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2021-09-04 15:06:52 38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主要描绘了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在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时,如何进行坚韧不拔的抵抗。这一时期,中国历经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一系列的战争与冲突,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受到严重侵犯。然而,中国人民并未屈服于外来压力,他们以各种方式进行反抗,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这些斗争虽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为后来的抗击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政治: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生产结构:小农经济
3.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仁政,三纲五常)
4.社会: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政治——官僚机构膨胀
2.经济——土地兼并
3.文化——万马齐喑
4.对外——闭关锁国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1.政治: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经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殖民:帝国主义瞅准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2.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1.军事侵略(首要)
1.操纵中国外交
2.享有领事裁判权
3.把持中国海关
3.勾结清政府
4.扶持、收买代理人
2.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3.对华倾销商品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3.经济掠夺
1.宗教渗透和侵略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3.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轮”
4.文化渗透
1.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开端
政治: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操纵中国命脉,奴役中国人民
经济: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社会阶级变化
民族矛盾(国仇):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最重要)
阶级矛盾(家仇):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主要矛盾
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历史任务
2.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1841年5月 广州三元里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关天培、陈化成、海玲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史荣椿、乐善
1884年中法战争 刘铭传击退法舰,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黄海:邓世昌(致远舰)、林永升;威海:丁汝昌、刘步蟾
199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人民群众的烦侵略斗争
1.社会制度的腐败(最根本的原因)
2.经济技术的落后
斗争失败的原因
1.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2.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瓜分中国的图谋未实现的原因
林则徐《四洲志》——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抵御外来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