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适用国考&省考
2021-12-16 20:53:11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听了很多课进行整理了,以下说明下内容来源: 数资(资料+数量)-公考齐麟;言语理解-欣说言语;判断推理-聂佳;常识随缘吧哈哈哈哈 整理不易,如有什么问题邮箱反馈2293639415@qq.com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考试时间
考试内容
言语理解
题量/分值
40题/0.8=32分
分类
片段阅读
中心理解
转折关系
因果关系
主体、话题法
必要条件
对策引导词
并列关系
文段中的“总”与“分”
标题填入
语句衔接
语句排序
下文推断
细节理解
细节查找
语句表达
逻辑填空
篇章阅读
判断推理
题量/分值
图形推理
10题/0.6=6
定义判断
10题/0.7=7
类比推理
10题/0.5=5
逻辑判断
10题/0.8=8
分类
图形推理
位置规律
识别方式:元素组成相同
考点
平移
方向:直线(上下、左右、写对角线)、绕圈(顺逆时针)
步数:恒定、递增(等差)
旋转
方向:顺逆时针
角度:40、90、180(常考)
翻转
方向:上下翻(两图横轴对称)、左右翻(两图竖轴对称的那个)
小技巧:
1)优先比较选项
2)也可优先比较题干
1)优先比较选项
2)也可优先比较题干
样式规律
识别方法:元素组成相似
相同元素重复出现
相同线条重复出现
考点
遍历(缺啥补啥)
外框的遍历
内部图案的遍历
加减同异(相加、相减)
求异:不同线条被保留
求同:相同线条被保留
黑白运算
特征:图形轮廓和分隔区域相同,内部的颜色不同
方法:相同位置运算
小技巧:确定可能考黑白运算后,从问号❓处着手解题更快,边找边验证
注意“坑”:“黑+白”与“白+黑”是不同等式
属性规律
识别方式:元素组成不同,且不相似
考点
对称性(优先)
轴对称
对称轴方向(规律)
对称轴数量
中心对称
曲直性:优先全直或全曲,其次曲+直
数量
开闭性:优先全开放、全封闭
数量规律
点数量
特征图
线条交叉明显(大树叉)
乱糟糟——一团线交叉
相切较多
细化考法
曲直交点
线数量
直线
特征图:多边形、单一直线
曲线
特征图:曲线图形(全曲线、圆、弧)
笔画
一笔画
线条之间连通
奇点数= 0 或者 2
多笔画
奇点数➗2
注意:
1)奇点:由一个点发射出奇数条数
2)奇点数一定是偶数个
3)所有端点都是奇点
1)奇点:由一个点发射出奇数条数
2)奇点数一定是偶数个
3)所有端点都是奇点
特征图:五角星、“日”“田”及其变形、圆相交/相切、出现明显端点
角数量
特征图:
1)扇形
2)这线较多
3)改造图:构图不完整,留小出口
4)直角特别多
1)扇形
2)这线较多
3)改造图:构图不完整,留小出口
4)直角特别多
注意:
1)直线与直线交的才叫角
2)小于180度的角
3)角不重复数
1)直线与直线交的才叫角
2)小于180度的角
3)角不重复数
面数量
特征图:
1)图形内分割,封闭面明显
2)生活化图形、粗线条图形中留空白区域
1)图形内分割,封闭面明显
2)生活化图形、粗线条图形中留空白区域
面是白的,不是黑的
注意⚠️:
每个面的形状
最大(或最小)面的形状
每个面的形状
最大(或最小)面的形状
素数量
特征图:多个独立小图形
元素种类
元素个数
元素种类
元素个数
特征图:生活化图形,黑色粗线条图形
部分数(线条与线条连在一起叫做一部分)
部分数(线条与线条连在一起叫做一部分)
生活化、粗线条图形常见考法
数量规律——部分数
数量规律——面数量(黑线条内部留白较多)
属性规律——属性(对称、开闭)
空间重构
相对面
展开图中如何判断向对面?
