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和确有专:中医诊断学——问诊
2024-12-18 11:30:07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教材,问诊,根据蓝皮书梳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问诊
问寒热
恶寒发热
恶寒重发热轻,是风寒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寒之邪所致。
发热重恶寒轻,是风热表证的特征,由为感风热之邪所致。
发热轻而恶风,是伤风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邪所致,
发热重恶寒轻,是风热表证的特征,由为感风热之邪所致。
发热轻而恶风,是伤风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邪所致,
但寒不热
新病恶寒:——感受寒邪或阴寒直中脏腑经络,阳气被遏制,主实寒证,
久病畏寒:——阳气虚衰,形体失去微煦所致,主虚汗证
但热不寒
壮热39°:——风热内传,或风寒入里化热,正邪相搏,阳热炽盛,属实热证
潮热
日脯潮热:——(下午3-5时)热势较高,由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常见于阳明腑实证,又称阳明潮热
午后潮热:——身热不扬,为湿遏热伏所致,属湿温潮热
午后或夜间潮热:——低热,或五心烦热,骨蒸发热等,系阴虚火旺所致,为阴虚潮热
微热:——体温38°以下,或自觉发热,发热持续时间长,见于温病后期或某些内伤杂病。
往来寒热:——常见于外感病邪至半表半里阶段,正邪相争,互为进退所致i,常见于少阳病和疟疾
问汗
自汗:——多见气虚,阳虚证
盗汗:——属阴虚证
绝汗
冷汗淋漓,面色苍白,肢冷脉微:——亡阳之汗
热汗而黏如油,烦渴,脉数疾者:——亡阴之汗
战汗:——温病或伤寒正邪剧烈斗争阶段,为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问疼痛
疼痛的性质
冷痛::——寒邪阻滞经络或阳气亏虚而脏腑失于温煦所致,属寒证
灼痛:——为阳热炽盛或阴虚火旺,属于风证
走窜痛:——胸胁脘腹窜痛,多由于气滞所致,四肢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为痹病,因风邪偏盛所致,属风盛行痹证
固定痛:——胸胁脘腹等多为淤血为患,属血瘀证。四肢关节多因寒湿,湿热或热壅血瘀所致
胀痛:——为气机郁滞,气滞不通所致,属于滞证。但头目胀痛,多因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所致
刺痛:——为淤血阻滞,血行不畅,属淤血证
重痛:——多因为湿邪困阻气机,属湿证,但 头部重特痛亦可因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
酸痛:——因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属湿证。亦可因肾虚 骨髓失养,或剧烈运动肌肉疲劳
绞痛:——因有形实邪(如淤血,蛔虫,结石等)闭阻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属实证,寒证
10.空痛:——因气血精髓亏虚,,脏腑经络失养所致 ,属虚症
11.隐痛:——精血亏虚或阳气不足,脏腑经络失养所致,,属虚症
12.掣痛:——因血虚经脉失养,或寒凝经脉阻滞
疼痛的部位
头痛
部位
前额连及眉棱骨疼痛:——为阳明头痛
头部两侧疼痛:——为少阳经头痛
后头枕部疼痛连及项部者:——为太阳经头痛
巅顶痛:——为厥阴经头痛
病程
病程短,头痛剧烈,痛物休止:——为外感所致,属实证
病程长,头痛较缓,时痛时止者:——内伤头痛,多属虚症
肝阳上亢,痰湿上扰,淤血阻滞所致,属实证,或虚实夹杂证
胸痛
胸前“虚里”部位作痛,或心痛彻背,掣及左肩,左臂者:——病在心
胸膺作痛,伴咳嗽:——病在肺
胁痛
与肝胆病有密切相关,如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以及悬饮等病症
胃脘痛
进食后疼痛加剧:——为实证,可因寒,热,实积,气滞,淤血等致胃失和降
进食后疼痛缓和:——我虚症,因胃阴虚,或胃阳不足致胃失养
腹痛
大腹痛,指脐以上部位疼痛,为脾胃以及肝胆病变
脐腹痛:——小肠和脾的病变
小腹痛:——为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宫的病变
少腹痛:——为肝经不畅或大肠的病变
问头身胸腹
头晕胀痛,伴口苦易怒,舌红,脉弦数:——为肝火上炎所致
头晕而重,如物缠裹,伴痰多,苔腻:——痰湿内阻所致
外伤后头晕刺痛者:——淤血阻滞所致
头晕胀痛,头重脚轻,伴耳鸣目花,腰膝酸软,舌红少苔,每因恼怒加剧者:——为肝阳上亢证
头晕面白,伴神疲体倦,舌淡脉细,每因劳累加剧者:——为气血亏虚,肾精不足所致
问耳目
问耳
耳鸣
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按之不减:——肝胆火盛,痰火壅盛,气血瘀阻,风邪上袭及药毒损伤耳窍所致,属实证
渐觉耳鸣,声音细小,按之减轻或暂停:——肾精亏虚,肝肾阴血亏虚,脾气亏虚等导致耳窍失养,属虚证
耳聋
新病耳暴聋:——外邪或火肝胆之火循经上扰所致:属实证
久病耳渐聋:——精气虚衰,清窍失充所致,属虚证
问目
