-抑制Ig合成
(了解)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MHC基因多态性是控制免疫应答水平的主要遗传因素
自然选择在群体水平上的免疫调节
除基因之外的非编码核酸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第十八章 超敏反应
(掌握)定义:又称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的二次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
(掌握发生机制、熟悉常见疾病)Ⅰ类超敏反应
特点: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嗜碱/酸性粒细胞胞质中含有嗜碱颗粒,颗粒中储存多种生物活性介质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发生快、消退亦快;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具有遗传倾向
变应原:指能诱导机体产生IgE,引起Ⅰ类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诱发剂量小)
常见变应原①药物或化学性变应原(青霉素、磺胺等),多为半抗原,与某种蛋白质结合后获得免疫原性②吸入性变应原(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③食物变应原(奶、蛋、鱼虾等食物蛋白或肽类物质)④某些酶类物质、细菌酶类物质
主要成分
IgE
IgE的产生依赖于IL-4
变应原特异性Th2细胞可产生IL-4等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抗体类别转换,分化成产生IgE的浆细胞; IgE可在不结合抗原的情况下,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 Fc受体(FcεRⅠ)结合,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长期不接触相应变应原,致敏状态逐渐消失)
IgE受体:
FcεRⅠ:高亲和力受体,主要在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等黏膜上皮及皮下结缔组织内靠近血管处)和嗜碱性粒细胞(分布于外周血中,数量少,可被招募到超敏部位发挥作用)表面,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可引发Ⅰ型超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则对Ⅰ型超敏反应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FcεRⅡ:低亲和力受体,分布广泛
生物活性介质:
成分:储存介质——组胺、肝素、类蛋白酶、糜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和羧肽酶等;新合成介质——细胞因子、脂类介质以及趋化因子等
生物学效应: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黏膜腺体分泌增加
机制示意图
(了解)临床常见疾病
全身过敏性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
局部过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
(了解)防治原则
查明变应原,避免接触
脱敏治疗
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采用小量,短间 隔、多次注射(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又必须使用者)
机制: 短时间内小剂量多次注射可使体内致敏靶细胞分期分批脱敏,以至最终全 部解除致敏状态(暂时性,一定时间后机体又被致敏)
应用:异种免疫血清过敏
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小剂量、间隔较长时间、反复 多次、皮下注射 (对已查明而难以避免接触的变应原)
机制:诱导产生大量特异性IgG 2 阻断变应原与IgE的结合 ,即封闭抗体
应用:最适用于吸入过敏原引起的过敏 性鼻炎或者过敏性哮喘
药物防治:抑制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拮抗生物活性介质的作用、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
免疫生物疗法:IL-12促使Th2型免疫应答向Th2型转换,下调IgE的产生等
(掌握)Ⅱ类超敏反应
特点:由抗细胞表面和细胞外基质抗原的特异性IgG或IgM类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发作较快
靶抗原:正常、改变的和被抗原或抗原表位结合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正常、改变的和被抗原或抗原表位结合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及细胞外基质
①同种异型抗原
②共同抗原
③自身抗原
④药物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
损伤机制:调理和吞噬作用、炎症损伤作用、ADCC作用
临床常见疾病
输血反应(天然抗体IgM)
新生儿溶血症(IgG)-分娩72小时内给孕妇注射Rh免疫血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其他:重症肌无力、急性风湿热
(掌握)Ⅲ类超敏反应
特点:由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IC)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激活补体,并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发生机制
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沉积—条件:免疫复合物本身的因素(IC理化性质、抗原与抗体比例影响IC大小、复合物过大、持续存在、吞噬细胞异常使之不能被清除)、机体清除免疫复合物能力降低、血管通透性(细胞间隙增大、高压、涡流)等因素
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组织损伤:补体的作用、中性粒细胞的作用、血小板和嗜碱性粒细胞的作用
机制示意图
临床常见疾病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IC引起的补体活化)、类Arthus反应(胰岛素依赖型病患者)
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导致的肾小球肾炎
(掌握)Ⅳ类超敏反应
定义:受抗原(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刺激产生的效应T细胞介导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性免疫应答,发生较慢,通常在再次接触抗原后24-72小时出现亦称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具有免疫保护和组织损伤双重作用。主要效应细胞为CD4+Th1细胞、CD4+Th17细胞、CD8+CTL亚群和巨噬细胞
抗原主要有:胞内寄生菌、病毒、寄生虫、化学物质
机制示意图
临床常见疾病
结核病:结核菌素试验为典型的实验性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干酪样坏死)
接触性皮炎:典型的接触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油漆、染料、农药、化妆品和磺胺、青霉素等药物)
其他 :Th1和Th17介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炎症性肠病和银屑病,以及CTL介导的1型糖尿病等
皮试检测
采用皮试法检测机体细胞免疫(Ⅳ型超敏反应)针对某种抗原的应答强度:上臂皮内注射一定量抗原,48~72小时观察注射部位的炎症反应
通过皮内注射PPD,观察局部DTH的强度,用以判定卡介苗接种诱导的免疫效果或某个体是否患有结核病
肿瘤患者结核菌素试验常常转阴或者为弱阳性
分支主题
补充要点
临床实际情况复杂,一般为混合型,以某一型为主
青霉素可以发全部类型的超敏反应
由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Ⅰ、Ⅱ、Ⅲ型超敏反应
第十九章 自身免疫病
(掌握)概念
免疫耐受:区别自己与非己,并对非己抗原发生免疫应答,对自身抗原则处于无应答或微弱应答状态
自身免疫:在免疫耐受状态下,一定量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和自身抗体普遍存在于所有个体的外周免疫系统中,有利于协助清除衰老、变性的自身成分,维持免疫自稳
自身免疫病(AID):是在某些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内因和外因诱发下自身免疫耐受状态被打破或自身免疫性细胞调节异常,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持续迁延的免疫应答,造成了自身组织细胞损伤或功能异常而导致的临床病症
(熟悉)诱发因素及机制