两个面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且中间隔了一个面
两个面在“Z”字形两端,且仅靠着“Z”字形中间那条线
注意:在立体图形只能看到3个面的情况下,相对面不可能同时出现
相邻面
看相对位置(有明确指向的面,如带有箭头元素等)
画边法
结合选项,找一个特殊面的唯一点或唯一边
顺/逆时针方向描边标号(描同一个面)
题干与选项对应面不一致——排除
注意:
1)在展开图中构成直角的两个边是同一条边
2)折叠前后相邻关系保持不变
1)在展开图中构成直角的两个边是同一条边
2)折叠前后相邻关系保持不变
定义判断
单定义
解题思维
1、看提问:属于/符合、不属于/不符合
2、看题干:识别有效信息——找准关键词、关键句
3、看选项:采用对比思维进行排除
考点一:快速识别有效信息
方式二——主体、客体
主体:行为、活动的发出者
客体:行为、活动作用的对象
知识补充:常考特定主体——国家机关
权利机关:关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
行政机关: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种局(公安局、税务局、交通局等)、街道办等
方式二:句式之“条件/方式+结果”
方式:通过/利用……
原因:因为/由于……
时间:当……时、在……阶段
目的:以/达到……
结果:导致/从而……
考点二:同构选项排除法
选项设计方式相似、结构相似的选项
解题思维:同构选项如果出现,直接排除
适用范围:
1)不属于题
2)题干都不懂
1)不属于题
2)题干都不懂
多定义
问啥看啥:看清题干问的是哪个定义,重点看目标定义
比较定义:纠结两个选项时,再与其他定义比较
类比推理
语法关系
造句子
原则:
1)造简单句:能不加字就不加字,能少加字就少加字
2)加字尽量加一样的
1)造简单句:能不加字就不加字,能少加字就少加字
2)加字尽量加一样的
1、主谓关系
学生:学习
2、动宾关系
学习:功能
动宾短语分为:
1)动词+名词构成,eg:打球
2)动词+代词构成,eg:干什么
3)动词+动词构成,eg:喜欢游泳
4)动词+形容词构成,eg:保持安静
1)动词+名词构成,eg:打球
2)动词+代词构成,eg:干什么
3)动词+动词构成,eg:喜欢游泳
4)动词+形容词构成,eg:保持安静
3、主宾关系
学生:功课
逻辑关系
全同关系
概念A与概念B所表示的含义完全相同
如:“我国的首都”=北京
并列关系
反对关系
概念A与概念B同属一个类别,但概念A与概念B没有穷尽了它们所属类别的全部外延
例如:黑色:白色。二者同属“颜色”这一类别,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颜色
矛盾关系
概念A与概念B同属一个类别,并且概念A与概念B穷尽了它们所属类别的全部外延
例如:男:女。二者同属“性别”这一类别,并且这一类别除了男和女,没有第三个概念
包容关系
种属关系
A是B的一种
也叫真包含关系,指概念B的全部外延与概念A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
外延大的概念B叫属概念
外延小的概念A叫种概念
外延大的概念B叫属概念
外延小的概念A叫种概念
例如:“铅笔”与“文具”,铅笔是文具的一种
组成关系
A是B的一个组成部分
概念A是概念B的一个组成部分,也称概念A附着于概念B中。
例如:“电脑”与“鼠标”,鼠标是电脑的组成部分
对应关系
1、材料(成品)对应
小麦:馒头
二级辨析:
小麦:馒头(间接)
面粉:馒头(直接)
小麦:馒头(间接)
面粉:馒头(直接)
2、工艺
白酒:发酵
二级辨析:
A。玉石:雕琢:玉器(物理工艺)
B。粮食:发酵:白酒(化学工艺)
A。玉石:雕琢:玉器(物理工艺)
B。粮食:发酵:白酒(化学工艺)
3、功能对应
手机:通讯
二级辨析:
白糖:调味(主要功能)
白醋:消毒(次要功能)
白糖:调味(主要功能)
白醋:消毒(次要功能)
4、属性
躺:甜
二级辨析:
A。盐:咸(必然)
B。花:香(可能)
A。盐:咸(必然)
B。花:香(可能)
5、时间顺序
购票:乘车(动词/行为)
二级辨析(主体是否一致):
购票:乘车
考试:阅卷
购票:乘车
考试:阅卷
6、必要条件
沸点:沸腾(必须)
7、因果
炎热:中暑
交叉关系(较难)
题干特征: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类食物
判定技巧(全满足)
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
