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
2021-08-31 00:13:18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医学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病因
六淫
基本概念
解释: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分支主题
共同致病特点
外感性
六淫邪气均是自外界侵入人体,故称其为外感致病因素
风寒湿邪易侵犯人肌表,温热燥邪易从口鼻而入
季节性
春季多风病
夏季多暑病
长夏多湿病
秋季多燥病
冬季多寒病
PS.由于气候异常变化的特殊性,因此夏季也可见寒病,冬季也可见热病
地域性
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
西北多燥病
东北多寒病
江南多湿热病
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
长期高温工作者,多燥热或火邪病等
相兼性
既可单独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为病
单一致病
风气胜——行痹
寒气胜——痛痹
湿气胜——着痹
同时致病
风热感冒
暑湿感冒
湿热泄泻
风寒湿痹
六淫致病,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风邪(百病之长)
性质及致病特征
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动
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
性质及致病特征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邪凝滞
寒性收引
湿邪
性质及致病特征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湿性重浊
湿性黏滞,易阻气机(其主要表现)
症状的黏滞性
病程的缠绵性
易阻气机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邪
性质及致病特征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易伤肺
暑邪
性质及致病特征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属性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
暑多挟湿
火(热)邪
性质及致病特征
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火热易扰心神
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易伤风动血
火邪易致阳性疮痈
疠气(瘟疫病邪)
基本概念
名解: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病邪的统称(有别与六淫)
别称: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
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疠气多属热毒之邪,其性暴戾,故其伤人致病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险恶的特点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同一疠气对机体作用部位又具有定位性,即某种疠气可以专门侵犯某脏腑、经络或某一部位而发病,故患同一疫疠病的人群,大都症状相似
产生的因素
气候因素
环境因素
预防措施不当
社会因素
七情内伤
基本概念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
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引发和诱发疾病的情志活动
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致病特点
直接伤及脏腑
损伤相应之脏
影响心神
易损伤心肝脾
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素问·举痛论》
思则气结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素问·举痛论》
多发为情志病
分类
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
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
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
影响病情变化
有利于疾病康复
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
饮食失宜
饮食不节
过饥
影响(长期摄食不足,营养缺乏,气血生化减少)
气血亏虚而脏腑组织失养,功能活动衰退,全身虚弱
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弱易招致外邪入侵,继发其他疾病
过饱
饮食不洁
病变以胃肠病为主
饮食偏嗜
寒热偏嗜
正常:良好的饮食要求寒热适中
异常:过分偏嗜寒热饮食,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发生某种病变
偏嗜生冷寒凉之品,久易耗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
偏嗜辛温燥热饮食,则使肠胃积热,或酿成痔疮等
嗜酒成癖,久易聚湿、生痰、化热而为病,甚至变生癥积
五味偏嗜
多食酸:肉眡皱而唇揭
多食苦:皮槁而毛拔
多食甘:骨痛而发落
多食辛:筋急而爪枯
多食咸:脉凝泣而色变
食类偏嗜
劳逸失度
过劳(劳倦所伤)
劳力过度(形劳)
病变特点
主要伤气,耗伤脏腑精气(易耗伤肺脾之气),导致脏气虚少,功能减退(劳则气耗)
劳伤筋骨
劳神过度(心劳)
房劳过度(肾劳)
过逸
致病特点
安逸少动,气机不畅
阳气不振,正气虚弱
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致神衰气弱
病理产物
痰饮
基本概述
名解——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较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分类
痰
有形之痰:视之可见、闻之有声,或指触之有形的痰核