目眩,俗称眼花,常兼头晕合成眩晕
目眩:兼面赤,头胀,头痛,头重等:——为烽火上扰,痰湿上蒙,干活是那个炎所致,属实证
目眩:伴神疲,气短或头晕等:——为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或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属虚证
问睡眠
失眠:机体阴阳失衡,阴虚阳亢,阳不入阴,神不守舍
伴心悸心烦,腰酸耳鸣:——阴虚火旺证
伴多梦易醒,心悸,神疲,食少:——心脾两虚证
伴多梦易惊,胆怯心悸这,未心虚胆怯证
伴心烦,口干,舍燥:——心火炽盛证,实症
伴急躁易怒,头胀头晕:——肝郁化火证,实症
伴胸闷心烦,泛恶嗳气:——痰热内扰证,实症
嗳腐吞酸,脘腹胀满:——食滞胃脘证,实证
嗜睡
嗜睡不论昼夜,精神疲倦,不自主入睡:——机体阴阳失衡,阳虚阴盛,或痰湿内盛
困倦嗜睡:伴头目昏沉,脘痞肢重:——谈湿困脾所致
饭后困倦嗜睡,伴纳呆腹胀,少气懒言:——脾虚失运所致
饮食与口味
口渴与饮水
口渴多饮:多因津液耗伤,组织失养,属燥症,热症
大渴喜冷饮,伴壮热,大汗,属于里热症
口渴咽干,夜甚,伴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属阴虚火旺证
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体渐消瘦,为消渴病。未由肺燥津伤,消烁肺胃肾之气阴所致
渴不多饮
伴身热不畅,身重脘闷,苔黄腻——湿热证
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热入营血证,清营汤
口渴饮水不多,水入即吐:——痰饮内停证
口渴,但欲饮水不欲咽,兼舌紫暗或有紫斑:——淤血内阻证
食欲与适量
食欲减退,又称纳呆
新病食欲减退:——一般是邪气影响脾胃功能,正气抗邪的保护性反应
久病食欲减退:——伴食后腹胀,面黄肢倦,系脾胃虚弱,无力腐熟运化所致,属脾胃虚弱证
食少纳呆,伴脘闷腹胀,身重,苔腻:——湿邪困脾,脾失健运所致。属湿盛困脾证
纳呆食少,嗳腐食臭,脘腹胀闷:——饮食不节,停滞胃腑所致,属于食滞胃肠证
厌食
厌食,兼嗳气酸痛,脘腹胀闷:——食滞胃肠证
厌食油腻,伴胁下灼热胀痛:——为湿热壅滞肝胆,肝失疏泄,脾失建运所致,属肝胆湿热证
孕妇厌食反应:——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影响胃之和降,其轻者属妊娠早期的生理现象,但是严重者可能影响胎儿和多种并发症
消谷善饥
兼口干渴,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者:——属胃火炽盛证
形体反见消瘦,伴多饮,多尿:——消渴病
饥不欲食
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属胃阴虚证
蛔虫内扰,亦可见
口味
口淡:——属脾胃虚弱或寒湿困脾证
口甜:——脾胃湿热证
口黏腻:——属湿证,痰饮证,和食滞肠胃证
口酸:
脘腹胀满,胃中灼热感,舌苔厚腻:——食滞胃肠证证
嗳气吞酸,脘胁满痛,易怒:——肝胃不和证
口涩:——多伴舌燥出现,为燥热伤津,或热阳偏盛,气火上逆,属于燥证,热证
口苦:——心火上炎或肝胆火旺,胆气上逆。属热证
口咸:——肾虚或者寒水上泛所致,属肾虚,寒证
问二便
大便
便次异常
便秘:
便秘,兼见腹胀拒按,壮热,舌红,热结肠道:——属肠热腑实证
便干,兼咽干,少苔者:——为阴血不足,肠失濡养所致,属阴虚证
便秘,兼畏寒喜热者:——因阳虚寒凝所致肠道气机不畅而成,属阳虚寒凝证
有便意,临厕难出,或大便难解,便后乏力:——因气虚传送无力,属脾肺气虚
泄泻
腹痛泄泻,泻后痛减,便臭如败卵,嗳腐酸臭:——伤食证
腹痛作泻,泻后痛减,与情志有关:——情志失调,脾失健运,属肝郁脾虚证
泻下急迫,泻而不爽,色黄糜秽臭,伴肝门灼热:——大肠湿热证
五更腹痛泄泻:——阳虚大肠传到失常,为脾肾阳虚证
便溏,兼纳少,腹胀者:-脾气虚症
便质异常
完谷不化:久病为脾肾阳虚,新起为食滞肠胃
溏结不调:时干时稀,肝郁脾虚证。先干后溏,属脾虚
脓血便:——痢疾或肠癌,常因湿热疫毒等积滞交阻肠道,肠络受损,属肠道湿热证
便血
血色鲜红,称”近血“:——并在大肠,肛门,因风火湿热为病,属热病,实证,病较轻
血色暗黑或自黑,或如柏油,称”远血“:——并在小肠和胃脘,由饮食劳倦,损伤脏气,脏腑阴阳失调所致,病情深重。虚症居多
排便感异常
肛门灼热:——大肠湿热下注或大肠郁热下迫直肠
里急后重:——因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
肛门气坠:——属脾虚气陷
小便
尿次异常
新病小便频数:——湿热蕴结膀胱所致,属湿证
久病小便频数:——肾阳不足,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属虚症
癃闭:——肾阳不足的虚症,或湿热下注,淤血,结石,败精阻滞,尿路阻塞等实证
尿量异常
多饮多尿而消瘦:——消渴病
小便清长,量多者:——阳虚不能蒸化水液体,水津只趋膀胱所致,是虚症
小便短少而赤者:——热盛津伤所致,属热证
小便量少,身体浮肿,:——脏腑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属虚症,或虚实夹杂证
排尿感异常
尿道涩痛:——湿热下注的淋证
尿后余沥:——肾气虚弱,常见老年人,或久病
小便失禁:——肾气不固证
遗尿,俗称尿床:——肾气不固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