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
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
eg:女士:公务员
语义关系
近义/反义关系
比喻义、象征义
感情色彩
拆词
词语之间的关系
逻辑判断
翻译推理
题目特征
1)题干和选项中存在明显的逻辑关联词
2)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推出
1)题干和选项中存在明显的逻辑关联词
2)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推出
解题思维
1、先翻译(逻辑关联词,翻译成 1——>2的形式)
2、再推理(根据逻辑公式进行推导)
翻译规则之“前推后”
典型关联词:如果……,那么(可省略)……
关联词,圈起来,剩下的内容 前半句——> 后半句
等价关联词(前——>后)
若……,则……
只要……,就……
所有……,都……
为了……,一定(必须)……
……是……的充分条件
翻译规则之“后推前”
典型关联词:只有……,才……
关联词,圈起来,剩下的内容 后半句——>前半句
等价关联词(后——>前)
不……不……
除非……,否则不……
……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
……是……的必要/必不可少条件
“才”字
特殊补充:
除非A 否则不B:B——>A
除非A否则 B:- B——>A
除非A 否则不B:B——>A
除非A否则 B:- B——>A
特殊补充:
……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
……是……的必要/必不可少条件
……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
……是……的必要/必不可少条件
谁必不可少谁 放在箭头后面
例如:备考公务员的过程中,刷题是必不可少的。
“且”和“或”
“且”
A且B:二者同时成立
等价关键词:和、既……又……、不仅……而且……、……但是……
“或”
A或B:二者至少一个成立
等价关键词:或者、或者……或者……、……和……至少一个
“或”的推理规则:否1——>1
若"或"关系为真,否定一项 可以得到 另一项
特殊
要么A,要么B:二者只有一个成立
等价关键词:……和……只有一个
推理规则之“德·摩根定律”
-(A且B)= - A 或 - B
-(A或B)= - A 且 - B
去括号,“-” 进去,“且”“或”互变
推理方式
提问方式:
以下哪项中国呢的推理形式/结构与题干中的推理形式/结构相同?
以下哪项中国呢的推理形式/结构与题干中的推理形式/结构相同?
做题技巧:
不管对错,只看形式结构是否与题干一致
不管对错,只看形式结构是否与题干一致
组合排列
特征:
1、题干给出两组及两组以上对象
2、给出几组对象之间的关系
1、题干给出两组及两组以上对象
2、给出几组对象之间的关系
考点一:排除发、代入法
1、排除法
何时用:题干条件为真,选项信息充分
如何用:读一句,排除一句
2、代入法
何时用:题干条件有真有假
如何用:把选项代入题干去验证
考点二:辅助技巧
1、最大信息(条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
以此作为推理起点
以此作为推理起点
2、符号:“>”、“=”、“<”出现大小比较,串联起来
往往涉及年龄、成绩、收入、身高等大小比较
往往涉及年龄、成绩、收入、身高等大小比较
3、列表法:多个对象及信息匹配(往往3个以上)
对象和信息比较多,借助列表推理
对象和信息比较多,借助列表推理
日常结论
题目特征
题干:类言语、无逻辑关联词
提问:由此可以推出/不能推出?
题干:类言语、无逻辑关联词
提问:由此可以推出/不能推出?
解题思路
1、不选
逻辑错误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
2、慎选
比较关系:比……,越来越……,更……
绝对词:一定、必须、肯定、只要就、只有才
程度:最/极大/很……
范围的扩大
3、优选
可能性的词汇:可能、有的、有些……
逻辑论证
什么是论证?
论点:也称观点、结论、论题、论断等。(论点必然存在)
论据:支持论点成立的例子、条件、原因等。(可以无论据)
论证: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联系
如何快速定位论点和论据?
