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心脏病
2022-06-13 13:40:20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结构性心脏病学习梳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2001年TCT会议,美国Martin Leon教授对经导管技术分类时,第一次提到结构性心脏病这个术语
2005,CSI会议上德国Horst Sievert教授正式提出结构性心脏病概念
概念起源
结构性心脏病是指任何心脏结构的异常,任何与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右冠的疾病。
经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成像,运动负荷试验,心内膜活检等现有客观检查及尸体解剖能够发现的心脏结构异常
广义结构心指除原发心电疾患和冠脉疾病以外导致心脏结构异常的疾病。
狭义概念:指解剖异常引起心脏结构的改变所造成心脏病理生理的变化。
主要用于心律失常领域,指相对于心脏功能性改变而言,心脏发生器质性改变,包括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心力衰竭等
器质性心脏病
国际文献:structural heart disease还有另一层意思,
概念
先天性心脏病
获得性心脏瓣膜病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初步定义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解剖结构的异常、欠缺、损害等造成心脏病理解剖、病理生理所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2008,戴汝平教授倡导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组建“结构性心脏病”学组
结构性心脏病是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结构异常的统称,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
2009年,赵世华教授对结构心脏病概念阐述
2010年,中国医师协会成立了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
其治疗理念涵盖通过矫正或改变心脏结构来治疗所患疾病的技术。
2021葛院士接受采访时指出,结构性心脏病是指心电疾病和冠脉疾病以外任何与心脏和临近心脏大血管结构有关的疾病。
国内发展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
心脏瓣膜病(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等)
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等)
并发于其它疾病或者外源性的心脏结构异常(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等)
并发于其它疾病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并通过改变心血管结构可得到纠正的疾病或状态(如房颤导致左心耳功能异常,心力衰竭导致心脏功能异常)
心脏内血栓、心脏肿瘤、心包疾病等
注释1:结合该图例理解结构心疾病范畴
注释2:笔者建议,涉及到大血管的疾病只包括动脉导管未闭、瓦氏窦瘤破裂、主肺动脉脉窗等少数几个临近的大血管结构有关的疾病。肺血管疾病和主动脉夹层等疾病归为血管外科专科和肺血管专科。
具体疾病范畴(葛院士总结)
疾病范畴
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先天性心脏病的经导管封堵
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PBMV)
percutaneous balloon pulmonary valvuloplasty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PBPV)
percutaneous balloon aortic valvuloplasty
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扩张(PBAV)
经导管瓣周漏封堵等
传统的经导管瓣膜治疗术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
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PPVI)
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mitral valve repair
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术(TEER)
Transcatheter mitral valve implantation
经导管二尖瓣置入术(TMVI)
经导管三尖瓣介入等
新兴的经导管瓣膜治疗术
Transcatheter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技术
肥厚性心肌病的酒精消融
射频消融
心肌病的介入治疗
左心室减容术
心房分流术
经导管心室辅助装置等
心力衰竭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
治疗方法
1953年,Rubio-Alvarez 等用一根带导丝的弯头导管对一个10个月的肺动脉瓣狭窄的婴儿实施肺动脉瓣成形术,是公认的关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最早的临床报道。
1974年起,king、Mills、Rashkind等设计了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因为效果较差容易故障而未广泛推广,但为随后技术更新提供基本思路。
1997年,Amplatzer设计了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用镍钛合金编织成网、定型为双盘一腰结构的封堵器后,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才真正走向成熟。
1982年Kan为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实施PBPV。
1984年,Lababidi成功完成了PBAV。
1984年日本学者Inoue开发一种球囊,为二尖瓣狭窄患者实施PBMV。
1995年,Sigwart等在英国皇家布鲁顿医院成功的对3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患者实施PTSMA。
2000年Bonhoeffer的团队报道为一名12周岁接受法洛氏四联症修复术后出现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反流患者成功实施PPVI,开启经导管瓣膜置换的新时代。
2002年,Horst Sievert 使用PLAATO系统首先报道了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标志着另外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技术诞生。
2002 年Cribier 完成了第一例人体TAVR,掀起了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新潮流。
2003年世界上第一例使用MitraClip系统行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取得成功,开创了经导管瓣膜修复技术的先河。
2012年,丹麦哥本哈根Rigshospitalet大学附属医院完成了世界首例人体TMVI,将经导管瓣膜治疗技术推向新高潮 。
结构心介入治疗技术发展简史
第一次革命:起源1929年的有创心脏导管检查的技术如心导管检查、冠脉造影及电生理检查等 。
第二次革命:以单纯球囊扩张为主的导管治疗技术,如冠脉球囊扩张术、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技术和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技术。
第三次革命:以简单植入物(冠脉支架、先心封堵器)或者简单起搏、消融技术为特征的技术。
第四次革命:以复杂植入物、输送系统或精准介入为特点,是导管介入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到了高阶阶段的产物,代表技术为TAVI、MitraClip、经导管心室辅助装置、胶囊起搏器、希氏束或左束支起搏、脉冲电场消融、精准PCI等。
介入心脏病学的四次革命
我国团队于2010年完成国内首例TAVR
2012年完成国内首例MitraClip手术
2013年,德国的TAVR手术量已超过外科主动脉瓣手术。
2016年TCT会议期间,美国Martin Leon教授预测,全球TAVR在2025年达到每年28.9万台,其市场销售将超过冠脉支架市场;
从2007-2019年间,共有17款TAVR瓣膜获得欧洲CE认证,新型瓣膜使得TAVR手术越来越安全有效。
2019年,美国的TAVR手术量也超过了外科换瓣手术。
2020年,全球TAVR完成例数在15万例左右。
2020年,我国完成TAVR手术3500例,左心耳封堵达1万例,逐渐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MitraClip全球已完成超过10万例,目前每年完成例数约2万。
目前全球左心耳封堵完成20万例,每年约完成例5万例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
结构心脏病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