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直击本质
2022-04-06 09:40:12 15 举报
AI智能生成
《直击本质》--读书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看透三个本质,可抵十年奋斗
事物的根本属性
问题发生的根源
背后的底层逻辑
战略的根本属性是“选择”,而好战略就代表着“好的选择”。
思考及解决一个问题的起点,正是对事物根本属性的思考与理解。因此,事物的根本属性就是我们要去思考的第一个“本质”
当你能给一个事物以相对准确的定义时,就肯定是掌握了这个事物的根本属性。
能够打出精妙的比方就意味着,我们能将一个抽象事物的根本属性与生活、工作中常见事物的根本属性画上等号。
给出清晰的定义
做出准确的简单类比
打出精妙的比方
思考事物根本属性的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节
问题的根源很多痛苦和失败的产生,皆因没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
只有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解释,我们才能在下一次类似问题出现时,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对问题根源进行本质思考的时候,不仅要思考表层原因,还要思考深层原因;不仅要思考单一原因,还要思考复合性原因
思考问题的根源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做出正确的预测
第二节
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人性的三个弱点——贪、嗔、痴
方法,可能有成千上万种,或许还有更多;而原理则不同,把握原理,你将找到自己的方法。追求方法而忽视原理,你终将陷入困境。
抽象。越抽象的就越在底层
简洁。“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大道至简”说的正是事物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往往都是极其简洁的。
动力来源。底层逻辑是各种现象出现的动力来源。
通用性。底层逻辑针对的不是某个特定问题,而是某一类问题或现象,有时甚至能被运用在万事万物之上。
底层逻辑”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三节
本质:事物的根本属性、问题的根源和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本质思考力: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清事物根本属性,看透问题根源,看懂现象背后底层逻辑的思考能力
事物的根本属性: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它的根本原因
问题的根源: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隐藏在各种现象背后不变的规律
本质思考包括三件事
能解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
能解决问题、解释问题和预测问题
能找到同类问题的普遍根源
总结
第一章
所谓本质,说的正是这三件事:事物的根本属性、问题的根源和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归纳推理法
演绎推理法
溯因推理法:解释已知事物的过程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溯因推理法
溯因推理是要从现象B推出原因A,而本质思考是要从现象和问题出发,找到导致这一切发生的根源以及底层逻辑。从本质上讲,这两者具有非常相似的思考路径,所以溯因推理就是隐藏在“本质思考”黑箱里的具体动作
求同求异法、归纳法、抽象法、穆勒五法、结构性分析法、系统性分析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假设
本质思考的具体路径
第一节:如何看透本质
求同求异法
先归纳后抽象法
思考事物根本属性的两种假设法
定义 = 属 + 种差
归纳推理是由部分代替整体的推理,选取的样本越多,得出的结论就越可能准确。一旦发现一个矛盾,这个归纳推理的结论就得进行修正。如黑天鹅
抽象是指从众多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特征的思考过程。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考过程,但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具象的,所以还需要抽象这一思考过程。
找到了事物的根本属性。这就是找到事物根本属性的第二种方法:先归纳后抽象法。
取样的代表性比样本的数量更重要,这一点在进行归纳推理时必须注意
