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开课》读书笔记
2022-03-04 17:09:47 9 举报
AI智能生成
2019年张小龙《微信公开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前言
连续好几年来参加,突然中断,行为艺术突然中断的感觉
演讲我是业余的,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面对面交流
原文
大家好,我是张小龙。
每天都有5亿人说我们做得不好,每天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我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事情。但是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教大家怎么做产品的。
每年我们公关同学问我要不要参加公开课?后来我用了一个理由说服了我自己,今年我要过来参加一下,因为你连续好几年来参加,突然中断了,有一点把一个行为艺术突然中断的感觉。
在演讲方面我是业余的。我希望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更多只是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
每天都有5亿人说我们做得不好,每天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我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事情。但是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教大家怎么做产品的。
每年我们公关同学问我要不要参加公开课?后来我用了一个理由说服了我自己,今年我要过来参加一下,因为你连续好几年来参加,突然中断了,有一点把一个行为艺术突然中断的感觉。
在演讲方面我是业余的。我希望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更多只是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
微信发布新版本
2018年微信登陆量超过10亿
发布7.0 5亿人吐槽,1亿人教我做产品,8亿人看不懂
因你看见,所以存在
因你看见,所以存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会更好一点,就像微信这么多年以来,微信的启动页面总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刚发布的时候,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个人站在月球前面,那个时候也是很有想象力。对于这个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原文
2018年8月份的时候,微信的日登录量超过10亿,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里程碑,这可能是国内历史上第一款APP有10亿DAU的数量级,我们也没有公布过,可能在我们自己看过来,这只是哪天达到的一个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应该还是一个很值得庆祝的一个事情。
特别是最近我们发布了微信7.0版本,当然又有5亿人吐槽,有1亿人教我怎样做产品了,并且还有8亿人看不懂我们一句话“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座的有人看懂了吗?看懂了举一下手让我看一下。
谢谢大家!谢谢这么多知音,有10%的人举手了。这一句话可以从很多的层面理解,就像我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段王阳明的《心学》,但是并不只是从这一个维度,我觉得是从很多的维度,我不想做一个解释,我觉得有一个神秘感特别好,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是特别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会更好一点,就像微信这么多年以来,微信的启动页面总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刚发布的时候,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个人站在月球前面,那个时候也是很有想象力。对于这个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因为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每次当你看到微信这样的一个启动页面,你可能都会有一个想法:这个人在干嘛?他站在地球前面做什么?过了一年你的想法会变一点,再过一年又会变一点。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才是一个特别好的启动页面,因为他把想象空间留给了用户自己,10亿用户有10个亿的理解,他会找到打动它的点。所以看起来很多的APP都在把自己的启动页变来变去,微信这个不会变,并且我相信将来也不会变。
特别是最近我们发布了微信7.0版本,当然又有5亿人吐槽,有1亿人教我怎样做产品了,并且还有8亿人看不懂我们一句话“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座的有人看懂了吗?看懂了举一下手让我看一下。
谢谢大家!谢谢这么多知音,有10%的人举手了。这一句话可以从很多的层面理解,就像我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段王阳明的《心学》,但是并不只是从这一个维度,我觉得是从很多的维度,我不想做一个解释,我觉得有一个神秘感特别好,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是特别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会更好一点,就像微信这么多年以来,微信的启动页面总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刚发布的时候,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个人站在月球前面,那个时候也是很有想象力。对于这个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因为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每次当你看到微信这样的一个启动页面,你可能都会有一个想法:这个人在干嘛?他站在地球前面做什么?过了一年你的想法会变一点,再过一年又会变一点。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才是一个特别好的启动页面,因为他把想象空间留给了用户自己,10亿用户有10个亿的理解,他会找到打动它的点。所以看起来很多的APP都在把自己的启动页变来变去,微信这个不会变,并且我相信将来也不会变。
设计原则
外人看来微信就是一个异类
惊讶的是,其实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一个好产品的底线,居然就与众不同了。
那是因为很多产品不把自己当产品看待,不把用户当用户看待。
那是因为很多产品不把自己当产品看待,不把用户当用户看待。
研究苹果为什么会设计出这么好的出来?
德国的产品设计师Rams总结过好的设计的十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好的产品富有创意,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
第二个是好的产品是有用的。
第三个是好的产品是美的。
第四个是好的产品是容易使用的。
第五个是好的产品是很含蓄不招摇的。
第六个原则是好的产品是诚实的。
第七个是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第八个原则是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细节。
第九个是它是环保的,不浪费任何资源的。
第十个是尽可能少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第二个是好的产品是有用的。
第三个是好的产品是美的。
第四个是好的产品是容易使用的。
第五个是好的产品是很含蓄不招摇的。
第六个原则是好的产品是诚实的。
第七个是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第八个原则是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细节。
第九个是它是环保的,不浪费任何资源的。
第十个是尽可能少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微信不做节日运营、Logo变化
微信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使得我们不回去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
很多业界产品经理受公司熏陶急于流量变现
获取流量并不是我们倡导的原则,
我们更多倡导的是利用微信做出好产品分享用户。
我们更多倡导的是利用微信做出好产品分享用户。
PC时代,PV最大的页面是什么?
404
为什么大家都不在404上做广告?
原文
有一个朋友说,在互联网界,微信就是一个异类。所谓异类,就是和其他的产品都不一样。我其实很惊讶,也很自豪。
自豪的是,做异类是表示你与众不同,那就是很优秀了。惊讶的是,其实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一个好产品的底线,居然就与众不同了。那是因为很多产品不把自己当产品看待,不把用户当用户看待。而微信,做到了这两点。
微信和很多产品不一样的一些点,会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来。比如,很多APP到了春节等特定节日的时候,就把logo和界面变成红的、黄的,变成像番茄炒蛋一样。但是微信不会这么做。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这么坚持。
这次的公开课我把时间放在晚上,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认真准备一个东西来跟大家分享,那我很有可能会超时,在晚上这个超时的空间是很大的。
现在,微信到了10亿的DAU,在这样的一个点上我更愿意花一定的时间,从微信的起源、本质这些方面来更加全面的讲解一下微信背后到底我们在想什么。
其实有时候我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产品?是说它有很多的用户?说它让人上瘾,还是什么样的?
我记得在很多年前,当我们在用苹果手机,我们会研究为什么会设计这么好的产品出来?我记得有一位德国的产品设计师Rams总结过好的设计的十个原则,这位设计师也曾经是苹果公司特别推崇的一个人。
我把这十个原则念给大家听下,大家可以对照微信来思考一下,会很有意思。
第一个原则是好的产品富有创意,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
第二个是好的产品是有用的。
第三个是好的产品是美的。
第四个是好的产品是容易使用的。
第五个是好的产品是很含蓄不招摇的。
第六个原则是好的产品是诚实的。
第七个是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第八个原则是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细节。
第九个是它是环保的,不浪费任何资源的。
第十个是尽可能少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其实我在这里偷换了一个概念,将设计替换为通用的产品。很多人会认为这是针对苹果这样的硬件产品的设计原则,但其实软件产品与用户的交互反而是更加频繁的,你做出这样的提示,用户就会这样做,那样的提示就那样做。并且本质上,不管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都是工具。对于工具设计的原则,都是适用的。之所以提到这是个好的设计原则,也是因为我认为业界很多产品并不注重产品设计,或者说不把它作为一个自己追求的目标,还只是一种功能的堆砌或者对用户价值的榨取。
而微信从来不做节日运营或者logo的变化,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但其实这并不是克制的结果,本质上是因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使得我们不会去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
而我观察到的很多业界的产品经理,其实毕业后就会被自己所在的公司误导。因为公司的目的是要流量要变现,所以大家的KPI就是如何产生流量如何变现。一旦围绕这个目标,大家的工作目的已经不是做最好的产品,而是用一切手段去获取流量而已。
获取流量并不是我们倡导的原则,我们更多倡导的是利用微信做出好产品分享用户。
我很感谢自己的经历,从PC时代自己一个人做foxmail,到做QQ邮箱,到手机时代做微信,因为经历了太多的产品,以至于从骨子里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什么是不好的产品,可能因此能直觉上就遵守一些底线吧。
有一次我问同事一个问题,PC时代,PV最大的页面是什么?答案是IE浏览器的404页面。我问大家,微软为什么不在这个页面放广告呢?同事们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是啊,为什么微软不在这么大流量的地方放广告呢?为什么微信不在启动页放开屏广告呢?大家可以自己去想。
微信有8年了。想一想,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有多少?你花在最亲密的朋友家人身上的时间多,还是你花在微信的时间多?如果微信是一个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才愿意花那么多时间给它。那么,我怎么舍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脸上,贴一个广告呢?你每次见他,都要先看完广告才能揭开广告跟他说话。
很有意思的是,因为遵循原则,很多东西我们又必须坚持去改变。
这里让我想到微信7.0版本的UI做了一个特别大的调整,也有很多用户吐槽,觉得非常不习惯。
其实任何一个大的改版都会带来用户的不满,因为人习惯于自己熟悉的界面,觉得是最好的。我们没办法让10亿人来投票决定什么是好的,也投不出来。那怎么才能通过改变寻求设计的优化,让它变得更好呢?这个决策必须遵循好的设计原则。
就像微信7.0版本的时候我们内部使用了很长时间,我自己一直在两个版本不停的切换,当我用了一段时间,我不愿意切换到旧的版本去。也许用户一下子不能接受,但是我相信他们适应以后也会接受。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用我们的产品不停的适应时代,而不是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
尤其是UI上,我们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但是,我们比如让产品越来越美,符合甚至引导当前用户的审美,而不是落伍于时代。
自豪的是,做异类是表示你与众不同,那就是很优秀了。惊讶的是,其实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一个好产品的底线,居然就与众不同了。那是因为很多产品不把自己当产品看待,不把用户当用户看待。而微信,做到了这两点。
微信和很多产品不一样的一些点,会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来。比如,很多APP到了春节等特定节日的时候,就把logo和界面变成红的、黄的,变成像番茄炒蛋一样。但是微信不会这么做。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这么坚持。
这次的公开课我把时间放在晚上,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认真准备一个东西来跟大家分享,那我很有可能会超时,在晚上这个超时的空间是很大的。
现在,微信到了10亿的DAU,在这样的一个点上我更愿意花一定的时间,从微信的起源、本质这些方面来更加全面的讲解一下微信背后到底我们在想什么。
其实有时候我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产品?是说它有很多的用户?说它让人上瘾,还是什么样的?
