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2021-09-04 15:10:42 32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的全面确立 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节:《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胜利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历史新纪元
独:中国开始已崭新的独立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社: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前提条件
稳: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政: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社会的主人
权: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
执政的严峻考验
保:能不能保卫人民胜利的成果
经: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
独: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风: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祖国大陆的初步统一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巩固
解放大陆
时间:1951年10月
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民主政策
农奴翻身: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掀起土地改革运动。
妇女解放:195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妇女解放是整个社会解放的标准。
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七届三中全会(恢复元气第一会)
1950年6月,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合理调整工商业
三反:针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反:针对不法资本家: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窃取国家经济情报。
为新中国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初步开展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1953年,中国政府抗美援朝,彭德怀为总司令
抗美援朝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节: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过渡性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标志: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
主要的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经济
工人阶级
个人经济
农民及小资产阶级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资产阶级
主要矛盾
国际: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开始,把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过渡总路线
1953年正式提出
一化:要在一个相当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
第三节:开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三大改造
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则:资源和互利
组织形式(由低到高)
1.互助组(社会主义的萌芽)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
对手工业的改造
组织形式(由低到高)
1.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2.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3.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政策:赎买政策
初级形式:通过订合同的办法建立联系
高级形式:公私合营
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1.三大钢铁基地:鞍山、包头、武汉
2.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北京电子管厂、沈阳飞机制造厂
3.交通:武汉长江大桥、青藏新藏康藏公路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1.标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
2.变革: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
3.前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补充
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