穆勒五法
5Why提问法
结构性分析法
系统性分析法
思考问题根源的四种假设法
求同法:通过寻找事物的共同之处,然后找出它出现的原因就是求同法。如彩虹
求异法:通过对产生不同结果的过程做记录,并找出过程中不同的点。来推导导致结果的原因。如睡前看电影和睡前做瑜伽导致入睡的效果
求同求异法:在出问题的区域找出共同点;在没问题的区域也找出共同点;将两个共同点比较。 如甲状腺肿大和碘的关系
共变法:共变法说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个现象发生变化,另一个现象随之变化,那么前一个现象就是导致后一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或部分原因。如水银与温度、气体与温度的关系
剩余法:通过排除之后,还有导致事物出现的事情。所以推理出还有导致事物出现的原因。如通过天王星推算发现海王星。剩余法只能用于研究复合现象的原因
它是通过不断提出“为什么”,从而帮我们找到导致问题出现的整个因果链的方法。就像是一个一头向下、不断深入的电钻,这种方法能帮我们将包裹在问题上的那些表层杂物清理干净,让问题露出它本来的样子。
5Why提问法时并不限定于只能做“5次为什么”的探讨。关键是避开主观假设,从结果开始,沿着因果关系的链条,直至找出原有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保险丝被扫段-->过滤器缺润滑油问题
什么是结构:结构的作用,它能化繁为简,化混乱为整齐
结构性分析法是什么:如果要讲结构性分析法,就要讲到金字塔原理。因为结构性分析法能够将事物从无序转变到有序,从混沌转变到清晰,其中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金字塔原理
任何一层的内容都是下一层内容的总结
同一层的内容必须具有相同的特征
同一层的内容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金字塔原理有三大规则
MECE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意思
如何用结构性分析法寻找问题的根源
借助通用框架:内因、外因;不知、不能、不愿;宏观、中观、微观;市场营销中的4C、4P框架
当子原因之间存在某些关联,有相互作用以及动态变化的时候,我们就要用系统性分析法去思考问题了
结构性分析法与系统性分析法之间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动态性。两者都是从整体去看问题,但结构性分析法是静态的分析,而系统性分析法则是动态的分析。
第一,系统是由元素组成的
第二,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第三,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都要实现某种功能。
(1)系统的三个特质
第一,是存量和流量。
增强回路:要么让事态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要么让事态向着越来越糟的方向发展。就会产生两种可能,要么是指数型增长,要么是加速崩溃。它有着自我强化的本领
调节回路:调节回路的趋势正好与增强回路相反,增强回路是越强则越强、越弱则越弱;调节回路是强则调回来,弱也能调回来,不论系统存量的初始值怎样,也不管它是高于或低于目标状态,调节回路都能将它调整到目标状态
在一个真实的系统中,往往会存在多个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
第二,是回路。
第三,是延迟。
(2)理解系统的三个关键
系统性分析法的本质是:不用线性分析的方式,比如用5Why提问法去看待你眼前的问题;也不用静态分析的方法,只看元素而看不见元素间的关系。相反,你要用整体的、动态的方式去看待眼前的问题,不仅看到元素,还要看到元素间的联系,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
你得通过对系统结构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找到导致系统问题的根本原因。
画出系统循环图。然后从图中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找到问题的根本解。
(3)如何在系统中找到问题的根源
A.两个元素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一共有两种因果关系:正向的因果关系(S)和反向的因果关系(O)。
B.当这些因果关系形成闭环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刚才所说的“回路”。
C.当一个回路中有偶数个(零也算)反向的因果关系(O)时,这个回路就是增强回路;当一个回路中有奇数个反向的因果关系(O)时,这个回路就是调节回路。
D.所有连续的闭合回路,要么是增强回路,要么是调节回路,没有第三种。
画系统图规则
调节回路
增强回路(自行死结)
为什么会达到增长的上限?
