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军产品方法论
2022-04-08 16:19:47 54 举报
AI智能生成
产品方法论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什么是产品经理
历史上的产品经理
消费品时代的产品经理
很多职能部门把它的优先级放低,那么它将永远都不会成功
职能上是品牌产品经理
靠市场驱动,更主要的是做定位、做营销、做渠道。
软件时代的产品经理
产品市场经理
面向市场的产品经理
主要研究用户的需求
产品经理
负责产品功能的解决方案设计
满足从产品市场经理处接收到的用户需求
项目经理
负责各种项目的管理
通过团队管理和协调的方式,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不一样的互联网产品经理
一条业务线上存在多个产品经理
互联网产品经理
互联网时代特性之一:信息复制分发的边际成本低和用户量巨大
信息复制分发的低边际成本
大用户量
互联网时代特性之二:快速迭代、数据和AB测试
快速迭代
千人千面
AB测试
互联网时代特性之三:体验设计价值增大
双击效应
极致的用户体验开始有了价值
声誉和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好的体验带来的口碑,会直接影响别人的选择,追求极致的体验开始变得有了更大的商业价值。
好的体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交易成本,而并不是产品的全部。
产品经理做什么
产品经理的四大工作职能
需求
思考产品到底满足用户的什么需求
决定优先级,判断做哪个不做哪个,先做哪个后做哪个
生产
进行合理的产品设计
有效率地把产品生产出来
销售
市场宣传、运营活动、做增长、售后服务
协调
虽然要创造价值,对结果负责,但对于不同形态、不同阶段的产品,最能创造价值的点不一样。
在给定的基础条件下去追求优化
产品工作属于强实践性的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形式科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用户模型
定义:是指产品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偏好和行为反应模型。
用户行为及其背后原理
现实世界
研究用户的行为
研究在不同外界刺激下的用户行为
研究行为背后的意识,从而预判不同的产品对用户未来行为产生的影响
宏观背景
独立于产品之外的外部客观因素
不同宏观背景下的用户会有所不同
微观场景
直接影响用户当前意识的环境
交易模型
什么是产品?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跟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产品就是价值交换的媒介
做产品强调创造用户价值
效用组合
用户体验是有成本的
企业追求的是效率,考虑投入和产出
互联网时代的交易
用户和产品发生的每次交互过程,都发生了一次交易
好产品的三个属性
有效用
有收益
可持续
决策
理性决策
人类的决策天生就是不理性的
信息获取能力有限
受搜寻信息受成本约束
受认知偏误影响
信息过载
信息处理能力有限
计算能力有限
部分以及存在偏差
人的认知存在缺陷
偏好导致的个体差异
个体偏差导致效用和价值判断存在个体差异
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决策偏误
各种事物关系复杂
环境变化
理性决策的三要素
优先级
1、理性的信念
2、理性的目标
3、理性的行动
理性的信念
理性的信念即与真实世界一致的信念
对自我认知的认知
人类最大的理性,是理性地理解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
理性的目标
约束条件下的价值(总效用)最大化
理性的行动
在给定目标下,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决策即选择
决策就是选择,是在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列举各种可能性
用户和企业的利益也有冲突
决策的目标:价值最大化
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 替换成本
追求新体验最大化
新要素的引入可创造大量新价值
新技术
新人群
新渠道
新方法
新工具
新要素的影响可叠加
将旧体验最小化
完美新用户
一个全新种类的产品出现早期,不一定只能做首创发明者,即使是模仿者、后来者也有机会
一旦产品的用户价值被验证,应该最快速地提高市场渗透率
垄断
用户没有别的选择,相当于旧体验为零
只有强制准入限制才是真垄断
产品有情境性,在任何场景下,只要让用户没有选择,就形成了局部垄断
替换成本最小化
认知成本
获取成本
使用成本
用户价值判断的权衡视角
对自我认知的认知
做这个判断所需的完备信息
对给定目标的批判性思考
我做这个判断的目标是什么?