一、典型提示词
论点提示词:因此、所以、结论是、这表明/说明/意味着、由此推出/可知、据此认为
论据提示词:由于、因为、鉴于、根据
论据常见形式:原因、数据、事例、实验或调查内容等
二、首尾句原则
三、结合提问方式——问啥找啥
补充:
说背景、提问题、下定义等内容 可略读(不属于论据)
说背景、提问题、下定义等内容 可略读(不属于论据)
加强题型:赞同
提问中带有 加强、支持、赞同、前提等关键词
赞同一段论证
赞同一段论证
提问方式:
以下哪项为真,是上述论断成立的前提/假设/必要条件?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加强上述论断的是?(可能是削弱点,也可能是无关项)
以下哪项为真,是上述论断成立的前提/假设/必要条件?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加强上述论断的是?(可能是削弱点,也可能是无关项)
加强的常考方式
举例加强
解释原因
类比加强
论点与论据搭桥
搭桥的题型特征:
1、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加强论证时,优先考虑搭桥
2、论点和论据存在不一致的话题
1、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加强论证时,优先考虑搭桥
2、论点和论据存在不一致的话题
塔桥方式:去同存异
例:楼市成交量在增长,因此楼市价格会上涨
塔桥1:成交量的增长会带动价格的上涨
搭桥2:成交量变化会影响价格变化
搭桥方向:
论据:1——>2
结论:2——>3
搭桥:论据——>论点
论据:1——>2
结论:2——>3
搭桥:论据——>论点
必要条件
题型特征:
1)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加强论证
2)没有搭桥选项
1)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加强论证
2)没有搭桥选项
必要条件——没他不行
常考类型——可行性分析
常考类型——假设必须成立/正确
论点与论据搭桥 >解释原因 > 举例加强 > 类比加强)
削弱题型:反对
提问中带有 削弱、质疑、反驳、否定等关键词
反对一段论证
反对一段论证
提问方式: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质疑/反驳/削弱/反对上述论断?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削弱上述论断的是?(可能是加强点,也可能是无关项)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质疑/反驳/削弱/反对上述论断?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削弱上述论断的是?(可能是加强点,也可能是无关项)
直接否定论点和举反例
文段特征:
文段只有论点无论据
文段的论点和论据完全对应
文段只有论点无论据
文段的论点和论据完全对应
直接否论点 > 举反例
易错项特征:
1、讨论话题不一致、不明确选项、副作用、对策类
2、论点在讨论一种比较关系,选项只说其中一个,错的可能性较大
1、讨论话题不一致、不明确选项、副作用、对策类
2、论点在讨论一种比较关系,选项只说其中一个,错的可能性较大
论点与论据间拆桥
文段特征:
1)论点和论据存在不一致的话题
2)提问方式为削弱论证时,一般需要关注论据
2)论点为预测或建议时,一般需要关注论据
1)论点和论据存在不一致的话题
2)提问方式为削弱论证时,一般需要关注论据
2)论点为预测或建议时,一般需要关注论据
拆桥方式:去同存异
例:楼市成交量在增长,因此楼市价格会上涨
拆桥1:成交量不会影响价格
拆桥2:成交量与价格没有必然关系
拆桥3:成交量不是影响价格的唯一因素
特殊形式——补充反面论证
论点与论据并非唯一对应关系
论点是比例,反驳也应该是比例关系
论点是比较关系,反驳也也应该是比较关系
否定论据
题型特征:
1)提问方式为削弱论证时,一般需要关注论据
2)论点为预测或建议时,一般需要关注论据
3)文段出现“两方掐架”:支持者与反对者观点相反,优先考虑否定论据
1)提问方式为削弱论证时,一般需要关注论据
2)论点为预测或建议时,一般需要关注论据
3)文段出现“两方掐架”:支持者与反对者观点相反,优先考虑否定论据
削弱方式
论据是错的
论据无用
类比削弱
因果倒置 和 他因削弱
什么时候考虑因果倒置和他因削弱?
论点包含因果关系
常见句式:
……是……的原因
……导致/使得/有助于……
……增加/降低/加强/减轻……
……是……的原因
……导致/使得/有助于……
……增加/降低/加强/减轻……
什么是因果倒置?
