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2022-02-21 12:05:33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以单一的数据源即数据库为中心,进行事务处理、批处理、决策分析等各种数据处理工作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应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数据仓库是对多个异构数据源的有效集成,集成后按主题重组,且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不再修改
企业数据仓库的建设,是以现有企业业务系统和大量业务数据的积累为基础的。数据仓库不是静态的概念。
大数据的特点归纳为5V:volume(数据量大)、variety(数据类型繁多)、velocity(处理速度快)、value(价值密度低)、veracity(真实性高)
Web服务定义一种松散的、粗粒度的分布计算模式,使用标准的HTTP(S)协议传送XML表示及封装的内容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web services逐渐融入到云计算saas服务中
用于传递信息的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用于描述服务的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用于web服务注册的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UDDI)用于数据交换的XML
JavaEE应用服务器运行环境主要包括:组件(Component)、容器(Container)及服务(Servies)三部分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
Web Services 技术
应用层:HTTP、Telnet、FTP、SMTP表示层:JPEG、ASCII、GIF、DES、MPEG会话层:RPC、SQL、NFS传输层:TPC、UDP、SPX网络层:IP、ICMP、IGMP、IPX、ARP数据链路层:IEEE802.3/.2、HDLC、PPP、ATM物理层:RS232、V.35、RJ-45、FDDI
Internet通过 TCP/IP 协议可以实现多个网络的无缝连接
根据计算机网络覆盖的地位范围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根据链路传输控制技术分类:以太网、令牌网、FDDI网、ATM网、帧中继网和ISDN网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结构、环形结构、星型结构、网状结构
物理层交换、链路层交换、网络层交换、传输层交换、应用层交换
直连式存储(DAS)、网络存储设备(NAS)、存储网络(SAN)
无线通信网络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无线个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蜂房移动通信网无线网络从应用角度看可分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Mesh网络、无线穿戴网络、无线体域网等
第一代(1G)模拟制式手机第二代(2G)GSM、CDMA等数字手机第三代(3G)制式CDMA2000、WCDMA、TD-SCDMA,手机能处理图像、音乐、视频下载速度达到2.6M/S。第四代(4G)包括TD-LTD和FDD-LTE两种制式,下载速度可到100M/S第五代(5G)最长传送距离可达2公里
机密性: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或进城完整性: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并且能够判别出数据是否已被篡改可用性: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访问数据可控性: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行为方式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防火墙:比喻为网络安全的大门,传统防火墙无法阻止和检测基于数据内容的黑客攻击和病毒入侵,同时无法控制内部网络之间的违规行为扫描器:主要用来发现网络服务、网络设备和主机的漏洞,通过定期的检测和比较,发现入侵或违规行为留下的痕迹,无法发现正在进行的入侵行为,而且它还有可能成为攻击者的工具。防毒软件:对于基于网络的攻击行为(如扫描、针对漏洞的攻击)无能为力安全审计系统:通过独立的、对网络行为和主机操作提供全面与忠实记录
计算机网络知识
OSI七层协议(从上到下)
网络分类
网络交换技术分为
网络存储技术分为
无线网络技术
信息安全基本要素
主要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产品
云计算特点: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极其廉价、潜在的危险性
物:客观世界的物品,主要包括人、商品、地利环境等联: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电视网以及传感网等实现网络互联网:首先,应和通讯介质无关,有线无线都可
产品和传感器(条码、RFID、传感器等)自动识别技术、无线传输技术、自组织网技术、中间件技术
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作为物联网“金字塔”的塔座,传感器将是整个链条需求总量最大和最基础的环节
大数据所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四个环境
HDFS: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是适合运行在通用硬件上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是一个高度容错性的系统,适合部署在廉价机器上。能提供高吞吐量的数据访问,非常适合大规模数据集上的应用。HBase:是一个分布式的、面向列的开源数据库。MapReduce:用于大规模数据集的并行运算Chukwa:一个开源的用于监控大型分布式系统的数据收集系统
新兴信息技术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架构
大数据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立项阶段、开发阶段、运维阶段、消亡阶段
结构化法:把整个系统开发分成若干阶段,然后依次进行,按顺序完成;缺点: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说明繁琐
原型法:无法全面准确的提出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并不要求对系统做全面、详细的分析,而是基于用户需求的初步理解,先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最终的系统需求
面向对象法:主要涉及分析、设计和实现三个阶段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建设
总体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方案设计、软件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
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等
信息系统设计
方案设计
软件需求是针对待解决问题的特性的描述。所定义的需求必须可以被验证。
软件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更正性维护:更正交付后发现的错误适应性维护:是软件产品能够在变化后和变化中的环境中继续使用完善性维护:改进交付后产品的性能和可维护性预防性维护:在软件产品中的潜在错误成为实际错误前,检测并更正他们
软件维护
b style=\
软件质量
维护工具:理解工具、再造工具配置工具:追踪工具、版本工具、发布工具
软件开发工具
软件工程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象、类、抽象、封装、集成、多态、接口、消息、组件、复用和模式等
由数据机器操作所构成的封装体,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模块,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
对象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对象标识、对象状态、对象行为
Joe 是一名老师:姓名为标识;性别、年龄等为个人状态信息;授课为特征,Joe 是封装后的一个典型对象
对象
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类将该实体的属性(数据)和操作(函数)封装在一起
Joe 是一名教师:也就拥有了教师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教师这个类所具有的
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如果将对象比作房子,那么类就是房子的设计图纸)
类
通过特定的实例抽取共同特征以后形成概念过程。抽象是一种单一化的描述,强调给出与应用相关的特性,抛弃不想关的特性对象是现实世界中某个实体的抽象,类是一组对象的抽象
抽象
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模块,并通过一个名称来引用它。面向对象封装是将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操作封装成一个整体对象,对数据的访问或修改只能通过对象对外提供的接口进行
封装
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父类与子类);可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继承
使得在多个类可以定义同一操作系统或属性名,并在每个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
多态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管道/过滤器模式:高内聚、低耦合的“黑盒”特征span style=\
数据库的选择问题用户界面选择问题灵活性和性能问题技术选择的问题人员的问题
中间件是位于硬件、操作系统等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主要解决了分布系统的异构问题。
软件架构
针对分布式应用,其软件架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