无形之痰: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但以致痰的方法有效,则认为该类疾病的发生是痰在作祟
饮
痰饮——饮留胃肠
悬饮——饮流胁下
溢饮——饮溢肢体
支饮——饮撑胸肺
痰饮的形成
病因病机: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
相关脏腑
肺
脾
肾
肝
三焦
致病特点
阻滞气血运行
影响水液代谢
易于蒙蔽心神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淤血
基本概述
名解:体内因血行缓滞或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淤血与血瘀的区别
淤血:能继发新病或加重原有病情的病理产物
血瘀: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的病理状态
淤血的形成
血出致淤
所出之血未能及时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留级于体内则成淤血
各种外伤致使血管破裂而出血,成为离经之血
脾不统血、肝不藏血、热灼脉络而致出血
血行不畅致淤
气滞致淤
因虚致淤
血寒致淤
血热致淤
致病特点
易于阻滞气机
影响血脉运行
影响新血生成
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致病的症状特点
疼痛——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尤甚
肿块——淤积于皮下或体内则可见肿块,肿块部位多固定不移
出血——血色紫黯或夹有淤块
色紫黯
面色紫黯,口唇、爪甲青紫等
舌质紫黯,或舌有瘀斑、瘀点等
肌肤甲错,脉涩或结代等
结石
基本概述
名解: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
结石的性状:泥沙样、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
结石的形成
饮食不当
饮食偏嗜,喜嗜肥甘厚味——胆结石
湿热下注,蕴结于下焦——肾结石或膀胱结石
空腹食柿,影响胃的受纳通降——胃结石
水质中含有矿物及杂质
情志内伤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气不达,胆汁郁结,排泄受阻,日久可形成结石
服药不当
长期过量服用某些药物,致使脏腑机能失调,或使药物沉积于体内某些部位而形成结石
体质差异
先天禀赋差异,以致某些物质的代谢异常,可形成易换结石病变的体质
久病损伤
致病特点
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的脏腑
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其他病因
外伤
外力损伤
因机械暴力所引起的创伤
烧烫伤
主要是以火毒为患灼伤形体,甚至火毒内攻脏腑而神识昏迷,或大量伤津耗液而致亡阴亡阳
冻伤
低温所造成的局部或全身的损伤
虫兽所伤
诸虫
蛔虫(蚘虫、长虫)
感染途径:多由饮食不洁,摄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症状
肠道:腹部疼痛,尤以脐周疼痛为多,时轻时重,或吐清涎,或夜间磨牙
胆道:胁部绞痛,恶心呕吐,或吐蛔,四肢厥冷,称为“蛔厥”
蛔虫寄宿日久,可致脾胃虚弱,气血日亏,面黄肌瘦,在小儿易致疳积
蛲虫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手指、食物污染而感染,并寄生于肠道
症状:肛门奇痒,夜间尤甚,以致睡眠不安。
绦虫(白虫、寸白虫)
感染途径:多由食用生的或未熟的的猪、牛肉而得
症状:腹部隐痛、腹胀或腹泻、食欲亢进、面黄体瘦,有时在大便中可见白色带状成虫节片
钩虫(伏虫)
感染途径:常由手足皮肤黏膜接触被钩虫蚴污染的粪土而感染
症状:
初起可见局部皮肤痒痛、红肿等
成虫寄生于小肠,可见腹部隐痛、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甚或肢体浮肿等
血吸虫
感染途径:多因皮肤接触了有血吸虫幼虫的疫水而感染
症状
急性期——发热、咳嗽、肝肿大或肝区疼痛
慢性期——腹泻、肝脾肿大
初起——发热恶寒、咳嗽、胸痛等
日久或晚期——肝硬化,以胁下癥块,鼓胀腹水为特征
脑型血吸虫病——症状性癫痫
儿童得病,严重可影响生长发育,形成“侏儒症”
药邪
基本概述
名解:指药物加工、使用不当而引起疾病发生的一类致病因素
“凡药有大毒,不可入口鼻耳目”“凡药物云有大毒及有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
药邪的形成
用药过量
药物用量过大,特别是一些有毒药物的用量过大,易于中毒
炮制不当
某些含有有毒成分的药物要经过适当的炮制可减轻毒性,但对此类药物炮制不规范,则易致中毒
配伍不当
部分药物配伍使用时会产生毒性或使毒性增加
用法不当
某些药物在使用上有着特殊的要求和禁忌
致病特点
中毒
加重病情,变生他疾
医过(医源性致病因素)
基本概述:指由于医生的过失导致疾病的加重或变生他疾的一类致病因素
医过的形成
言行不当
处方草率
诊治失误
致病特点
易致情志异常波动
加重病情,变生他疾
先天病因
基本概述
名解:指个体出生时受之父母的原因,包括源于父母的遗传病因和母体在胎儿孕育期及分娩时异常所形成的病因
胎弱(胎怯)
名解:指胎儿禀受父母的精血不足或异常,以致日后发育障碍,畸形或不良
表现方面:皮肤脆薄、毛发不生、形寒肢冷、面黄肌瘦、筋骨不利、齿生不齐、发生不黑、项软头倾、手足痿软、神慢气怯等
致病情况
各类遗传性疾病
先天禀赋虚弱
胎毒
狭义:指某些传染病,在胎儿期,由亲代传给子代
广义:指妊娠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误用药物、误食伤胎之物,导致遗毒欲胎,出生后渐见某些疾病
PS.近亲婚配,怀孕时遭受重大精神刺激,以及分娩时的 种种意外等,也可成为先天性病因。同时父母个体的体质类型也可遗传给子女,形成某些特殊的体质,决定对某些病变的易感性特点,易于患相同或相似的疾病
发病
基本概述
发病学说: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规律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基础理论
发病: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与正气的抗损害的相搏交争过程
主要因素
正虚
邪气
机理
“外内合邪”——《内经》
内疾是外邪得以入侵的基础
类型
伏气致病
伏邪致病
发病原理
基本原理——邪正相搏
正气——决定发病的内在因素
邪气——发病的重要条件
正气与发病
基本概念
正气的防御作用
发病中的作用
邪气与发病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环境与发病
气候因素
地域因素
生活工作环境
