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类问题辅导
2021-11-22 08:55:08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学习类问题辅导是一种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服务。我们的导师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和优秀的教师组成,他们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指导方案。无论是数学、语言、科学还是其他学科,我们都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和支持。通过与我们的导师互动交流,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帮助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发展全面的素质。无论学生面临何种学习困难或挑战,我们都将全力以赴,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学习辅导服务。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一、学校适应不良
概念
是指学生从低学段到高学段或者从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学校,都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观念
和行为方式,并和学校环境之间产生积极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平衡状态,以保证完成学业,达到学校的
教育目的。
和行为方式,并和学校环境之间产生积极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平衡状态,以保证完成学业,达到学校的
教育目的。
表现
表现
1.集体生活的不适应
没有朋友,人际冷漠
2.教学方法的不适应
3.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4.自我认识方面的不适应
变得普通平庸,地位变化和心理落差
5.新环境的不适应
生疏,戒备心理
原因
1.客观环境的变化
群体位置和待遇的变化
2.学生的自身原因
(1)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
(2)自我松懈与现实压力的冲突
(3)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的落差
(4)对学校环境的认知
环境满意度,校园文化认同感
3.家庭环境影响
教养方式,文化程度,父母间关系,家庭关系
4.人际关系紧张
辅导
1.家庭辅导策略
(1)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形成家庭温馨和谐的氛围
(2)父母应指导孩子学习社会规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转折时期
(4)父母应注重培养孩子合群开朗的健全人格
创造有伙伴的环境,鼓励交友
2.学校辅导策略
(1)以自我教育、心理激励为重点,增强内驱力
纠正自我认识偏差,自信心;学习的意义;成功的体验
(2)教师应理解、尊重学生,善于激发学生潜能
(3)以美化校园为支撑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物质环境,心理环境
(4)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一视同仁;教师人格;良好经验;指导能力
3.学生自身
(1)客观看待自己
积极悦纳;不过分追求完美
(2)积极适应学校的生活环境
熟悉环境;独立能力
(3)学习适应
学习任务;奋斗目标;态度;方法
(4)主动适应人际关系,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主动联系;广泛交往;营造氛围
(5)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序,有益,有度,自尊,勤奋
(6)升华理想,确定新的奋斗目标
二、学习困难
概念
指智力基本正常的中小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甚
至因此而留级,学习困难的学生又简称“学困生”
至因此而留级,学习困难的学生又简称“学困生”
表现
1.智商正常
2.可能有学习动机问题,但整体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
3.学业成绩明显低于同年龄学生
4.学业成就明显低于潜在能力
5.学习困难具有可逆性或基本可逆性,加以辅导和矫正
原因
1.个体生理因素
脑功能,遗传,身心发展,身体疾病
2.社会心理因素
应试的消极,社会不良信息
3.家庭教育因素
文化程度低,教育理念,漠不关心,方法
4.学校教育因素
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手段,质量;急功近利,只关心优等生
5.学生自身因素
动机,能力,人格,意志
辅导
1.家庭辅导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和谐的家庭氛围,舒适的生活环境
(2)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遇到困难关心支持鼓励,有进步激励肯定表扬;合适的学习方法的模式;饮食起居
(3)鼓励与调动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
作业竞赛;商量学习任务和玩耍
(4)多与孩子的老师、朋友和同学沟通
了解作业布置;孩子的表现及优点
(5)要保持良好心态
肯定进步,自信心,切实目标,正确对待失败
2.学校辅导
(1)改善学困生的内外心理环境,保护其自尊心
自我评价;潜在优势;客观公正;心理氛围
(2)塑造积极人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采取恰当的教学对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教学方法;树立榜样;掌握正确方法
(4)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注重培养耐挫能力
(5)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训练
厌学,注意力分散,意志薄弱,过度焦虑,人际关系
三、马虎
原因
1.心理发展
精细动作不完善;无意注意占主导;具体形象思维,意义记忆不完全具备
2.性格
3.态度
4.熟练问题
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
5.情绪问题
辅导
1.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责任心,提高学习兴趣。
2.逐渐减少依赖心理。
3.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给孩子学习技能。
5.在改正马虎错误中降低失误率。
6.父母多采用表扬鼓励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信心。
7.做一些必要的敏捷动作训练。
2.逐渐减少依赖心理。
3.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给孩子学习技能。
5.在改正马虎错误中降低失误率。
6.父母多采用表扬鼓励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信心。
7.做一些必要的敏捷动作训练。
四、注意分散
概念
注意分散是注意不稳定的表现,也叫分心
原因
1.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
身体技能未成熟,发育迟缓;人格,自控能力不成熟
2.教师因素
不正确的教师观,挫败学生主动性,放弃自己;教学方法不恰当。枯燥,晦涩难懂,忽视教学细节
3.学校方面
学习氛围不良;教育体制不当,只强调知识灌输,丧失兴趣
4.家庭方面
氛围,文化水平,教育方式
5.社会环境
娱乐方式,电子产品和不良信息
辅导
1.改善教师的教学
紧跟目标,精心设计
2.改善学生的管理方式
制定班规,赏罚分明,树立榜样
3.改善学校学习氛围
环境,举办活动
4.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多加关心,了解家庭状况,适时家访
5.引导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生活
开展主题班会,了解社会的积极和消极面,知道选择带来的结果
五、缺乏学习兴趣
内涵
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紧
密联系。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因素
密联系。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因素
原因
1.自身因素
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发育不成熟,自信心,抗挫能力,学习负担,竞争,挫折的积累
2.家庭因素
过度控制,家庭氛围
3.学校因素
教师水平,教学观念,教法,同伴关系,学校风气
4.社会因素
上网玩游戏等不良社会风气