我记得在很多年前,当我们在用苹果手机,我们会研究为什么会设计这么好的产品出来?我记得有一位德国的产品设计师Rams总结过好的设计的十个原则,这位设计师也曾经是苹果公司特别推崇的一个人。
我把这十个原则念给大家听下,大家可以对照微信来思考一下,会很有意思。
第一个原则是好的产品富有创意,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
第二个是好的产品是有用的。
第三个是好的产品是美的。
第四个是好的产品是容易使用的。
第五个是好的产品是很含蓄不招摇的。
第六个原则是好的产品是诚实的。
第七个是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第八个原则是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细节。
第九个是它是环保的,不浪费任何资源的。
第十个是尽可能少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其实我在这里偷换了一个概念,将设计替换为通用的产品。很多人会认为这是针对苹果这样的硬件产品的设计原则,但其实软件产品与用户的交互反而是更加频繁的,你做出这样的提示,用户就会这样做,那样的提示就那样做。并且本质上,不管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都是工具。对于工具设计的原则,都是适用的。之所以提到这是个好的设计原则,也是因为我认为业界很多产品并不注重产品设计,或者说不把它作为一个自己追求的目标,还只是一种功能的堆砌或者对用户价值的榨取。
而微信从来不做节日运营或者logo的变化,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但其实这并不是克制的结果,本质上是因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使得我们不会去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
而我观察到的很多业界的产品经理,其实毕业后就会被自己所在的公司误导。因为公司的目的是要流量要变现,所以大家的KPI就是如何产生流量如何变现。一旦围绕这个目标,大家的工作目的已经不是做最好的产品,而是用一切手段去获取流量而已。
获取流量并不是我们倡导的原则,我们更多倡导的是利用微信做出好产品分享用户。
我很感谢自己的经历,从PC时代自己一个人做foxmail,到做QQ邮箱,到手机时代做微信,因为经历了太多的产品,以至于从骨子里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什么是不好的产品,可能因此能直觉上就遵守一些底线吧。
有一次我问同事一个问题,PC时代,PV最大的页面是什么?答案是IE浏览器的404页面。我问大家,微软为什么不在这个页面放广告呢?同事们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是啊,为什么微软不在这么大流量的地方放广告呢?为什么微信不在启动页放开屏广告呢?大家可以自己去想。
微信有8年了。想一想,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有多少?你花在最亲密的朋友家人身上的时间多,还是你花在微信的时间多?如果微信是一个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才愿意花那么多时间给它。那么,我怎么舍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脸上,贴一个广告呢?你每次见他,都要先看完广告才能揭开广告跟他说话。
很有意思的是,因为遵循原则,很多东西我们又必须坚持去改变。
这里让我想到微信7.0版本的UI做了一个特别大的调整,也有很多用户吐槽,觉得非常不习惯。
其实任何一个大的改版都会带来用户的不满,因为人习惯于自己熟悉的界面,觉得是最好的。我们没办法让10亿人来投票决定什么是好的,也投不出来。那怎么才能通过改变寻求设计的优化,让它变得更好呢?这个决策必须遵循好的设计原则。
就像微信7.0版本的时候我们内部使用了很长时间,我自己一直在两个版本不停的切换,当我用了一段时间,我不愿意切换到旧的版本去。也许用户一下子不能接受,但是我相信他们适应以后也会接受。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用我们的产品不停的适应时代,而不是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
尤其是UI上,我们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但是,我们比如让产品越来越美,符合甚至引导当前用户的审美,而不是落伍于时代。
微信历史
当时我写了一封邮件给Pony,开启了微信这个项目。
在微信上线之前的一年里,我们把QQ邮箱做到了国内第一名,然后在邮箱里面又做了很多尝试,包括漂流瓶等等,包括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折腾的邮箱里面的阅读空间。
微信里的很多产品都有邮箱阶段的影子
订阅号
朋友圈
我们当时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
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
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
5个月没有推广
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
2.0之后看到了曲线增长,子让往上走的,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可以推广了
特别庆幸的事
没有做批量导入好友
产品没有被验证只能够产生自然整张的时候,没有推广他。
微信走过八年
原文
说完微信一直以来坚持的设计原则,我想简单回顾一下微信的一些历史。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当时我写了一封邮件给Pony,开启了微信这个项目。这个事情是真实的,但是也有很多不真实的传说,比如去过某某寺庙:)想到那封邮件,我时不时会觉得有点后怕,如果那个晚上我没有发这封邮件,而是跑去打桌球去了,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或者是公司另一个团队做的另一个微信。
我发现很多想法是突如其来的,或者说,是上帝编好程序,在合适的时候放到你的脑袋中的。
但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在微信上线之前的一年里,我们把QQ邮箱做到了国内第一名,然后在邮箱里面又做了很多尝试,包括漂流瓶等等,包括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折腾的邮箱里面的阅读空间。
我们后来的很多产品,都有邮箱阶段的影子在里面,比如订阅号、朋友圈。因为在阅读空间里面,我们尝试了各种社交的形式,基于社交的阅读,朋友推荐文章并且可以在下面共同来评论。
但是由于阅读空间在邮箱里只是一个分支,所以它能做的用户量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做到一定的阶段,也觉得这里差不多走到一个尽头,应该去切换一下方向。
当kik出现时,我意识到这里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不是因为kik的产品本身,而是我自己当时开始用智能手机,而很多基于PC的产品或者短信都不能实现很好的沟通体验。所以当时想法很简单,希望给我自己或者少数人做一个沟通的工具。而且我们刚好有一个团队在做QQ邮箱手机客户端,所以刚好凑了十个人的团队开始做微信。包括后台开发,三个手机平台的前端开发,还有UI,加我自己带了一个产品毕业生,就十个人。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做出了第一个版本。
这就是微信的起源,而今年刚好是微信的第八年,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标志着一个产品从出生走向成熟。
我们当时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所以在前5个月里面,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去推广它,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于用户有没有构成吸引力?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怎么样去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记得从微信2.0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曲线,有了一个增长,虽然它还不是很快增长,但是它是自然往上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可以去推它了。我们当时特别庆幸做了几个很正确的决定,第一我们没有批量导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过用户手动一个一个挑选。第二,在一个产品还没有被验证只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我们没有去推广它,把这两个事情做对,虽然这个时间会花得长一点,但是这样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它是很健康的。
超过10亿DAU的时候,其实我们团队内部没有任何的庆祝。大家只是觉得,到10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吧。但我自己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还是挺多感触的。
我其实特别庆幸,能伴随这样一款产品走过了过去的八年,并且,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产品经理而非职业管理者看待,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因为好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独裁,否则它将包含很多不同意见以至于产品性格走向四分五裂。
所以在微信8年这样一个时间点,跟以往的公开课不一样,我更愿意从微信的方方面面,来解释下我们是怎么想的。
我想,这对大家理解微信这样一个产品会有帮助。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当时我写了一封邮件给Pony,开启了微信这个项目。这个事情是真实的,但是也有很多不真实的传说,比如去过某某寺庙:)想到那封邮件,我时不时会觉得有点后怕,如果那个晚上我没有发这封邮件,而是跑去打桌球去了,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或者是公司另一个团队做的另一个微信。
我发现很多想法是突如其来的,或者说,是上帝编好程序,在合适的时候放到你的脑袋中的。
但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在微信上线之前的一年里,我们把QQ邮箱做到了国内第一名,然后在邮箱里面又做了很多尝试,包括漂流瓶等等,包括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折腾的邮箱里面的阅读空间。
我们后来的很多产品,都有邮箱阶段的影子在里面,比如订阅号、朋友圈。因为在阅读空间里面,我们尝试了各种社交的形式,基于社交的阅读,朋友推荐文章并且可以在下面共同来评论。
但是由于阅读空间在邮箱里只是一个分支,所以它能做的用户量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做到一定的阶段,也觉得这里差不多走到一个尽头,应该去切换一下方向。
当kik出现时,我意识到这里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不是因为kik的产品本身,而是我自己当时开始用智能手机,而很多基于PC的产品或者短信都不能实现很好的沟通体验。所以当时想法很简单,希望给我自己或者少数人做一个沟通的工具。而且我们刚好有一个团队在做QQ邮箱手机客户端,所以刚好凑了十个人的团队开始做微信。包括后台开发,三个手机平台的前端开发,还有UI,加我自己带了一个产品毕业生,就十个人。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做出了第一个版本。
这就是微信的起源,而今年刚好是微信的第八年,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标志着一个产品从出生走向成熟。
我们当时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所以在前5个月里面,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去推广它,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于用户有没有构成吸引力?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怎么样去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记得从微信2.0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曲线,有了一个增长,虽然它还不是很快增长,但是它是自然往上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可以去推它了。我们当时特别庆幸做了几个很正确的决定,第一我们没有批量导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过用户手动一个一个挑选。第二,在一个产品还没有被验证只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我们没有去推广它,把这两个事情做对,虽然这个时间会花得长一点,但是这样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它是很健康的。
超过10亿DAU的时候,其实我们团队内部没有任何的庆祝。大家只是觉得,到10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吧。但我自己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还是挺多感触的。
我其实特别庆幸,能伴随这样一款产品走过了过去的八年,并且,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产品经理而非职业管理者看待,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因为好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独裁,否则它将包含很多不同意见以至于产品性格走向四分五裂。
所以在微信8年这样一个时间点,跟以往的公开课不一样,我更愿意从微信的方方面面,来解释下我们是怎么想的。
我想,这对大家理解微信这样一个产品会有帮助。
初心与原动力
1.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
对于糟糕的强迫式体验容忍很高
开屏广告
系统推送营销
垃圾短信很多不可怕
可怕的是觉得这是正常的
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
大家知道微信有一句slogan: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有这句slogan的时候微信并没有覆盖到那么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连微信支付都没有
它就是一句普通的话,起不到一个slogan的作用
2.让创造体现价值
最初的构思(公众平台)
但我知道短信、邮件,因为是可以不受控地群发的,这带来的副作用大家都知道。于是想,如果微信提供一种基于订阅的模式,即避免用户被骚扰和欺诈,也让服务可以可控地给需要的人发信息,其实是做一个C端和B端的桥梁。我还记得当时构思得差不多的时候特别兴奋,跟Pony发消息说这样一个机制会多么多么厉害。Pony说垃圾信息怎么办,我说天然没有垃圾消息啊。
帮助到人们解决什么问题?
通过信息触达代替掉信息不对称的带来的弊端
传统与互联网的区别
传统的商业,依赖于你要在一个人流大的地方租一个商铺
但利用互联网,地理不再是优势,你的服务质量才是优势
真实案例:盲人通过公众号找到自己的顾客
公众号的slogan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但是所有专业洞察的背后,我觉得原动力反而是第一位的。或者说,一个好的产品是有自己的使命的。
3做最好的工具与停留时长
两年业界的目标变成了所有APP应该尽可能多地去抓住用户的停留时长,
这个是违背我的常识的。
这个是违背我的常识的。
一个用户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技术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
一个好的沟通工具,一定要高效
所以微信没有已发送状态
原因是最高效率的方式就是发完即走。你不用关心这一条消息有没有发出去,
有没有发成功,对方有没有收到,甚至不用考虑网络是不是有问题。
有没有发成功,对方有没有收到,甚至不用考虑网络是不是有问题。
一种信息资讯类的工具
帮助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面获得最有用的信息
停留时长让我联想到2000年左右
流行的一个词叫眼球经济。所有的网站目标都是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眼球注意力。
所以大家会看到一篇文章被割成很多页,看了一点点就要翻下一页,这样每页都可以加一个广告上去,让它的PV量变高。这种体验到现在还在延续,以致我们看到一些网页,还是会有一个点击展开更多。这个看起来是可以在短期获得更多用户的点击,但我并不认为它是一个好的产品。
用户其实并不会按照你的内容多少来决定它的时间分配,但我觉得这是很合理的。如果我们非要停留时间更长的话,我们当然有很多办法来做到这一点。但是这只会让用户觉得不爽,因为他的社交效率降低了。如果非要把他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情延续到一个小时的话,只能代表效率降低。
我们为了提高这种效率可以千方百计想办法。
我突然遇到一个困惑,就是我们要给这个人发一个信息,但是记不住他的名字,因为有一些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了,如果我们有一种更聪明的办法,就是提供一种联想能力,让你通过跟他相关的人联想到他,也就是帮助你的脑袋短路的时候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对于这样的能力,应该是我们要去做的特别重要的事情。
原文
初心与原动力
大家经常说初心这个词。但因为这个词被说烂了,鸡汤化了,我换一种说话,叫“原动力”。
原动力其实应该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认知和期望,它很强大,以至于可以坚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难去达到它。
那么微信的原动力,可以总结为两点。
第一,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
由于我对工具产品热爱,我甚至会亲自动手写代码来打造出一个foxmail这样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制造欲望。所以做一个优秀的工具,对我来说是值得痴迷的。微信的基础点,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工具。
虽然我很清楚在现在这样一个商业环境下,广大用户其实对于糟糕的强迫式体验容忍度是很高的。
人们会以为很多东西是正常的,比如开屏广告是正常的、系统推送的营销信息是正常的,诱导你去点击一些链接是正常的,这样坏的案例特别多。如果回到短信时代,每个人手机里面垃圾信息比正常信息还要多,可怕的不是垃圾信息更多,而是大家会认为这是正常的。
当你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产品,你就不能接受一个很烂的功能被加在用户的身上。
所以微信一直坚持底线,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户看来,这个工具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
什么是“与时俱进”的?