发病类型
病机
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虚实病机
虚实变化
虚实错杂
虚中夹实
实中夹虚
虚实转化
虚实真假
未完
阴阳失调
阴阳偏胜
阳偏胜
阳盛而阴未虚之实热证
阴偏胜
阴盛而阳未虚之实寒证
阴盛伤阳→阳气亏虚
阴阳偏衰
阳偏衰
含义:机体阳气虚损,机能衰退或衰弱,代谢缓慢,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
特点: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偏亢的虚寒证
形成原因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养
久倦内伤,久病伤阳
阴偏衰
含义:阴气不足,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特点:阴气不足、阳气相对亢盛的虚热证
形成原因
阳邪伤阴
五志过极化火伤阴
久病伤阴
阴阳互损(阴阳两虚)
阴损及阳:阴虚到一定程度,累及阳气生化不足→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
阳损及阴
阴阳格拒(阴阳之间不能相互维系)
阴盛格阳
阳盛格阴
阴阳亡失
亡阳:阳气突然性脱失→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
①邪气太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脱失
②汗出过多,吐泻无度,气随津泄,阳气外脱
③素体阳虚,劳伤过度,阳气耗伤过多
④慢性疾病,长期大量耗伤阳气,出现虚阳外越
亡阴
气血失常
气的失常
气之生化不足
气之耗损过多
气机失调
气滞
气逆
气陷
上升不足
中气下陷
气闭
浊邪外阻
气郁之极
气脱(虚脱病变的主要病机)
正不敌邪
正气持续衰弱
大出血、大汗
血的失常
血虚:血液不足,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
耗损过多
化源不足
血瘀:血液循性迟缓和不流畅
气滞
气虚
痰浊阻络
寒邪(邪热)入血
血热:血分有热,血行加速
气滞血瘀
气不摄血
气随血脱
气血两虚
未完
内生“五邪”(即内生五气:风、寒、湿、燥、火)
风气内动(《临证指南》: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肝阳化风
热极生风
阴虚动风
血虚生风
血燥生风
寒从中生
湿浊内生(脾虚生湿)
津伤化燥
火热内生
阳气过盛化火
邪郁化火
五志过及化火
阴虚火旺
经络病机
经络气血偏盛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阳明经之别.....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
经络气血逆乱
病理表现
①厥逆:经咯的气血逆乱引起人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
②其络属的脏腑功能紊乱(足太阴脾——厥气上逆则霍乱)。
③经气逆乱可导致出血。
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经络气血衰竭
病理表现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目上直视)反折瘛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者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脏腑病机
脏腑失调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主要表现
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各生理功能之间的失调
脏腑本身的阴阳、气血失调
心阳,心气的失调
心的阳气偏盛
心的阳气偏衰
心阴、心血的失调
心阴不足
心血亏损
心血瘀阻(心脉痹阻)
肺气、肺阴的失调(宣发 肃降)
肺气的失调
肺阴的失调
脾阳、脾气的失调
脾气虚损
脾阳虚衰
水湿中阻
脾阴的失调
脾阴失调(脾的气阴两虚)
肝气、肝阳的失调
肝气郁结
肝火上炎
肝阴、肝血的失调
肝血亏虚
肝阳上亢
肝风内动
肾的精气不足
肾精亏虚
肾气不固
肾的阴阳失调
肾阴亏虚
肾阳不足
胆功能失调
胃功能失调
胃气虚
胃阴虚
胃寒
胃热(火)
小肠功能失调(隶属脾之升清和胃之降浊)
受盛化物失调
泌别清浊失调
大肠功能失调(传化糟粕)
排便的异常
膀胱功能失调(贮尿和排尿)
三焦功能失调
三焦气化失司
心、肺、脾、胃肠、肝、胆、肾和膀胱的气机不利,气的升降出入异常,从而导致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
三焦是气和津液的通道,又是气化活动的场所,因而三焦的气化功能,概括了肺、脾、肾等脏器调节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
脑的功能失调(肾中精气亏虚,精不生髓,脑髓空虚→脑的功能失调)
《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髓、骨功能失调
脉的功能失调(脉道以通利为顺)
形成原因
津液枯涸→脉失濡养
痰浊内阻
气机不畅
寒凝瘀阻
病理表现
气滞血瘀
女子胞功能失调
气血不和
心、肝、脾、肾的功能障碍
冲任气血不足
督带经气不和
防治原则
未病先防
养生以增强正气
顺应自然
养性调神
护肾保精
体魄锻炼
调摄饮食
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防止病邪侵害
避其邪气
药物预防
既病防变
早期诊治
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治则——治疗疾病的法则
治则与治法的不同
标和本
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病机为本,症状为标
旧病为本,新病为标
脏腑精气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
治病必求于本(辩证论治的原则)
正治与反治
正治: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反治: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采用方药性质与病证中假象的性质相同,又叫从治
热因热用
寒因寒用
塞因塞用→以补开塞
通因通用→以通治通
治标与治本的运用
缓则之本
急则治标
标本兼治
扶正与祛邪
扶正:用补法扶助正气,主要用于虚证
祛邪:用攻法祛除邪气,主要用于实证
运用原则
①虚证宜扶正,实证宜祛邪
②虚实并存时,根据矛盾的主次,决定用扶正或祛邪的先后
③扶正不留(助)邪,祛邪不伤正