示例图
输入悬摆:一般用来表示期望达到的目标,或者是来自系统外部的驱动或限制因素,又或者是用来确定外部变量数值的具体参数
输出悬摆:它表示整个系统运作的结果。
打破自信死结的悬摆
要想通过系统性分析法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就得用系统循环图画出系统结构。这样,我们才能看到系统究竟是怎样运作的——其中的增强回路是怎样的,调节回路是怎样的,悬摆是怎样的,时滞又是怎样的。
交易成本越低的事,就越应该外部化;管理成本越低的事,就越应该内部化。
为什么企业并购会有很多失败案例。这是因为,并购失败这件事从根本上来看,往往都是由于并购虽然让外部市场的协同效应上升,但同时也会让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上升。这就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
我们可以先归纳,再抽象,然后对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作出大胆的假设
第一,防止过度抽象。一般来说,抽象程度越高,得出的底层逻辑的普适性就越高,但它的实际指导性也会变弱。
第二,注意区分随机事件与规律性事件。虽然从现象中找到底层逻辑至关重要,但必须区分这些现象到底是随机事件,还是非随机事件。如果是随机事件,是不可能有规律可循的。
在使用先归纳后抽象法时,我们还需注意两件事情
第二节:大胆假设作出假设的方法
第四节
第二章
迁移思考,我们可以将思维模型和底层逻辑运用到更多的领域,从而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升维思考能帮我们解决“无解之题”,让我们看到更宏大更高维的世界。
“正向-逆向”思考模型会让我们学会从正反两个方向去看同一件事,从而让我们获得更加全面、透彻的思考力,拥有更多的创造力。
想要顺利解决90%的问题,你不仅需要掌握80到90个重要的思维模型,还得学会对它们进行迁移运用
反应产物对反应速率有加快作用的反应称为自催化反应
迁移思考就是先找到经过抽象与当前问题“表面不同、本质相似”的问题,通过借用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解决当前问题的思维方式。
提升思考力
任何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的人造框架都是模型。
模型是将看起来纷繁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抽象化的方法。它是对信息的压缩,是帮助人们理解事物、解决问题的最佳框架。
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思维框架,从而决定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
SWOT分析模型
心理账户理论
SMART思维模型
本质是,在时间紧迫、资源有限、目标很多的情况下,为了高质量完成多项任务,并使整体效果最优,应先集中所有资源去实现相对容易的那个目标,然后再将所有资源聚焦在相对较难的那个目标上
如数学高考前先重点掌握选择题&填空题,其次在攻坚大题
不均衡发展策略模型
总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强调以低单位成本为用户提供低价格的产品,这是一种先发制人的战略,它要求企业有持续的资本投入和融资能力,生产技能在该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专一化战略:指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户群、某一产品线的细分市场或某一地区的市场
差异化战略:指企业力求在用户广泛重视的某些方面做到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它选择许多用户重视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并赋予其独特的地位,以满足用户需求
如面试企业,先了解岗位的要求,从自身找出差异化的有点和专一点作为差异化战略和专一战略
竞争战略模型
要想成功,就要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投资那些你真正了解的好生意,且把它们做到最好,同时要了解自己能力圈的明确边界。
主要作用是提高容错率,从而提高成功率
甜蜜区模型
模型举例
思维模型
将某一思维模型的本质抽象出来
与眼前问题进行类比
将思维模型的解决方案迁移运用到眼前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熵增定律的本质。如果将它抽象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熵增定律的本质是:一个孤立系统终会走向衰亡。
与生命有机体一样,企业也是一个系统。如果它是一个孤立系统,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那它注定会面临熵增不断增加,直至熵死的结局。所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增加它与外界的能量交换、物质交换,从而对抗熵增。