自身抗原的改变(环境因素,如感染、化学物质或药物,物理因素(如寒冷、潮湿、日晒)以及局部组织损伤可导致自身抗原释放或性质改变,从而诱发异常的自身免疫应答)
免疫隔离
免疫豁免部位:脑、睾丸、眼球、心肌和子宫
隐蔽抗原/隔离抗原:存在于免疫隔离部位的自身抗原成分
机制:在手术、外伤或感染等情况下,隔离抗原可释放如血液和淋巴液—自身免疫性交感性眼炎
自身抗原的改变
生物、物理、化学以及药物等因素可使自身抗原发生改变,从而产生针对改变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和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肺炎支原体感染—红细胞—溶血性贫血;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吸附到红细胞表面—溶血性贫血;类风湿因子(RF)抗原性发生变化的自身IgG,刺激机体产生IgE类自身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分子模拟
有些微生物与人体细胞活细胞外成分有相同或类似的抗原表位,在感染人体后激发针对微生物抗原的免疫应答,也能攻击含有相同或类似表位的人体细胞或细胞外成分
多发性硬化症(MS);A型溶血性链球菌—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心脏病
表位扩展
抗原表位
优势表位/原发表位:在一个抗原分子的众多表位中首先激发免疫应答的表位
隐蔽表位/继发表位:其隐藏于抗原内部或密度较低,是在一个抗原分子的众多表位中后续刺激免疫应答的表位
定义:免疫系统先针对抗原的优势表位发生免疫应答,如果未能及时清除抗原,可相继对隐蔽表位发生免疫应答
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MS、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
免疫系统异常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清除异常:自身反应性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经历阴性选择而被克隆清除(胸腺或骨髓微环境基质细胞缺陷、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基因突变或缺失)
免疫忽视的打破(DC高表达共刺激分子并提呈激活T细胞克隆;多克隆刺激剂-T细胞-B细胞;凋亡碎片未被清除并被B细胞识别内化-TLR9-抗体)
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障碍(长期不被清除)
调节性T细胞抑制功能异常
MHCⅡ类分子表达异常(提呈自身抗原)
遗传因素
HLA基因与自身免疫病相关性(胸腺选择—MHCⅡ;抗原提呈—分子模拟)
非HLA基因与自身免疫病相关性(自身抗原基因、固有免疫相关基因、信号和转录因子基因、细胞因子及受体基因、淋巴细胞调控基因、补体基因)
其他因素
性别:易感性和性激素有关
年龄:老年人多发(胸腺功能低下或衰老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儿童少见
(掌握)病理损伤机制
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自身抗体直接介导细胞破坏:Ⅱ型超敏反应
自身抗体介导细胞功能异常:模拟配体—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重症肌无力
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形成IC介导组织损伤:Ⅲ型超敏反应
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效应细胞:CD4+Th1和CD8+CTL
Ⅳ型超敏反应
分类: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了解)基本特征
分支主题
(了解)防治原则
去除引起免疫耐受异常的因素: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感染、谨慎使用药物
抑制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免疫抑制剂、抗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抗体或阻断剂、抗免疫细胞表面分子抗体、单价抗原或表位肽
抑制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口服耐受、模拟胸腺阴性选择
其他:脾脏切除(清除包被自身抗体的红细胞、血小板或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场所)、补充维生素B12
第二十章 免疫缺陷病
(掌握)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 :因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免疫系统先天发育障碍或后天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免疫细胞发育、分化、增生、调节和代谢异常
(掌握)特点
(1)对病原体甚至条件性病原微生物高度易感(反复感染)
(2)对自身免疫病及超敏反应性疾病易感
(3)肿瘤的发生率增高(尤其是淋巴细胞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
(掌握)分类(按病因)
(熟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发病机制)
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病
T 细胞缺陷、B 细胞正常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T-B+SCID)
T、B细胞均缺如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T-B-SCID)
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IgG和IgA水平明显降低;反复细菌感染
吞噬细胞数量和(或)功能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CGD)
孟德尔式易感分支杆菌病(MSMD)
补体缺陷病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水肿,C1INH基因缺陷所致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已经定义明确的免疫缺陷病
免疫失调性免疫缺陷病
固有免疫缺陷病
自身炎性反应性疾病引起的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IDD)
诱发因素:感染因素;恶性肿瘤;射线和药物;营养不良等
代表——HIV引起的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主要侵犯宿主CD4+T细胞以及表达CD4分子的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
(熟悉)HIV的致病机制
HIV诱导的机体免疫应答
临床分期及免疫学特征
免疫学诊断
(了解)预防和治疗
免疫缺陷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治疗原则
实验室诊断
(了解)治疗原则
第二十一章 感染免疫
针对病原体免疫应答的共同特征
抗胞外菌免疫:主要依赖体液免疫
固有免疫
补体活化
调理吞噬
炎症反应
适应性免疫
胞外菌所含有的蛋白质抗原可激活CD4+ T细胞,活化的辅助性CD4+ T细胞通过产生细胞因子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
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和杀伤作用
中和作用-IgG+IgA;补体激活-IgM+IgG;调理作用-IgG的某些亚型
分支主题
胞外菌的免疫逃逸机制
抗胞内菌免疫:主要依赖细胞免疫
固有免疫
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最早到达感染局部的是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分泌防御素在胞内菌进入宿主细胞之前对其进行破坏。活化的巨噬细胞在吞噬及杀灭胞内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还进行TLR介导的针对胞内菌的胞吞作用
NK细胞和γδT细胞的活化
NK:在巨噬细胞等协同下,NK细胞被活化后通过天然细胞毒性杀伤宿主细胞;活化的NK细胞分泌大量的IFN-γ,反过来促进巨噬细胞活化、间接促进Th1细胞分化
γδ T细胞:在抵抗至少某些胞内菌感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适应性免疫
肉芽肿的形成
当宿主抗胞内菌免疫与病原体的博弈相持不下、转为慢性感染时,就会在宿主感染局部形成一种称为肉芽肿的结构以局限化感染。肉芽肿的内层包含巨噬细胞和CD4+ T细胞,而外层是CD8+ T细胞
分支主题
分支主题
胞内菌的免疫逃逸机制
抗病毒免疫:主要依赖于细胞免疫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分支主题
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
抗寄生虫免疫
抗原生动物寄生虫免疫
抗蠕虫寄生虫免疫