辅导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遇到困难,学会在内心鼓励自己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但可以间接地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景。小而具体,新而有趣,适当难度,启发性
4.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
第一课堂培养学科兴趣,第二课堂扩大知识面,在实践中深化兴趣
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化枯燥为有趣,有趣枯燥交叉出现,化难为易,逐步深化
六、学习动机缺乏
概述
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着一定的学习目标,
努力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努力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原因
1.自身
情绪,意志。屡遭挫折,缺乏理想
2.家庭
教育方式,期望程度,家庭气氛
3.学校
环境,教学
4.社会
社会价值观
辅导
1.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了解需要,通过强化和训练将要求内化为需要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创设成功的体验,树立榜样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努力与成功有必然的联系
2.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简单就紧张些,复杂就轻松些;慢慢引导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多表扬,少批评,区别对待,考虑过往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找出真正的原因;有利于今后学习的归因。一般归因于主观努力都是有利的
七、学习方法不恰当
概述
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合自身特点的一系列手段、方式和途径。当它以固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时就形成了学习习惯
原因
1.自身因素
(1)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研究掌握
(2)对学习特点认识不足
不适应各阶段,各学科
(3)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
不适应自身学习情况
(4)学习动机缺乏
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
(5)意志薄弱
缺乏自制力,毅力和恒心
2.家庭和学校因素
缺乏指导和训练
指导
1.家庭指导策略
1.主动指导
2.培养习惯
3.以身作则
2.学校指导策略
(1)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2)指导学生科学运筹时间
抓住最佳时机,利用碎片化时间
(3)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观察、学会记忆,以及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4)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程序
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后提问
(5)指导学生选择学习环境
(6)指导学生掌握课堂学习方法
积极的心理准备;预习标好疑点;注意力集中;勤思多问;课堂笔记
八、学习习惯不良
概念
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动的、主动化了的持久的学习行动方式。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特点
1.广泛性
贯穿学习的各个环节
2.实践性
在实践中形成,又作用于实践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
3.阶段性
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外部力量的支配逐渐减弱,逐渐受内部动机需求影响
4.模仿性
避免盲目模仿
原因
1.社会因素
综合评价单一,唯分数论
2.家庭因素
认知错误,不闻不问;教养方式
3.教师因素
方法枯燥,制定规则,没做好榜样示范
4.自身因素
智力,自制力,注意力
辅导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转变教师观念,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自主活动,组织参加实践活动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九、学习疲劳
概念
长时间进行紧张的学习,久而久之,会导致个体身心劳累,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下降,严重者难
以维持学习,这种现象称为学习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以维持学习,这种现象称为学习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原因
1.缺乏兴趣
2.时间过长
内容难度较大
4.不良的学习环境
5.不合适的学习方法
调适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锻炼习惯和饮食习惯;
2.培养自己对学科的兴趣,并进行积极性的探索,就会产生新鲜感;
3.把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搭配,以免重复刺激而形成疲劳;
4.创设幽静、舒心的学习环境,来改变学习心境;
5.必要时寻求老师、家长和朋友的帮助,或者进行心理咨询,调节身心健康。
2.培养自己对学科的兴趣,并进行积极性的探索,就会产生新鲜感;
3.把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搭配,以免重复刺激而形成疲劳;
4.创设幽静、舒心的学习环境,来改变学习心境;
5.必要时寻求老师、家长和朋友的帮助,或者进行心理咨询,调节身心健康。
十、厌学、逃学
原因
1.自身因素
失败体验,心理负担重,意志薄弱
2.家庭教育的偏差
期望过高;不关心,贬低学习
3.学校因素
应试教育,考试压力
4.社会影响
不良思潮影响价值取向
5.学习本身的局限性
高度复杂,伴随着高度的精神紧张
6.来自各方面的消极评价
积极评价少,需要被鼓励和肯定
策略
1.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矫正学习方法
树立观念,勤奋努力,学习方法
2.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
适当降低要求,创设情境
3.欣赏学生,让学生获得快乐的积极体验
适度期望,激励赞美,看重潜能
4.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孩子纠正不爱学习的心理情绪
关心爱护,挖掘闪光点,鼓励表扬
5.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6.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育方法
十一、考试焦虑
概述
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
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
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
表现
躯体异常
心理异常
行为异常
原因
1.自身因素
(1)个体特征
神经系统强,长期处于不良的环境和教育影响,自卑感较强的人容易焦虑
(2)考试动机
主观认定、夸大甚至绝对化考试与升学、未来、理想、他人评价的关系
(3)期望程度
自我接纳程度低容易焦虑
(4)知识准备与应试技能
基础功底不好。知识掌握不扎实,缺乏信心
2.家庭因素
教养观念,教育方式。以考试为中心,过于严厉
3.学校因素
以考试作为评价标尺;过分看重成绩和名次;同学竞争,考场压力
4.社会因素
社会价值观取向,国家政策体制
5.其他因素
环境的突变或以外灾害
辅导
1.端正考试动机,正确评价考试成绩及意义
改变应试教育观念
2.客观分析现实情况,对考试结果做出合理预期
调整期望,培养良好个性
3.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会必要的考试技巧,做好充分的考试准备
物质准备;体能和心理准备
4.采用行为矫正的方法
放松训练,系统脱敏
5.自我调整
(1)认知调控
(2)自我暗示法
(3)宜泄倾诉法
6.重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家校合作,给学生减轻压力
7.优化课堂教学,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8.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7.优化课堂教学,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8.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