将熵增定律迁移运用在企业管理中
我们要将自己的心智打造成一个开放的系统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将别人的成功看成自己的灵感来源,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会将别人的成功当成对自己的威胁,从而产生巨大的不安全感与脆弱感。
用成长型思维代替固定型思维
一个人只有在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后,才有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流量思维者”,相反则是“存量思维者”。
用流量思维代替存量思维
对于终身学习者而言,他们通过每天的学习将自己的心智打造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后续还可能产生复利效应;对于临时学习者而言,他们的心智就近似于一个封闭的体系,无力对抗熵增,也无法产生复利效应。两者在短期内看不出明显的差别,但长此以往就会有天壤之别。
用终身学习代替临时学习,用终身探索代替不再探索
将熵增定律迁移运用在个人成长中
对抗熵增的方法:让系统成为开放系统
一个企业发展久了,就会进入一种稳定的平衡态中,这时如果不去改变,就会逐步走向熵死。想要对抗熵增,就要让企业成为一个非平衡态的系统,让它由稳定变得不稳定。只有这样,随机且无可避免的扰动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契机。这时,企业可以做的是,主动将竞争、创新和自我批判引入企业内部,让企业不再停留于稳定的平衡态中。
华为红蓝军
腾讯赛马机制
迁移运用到企业管理中
从舒适区走进学习区,甚至恐慌区
颠覆式成长不仅是一次S形曲线的飞越,它是很多次的飞越,它要求我们在完成一次S形曲线的增长后,再进入第二条S形曲线,重新来过,不断颠覆自我。
颠覆式成长
迁移运用到心智成长中
对抗熵增的方法:远离平衡态
在进行迁移思考时要注意:只能迁移具有相似本质的东西,不能迁移“本质不同、表面相似”的东西。
迁移思考是先找到经过抽象与当前问题“表面不同、本质相似”的问题,通过借用前面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当下问题的思维方式。它的迁移对象主要是思维模型与底层逻辑。
迁移思考是什么
80到90个思维模型是如何解决90%的问题的呢?答案是:要具有迁移思考的能力。
为何需要进行迁移思考
要想“从别处借用”,就得先找到事物的本质。越是本质的,就越是抽象的,因此,从“别处”借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思维模型与底层逻辑都是非常适合迁移运用的。
将某一思维模型或底层逻辑的本质抽象出来
与眼前的问题进行类比
将思维模型或底层逻辑的解决方案迁移运用到眼前的问题上
三个步骤
如何迁移运用
如何将思维模型迁移到生活中
第三章
升维思考·如何解决人生中的“无解之题”
升维思考指的是,跳出眼前问题的限制与常规解法,通过层级、时间、视角、边界、位置、结构的变换,重新思考问题及其解决之道的思维方式
如果说本质思考是在既有的结构或系统内,通过思考问题的根源,寻找根本解的思考方式;那么,升维思考就是打破既有层级、时间、边界、位置、结构,通过跃升、更新、拓展、重建的方法,让问题得到解决的思考方式。
层级思考法
时间轴思考法
视角思考法
第三选择思考法
无边界思考法
塑造者思考法
思维方法
愿景层位于最高层,它是超越个人身份的,是关于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或者说是关于我们的人生使命的。
身份层是关于“我是谁”的,涉及“我希望我是谁”或“我希望成为谁”
价值观层是关于“什么是重要的”,以及“为什么重要”的。
能力层是关于我的能力的,包括能力、状态、策略和处世模式。
行为层则是关于“我要做什么”或者“我已经做了什么”的,涉及具体的行动步骤和行为。
环境层是指我所处的环境究竟是怎样的。
这就是层级思考法,它告诉我们要想解决某个处于行为层面或战略、战术层面的问题,或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对个人而言,首先要思考的是自己的愿景、身份、价值观;对企业而言,首先要思考的是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所以,当我们想改变较低层次时,通过改变更高一层往往更加有效。同时,在思考低层行为习惯时,我们也不要忘了去更高层级看看导致低层行为习惯产生的根本原因
层级思考法(普通人看行为,卓越者看愿景)
逻辑层次中的上一层对下一层有指导作用。高层次上发生的改变必将向下“辐射”,从而在低层次上产生相应改变。在低层次上发生的改变有可能会影响到高层次,但不会必然发生。所以,我们将环境、行为、能力称为低三层(这是我们可以意识到的层次),将价值观、身份、愿景称为高三层(这是潜意识层面的东西)
时间轴思考法一流的思考方法会让问题自然消失
