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工作指引
2022-01-12 10:22:21 9 举报
内部审计工作指引是一份详细指导内部审计人员如何进行有效、高效和合规的审计工作的文档。它包括了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程序的设计、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审计报告的编写以及审计后续工作的跟踪等各个环节。这份指引旨在帮助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他们的职责,确保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公司运营的合规性。同时,它也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框架和方法,以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审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进场实施审计前,通知被审计部门/子公司负责人、审计成员,邀请有关领导,召开审计启动会,并发出审计通知书。
1、每年12月拟定《年度内审计划》,报审计委员会批准。2、每年按要求向各主要股东方报送内审工作总结、年度内审计划。
内部审计工作指引
1、与被审计对象存在利益关系的审计成员应主动汇报并回避。2、调查取证应客观公正依法依规。3、严禁接受宴请、收受礼金红包等。
有关规定:1、《审计工作管理办法》2、审计准则等国家规定
有关规定:1、《采购管理办法》2、比选招标等公司有关规定
1、初稿通过审计委员会审议后,方可按会议意见形成正式审计报告。2、正式审计报告应向被审计部门/子公司发送一份原件,部门留存至少一份原件。其他部门确有需求的,应在报告出具前提出。3、审计底稿应存档备查。
有关规定:1、《审计工作管理办法》
1、应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2、责任部门/子公司应在规定期限内书面回复整改情况。3、审计岗根据问题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就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原则上,重大问题且回复的照片资料不能直接证明已整改的,应督查。4、督查应按《监督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实施。5、全部工作完成后,整理归档资料,并对审计机构评价。
初稿
正稿
立项
调查取证
1、制定或及时修订审计标准合同。2、建立第三方审计机构服务评价台账,并按时据实填写。
要求、规则、释疑
有关规定:1、《审计工作管理办法》2、《审计委员会工作规则》
1、启动会前,应先完成内审方案编制。2、方案至少应包括:依据、目的、对象、时间安排、人员及分工、内容、方法等。
启动会
1、调查取证完成,形成审计初稿。2、审计初稿应向被审计部门/子公司征求意见,并沟通交流。该阶段可提前沟通审计发现问题需要整改的期限等内容,以便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和完成整改。3、征求意见完成后提请审计委员会审议。
涉及的标准表单或范本
整改
1、按内审方案及有关规定,实施审计,调查取证。2、外聘第三方审计机构时,审计岗人员应全程参与,并应对审计发现问题作出决定意见。
如何评价个人工作综合能力、个人绩效
1、实际实施内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2、变更内审计划以及按计划实施内审前,应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并取得同意。
1、审计工作量。2、各项节点工作的参与度、工作成效、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2、台账记录和资料档案整理归档的及时性、完整性。3、工作中与相关人员的沟通成效。4、第三方评价。5、表单、总结或报告等文字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无需外聘
有关规定:1、《审计工作管理办法》2、《监督工作实施办法》
外聘机构
1、按公司规定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采购程序、比选。2、公司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执行。
1、审计通知书。2、整改通知单。3、整改回复单。4、工作联系函。5、台账。6、审计标准合同。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