对用户来说,我们不能说,微信就是一个工具,我们要获得用户的认可。
大家知道微信有一句slogan: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为什么是一个而不是一种?当年,当同事问我的时候,我其实解释不清楚,但我知道,如果是“一种”的话,它就是一句普通的话,起不到一个slogan的作用,也不能让人记下来。它必须是一个生活方式,这只属于微信的,它是一句独特的话。当时其实微信并没有覆盖到那么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连微信支付都还没有。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它确实代表了一个生活方式。
这是一个生活方式,其实脑袋里面是有一个念头的,微信会介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里面去。它应该紧随时代的潮流,甚至引导时代的潮流。当时是有这样一种感觉,但其实并不知道它会怎么样去介入,是哪些方面。但是如果不把它定位为一个生活方式,如果只是定位为一个通讯工具,那就会过于片面,或者让我们的未来没有那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现在想起来,当时是很勇敢的提出了它是一个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看到,微信从很多方面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群聊、朋友圈、红包、公众号、小程序等等。我觉得微信实现了生活方式这个梦想。
第二个原动力是,“让创造体现价值”。
在微信很早期的版本,我们就发布了公众平台。这也是微信的一个创新。当时的思考主要是,微信会取代短信,那么短信时代的市场需求是,众多的服务都要通过短信来触达用户,我们取代了它,也得提供相应的能力来覆盖这个需求。
但我知道短信、邮件,因为是可以不受控地群发的,这带来的副作用大家都知道。于是想,如果微信提供一种基于订阅的模式,即避免用户被骚扰和欺诈,也让服务可以可控地给需要的人发信息,其实是做一个C端和B端的桥梁。我还记得当时构思得差不多的时候特别兴奋,跟Pony发消息说这样一个机制会多么多么厉害。Pony说垃圾信息怎么办,我说天然没有垃圾消息啊。
所以从公众平台开始,从连接人到连接服务去扩展以后,微信开始体现平台化的优势,包括后来的小程序。
做平台,需要有原动力。否则,我们可能沦为当年运营商的SP平台。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SP平台了。
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我认为它是短视的,不长久的。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当时做公众平台的时候,我们就会想,我们要帮助到人们解决什么问题。当然是通过信息触达来替换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这是互联网的优势。举例来说,传统的商业,依赖于你要在一个人流大的地方租一个商铺,但利用互联网,地理不再是优势,你的服务质量才是优势,那么,我们要帮到那些真正有好的服务的人和集体,去触达潜在的用户让客户更容易连接到他们。
当时举例最多的案例,是如何帮助一个盲人,没有技能,也能够找到顾客。他应该有公众号,他的顾客会在关系链里传播这个公众号。所以,当时定下来公众号的slogan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它的公众号,就是它的品牌。并且,品牌是基于关注和认可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原动力是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因为微信可以打破很多的信息不对称,人们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那么,人们会更多地想办法去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价值,这就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原动力所在。
后来做小程序,也一样。如果我们不能让作出优秀小程序的人获得回报,这个生态即便能起来一点点,又有什么意义呢?
今年,我真的看到了一个这样的真实案例,是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面发的,他发现有很多个盲人按摩师通过一个小程序找到顾客。看到这个案例我特别开心,因为这和最初我们反复地举例说的场景是一模一样的。
微信的很多创新其实都来自这两个原动力。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洞察。
但是所有专业洞察的背后,我觉得原动力反而是第一位的。或者说,一个好的产品是有自己的使命的。
我很庆幸,这么些年过去了,微信的原动力从来没有变过。
做最好的工具与停留时长
针对两个原动力我展开做一些解释,关于“做最好的工具”。
坚持着这个原则,我去观察很多业界的产品,会经常觉得有很多事是违背我自己的常识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两年业界的目标变成了所有APP应该尽可能多地去抓住用户的停留时长,这个是违背我的常识的。
一个用户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技术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
比如作为一个好的沟通工具,一定要高效。所以微信没有已发送状态,原因是最高效率的方式就是发完即走。你不用关心这一条消息有没有发出去,有没有发成功,对方有没有收到,甚至不用考虑网络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是一种信息资讯类的工具,那么应该是帮助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面获得最有用的信息。除非是一种娱乐类的内容消费,可能时间长一点是没有关系的,就像我去看一个连续剧,要花很多时间。但连续剧也不能无穷地增加集数,来获取用户的时间。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在视频软件都有两倍速度播放的功能,很多用户会选择用两倍速看到完整的剧情。这是用户对强硬希望拖延时间的电视剧的一个用脚投票吧。
停留时长让我联想到2000年左右,当时互联网刚起来,流行的一个词叫眼球经济。所有的网站目标都是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眼球注意力。所以大家会看到一篇文章被割成很多页,看了一点点就要翻下一页,这样每页都可以加一个广告上去,让它的PV量变高。这种体验到现在还在延续,以致我们看到一些网页,还是会有一个点击展开更多。这个看起来是可以在短期获得更多用户的点击,但我并不认为它是一个好的产品。
关于时长,还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朋友圈从刚发布到现在,用户的每个人的好友可能越来越多,理论上里面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但是大家可能想不到的一点是,随着你的好友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多,每个人每天在朋友圈里花的时长却基本是固定的,大概就是30分钟左右。当好友少的时候,你会看得更认真一些,更慢一些。当好友多了以后,你会放得更快一些。
用户其实并不会按照你的内容多少来决定它的时间分配,但我觉得这是很合理的。如果我们非要停留时间更长的话,我们当然有很多办法来做到这一点。但是这只会让用户觉得不爽,因为他的社交效率降低了。如果非要把他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情延续到一个小时的话,只能代表效率降低。
所以拿一个停留时长衡量一个APP,这个跟我对互联网的初心的认知是背离的。每个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互联网人的使命不应该是让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把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面。
所以几年以前微信有个版本,让用户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现在这个观点也没有变过,微信永远都不会把用户停留时长作为一个目标。相反微信可能关心的是一个人在这里发一个照片,看一些文章,完成一笔支付,找到一个需要用的小程序,是不是能够做到最快速最有效,这才是最好的工具。
我们为了提高这种效率可以千方百计想办法。举个例子,我突然遇到一个困惑,就是我们要给这个人发一个信息,但是记不住他的名字,因为有一些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了,如果我们有一种更聪明的办法,就是提供一种联想能力,让你通过跟他相关的人联想到他,也就是帮助你的脑袋短路的时候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对于这样的能力,应该是我们要去做的特别重要的事情。
大家经常说初心这个词。但因为这个词被说烂了,鸡汤化了,我换一种说话,叫“原动力”。
原动力其实应该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认知和期望,它很强大,以至于可以坚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难去达到它。
那么微信的原动力,可以总结为两点。
第一,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
由于我对工具产品热爱,我甚至会亲自动手写代码来打造出一个foxmail这样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制造欲望。所以做一个优秀的工具,对我来说是值得痴迷的。微信的基础点,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工具。
虽然我很清楚在现在这样一个商业环境下,广大用户其实对于糟糕的强迫式体验容忍度是很高的。
人们会以为很多东西是正常的,比如开屏广告是正常的、系统推送的营销信息是正常的,诱导你去点击一些链接是正常的,这样坏的案例特别多。如果回到短信时代,每个人手机里面垃圾信息比正常信息还要多,可怕的不是垃圾信息更多,而是大家会认为这是正常的。
当你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产品,你就不能接受一个很烂的功能被加在用户的身上。
所以微信一直坚持底线,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户看来,这个工具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
什么是“与时俱进”的?
对用户来说,我们不能说,微信就是一个工具,我们要获得用户的认可。
大家知道微信有一句slogan: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为什么是一个而不是一种?当年,当同事问我的时候,我其实解释不清楚,但我知道,如果是“一种”的话,它就是一句普通的话,起不到一个slogan的作用,也不能让人记下来。它必须是一个生活方式,这只属于微信的,它是一句独特的话。当时其实微信并没有覆盖到那么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连微信支付都还没有。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它确实代表了一个生活方式。
这是一个生活方式,其实脑袋里面是有一个念头的,微信会介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里面去。它应该紧随时代的潮流,甚至引导时代的潮流。当时是有这样一种感觉,但其实并不知道它会怎么样去介入,是哪些方面。但是如果不把它定位为一个生活方式,如果只是定位为一个通讯工具,那就会过于片面,或者让我们的未来没有那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现在想起来,当时是很勇敢的提出了它是一个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看到,微信从很多方面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群聊、朋友圈、红包、公众号、小程序等等。我觉得微信实现了生活方式这个梦想。
第二个原动力是,“让创造体现价值”。
在微信很早期的版本,我们就发布了公众平台。这也是微信的一个创新。当时的思考主要是,微信会取代短信,那么短信时代的市场需求是,众多的服务都要通过短信来触达用户,我们取代了它,也得提供相应的能力来覆盖这个需求。
但我知道短信、邮件,因为是可以不受控地群发的,这带来的副作用大家都知道。于是想,如果微信提供一种基于订阅的模式,即避免用户被骚扰和欺诈,也让服务可以可控地给需要的人发信息,其实是做一个C端和B端的桥梁。我还记得当时构思得差不多的时候特别兴奋,跟Pony发消息说这样一个机制会多么多么厉害。Pony说垃圾信息怎么办,我说天然没有垃圾消息啊。
所以从公众平台开始,从连接人到连接服务去扩展以后,微信开始体现平台化的优势,包括后来的小程序。
做平台,需要有原动力。否则,我们可能沦为当年运营商的SP平台。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SP平台了。
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我认为它是短视的,不长久的。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当时做公众平台的时候,我们就会想,我们要帮助到人们解决什么问题。当然是通过信息触达来替换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这是互联网的优势。举例来说,传统的商业,依赖于你要在一个人流大的地方租一个商铺,但利用互联网,地理不再是优势,你的服务质量才是优势,那么,我们要帮到那些真正有好的服务的人和集体,去触达潜在的用户让客户更容易连接到他们。
当时举例最多的案例,是如何帮助一个盲人,没有技能,也能够找到顾客。他应该有公众号,他的顾客会在关系链里传播这个公众号。所以,当时定下来公众号的slogan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它的公众号,就是它的品牌。并且,品牌是基于关注和认可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原动力是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因为微信可以打破很多的信息不对称,人们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那么,人们会更多地想办法去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价值,这就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原动力所在。
后来做小程序,也一样。如果我们不能让作出优秀小程序的人获得回报,这个生态即便能起来一点点,又有什么意义呢?
今年,我真的看到了一个这样的真实案例,是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面发的,他发现有很多个盲人按摩师通过一个小程序找到顾客。看到这个案例我特别开心,因为这和最初我们反复地举例说的场景是一模一样的。
微信的很多创新其实都来自这两个原动力。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洞察。
但是所有专业洞察的背后,我觉得原动力反而是第一位的。或者说,一个好的产品是有自己的使命的。
我很庆幸,这么些年过去了,微信的原动力从来没有变过。
做最好的工具与停留时长
针对两个原动力我展开做一些解释,关于“做最好的工具”。
坚持着这个原则,我去观察很多业界的产品,会经常觉得有很多事是违背我自己的常识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两年业界的目标变成了所有APP应该尽可能多地去抓住用户的停留时长,这个是违背我的常识的。
一个用户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技术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
比如作为一个好的沟通工具,一定要高效。所以微信没有已发送状态,原因是最高效率的方式就是发完即走。你不用关心这一条消息有没有发出去,有没有发成功,对方有没有收到,甚至不用考虑网络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是一种信息资讯类的工具,那么应该是帮助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面获得最有用的信息。除非是一种娱乐类的内容消费,可能时间长一点是没有关系的,就像我去看一个连续剧,要花很多时间。但连续剧也不能无穷地增加集数,来获取用户的时间。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在视频软件都有两倍速度播放的功能,很多用户会选择用两倍速看到完整的剧情。这是用户对强硬希望拖延时间的电视剧的一个用脚投票吧。
停留时长让我联想到2000年左右,当时互联网刚起来,流行的一个词叫眼球经济。所有的网站目标都是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眼球注意力。所以大家会看到一篇文章被割成很多页,看了一点点就要翻下一页,这样每页都可以加一个广告上去,让它的PV量变高。这种体验到现在还在延续,以致我们看到一些网页,还是会有一个点击展开更多。这个看起来是可以在短期获得更多用户的点击,但我并不认为它是一个好的产品。
关于时长,还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朋友圈从刚发布到现在,用户的每个人的好友可能越来越多,理论上里面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但是大家可能想不到的一点是,随着你的好友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多,每个人每天在朋友圈里花的时长却基本是固定的,大概就是30分钟左右。当好友少的时候,你会看得更认真一些,更慢一些。当好友多了以后,你会放得更快一些。
用户其实并不会按照你的内容多少来决定它的时间分配,但我觉得这是很合理的。如果我们非要停留时间更长的话,我们当然有很多办法来做到这一点。但是这只会让用户觉得不爽,因为他的社交效率降低了。如果非要把他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情延续到一个小时的话,只能代表效率降低。
所以拿一个停留时长衡量一个APP,这个跟我对互联网的初心的认知是背离的。每个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互联网人的使命不应该是让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把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面。
所以几年以前微信有个版本,让用户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现在这个观点也没有变过,微信永远都不会把用户停留时长作为一个目标。相反微信可能关心的是一个人在这里发一个照片,看一些文章,完成一笔支付,找到一个需要用的小程序,是不是能够做到最快速最有效,这才是最好的工具。
我们为了提高这种效率可以千方百计想办法。举个例子,我突然遇到一个困惑,就是我们要给这个人发一个信息,但是记不住他的名字,因为有一些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了,如果我们有一种更聪明的办法,就是提供一种联想能力,让你通过跟他相关的人联想到他,也就是帮助你的脑袋短路的时候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对于这样的能力,应该是我们要去做的特别重要的事情。
小程序
小程序的原动力是什么?