论点:1导致2
因果倒置削弱:2导致1
因果倒置削弱:2导致1
什么事他因削弱?
同一个主体 同时 存在两种及以上 可能 的原因
易错选项
1、无关选项一定不选(话题不一致、主体不一致、副作用)
2、不明确选项一般不选(没有意识到、不确定、没有数据显示)
3、对策的选项一般不选(应该、必须)
4、类比的选项一般较弱,慎选(典型特征:两者类似,对比择优)
资料分析
题量/分值
20题/1=20分
考点
基本公式
增长率、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平均数
比重变化
隔年增长率计算公式(笑脸公式)
2015年同比增长率为A,2016年同比增长率为B,则2016年比2014年的增长率:R=A+B+A·B
注意⚠️:
A·B计算时一般将其中一个化为1/N,进行计算;
A、B的值如果均小于10%时,A·B的值一般可以忽略
A·B计算时一般将其中一个化为1/N,进行计算;
A、B的值如果均小于10%时,A·B的值一般可以忽略
化除为乘近似公式
A/(1-a%)≈A·(1+a%),a%≦5%
比重变化差值(百分点)公式
A是部分,B是整体,a%是部分增长率,b%是整体的增长率。
公式:A/B · (a%-b%)/(1+a%)
平均数的增长率计算公式
a%是分子的增长率,b%是分母的增长率
(a%-b%)/(1+a%)
资料分析常见概念
1)同比环比
同比:与上年同期相比。如2015年5月与2014年5月,2017年第三季度与2016年第三季度;
环比:与上个统计周期相比,“月”就和上个“月”比,“季度”就和上个“季度”比。如2017年3月与2017年2月,2018年第一季度和2017年第四季度。
2)百分点
小齐名言:见到百分点加减法计算
例如:小明工资增速15%,比小齐低5.8个百分点,则小齐工资的增速为15%+5.8%=20.8%
3)成数、翻番
成数:一成代表10%。如三成代表30%,五成多代表50%多
翻番:翻N番对应2的N次方倍,如翻一番代表2倍关系,翻3番代表8倍关系
④综合分析常用表述
不到、不足表示“小于”
超过 表示“大于”
约、左右表示“差不多”
近XXX、接近XXX 表示不到XX,略小于XX
XX多、XX余 如三成多,表示3X%
⑤五年计划(规划)
“十一五”计划,2006-2010年
“十二五”计划,2011-2015年
五年、五年往回推就可以啦~
“十二五”计划,2011-2015年
五年、五年往回推就可以啦~
⑥顺差、逆差
出口额大于进口额,顺差;反之,逆差
速算
直除法
何时使用直除法:形如“A÷B”的形式
直除法三步走:
①观察选项:选项首位是否相同,首位相同看第二位;
②截位:首位互不相同:取分子分母前两位(四舍五入);首位相同,第二位不一样,取前三位;截位特殊说明,分子(被除数)可以不进行截位,直接照抄原数据(或者比分母多写一位),对于整体的计算量没有太大影响,看个人习惯吧~
③做除法:需要几位,除得几位。(不要蒙着头一直除)
①观察选项:选项首位是否相同,首位相同看第二位;
②截位:首位互不相同:取分子分母前两位(四舍五入);首位相同,第二位不一样,取前三位;截位特殊说明,分子(被除数)可以不进行截位,直接照抄原数据(或者比分母多写一位),对于整体的计算量没有太大影响,看个人习惯吧~
③做除法:需要几位,除得几位。(不要蒙着头一直除)
特殊分数
①特殊分数数值
1/2=50%
1/3=33.3%
1/4=25%
1/5=20%
1/6=16.7%
1/7=14.3%
1/8=12.5%
1/9=11.1%
1/10=10%
1/11=9.1%
1/12=8.3%
1/13=7.7%
1/14=7.1%
1/15=6.7%
1/2=50%
1/3=33.3%
1/4=25%
1/5=20%
1/6=16.7%
1/7=14.3%
1/8=12.5%
1/9=11.1%
1/10=10%
1/11=9.1%
1/12=8.3%
1/13=7.7%
1/14=7.1%
1/15=6.7%
分数大小比较
什么时候需要判断量级(位数)?