分支主题
寄生虫的免疫逃逸机制
第二十二章 肿瘤感染
肿瘤抗原
分类和特征
(掌握)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分类
肿瘤特异性抗原:指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一类抗原
肿瘤相关抗原:指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组织均可表达的抗原,只是在细胞癌变时其含量明显增高
(掌握)根据肿瘤抗原产生的机制分类
1.突变基因或癌基因的表达产物
2.致癌病毒表达的肿瘤抗原
3.异常表达的细胞蛋白
4.糖基化修饰等导致的异常细胞蛋白及其产物
分支主题
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1.某些肿瘤细胞表达肿瘤抗原
2.大多数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仍然比较弱
3.难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这些抗原的有效免疫应答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应答特点
1.不同肿瘤细胞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有差异
2.机体对肿瘤免疫应答的产生及其强度不仅取决于肿瘤免疫原性,还受到宿主的免疫功能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3.机体可产生针对肿瘤的固有免疫应答,也可产生针对肿瘤抗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固有免疫应答发挥了第一线的抗肿瘤作用。
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力。
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效应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综合结果。
机体抗肿瘤的主要免疫效应机制
免疫效应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CTL的抗肿瘤作用
Th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固有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效应
NK细胞
巨噬细胞
免疫效应分子的抗肿瘤作用
抗体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双重作用
其他免疫效应分子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掌握)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肿瘤细胞所具有的逃避免疫监视的能力
1.肿瘤细胞的肿瘤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
2.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低下
3.肿瘤细胞共刺激信号异常
4.肿瘤细胞表达或分泌某些免疫分子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5.肿瘤细胞主动诱导Treg和MDSC的产生
6.肿瘤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肿瘤微环境的作用
1.肿瘤调节性T细胞
2.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3.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
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
肿瘤免疫诊断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抗原是目前最常用的肿瘤免疫诊断方法
肿瘤的免疫治疗
1.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疗法: CTLA-4、 PD-1/PD-1L
2.肿瘤的被动免疫治疗:细胞免疫疗法CAR-T
第二十三章 移植免疫
基本概念
移植物(graft):被移植的细胞、组织或器官。
供者(donor):提供移植物的个体。
受者(recipient):接受移植物的个体,或称宿主。
自体移植物(autograft): 移植物来自受者自身。
同基因移植物 (isograft): 移植物来自遗传基因与受者完全相同的供者。
同种异型移植物 (allograft): 移植物来自同种但遗传基因型有差异的另一个个体。
异种移植物 (xenograft): 移植物来自异种动物。
同种异体移植物诱导免疫应答的机制(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移植抗原(transplantation antigen):移植物表达的引起宿主抗移植物免疫应答的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即MHC分子:引起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
能引起强烈而迅速的排斥反应
HLA型别的差异是人类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抗原):引起弱而缓慢排斥反应
性别相关的mH抗原
常染色体编码的mH抗原
其他同种异型抗原
人类ABO血型抗原
组织特异性抗原
(掌握)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机制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对同种异型抗原的识别:是参与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关键效应细胞,可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识别同种异型抗原
直接识别(direct recognition):指受者T细胞直接识别移植物上表达的完整MHC分子,不需要受者APC加工提呈抗原
特点
交叉识别
反应速度快:无抗原摄取、加工、递呈过程
强度大:1种同种异型MHC分子+1%~10%T细胞克隆
为早期急性排斥的重要机制
直接识别中的过路白细胞
移植物中,如成熟DC和MΦ
通过直接识别激活T细胞
在急性排斥早期发挥主要作用
速度快
强度大
间接识别(indirect recognition):是受者T细胞识别自身APC加工提呈的来自供者MHC的抗原肽
分支主题
同种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一般来说需要双信号刺激:TCR识别APC上的完整MHC分子或抗原肽-MHC分子传递第一信号;T细胞上的共刺激分子受体与AP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相互作用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同种反应性T细胞的效应功能
(1)CD8+CTL介导的效应
(2)CD4+Th及其亚群在移植排斥中的作用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受者的MHC可作为抗原激发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同种异型抗原的抗体,并与MHC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直接溶解靶细胞。释放的补体片段造成移植物局部炎症反应加重。
(熟悉)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类型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HVGR)
超急性排斥反应
几分钟~几小时内发生
机制:预存Ab→补体→凝血、出血(血管内凝血)
急性排斥反应
数天~2周内发生
机制:CTL识别、杀伤移植物细胞,迟发性超敏反应
产生抗体,急性血管炎
慢性排斥反应
数月~数年(急性排斥转化)
机制:Th1、MΦ →炎症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VHR)
定义:骨髓移植时,供者骨髓移植物中的免疫活性细胞可识别宿主的移植抗原而发生排斥反应,损伤宿主。
发生条件
移植物中含有足够数量的免疫活性细胞
宿主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状态
宿主与移植物之间的组织相容性不同
发生情况(多数情况下由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引发)
骨髓移植(主要)
胸腺移植
脾移植
新生儿接受大量输血
(了解)移植排斥反应防治原则
供者的选择
1.红细胞血型抗原的检查
2.受者血清中预存抗体的检测
3.HLA基因配型
4.HLA交叉配型
移植物和受者的预处理
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监测
1.体液免疫的检测
2.细胞免疫的检测
3.补体水平检测
免疫抑制剂、.中草药类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免疫耐受的诱导
诱导中枢耐受的方法
1.针对胸腺诱导免疫耐受