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这种载体,来做一个流量的生意,
我一点都不看好。只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通常都不会太长久。
我一点都不看好。只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通常都不会太长久。
小程序的使命是,刚才提到的,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和回报。我们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点展开。
不能因为拥有流量,我们就要分发流量,要让小程序来体现这个流量价值,这跟我们自己的原动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能因为拥有流量,我们就要分发流量,要让小程序来体现这个流量价值,这跟我们自己的原动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去中心化
如果不去中心化的话,腾讯自己垄断了头部几个小程序,那就没有外部的开发者什么事了。看起来腾讯可以短期获利,但这个生态就没有了。
哪怕是腾讯投资的公司,也应该一样的遵循平台的规则,否则也会破坏平台的公正性,我们更看重的是平台的健康。我知道过去大家都认为平台对于投资的公司似乎有倾斜。我只能说,可能是我们做得不够好,相信我们团队今后在这块会投入更多人力和资源,使得我们可以对所有的公司包括我们投资的公司是一视同仁的。
回顾
从最早酝酿到现在三年了,其实看起来挺慢的。我觉得小程序是我们,
或者说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里面最大的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试过还没做一个事情,就先宣布出来了。
或者说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里面最大的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试过还没做一个事情,就先宣布出来了。
给自己一个压力,给团队一个压力,
这个事情我们非做不可,而且一定要做到。
这个事情我们非做不可,而且一定要做到。
当天晚上,我跟我们的团队就坐在一起讨论,讨论一个主题,我们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会挂掉?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当天晚上我们不是讨论小程序有多么美好的未来,而是说它有多难。我们会遇到哪一些障碍是跨不过去的,我们并不是对它乐观去做的,而是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很难我们一定要做到而去公布这个事情。
为什么非要做这个事情?
因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未来必然的趋势。因为APP还要下载安装,网页的体验又太糟糕。
决心
对于小程序,我们的决心非常大,但我们并不急着说一下子就要做成它。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生态,不是一个ToC功能,所以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慢慢的培育它。并且经过了公众号的过程,我们也不希望一上来就有一批投机分子来当作一种流量红利来滥用它。
即使到今天小程序还不能说完全的成功,但我认为它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只要看到小程序在跟我们当时的初衷越来越接近,就是很好的信号。
即使到今天小程序还不能说完全的成功,但我认为它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只要看到小程序在跟我们当时的初衷越来越接近,就是很好的信号。
小程序还不是特别完善,
在19年我们还有几个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在19年我们还有几个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1.搜索的直达
线下,小程序是一种扫码的方式来触达
线上,是可以通过社交传播和搜索触达。
其实搜索一直应该是小程序的一个主要流量来源,并且小程序和APP的一个很大不同,APP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互相之间没法交换信息。但是小程序是可以被系统统一检索到,是可以直接搜索到小程序里面的内容的。
2.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
使得用户可以作出选择。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很重要的一块。举个例子,当你要买一个家乡的土特产,你搜到那么多小程序,不知道哪个是可信的。但是如果你发现你的一个朋友在土特产小程序里买过并且有好的评价,那你就会很放心,这就是社交评价的作用。
3.小程序的找回
小程序为什么不能发通知或推送?
在手机上,每一个APP都会把消息推送使用到尽,最终的结果是,用户只好忽略了所有的推送,所以靠推送是不能解决问题。
大家会看到有最近使用、星标,通过微信主界面的下拉,来迅速的找回。但是我觉得这里还是不太足够。
微信7.0版本增加强提醒功能
会觉得这是对大家一个朋友式的强提醒,它会喊你开会了,当你发一个消息的时候就会时振动起来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做强提醒的目的更多的是覆盖到线下的场景,我希望的场景是我将来在一个地方排队,我不需要关注它的公众号也不需要扫它的一个小程序,只需要扫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获得一个提醒,一个关于排队的提醒,我一旦扫了这个二维码授权给了他获得后续的一条或者是几条提醒的通知,这个是最轻量的,我只是为了一次性的提醒去扫一个码而已。所以强提醒的本意是希望它用在线下,甚至包括线上的一些你可以在小程序里面设一个强提醒,用户可以说当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提醒我一下。
小游戏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什么?
它应该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并且让产生创意的人体现价值。
所谓创意的平台是游戏是一个载体或者是小游戏是一个载体,它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举个例子,以前很多人会去看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现在大家不怎么看了。但是这些小说的创意并不会消失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创意,但是他写小说已经体现不了这样的创意了,我们希望把他写小说的创意放在小游戏来实现,它只是一个载体。关于创意的载体,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小游戏有这样的载体,它像读一本小说一样有情节,然后一般的情节用玩这个游戏。
一个小学生用很少课外的时间掌握了小游戏的开发,他来开发一个小游戏给班级的同学来用。这个小游戏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创造出来的。是他的同学特别喜欢玩的智力类型或者是好玩类型的。
再往后一年的话,我们不希望只是看到我们的收入又上涨了多少
反而我希望看到的一年以后这里面特别多的游戏是一些从来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反而做过游戏的人他们的思维很受局限性,他们会把一些APP的游戏照搬过来的,反而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可能把他的想法融入进来变成从来一种没有见过的游戏内容。
衡量小游戏的成功
当我们的游戏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创意的时候,并且让这些创意得到它应该有的回报,那么我们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变得很有价值。因为最终我们的用户会在这里使用是最多的,并且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原文
说完创造价值,我继续说说小程序。
现在有很多其他公司都在做小程序了。我觉得这是好事情。可能有一些代码的接口跟我们一样,但是我并不担心这里面会跟我们构成很大的威胁。虽然是做同一种东西,除了平台和团队不同,其实更重要的一个差别在于,你的原动力是什么?
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这种载体,来做一个流量的生意,我一点都不看好。只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通常都不会太长久。
小程序的使命是,刚才提到的,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和回报。我们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点展开。不能因为拥有流量,我们就要分发流量,要让小程序来体现这个流量价值,这跟我们自己的原动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小程序要去中心化。如果不去中心化的话,腾讯自己垄断了头部几个小程序,那就没有外部的开发者什么事了。看起来腾讯可以短期获利,但这个生态就没有了。
哪怕是腾讯投资的公司,也应该一样的遵循平台的规则,否则也会破坏平台的公正性,我们更看重的是平台的健康。我知道过去大家都认为平台对于投资的公司似乎有倾斜。我只能说,可能是我们做得不够好,相信我们团队今后在这块会投入更多人力和资源,使得我们可以对所有的公司包括我们投资的公司是一视同仁的。
回顾一下小程序,从最早酝酿到现在三年了,其实看起来挺慢的。我觉得小程序是我们,或者说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里面最大的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试过还没做一个事情,就先宣布出来了。
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压力,给团队一个压力,这个事情我们非做不可,而且一定要做到。
我还记得很清楚,我在微信公开课里面说我们要推出小程序这样一个服务的时候,当天晚上,我跟我们的团队就坐在一起讨论,讨论一个主题,我们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会挂掉?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当天晚上我们不是讨论小程序有多么美好的未来,而是说它有多难。我们会遇到哪一些障碍是跨不过去的,我们并不是对它乐观去做的,而是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很难我们一定要做到而去公布这个事情。
为什么非要做这个事情?因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未来必然的趋势。因为APP还要下载安装,网页的体验又太糟糕。这点,在之前的公开课,我已经详细讲过了,就不重复了。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网页的体验为什么不好,就像不理解为什么公众号的体验比网页好一样。这里,微信其实用了一些限定性的办法,比如说排版,使得哪怕是一个业余团队,做的公众号或者小程序,在用户端看起来体验都还不错。
对于小程序,我们的决心非常大,但我们并不急着说一下子就要做成它。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生态,不是一个ToC功能,所以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慢慢的培育它。并且经过了公众号的过程,我们也不希望一上来就有一批投机分子来当作一种流量红利来滥用它。
即使到今天小程序还不能说完全的成功,但我认为它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只要看到小程序在跟我们当时的初衷越来越接近,就是很好的信号。
所以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线下行业,已经用小程序来作为它和顾客的一个连接器,并且提高了效率,这都是特别好的案例。
因为小程序还不是特别完善,在19年我们还有几个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一个是,搜索的直达。
我们希望在线下,小程序是一种扫码的方式来触达,在线上,是可以通过社交传播和搜索触达。
其实搜索一直应该是小程序的一个主要流量来源,并且小程序和APP的一个很大不同,APP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互相之间没法交换信息。但是小程序是可以被系统统一检索到,是可以直接搜索到小程序里面的内容的。
所以我们做过一些试点,比如说我要查一个航班号,是可以输入一个航班号就搜到小程序。但这只是一个试点,我们还没有做到对于所有的小程序都能够通过搜索来找到它的内容,直接把用户连接到小程序去。
这会是我们在未来一年的一个工作重点。
另外一个是,小程序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得用户可以作出选择。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很重要的一块。举个例子,当你要买一个家乡的土特产,你搜到那么多小程序,不知道哪个是可信的。但是如果你发现你的一个朋友在土特产小程序里买过并且有好的评价,那你就会很放心,这就是社交评价的作用。
第三个是,小程序的找回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很多人说小程序为什么不能发通知或推送?但是我们看到在手机上,每一个APP都会把消息推送使用到尽,最终的结果是,用户只好忽略了所有的推送,所以靠推送是不能解决问题。
即使我们提供了一种叫模板消息的能力,也会被滥用掉。所有的公司都有骚扰用户的动机,就不能指望所有的公司有自我克制的能力。对于小程序的找回,大家会看到有最近使用、星标,通过微信主界面的下拉,来迅速的找回。但是我觉得这里还是不太足够。
最近微信7.0版本有一个功能叫强提醒,大家都没有怎么用它,他们会觉得这是对大家一个朋友式的强提醒,它会喊你开会了,当你发一个消息的时候就会时振动起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做强提醒的目的更多的是覆盖到线下的场景,我希望的场景是我将来在一个地方排队,我不需要关注它的公众号也不需要扫它的一个小程序,只需要扫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获得一个提醒,一个关于排队的提醒,我一旦扫了这个二维码授权给了他获得后续的一条或者是几条提醒的通知,这个是最轻量的,我只是为了一次性的提醒去扫一个码而已。所以强提醒的本意是希望它用在线下,甚至包括线上的一些你可以在小程序里面设一个强提醒,用户可以说当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提醒我一下。
对小程序和用户之间的粘性,我们会继续想办法,来强化这一块。但未必是大家想的这种很粗暴的消息推送的方式。
小游戏
小游戏做到现在,其实如果从商业的角度,发展挺好的。但我并不满意。
就是因为它离我们的期望还有一个差距,我们期望并不是我们要获得更多的现金的回报,而是现状是这里面真正高质量原创的游戏还不是特别多。大部分的游戏还是互相拷来拷去的,就在一轮一轮的洗用户的流量。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什么?不是公司的一个盈利渠道。公司也没有要求微信要做游戏。一切盈利都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后的自然而来的副产品。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它应该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并且让产生创意的人体现价值。
什么是创意的平台?我觉得我们跟大家理解的小游戏,和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是不太一致的,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就是现在那些比较小型化的游戏把它套用一个小程序的壳就变成小游戏了,但是我们并不是这样来理解小游戏的。小游戏应该是一个体现创意的地方。
所谓创意的平台是游戏是一个载体或者是小游戏是一个载体,它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举个例子,以前很多人会去看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现在大家不怎么看了。但是这些小说的创意并不会消失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创意,但是他写小说已经体现不了这样的创意了,我们希望把他写小说的创意放在小游戏来实现,它只是一个载体。关于创意的载体,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小游戏有这样的载体,它像读一本小说一样有情节,然后一般的情节用玩这个游戏。
除了小说我们还有很多的领域,它都是关于创意的。哪怕我们经常用一个案例来说,可能一个小学生用很少课外的时间掌握了小游戏的开发,他来开发一个小游戏给班级的同学来用。这个小游戏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创造出来的。是他的同学特别喜欢玩的智力类型或者是好玩类型的。
所以它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小块头游戏的翻版。
所以我跟我们的团队一直强调一点说,如果我们再往后一年的话,我们不希望只是看到我们的收入又上涨了多少,反而我希望看到的一年以后这里面特别多的游戏是一些从来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反而做过游戏的人他们的思维很受局限性,他们会把一些APP的游戏照搬过来的,反而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可能把他的想法融入进来变成从来一种没有见过的游戏内容。
我希望用这样的一种维度来衡量小游戏的成功。当我们的游戏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创意的时候,并且让这些创意得到它应该有的回报,那么我们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变得很有价值。因为最终我们的用户会在这里使用是最多的,并且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当然要做到这样一个目标也是挺难的,我认为任何一个平台应该要有自己的梦想所在,如果他没有这种一种梦想的话,很快就会把自己当做一个流量的经营点,很快把流量耗光了,这个游戏就结束了。
这个是关于小游戏从平台角度我们对它的一个期望。我确实很希望我们将来在小游戏平台里面看到的小游戏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体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现在有很多其他公司都在做小程序了。我觉得这是好事情。可能有一些代码的接口跟我们一样,但是我并不担心这里面会跟我们构成很大的威胁。虽然是做同一种东西,除了平台和团队不同,其实更重要的一个差别在于,你的原动力是什么?