参照系
参照系严重影响用户价值大小
成本
谁在分析问题时,只谈收益或只谈成本,那么他不是骗子就是傻子
不确定性决策
尊重和敬畏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
概率(风险决策)
预期效用 = (收益 - 各种成本)* 概率
非货币价值(跨效用决策)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约束条件也是变化无穷的。
外部性
企业或用户的目标有外部性,需要以更广的视野权衡取舍
时间性
价值判断的对错受时间影响巨大
常见的决策方法和误区
数据决策
是作为做正确决策和达成共识的最低成本工具
A/B测试
AB测试就是在偷看答案后解题,事后选择已验证的更优策略
在线产品进行大连控制实验代价低且可控性高
较重要线下环节的产品,AB测试的可用性低
数据决策存在局限性
基础数据不足的情况
数据获取和使用的成本过高的情况
逻辑决策
习惯决定了我们的一生
所谓理性,是指当条件合适时,优先用逻辑、知识和思维去做出决策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行为,而不是任由本能和习惯驱使
想让一个人理解和接受一个道理,是要在他的偏好和认知结构内去实现的
你只能在对方的认知约束内让他理解和接受他认为的事实
主观判断决策
没有数据或者逻辑支撑,只能用关键变量和用户模型、交易模型来模拟市场运行
有一个想法,把它记下来,用过往所有经验去证伪
认知偏误
定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特定思考、行为倾向,会导致理性或判断产生系统性偏误
归因偏误
三维归因的维度
行为情境(特殊性)
行为人在不同情境中是否表现不同
关联方(一致性)
其他行为人在相同情境下是否表现相同
行为主体(一贯性)
行为人在不同时间是否表现相同
现象
自利偏误
将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环境。
把集体行动的结果归因于自己
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
把他们做好事归因于内在的本质
把他们做坏事归因于环境因素
群体归因偏误
把个体的特质当作其所属群体的特质
把个体的行为当作其所属群体的偏好
终极归因偏误
把问题归因于整个群体,而非群体中的个体
锚定效应
幸存者偏差
过度关注在某些经历后幸存下来的人事物,忽略那些没有幸存的(沉默数据),造成结论偏离实际情况
峰终定律
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就越深刻
框架效应
同一资讯以不同方式呈现会使得人的想法不同
禀赋效应
人们拥有或即将拥有某物品或资产时,对其价值的评估会比没有时高出许多,因而不愿失去或者放弃它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能解释同一个人在不同事物上的花钱矛盾现象
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客观,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选择性注意
人们常常倾向于忽略掉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东西,只看到自己期望看到的东西
选择性观察偏误
人们在观察时不可避免收到前置条件的限制而筛选了样本,因而得出不适当的结论
观察者偏见
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期望导致的偏误
观察者期望效应
由于研究者期待某种结果,因而下意识中不当操作实验或诠释资料
受试者期望效应
由于受试者期待某种结果,因而下意识地扭曲了回报内容
刻板印象
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
光环效应
一个人的某个单一特性,一旦被人吸引,那么他的其它特定也会被好评
外群体同质性偏见
认为自己的个性、行为、情绪是多变的,而他人是一成不变且容易预测的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的输入,对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最强
自我中心偏误
自我美化偏误
会美化回忆中的自己,往往认为自己比实际情况更好
支持选择偏误
回顾自己做过的选择时,倾向认为它是明智的,给出高于实际的评价
错误共识效应
高估别人对自己的认同程度,认为所有人以同一方式思考
投射偏误
不自觉地以为他人和自己有相似的情感、思想与价值观
朴素实在论
相信自己所见所闻即真相,是客观且不带偏见的
控制错觉
高估自己对外在事件的影响力,认为事情是受自己控制或影响的,但实际上它可能与自己毫无关系
达克效应
能力过差的人由于无法分辨能力好与能力差的不同,因而会错误地高估自己的真实水准,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
舒适区效应
对于过去常用的方案,高估收益或者成功机会;对于过去少用的方案,低估效益或成功机会。
信念偏误
可得性偏误
对容易想到的事,会高估其发生概率
频率错觉
因最近注意到一件原先没注意到的事,就觉得这件事到处都在发生
后见之明偏误
在事情发生或者发展后,以为自己事前就能预测其发生与发展
货币错觉
专注于货币名目上的价值,而非其实质购买力
一致性偏误
记忆中他人过去的态度与行为会变得像目前的态度与行为
巴纳姆效应
人们会把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人格描述评价为高度准确,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
基本比率忽视
只关注针对性的信息,忽略一般性的信息,导致不恰当的认知
赌徒谬误
认为某事多次发生则未来发生的概率比较小,或多次未发生则未来发生的概率比较大