2.建立同种异基因嵌合状态诱导免疫耐受
诱导外周耐受的方法
1.阻断共刺激通路诱导同种反应性T细胞失能
2.转输耐受性DC
3.转输Treg
4.转输髓源性抑制细胞和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第二十四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
(熟悉)体外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反应特点
具有高度特异性
是表面化学基团之间的可逆结合
需要适宜的抗原抗体浓度和比例
反应分为特异性结合阶段和可见反应阶段
影响因素:电解质、温度、酸碱度
检测抗原或抗体的体外试验
(掌握)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细菌、细胞或表面包被抗原的颗粒)与相应的抗体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的现象。(直接凝集、间接凝集)
(掌握)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后,在适当电解质存在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免疫比浊法、单向琼脂扩散、双向琼脂扩散)
(掌握)免疫标记技术:将抗原抗体反应与标记技术相结合,将已知的抗体或抗原标记上示踪物质,通过检测标记物,间接测定抗原抗体复合物
免疫酶测定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间接ELISA、BSA-ELISA、免疫组化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直接、间接
放射免疫测定法
发光免疫分析
免疫胶体金技术
免疫印迹技术
蛋白质芯片技术:又称蛋白质微阵列(protein microarray),可实现快速、准确、高通量的检测
免疫细胞功能的检测
免疫细胞的分离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
免疫吸附分离法
免疫磁珠分离法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
抗原肽-MHC分子四聚体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T细胞功能测定
细胞增殖试验
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检测
B细胞功能测定
单向琼脂扩散法、ELISA和速率比浊法等
抗体形成细胞测定
细胞毒试验
51Cr释放法
LDH释放法
细胞染色法
凋亡细胞检测法
吞噬功能测定
NBT试验
巨噬细胞吞噬试验
细胞因子的检测
生物活性检测法
免疫学检测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
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
ELISPOT
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法
第二十五章 免疫学防治
免疫预防—主要措施:接种疫苗
分类: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疫苗制备的基本要求
安全:设计、制备和运输均应保证安全性
有效:很强的免疫原性、很强的免疫保护和很长的免疫记忆
实用:简化接种程序、易于保存运输和价格低廉
(掌握)种类
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又称死疫苗:理化方法灭活制成,主要诱导体液免疫,产生抗体
分支主题
新型疫苗的发展
佐剂
应用
1.抗感染和计划免疫
2.抗肿瘤: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微生物的疫苗可被视作是肿瘤疫苗。如EB病毒疫苗可预防鼻咽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预防宫颈癌。
免疫治疗
定义:利用免疫学原理,从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人为干预和调整免疫功能(增强或抑制免疫治疗、特异或非特异免疫治疗、主动或被动免疫治疗)
研究方向
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
整体水平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掌握)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超敏反应、免疫缺陷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由基因突变而产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死亡细胞——恶性肿瘤
免疫自稳: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自身免疫病
(掌握)组成:
(掌握)免疫应答种类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ity):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与固有免疫相比,适应性免疫有三个主要特点,即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由B细胞产生的抗体介导,主要针对胞外病原体和毒素
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由T细胞介导,主要针对胞内病原体
体液免疫和细胞介导的免疫比较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比较
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发生异常导致的疾病,如免疫系统分化发育异常导致的免疫缺陷病;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异常导致的肿瘤、感染性疾病、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免疫学的应用:免疫学预防、诊断、治疗、免疫学技术
(熟悉)免疫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经验免疫学时期:我国古代医学家“以毒攻毒”防治狂犬病、源于我国的人痘接种预防天花、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的牛痘接种预防天花
实验免疫学时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派的形成、法国Louis Pasteur炭疽病减毒活疫苗、狂犬病减毒活疫苗、禽霍乱疫苗
科学免疫学时期:抗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遗传学基础、MHC限制性的发现、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等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
(掌握)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骨髓:造血器官、各类血细胞的发源地、人和其他哺乳动物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分化
胸腺:T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
结构
(掌握)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成熟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淋巴结
结构
功能:过滤作用、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免疫应答场所、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
脾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详情见第十五章 黏膜免疫
主要指胃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带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
(熟悉)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是指血液中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熟悉)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淋巴细胞再循环是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应答并发挥功能的必要前提
作用
使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为合理
增加淋巴细胞与抗原及APC接触的机会
使机体所有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全身各处的免疫细胞
第三章 抗原
