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2021-10-29 17:54:46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外历史纲要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内容包含必备知识和能力拓展,分别对应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知识图谱
必备清单
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兴衰
创立于曹魏时期
随着士族的没落无法继续,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
内容
选官方式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
选官标准
初创时重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家世
实质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隋唐:科举制
形成
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完善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扩大科举举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作用
扩大了统治基础
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省六部制
魏晋南北朝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隋唐时期
确立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职权
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具体政务
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具体政务
特点
相权三分
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群相制
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政事堂
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影响
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赋税制度
魏晋南北朝:租调制
实行
北魏孝文帝改革, 颁布均田令
内容
夫妻缴纳谷物叫“租”,缴纳帛或布叫“调”
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
成年男人负担徭役
唐初:租庸调制
内容
赋税征收对象定位21~59岁的成年男子
男子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作用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政府的税赋收入也有了保障
唐后期:两税法
背景
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国家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
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目的
解决政府财政困难
实行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内容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影响
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改变了自战国以来按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能力拓展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评价
特点
相权三分
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相互制衡,也能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职权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审核至执行,都经由三省处理
加强皇权
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
节制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皇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评价
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三省的分工,使宰相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集权制度更加完善。
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过度强化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