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教师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
2021-11-08 15:53:4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心理考编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1.有利于生理健康;
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3.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认知、情绪、学习动机、人际、人格
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3.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认知、情绪、学习动机、人际、人格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积极悦纳自我(核心指标);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热爱职业学生;稳定积极的心境;控制情绪;和谐的人际;适应改造环境
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工作满意度
2.人格特征
3.角色冲突
指教师在面对众多角色要求时,出现了人格与角色的冲撞。
4.学校管理
5.社会的影响
四、职业倦怠
(一)职业倦怠的界定
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二)职业倦怠的特征
1.情绪衰竭
核心成分。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2.去人格化
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
3.低个人成就感
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挫折感。
2.退缩甚至产生敌视行为。
3.人际关系紧张。
4.生理症状。
5.忧虑感。
6.工作效率低落
2.退缩甚至产生敌视行为。
3.人际关系紧张。
4.生理症状。
5.忧虑感。
6.工作效率低落
(四)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社会因素
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与其劳动强度不成正比
2.学校因素
组织氛围、教学评价机制
3.个人因素
A型性格、低自尊或外控的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五)预防与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1.认识自我,加强个性修养。
2.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3.善于调节心理状态,增强教师角色适应能力。
4.学校的帮助。
5.社会的支持。
6.心理咨询与治疗。
2.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3.善于调节心理状态,增强教师角色适应能力。
4.学校的帮助。
5.社会的支持。
6.心理咨询与治疗。
五、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
观念、锻炼、用脑、业余、人际、情绪
2.完善学校管理
环境、领导、激励、人际、休闲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地位、教育改革、培训质量、舆论导向、心理健康教育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