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和人格心理学
2022-03-25 11:12:43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提纲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908 罗斯 社会心理学
他用本能论来解释人在社会的行为
1908 麦独孤 社会心理学导论
形成标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研究个体的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F.H 奥尔波特
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影响
G.W 奥尔波特
B 行为
P个体
E 个体所处环境
f 函数关系
B=f(P.E)
社会行为(温勒)
哲学思辨 启蒙期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阶段
观察
经验描述 形成期
实证分析 确立期
社会心理学简史
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对反社会的价值观念
保持价值中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经典条件反射
联想
增加刺激——出现行为
正强化
减少刺激——出现行为
负强化
强化
模仿
三大机制
行为主义班杜拉
社会学习论
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研究社会行为
社会交换论 霍曼斯
个人行为只是社会行为中的一部分
符号互动论 布鲁默、库恩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概述
个体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较好的遗传素质
基本条件
家庭
学校
大众传播媒介
参照群体
载体
全部社会化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
语言社会化
生物学
性
心理学——人格特征
性别
社会
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社会化
分类
社会化
成就角色
先赋角色
获得方式
规定性角色
开放性角色
规范化程度
企业家
功利性角色
学者、教授
表现形式角色
功能
自觉
不自觉
承担者心理状态
内部
角色间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退休
角色中断
被迫——开除
角色失败
角色失调
社会角色
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
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
罗杰斯:自我概念高于真实自我
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名望、社会角色、义务、责任、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
社会自我
是指个体在此时此地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是别人所能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独立于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知觉
霍妮
现实自我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功能
心理
生理
自我概念的发展顺序
自我概念的定义
由他人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镜我
自尊与成功成正比
自尊与抱负成反比
自尊=成功÷抱负
通过比较得来
是对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自尊需要
自尊
自我、身份、自尊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认知者的经验
图式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情绪状态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自己的知觉
社会知觉
近因效应(熟悉的人)
首因效应(不熟的人)
光环效应(爱屋及乌、以偏概全)
在有限的经验上形成刻板影响就是消极的
具有社会适应的功能
在社会过程知觉上简化
刻板印象(既有积极又有消极)
印象形成的效应
总分
加法模式
平均
平均模式
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还判断其重要性
加权平均模式
更加接近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看主要的(个体意义大、重要)
中心品质模式
印象形成模式
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
自我对印象的控制
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投其所好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印象管理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
总体印象
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或者人群
中国人重视的重要他人
面子
印象形成与管理
外因
内因
易变性原因
稳定性原因
不可控性原因
可控性原因
人定胜天
内控者
上帝主导一切
外控者
罗特
控制点理论
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
特异性信息
不同行为主体对统一刺激做出的反应是否相同
共同性信息
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一致性信息
协变原则(三维原则)
寻找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
不变性原则
如果存在其他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的特定结果就会打折扣
折扣原则
外归因
三高
内归因
特异低、共同低、一致高
情景因素
特异高、共同低、一致低
三维理论的验证
角色和处境不同
当事人和观察者对当事人行为原因的解释往往有明显的不同
社会视角
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
自我价值保护(又叫自我防卫)
观察位置
随时间的流逝——归因逐渐具有情境性
时间因素
影响归因的因素
归因原则
归因(归因思想创始人——海德)
社会知觉与归因
激活
指向
维持
动机的功能
倒U型关系
动机与行关系
起源于依恋
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
获得信息
减轻心理压力
亲和可使个体避免落单
亲和的作用
亲和上升
恐惧上升
亲和下降
焦虑上升
多子家庭中按出生顺序亲和递减
亲和动机
目标的吸引力
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影响因素
成就动机
情绪唤起水平
道德发展水平
自我控制能力
社会对某个群体的容忍度越高,其侵犯动机越强
群体性活动,侵犯性会增加
社会角色与群体
大众传媒的影响
侵犯动机
环境好、容易利他
自然环境
责任分散
不容易利他
榜样在场容易利他
他人在场
情境的社会意义
社会情境
时间压力
利他对象的特点
外部因素
心境
就想做好事
有内疚
内疚
人格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利他动机
主要的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
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
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个体通常是减少社交,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社交焦虑
针对性
持续性
对抗性
普遍性
特性
嫉妒
过少,过多都不好
羞耻
社交情绪
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具有评价性
对某一特定的客体作出发应
当态度各部分间不平衡时,情感占主导地位
内在性
又称:针对性
对象性
稳定性
特点(内真稳!!!)
主导地位
affective
情感成分
behavior
行为倾向
cognizant
认知成分
ABC模型
依从
认同
内化
凯尔曼
态度形成
方向
强度
卷入水平
深度
向中度
外显度
维度
态度的概述
传递者
沟通信息
接受者
情景、背景
四要素
霍夫兰德(Hovland,C)
对于威信低的传递着、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
信息差异
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P-O最重要,强弱看P-O
平衡看“负号”,为奇数时不平衡
费力最小原则
海德(平衡理论)
态度转变理论
一般使用间接法
量表法
投射法
行为反应测量法
常用(量行头!!!)