决策类偏误
结果偏误
评价决策好坏时,根据其最终结果,而不是根据做决策的过程
道德评价偏误
评价他人行为的道德时,根据结果而不是根据做出行为时的情境
资讯偏误
倾向寻求更多资讯以做出决策,即使寻求的资讯对决策没帮助
共有资讯偏误
团队讨论倾向花较多时间与精力讨论所有成员都知道的事,而花较少时间讨论较少成员知道的事
集体错觉
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倾向于让自己的观点与团队一致,因而令整个团队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进行客观分析
从众效应
倾向做很多人做的事,或相信很多人相信的事,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沉没成本谬误
当人们证实先前积累的投入已经浪费掉了,仍然对这些已经不能回收的成本念念不忘,因而做出不理性的选择
塞麦尔维斯反射
条件反射般地拒绝、否定新证据或新知识
麦纳马拉谬误
过度相信数据,依赖数据评估事情,忽略难以量化的事
常见的决策误区只偏离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强调组织不做决策,只有真实的人才能做决策
世界上不存在一个叫用户的人
不是一个具体的群体或者具体的人,而是一个特定情境下的需求组合
认识自私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能落地的决策才有价值
推动能力的强弱也是关键变量,所以协作型产品经理的概念才值得独立出来,这相当于以强推动能力交换降低的决策能力。
推动决策落地的几种方法
合法性
依靠你的职权,或者强调你的要求符合组织的规章
理性说服
提出符合逻辑的观点和事实依据来证明某个请求的合理性
鼓舞式诉求
通过呼吁某个目标的价值观、需求、希望和渴望来引起情感认同
商议
通过让他人参与决定如何实施你的计划来增强他人对你的支持
交换
通过给他人提供某些利益或者好处来换取其对某项要求的遵循
个人式诉求
利用友谊或忠诚来获得他人的同意
逢迎
在提出请求之前先采取吹捧、赞扬或友善行为
施压
使用警告、威胁和反复要求等手段
联盟
通过寻求他人的帮助或支持来说服目标对象同意
决策落地的技巧: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是指在组织或公司做决策时,产品经理通过影响他人发挥出上述“非正式权利”,从而使决策落地的重要技巧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
大众媒体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
媒体议程在某些方面影响公众观念或者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即公众议程
公众议程在某些方面影响政策制定者所重视的事物,或者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即政策议程
权衡决策问题举例
关于快车动态调价模式与排队模式的权衡
问题本质
满足更快打到车的诉求
对何时能打到车有预期
这个预期是否准确
这个预期的时间是否还能更快
通过mvp实验,验证用户对于公平的感知和接受度
通过金钱的方式来验证存在着道德质疑
关于醉酒乘客打车问题的权衡
安全风险
女性乘客醉酒单独乘车,防范能力较弱,容易引发男性司机的性骚扰
男性乘客醉酒乘车,和司机更容易发生冲突,导致性骚扰、危险驾驶等后果
服务难点
严重醉酒乘客乘车,到达目的地后司机很难将其叫醒
醉酒乘客呕吐,弄脏车辆,产生费用纠纷
关于拼车价值分配问题的权衡
拼车创造的价值总和 = 拼成时的共乘(收益) - 未拼成时的乘客折扣(风险)
拼车的价值分配模式几个阶段
供大于求,缺乘客,价值分配向乘客倾斜
乘客端:更低的折扣---拉动更多乘客需求---拼成率提升
司机端:计费时长占比提升---司机单价降低但在线时薪提升
供小于求,缺司机,价值分配向司机倾斜
关于乘客物品遗失在车上问题的权衡
做服务策略,是不可能把“看起来不好解决的问题”都甩给客服的
关于乘客中途需要修改目的地问题的权衡
有时候产品流程不是难点,难点是策略如何权衡
如何考虑这个问题
确认对标方
从供需关系考虑
问题就变成了 体验和定价提升之间的权衡
关于司乘纠纷判责价值观的权衡
判责分离,即乘客和司机不一定存在一个有责另一个一定无责的情况。
引入“平台”这个角色,在判责不清时,平台介入承担补偿责任。
“平台垫付“,减缓司机的焦虑感
企业、用户、产品
企业、用户与产品的关系
企业能做的是在给定条件下,选择满足哪些用户需求,创造哪些用户价值,以更多地促成交换,让企业有最好的边际收益和ROI。
企业通过“产品”这个关键媒介,以创造“用户价值”的方式,有选择地和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如何理解用户
用户的定义
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由于不同产品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当某个产品完全满足了某个用户在某个场景下的某类需求,那么就可以说此用户是该产品的一个用户
生物的人
社会的人
认知的人
情境的人
用户的五个属性
异质性
用户的特点千差万别,几乎很难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用户
情境性
用户的行为受情境的影响,没有情境就没有用户,同一个用户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行为
可塑性
用户是可变的,其偏好和认知会随着外界不同的信息刺激发生变化和演化
自利性
用户追求个人总效用最大化
有限理性
用户虽然追求理性,但是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判断经常出错,也经常被骗,所以只能做到有限的程度