切记,一般情况下请忽略0和小数点做计算,根据首位或者前两位去选择答案。只有选项中出现数值相同,但是相差10倍或100倍的情况时,如A项0.32,B项3.2。稍微注意一下量级
大小比较时,如果需要使用直除首位判断大小,也需要先预判量级(位数)
小结:
计算时:分子分母划线取相同的位数,计算该部分数值,分子若多N个零,小数点向右挪N位;分母若多N个零,小数点向左挪N位。
比较时:分子/分母同时补0观察。
计算时:分子分母划线取相同的位数,计算该部分数值,分子若多N个零,小数点向右挪N位;分母若多N个零,小数点向左挪N位。
比较时:分子/分母同时补0观察。
公式口诀
笑脸公式:x%+y%+x%×y%
识别:时间出现“隔年”
注意:
①x%×y%一般选择将其中一个增长率化为1/N,避免出错;
②x%、y%均小于10%时,乘积直接忽略;
③x%、y%的取值正负均可,增长率为负数时,直接将负数套入公式即可。
①x%×y%一般选择将其中一个增长率化为1/N,避免出错;
②x%、y%均小于10%时,乘积直接忽略;
③x%、y%的取值正负均可,增长率为负数时,直接将负数套入公式即可。
化除为乘:A÷(1-a%)≈A×(1+a%)
计算基期量,增长率为负数且比较小,一般小于5%时使用,化除为乘
补充说明:A÷(1+a%)≈A×(1-a%),a%<5%。(少用)
多个数求和/平均数
常见方法:
①四舍五入取前两位(通用)
②找基准(数值较为接近)
③尾数法(精确加减法)
①四舍五入取前两位(通用)
②找基准(数值较为接近)
③尾数法(精确加减法)
增长率相关考查方式
如何快速确定一道题目求的是增长率?
①问题中出现明显的两个时间相比;
②增长、减少、上升、下降、增长率、增速、增幅;
③选项一般是“%”
①问题中出现明显的两个时间相比;
②增长、减少、上升、下降、增长率、增速、增幅;
③选项一般是“%”
常规题型:
增长率计算、判断、大小比较~
增长率计算、判断、大小比较~
增长量考查方式
如何快速判断一道题目计算的是增长量?
计算增长量的题目,问题中最常见的特征为:
“增加”或“增长”+具体数值+单位,或直接求某萝卜的增长量(增量)。
计算增长量的题目,问题中最常见的特征为:
“增加”或“增长”+具体数值+单位,或直接求某萝卜的增长量(增量)。
增长量计算首选的速算方法为特殊分数化简法,将增长率化为最接近的1/n,然后进行化简约分。若增长率特别小(小于5%)时,也可直接估算(计算现期量×增长率的数值即可)。
特殊题型:增长量大小比较
口诀: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看倍数
口诀: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看倍数
①大大则大: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一定大;
②一大一小看倍数(乘积),分别计算两者现期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与增长率之间的倍数关系,锁定倍数关系明显大的那一组(如现期量是5倍关系,增长率是3倍关系,就看现期量),其中数值大的,增长量大。
③友情提醒:当增长率较大时(50%以上吧),此时回去老老实实计算增长量,别用口诀判断,当然这样的数据考试中出现的比较少啦,别担心~)
②一大一小看倍数(乘积),分别计算两者现期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与增长率之间的倍数关系,锁定倍数关系明显大的那一组(如现期量是5倍关系,增长率是3倍关系,就看现期量),其中数值大的,增长量大。
③友情提醒:当增长率较大时(50%以上吧),此时回去老老实实计算增长量,别用口诀判断,当然这样的数据考试中出现的比较少啦,别担心~)
基期量考查点
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
①计算基期量
②基期量做差
③基期量大小比较
①计算基期量
②基期量做差
③基期量大小比较
现期比重
比重相关考点识别
如何快速判断一道题目计算的是比重?