运用方式
单独运用
同时运用
先后运用
调整阴阳——纠正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损其偏盛
损其有余(偏盛)
泻其阳盛,治热以寒
适用于阳盛而阴相对未虚的实热证,兼阴虚佐以滋阴
损其阴盛,治寒以热
适用于阴盛而阳相对未虚的实寒证,兼阳虚佐以扶阳
补其不足(偏虚)
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滋阴以制阳
扶阳以制阴
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阴阳并补——适用于阴阳两虚证
回阳救阴——适用于阴阳亡失者
亡阴:益气回阳固脱
亡阳:益气救阴固脱
调整脏腑生理功能
调理气血
气病及血
血病及气
气随血脱——益气固脱止血
血虚致气少——养血为主,佐以益气
因时制宜
春夏——人体肌肤疏松而多汗,慎用辛温
秋冬——人体肌肤致密,阳气内敛,少用苦寒伤阳药
因地制宜
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寒冷,病多风寒,治宜辛温
东南地区——地势低而温热,病多湿热,治宜苦寒
因人制宜
性别
年龄
体质
绪论
基本概念
中医学
影响:阴阳五行学说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
基础: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
诊疗特点: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其涉及的内容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内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中医理论中医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自然科学属性
社会科学属性
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
社会文化基础
科学技术基础
医药实践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中医理论形成的标志
战国—秦汉 标志着中医理论的基本确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
汉之前—秦越人 《难经》: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东汉末年—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整体观念的概念
人体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辨证论治的概念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精气阴阳五行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
阴阳的基本概念
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
阴阳的对立制约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含义: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前提)
相互斗争
相互制约
相互排斥
PS: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
相互制约
相互消长
阴阳的对立制约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阴平阳秘
动及者,镇之以静,阳亢者,胜之以阳(《类经附翼·医翼》)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
制约太过——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或“阳虚则寒”
阴阳的互根互用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阴阳互根
阴阳互用
藏象
含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藏 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脏,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为”五脏“;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图)
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五脏
心(阳中之阳)
生理功能
主血脉
主神志
生理特性
主通明
心气下降
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在窍为舌
肺(阴中之阳)
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
肺有吸清呼浊,进行机体与外界环境气体交换的功能
肺主呼吸的机能由肺气肺气宣发和肃降来维系
主一身之气
一身之气的生成
一身之气的运行
主行水--“调通水道”
机理
肺气宣发
肺气肃降
“肺为华盖”“肺为水上之源”
临床治疗
宣肺利水--“开鬼门”、“提壶揭盖”
降气利水
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
肺具有辅心行血于周身的作用,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
主治节
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治理调节一身之气的运动
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
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代谢
生理特性
肺为华盖
水上之源
肺者,脏之长也
肺为娇脏
肺气宣降
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在志为忧伤(悲)
与秋气相通应
脾(阴中之至阴)
生理功能
主运化(饮食代谢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运化水谷
工作原理
谷食入胃,经胃腐熟(初步消化)后,变为食糜,下传于小肠以作进一步消化
小肠中的食糜,在脾气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后,分为清浊两部分