态度的测量
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信息源
信息
通道
信息接受者
反馈
障碍
背景
结构
获取信息
思想交流
满足需求
维持心理平衡
协调群体内的行动
1.2——3.6m
社交距离
现实沟通和虚拟沟通的区别
倒U型曲线
畏惧和说服的关系
沟通
个体的情绪变化会反映到瞳孔上
很难随意控制
目光
对于情绪的表达不一定和目光完全一致
通过训练可以较为自如的控制
面部表情
最有力的沟通方式
身体运动和触摸
姿势与装扮
人际距离
身体语言沟通
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个体性
直接性
情感性
特点
自我暴露也称自我开放
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相互性原则
交换原则
对肯定个体价值的人,个体接纳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平等原则
良好的人际关系
包容
支配
情感
三个需要
舒茨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人际关系
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真诚
安德森
人际吸引最重要的品质
亲和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
喜欢是中度
爱情是最强烈的形式
层次
越熟悉越容易接纳
熟悉与近邻
互补可视为相似的特殊形式
相似与互补
影响人机吸引的因素
人际吸引
自我
他人
无意
有意
间接
直接
反暗示
暗示
有权利、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的人暗示效果明显
独立性差、缺乏自信、知识水平低容易被暗示
年龄约小越容易被暗示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暗示
所处环境困难且缺乏社会支持时容易被暗示
影响的主要因素
沟通与人际关系
寻求行为参照
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群凝聚力
原因
3~4人
规模临界值
从众
结伴
观众
社会促进(助长)
大锅饭
社会懈怠(社会逍遥)
学习的基础
适应的作用
促进群体的形成
下级模仿上级
下降律
几何积数
先内后外
塔尔德的模仿律
社会影响
本质:社会性
经济
繁衍
繁衍和经济
爱情
现代的动机顺序为
亲和
喜欢
程度
婚姻的动机
婚姻
夫妻
核心
夫妻+未婚子女
核心家庭
夫妻+已婚子女
主干家庭
夫妻+多对已婚子女
联合家庭
单亲
丁克
其他家庭
爱情、婚姻、家庭
农民
典型性
差异性
两层含义
独特性
只有稳定的心理品质才能成为人格的元素
跨情景的持续性
人格一旦形成,难以改变
体现了人格的组织功能、匹配功能和健康功能
外在表现为一个整体
又称:整体性
统合性
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功能性
人格特征
“我是谁”
每个流派都在帮助我们理解
对现实的否认或扭曲
人们常常意识不到
在潜意识中运作
防御机制的共同个特征
个体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
升华
防御机制
一个部分占有的能量多,另外一个部分就会变少
等量原则
能量会从较强的系统流向较弱的系统,直到平衡
平衡原则
人格动力两原则
精神分析
集体潜意识是最深层次
早期童年的创伤性经历
特殊经验
情节的形成
人格的核心
自性
荣格
真实自我
理想自我
对人格的分类
问题儿童、神经症、罪犯
头子被过度注意
向他人挑战的倾向会贯穿一生
老二会发展与老大抗争的优势
更高成就
中间出生的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强烈
显得聪明
家中最小的孩子容易被父母纵容
出生顺序对人的影响(大的注意,小的纵容,中间孩子更牛逼)
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正常的发展现象
自卑感
阿德勒
死亡
避世
从中逃离
通过创造性的爱和有意义的工作来实现积极的自由
自由的代价
弗洛姆
人格适应论
新精神分析流派
人格特征在时间上相对稳定
人格特征具有跨情景的稳定性
两个基本假设
G W 奥尔波特
表面特质
智力
能力
决定个体对情景做出反应的速度、能量、脾气
遗传
气质
动力
根源特质
个别特质
共同特质
卡特尔(16PF)
人格特质理论
神经质N
外倾性E
独立
开放性O
高则乐意助人、注重合作
低则敌意多疑、只顾自身利益
宜人性A
尽责性C
子主题
人格五大因素理论
更强的获取成就的竞争性
更强的时间紧迫感
对挫折情景更易产生愤怒和敌意
更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A型人格
特质理论流派
新异焦虑
在新环境表现出一种特殊焦虑
彬彬有礼
抑制儿童
进入环境很快适应
非抑制儿童
抑制和非抑制儿童
埃里克森
生物学流派
动机微弱
多数人不敢正视自己的自我实现需要、害怕尝试
文化环境强加给人特定的规范、阻碍个体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需要依赖于个体自己的潜能
不能自我实现的原因
马斯洛
个体要维持自我知觉间的一致性
罗杰斯
人本主义流派
指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包括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
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内外刺激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
可以快速完成判断
原型
表现出与情景要求相吻合的言行
脚本
生活中事物的大量个别事例的抽象
图示
心理表征
知觉风格
解释和归因
目标和预期
个体主观经验差异
没有客观的、绝对的真理,一个现象是否成立依赖于个体解释该现象的方式
假设
主要来自于个体解释世界的不同方式
人格差异
个人建构论
人格认知流派
各流派对人格的发展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