当站在那个特别的时间节点上时(即站到B点),你才能清晰地看到:哪些东西是你真正珍视的,哪些东西是你真正在意的,没做什么会让你感到特别遗憾,做了什么会让你感到满足或感到此生没有虚度。
当喧嚣退去,虚假的繁华落幕,人生的真相才开始显现
你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写下怎样的话。然后,你再用这些话来重新审视现在的生活与前进的方向
思考死亡,能使我们的追求减少世俗的成分,而增加精神的内容。死亡的想法对我们的影响,或许就是引领我们去追求那些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同时,死亡的想法能使我们漠视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因为他人的评价毕竟与我们的死亡没有丝毫关系,对死亡的预见能够使我们追求心中最渴望的生活方式。
站在时间轴的终点上
站到更远处的思考方法所带来的升维作用,它能让我们从此时此刻的纠结中抽离出去,站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回望。于是,我们当下的强烈情绪和纠结就会淡去,被情绪掩盖的真实需求与渴望就会浮现出来。
站到更远处
当我遇到困难,尤其是一些感觉当下无论如何也过不去的坎儿的时候,我就会用这种思考方法,每次都有收获。
站到极远处
退出整个时间线,退到时间线之外,彻底离开正在进行的一切。然后,站在时间线的外面,审视它,感受它
人生还有很多美好的可能性,眼前的痛苦只是生命中的一段经历。也许,在未来某一天再想起这段经历的时候,我不会感觉到痛苦,反而会觉得珍贵。这就是退到时间线外的思考方法。
退到时间线外
如果一件事是你真心想做的,那么你其实本就拥有实现它的时间与能力,根本无须如此着急,更无须焦虑和恐慌。
这就是拉长你的时间思考法,它是消除焦虑与恐慌的一剂良药,能让你拥有长期的定力。
拉长你的时间
所谓上帝视角,就是既能让自己深入其中,敏锐感受其中的变化,又能抽身其外,让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观察很多事情的发生及其结果。
上帝视角能让我们从“我”这个壳中抽离出来,成为自己生活与生命的一个旁观者或俯瞰者。作为旁观者或俯瞰者,我们看到的内容自然就与“我”所看到的内容大相径庭了,产生的感受也会因此不同。当作为“自我”时,我们看到的是有关自己的一切,会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当迷失在自己的感受与情绪中时,我们就会失去整体观与大局观。当作为俯瞰者时,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大局,我们会意识到,其实这个整体和大局也是有其运作规律、系统结构和它固有的目标与存在意义的。因此,转变就发生了
上帝视角
什么是世界观?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人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全面升级你的世界观
这就是视角转换后的两种思考法:上帝视角以及全面升级你的世界观。其实,很多问题并非无解,只是你的世界观没有升级而已。
普鲁斯特的话:“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发现新风景,而在于获得新视角。”
大多数人都认同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方式与思维模式,也就是“点状思维”
并非所有选择都得非黑即白、非此即彼,还有一种选择叫进退自如、行于中道。
当走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后,你一定能感受到世界正变得更加宽广。
如果你只会一种做事的方法,那你就和机器人无异;如果你只会两种做事的方法,你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你想真正地拥有灵活性,你就必须至少掌握三种做事的方法
从本质上来说,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有限与无限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边界。
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
无边界思考法,是让我们用无限游戏的方法去思考人生中的一切,从而打破有限游戏中的各种边界,获得人生自由的思考方法。
我们需要用无边界思考法打破人生的种种限制,活出无限游戏的自由。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关键包括三点:消除时空边界、消除角色边界、修改规则。
知识可分成两类:一类来自书本,一类来自实践
对知识的探索
智慧是指将智力、知识、经验和判断等综合起来,以某种方式融会贯通后,所形成的理解。换句话说,一个人把所经历的一切融会贯通后,所形成的自己的见解,就是智慧。
对智慧的追求
对美的向往
哲学家斯宾诺莎说,人类所能希望达到的最大极限就是自我满足。然而,没有对自我的了解与深刻的觉知,满足从何而来?
