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读书笔记
2022-06-05 20:06:4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这一章的部分内容,对我的心灵和价值观是一种巨大的重塑,有一种震撼的感觉,值得反复去揣摩和体会。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三节:死亡的真相和生活的态度
儒家对死亡的态度
知昼,则知夜
人是否有轮回转世的灵魂
严格来讲,并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在轮回转世,有的只是一股意识之流,或者说是一股能量之流,佛法称之为‘神识’。”
神识和灵魂的区别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不变和恒常的东西。换言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唯一恒常的就是‘无常’。而佛法所说的神识,指的只是一股刹那变化的意识或能量之流。这种意识或能量之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以说它是‘非常’;但它又具有延续性,可以在这一个存在形态和下一个存在形态之间实现‘意识的延续’和‘能量的传递’,所以说它是‘非断’。”
什么是非断,非常
打个比方吧,如果说人的肉体是一根蜡烛,精神或意识是蜡烛上的火焰,那么以日常经验来看,蜡烛燃尽,火焰也就随之熄灭了,这就是世人常说的人死如灯灭。但是,在佛教看来,精神或意识的火焰并不会因为这一根蜡烛的燃尽而消失,而是可以传递到下一根蜡烛上,然后再传递到第三根、第四根……以至于无穷。在此,前面蜡烛的火焰虽然消失了,但它点燃了后面蜡烛的火焰,这就叫‘非断’;同时,尽管后面的火焰来自前面的火焰,但它们显然又不是同一个火焰,这就叫‘非常’。
非一,非异
真正的死亡
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说,真正的死亡,并不单纯是指一期生命的终止,而是人生中每日每夜、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
根据五百年后的生物学理论,人身上的绝大部分细胞,除了极少数的神经细胞之外,平均7年就会全部更换一次。假设你今年28岁,那么从出生到现在,你的身体已经换了4次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唯一使你能够区别于他人的,或者说使别人能够从人群中把你辨认出来的,只有我们上面说过的‘延续性’和‘关联性’,而并非世人通常认为的不变的‘自我’。”
死亡与新生
我们随时都在“死亡”,也随时在获得“新生”
当我回想我的少年时,假若不是由于有记忆的连锁,那么,除开个别地方外,我将会认为我在童年时代是另一个人。一般人总是以为只有死亡才是‘自我’的消灭,而‘实际上这种消灭在生存中就已经大量出现了’,只不过我们被日常生活的假象所蒙蔽,习焉不察而已。”
不仅是佛教的看法,许多西方哲学家也有类似的见解。例如,休谟、马赫、罗素、詹姆斯等人都曾经认为,人所执为实有的‘自我’其实并不靠谱儿,它要么是‘知觉的集合体’‘一束知觉’,要么就是‘一组感觉要素的复合体’,或者是‘一堆感觉材料’。也就是说,‘自我’并非恒久不变的东西,它只是人们出于自然本能和现实生活的需要所做的一种假定罢了。佛教称之为‘因缘和合、刹那生灭的假有’,马赫称之为‘假定的单一体’和‘权宜的工具’。
死亡并非‘一次性’事件,而是一个连续的、漫长的过程,它一直都在我们的生命中发生着,且贯穿我们的整个生命。
奥勒留之所以告诉我们无须害怕死亡,就因为生命在不断‘死亡’的同时,其实也在不断获得‘新生’。在此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死亡本来就是生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有死亡,就没有生命。
无我,无常
只有“无常无我”的世界,才是充满生机的世界
不要落入“断见”
我们不应该抱怨‘无常’,因为没有‘无常’,一切事物都将不复存在。一朵云如果不变成雨,绿树便不能生长,鲜花将不能开放;一粒稻种如果不变成稻谷,田园将一片荒芜,我们将得不到食物。如果没有无常,就没有日升月落,四季轮转;如果没有无常,万物将停止运动,世界将变成一片死寂。同样道理,如果自我不会变化,一个孩子将永远是孩子,不能成长为大人;如果自我不会变化,一个病人将永远是病人,不可能恢复健康;如果自我不会变化,一个穷人将永远是穷人,不可能通过奋斗改变命运;如果自我不会变化,所谓的人格完善、成圣成贤,也将成为一句彻头彻尾的空谈!那么现在,请你告诉我,你是愿意生活在一个一切都凝固不变的世界上,还是生活在一个‘无常无我’、充满变化的世界上?
