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能量代谢与体温
2022-02-06 16:36:3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能量代谢与体温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消耗1g某种食物产生的热量
生物:体内
物理:体外
类型
食物的热价
消耗1L氧气产生的热量
食物的氧热价
CO2 /O2
正常人 混合0.85
糖→脂肪→O2增加→需要的O2减少→比值变大
糖 1.00
脂肪→乙酰辅酶A→酮体
糖尿病
脂肪 0.71
长期饥饿
蛋白质 0.80
代谢
>1
酸中毒、DKA---Kussmal呼吸
呼吸商RQ
糖、脂肪CO2/O2
非蛋白呼吸商
查表→氧热价→氧热价*氧气消耗量=产生的热量(支持补液量)
CO2产出/O2吸入=非蛋白呼吸商
耗氧量*20.20(0.82→20.20统计而来)=产生的热量
能量的测·定的方法
肌肉的活动(最主要)
精神活动
蛋白质(最强)>脂肪、糖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环境温度
影响能量代谢因素
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清晨、清醒、安静
清醒
静卧
无肌紧张(>2h没有剧烈活动)
常温20~25℃
餐后12-24h
分支主题
测定条件
心输出量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体表面积
男>女
性别
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
年龄
孕激素
月经周期
红细胞增多症
白血病
甲亢
心脏疾病
红白夹心糖
BMR增加的疾病
BMR减少
影响因素
基础代谢率BMR
生理性波动<1℃
清晨2-6h最低
午后最高
昼夜节律
男<女 0.3℃
排卵当日最低
排卵后升高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
波动大
新生儿
体温的生理波动
肝脏(安静下最主要的产热器官)
骨骼肌(活动下产热器官)
产热器官
骨骼肌不随意收缩
中枢调节
战栗(瑟瑟发抖)
代谢率增加
棕色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隔断氧化磷酸化→只能产热
非战栗(代谢产热)
产热的形式
体液调节
产热
控制皮肤血流量
皮肤
散热器官
人皮肤温度37℃>环境温度
人体→辐射线→温度较低环境
空调
辐射散热
接触
冰袋、冰帽
传导散热
气体流动
风扇
对流散热
酒精→易汽化
不感蒸发
皮肤>环境
可感蒸发
出汗
皮肤≤环境
蒸发散热
散热方式
循环系统散热方式-皮肤血流量的改变
散热
机体产热、散热
大汗腺
全身皮肤 手心、脚底易出汗
分布
参与体温调节的关键
小汗腺
汗腺
痛觉神经末梢
味蕾性发汗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生理意义:调节体温
食管下段→迷走神经抑制纤维→释放VIP、NO→舒张LES
胃容受性舒张
G细胞→迷走神经→蛙皮素
温热发汗→交感神经→ACh
特殊
交感神经→ACh
温热性发汗
大脑皮质运动区
交感神经→肾上腺素
应激反应
精神性发汗
发汗种类
水99%+氯化钠、乳酸等
分泌主动过程
汗液(等渗液)→醛固酮调节→保钠排钾→低渗液
小肠液、胰液→等渗液
汗液、唾液→低渗液
受醛固酮调节
大量排汗→高渗性脱水
汗液
热感受器
冷感受器
感受器
是最重要的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视前区PO/AH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热敏神经元
脑干网状结构和下丘脑的弓状核
冷敏神经元
中枢
致热源→调节中枢上调→畏寒寒战→发热
调定点学说
中暑不是体温调定点发生改变
调节过程
体温调节
能量代谢与体温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