山本耀司所说的,“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我们才会了解“自己”
对自我的觉知与探索
对他人的帮助
从本质上来说,无边界思考法正是对我们人生观的拓展与重塑。当你的人生观从狭隘、有边界变得宽广、无边界的时候,很多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这也是升维思考的厉害之处,有时根本无须解决问题,问题就会自行消解。
人生的无限游戏
在一个结构中,能量往往会沿着最小阻力路径行进。换言之,能量在流动时,一定会找寻最容易的路。
最小阻力之路就是在既有结构中,已经走了很多遍,阻力最小、最自然而然的那条路。不但牛如此,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如此。
跳出最小阻力路径
(1)扪心自问“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逻辑层次理论告诉我们,高的层次总是在不可避免地驱动着低的层次。
塑造者思维则是从自己的愿景出发来思考问题的解决之道的(其思考的是: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顺着这个问题,就产生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愿景,以及一幅关于愿景的生动画面。因为这是依据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产生的愿景,所以我对它自然是充满了热情和期待,决心要将它变为现实,于是我打算这样做……)。
以愿景层为起点的思考,就是塑造者思维,这就像是给了你一个重新布局落子的崭新棋局,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向着自己的愿景重新出发。当聚焦自己的真实愿景时,你就会拥有无限的勇气和创造的力量。
(2)从零开始创造
重塑人生
塑造者思考法(没学过火箭技术,就不能造火箭吗)
跳出眼前问题的限制与常规解法,通过层级、时间、视角、边界、位置、结构的变换,重新思考问题及其解决之道的思考方式。
升维思考的本质是对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新审视,拓展及重塑。
层级思考法和时间轴思考法是对自我价值观的审视,视角思考法是对世界观的拓展和重塑,无边界思考法是对人生观的拓展和重塑
What
因为升维思考能给我们带来行为上的切实改变;有些问题如不升维思考就无解;升维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并拥有更宏大的人生观和更高阶的世界观;升维思考能让我们重新获得开始的机会,创造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Why
升维思考的六大武器:层级思考法、时间轴思考法、视角思考法、第三选择思考法、无边界思考法和塑造者思考法
How
第四章
逆向思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成功-失败模型
变化-不变模型
加法-减法模型
幸福-痛苦模型
组合-反向模型
逆向思维模型
成功-失败”模型,正向思维聚焦于成功的原因,逆向思维聚焦于失败的原因,而这个思维模型可以让我们在看到成功的原因的同时,毫无遗漏地关注到究竟什么会导致失败,在实践中我们又该如何提高成功的概率。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的意思是,人们讨厌前后不一致,总想着将前后协调起来、统一起来。当“避免不一致性倾向”与“讨厌不确定性倾向”结合起来的时候,就会产生非常可怕的后果——过早地做出决定但永不改变。于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就会一直抱着在小时候就已形成的错误观念,直到进了坟墓还不放手。
误判心理学
在过去的传统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即理性人假设。然而,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出现与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人其实不总是理性的,而且这种不理性行为还有着一定的规律。
A.在确定性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性收益。(确定效应)
B.在确定性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反射效应)
C.白捡100元的快乐,总是无法抵消丢失100元的痛苦。(损失规避)
D.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你一年收入7万”和“其他人一年挣9万、你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多数人竟会选择前者。(参照依赖)
E.很多人都买彩票,虽然可能赢钱,但基本上赢得很少,买彩票的钱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迷恋小概率事件)
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前景理论
行为经济学
失败原因一:产品没人要
失败原因二:无法保持专注
彼得·德鲁克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量化一件事,你就无法改进它。
失败原因三:不量化你的增长
失败原因四:随意乱花钱
失败原因五:动机错误
大败局和小败局
“事前验尸”法是提前思考失败的可能与原因的方法,可用于对行动方案做出初步决策之后和采取行动之前。它要求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假设所提议的行动方案已经实施却不幸失败。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第一,决策方案快要拟定好时,很多团队成员会受到集体思考的影响,“事前验尸”法则可以遏制这种影响;第二,它能激发那些见多识广的人的想象力,并将他们的想法引导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总之,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避免由盲目乐观导致的悲惨结果。
逆向思考法可被广泛运用于创业和企业的重大决策中,也可被运用在销售过程中和项目计划中。
“事前验尸”法
A.不要盲目地扩大自己的能力圈。人能做的事有限,你说什么、能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什么、能做什么。
B.不要一年做20个决策。一年做20个决策肯定会出错,那不是价值投资。一辈子做20个投资决策就够了。
C.不懂不做、不熟不投。不懂、不熟的事上不下重注,抓住你能抓住的机会。
D.不要走捷径,不要相信弯道超车。弯道超车是不开车和不坐车的人说的,弯道超车总是会被反超的。
先排除那些不该做的事,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不为清单”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它能起到过滤错误选项的作用。
不为清单
成功-失败模型正是通过对错误和失败的思考,从而为成功打下坚实基础的逆向思考模型。
正向思维关注变化,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跟上变化的脚步;逆向思维聚焦于不变,帮助我们在看到周围变化的同时,关注究竟什么才是隐藏在诸多变化背后那些不变的东西,即支配着万千变化背后的那双看不见的手是什么。
我们要思考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究竟什么才是隐藏在诸多变化背后不变的东西?什么才是支配着万千变化的那双看不见的手?