生死转换
既然你选择生活在一个‘无常无我’、充满变化的世界上,那么你就该欣然面对一切形式的死亡:如果你看见一阵细雨,那是因为一朵云死了;如果你看见一株稻穗,那是因为一粒稻种死了;如果你看见春天来了,那是因为冬天死了;如果你听见一个婴儿呱呱落地的啼哭,那必定有某个老人终止了上一段旅程的脚步;如果你热爱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那你就不该拒绝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死亡。换言之,‘无常’固然是埋葬万物的坟场,却也是孕育生命的子宫;‘无我’固然是杀死昨天和过往的刽子手,却也是催生明天和未来的助产士。所以,当死亡在你面前裂陷为一处绝望而黑暗的深渊,你应该看到,它背后隐藏着一座通往希望和光明的桥梁……这座桥梁的名字,就叫作新生。”
无常无我的世界,如何生活
三原则
第一,永远不要试图去掌控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
你可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经营你的家庭、事业、亲情、爱情、友情等等,但千万不要把你的整个生命和全部幸福寄托在任何事物上面,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无常”和明天哪一个会先到。在合理正当的前提下,你可以尽情去欣赏、体验、享受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但要尽量淡化对任何东西的占有欲。记住,拥有外物不是罪恶,可占有欲会成为你所有痛苦的根源。
第二,照破自我的幻象,认识真正的自己。
觉知和洞察(息有养,瞬有存)。只要对身心内外的一切事物保持清明的觉知与如实的洞察(此心惺惺明明),没有一息间断,你就契入了生命的真相。从而,你便能无惧于身心内外的一切无常与变化,并且如如不动地安住在这个浮躁喧嚣的世界上
假我
人出于本能,很容易与自己内心的东西认同,比如念头、情绪、感觉、欲望、观念、思想等等,以为那就是自我。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来去不定、变化无常的,并不是真实的自我
第三,不要苛求完美——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
对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做最好的打算,但要随时准备接受任何结果(甚至包括最坏的结果)。用古代大德的话说,只要是你该做的事情你都要“尽分”,但是“尽分”的同时你还要“随缘”。
不是反对你追求完美,而只是希望你“慎”求完美。因为你要知道,在很多事情上,“最好”往往是“好”的敌人。
佛陀教人放下对外物和自我的执念,孔子也教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真正的智慧是超越门户的
中观
严格来讲,佛教既不是人们常说的悲观,也不是世俗所谓的乐观,而是合乎真相的‘中观’。
第四节:本来面目:认识你自己
你所认定的自我,只是众缘和合的“假我”
绝大多数人平常所认定的这个由姓名、性别、职业、身份、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人际关系、体貌特征、性格特征、遗传基因、感觉知觉、情绪欲望、思想观念等等组合而成的“我”,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佛陀所说的“众缘和合”的“假我”
众缘和合
诸多事物依赖一定条件组合在一起
假我
一旦众缘变化或离散,自我就随之改变了,因而不常在
不存在与不常在
不存在”与“不常在”一字之差,意义完全不同:“不存在”是一种断灭论,为佛教所驳斥,“不常在”则是对万物的如实体认。
真我与假我
“真我”并不在“假我”之外,而就在“假我”之中
如果你跟身心内外的一切东西认同,你的“真我”就迷失在“假我”之中了,一旦你不跟你拥有的任何东西认同,你的“假我”就全体转为“真我”了。
打个比方:“真我”就像是一个演员,“假我”就是其所扮演的角色
这一切都只是人间戏剧的一部分,虽然看上去挺真实,但终究是变幻无常的,我的职责就是演好自己的戏份,尽情体验这部戏中的一切,但没必要沉迷在情节中不能自拔,更没必要被它折腾得欲生欲死。
清清楚楚地知道“我在演戏”,这就是阳明说的“良知”;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谁,不与角色认同,就是禅宗说的“认识本来面目”。
认同“真我”的人,就是“我在演戏”,随时都可以自作主宰;而认同“假我”的人,就等于“戏在演我”,只能在红尘中迷惑颠倒,随波逐流。
放下分别心
一旦放下分别心,把所有矛盾的事物“整合入统一体”,那么我们就无须截断心念之流,只要保持对身心内外一切事物的觉照与洞察就够了——善来就照见善,恶来就照见恶,一念生起知其生起,一念消灭知其消灭,仅此而已。
本来面目
不思善不思恶
婴儿
婴儿的状态,就是全然活在当下的状态。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不是强迫我们把智商降到婴儿的水平,也不是怂恿我们离开文明社会,去深山老林过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而是让我们像婴儿、赤子那样,全然活在当下,充满存在的喜悦,享受生命本身固有的单纯、完整和富足,并且焕发出强大的活力和创造性。
马斯洛
第二次纯真
阳明也曾经在一首诗中写道:“白头未是形容老,赤子依然浑沌心。”
佛陀说:“你要放下分别心和执着心,彻见本来面目。”
觉知之光