人脑思考的系统1和系统2
快思考
本能、习惯
可以快速切自动启动,消耗资源很少
习惯、经验、刻板印象等认知偏见所支配
优点:节省决策时间,弥补了决策质量上的损失
慢思考
逻辑、理性
被动、缓慢、消耗资源较多
存在意识控制
优点:做理性思考,才能少犯错
如何理解用户的行为
情境的刺激会激发感知、解读、选择集合、模拟推演、价值判断的五步流程
偏好不会让用户行为体现一致性,不同情境可能使得相同偏好表现出不同行为。
期望效用影响用户的行为和选择,促成了用户的行为
做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促成用户的一种行为(交易、使用)
如何理解用户价值
价值由主观效用决定
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人通过消费物品和劳务满足欲望
欲望具有无限性和约束性
无限性
指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价值最大化
欲望种类的无限性
欲望满足程度的无限性
约束性
物品和劳务供给有限,是约束条件
人的收入有限,是约束条件
时间、身体、心理、环境,是约束条件
人的行为改变;约束条件组合多变,欲望组合千人千面
效用最大的特点是主观性
主体对这件事情的效用判断决定的
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
用户价值
认知依存
用户的认知决定了他的偏好
情境依存
有情境才有用户,脱离情境就没有用户
经验反馈
用户总是变化的,所以产品也要跟着变化
用户价值= 新体验 - 旧体验 - 替换成本
如何理解产品
产品本质上是一种解决方案,所以每个团队本质上都是在提供产品
分析产品的重点是弄明白这个产品利从何来、利往何去,它创造了什么价值,价值是怎么分配的。
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的,打破一个旧的利益平衡,建立一个对己方有利的新产业链。
好的产品的三个属性
有效用
对用户有使用价值
有利润
指产品必须让企业获利
可持续
靠实践验证,即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
如何理解企业
发现市场获利机会
洞察
偶然性
试错
生产效率高于市场
企业建立科层制
企业的运营不靠民主投票,企业的优势在于来自权威自上而下的更有决策
专业知识
显性知识
默会知识
组织效率
共同目标
共同理念
共同知识
使命
愿景
价值观
运行机制
制度
激励
约束
发展和生存
发展
创造用户价值的游戏,从任何角度突破都可以
生存
不能有短板的游戏,任何一个短板都可能带来致命伤害
环境选择
替代成本
效率
企业做产品的产出
财务绩效
认知
团队
无形资产
互联网企业的角色变化
詹森生产函数
Q=Fr(L,K,M,C: T)
创造价值
什么是价值
客观价值-----主观价值
短期价值-----长期价值
局部价值-----整体价值
感知价值-----预期价值
绝对价值-----相对价值
存量价值-----增量价值
企业价值-----用户价值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产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不一定有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的三个属性
有效性
被认知
稀缺性
创造价值的五大路径
劳动
投入劳动,把资源转化为更合乎人的需求的形式。
创造新价值的一个关键是“更合乎人的需要”。价值首先是由需求所驱动的,而不是劳动
分工
创造价值的原理
熟能生巧
减少工序切换成本
积累和创造专业知识
工作聚集后就有规模效益
交易
新技术
制度
如何更好地用产品进行“价值交换”
交易是广义的
预期代价购买预期收益
发生在交易中的“价值”是主观的
满足人的某种欲望、满足到某种程度
这个产品对用户有什么用,能带来什么好处
提升对用户主观价值的判断水平,以提升理解用户的能力
对自我认知的认知
对给定目标的批判性思考
参照系
成本
不确定性决策
概率
非货币价值
外部性
时间性
从用户角度,如何更好地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 替换成本
选择产品的前提 : 效用 - 成本 > 0
成本
直接成本
时间成本
金钱成本
隐私数据
态度
交易成本
搜寻成本
学习成本
保障成本
从企业角度,如何更好地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产品是企业和用户进行价值交换的媒介
企业的一切行为,也应该围绕“让交换行为更多地发生”
交易
交易与交易模型
什么是交易
产品即交易
预期收益大于直接代价
交易的核心两点
预期得到什么
付出什么
为何需要交易
交换创造价值
等价交换
什么是交易模型
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商业模式,是多边关系平衡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模式
设计精髓
如何创造利益(利从何来)
如何分配利益(利往何去)
交换是需要交易成本的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关注交易
做产品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促成用户的一种行为
持续发现和追加可交换的、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创造和更高效地创造用户价值
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和所有交易成本
企业行为的权重,按影响用户交换行为的ROI排序
维护企业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效用
什么是效用?