1.周期性变化
线性变化说的是那些非周期性的、渐进的、不是循环往复的,只是往一个单一方向发展的变化。
2.线性变化
宏观层面
中观层面说的是商业和企业的层面
在商业这个层面,很多东西都在瞬息万变,但至少有两件事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第一,一切商业的起点永远都是消费者获利;第二,人性是不变的。鉴于这两件不会改变的事,我们会知道,理解用户、洞察人性正是商业行为的第一步。
针对人性不变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人性。人性就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如贪婪、嫉妒、执着、恐惧等,简单地说,就是贪、嗔、痴。
中观层面
如果从微观层面,也就是从个人层面来看,有什么是不变的呢?
哪些能力属于可迁移能力呢?可迁移能力可分为底层的可迁移能力(思考能力)、中间层的可迁移能力(各种其他能力)和上层的可迁移能力(技能)。
子主题
微观层面
可迁移能力模型
可迁移能力就是个人成长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不变。一个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可迁移能力,尤其是提升底层的可迁移能力——思考力,才能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这个思维模型可以让我们在看到增加是一种选择的同时,关注到减法战略的巨大力量,并用减法战略实现增长与改变。
增加帮团队在关键点做决定和梳理目标的量。核心是转换思维,培养做判断的能力,而不是勤勉工作的能力。勤勉工作只是基础。
为了实现长期目标,我未来5年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实现未来5年的目标,我今年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实现今年的目标,我这个月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月的目标,我这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实现这周的目标,我今天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实现今天的目标,我现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用减法做目标管理
乔布斯对苹果做减法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只有做加法才能帮助我们完成企业快速增长的目标,其实不然,以聚焦为目的的减法战略,反而更有可能让我们实现目标。
用减法做商业战略
拥有更多在很多时候意味着选择过多、注意力耗散、身心俱疲,甚至不满足和不幸福
给生活做减法,并不意味着要减掉人生中所有的一切。相反,我们要通过做减法这个过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模式,重新建立与内在自我的深度沟通,重新梳理人生与事业的优先级,从而达到人生的最佳状态。这就是可以广泛运用于生活和人生的加法-减法模型。
用减法做生活和人生管理
只有规避痛苦,才能获得幸福
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这是因为人们是受意欲驱使的,而意欲的满足总是否定的。
要节制欲望,从而规避痛苦。你应该把对快乐、财产、地位、荣誉等的期望调至一个节制、适宜的尺度。
(1)摄取化学品来改变心情和感受
(2)嫉妒;
(3)怨恨;
(4)别做可靠的人,别忠贞不渝地做你所热爱的事;
(5)只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学习,尽量别从其他人失败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不管他们是古人还是今人;
(6)在生命的激流中,遭遇到第一个、第二个或第三个重大挫折时,就此沉沦下去,永不振作。
查理·芒格-6个获取到痛苦的方法
组合-反向思维模型主要运用在以下三个领域:发明创造领域、解决一般问题领域,以及商业创新领域。
当正向思考走不通的时候,我们可以反向试试,也许答案刚好就隐藏在相反的方向中。
法拉第
洗衣机脱水转抽
圆珠笔
发明创造领域
当遇到问题时,如果正向思考不成,我们就可以考虑逆向思考。逆向思考可能会带来创新,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空城计
解决一般问题领域
逆向战略——拿走顾客的一些常规期望,然后提供一些顾客意想不到的东西。
很多企业容易陷入一种惯性思维,那就是,认为要想把企业做好,就得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产品或服务。可惜,对手企业也这么想,结果导致大家越来越同质化,想讨用户喜欢越来越难。
在这个产品和服务都严重同质化的时代,逆向战略有可能是企业杀出重围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撤销一些服务的同时,增加另一些稀有服务,这样反而能吸引客户,从而从同类品牌中脱颖而出。
商业创新领域
逆向思维是什么?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为何需要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能让我们思考得更全面、更透彻,同时更富创造力。
成功-失败模型变化-不变模型加法-减法模型幸福-痛苦模型组合-反向模型
第五章
直击本质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