享誉世界的当代越南僧人一行禅师说过:“就像自然界的太阳照耀每一片树叶和每一株小草一样,我们的觉照也要照顾好我们的每一个念头和感受,以便我们识别它们,了知它们的产生、滞留和瓦解。不要判断和评价它们,也不要迎合和消灭它们。……不要把你的心灵变成了战场。那儿不需要战争,因为你所有的情感——欢喜、悲伤、愤怒、嗔恨等,都是你自己的一部分。……觉照是一种宽容而又清明的状态,它是非暴力和无分别的。其目的是为了识别和了知诸思想、情感,而不是为了判断其善恶好坏,也不是为了将它们置于相对立的阵营,从而让它们互相争斗。人们常常把善与恶的敌对比喻成光明与黑暗,但是,假如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当光明出现的时候,黑暗就消失了。黑暗并没有离开,而是融入光明之中,变成了光明。”
一行禅师此言,可与阳明的一句话相互印证:“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传习录》卷下)
根据现代心理学,当我们能够冷静地观察内心某种激烈的情绪或强烈的意念时,这种情绪或意念所具有的能量就会在短时间内转移或消失。
阳明的意思是:修行的真谛并不是要把你的心灵变成战场,对于内心的种种思想、观念、情绪、感受、念头等等,都不必去抗拒迎合,也不要去分别执着,只要用你的良知去觉照就行了。
不管儒家还是佛教,修行的目的,都是为了认识自己的心,让我们能够更快乐、更自在地生活,而不是把自己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更不是要扼杀自己的人性。
第五节:一堂心学课:找回心灵的快乐
心灵的快乐和物欲的快乐
相关的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人们心中怀有快乐的想法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都会更灵敏,与他人或物体接触时,也能感受到一些更细微的差别。现代的身心医学也已证明,当人感到快乐时,其心脏、肝脏、胃,以及其他的内脏功能,都会比平时更加良好。
孔颜乐处
指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的精神,源出《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赞叹:“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的快乐是从内心生发出来的,不管他做什么,快乐始终伴随着他;而世人的快乐却在外面,必须一刻不停地向外追逐。克尔恺郭尔说过:“大多数人在追求快乐时急切得上气不接下气,以至于和快乐擦肩而过。”而颜回不用追,所以他的快乐不但稳定,而且长久。
外求的弊端
我们想要通过占有、消费更多的外物来获得快乐,就无法逃脱“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心灵快乐的基础
圣贤之乐和常人之乐
七情之乐
《礼记》云:“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这七种情绪,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它是世界上所有人与生俱来的东西,不因肤色、种族、文化、国家的不同而有差别。所谓“七情之乐”,就是指平常人的快乐
外求
圣贤之乐
圣贤之乐就是恢复心灵本来的状态,这种快乐虽然与平常人的快乐不同,但也不在平常人的快乐之外。尽管圣贤别有真正的快乐,但这种快乐也是常人本来具有的,但常人不知道自己有,反而自己招来了许多忧愁苦恼,把快乐迷失了。圣贤虽然置身于忧愁、苦恼、迷失之中,但真正的快乐未尝离开过他。只要一念开启,反身而诚,乐自然就在那里。可你还在纠结于怎么得到这种乐,这就叫骑驴觅驴
内求
阳明在这里使用的逻辑,与他一贯的逻辑一样,都是在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你其实是个“富二代”,干吗老是“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呢?天理就在你心里,你往外求什么?良知也在你心里,你向外找什么?真正的快乐还是在你心里,你却成天辛辛苦苦在外面寻找快乐,这不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吗?
避开二元对立误区
你完全没必要在心灵的快乐与物质的快乐之间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你应该相信,任何人都有资格同时拥有这两者,包括你自己在内。
假如你在沙漠中走了好多天,水早喝光了,快渴死之前,突然看到一眼清泉,你狂奔过去喝了个痛快,这种快乐是不是实打实的?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所言:“没有一种快乐本身是坏的。但是,有些可以产生快乐的事物,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恼。”
不要让别人决定我的行为
因为习惯。我们对这些东西一直都是这么反应,从来没想过可以自作主宰。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指出,让我们不快乐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本来与我们个人完全无关的事情,我们却要让自己对号入座;二、对于那些不能掌控的事情,我们潜意识里老是想掌控。
改变对号入座的观念,放下掌控外物的态度,我们就能摆脱外界的支配,找回本来属于自己的快乐
心学的主要功夫之一,便是养成快乐的习惯,甚至让自己成为快乐的源泉。用阳明的话说,就叫“常快活便是功夫”(《传习录》卷下)。
慎独
‘常存戒惧’的本义,就是我们上节讲过的觉知、觉照,用阳明老师的话说就是‘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功夫。学者时时刻刻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功夫方有个实落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着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矣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