A(部分)占B(整体)的比重;在B(整体)中,A(部分)所占比重(比例)。
A(部分)占B(整体)的比重;在B(整体)中,A(部分)所占比重(比例)。
基本公式:
比重=部分÷整体
比重=部分÷整体
考点拓展:
已知整体与部分所占比重,计算部分;部分=整体×比重
已知部分与其占整体的比重,计算整体。整体=部分÷比重
已知整体与部分所占比重,计算部分;部分=整体×比重
已知部分与其占整体的比重,计算整体。整体=部分÷比重
考点识别:
A(部分)占B(整体)的比重;
在B(整体)中,A(部分)所占比重(比例)。
A(部分)占B(整体)的比重;
在B(整体)中,A(部分)所占比重(比例)。
考点拓展:
已知整体与部分所占比重,计算部分;
已知部分与其占整体的比重,计算整体。
已知整体与部分所占比重,计算部分;
已知部分与其占整体的比重,计算整体。
基期比重
考点识别:已知现期的数据(现期量、增长率),求基期的比重、倍数、平均数
公式形式:A/B · (1+b%)/(1+a%)
子主题
比重变化(必考)
比重变化分析口诀
题型识别:部分占整体的比重,比上年(基期)上升/下降(增加/减少)XX个百分点。
题型识别:部分占整体的比重,比上年(基期)上升/下降(增加/减少)XX个百分点。
1)部分的增长率高于整体的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下降。即a%>b%,则A占B的比重(A/B)上升,反之,下降。
2)涉及到计算具体变化的百分点时,可以选择:
①直接猜数值最小的(准确率较高);
②百分点一般远小于|a%-b%|。
2)涉及到计算具体变化的百分点时,可以选择:
①直接猜数值最小的(准确率较高);
②百分点一般远小于|a%-b%|。
比重变化差值(百分点)公式
A是部分,B是整体,a%是部分增长率,b%是整体的增长率。
公式:A/B · (a%-b%)/(1+a%)
推导过程:
A/B 【现期比重】- A/B · (1+b%)/(1+a%) 【基期比重】=A/B · (a%-b%)/(1+a%)
A/B 【现期比重】- A/B · (1+b%)/(1+a%) 【基期比重】=A/B · (a%-b%)/(1+a%)
比重变化的逆向运用
比重变化分析口诀(比较现期基期比重大小关系):
部分的增长率(a%)高于整体的增长率(b%)则比重上升,反之下降。
部分的增长率(a%)高于整体的增长率(b%)则比重上升,反之下降。
今天来看看该口诀的3类逆向应用:
①利用已知的现基期比重,判断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关系;
②利用已知的现期比重,部分和整体的增长率,判断基期比重的数值大小;
③利用比重差值公式(计算百分点那个),求部分的增长率。
①利用已知的现基期比重,判断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关系;
②利用已知的现期比重,部分和整体的增长率,判断基期比重的数值大小;
③利用比重差值公式(计算百分点那个),求部分的增长率。
平均数与倍数
考点识别:平均、均、每、单位
列式形式:“后÷前”
常考题型:
①平均数计算
②平均数大小比较
③两期平均数(现期基期平均数大小比较,通过a%、b%的大小关系判断)
④连续求两次平均数
①平均数计算
②平均数大小比较
③两期平均数(现期基期平均数大小比较,通过a%、b%的大小关系判断)
④连续求两次平均数
特殊题型:N个较为接近的数值求平均数
平均数增长率
比重变化VS平均数的增长率
比重变化:
识别特征:比重+上升/下降(增长/减少)+百分点
①判断比重变化的方向
②数值可直接猜最小的,或验证,答案(百分点)远小于|a%-b%|
识别特征:比重+上升/下降(增长/减少)+百分点
①判断比重变化的方向
②数值可直接猜最小的,或验证,答案(百分点)远小于|a%-b%|
平均数的增长率
识别特征:平均+增长/减少+x%
直接套公式:(a%-b%)÷(1+b%)
识别特征:平均+增长/减少+x%
直接套公式:(a%-b%)÷(1+b%)
数量关系
题量/分值
15题/0.8=12分
一天一题学数量
常识
题量/分值
20题/0.5=10分
分类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