(掌握)抗原的基本特性: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抗原被TCR或BCR识别及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半抗原(hapten):某些小分子物质单独不能诱导免疫应答,但当其与大分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赖氨酸等载体交联或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能诱导免疫应答,此类小分子物质称为半抗原,具备免疫反应性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抗原特异性: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活化T/B细胞或抗体,且仅能与该淋巴细胞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
(掌握)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基础: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抗原表位的分类
顺序表位/线性表位:由连续线性排列的氨基酸构成
构象表位:由不连续、空间上彼此接近形成特定构象的氨基酸组成
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特性的比较
半抗原-载体效应
(掌握)交叉抗原(cross antigen) 含共同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
(掌握)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 不同抗原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抗原表位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性质
宿主的特性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抗原的种类
(掌握)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分类
(掌握)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根据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分类
(熟悉)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超抗原(SAg):以极低浓度(1~10ng/ml)非特异性激活人体总T细胞库中2%~20%的T细胞克隆的强抗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肠毒素A/B(SEA/SEB)
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增强抗原特异免疫应答或改变应答类型,如卡介苗(BCG)、氢氧化铝、低甲基化CpG、弗氏佐剂(动物实验)
丝裂原:与丝裂原受体结合,促淋巴母细胞转化并有丝分裂,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
第四章 抗体
(掌握)抗体的结构
抗体的基本结构
重链
轻链:有两种——κ链和λ链(λ链有四种:λ1、λ2、λ3、λ4)
可变区(V)和恒定区(C)
铰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IgM和IgE无),富含脯氨酸,易伸展弯曲,有利于Ig两臂的活动
抗体的辅助成分
J链(joining chain)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 SP)—SIgA
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2Fab段+Fc段
胃蛋白酶水解片段:F(ab’)2段+pFc’段
分支主题
(熟悉)抗体的多样性:多样性抗原表位的存在是导致Ig异质性(即具有不同的抗原特异性)的外源因素,是Ig异质性的物质基础
(熟悉)抗体的血清型
同种型:指同一种属所有个体抗体分子共有的抗原表位,存在于Ab的C区
同种异型:指同种但不同个体的抗体中的免疫原性,存在于Ab的C区
独特型:指每个抗体分子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存在于CDR区。可刺激产生抗独特型抗体(anti-idiotype antibody,AId)
(掌握)抗体的功能
抗体V区的功能: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是Ig的主要功能,中和毒素、阻断病原入侵等(结合价:Ig结合抗原表位的个数)
抗体C区的功能
激活补体
结合Fc受体
调理作用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穿过胎盘(IgG)和黏膜(分泌型IgA(SIgA))
各类抗体的特性与功能
IgG:IgG于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是血清和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Ig,人IgG有4个亚类,分别为IgG1、IgG2、IgG3、IgG4;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其亲和力高,在体内分布广泛,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
IgM:单体IgM以膜结合型(mIgM)表达于B细胞表面,构成B细胞抗原受体(BCR),分泌型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一般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故脐带血某些病毒特异性IgM水平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等感染),也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特异性抗感染的“先头部队”
IgA:有血清型(单体)和分泌型(SIgA-二聚体-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两型
IgD:正常人血清IgD浓度很低,膜结合型IgD(mIgD)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可同时表达mIgM和mIgD,称为初始B细胞(naïve B cell);B细胞活化后其表面的mIgD逐渐消失
IgE: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血清浓度极低,是一类亲细胞抗体,其CH2和CH3结构域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FcεRⅠ结合,当结合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后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可能与机体抗寄生虫免疫有关
(了解)人工制备抗体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Ab)含有针对多种不同抗原表位的Ab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针对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均一的特异性Ab
基因工程抗体
第五章 补体系统
定义(complement system):由30余种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非活化形式),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其活化过程表现为一系列丝氨酸蛋白酶的级联酶解反应。主要由肝细胞、巨噬细胞产生;感染时大量升高;均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
(熟悉)组成
补体的固有成分
经典途径的C1q、C1r、C1s(C1分子量最大)、C2、C4
旁路途径的B因子、D因子
MBL途径的MBL、MASP
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C3(血浆中含量、浓度最高)、C5~C9
补体调节蛋白
备解素(P因子)、C1抑制物、I因子、H因子、C4结合蛋白等
补体受体
CR1~CR5、C3aR、C2aR、C4aR等
命名
裂解片段小片段为a,大片段为b(C2除外)
反应时,大的留下、小的走
(掌握)补体激活途径
经典途径
激活物:与抗原结合的IgG(1/2/3)、IgM分子(依赖抗体);与微生物表面结合CRP、SAP等
前端反应
特点:最早被揭示、进化中最晚出现、后期发挥作用
旁路途径
激活物:主要是细菌脂多糖和其他多糖,以及凝聚的IgA和IgG4等(为补体激活提供接触面)
前端反应
特点:识别自己与非己;补体效应的重要放大机制;参与早期非特异抗感染
凝集素途径(MBL—mannose-binding lectin)
血浆中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纤维胶元素(FCN)等直接识别病原体表面糖结构,依次活化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等形成与经典途径相同的C3转化酶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触反应过程