其精微部分(清),在脾气的作用下由小肠吸收,再经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全身
转输(精微)途径与方式
上输心肺,化生气血,通过心肺布散全身
向四周布散到其他脏腑
病理表现——脾失健运
运化水饮
转输(津液)途径与方式
上输于肺,通过肺气宣降输布全身
向四周布散,发挥其滋养濡润脏腑的作用
将胃、小肠、大肠中的部分水液经过三焦下输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居中枢转津液,使全身津液随脾胃之气的升降而上腾下达,肺之上源之水下降,膀胱水府之津液上升
主统血
脾气统摄血液的机能,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表现(气摄血)
生理特性
脾气上升
升清
脾气升动,将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向上输心、肺、头面,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
升举内脏
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
病理——中气下陷(脾气下陷)
喜燥恶湿
脾气下陷的病机
脾气虚衰,无力升举,又称中气下陷
脾气为湿气所困,不得上升反而下陷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在体合肉,主四肢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在志为思
在液为涎
与长夏或四时之气相通应
肝(阴中之阳)
主要生理机能
主疏泄
调畅脾胃之气的升降
促进、协调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使脾气升、胃气降的运动稳定有序,促进饮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和糟粕的排泄
调畅情志
调畅胆汁的分泌排泄
调畅排精排卵行经
男:精液的贮藏与施泄,是肝肾二脏疏泄与闭藏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
女:月经定期来潮,也是肝气疏泄(关键)与肾气闭藏作用相互协调的体现;按时排卵受肝气疏泄的调节
主藏血
贮藏血液
意义
濡养肝及其形体官窍
为经血生成之源
化生和濡养肝气
化生和濡养魂,维持正常神志及睡眠
调节血量
防止出血
肾(阴中之阴)
精气血津液
经络
经络学说概述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经别
经络的生理机能和应用
生理机能
沟通联系
感应传导及运输
调节
应用
阐述病理变化
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指导疾病的诊断
循经诊断
分经诊断
指导疾病的治疗
指导针灸推拿治疗
取穴的基本原则——“循经所过,主治所及”
指导药物治疗
以经络为通道,气血为载体,通过经络的传输,到达病所而发挥治疗作用
太阳——羌活
少阳——柴胡
阳明——白芷
厥阴——川芎、吴茱萸
少阴——细辛
体质
体质学说的概述
体质的基本概念
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综合方面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体质的构成
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个体体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理机能的差异性
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体质状况的评价
体质的特点
先天遗传性
差异多样性
形神一体性
群类趋同性
相对稳定性
动态可变性
连续可测性
后天可调性
体质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脏腑经络的盛衰偏颇决定体质的差异
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
影响体质的因素
先天禀赋
是人体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
年龄因素
性别差异
饮食因素
劳逸所伤
情志因素
地理因素
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体质的分类常用
分类方法
常用分类及其特征
阴阳平和体质
体质类型:机能较为协调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身体强壮,胖瘦适度
常见表现: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偏,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夜眠安和,精神充沛,反映灵活,思维敏捷,食量适中,二便通调;舌红润,脉象均匀
心理特征:性格开朗、随和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力较强
偏阳质
体质类型:亢奋、偏热、多动等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
常见表现: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平时畏热喜冷,或体温略高,动则易出汗,喜饮水, 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唇、舌偏红,苔薄易黄,脉多滑数
心理特征:性格外向,喜动好强,易急躁,自制力差
发病倾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偏阴质
体质类型:抑制、偏寒、多静等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较弱,易容易疲劳
常见表现:
心理特征:
发病倾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体质学说的应用
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阐述发病原理
解释病理变化
指导辨证
指导治疗
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注意药物性味
注意用药剂量
注意针灸宜忌
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
指导养生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