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这种载体,来做一个流量的生意,我一点都不看好。只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通常都不会太长久。
小程序的使命是,刚才提到的,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和回报。我们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点展开。不能因为拥有流量,我们就要分发流量,要让小程序来体现这个流量价值,这跟我们自己的原动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小程序要去中心化。如果不去中心化的话,腾讯自己垄断了头部几个小程序,那就没有外部的开发者什么事了。看起来腾讯可以短期获利,但这个生态就没有了。
哪怕是腾讯投资的公司,也应该一样的遵循平台的规则,否则也会破坏平台的公正性,我们更看重的是平台的健康。我知道过去大家都认为平台对于投资的公司似乎有倾斜。我只能说,可能是我们做得不够好,相信我们团队今后在这块会投入更多人力和资源,使得我们可以对所有的公司包括我们投资的公司是一视同仁的。
回顾一下小程序,从最早酝酿到现在三年了,其实看起来挺慢的。我觉得小程序是我们,或者说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里面最大的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试过还没做一个事情,就先宣布出来了。
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压力,给团队一个压力,这个事情我们非做不可,而且一定要做到。
我还记得很清楚,我在微信公开课里面说我们要推出小程序这样一个服务的时候,当天晚上,我跟我们的团队就坐在一起讨论,讨论一个主题,我们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会挂掉?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当天晚上我们不是讨论小程序有多么美好的未来,而是说它有多难。我们会遇到哪一些障碍是跨不过去的,我们并不是对它乐观去做的,而是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很难我们一定要做到而去公布这个事情。
为什么非要做这个事情?因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未来必然的趋势。因为APP还要下载安装,网页的体验又太糟糕。这点,在之前的公开课,我已经详细讲过了,就不重复了。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网页的体验为什么不好,就像不理解为什么公众号的体验比网页好一样。这里,微信其实用了一些限定性的办法,比如说排版,使得哪怕是一个业余团队,做的公众号或者小程序,在用户端看起来体验都还不错。
对于小程序,我们的决心非常大,但我们并不急着说一下子就要做成它。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生态,不是一个ToC功能,所以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慢慢的培育它。并且经过了公众号的过程,我们也不希望一上来就有一批投机分子来当作一种流量红利来滥用它。
即使到今天小程序还不能说完全的成功,但我认为它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只要看到小程序在跟我们当时的初衷越来越接近,就是很好的信号。
所以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线下行业,已经用小程序来作为它和顾客的一个连接器,并且提高了效率,这都是特别好的案例。
因为小程序还不是特别完善,在19年我们还有几个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一个是,搜索的直达。
我们希望在线下,小程序是一种扫码的方式来触达,在线上,是可以通过社交传播和搜索触达。
其实搜索一直应该是小程序的一个主要流量来源,并且小程序和APP的一个很大不同,APP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互相之间没法交换信息。但是小程序是可以被系统统一检索到,是可以直接搜索到小程序里面的内容的。
所以我们做过一些试点,比如说我要查一个航班号,是可以输入一个航班号就搜到小程序。但这只是一个试点,我们还没有做到对于所有的小程序都能够通过搜索来找到它的内容,直接把用户连接到小程序去。
这会是我们在未来一年的一个工作重点。
另外一个是,小程序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得用户可以作出选择。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很重要的一块。举个例子,当你要买一个家乡的土特产,你搜到那么多小程序,不知道哪个是可信的。但是如果你发现你的一个朋友在土特产小程序里买过并且有好的评价,那你就会很放心,这就是社交评价的作用。
第三个是,小程序的找回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很多人说小程序为什么不能发通知或推送?但是我们看到在手机上,每一个APP都会把消息推送使用到尽,最终的结果是,用户只好忽略了所有的推送,所以靠推送是不能解决问题。
即使我们提供了一种叫模板消息的能力,也会被滥用掉。所有的公司都有骚扰用户的动机,就不能指望所有的公司有自我克制的能力。对于小程序的找回,大家会看到有最近使用、星标,通过微信主界面的下拉,来迅速的找回。但是我觉得这里还是不太足够。
最近微信7.0版本有一个功能叫强提醒,大家都没有怎么用它,他们会觉得这是对大家一个朋友式的强提醒,它会喊你开会了,当你发一个消息的时候就会时振动起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做强提醒的目的更多的是覆盖到线下的场景,我希望的场景是我将来在一个地方排队,我不需要关注它的公众号也不需要扫它的一个小程序,只需要扫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获得一个提醒,一个关于排队的提醒,我一旦扫了这个二维码授权给了他获得后续的一条或者是几条提醒的通知,这个是最轻量的,我只是为了一次性的提醒去扫一个码而已。所以强提醒的本意是希望它用在线下,甚至包括线上的一些你可以在小程序里面设一个强提醒,用户可以说当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提醒我一下。
对小程序和用户之间的粘性,我们会继续想办法,来强化这一块。但未必是大家想的这种很粗暴的消息推送的方式。
小游戏
小游戏做到现在,其实如果从商业的角度,发展挺好的。但我并不满意。
就是因为它离我们的期望还有一个差距,我们期望并不是我们要获得更多的现金的回报,而是现状是这里面真正高质量原创的游戏还不是特别多。大部分的游戏还是互相拷来拷去的,就在一轮一轮的洗用户的流量。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什么?不是公司的一个盈利渠道。公司也没有要求微信要做游戏。一切盈利都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后的自然而来的副产品。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它应该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并且让产生创意的人体现价值。
什么是创意的平台?我觉得我们跟大家理解的小游戏,和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是不太一致的,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就是现在那些比较小型化的游戏把它套用一个小程序的壳就变成小游戏了,但是我们并不是这样来理解小游戏的。小游戏应该是一个体现创意的地方。
所谓创意的平台是游戏是一个载体或者是小游戏是一个载体,它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举个例子,以前很多人会去看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现在大家不怎么看了。但是这些小说的创意并不会消失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创意,但是他写小说已经体现不了这样的创意了,我们希望把他写小说的创意放在小游戏来实现,它只是一个载体。关于创意的载体,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小游戏有这样的载体,它像读一本小说一样有情节,然后一般的情节用玩这个游戏。
除了小说我们还有很多的领域,它都是关于创意的。哪怕我们经常用一个案例来说,可能一个小学生用很少课外的时间掌握了小游戏的开发,他来开发一个小游戏给班级的同学来用。这个小游戏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创造出来的。是他的同学特别喜欢玩的智力类型或者是好玩类型的。
所以它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小块头游戏的翻版。
所以我跟我们的团队一直强调一点说,如果我们再往后一年的话,我们不希望只是看到我们的收入又上涨了多少,反而我希望看到的一年以后这里面特别多的游戏是一些从来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反而做过游戏的人他们的思维很受局限性,他们会把一些APP的游戏照搬过来的,反而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可能把他的想法融入进来变成从来一种没有见过的游戏内容。
我希望用这样的一种维度来衡量小游戏的成功。当我们的游戏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创意的时候,并且让这些创意得到它应该有的回报,那么我们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变得很有价值。因为最终我们的用户会在这里使用是最多的,并且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当然要做到这样一个目标也是挺难的,我认为任何一个平台应该要有自己的梦想所在,如果他没有这种一种梦想的话,很快就会把自己当做一个流量的经营点,很快把流量耗光了,这个游戏就结束了。
这个是关于小游戏从平台角度我们对它的一个期望。我确实很希望我们将来在小游戏平台里面看到的小游戏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体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关于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出现很多变化
“看一看”功能、“好看”功能出现。
二八定律
有20%的人挑选信息,80%的人获益,
通过20%人的挑选来阅读文章。
通过20%人的挑选来阅读文章。
简单回顾,公众号刚发布的时候,确实可能很多人利用当时的流量口,获得一个巨大粉丝群体。
当时其实公众号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记得在最早一次公开课甚至分享过一个数据,
当时的公众号的阅读量有70%到80%来自朋友圈转发,只有20%到30%是来自于订阅号里面的。
当时其实公众号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记得在最早一次公开课甚至分享过一个数据,
当时的公众号的阅读量有70%到80%来自朋友圈转发,只有20%到30%是来自于订阅号里面的。
从平台的角度,好的平台应该鼓励好的创作者创造内容。
博客时代,当年很多博客文章是相当好的,平台的责任是利用一种机制让更多人产生更优质的内容。
如果没有好内容,也是我们的问题。
博客时代,当年很多博客文章是相当好的,平台的责任是利用一种机制让更多人产生更优质的内容。
如果没有好内容,也是我们的问题。
我们打击洗稿也是这个目的,这可以留住优质内容。如果鼓励优质内容,是我们下一步的好的目的。在形式方面,我们会做一些改变,比如说视频化的形式。
公众号助手的 APP
这个APP 的发布延迟了,效果也并不好。
我们希望每个人都用它来写文章,但后来我们并没有做到带动更多的人参与。
我们的方向仍然是吸引更多人来创作。
社交的起源是什么?
我自己的想象是,它起源于很久以前,如果人是一个个体的话,没有社交;后来群居,社交就产生了。在一个社区里,人的诉求是不被群体所排斥,所以要有语言。如果其他人都不理他,他就被排斥了。他要说话,说什么?比如说有价值的话,比如说牛逼的话,带些夸张的色彩。大家现在在朋友圈,也要发一些很重要的东西。精心挑选,很夸张的东西。
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从社交产品的角度,沟通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一个过程。自己的人设,和别人眼中的你的人设,是不同的,我们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人设,本质上是希望对方认可你的人设的一种信号。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不属于科学研究。
朋友圈
朋友圈为什么不能直接发书写的文字?