激活物: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细胞表面常见成分—以甘露糖、甘露糖胺等为末端糖基的糖结构
前端反应
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攻膜复合体(MAC)形成
MAC:C5b6789n复合物,插入细胞膜破坏局部磷脂双层,容许水、离子及可溶性小分子自由流动,细胞内胶体渗透压较高,故水分内流,最终破裂
结构
三条补体激活途径间的关系(出现先后顺序旁路途径—MBL途径—经典途径)
(掌握)生物学意义
细胞毒作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导致细胞破裂
调理作用(opsonization):C3b、C4b等的作用,结合于细菌、其他颗粒物质表面,再与吞噬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其的吞噬
炎症介质作用 :C3a、C5a(对中性粒细胞有很强趋化活性)等的作用,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介导炎症反应
清除免疫复合物(IC):C3b与IC结合黏附于红细胞、血小板运至脾脏等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免疫黏附(immune adherence)
(熟悉)激活的调节
针对补体激活,体内存在极为复杂和严密的调节机制,以维持内环境稳定
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某些中间产物极不稳定,成为级联反应的重要自限因素
调节因子的作用
(了解)补体与疾病的关系
补体固有成分或其调节蛋白缺陷,可引起补体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某些免疫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第六章 细胞因子
(掌握)定义: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在一定条件下也参与炎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掌握)共同特点
基本特征
(1)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8~30kD),多为糖蛋白。
(2)高效性,一般在较低浓度下(pmol/L)即有生物学活性。
(3)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
(4)可诱导产生,且合成具有自限性。
(5)半寿期短。
(6)效应范围小,绝大多数为近距离发挥作用。
作用方式
功能特点
(掌握)分类
根据细胞因子的结构和功能可将细胞因子分为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IL-7 B细胞发育过程中早期促分化因子
IL-11 刺激T细胞前体细胞生长、分化的因子
IL-1 促T细胞活化;介导炎症反应;促进B细胞活化;引起发热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
干扰素(interferon,IFN)
IFN-γ 活化巨噬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趋化因子(chemokine)
细胞因子受体根据其结构特点被分为六个家族
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血细胞生成素受体家族)
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干扰素受体家族)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IL-1R家族)
IL-17受体家族
趋化因子受体家族(7次跨膜受体家族)
分支主题
细胞因子受体共有链:在细胞因子受体中,信号转导亚单位常可共用
(熟悉)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除了膜型受体外,大多数细胞因子受体还存在着可溶形式,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
(熟悉)细胞因子诱饵受体:此类受体胞质段缺乏信号结构域,与相应细胞因子结合后不能启动生物学效应,反而使细胞因子失活,或者介导细胞因子内化后被降解,从而负向调控细胞因子活性
(熟悉)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
(掌握)免疫学功能
调控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和功能(中枢/外周)
调控机体的免疫应答
抗感染作用
抗肿瘤作用
诱导细胞凋亡
发挥负向免疫调控作用
其他功能
具有刺激造血
促进组织创伤的修复,促进血管的生成
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损伤修复
调控多种激素分泌等
(熟悉)细胞因子与临床
细胞因子风暴(高细胞因子血症):短期内机体大量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者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血症;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流感
致热与炎症病理损害:IL-1、TNF-α和IL-6均为内源性致热原
肿瘤的发生及免疫逃逸:IL-1,IL-6,IL-6R,IL-10,TGF-β
参与多种免疫系统相关疾病(超敏反应—IL-4促进IgE合成、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
参与代谢性疾病:IL-1、IL-6、IL-18、TNF-α、多种脂肪因子
细胞因子与疾病的治疗
直接治疗
拮抗治疗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human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HLDA)
(熟悉)概念: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为不同谱系、各个细胞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细胞表面表达的标记分子
(熟悉)分化群: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要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
与免疫功能相关的CD分子(举例)
功能
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
(熟悉)概念: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和作用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发生黏附,参与细胞的附着和移动,细胞的发育和分化,细胞的识别,细胞的活化和信号转导,是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凝血、肿瘤转移以及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
(掌握)分类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主要参与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并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
整合素家族:该类黏附分子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由α、β两条链非共价键连接的异源二聚体。可参与免疫细胞黏附,为T细胞活化提供共刺激信号,在淋巴细胞的归巢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整合素还参与细胞的成熟、分化以及血小板的活化和凝集等
选择素家族
钙黏蛋白家族
功能
参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活化
参与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参与细胞的发育、分化、附着和移动
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
(了解)白细胞分化抗原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HIV
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CD3,CD25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掌握)定义:是一组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小鼠的MHC称为H-2基因复合体
人的MHC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复合体
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血清补体成分的编码基因
