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2021-09-04 15:08:51 39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主要讲述了1840年至1949年间,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经历的重大变革。这一时期,中国历经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历史事件,民众疾苦,国家危亡。然而,在这艰难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始终不屈不挠,勇敢抵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国家发展道路。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这一章深刻揭示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兴起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为《新青年》
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启蒙运动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这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意义及局限性
意义
1.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铜封建主义文化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打击了封建主义
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锁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放了思想
3.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准备了马克思主义
局限性
1.简单的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于思想文化
脱离经济
2.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脱离群众
3.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脱离实际
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李大钊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五四运动
运动发展
直接导火索
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过程
开始: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生在天安门游行示威,五四运动爆发。学生行动被北洋军阀政府镇压。
高潮: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
胜利:6.10日,释放学生,6.28日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运动意义
1.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4.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先驱
老:一部分原同盟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
中: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领袖(陈独秀、李大钊),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独秀《谈政治》
青: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毛泽东、周恩来、杨匏安、蔡和森等),杨匏安《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主义)
作品
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陈望道第一个翻译出《共产党宣言》
社团
李大钊(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学说
陈独秀(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谈政治》
陈主义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共产党的诞生
早期活动
1920年2月,“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上海),李大钊(北京)
1920年11月,李中主持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上海机器工会
中共一大召开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大建党
中心任务:开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
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1.领导: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2.思想: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3.世界: 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运动相联结成为其一部分。
反帝反封纲领制定与工农运动
中共二大召开
1922年6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解决了分清敌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
二大建纲
工人运动方面
分支主题
工农运动开展
工人运动方面
香港海员罢工——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起点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终点
农民运动方面
1921年9月,沈定一等在浙江省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
第三节: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同苏俄政府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正式确立联俄政策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会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1924年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合作的政治基础:以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为灵魂的新三民主义
国民革命的兴起
第一阶段:工农运动再次高涨(广州沙面租界工人罢工的胜利——由低潮转向高潮)
第二阶段:黄埔军校建立
第三阶段:孙中山逝世
第四阶段:中共四大(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的问题,制定开展工农运动的计划)
第五阶段:工人运动高潮的兴起
五卅运动: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掀起全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浪潮
省港大罢工(世界罢工之最)1925年6月起,在广州和香港(深圳)坚持了16个月,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
北伐直接目标
打到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伐战略方针
首先以主力进军两湖,消灭吴佩孚
然后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
最后北上解决张作霖
北伐战争得以胜利的原因
党好: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
人民好: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主义的正义的革命战争,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苏联好:得到了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革命战略战术。
工农运动的普遍高涨
1927年2月9日,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在农民运动方面,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迅速发展起来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国民党右派发动反共政变
1926年3月、5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件,打击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力量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以“清党”名义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宣布同共产党决裂,开始大屠杀(七一五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上:
1.敌我力量悬殊,反革命力量十分强大。
2.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共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
主观上:
1.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超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
2.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期
3.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
尽管失败,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1.它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戏
打击了帝封
2.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搭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