因为这种方式打造人设的方式是困难的,很多人不会写好的文字,而几乎所有人都会拍照。少数清醒的人,都会问自己,要表现什么样的人设——当我想到这个点的时候,我就会删除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字——因为想到这里,我就不想表现了。
如果没有互联网,大家怎么聚会
要跨越时间和空间。朋友圈开创了一个新的社交场所,它不仅是时间流,它更像是一个广场,这样更容易理解。
就像你会每天从一个广场走过,你会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在同一个地方。你跟他们聊天,参与他们讨论的内容。这样一来,你刷完朋友圈,就相当于跟朋友打了招呼。朋友圈只能看到共同好友,因为这一点,这往往不是一对一,而是三个人或者更多人的讨论。这就符合三个人社交比一对一更加丰富的社交体验。
朋友圈的三天可见
超过1 亿人都用了这个开关。说明需求很大。
我觉得 Twitter 是一个伟大的产品
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用过。它影响了很多产品的形态,比如说微博。我记得在微博的时候,输入框里有提示——你在想什么。它是 PC 时代的产物,因为你在记录的时候,是在用电脑。但本质你要记录的是你在做的事情。所以有割裂。
视频动态
为什么动态视频保留一天就不见了。
是朋友圈的反面,这应该是拍你最真实的东西的地方,甚至是不让拍的东西的地方。它的按钮是“就这样” 三个字,而不是“发布”。
做了视频动态
我们其实是为了做一种让用户展现自己的一种功能。视频动态只是这个功能的载体。
原文
关于微信公众号的情况,大家都在关心,说是流量红利没了,公众号怎么办?因为很多人在做公众号。当然,流量红利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在座有多少人在做公众号相关的工作? 很多人哈,但这个平台并不是为你们准备的。自媒体用得最好。
最近,公众号有很多变化:“看一看”功能、“好看”功能出现。简单回顾,公众号刚发布的时候,确实可能很多人利用当时的流量口,获得一个巨大粉丝群体。当时其实公众号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记得在最早一次公开课甚至分享过一个数据,当时的公众号的阅读量有70%到80%来自朋友圈转发,只有20%到30%是来自于订阅号里面的。
我为什么觉得它特别好?因为它其实符合一个二八定律,就是有20%的人挑选信息,80%的人获益,通过20%人的挑选来阅读文章。经过几年下来,用户可能接触信息渠道更多,如果我们在内容质量上没有持续的有一些特别好的内容,这里对用户的黏性确实有所降低。
我们也在思考。我们内部观察到,改了之后效果也不是很好。我认为很大的问题不是我们改版的问题,改版只是帮助用户更好地阅读,提高用户阅读的效率,包括浏览、查找。但本质的问题是,内容是否对用户有吸引力。内容吸引力是我们需要强化的地方,否则用户不买账。
毕竟,好的内容才是根本。
从平台的角度,好的平台应该鼓励好的创作者创造内容。博客时代,当年很多博客文章是相当好的,平台的责任是利用一种机制让更多人产生更优质的内容。如果没有好内容,也是我们的问题。
最近,我们打击洗稿也是这个目的,这可以留住优质内容。如果鼓励优质内容,是我们下一步的好的目的。在形式方面,我们会做一些改变,比如说视频化的形式。
去年,我们发布了一个公众号助手的 APP,本质上它只是帮助用户发布的一个工具。
对于优质的内容来说,平台做的事情要很多。这个APP 的发布延迟了,效果也并不好。延迟的原因是我们希望每个人都用它来写文章,但后来我们并没有做到带动更多的人参与。
但我们的方向仍然是吸引更多人来创作。
关于社交传播,微信早期是通过分享来信息分发,是一个很好的比例分配。我在后面会专门讲。
下面这个点,是我从来没有谈过的一个点。
对于微信来说,本质上是一个社交工具。大家对社交有自己的理解,我这里不解释了,大家自己理解吧。社交的起源是什么?我自己的想象是,它起源于很久以前,如果人是一个个体的话,没有社交;后来群居,社交就产生了。在一个社区里,人的诉求是不被群体所排斥,所以要有语言。如果其他人都不理他,他就被排斥了。
他要说话,说什么?比如说有价值的话,比如说牛逼的话,带些夸张的色彩。大家现在在朋友圈,也要发一些很重要的东西。精心挑选,很夸张的东西。
以前在知乎上,我提了一个问题。沟通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我给自己找到了答案:从社交产品的角度,沟通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一个过程。自己的人设,和别人眼中的你的人设,是不同的,我们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人设,本质上是希望对方认可你的人设的一种信号。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不属于科学研究。
如果用这个去引导朋友圈,其实你就是把自己的人设交给朋友,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希望你的朋友认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不可能随便发朋友圈,你的朋友圈是精心选择的,经过美化的。
很多人会说朋友圈为什么不能直接发书写的文字?因为这种方式打造人设的方式是困难的,很多人不会写好的文字,而几乎所有人都会拍照。少数清醒的人,都会问自己,要表现什么样的人设——当我想到这个点的时候,我就会删除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字——因为想到这里,我就不想表现了。
越是自己的短处,大家越是想通过朋友圈来表现。
比如说你发一张旅游的照片,大家都认为你一直在旅游;加班的话,大家也都认为你一直在加班。这样的人设过头了。并不是每个时刻都是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朋友圈造成了假象,所有的不好状态并没有从中表现出来。
但是没有一个工具来记录你自己的真实状态,我们推出了时刻视频,后来改为视频动态。很多人都把它叫错了,即刻视频,我们无法接受这一点。就改了。
我们起名字都是希望通俗易懂的,比如扫一扫,摇一摇。视频动态这个功能也是这个考虑。
关于朋友圈,多说一点。
大家都是业界用户,看到文章说大家都在逃离朋友圈,但大家往往容易把自己的周围事情当成是全世界的情况。朋友圈发布到现在有六七年,一个数据一直在增长——每天进朋友圈的人数,现在这个数字是7.5 亿人,每个人每天进去十几次,所以总共是100 多亿次。
朋友圈变成了一个基础功能,变成每个人都要完成的任务。什么任务?社交任务。通过朋友圈这种方式来完成社交。就算在房间里不出门,也可以点赞、评论。
朋友圈承载了中国的线上社交,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进入。
这会留下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朋友圈会有那么多人用?而且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甚至这些人在时间里有很大的变化——他们长大了。
本质上,人的社交习惯并没有发生改变。
那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如果没有互联网,大家社交需要聚会,这种社交是很低效的,要跨越时间和空间。朋友圈开创了一个新的社交场所,它不仅是时间流,它更像是一个广场,这样更容易理解。
就像你会每天从一个广场走过,你会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在同一个地方。你跟他们聊天,参与他们讨论的内容。这样一来,你刷完朋友圈,就相当于跟朋友打了招呼。朋友圈只能看到共同好友,因为这一点,这往往不是一对一,而是三个人或者更多人的讨论。这就符合三个人社交比一对一更加丰富的社交体验。
当朋友圈刷完,你就完成了当天的线上社交的任务。当然,你就离不开了。
它也有弱点。一个公开的广场,你点赞,就像是大声说话,很多人都听到了,这样会有压力。随着好友越来越多,压力会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压力。当这种压力更大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种没有压力的社交行为。
这点很矛盾,一个人对自己说话,没有压力,就没法获得回馈,就会没有社交回报——这是一个悖论。很多人将朋友圈设为三天可见,朋友就反目了。
我解释一下,三天可见。作为设置开关,用的人不多,但是三天可见,是我见过的人用过的最多的开关,超过1 亿人都用了这个开关。说明需求很大。
为什么这样是合理的。如果现在重新做朋友圈,我会这样做,有朋友圈,但是个人相册是私密的,我认为这才是对最好的方式。但是后来混在一起了,所以我并不认为设为三天可见是不好的,它会让人更好地发朋友圈。
朋友圈和相册是两个概念,它被不小心地混在一起了。
说到这里,引申到一个问题,视频动态。朋友圈还在继续存在,但它的压力比较大。我们需要一个压力比较小的方式。视频动态,有人说微信是为了大力做视频,但并不是——微信是要做社交。视频动态是一种朋友圈之外的社交模式。
如果做朋友圈是为了一种更好的社交模式的话,没有视频动态,我们也会通过照片做出来。
没有多少人早退。特别感谢。大家在跟我一起完成一个行为艺术。
我们反对形式化的东西,但偶尔形式化也挺好。一开始就说,可能会超时,因为我认真准备了,一旦我认真准备了,内容就比较多。
我自己因为很少这样,一个人说,很多人在听。我现在也越来越适应了,我想象成我在跟一个人说话。我们会想,也许十亿人与一个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细水长流吧。
回到朋友圈这里,我觉得 Twitter 是一个伟大的产品,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用过。它影响了很多产品的形态,比如说微博。我记得在微博的时候,输入框里有提示——你在想什么。它是 PC 时代的产物,因为你在记录的时候,是在用电脑。但本质你要记录的是你在做的事情。所以有割裂。
而智能手机伴随着你,你可以摇一摇,但电脑你不能摇一摇。它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比如说你整理照片,就发布——这是有本质上不同的。我说过,人是环境的反应器,随环境而变化,人是高等动物,但还是有这样的基因。你在电脑面前,电脑就是你的环境;你用电脑读文章,所以你会倾向于发表文章感言。但如果是手机,你的环境是真实环境,你感受的是真实的,你在手机里发表的是你亲身经历的东西。
从另外一个点上,这是朋友圈与从前记录想法不同的地方。
微信的视频是希望能够记录下来真实的世界——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理想,但是拍视频并不是用户的需求。用户拍了很多照片,用户自己也不会看;所以记录本身并不是需求,分享才是。所以微信不会做视频相册,让别人来看;那是一种装饰,不是一种记录。
我们希望做的,是一个人记录自己想要的东西,被朋友看到。这个东西与朋友圈不同。目前大家还没有感受到这一点,但我们有耐心培养用户习惯。
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为什么动态视频保留一天就不见了。他的理解错了,他理解为朋友圈。其实不是的,这是朋友圈的反面,这应该是拍你最真实的东西的地方,甚至是不让拍的东西的地方。它的按钮是“就这样” 三个字,而不是“发布”。
我们为了鼓励你发,甚至别人也看不到,必须点你的头像。后来他就随便拍了。就不会伪装了。我觉得很爽,这样就看到了他的世界。
对于产品来说,最好的就是让用户在压力最小的情况下记录他的世界,拥有足够的动力去做。但让大家有动力,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比如说发红包(玩笑了)。我们会尝试不同的东西,希望把它变成朋友圈的反面。
朋友圈已经变成了一个装饰品,每个人都展示最好的一面希望获得认可,但我们希望真实的一面也能被展示并获得认可。这个需要我们的耐心来推进。
但是我们为什么有耐心?我们会花两三个月的时间来打磨,因为我们觉得,虽然用户现在还没有这个习惯,但是视频会取代照片成为一个载体,因为视频的信息量更大。但我知道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前几天我给一个人的视频点赞,结果这个人居然发朋友圈了。说明我们的产品没有做到位,还需要引导。
我们希望引导用户记录真实的世界。
一个好的产品是不需要很多口舌来解释的,但是我花了这么多时间,说明我们的产品做得还不够好。
下一个主题,讲一下阅读。
我们每做一个产品,都会被别人视为是竞争,但是其实不是。我们做阅读,是希望用户能够看到更多精彩的文章,并不是为了竞品,而是为了用户。阅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前不久,有人翻出了我写过的一句话,我就有点不记得了。刚做微信的时候,就像做一个阅读产品,但不是一个大众的阅读产品。这样的产品很困难,尤其是当你的用户数目多的时候。人的本性是不愿意阅读、不愿意学习的。
我们当时做了阅读空间——本质上还是一个小众的产品。后来朋友圈第一个版本发布的时候,就可以分享别处的文章、其他的 APP链接之类的。因为大部分的人是不愿意阅读的,少数人来采集文章给其他人来看。
但朋友圈是一个推广人设的地方,不是阅读的文章。用户往往会发表自己赞同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来自朋友圈的公众号阅读量越来越少——这很正常,因为用户的时间有限。
对于阅读来说,需要一段相对固定的空闲的时间,可能需要十分钟的时间来看文章。就像用户的订阅号,虽然收到消息有很多红点,但大多数红点都是无用的。
这样我们就找到一个机会,希望用户专心看文章,这也就是“看一看”的来源。
我们在做两个方面的尝试,一个是社交,一个机器推荐。我们内部讨论过,要么完全机器推荐,要么做严肃的小众产品,但这样都比较痛苦。