抗原加工相关基因
非经典Ⅰ类基因
炎症相关基因
(熟悉)遗传特点
HLA的多态性:对于特定的某个基因座位,一个个体只有两个等位基因,分别来自父母的同源染色体;在群体中单个基因座位上存在两个以上不同等位基因的现象 (群体性概念)
等位基因及其产物结构上存在的差异
表现为抗原结合槽氨基酸残基组成和序列不同
单体型和连锁不平衡
等位基因的非随机性表达
连锁不平衡:同一条染色体上2个或2个以上的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同时被遗传给子代的几率高于随机分配的频率
单体型:一条染色体上MHC不同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特定组合
检测单体型比分析单一的等位基因频率,更有助于从无血缘关系人群中寻找HLA相匹配的器官移植供体
HLA分子
定义: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位于人第6号染色体,共有224个基因座位,其中128个为功能性基因座位。HLA复合体包括HLA I类、Ⅱ类和Ⅲ类基因区。HLA基因复合体具有多基因性和多态性
(掌握)分布
(掌握)结构及其与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掌握)功能
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MHC限制性:CD8+T细胞只能识别APC或靶细胞表面与自身相同的HLA I类分子和特异性抗原肽段形成的复合物,而CD4+T细胞只能识别APC表面与 自身相同的HLA Ⅱ类分子和特异性抗原肽段形成的复合物
参与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和分化
决定疾病易感性的个体差异
参与构成种群免疫反应的异质性
作为强移植抗原,在同种异体中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1.编码补体成分,参与补体的反应和免疫性疾病
2.非经典的MHC分子(HLA-G、E)是NK细胞受体的配体 调节NK细胞的杀伤活性
3.参与启动和调控炎症反应
(了解)HLA与临床医学
器官移植
异常表达和临床疾病
肿瘤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丢失,逃逸CTL的杀伤
糖尿病胰岛β细胞诱导表达HLAⅡ类分子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和疾病关联:等位基因决定人体对疾病易感程度。HLA-B27和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AS组B27阳性率58%~97%;正常人群1%~8%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分化发育
(了解)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分支主题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分支主题
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
克隆清除( clonal deletion):mIgM若与自身抗原相结合,及导致细胞凋亡
失能(anergy):mIgM表达下调,这类细胞可以进入外周免疫器官,但对抗原刺激不产生应答
(掌握)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receptor,BCR)复合物: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分子,具有识别、结合抗原及传递信号的作用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
Igα/Igβ(CD79a/CD79b)
B细胞共受体(co-receptor):B细胞表面的CD19与CD21及CD81非共价相联,形成B细胞的多分子共受体,能增强BCR与抗原结合的稳定性并与Igα/Igβ共同传递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分支主题
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仅有第一信号不足以让B细胞活化,还需要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第二信号主要由Th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相互作用产生
分支主题
其他表面分子
分支主题
(熟悉)分类
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类
分支主题
根据反应特异性分类
分支主题
根据BCR类型分类
分支主题
(熟悉)功能
分支主题
第十章 T淋巴细胞
(熟悉)分化发育
分支主题
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分支主题
(了解)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和TCR的重排
1.双阴性细胞阶段(CD4-CD8-,DN)
2.双阳性细胞阶段(CD4+CD8+,DP)
3.单阳性细胞阶段(CD4-CD8+或CD4-CD8+,SP)
(了解)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αβTCR基因重排
分支主题
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阳性选择(结果:获得自身MHC限制性)
分支主题
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结果:获得自身(中枢)免疫耐受)
分支主题
T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的增殖分化
在外周免疫器官与抗原接触,分化为效应T细胞、调节T细胞和记忆T细胞
(掌握)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TCR-CD3复合物
示意图
TCR:TCR是T细胞识别、结合抗原的主要单位
TCRγδ
TCRαβ:特异性识别APC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pMHC)(双重特异性:识别抗原肽的表位+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多态性部分)
CD3:转导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ITAM
CD4和CD8
TCR的共受体(coreceptor),辅助TCR识别抗原和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CD4:结合MHC Ⅱ类分子的β2结构域
CD8:结合MHC I类分子的α3结构域
共刺激分子
为T/B细胞完全活化提供共刺激信号的细胞表面分子及其配体
T细胞的共刺激/共抑制分子及其作用
丝裂原受体
其他表面分子:细胞因子受体、FasL、Fc受体、补体受体等
(熟悉)分类和功能
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类
初始T细胞(naïve T cell)
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Teff)
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Tm)
根据TCR类型分类
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的比较
根据CD分子分亚群
CD4+T细胞:识别MHC Ⅱ类分子提呈的13~17个氨基酸残基的外源性抗原肽→分化为Th
CD8+T细胞:识别MHC I类分子提呈的8~10个氨基酸残基的内源性抗原肽→分化为CTL/Tc
根据功能特征分亚群
辅助T细胞(helper T cell,Th)(CD4+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或Tc)
CTL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1.释放穿孔素(perforin),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2.释放颗粒酶(granzyme)等,借助穿孔素的孔道进入靶细胞,致靶细胞凋亡
3.高表达FasL,分泌TNF-α,通过Fas-FasL途径和TNF-TNFR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
CD4+CD25+Foxp3+的T细胞
负调控免疫应答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基本概念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能够加工抗原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通过MHCⅡ类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的APC
专职性APC(professional APC)
