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标点符号
2022-07-11 11:13:3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标点符号定义 发展历程 具体内容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
a.表示停顿
b.表示语气
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作用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
句中点号
句号(。) 问号(?) 感叹号(!)
句末点号
点号
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句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引号( '')括号( ())破折号(——) 省略号(......) 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 专名号(_)分隔号(/)
标号
分类
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
定义
口口相传的断句方法
古时叫句读(dòu)
《诗》重复的形式、整齐的句子
《骚》兮表示一句结束
韵脚、语气助词等
替代方法
标点的形式和标注的位置不一样
明句读
古时候学习第一步是学会断句
古书的标点
虚词
因为最开始书是用来读的,读的时候语感会让你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
西方的拉丁文一开始也没有标点
①甲骨文时已经有标点符号
每局离开一两个字书写,以表示语句的停顿
②离经辨志
文字符号
句读符号
③不统一阶段
旧式标点
④五四时期才统一
发展历程
概要
据传说第一个发明标点的人,是在墙壁刻字时,飞来一只虫子,然后拍死,刚好在一个断句的地方,发觉很合适。于是有了灵感使用“小黑点”来断句,慢慢发展成完整体系的标点符号。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才能体现出中国诗词歌赋的博大精深呐,有些道理岂是凡夫俗子能参透的?而聪明之人又怎会纠结于会词不达意,他们能全方位领悟所表之意
古时读书因为印刷品极其小众难得,汉代以前断句发声是口口相传的,即句读。
北宋活字印刷兴盛之后,语言大量记录在纸上才有了标点的现实需要,也是在北宋开始印刷品上大量出现句号逗号顿号。
印刷
近代因为白话文运动,先辈们以西方口语化的方式进行文体改革,标点符号全面接管虚字应用,于是句读断了传承。因为失去了句读,所以现在用白话文的朗读方式来读文言变得佶屈聱牙
受历史事件影响
①为了保持作者的原意不被曲解---或误解,都没有必要断句,断句的结果就约束了后来人的理解;
②文带多义形式,随便断句,限制思想的表达,更重要是,需要读者用心思考
④增加读的难度
古时候文章
小故事
标点符号
标准不统一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