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愿意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所以我们尝试了社交推荐的路,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对社交推荐,大家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我自己的理解是,其实我一直很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其实是非常符合人性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取信息并不是搜索或者去书店,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听周围的人的推荐来阅读的。包括我自己来读的书,都来自于朋友的推荐。包括电影,也是如此。我相信我的朋友。
同时,如果周围的人都说好看,你不看就是落伍了,就造成了我的一种认知缺失。
所以我觉得,推荐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人进行认知决策的因素。推荐是一个复杂的、内部循环的系统,而社交系统是一个具备纠错能力的系统,社交关系能够帮你拉回来。这是社交关系强大的地方。
当我想到要做一个大众的阅读产品,只有基于社交产品,才有可能实现。因为本质上这已经不是阅读,而是一种社交的延续。人会通过社交去阅读。“看一看”上线之后,数据增长了很多,内部团队也是比较兴奋的。
所以,这里的表现是跟我们的预期比较相符合的。但我们的评价比较保守,这需要一个被更多人接受的过程。当然,既然是社交阅读,用户可能会推荐强化其人设的东西,这也算是局限;但我们不认为这是问题,因为社交关系是复杂的。用户可以通过推荐看到不同层级的人的关注的东西,也许可以打开兴趣的窗口。
还有人会担心,观点不同,会导致被其他人会屏蔽。其实不必,很少人会屏蔽别人,而大家都对周围的事情很感兴趣,即使观点不同,也不妨碍你去关注对方在观看什么。所以我认为,其实很多人会保留对不同观点的关注,作为打开世界的窗口。
在社交推荐中的信息,也代表了我能看到的全部信息。但这里面的信息是好的,随着社交关系复杂,用户能够借助“好看”看到很多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很多人觉得好看还不够好,的确,但是它可以不断迭代。它比较粗糙,算是一个0.1 版本。
我争取还有一个小时可以讲完。
在座有多少人在做公众号相关的工作? 很多人哈,但这个平台并不是为你们准备的。自媒体用得最好。
最近,公众号有很多变化:“看一看”功能、“好看”功能出现。简单回顾,公众号刚发布的时候,确实可能很多人利用当时的流量口,获得一个巨大粉丝群体。当时其实公众号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记得在最早一次公开课甚至分享过一个数据,当时的公众号的阅读量有70%到80%来自朋友圈转发,只有20%到30%是来自于订阅号里面的。
我为什么觉得它特别好?因为它其实符合一个二八定律,就是有20%的人挑选信息,80%的人获益,通过20%人的挑选来阅读文章。经过几年下来,用户可能接触信息渠道更多,如果我们在内容质量上没有持续的有一些特别好的内容,这里对用户的黏性确实有所降低。
我们也在思考。我们内部观察到,改了之后效果也不是很好。我认为很大的问题不是我们改版的问题,改版只是帮助用户更好地阅读,提高用户阅读的效率,包括浏览、查找。但本质的问题是,内容是否对用户有吸引力。内容吸引力是我们需要强化的地方,否则用户不买账。
毕竟,好的内容才是根本。
从平台的角度,好的平台应该鼓励好的创作者创造内容。博客时代,当年很多博客文章是相当好的,平台的责任是利用一种机制让更多人产生更优质的内容。如果没有好内容,也是我们的问题。
最近,我们打击洗稿也是这个目的,这可以留住优质内容。如果鼓励优质内容,是我们下一步的好的目的。在形式方面,我们会做一些改变,比如说视频化的形式。
去年,我们发布了一个公众号助手的 APP,本质上它只是帮助用户发布的一个工具。
对于优质的内容来说,平台做的事情要很多。这个APP 的发布延迟了,效果也并不好。延迟的原因是我们希望每个人都用它来写文章,但后来我们并没有做到带动更多的人参与。
但我们的方向仍然是吸引更多人来创作。
关于社交传播,微信早期是通过分享来信息分发,是一个很好的比例分配。我在后面会专门讲。
下面这个点,是我从来没有谈过的一个点。
对于微信来说,本质上是一个社交工具。大家对社交有自己的理解,我这里不解释了,大家自己理解吧。社交的起源是什么?我自己的想象是,它起源于很久以前,如果人是一个个体的话,没有社交;后来群居,社交就产生了。在一个社区里,人的诉求是不被群体所排斥,所以要有语言。如果其他人都不理他,他就被排斥了。
他要说话,说什么?比如说有价值的话,比如说牛逼的话,带些夸张的色彩。大家现在在朋友圈,也要发一些很重要的东西。精心挑选,很夸张的东西。
以前在知乎上,我提了一个问题。沟通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我给自己找到了答案:从社交产品的角度,沟通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一个过程。自己的人设,和别人眼中的你的人设,是不同的,我们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人设,本质上是希望对方认可你的人设的一种信号。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不属于科学研究。
如果用这个去引导朋友圈,其实你就是把自己的人设交给朋友,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希望你的朋友认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不可能随便发朋友圈,你的朋友圈是精心选择的,经过美化的。
很多人会说朋友圈为什么不能直接发书写的文字?因为这种方式打造人设的方式是困难的,很多人不会写好的文字,而几乎所有人都会拍照。少数清醒的人,都会问自己,要表现什么样的人设——当我想到这个点的时候,我就会删除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字——因为想到这里,我就不想表现了。
越是自己的短处,大家越是想通过朋友圈来表现。
比如说你发一张旅游的照片,大家都认为你一直在旅游;加班的话,大家也都认为你一直在加班。这样的人设过头了。并不是每个时刻都是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朋友圈造成了假象,所有的不好状态并没有从中表现出来。
但是没有一个工具来记录你自己的真实状态,我们推出了时刻视频,后来改为视频动态。很多人都把它叫错了,即刻视频,我们无法接受这一点。就改了。
我们起名字都是希望通俗易懂的,比如扫一扫,摇一摇。视频动态这个功能也是这个考虑。
关于朋友圈,多说一点。
大家都是业界用户,看到文章说大家都在逃离朋友圈,但大家往往容易把自己的周围事情当成是全世界的情况。朋友圈发布到现在有六七年,一个数据一直在增长——每天进朋友圈的人数,现在这个数字是7.5 亿人,每个人每天进去十几次,所以总共是100 多亿次。
朋友圈变成了一个基础功能,变成每个人都要完成的任务。什么任务?社交任务。通过朋友圈这种方式来完成社交。就算在房间里不出门,也可以点赞、评论。
朋友圈承载了中国的线上社交,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进入。
这会留下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朋友圈会有那么多人用?而且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甚至这些人在时间里有很大的变化——他们长大了。
本质上,人的社交习惯并没有发生改变。
那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如果没有互联网,大家社交需要聚会,这种社交是很低效的,要跨越时间和空间。朋友圈开创了一个新的社交场所,它不仅是时间流,它更像是一个广场,这样更容易理解。
就像你会每天从一个广场走过,你会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在同一个地方。你跟他们聊天,参与他们讨论的内容。这样一来,你刷完朋友圈,就相当于跟朋友打了招呼。朋友圈只能看到共同好友,因为这一点,这往往不是一对一,而是三个人或者更多人的讨论。这就符合三个人社交比一对一更加丰富的社交体验。
当朋友圈刷完,你就完成了当天的线上社交的任务。当然,你就离不开了。
它也有弱点。一个公开的广场,你点赞,就像是大声说话,很多人都听到了,这样会有压力。随着好友越来越多,压力会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压力。当这种压力更大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种没有压力的社交行为。
这点很矛盾,一个人对自己说话,没有压力,就没法获得回馈,就会没有社交回报——这是一个悖论。很多人将朋友圈设为三天可见,朋友就反目了。
我解释一下,三天可见。作为设置开关,用的人不多,但是三天可见,是我见过的人用过的最多的开关,超过1 亿人都用了这个开关。说明需求很大。
为什么这样是合理的。如果现在重新做朋友圈,我会这样做,有朋友圈,但是个人相册是私密的,我认为这才是对最好的方式。但是后来混在一起了,所以我并不认为设为三天可见是不好的,它会让人更好地发朋友圈。
朋友圈和相册是两个概念,它被不小心地混在一起了。
说到这里,引申到一个问题,视频动态。朋友圈还在继续存在,但它的压力比较大。我们需要一个压力比较小的方式。视频动态,有人说微信是为了大力做视频,但并不是——微信是要做社交。视频动态是一种朋友圈之外的社交模式。
如果做朋友圈是为了一种更好的社交模式的话,没有视频动态,我们也会通过照片做出来。
没有多少人早退。特别感谢。大家在跟我一起完成一个行为艺术。
我们反对形式化的东西,但偶尔形式化也挺好。一开始就说,可能会超时,因为我认真准备了,一旦我认真准备了,内容就比较多。
我自己因为很少这样,一个人说,很多人在听。我现在也越来越适应了,我想象成我在跟一个人说话。我们会想,也许十亿人与一个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细水长流吧。
回到朋友圈这里,我觉得 Twitter 是一个伟大的产品,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用过。它影响了很多产品的形态,比如说微博。我记得在微博的时候,输入框里有提示——你在想什么。它是 PC 时代的产物,因为你在记录的时候,是在用电脑。但本质你要记录的是你在做的事情。所以有割裂。
而智能手机伴随着你,你可以摇一摇,但电脑你不能摇一摇。它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比如说你整理照片,就发布——这是有本质上不同的。我说过,人是环境的反应器,随环境而变化,人是高等动物,但还是有这样的基因。你在电脑面前,电脑就是你的环境;你用电脑读文章,所以你会倾向于发表文章感言。但如果是手机,你的环境是真实环境,你感受的是真实的,你在手机里发表的是你亲身经历的东西。
从另外一个点上,这是朋友圈与从前记录想法不同的地方。
微信的视频是希望能够记录下来真实的世界——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理想,但是拍视频并不是用户的需求。用户拍了很多照片,用户自己也不会看;所以记录本身并不是需求,分享才是。所以微信不会做视频相册,让别人来看;那是一种装饰,不是一种记录。
我们希望做的,是一个人记录自己想要的东西,被朋友看到。这个东西与朋友圈不同。目前大家还没有感受到这一点,但我们有耐心培养用户习惯。
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为什么动态视频保留一天就不见了。他的理解错了,他理解为朋友圈。其实不是的,这是朋友圈的反面,这应该是拍你最真实的东西的地方,甚至是不让拍的东西的地方。它的按钮是“就这样” 三个字,而不是“发布”。
我们为了鼓励你发,甚至别人也看不到,必须点你的头像。后来他就随便拍了。就不会伪装了。我觉得很爽,这样就看到了他的世界。
对于产品来说,最好的就是让用户在压力最小的情况下记录他的世界,拥有足够的动力去做。但让大家有动力,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比如说发红包(玩笑了)。我们会尝试不同的东西,希望把它变成朋友圈的反面。
朋友圈已经变成了一个装饰品,每个人都展示最好的一面希望获得认可,但我们希望真实的一面也能被展示并获得认可。这个需要我们的耐心来推进。
但是我们为什么有耐心?我们会花两三个月的时间来打磨,因为我们觉得,虽然用户现在还没有这个习惯,但是视频会取代照片成为一个载体,因为视频的信息量更大。但我知道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前几天我给一个人的视频点赞,结果这个人居然发朋友圈了。说明我们的产品没有做到位,还需要引导。
我们希望引导用户记录真实的世界。
一个好的产品是不需要很多口舌来解释的,但是我花了这么多时间,说明我们的产品做得还不够好。
下一个主题,讲一下阅读。
我们每做一个产品,都会被别人视为是竞争,但是其实不是。我们做阅读,是希望用户能够看到更多精彩的文章,并不是为了竞品,而是为了用户。阅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前不久,有人翻出了我写过的一句话,我就有点不记得了。刚做微信的时候,就像做一个阅读产品,但不是一个大众的阅读产品。这样的产品很困难,尤其是当你的用户数目多的时候。人的本性是不愿意阅读、不愿意学习的。