分类及其生物学特性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定义+作用是一类成熟时具有许多树突样突起的、能够识别、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初始T细胞进而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是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唯一能直接激活初始T细胞的专职APC
类型:经典DC(cDC)、浆细胞样DC(pDC)
(熟悉)经典DC的成熟过程
未成熟DC:皮肤黏膜-朗格汉斯细胞LC、间质DC
迁移期DC :接触和摄取抗原或受到炎性刺激表达特定趋化因子受体,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发生迁移,在过程中成熟
成熟DC(并指状DC)
未成熟DC与成熟DC特点的比较
(掌握)DC的功能
识别和摄取抗原,参与固有免疫应答(途径:胞饮、吞噬、内吞作用等)
加工和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还高表达共刺激分子,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免疫调节作用(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诱导与维持免疫耐受(外周免疫耐受)
单核/巨噬细胞(Mon/Mø):吞噬和清除病原微生物能力很强,IFN-γ可使之水平升高
B淋巴细胞:极低浓度仍可提呈抗原,不表达共刺激分子,需细菌刺激或Th辅助下才可以表达
三种专职性APC提呈抗原效应的比较图
非专职性APC (non-professional APC)
通过MHCⅠ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的APC:靶细胞
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抗原加工或称抗原处理:是APC将摄取入胞内的外源性抗原或者胞质内自身产生的内源性抗原降解并加工成一定大小的多肽片段,使抗原肽适合与MHC分子结合,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再转运到细胞表面的过程
抗原提呈:是表达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被T细胞识别,从而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诱导T细胞活化的过程
(掌握)MHCⅠ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
(掌握)MHCⅡ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
MHCⅠ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和MHCⅡ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的比较
(了解)非经典的抗原提呈途径(内源、外源)
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NKT细胞)
第十二章 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掌握)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性结合(发生短暂的可逆结合)
TCR不能特异性识别APC提呈的pMHC→T细胞与APC解离
TCR特异性识别APC提呈的pMHC→T细胞与APC进入特异性结合阶段
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
TCR特异性识别pMHC
免疫突触的形成
APC与T细胞之间免疫分子的相互连接
TCR-pMHC向中央移动
免疫突触形成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掌握)T细胞的活化信号
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TCR特异性识别pMHC启动第一信号、CD3与共受体(CD4/8)参与第一信号转导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共刺激分子对相互作用形成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可分为正性共刺激分子和负性共刺激分子)—如果没有第二信号,导致T细胞失能
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增殖和分化(IL-2对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必需的)
(了解)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
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和分化
CTL(细胞毒性T细胞)
CD4+T细胞(Th0由来)Th1作用于细胞免疫细胞;Th2作用于体液免疫细胞
CD8+T细胞:Th依赖方式、Th非依赖方式
T细胞的免疫效应和转归
(掌握)Th和Treg的免疫效应
Th1:直接接触诱导CTL分化,释放细胞因子活化巨噬(增强清除胞内寄生病原体的能力)、淋巴细胞(促进细胞活化、放大免疫效应)
Th2:辅助体液免疫应答、参与超敏反应性炎症
Th17:分泌细胞因子发挥效应,通过诱导中心粒细胞为主的炎症反应,吞噬、杀灭病原体,维持消化道等上皮免疫屏障的完整性
Tfh:作用于B细胞,与生发中心有关
Treg:负性免疫调控作用
(掌握)CTL
杀伤靶细胞的过程:效-靶细胞结合、CTL的极化、致死性攻击,然后脱离靶细胞,寻找下一个目标,使之凋亡
机制:穿孔素/颗粒酶途径;死亡受体途径(FAS/FASL、TNF/TNFR)
(掌握)T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抗感染、抗肿瘤、免疫病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
(熟悉)活化T细胞的转归
效应T细胞的抑制或清除:Treg的免疫抑制作用(晚期产生)、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
记忆T细胞(Tm)的形成和作用:更易被激活,对共刺激信号的依赖较低,分泌更多细胞因子,对细胞因子作用敏感性也高
分支主题
第十三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掌握)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共同完成)
BCR 复合物:有BCR和CD79a/CD79b(=BCR-Igα/β)组成,BCR辅助识别抗原表位, CD79a/CD79b负责向胞内传递信号ITAM
共受体:由CD19/CD21/CD81组成,增强作用
(掌握)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由与活化的B细胞相互作用的辅助性T细胞提供;
最重要的活化信号由CD40L-CD40分子相互作用提供
细胞因子的作用: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IL-21,IL-4等)参与B细胞的活化过程
(熟悉)B细胞的增殖和终末分化
在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的刺激下,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形成生发中心(根据发育阶段不同,其中细胞可分为中心母细胞和中心细胞)
生发中心可分为暗区和明区,生发中心B细胞在明区和暗区反复循环,在此过程中完成体细胞高频突变,抗体亲和力成熟和类别转换(Ig-C区重排)等关键过程,进而分化为浆细胞AFC或记忆B细胞Bm,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生发中心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TI-1抗原:又称为B细胞丝裂原,可激活成熟和不成熟的B细胞,诱导产生低亲和力的 IgM;TI-1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较早,在抗某些胞外病原体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TI-2抗原:仅可激活成熟的B细胞,以B1细胞为主;TI-2抗原诱导产生的抗体(IgM或IgG)可通过调理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清除,以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活化
TD抗原和TI抗原的异同
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
根据发生的时相早晚,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可分为
初次应答:初次接触某种类型抗原刺激产生的免疫应答(潜伏期、对数期、平台期、下降期)
再次应答:一定时间内,再次接触相同类型抗原刺激产生的免疫应答
初次应答的特点
刺激B细胞免疫应答所需抗原量多,应答潜伏期相对较长
B细胞产生抗体量少,亲和力低,主要抗体类型为 IgM
初次应答后可产生少量的针对特异抗原类型的记忆性B细胞
再次应答的特点
所需抗原刺激量少,可迅速启动免疫应答
抗体产量多,维持时间长,主要为高亲和力的 IgG
使用说明:内容较多已折叠,
点击右侧 + 可查看内容
点击右侧 + 可查看内容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