欲望的满足程度,人通过消费物品和劳务来满足欲望
效用原理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最大效用原理
幸福 = 效用 / 欲望
马斯洛需求五层次
效用的多样性和无限性
货币
最基本的效用
时间
它的价值大小在于个人的时间能交换多少价值
身体需求
最常表现为身体上的多种需求
心理需求
最主要的用户需求起源
信念
基本的用户需求起源
情绪
最基本的用户需求起源,不同情境下引发的不同情绪,会带来不一样的效用
认知
自尊取向
社会认知取向
产品效用与用户欲望的不对等性
底线需求
一票否决的效用,如果得不到满足,用户就不会来了
够用就好
边际递减,这类需求,只要够用就好
越多越好
理论上可以一直做到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平衡点
惊喜
产品做一些惠而不费的惊喜,是性价比极高的创造用户价值的路径
产品是一组约束条件下的一个效用组合
将需求转化为效用的组合,某一行为对应的效用的多样性
边际
边际效用与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所增加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曲线到了某一点后是会逐步抬升的
边际利润
在一个给定约束条件下,再多做一笔交易,增加的额外利润
成本
机会成本
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公司为从事某项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
交易成本
交易费用就是制度费用
事前交易费用、事后交易费用
事前:将来的情况不确定,需要事先规定交易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就要花费成本和代价
事后:是指交易发生以后的成本
企业和用户以产品为媒介交换价值
用户获利
效用减去成本
企业获利
收益减去成本
为什么要关注交易成本
制度变迁才是经济发展的真正原因
替代效应
新增效应
交易成本概念的源流
交易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质的所有权的让与和取得
人一有机会就会不惜损人而利己的“本性”称为机会主义
交易成本的来源
有限理性
进行交易的人,因为身心、智能、情绪等限制,在追求效益极大化时受到限制和约束
投机主义
参与交易的各方,为寻求自我利益而采取欺诈首发,同时增强彼此的不信任与怀疑
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环境因素种充满不可预期性和各种变化
少数交易
某些交易过程过于具有专属性、异质性、信息与资源无法流通
信息不对称
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自利行为产生的机会主义
气氛
交易双方若互不信任,且又处于对立立场,无法营造一个令人满意的交易关系
信息不对称
交易中的一方有别人没有的信息
信息不确定
交易过程中至少一方当事人选择行动之后才揭示相关信息
信息不完全
某些相关信息至少不为一个当事人所知
信息有成本
信息有分散性和主观性
交易成本的分类
市场型交易成本
搜寻成本和度量成本
寻价成本和决策成本
实施成本和保障成本
管理型交易成本
政治型交易成本
降低交易成本的例子
标准化
把供给品尽量变成标准品,降低了度量成本,降低了不确定性带来额决策成本和保障成本
智能手机的普及减少了排队带来的交易成本
智能手机导致排队代价的降低,其实等于降低了排队相关的交易成本
链家真房源
减少其他的成本
线上化
解决提升企业效率的问题和帮助提供决策依据
抽成?工资?买断?