我们当时做了阅读空间——本质上还是一个小众的产品。后来朋友圈第一个版本发布的时候,就可以分享别处的文章、其他的 APP链接之类的。因为大部分的人是不愿意阅读的,少数人来采集文章给其他人来看。
但朋友圈是一个推广人设的地方,不是阅读的文章。用户往往会发表自己赞同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来自朋友圈的公众号阅读量越来越少——这很正常,因为用户的时间有限。
对于阅读来说,需要一段相对固定的空闲的时间,可能需要十分钟的时间来看文章。就像用户的订阅号,虽然收到消息有很多红点,但大多数红点都是无用的。
这样我们就找到一个机会,希望用户专心看文章,这也就是“看一看”的来源。
我们在做两个方面的尝试,一个是社交,一个机器推荐。我们内部讨论过,要么完全机器推荐,要么做严肃的小众产品,但这样都比较痛苦。
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愿意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所以我们尝试了社交推荐的路,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对社交推荐,大家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我自己的理解是,其实我一直很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其实是非常符合人性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取信息并不是搜索或者去书店,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听周围的人的推荐来阅读的。包括我自己来读的书,都来自于朋友的推荐。包括电影,也是如此。我相信我的朋友。
同时,如果周围的人都说好看,你不看就是落伍了,就造成了我的一种认知缺失。
所以我觉得,推荐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人进行认知决策的因素。推荐是一个复杂的、内部循环的系统,而社交系统是一个具备纠错能力的系统,社交关系能够帮你拉回来。这是社交关系强大的地方。
当我想到要做一个大众的阅读产品,只有基于社交产品,才有可能实现。因为本质上这已经不是阅读,而是一种社交的延续。人会通过社交去阅读。“看一看”上线之后,数据增长了很多,内部团队也是比较兴奋的。
所以,这里的表现是跟我们的预期比较相符合的。但我们的评价比较保守,这需要一个被更多人接受的过程。当然,既然是社交阅读,用户可能会推荐强化其人设的东西,这也算是局限;但我们不认为这是问题,因为社交关系是复杂的。用户可以通过推荐看到不同层级的人的关注的东西,也许可以打开兴趣的窗口。
还有人会担心,观点不同,会导致被其他人会屏蔽。其实不必,很少人会屏蔽别人,而大家都对周围的事情很感兴趣,即使观点不同,也不妨碍你去关注对方在观看什么。所以我认为,其实很多人会保留对不同观点的关注,作为打开世界的窗口。
在社交推荐中的信息,也代表了我能看到的全部信息。但这里面的信息是好的,随着社交关系复杂,用户能够借助“好看”看到很多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很多人觉得好看还不够好,的确,但是它可以不断迭代。它比较粗糙,算是一个0.1 版本。
我争取还有一个小时可以讲完。
信息流
AI
我认为AI 应该是默默发展,躲在产品之后。
当Alphago 战胜人类的时候,我特别震惊,因为围棋是人类最高智慧的体现。
但是对于 AI 来说,它未来可以决定人吃什么药,这超出了一种范围,它可以驾驭人类。
今年 Google 的一个军方项目被Google 员工所反对,最终取消了,这说明大家也在思考 AI 的使用的边界。我可能也是对AI 的未来表示担忧的人之一,我也在思考 AI。
今年 Google 的一个军方项目被Google 员工所反对,最终取消了,这说明大家也在思考 AI 的使用的边界。我可能也是对AI 的未来表示担忧的人之一,我也在思考 AI。
澄清一个段子
关于前段时间的“我劝你善良”的那些话。
我对公司员工强调,我们对用户要善良,一种基于理性的善良。否则就是一种愚昧的善良。能够加入到公司的同事很聪明了,但需要更多的善良。善良比聪明重要。
原文
上次讲了之后,产生了很多的误会。其实我知道大家说的信息流是什么东西,但我不喜欢标签化。其实手机上能够操作的方式有限,没有办法,但不能说它是一个信息流。
它在本质上,只是信息展示的一种方式。
我觉得我们并不想用标签来定义一个东西。我们做了视频动态,我们其实是为了做一种让用户展现自己的一种功能。视频动态只是这个功能的载体。
关于 AI,我讲讲我的看法。
我们特别重视 AI 技术,比如说视频动态,我们会提供AI 推荐的配乐,用户会比较喜欢,因为很吻合。但这种吻合并不一定是好的,因为人的想象是超越 AI 推荐的。
微信做了很多 AI 的东西,比如说微信语音识别,这是内部团队做的。我们在做语音识别的时候,其实业界对于AI 的关注还没有特别大。我们不会跟风做 AI,而是让 AI 落地到实际的场景中去。
我们内部还在做一个功能,算了,我还是不说了。
我是作为一个做产品的人,在跟大家聊天。
我们在研发 AI 的微信,但我认为AI 应该是默默发展,躲在产品之后。但最近 AI 的发展还是挺让人震惊的。当Alphago 战胜人类的时候,我特别震惊,因为围棋是人类最高智慧的体现。
我分享过一个文章,说的是将来医生会被 AI 的医生所取代,AI 可以对比很多的数据,但它无法告诉你为啥这么开药。我们对它的决策过程是未知的,我们变成了它的工具。如果它出了问题,人们就可能面临危险。
但是工具是人的伙伴,人可以驾驭工具。乔布斯当年在介绍电脑的时候,用了自行车来作比喻,说它是可以帮助人类跑的更快的一种工具,变得更强大,但它还是需要人的驾驭。
但是对于 AI 来说,它未来可以决定人吃什么药,这超出了一种范围,它可以驾驭人类。
今年 Google 的一个军方项目被Google 员工所反对,最终取消了,这说明大家也在思考 AI 的使用的边界。我可能也是对AI 的未来表示担忧的人之一,我也在思考 AI。
我们仿佛总是觉得,用户是陌生人,但是在微信,我们告诉自己,我们就是用户。我们用到的东西,未来会施加到自己身上。
另外,我要澄清一个段子——关于前段时间的“我劝你善良”的那些话。
我对公司员工强调,我们对用户要善良,一种基于理性的善良。否则就是一种愚昧的善良。能够加入到公司的同事很聪明了,但需要更多的善良。善良比聪明重要。
有很多同事说,我很少在公开课提到微信支付。其实它不需要被提到,因为它已经做得特别好了。因为它拥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这是最好的产品体验。
这里要提到几个小点,大家可能不知道。
它在本质上,只是信息展示的一种方式。
我觉得我们并不想用标签来定义一个东西。我们做了视频动态,我们其实是为了做一种让用户展现自己的一种功能。视频动态只是这个功能的载体。
关于 AI,我讲讲我的看法。
我们特别重视 AI 技术,比如说视频动态,我们会提供AI 推荐的配乐,用户会比较喜欢,因为很吻合。但这种吻合并不一定是好的,因为人的想象是超越 AI 推荐的。
微信做了很多 AI 的东西,比如说微信语音识别,这是内部团队做的。我们在做语音识别的时候,其实业界对于AI 的关注还没有特别大。我们不会跟风做 AI,而是让 AI 落地到实际的场景中去。
我们内部还在做一个功能,算了,我还是不说了。
我是作为一个做产品的人,在跟大家聊天。
我们在研发 AI 的微信,但我认为AI 应该是默默发展,躲在产品之后。但最近 AI 的发展还是挺让人震惊的。当Alphago 战胜人类的时候,我特别震惊,因为围棋是人类最高智慧的体现。
我分享过一个文章,说的是将来医生会被 AI 的医生所取代,AI 可以对比很多的数据,但它无法告诉你为啥这么开药。我们对它的决策过程是未知的,我们变成了它的工具。如果它出了问题,人们就可能面临危险。
但是工具是人的伙伴,人可以驾驭工具。乔布斯当年在介绍电脑的时候,用了自行车来作比喻,说它是可以帮助人类跑的更快的一种工具,变得更强大,但它还是需要人的驾驭。
但是对于 AI 来说,它未来可以决定人吃什么药,这超出了一种范围,它可以驾驭人类。
今年 Google 的一个军方项目被Google 员工所反对,最终取消了,这说明大家也在思考 AI 的使用的边界。我可能也是对AI 的未来表示担忧的人之一,我也在思考 AI。
我们仿佛总是觉得,用户是陌生人,但是在微信,我们告诉自己,我们就是用户。我们用到的东西,未来会施加到自己身上。
另外,我要澄清一个段子——关于前段时间的“我劝你善良”的那些话。
我对公司员工强调,我们对用户要善良,一种基于理性的善良。否则就是一种愚昧的善良。能够加入到公司的同事很聪明了,但需要更多的善良。善良比聪明重要。
有很多同事说,我很少在公开课提到微信支付。其实它不需要被提到,因为它已经做得特别好了。因为它拥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这是最好的产品体验。
这里要提到几个小点,大家可能不知道。
红包
上线微信红包皮肤功能
我们意识到,发红包越来越成为一个金钱的交易,但是缺乏感情。这是不对的,这个世界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我们在考虑在红包中加入自定义表情进去,增加人性化。
加入亲属卡功能
我给我的爸妈开了之后,体验特别好。每次他们买东西,我都能看到,感觉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微信卡包
但我承认,我们的卡包做得不够好。我们认为卡包是人常带的东西,但是目前我们感觉还没有做好,目前我们打算做一些改变,实现通过消费行为实现用户与店之间的关联。
原文
在春节期间,我们会上线一个能力,企业微信可能在微信红包里申请自定义的红包皮肤,可以发给微信好友。
对于红包来说,虽然特别成功,但还是有改进的空间。我们意识到,发红包越来越成为一个金钱的交易,但是缺乏感情。这是不对的,这个世界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我们在考虑在红包中加入自定义表情进去,增加人性化。
我们在微信支付中,加入了亲属卡功能。我给我的爸妈开了之后,体验特别好。每次他们买东西,我都能看到,感觉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对于红包来说,虽然特别成功,但还是有改进的空间。我们意识到,发红包越来越成为一个金钱的交易,但是缺乏感情。这是不对的,这个世界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我们在考虑在红包中加入自定义表情进去,增加人性化。
我们在微信支付中,加入了亲属卡功能。我给我的爸妈开了之后,体验特别好。每次他们买东西,我都能看到,感觉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只是定位一个企业内部的沟通工具的话,它的意义会小很多。
但是如果延伸到外部,就更有空间了。
当然,我们会以用户为中心,对很多企业微信的群进行了折叠。
人就是服务
例
订机票,用一个APP,订票简单,但是改签取消很困难,要通过人工。
微信里有很多快递员,但下次你还是不知道要联系谁,因为他可能离职了。再比如,微商有很多,他们之所以存在,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线下社交关系——人在交易中的角色,其实变化特别大。
汽车出问题去 4S,可以找微信,找小程序,找店员,当时大多数人都愿意找店员——这个店员其实包含了企业的服务,如果认证的话。
企业微信要做的一个方向
让每个员工,都可以直接提供服务。并且因为这个员工,让服务和店因为员工而更受认可。
微信拥有十亿用户
其实我们不觉得用户数量(人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不应该作为一个指标。但微信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扩大用户数,我们考虑对现有用户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因为人口总是有限的,而服务是无穷的。
“附近的餐厅”
我们为广州用户开通了“附近的餐厅”的功能。目前还只是处于灰度测试的一个阶段。我觉得类似这样的尝试会越来越多。
下一个阶段
微信即将面临下一个 8 年的挑战,会应对新的用户挑战。不管怎么样,面对这些需求,微信的目标是做最好的工具。
很多人问我与别人有何不同,我觉得,我做决定,经常思考最这个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微信从来没有围绕KPI 工作过。
我们觉得一个 APP 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就是不长远的。我们思考意义,是支撑我们团队走到今天的一个理由。帮助我们做出选择,对的选择。
面对未来,我们觉得我们的威胁不来自竞争对手,而来自于我们自己。
面对未来,我们觉得我们的威胁不来自竞争对手,而来自于我们自己。
结尾
今天我讲的比较多,也算是一个总结。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带领大家做出一个十亿级的产品,我很自豪。但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通过产品分享我的价值观。
很多同事说我比较独裁,我认了,但一个产品需要很强烈的共同认知,它的内在是一致的。我经常批评我的同事。借助这个公开场合,也要向我的同事们表达感谢。
我为我的团队——微信团队——感到骄傲,也很少有团队以这样一个产品来命名。
也感谢大家花这么多时间听我讲。这些东西都是常识。
最后分享电影中的一句话:万物之中,希望至美。
很多同事说我比较独裁,我认了,但一个产品需要很强烈的共同认知,它的内在是一致的。我经常批评我的同事。借助这个公开场合,也要向我的同事们表达感谢。
我为我的团队——微信团队——感到骄傲,也很少有团队以这样一个产品来命名。
也感谢大家花这么多时间听我讲。这些东西都是常识。
最后分享电影中的一句话:万物之中,希望至美。
0 条评论
下一页