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2021-08-28 22:48:54 38 举报
AI智能生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极其本质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形成基础: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基本概念
含义和产生
商品含义: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产品
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的产生
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一般条件和基础)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条件)
属性
商品的属性(二因素)
1.使用价值
含义:有用性(具体东西)
属性:自然属性
有用
2.价值(最本质因素)
含义: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看不见的辛苦)
属性:社会属性
值钱
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
含义:做什么,如何做
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含义:多少时间,多少汗水
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属性
抽象价值
表现形式
内在: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亏本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盈利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时间降低
劳动时间降低,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外在:货币
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职能(价通藏支世)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劳动: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
矛盾: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从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
商品经济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
基本内容和要求
1.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2.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形成过程
1.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1.货币转化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为为资本的前提
2.劳动力成为商品
基本条件
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劳动力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4.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使用价值
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二)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1.劳动过程
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家利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大量剩余价值,实现资本价值的增殖
(三)资本的本质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资本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中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非人,如厂房,机器,设备,原料
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
人
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资本的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劳动力
3.剩余价值率
公式
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途径
1.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2.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以雇佣更多工人,扩大剥削范围
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
简单粗暴加班!
2.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潜移默化压榨!
3.超额剩余价值: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资本家提高生产率的直接目的)
(二)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可变资本
三、资本累积
(一)资本的积累的必然性及其实质
含义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实质
1.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
2.进行资本积累增大资本的规模
3.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4.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二)资本积累的后果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有机构成:C/V)
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失业人员)
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三)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进步的历史作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
历史趋势:用和生产社会化性质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三节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流通过程
单个资本
单个资本的循环
循环阶段
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决定作用)→销售阶段
资本职能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货币资本: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生产剩余价值的准备条件
生产资本: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剩余价值
商品资本: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
单个资本的周转
含义
这种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
构成
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机器、工具,厂房
流动资本:原料,材料,辅助材料
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因素
1.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2.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经济危机
一,根本特点:商品生产过剩
二,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三、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四、周期性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五、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剩余价值的分配
1资本的具体形式
产业资本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其中包括银行资本)
2.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产业利润
商业利润
借贷利润
银行利润
农业地租
第四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政治制度
国家制度(核心)
1.国体:资产阶级专制
2.政体:君主立宪制(英国和日本) 和民主共和制(美国)
君主立宪制
议会君主制
英国、日本
二元君主制
约旦
民主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德国,意大利
总统共和制
美国
政党制度
一党制:长期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
两党制:执政党VS在野党或反对党
美国
多党制:由两个以上的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
法国、意大利
三权分立
立法权
议会
行政权
政府
司法权
法院
民主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议会制
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为进进出出专政服务
意识形态
特点
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核心
利己主义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