抽成
多劳多得
工资
死工资
买断
价格难以确定
供需定律
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当需求小于供给时,价格下降。
现实世界是永恒变化的,所以本质上“其他条件一直在变”
相对价格
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对价格降低,需求量上升
相对价格 = (直接成本 + 交易成本)/ 效用组合
只要双方交易就有交易成本,在越发达的社会,交易成本越低
产品经理的选拔与成长
产品经理的选拔
前提
工作职能
需求
生产
销售
协调
一千个公司有一千种不同的产品经理
制度一旦开始演化就有自我强化和收益递增的特点,越成熟越只能因势利导
优秀的产品经理,一般是指市场需求导向的、擅长决策的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选拔的一些误区
影响市场上的产品经理职级,其背后的因素
能力
专业能力
业务能力
管理能力
素质
品性
潜力
岗位
业务规模
团队规模
边缘程度
绩效
战功
绩优
业务增长
资历
领域经验
工龄
履历背景
博弈
稀缺性
谈判能力
跳槽升级
高薪倒推
离职挽留
让位补偿
平审问题
随机性
临场表现
评委水平
作弊
领导强推
关于产品经理的分类
产品经理是个非标准化职业
产品经理连技能标准化都做不到,专业能力无法通过学习标准技能获得,我们没办法开设一个产品经理专业或培训课程去量产人才
产品经理的真正关键能力,不是能学习的知识,而是在实践中权衡取舍和持续迭代以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实践中训练和验证
对产品经理能力判断方法
产品经理
合作团队和企业
环境机遇
按天赋高低分类
A类:有深度思考能力或超常同理心
深度思考
指习惯思考事物背后的本质,且在同等条件下,对事物的洞察更深或更快
同理心
是指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并且准确地察觉和判断别人的感受
B类:逻辑清晰且有产品心
产品心
指的是真的喜欢做产品,喜欢从事产品工作,也想做好这个产品,能从产品工作中感受到乐趣,而不是功利心特别强
逻辑清晰
C类: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
逻辑不清晰
同理心明显弱
功利心过重
缺乏职业热爱
自我认知过高的人
不爱思考,缺乏好奇心
产品经理的高低分级
绩效
依赖于产品成功
能力
专业能力
业务能力
管理能力
潜力
产品负责人的更换
尽早关注他的下属团队的质量、潜力、成长
引入竞争机制
如何培养好的产品经理
80%
找一个有潜力的
将之放到一个有成长性的产品岗位上
20%
对于约束条件的权衡取舍
识人用人能力
产品经理对企业的价值
企业对产品经理角色职能的认知和分工
企业的绩效/体验取舍、创新/保留取舍等偏好
所负责产品当前阶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高低
产品经理个人专业能力和推动能力的高低
产品即交易,使用体验的边际ROI排位
产品经理的价值
产品经理的价值 = 经验等级 * 平台匹配度 * 智慧等级经验
面试产品经理
围绕他过去做过的某件事
问一件他不熟悉的事
判断产品经理的管理能力
人际能力
决策能力
判断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
批判性思维
同理心
用户模型
产品技能熟练度
判断产品经理的高潜
自省
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
高成就动机
应届生产品经理
中国互联网已经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产品经理之路,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广泛,交叉兼容了不少其它职业或新的工作内容,并且企业习惯了配置很多人理把产品经理工作精细化
传统上过分面向高考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展有所忽视
产品经理的成长
天赋+机遇
产品经理的成长关键标准
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
用户模型
需要大量的用户案例积累
亲自体验
用户反馈
bad case 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
大量的预判
迭代验证
交易模型
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
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
科学方法、人文关怀和实践精神
科学方法
逻辑
概率
控制实验
理性决策
经济学
人文关怀
用户样本量
同理心
进化论
博弈论
实践精神
事实
数据
观察
实践
权衡
反馈
迭代
自省
批判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以一种合理的、反思的、心灵开放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逻辑严谨地推理,合理地论证,以及培养思辨精神
产品经理前五年的成长
从大量产品迭代中验证和思考
加入一个有产品心的小团队
从0到1
做深做透
做款做杂
大用户量
商业闭环
团队建设
产品经理五年后的成长
高阶产品经理的空降迁移成本高,流动性低‘
专业路线
管理路线
业务路线
做新产品/创业
出海
产品经理的成长环境
产品经理成长的不利环境
短期利益导向
产品经理成长的有利因素
逻辑
同理心
经验
异见
数据
建议产品经理读的书
社会心理学
第一本经济学
学会提问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
思考,快与慢
超越智商
思维与决策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错误”的行为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现代制度经济学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博弈与社会
自私的基因
消费者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沟通的艺术
进化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产品经理找工作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路径
自我认知
市场认识
产品经理的价值和价格
决定价格的三要素
有效用
被认知
稀缺性
产品岗位的价值
产品岗位价值 = 有价值(事) * 成功率(团队) * 成功后回报大小
天赋高的产品经理要多换业务
跟企业谈薪酬
一次谈到位,不建议在入职后一次一次地争取
能力弱的产品经理怎么找工作
大公司,新产品
一两年内很难验证结果的高大上的ppt产品
大公司内主要考核心产品导流的产品
其它产品经理认为不重要的产品
没有竞争和对比的产品
在新团队快速膨胀的早期加入更好
找能力弱的上司
应届生找工作时,业务、平台、带你的人那个重要
带你的人> 业务 > 平台
选择人才质量长期正向上升的企业
组织垄断程度
各职业可度量性
产权设计
领头人能力人品
产品经理与传统行业
通过互联网产业的持续发展去影响传统产业
目标与代价
我究竟想要什么?我愿意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